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李鸿章

输入关键字:

李鸿章

①(1823—1901)清安徽合肥人,本名章铜,字少荃,晚年自号仪叟。道光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得曾国藩赏识。咸丰三年(1853),回籍办团练,对抗捻军和太平军。八年至江西入曾国藩幕,襄办营务。十一年,奉命编练淮军。次年(同治元年)率淮军自安庆抵上海,勾结外国侵略者攻击太平军,不久升任江苏巡抚。伙同戈登“常胜军”屠杀太平军,攻取苏常。同治三年(1864),因绞杀太平天国有“功”,封一等肃毅伯。四年署两江总督。五年继曾国藩为钦差大臣,督军攻捻。次年授湖广总督。九年,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参与清朝内政外交决策,掌管军事、经济大权。后又授武英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位居各大学士之首,仍留总督任。在苏抚和直督任内,面对外国的侵略和人民的反抗,竭力鼓吹并推进以“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为总纲的洋务活动,引进西方的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先后兴办广方言馆、江南制造总局、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军用、民用企业和新式的北洋海军。光绪二年(1876)与英国签订《中英烟台条约》,十一年与法国签订《中法越南条款》。在中日甲午战争中,避战求和,导致战争的失败和北洋海军的覆灭,并于二十一年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同年卸直督入阁办事,但“不得与闻朝政”。次年奉命出使俄国,订立《中俄密约》。旋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对甲午战后兴起的维新运动,采取表面上观望持重、暗中多有同情的态度,曾被康有为誉为“维新之同志”。二十五年调署两广总督,次年实授。时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参与“东南互保”,力主与列强妥协,镇压义和团。不久调充议和全权大臣,兼督直隶。二十七年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同年病死。谥号文忠。著作辑为《李文忠公全书》。②书名。一名《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近人梁启超撰。十二章。光绪二十七年李鸿章卒,梁氏仿西人传记,用章节体撰成此编。分太平天国、捻军、洋务运动、中日战争、义和团等几个时期,论述李鸿章的军事、外交等活动。于各次事件的始末亦有较详叙述。间录奏折、中外条约,附以《平捻统帅表》、《北洋海军兵力表》等表。对清代,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的形势对同治、光绪年间政治及李鸿章的影响有所论述。书中批评他只学西方船炮皮毛,不学政治立法根本,导致洋务、外交失败。然对其镇压太平军、捻军,则予称赞。有光绪二十八年商务印书馆刊本。

李鸿章


【检索李鸿章 ==>】 古籍全文检索:李鸿章     全站站内检索:李鸿章

郅都
郅居水
郅支单于
郅支骨都侯单于
非子
非攻
非命
非次阙
非国语
非十二子
非公室告
非石日记钞
非泛补官人
叔牙
叔处
叔达
叔向
叔齐
叔兴
叔均
叔服
叔鱼
叔郑
叔带
叔度
叔类
叔振
叔铎
叔豹
叔献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