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地名 >

大坪镇

输入历史地名:

大坪镇

(1)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南部、天门山南麓。面积331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大坪,人口 1050。处山间较大坪地,故名。1952年设大坪乡。1958年属红旗、先锋二公社。1961年为大坪公社,1984年置镇。1995年三岔、四都坪、沅溪三乡并入。产稻、玉米、木材、香菇、木耳、天麻、黄连等。为永定区南部农副产品、木材集散地。公路通市区。(2)在湖南省汝城县南部。面积269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大坪圩,人口4290。其地平坦开阔,故名。1950年属大坪区,1956年设大坪乡。1956年属东风公社,1959年为大坪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置镇。盛产杂交稻和白毛尖茶、松、杉。养猪业兴盛。矿产有钨、铁等。有矿产加工和轧钢厂。所设圩场为汝城五大集贸市场之一。106国道经此。(3)在广东省兴宁市西部偏北。面积131平方千米。人口5.7万。镇人民政府驻大坪圩,人口2270。因镇区附近有大草坪,旧为清兵屯军操练场地,故名大坪。1949年设大坪区。1958年成立公社,1978年析出吴田、兰亭二公社,1983年合并设大坪区,1987年建镇。属宁江谷地西侧丘陵区。主产稻,并产大豆、花生、木薯、烟叶、甘蔗、黄麻等。有煤、石灰石、瓷土等矿,并有采矿、农机等企业。镇区是市较大圩镇之一,为附近农贸集市。甘赤公路经此。(4)在广东省普宁市西南部。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 4.3 万。镇人民政府驻大坪圩,人口 3170。因镇区地形宽阔平坦,故名。1958年属南阳山公社。1960年析置大坪农场,1966年建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属丘陵山地。主产稻、甘薯、木薯、花生,盛产竹。水果有菠萝、乌榄、李、柑橘,并产茶叶。有农机、抽纱等厂。有公路东经高埔接324国道。为革命老区,1927年古大存曾在此领导建立苏维埃政权。(5)在广东省梅县西北部、梅西水库下游。面积92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大坪圩,人口1670。昔因大坪灰厂前有棵大榕树,树下平坦宽阔,故名。清末设大坪堡,1948年设大坪乡。建国初属梅西区,1956年复设大坪乡,1958年并入梅西公社。1960年析置大圩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建镇。属程江上游的低山丘陵。河流少,建有清莲山等一百多座山塘水库防旱。主产稻,并产花生、大豆及柿子、“三华李”、“沙田柚”等。有石灰石、煤、钴等矿,石灰石开采有八百多年历史。上官塘火力发电站、上官渡水库坝后水电站、三门水电站设此。有石灰、水泥、农机、被服等厂。有公路接206国道。(6)在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西部。面积101平方千米。人口1.1万,瑶族为主。镇人民政府驻皮高,人口300。原称火烧排。是连南瑶族历史的八排中五排元地,因较另三排地平,故称大坪。原为连山县地。1942年属连南县二区。1952年改称大坪,仍属二区。1957年分属大掌、军寮公社。1974年改大掌公社为大坪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设乡,1997年设镇。主产稻,并产玉米、甘薯及生姜、茶叶;“天堂茶”出名。林产以杉木为主。有金、银等矿。富水力资源,有水电站。有公路接323国道。(7)在四川省南部县西北部。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大坪,人口830。因集镇建于老城山之大坪上,故名。1950年设大坪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镇。1992年太霞乡并入,1994年太霞乡划出。为升钟水库西部集水区,水域面积占10%以上。产棉花、油菜籽。有农机、印刷等厂。养鱼业、旅游业兴盛。有乡村公路通唐巴公路。西水村有古西水县遗址。(8)在贵州省都匀市东部。面积137.8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大坪村,人口1850。1991年设镇。主产稻、玉米、油菜籽、小麦,盛产杜仲、黄柏等药材。“毛峰茶”、“青茶”有名。有煤、铅、锌、褐铁、硫铁、重晶石等矿产。有大型机械厂、茶场、药厂等。都三公路贯穿全镇。名胜古迹有永历帝陵。(9)在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中部偏东。面积195.8平方千米。人口2.7万,其中仡佬、土家等少数民族人口2.1万。地处龙塘河南侧坝子中,故名。1932年置大坪、官学、龙潭等乡。1958年置大坪公社。1961年后分置大坪、甘笔、三坑、官学四公社,1984年各改乡,1992年并置大坪镇。富汞矿、煤矿,务川汞矿厂部驻镇境。产蜂蜜、柑橘。杨三公路经此。古迹有大坪汉墓群。(10)在云南省麻栗坡县西部。面积130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大坪,人口1220。以地势较平坦得名。1950年设镇,1954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65年改区。1971年复为公社,1984年为区,1988年复置镇。产玉米、稻、油菜籽、薯类、油茶、三七等。有钨、锡等矿。有采矿场、电站、粮食加工厂等。特产竹编油篾帽。为县内主要农贸集市。有公路东接平船公路。有小石山公园,园内有清宣统二年(1910年)筑的将军坟。(11)在陕西省镇安县东部。面积155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大坪街,人口540。地形平坦,故名。1949年设大坪乡,1958年设公社,1984年复设乡。1996年与岩屋、龙湾二乡合并设大坪镇。主产玉米、小麦,盛产核桃、生漆、油桐、蚕茧及木材。有公路通县城。


【检索大坪镇 ==>】 古籍全文检索:大坪镇     全站站内检索:大坪镇

苦夷
苦先城
苦竹口隘
苦竹山
苦竹市
苦竹关
苦竹坝
苦竹岭
苦竹城
苦竹派
苦竹派站
苦竹堡
苦竹港
苦竹隘
苦竹滩
苦竹寨
苦汗城
苦池
苦县
苦岘山
苦陉
苦陉县
苦岭关
苦怜站
苦法
苦练坪
苦草镇
苦泉
苦盏城
苦峪城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