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岁差

输入关键字:

岁差

天文学名词。(1)东晋虞喜观测当时冬至日昏中星与《书·尧典》“日短星昴”记录相比,发现冬至点在移动,提出“每岁渐差”,“天自为天,岁自为岁”;并测算出积五十年差一度(赤经岁差)。随后姜岌等采用观测金星、木星和月食方法,求冬至点位置。祖冲之《大明历》首次引进岁差,测得每四十五年又十一个月差一度。隋刘焯测得每七十五年差一度。宋《统天历》和元《授时历》则以六十六年又八月差一度。(2)由于地球非匀质圆球,赤道周围有多余物质环,且存在黄、赤交角,日、月、行星的引力作用,造成地轴进动,引起春分点沿黄道向西移动,每年约50″24,约25800年运行一圈,从而使回归年比恒星年短0.01416天。其中,日、月引力造成天赤道面变化,而使春分点移动的分量称为“日月岁差”;行星引力造成黄道面变化而使春分点移动的分量称“行星岁差”。两者之和称为“总岁差”。岁差造成所有恒星的平位置随时间变化,主要分量是沿黄经方向每年增加50″24的数值,约71.66年为1°。


【检索岁差 ==>】 古籍全文检索:岁差     全站站内检索:岁差

发昌机器厂
圣王
圣历
圣心
圣讳
圣兵
圣武
圣明
圣典
圣宝
圣友寺
圣寿乐
圣证论
圣武记
圣学会
圣立义海
圣安本纪
圣库制度
圣武皇帝
圣学宗传
圣济总录
圣域述闻
圣谕广训
圣德纪略
圣约翰大学
圣芳济学堂
圣宋遵尧录
圣武开天记
圣武亲征录
圣玛利亚女校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