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地名 >

烈山区

输入历史地名:

烈山区

在安徽省淮北市区南部。面积58平方千米。人口17.2万。辖5街道办事处、2镇。区人民政府驻烈山工人村。因烈山得名。1980年以杨庄、烈山、吴山口、青龙山、前常、前岭、百善七街道办事处置烈山区。1984年撤销郊区后烈山乡并入,1992年濉溪县宋疃镇并入。为市煤炭工业始发地。烈山煤矿为淮北矿务局第一口生产井。有杨庄煤矿、淮北选煤厂、石台选煤厂、淮北第二发电厂、煤石发电厂、淮北焦化厂、市水泥厂、水泥制品厂、卫生陶瓷厂、耐火材料厂等。农产以蔬菜为主,兼种粮食、大豆、棉花、油料作物等。符夹、青阜铁路在此交会,青龙山火车站为铁路交通枢纽。宿丁、五宋公路穿越区内。濉河北岸建有青龙山港。


【检索烈山区 ==>】 古籍全文检索:烈山区     全站站内检索:烈山区

临洺县
临洺站
临洺镇
临济
临济寺
临济县
临济镇
临津关
临津县
临津镇
临贺水
临贺县
临贺岭
临贺郡
临贺塘
临駣聚
临振县
临振郡
临都驿
临都馆
临晋
临晋关
临晋县
临真县
临真镇
临桂县
临夏县
临夏砦
临原侯国
临顿桥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