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地名 >

东莞市

输入历史地名:

东莞市

简称莞。在广东省中南部、东江下游。面积 2515 平方千米。人口158.9万。是广东省重点侨乡。辖5街道办事处、28镇。市人民政府驻莞城。因处广州之东,境内盛产莞草而得名。唐至德二载(757年)改宝安县置,治今深圳市宝安区西南头,属广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东莞入增城县;次年复置东莞县,移治今东莞市,仍属广州。元代属广州路。明、清属广州府。1914年属粤海道。1920年属广东省。1949年属珠江专区,1952年属粤中行政区。1956年属惠阳专区,1959年属佛山专区,1963年复归惠阳专区(1970年改称惠阳地区)。1985年改为东莞市(县级),仍属惠阳地区。1988年升为地级市。地处东江下游,西北部为东江三角洲,东南部属粤中丘陵和平原区。东江西流至石龙分流成南、北干流及多股水道,注入狮子洋。还有寒溪河、石马河。西南临珠江口。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主产稻、甘蔗,次为花生、木薯。盛产荔枝、香蕉、橙、柑橘及蔬菜,为广东省果品、蔬菜生产及出口基地之一。黄麻、水草生产出名。境内河涌鱼、虾、蟹甚丰。东莞烟花、腊肠、米粉和草编品为传统土特产。工业发展迅速,以轻工业为主,有彩色显像管、纺织、塑料制品、玩具、五金、机械、电器、制药、食品、建材、电力、造船等行业。广九铁路、京九铁路在境内交会。107国道、陈莞公路通过。虎门大桥连接珠江口两岸。太平港为对外口岸。体育事业发达,尤以游泳与举重运动闻名。纪念地有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岭山是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纵队根据地,设有司令部和后方医院。名胜古迹有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还有金鳌洲塔及虎门镇林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


【检索东莞市 ==>】 古籍全文检索:东莞市     全站站内检索:东莞市

古州镇
古坝镇
古丽镇
古苏冲
古劳镇
古吹台
古岘镇
古县镇
古里街
古里镇
古佛岩
古佛镇
古冶区
古沛镇
古沟区
古阿井
古陂镇
古邵镇
古现镇
古林镇
古昌镇
古罗镇
古店镇
古府城
古河镇
古城区
古城冈
古城东
古城村
古柏镇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