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白渠

输入关键字:

白渠

西汉太始二年(前95)赵中大夫白公建议开凿,故名。在郑国渠南,自池阳谷口(今陕西泾阳县西北)引泾水东南流,经今三原县及临潼县属栎阳镇北,至今渭南县境下邽镇南注入渭水。长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顷。渠成,民得其利,歌云:“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臿成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汉书·沟洫志》)唐时渠分为三:北支称太白渠,下游仍至今下邽镇南注入渭河;中支称中白渠,自今泾阳县北分太白渠,东南经今高陵县北,东入今临潼县界注入沮水;南支称南白渠,自今高陵县北分中白渠,东南入于渭河,总称三白渠。宋、元以后,渠口渐废。其上游屡有修改,如北宋丰利渠,元御史渠,明广惠渠、通济渠,清龙洞渠,而下游基本仍旧。清末渠身缺漏,灌田仅二百顷。1930年以后改筑为泾惠渠。


【检索白渠 ==>】 古籍全文检索:白渠     全站站内检索:白渠

燕昭公
燕钦融
燕哀侯
燕宣公
燕宣侯
燕都尹
燕都报
燕桓公
燕桓侯
燕悼公
燕惠王
燕惠公
燕惠侯
燕然山
燕简公
燕圜钱
燕穆侯
燕襄公
燕釐侯
燕懿公
燕山之役
燕山府路
燕北杂记
燕北杂录
燕只吉台
燕武成王
燕京之戎
燕破东胡
燕铁木儿
燕下都遗址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