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汪若海

输入关键字:

汪若海

1101—1161

宋歙县(今属安徽)人,字东叟。未冠游京师,入太学。靖康元年(1126),以金人攻扰,应诏上书,擢高等。请立康王为大元帅,镇抚河北,牵制金兵,以解京师之围。徽、钦二帝被俘北行,见康王于济州,谓当早即帝位以图中兴。高宗即位,迁江南经制使,监登闻检院。因论事忤执政,通判沅州,复贬英州。说节制江夏军马李允文及其所部归顺宋廷。事成,又献《平寇策》,论不可失英雄为国患。绍兴九年(1139),以功迁承议郎,通判顺昌府。累官知江州。为人深沉有度,耻为世俗章句之学。著有《麟书》等。


【检索汪若海 ==>】 古籍全文检索:汪若海     全站站内检索:汪若海

明节将军
明甲将军
明史钞略
明史举要
明史辑略
明代四僧
明发谕旨
明达学会
明安太保
明安达礼
明纪全载
明纪编遗
明极楚俊
明医杂著
明时大夫
明季北略
明季实录
明季南略
明季遗闻
明季稗史
明受之变
明法稽验
明威将军
明信将军
明皇杂录
明食货志
明清史料
明遗民录
明德学堂
明德慎罚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