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地名 >

通江县

输入历史地名:

通江县

唐天宝元年 (742) 改诺水县置,为始宁郡治。治所即今四川通江县。《寰宇记》 卷140通江县: “以邑枕巴江,故为通江县。” 乾元元年 (758)为璧州治。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属巴州。南宋末分为上通江县、下通江县。元至元二十年 (1283) 废。至正四年 (1344) 复置通江县,属巴州。治所在赵口坪 (今通江县东北)。明洪武中徙治今通江县。《明史·林俊传》: 正德五年 (1510),兰廷端义军 “攻陷通江”。即此。清属保宁府。民国初属四川嘉陵道。1928年属四川省。


在四川省北部、渠江支流通江流域,北邻陕西省。属巴中市。面积 4 116.6 平方千米。人口72万。辖9镇、65乡。县人民政府驻诺江镇。西魏大统中置诺水县,治今址,属遂宁郡。隋开皇三年(583年)省入始宁县。唐武德八年(625年)复置诺水县及壁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县名通江(《太平寰宇记》通江县:“以邑枕巴江,故为通江县。”),改壁州为始宁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壁州治。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壁州,改属巴州。南宋末,分为上通江县、下通江县。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并两县入曾口县。至正四年(1344年)复置通江县。明属巴州。清属保宁府。1913年属川北道,1914年属嘉陵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33—1935年红四方面军置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及赤北、赤江、红江三县苏维埃,为川陕革命根据地核心地区。1950年属川北行署区达县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达县专区,1968年属达县地区。1993年属巴中地区,2000年属巴中市。县境北属米仓山、大巴山中区,南跨盆北低山区。大通江自东北入,纵贯中部,左纳月滩河,右有诺水河(小通江)注入,南流出境。农产有稻、小麦、玉米、薯类,并产生漆、油桐、白蜡、五倍子,尤以通江银耳著名。有煤、铁、铝土、铜及磷矿。有采煤、纺织、皮革、建材、农机等工业。通万、通巴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千佛岩摩崖造像及诺水河风景区。纪念地有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红军烈士墓、“赤化全川”石刻标语、列宁公园、中共川陕省省委及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旧地等。


【检索通江县 ==>】 古籍全文检索:通江县     全站站内检索:通江县

循州路
循江
循鲜城
循德县
循德郡
徧城郡
惩非镇
惩洋港镇
舒兰县
舒兰河站
舒兰站
舒州
舒县
舒鸠
舒城县
舒哈河
舒眉莲港
舒班多
舒勒河屯
舒啸亭
舒庸
舒溪
舒蓼
舒藩河
畲禾岭
畲坑墟
逾 (踰) 越山
殽山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