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亚罗号事件

输入关键字:

亚罗号事件

清咸丰六年九月十日(1856.10.8),广东水师在广州黄埔搜查涉及海盗案的中国商船亚罗号,拘获水手十二名。英驻广州代理领事巴夏礼闻讯赴船干涉,称该船在香港领有英籍执照(实已过期),要求截留被扣人员。旋照会两广总督叶名琛,称中国水师违反中英《虎门条约》,诬水师在亚罗号船上侮辱英国国旗,要求送回被捕人员并公开道歉。叶复照指出亚罗号系中国船,被捕人员中确有海盗,但仍答应送回其他水手。二十三日,巴夏礼发出最后通牒,坚持全数放回、公开道歉等无理要求,限二十四小时答复。叶被迫送回全部人犯,巴拒收。二十五日,英驻香港海军借此悍然发动进攻,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英首相巴麦尊为借此事件达到“修约”的目的,竟不顾议员反对,强行解散下院,扩大侵华战争。


【检索亚罗号事件 ==>】 古籍全文检索:亚罗号事件     全站站内检索:亚罗号事件

惠宁城
惠民仓
惠民司
惠民局
惠民河
惠州府
惠州路
惠农渠
惠远庙
惠远城
惠叔兰
惠周惕
惠登相
惠民药局
惠州七女湖起义
覃吉
覃澄
覃儿健
覃加耀
覃行璋
覃佳耀
覃都管骂
粟弋
粟米
粟特
粟末水
粟邑县
粟特文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