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吴又可

输入关键字:

吴又可

1592—1672

明末清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名有性,以字行。居太湖中洞庭山。崇祯十四年(1641),苏州、吴江等地瘟疫流行,遍及山东、浙江,亡者甚多,当时医家以治伤寒法疗之均无效。他通过实际观察,静心穷理,认为此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认为瘟疫与伤寒相似而实异,瘟疫之因,乃无形之“戾气”由口鼻传入人体所致。传染途径分“自天受”之空气传染和“传染受”之接触传染,并可成流行之疫或散发之疾,并提出“达原”、“三消”等治法。崇祯十五年著成《瘟疫论》传世。故后人评价吴有性时说,古无瘟疫专书,自有性书出,从此瘟疫一证,始有绳墨可循。


【检索吴又可 ==>】 古籍全文检索:吴又可     全站站内检索:吴又可

孙如游
孙志祖
孙伯黡
孙应奎
孙诒让
孙即康
孙林父
孙奇逢
孙叔敖
孙叔谦
孙尚子
孙畅之
孙知微
孙宝琦
孙官堡
孙承泽
孙承宗
孙承祐
孙承恩
孙星衍
孙贵妃
孙思克
孙思恭
孙思邈
孙皇后
孙侯馆
孙洪伊
孙宣雅
孙祖会
孙夏峰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