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周行己

输入关键字:

周行己

1067—约1120

北宋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字恭叔,学者称浮沚先生。元祐进士。元丰间,与许景衡、刘安节、刘安上、戴述、赵霄、张煇、沈躬行、蒋元中同游太学,号称永嘉九先生。惟他与景衡亲见程颐,得其所传,为永嘉最早传播洛学者之一,故有“先生(行己)发明《中庸》之旨,邦人始知有伊洛之学”(《温州府志·儒林传》)之说。南渡后,其学一度衰歇,私淑弟子郑伯熊兄弟,以“统纪不接”为惧,首刻程氏书于闽中,由是重光。故“永嘉之学”,有“周作于前,郑承于后”之称。黄宗羲谓“永嘉诸先生从伊川者,其学多无传,独先生尚有绪言”。著有《浮沚集》。


【检索周行己 ==>】 古籍全文检索:周行己     全站站内检索:周行己

朱雄英
朱提县
朱提郡
朱舜水
朱敦儒
朱龄石
朱睦楧
朱睦㮮
朱锡琨
朱靖甸
朱新堞
朱慈炯
朱慈炤
朱慈烺
朱寘鐇
朱碧山
朱震亨
朱遵度
朱鹤龄
朱檀墓
朱貔孙
朱襄氏
朱燮元
朱瞻
朱瞻垲
朱瞻埏
朱瞻垍
朱瞻垠
朱瞻埈
朱瞻基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