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地名 >

交城县

输入历史地名:

交城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并州。治所在今山西古交市。《元和志》卷13交城县:“取古交城为名。”唐天授二年(691)移治却波村(今交城县)。开元十一年(723)属太原府。元属冀宁路。明属太原府。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


在山西省中部、吕梁山东麓。属吕梁市。面积 1822 平方千米。人口20.9万。辖6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天宁镇。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晋阳县置交城县,因汾、孔二河交汇于此得名。清雍正《山西通志》:交城县“以东北汾、孔二河交流,故名”。属并州,治今古交市。武周天授二年(691年)县治迁今址。唐开元十一年(723年)后属太原府。五代因之。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于县置大通监,天圣元年(1023年)改为交城监,明道二年(1033年)复旧名。金废监,交城县属太原府。元初属太原路,大德九年(1305年)属冀宁路。明、清属太原府。1914年属冀宁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1年分置交东、交西二县。1945年复并为交城县。1949年属汾阳专区,1951年属榆次专区,1958年与文水、汾阳二县并为汾阳县,属晋中专区。1960年恢复原制。1971年属吕梁地区。2003年属吕梁市。地处晋中盆地西部。文峪河、磁窑河、葫芦河、西冶河、瓦窑河、白石南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小麦、玉米、谷子、莜麦、豆类、棉花等。矿产有煤、铁、锰、铝土、铜、石英、石棉、大理石、石灰石、耐火黏土等。工业有煤炭、冶金、化工、机械、五金、酿酒、电力、皮革等。太交高速公路、307国道经此。名胜古迹有玄中寺、天宁寺、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等。


【检索交城县 ==>】 古籍全文检索:交城县     全站站内检索:交城县

盖阳县
盖牟州
盖牟城
盖苏屯
盖县
盖里泊
盖城县
盖野沟
盖藏城
羛阳
粘八葛部
粘拔恩
粗朴寺
粗鲁海图河
𥹆泠县
断山泉
断冈口
断石村
断机 (機) 堂
断杉汛
断洪堤
断桥
断蛇丘
断梁城
断密涧
断道
断藤峡
剪刀峰
剪子湾
烽火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