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地名 >

扶余县

输入历史地名:

扶余县

①唐渤海国置,为扶余府扶州治。治所即今吉林四平市西一面城。辽改为通远县。

②辽世宗时置,为怀州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东北一百五里岗根苏木。《辽史·地理志》扶余县:“本龙泉府。太祖迁渤海扶余县降户于此。”故名。金废。

③1914年改新城县置,属吉林滨江道。治所在伯都讷(今吉林松原市)。1929年直属吉林省。1987年改设扶余市。1992年改名松原市。


(1)古县名。(1)渤海国置,治今吉林省四平市西一面城。为扶州治。辽改名通远县。(2)辽大同元年(947年)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东北岗岗庙村。为怀州治。金皇统三年(1143年)废。(2)旧县名。原名新城县,因与直隶(今河北)、山东、江西、浙江、贵州五省新城县重复,1914年改名。治伯都讷城(今吉林松原市宁江区)。1929年直属吉林省。1949年仍隶吉林省。1987年裁撤,改设扶余市,驻地不变。1992年扶余市撤销,设立松原市(地级);原扶余市为松原市扶余区。1995年扶余区更名宁江区。(3)今县名。在吉林省北部,北以松花江、拉林河与黑龙江省相邻。属松原市。面积 4464 平方千米。人口75.9万。辖11镇、15乡。县人民政府驻三岔河镇。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在伯都讷站南20千米处筑城,名新城(今松原市),驻伯都讷副都统。嘉庆十五年(1810年)设伯都讷厅。雍正五年(1727年)设长宁县,乾隆二年(1737年)废。十二年设伯都讷巡检司,属吉林厅。嘉庆十五年(1810年)置伯都讷厅。光绪二年(1876年)移治今榆树市;三十二年还旧治,升厅为新城府。1913年废府改置新城县。因与直隶(今河北省)新城县重名,次年改称扶余县,取古扶余名,属吉林省滨江道。1929年直属吉林省。1955年属怀德专区(后改公主岭专区),1958年改属白城专区(1968年改地区)。1987年撤县设市(县级),属白城地区。1992年撤销扶余市,改置松原市(地级);原扶余市辖区改设扶余区。1995年扶余区撤销,分设宁江区和扶余县,县人民政府迁三岔河镇。地处松花江与拉林河汇流处,多湖泊,产鲤鱼、鲢鱼。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玉米、谷子、高粱、甜菜等为主,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之一。石油储量丰富,为石油产区之一。富石英砂、硝等。工业有石油、化工、机械、建材、医药、食品、造纸等。京哈铁路,102、203国道,开于公路经此。古迹有大金得胜陀颂碑。


【检索扶余县 ==>】 古籍全文检索:扶余县     全站站内检索:扶余县

范家
范家屯
范家庄
范家池
范家河
范家浜
范溉市
范溉关
范蔡港
范蠡城
苧溪
苾里海水
苕水
苕溪
苕溪驿
苕藋
茄子洲
茄子浦
茄芝莱社
茄芦城
茄陂
茄湖
茄藤社
茅山
茅山河
茅山镇
茅冈长官司
茅冈县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