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地名 >

淮安市

输入历史地名:

淮安市

(1)旧市名。1987年由淮安县改置,治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2000年淮阴市(地级)改名淮安市(地级),原县级淮安市改设楚州区。(2)今市名。简称淮。在江苏省中部偏西北。面积1.09万平方千米(市辖区3215.6平方千米)。人口519.9万(市辖区268.1万)。辖清河、清浦、淮阴、楚州4区和涟水、洪泽、盱眙、金湖4县。市人民政府驻清河区。秦置淮阴县,属东海郡。西汉属临淮郡。东汉至西晋属广陵郡。南朝宋侨立兖州,南齐名北兖州,置东平郡。梁太清三年(549年)入东魏,改北兖州为淮州,又改东平郡为淮阴郡。隋开皇初改淮州为楚州,大业初省淮阴县入山阳县。唐复置淮阴县。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置清河县。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又并淮阴县入山阳县。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陈宣重浚宋故沙河,改名清江浦,并建清江闸,清江浦镇由此兴起(今淮安市区)。清河县曾多次迁治,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河县迁治清江浦镇,属淮安府。1912年废府留清河县,1914年改称淮阴县。1914—1921年为淮扬道治。1927年直属江苏省。1937年江苏省政府迁此,1939年被日军侵占。1945年第一次解放淮阴,建清江市,为苏皖边区人民政府驻地。1948年第二次解放,成立两淮市,旋废,复称淮阴县,属淮阴专区(驻沭阳县)。1949年属苏北行署区。1951年复建清江市。1952年专区移驻于此。1954年清江市改省辖(地级)。1958年清江市和淮阴县合并称淮阴市。1964年市、县分置,仍名清江市。1970年为淮阴地区行政公署驻地。1983年升淮阴市(地级),原淮阴地区所属淮阴、宿迁、涟水、泗阳、沭阳、淮安、泗洪、洪泽、盱眙、金湖、灌南等县划入。1987年宿迁、淮安二县改市。1996年宿迁市升设地级市,沭阳、泗阳、泗洪三县划归宿迁市;灌南县划归连云港市。2000年原淮阴市改名淮安市,原县级淮安市改置楚州区。地处黄淮平原,洪泽湖位于市境西南部。京杭运河、苏北灌溉总渠、淮沭新河、废黄河等流经境内。建有三河闸、高良涧进水闸和淮阴、淮安两大水利枢纽。属北亚热带-南温带过渡气候。农产以稻、小麦、棉花、玉米、甘薯、油菜籽为主,并产烟草、药材、芝麻、葡萄、花生、大豆等。水产养殖和捕捞业较发达。矿产有石油、天然气、岩盐等。工业有纺织、食品、机械、冶金、化工、水产加工、酿酒、建材等。新长铁路贯穿南北。京沪高速公路、宁徐高速公路、205国道、宁连公路经此。京杭运河等通航运。名胜古迹有韩信城遗址、韩母墓、清江大闸、清江浦楼、慈云寺等。纪念地有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苏皖边区人民政府旧址。楚州区城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镇淮楼、周恩来纪念馆。为韩信、吴承恩、周恩来等人故里。


【检索淮安市 ==>】 古籍全文检索:淮安市     全站站内检索:淮安市

东乡土司
东乡五路安抚司
东乡市
东乡坝
东乡县
东乡垒
东乡堡
东乡镇
东丰县
东王集
东井
东天目山
东无棣县
东扎鲁特旗
东木根山
东不羹
东屯
东区县
东中府
东内
东冈村
东冈坡
东水
东水关
东水渠
东长冈
东公县
东公旗
东丹王墓
东丹国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