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观察使

输入关键字:

观察使

官名。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停诸道采访处置使、黜陟使而置,又称观察处置使,掌监察所部官吏清浊善恶,张举朝廷大纲。未设节度使的江南、岭南诸道,则置为最高长官,总领军政、民政,下设副使、支使及掌书记、判官、推官、巡官、衙推、随军、要籍、进奏官各一人。后期多由节度使兼领,有支使、判官、推官、巡官、衙推等属。宋初沿置,有实任与遥领之别,后多用为四品武臣及宗室寄禄官,无定员,无职掌,不驻本州。元丰改制定正五品,位承宣使下、防御使上。西夏亦置。辽为观察使司长官,掌本州行政。金诸节镇以节度使兼,掌同府尹兼军州事。明初亦设,旋革。


【检索观察使 ==>】 古籍全文检索:观察使     全站站内检索:观察使

大方广佛会经
大龙番长官司
大龙翔集庆寺
大东电报公司
大北电报公司
大司马大将军
大司乐中大夫
大圣寿万安寺
大同公济总会
大行台尚书令
大行台尚书省
大行殿七宝帐
大抚军院知院
大护国仁王寺
大谷龙长官司
大英自来火房
大定重修制条
大承天护圣寺
大承华普庆寺
大革命写真画
大洋洲商代墓
大都督兵农司
大乘教清茶门
大唐开元占经
大唐世说新语
大唐姓族系录
大通关提举司
大理寺左断刑
大理寺右治狱
大理寺律博士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