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地名 >

夏庄镇

输入历史地名:

夏庄镇

(1)在河北省故城县东北部。面积79.9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夏庄,人口3170。明代邑人夏光显在山东潍县教学,有三位弟子中进士,位冠儒林,为纪念夏公取今名。1953年建乡,1958年并入故城公社。1961年析建夏庄公社,1984年复乡,1999年改镇。产小麦、玉米、花生。有砖瓦、皮毛加工、砂轮、修配厂及运输队等。邢德公路经此。(2)在山东省荣成市北部。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小夏庄,人口1830。明万历年间建村。时值盛夏名夏庄。1962年以河为界分成两村。始名小夏庄。1953年属荣成县伟德山区。1956年置夏庄乡。1958年分属崖西和寻山公社。1966年由崖西公社划出19个自然村,寻山公社划出16个自然村,成立夏庄公社。1984年改夏庄乡,1989年置镇。夏庄南河流经。伟德山区有林场。主产小麦、玉米、花生、苹果等。有灯具、食品、制鞋、石雕、建筑等厂。俚李公路经此。(3)在山东省高密市东北部。面积71.57平方千米。人口4.7万。镇人民政府驻夏庄镇,人口1.2万。元初立村,以姓氏命村名。1949年属高密县夏庄区,1951年后改为高密县第五区,1955年复称夏庄区。1958年分为夏庄乡和伏家庄乡,同年并乡成立红星公社。1959年改称夏庄公社,1984年建夏庄镇。胶河、小辛河流经。主产小麦、大豆、玉米、花生、棉花、甘薯等。有通用机械、预制件、建材、罗钉、塑料、鞋厂、服装、工艺品、沙场等厂。308国道,平日、官南公路经此。扑灰年画闻名。为县境早期革命发祥地之一。1947—1949年胶高县治曾驻境内。(4)在山东省莒县西南部。面积113.93平方千米。人口6.4万。镇人民政府驻夏庄,人口2600。明初建村于岭下,初名下庄,后谐音夏庄。1954年为莒县第三区。1955年改称夏庄区。1958年1月撤区改建夏庄乡,将旺疃、石屯一带划归大官庄乡;同年9月成立东风公社。1959年改名夏庄公社。1963年将旺疃、石屯划入,称夏庄区。1971年又改称夏庄公社,1984年改为夏庄镇。1993年撤大官庄乡,将16个村划归该镇。有沭河、马沟河、汀水河。有西黄河圈拦河坝、青峰岭水库南干渠等。主产玉米、小麦、甘薯、花生等。盛产茶叶,系著名的“浮来青茶”产地。有制茶、电子电器、水泥等厂和建筑队等。烟汕公路经此。(5)在河南省息县东部。面积78.5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夏庄,人口2670。传刘秀曾在此下桩拴马,得名下桩。后演称夏庄。1949年设区,1962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7年改镇。产小麦、稻、红麻、油菜籽、香稻丸(米)等。有造纸、机械、砖瓦等厂。106国道和罗淮公路在此交会。


【检索夏庄镇 ==>】 古籍全文检索:夏庄镇     全站站内检索:夏庄镇

嵩溪
嵩山区
嵩市镇
嵩阳镇
嵩溪镇
嵩岳寺塔
嵩县城关镇
署字井
蜀岗
蜀山区
盟诸
盟猪
照金镇
照镜镇
照阳河镇
照旺庄镇
错宁
错尼
错那
错鄂
错那县
错那宗
错那镇
锡山区
锡山市
锡东县
锡尼镇
锡场镇
锡坑镇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