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输入历史地名:

①西周封国,姬姓。金文作匽、郾。又称北燕。西周初,封召公奭于燕。《左传· 昭公九年》:武王克商,其北土有 “肃慎、燕、亳”。都城在今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附近,后迁于蓟 (今北京城西南隅)。春秋时期国力尚弱。《史记·燕召公世家》:“燕外迫蛮貉,内措齐、晋,崎岖强国之间,最为弱小。”辖境有今河北北部及辽宁西南部。战国时易王始称王,为七雄之一。又以武阳 (今河北易县南) 为下都。燕昭王时,以乐毅为将,联合各国攻占齐国七十余城。大将秦开又击退东胡,向东北扩展,设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郡。燕惠王时,为齐所败,齐地复失。公元前226年被秦攻破,燕王喜迁至今辽东。前222年为秦所灭。

②又称南燕。西周封国。在今河南延津县东北三十五里。《左传》: 隐公五年 (前518),“卫人以燕师伐郑”。杜注: “南燕国,今东郡燕县。” 战国为魏邑。秦置县。

③东晋时鲜卑慕容氏称帝,先后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汉人冯跋建立北燕。

④今河北省旧称。


(1)古国名。(1)西周分封的诸侯国,本作匽或郾。姬姓。都蓟(即今北京城西南隅)。战国时成为七雄之一。又以武阳(在今河北易县南)为下都。燕昭王时,曾联合各国,以乐毅为上将军,统帅燕、秦、韩、赵、魏五国之兵伐齐,攻破齐国,占领齐七十余城。同时燕将秦开北击匈奴,向东北扩展,设立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等郡。昭王去世后,国力大减,被齐打败。秦始皇二十一年(前226年),攻破燕都,燕王喜迁至辽东。秦始皇二十五年灭燕。(2)西周封置。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姞姓。相传为黄帝之后,始封之君为伯儵。后改称南燕。(3)楚汉之际项羽封臧荼为燕王,置燕国,都蓟县(即今北京城西南隅)。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平臧荼,立卢绾为燕王,为异姓七国之一。十二年平卢绾,立皇子建为燕王,为同姓九国之一。辖有战国时燕全部领土。吴楚之乱后辖境减缩,相当今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省廊坊市以南,易县以东,雄县及天津市静海区以北地。元朔元年(前128年)国除改为广阳郡。元狩六年(前117年)复置燕国,其后辖境屡有变迁。元凤元年(前80年)又改置为广阳郡。三国魏太和六年(232年)重置燕国。为幽州治。辖境相当今北京市区及所辖大兴、昌平两区和河北省廊坊市等地。十六国后赵改为燕郡。(2)古邑名。战国魏邑。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秦置为县。


【检索燕 ==>】 古籍全文检索:燕     全站站内检索:燕

水西沟
水西驿
水西城
水西营
水西堡
水西墟
水达达路
水师营城
水曲柳沟
水竹居
水会千户所
水羊寨
水关
水池县
水池郡
水尽源通塔坪长官司
水阳江
水阳县
水阳镇
水观音
水进堡
水步墟
水返脚
水谷寨
水冶渠
水冶镇
水沙连
水沟口山
水沟口河
水沟头集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