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地名 >

赣榆县

输入历史地名:

赣榆县

①西汉置,属琅邪郡。治所在今江苏赣榆县 (青口镇) 东北三十二里盐仓城。东汉属东海郡。三国魏废。西晋太康元年 (280) 复置,移治艾不城(今连云港市东云台山一带)。北齐天保元年 (550)省。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环州。八年 (625)又废。

②金大定七年 (1167) 改怀仁县置,属海州。治所在今江苏赣榆县西北十二里城里 (旧赣榆城)。元属海宁州。明属海州。民国初属江苏徐海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1949年移治青口镇 (今赣榆县)。


在江苏省东北隅、东临黄海海州湾,西北与山东省接壤。属连云港市。面积1402.5平方千米。人口107.9万。辖16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青口镇。县以出土秦瓦有“赣榆”字样而得名;一说以弇(弇,音yǎn)榆山音变而成。清光绪《赣榆县志》:“其得名赣榆也,以山。”《南齐书·明僧绍传》:“僧绍弟庆符,为青州僧绍乏粮食,随庆符之郁洲,住弇榆山。”弇榆山即今连云港市东北栖之山;一说以古氏族名演变而成。西汉置赣榆县,治今县城北16千米盐仓城,属琅邪郡。东汉建安三年(198年)废。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复置。东晋移治郁洲(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北齐天保元年(550年)废。东魏武定七年(549年)置怀仁县,治今城里西。隋、唐属海州,南唐(一说宋代)移治今县北城里(属赣马镇)。北宋属淮南东路。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怀仁县为赣榆县,属山东东路。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复归宋,以县寄治东海军,后复废。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复置赣榆县,属海宁州。明、清属海州。1912年仍称赣榆县。1914年属徐海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1947年改名竹庭县。1949年迁县治于青口镇,并暂归山东省临沂专区管辖。1950年夏改赣榆县,移治青口镇。1952年划归江苏省,属徐州专区。1970年属徐州地区。1983年划归连云港市。境内西北多低山丘陵,东南为滨海平原。龙王河、青口河、朱嵇河、范河、新沭河流经境内。有石梁河水库、塔山水库。属南温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小麦、花生为主,并产蚕茧、茶叶。矿产有铜、铁、锌、萤石、水晶石等。沿海渔、盐、水产资源丰富,有人工养殖对虾、蟹苗、水貂。有盐化工、化肥、建材、造船、纺织、陶瓷、酿造等工业。204、310、327国道、汾灌公路经此。海上航线可达沿海诸港口。名胜古迹有徐福故里、夹谷山遗址、秦始皇碑、文峰塔、盐仓城、土城、古城等。游览地有海头镇海滨浴场水上乐园和度假区。纪念地有抗日山烈士陵园。


【检索赣榆县 ==>】 古籍全文检索:赣榆县     全站站内检索:赣榆县

祊水
国
建义县
建义港
建子门
建子城
建元县
建中县
建水
建水州
建水县
建水城
建水镇
建正县
建节水
建平县
建平府
建平驿
建平城
建平侯国
建平郡
建平站
建平陵
建东县
建业县
建宁左卫
建宁左县
建宁左郡
建宁右卫
建宁州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