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输入关键字:

①商代诸侯(见殷墟甲骨文)。郑又释作奠,为祭名。武丁时期卜辞称为“侯郑”(《龟甲兽骨文字》第二卷第七页第三片)、“郑臣”(《殷墟文字乙编》第四千五百三十九片)。记事刻辞有“郑来十”(《甲骨续存》上第一片)。或说其故地即周宣王弟郑桓公所封之郑。在今陕西华县东。②周代国名。姬姓。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东),为郑桓公。前774年,桓公任王朝司徒,见王室将乱,把家属资财迁移到东方的东虢与郐之间,本人则死于西周覆灭之时。周平王东迁后,郑武公灭东虢与郐,重建郑国(今河南新郑)。武公、庄公皆为周王卿士,国势颇强,疆土有今河南北半省之中部,北至黄河,南至许昌,东至开封,西至荥阳。春秋中期,部分土地为晋、楚所夺,国力渐弱。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③政权名。唐武德二年(619),王世充于洛阳称帝,国号郑,建元开明。四年,灭亡。凡一主,共三年。


【检索郑 ==>】 古籍全文检索:郑     全站站内检索:郑

大望山
大阏氏
大清池
大清明
大清河
大清律
大清渠
大清堡
大鸿胪
大梁王
大梁水
大梁城
大梁造
大諲譔
大谒者
大隗山
大婚典
大巢氏
大朝官
大雁塔
大悲寺
大帽山
大御正
大道教
大渡水
大窝关
大谢岛
大塘隘
大雷戍
大督护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