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图集|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魏晋玄学命题。指名实关系上的三种主张。嵇康著《声无哀乐论》,宣传名实相异的观点,认为名称只是无客观内容的、因人而异的“标识”,它同客观事物“殊途异轨,不相经纬”。嵇康又著《养生论》,提出名实并重的主张,企图折衷名实之争。欧阳建著《言尽意论》,以名实相符论反对玄学家空谈名理,认为客观事物是名称的依据,两者的关系犹如“声发响随,形存影附,不得相与为二”。《世说新语·文学》:“旧云,王丞相(导)过江左,止道声无哀乐、养生、言尽意三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