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丁口

输入关键字:

丁口

①历代统计人口、制订赋役的用语。始以男女成年为丁,人即称口。后渐以丁称成年男子,丁与中相对,户与口相举,以丁口泛指人户。宋代亦称成年男子为丁口,征丁口赋。明始以成年男子为丁,非丁者称口;又通常称成年女子为女口。清为人丁、女口的合称。十六岁至六十岁的男子为人丁,缴纳丁银,承服徭役。妇女为女口,一般免纳丁徭,但在浙江、江西、福建、广东等省则沿旧例交纳食盐税,故又称“食盐课口”。统计人口时,计丁不计口,只有在征收食盐税地区,才编入女口。实施“摊丁入亩”后,各地食盐税也陆续摊入地亩征收,丁口不再成为丁银的派征单位。乾隆五年(1740),实行保甲户口统计法,人丁、女口全部统计,男以丁计,女以口计,总称丁口。②指人口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田制三》:“有明两税,丁口而外,有力差,有银差,盖十年而一值。”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检索丁口 ==>】 古籍全文检索:丁口     全站站内检索:丁口

尚膳小底
尚方斩马剑
尚书广听录
尚书左仆(僕)射
尚书右仆(僕)射
尚书省都事
尚书都令史
尚贤堂月报
尚贤堂纪事
尚供总管府
尚虞备用处
尚书古文疏证
尚书集注音疏
尚论掣逋突瞿
尚贤堂晨鸡录
尚书今古文注疏
尚书今古文集解
盱眙县
旺古
旺兀察都
旺钦巴勒
旺出儿监藏
具区
具员
具囿
具狱
具瑗
具五刑
具伏弗
具足戒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