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地名 >

商丘市

输入历史地名:

商丘市

在河南省东部。面积1.07万平方千米(市辖区1655.8平方千米)。人口831万(市辖区154.4万)。辖梁园、睢阳2区和宁陵、虞城、民权、柘城、睢县、夏邑6县,代管永城一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梁园区。因陶唐氏(尧)封帝喾子阏伯为火正(掌火官)于此,又地应商星,故曰商丘。《左传》襄公九年(前564年):“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即此。商汤为亳邑地。周为宋国。秦置睢阳县,治今商丘市南,属砀郡。汉为梁国。三国魏改梁郡。西晋改梁国。南朝宋改梁郡,属徐州。北魏属南充州。隋开皇初废梁郡置宋州,治宋城县(今商丘市区南),大业初复改梁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称宋州,天宝元年(742年)改睢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宋州,建中二年(781年)宣武军治此。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升应天府,为京东西路治。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改南京应天府。金天会八年(1130年)改归德府,属南京路。元属河南行省。明初降为归德州,废睢阳县入州。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复为府,并置商丘县,属河南布政使司。清因之。1913年废府,辖县属豫东道,1914年属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设商丘专区,1958年撤销,1961年复设,1969年改设商丘地区。1997年撤销商丘地区和县级商丘市、商丘县,设立地级商丘市和梁园区、睢阳区;原商丘地区所属永城市和夏邑、虞城、民权、宁陵、睢县、柘城六县划入。地处黄淮冲积平原区,地势平坦,向东南微斜。河流有惠济河、大沙河、东沙河、包河、沱河、浍河等,属淮河水系。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有小麦、玉米、棉花、芝麻、花生等。林地覆盖面积达30%以上,有“泡桐之乡”之称。矿产有煤。工业有电力、机械、化肥、水泥、采煤、纺织、卷烟、造纸等。陇海、京九铁路和连霍高速公路,105、310国道在此交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迹有归德府城墙、崇法寺塔、圣寿寺塔、吴岗遗址、周龙岗遗址等。纪念地有淮海战役总前委暨中原局扩大会议旧址、彭雪枫殉国纪念地。


【检索商丘市 ==>】 古籍全文检索:商丘市     全站站内检索:商丘市

大单镇
大沫崓
大河江
大河坝
大河店
大河郡
大河家
大河滩
大河镇
大泗镇
大泽镇
大宝镇
大官湖
大宛国(宛yuān)
大峃镇
大孟镇
大珍珠
大垭寨
大垌镇
大垛镇
大柘镇
大相岭
大柏店
大柏树
大柳滩
大树村
大树镇
大胡庄
大封镇
大郝庄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