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调
又名三课。南朝税法之一。指调粟(征收粮食)、调帛(征交绢帛)、杂调(摊派劳役)。始于宋后废帝时。规定按貲产多少定税,然貲产估价却无定准,致有桑长一尺,围以为价;田进一亩,度以为钱。屋不得瓦,皆责貲实。亦有以为三调指租、布、杂税,征收粟、布帛及钱;或即租布,按户征收调粟、调布。
【检索三调 ==>】 古籍全文检索:三调
全站站内检索:三调
- 浮动地狱
- 浮财物力
- 浮梁磁局
- 浮梁陶政志
- 浛光县
- 浛洭县
- 涣水
- 流
- 流马
- 流内
- 流外
- 流民
- 流刑
- 流求
- 流沙
- 流抵
- 流转
- 流官
- 流鬼
- 流珠
- 流配
- 流内官
- 流内铨
- 流外官
- 流外铨
- 流民法
- 流沙河
- 流星炮
- 流星锤
- 流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