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地名 >

聊城市

输入历史地名:

聊城市

在山东省西部。面积8660平方千米(市辖区 1253 平方千米)。人口563.7万(市辖区100.4万)。辖东昌府区和冠县、阳谷、东阿、茌平、高唐、莘县6县,代管临清1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东昌府区。春秋时为齐聊城邑。《战国策·齐文》:“燕将攻下聊城。”即此,聊城市以古聊城为名。秦置聊城县,治今市西北聊古庙,属东郡。北魏徙今市东北王城,为平原郡治。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博州,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北宋淳化三年(992年)聊城县徙今治。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升为博州路。元至元十三年改为东昌路。明洪武初改为东昌府。1913年废府,属济西道(翌年改名东临道)。1925年主属东昌道。1928年道废,各县直隶于省。1940年抗日民主政权于此置鲁西北和运东等专区,属鲁西行政区。1941年改隶冀鲁豫行政区。1943年鲁西北专区划入冀南行政区为第七专区。1945年分属冀南行政区第一、二两专区及冀鲁豫行政区第一、二两专区。1949年冀鲁豫、冀南两行政区撤销,辖县分属平原省聊城、濮阳两专区和河北省邯郸专区。1952年平原省撤销,聊城专区划归山东省。1958年聊城县改市(县级)。1967年改属聊城地区。1983年复改聊城市。1997年聊城地区撤销,改设地级聊城市;原县级聊城市改为东昌府区;原聊城地区所属临清市和高唐、阳谷、茌平、莘县、东阿、冠县六县划入。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是典型的平原农业区,主产小麦、玉米。经济作物以棉花、花生、大豆、芝麻为主,水果有苹果、鸭梨、圆铃大枣。1984年莘县棉花总产量居全国各县之首,全区棉花最高年产量约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十分之一。1993年茌平、阳谷、莘县三县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冠县被列为全国毛白杨育苗基地,冠县、莘县林场均被定为联合国“2606”项目基地。茌平圆铃大枣、东阿阿胶、冠县鸭梨是本区特产。有纺织、轻工、机械、化工、汽车、电力、建材、医药、食品、造纸、酿造等工业体系。东阿阿胶厂生产的阿胶,获国家金质奖,产量居全国首位。京九铁路和济邯铁路在聊城市交会。是105、307、308、309四条国道的交会点,济聊馆高速公路与济青高速公路相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明建光岳楼、清建山陕会馆、隆兴寺铁塔和临清舍利塔、鳌头矶、清真寺,东阿曹植墓,阳谷景阳岗、狮子楼等。


【检索聊城市 ==>】 古籍全文检索:聊城市     全站站内检索:聊城市

退谷
退前岭
既阳县
既济泉
屋兰县
屋床山
屋岭水
屋侯泉
屋楼山
屋窦城
屏山
屏山县
屏山墟
屏山镇
屏风山
屏风屿
屏风峡
屏风寨
屏东市
屏东线
屏边县
屏南县
屏南暗沙
屏营驿
屏帷山
屏锦铺
昼锦堂
弭秣贺国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