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图集|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①唐代于东都(洛阳)仿京师官府另置职官机构,在此任官者称分司。但除分司御史有监察职责外,余皆闲职,一般用以安置老疾退罢大臣。宋沿置于西京(洛阳)、南京(河南商丘)、北京(河北大名)三处,皆为闲职,除安置责降官员外,士大夫多申请为休息之地。元祜元年(1086)起,自请分司者皆许带职事官。②南宋各路坑冶司、总领所、财用司、茶盐司在某些州、县设置的分支机构,亦称分司,各设干办官等。③清代巡检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