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地名 >

吐鲁番地区

输入历史地名:

吐鲁番地区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面积7万平方千米。人口57.2万,维吾尔族占73.8%,回族占6.7%。辖吐鲁番市和鄯善、托克逊二县。地区行政公署驻吐鲁番市。西汉为车师前国地,治交河城,隶西域都护,置戊己校尉。东汉时戊己校尉移驻高昌壁,延续至东晋。东晋咸和二年(327年)前凉置高昌郡,隶沙州(敦煌)。南北朝及隋时为高昌国地。唐贞观十四年(640年)置西昌州,后改西州。安西都护府曾两度驻高昌。宋时为高昌回鹘王国,属辽,并向宋、金朝贡。元置和州宣慰司,属别失八里行尚书省。明为察合台汗国后王地,称火州,突厥语称喀喇和卓。清初为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统治。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设辟展办事大臣及同知,隶甘肃布政司。四十四年改为吐鲁番领队大臣,属乌鲁木齐都统节制,驻吐鲁番。光绪十二年(1886年)置吐鲁番直隶厅,隶迪化府;二十八年辟展置鄯善县。1913年改为吐鲁番县。1936年托克逊析出置县。1950年属迪化专区(后改乌鲁木齐专区)。1958年三县属自治区直辖。1970年吐鲁番、托克逊二县划归乌鲁木齐市,鄯善县属哈密地区。1975年设置吐鲁番,原属乌鲁木齐市的吐鲁番县、托克逊二县和哈密地区的鄯善县划入。1984年吐鲁番县改市。境北有博格达山,一般海拔 3500~4000 米,南有库鲁克塔格山,海拔 2000 米上下,其间有觉罗塔格、克孜勒塔格等低山丘陵。吐鲁番盆地在境内北半部。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少雨、酷热、多风。农产以小麦、高粱为主,长绒棉、葡萄、甜瓜为名优特产,还有花生、红花、芝麻等。矿产有煤、铁、盐、芒硝、硼、石膏、石英、石棉、石灰石、膨润土等。石油与天然气储量丰富。工业有煤炭、化工、电力、建材、酿酒、果品加工等。兰新铁路,312、314国道经此,南疆铁路由大河沿始发,还有吐七、大乌等公路。名胜古迹有葡萄沟、艾丁湖和高昌故城、交河故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苏公塔(即额敏塔)、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胜金口千佛洞、雅尔湖千佛洞、阿拉沟古墓群、鲁克沁王爷府、台藏塔等。每年8、9月间举办中国“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


【检索吐鲁番地区 ==>】 古籍全文检索:吐鲁番地区     全站站内检索:吐鲁番地区

攀西
攀步
攀枝花
攀莲镇
攀枝花市
攀枝花镇
攀枝花铁矿
攀枝花市东区
攀枝花市西区
攒茅
蟾宫埠
簿洛山
麒麟区
羸县
瀚仙镇
瀚海盆地
瀛台
瀛县
瀛州镇
瀛海镇
瀛湖镇
歠仇水
骥村镇
壤柯镇
壤塘县
𪴻茅
醴阳城
醴陵市
醴茶铁路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