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典故 >

随侯蛇珠

输入历史典故:

随侯蛇珠

【典源】《淮南子·览冥训》:“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汉·高诱注:“隋侯,汉东之国姬姓诸侯也,隋侯见大蛇伤断,以药傅之,后蛇于江中衔大珠以报之,因曰隋侯之珠,盖明月珠也。”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疑其灵异,使人以药封之。蛇乃能走。因号其处断蛇丘。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珠盈径寸,纯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烛室。故谓之‘隋侯珠’,亦曰‘灵蛇珠’,又曰‘明月珠’。”《庄子·让王》,《艺文类聚》卷八十四引 《吕氏春秋》、《搜神记》,皆作“随侯”。周有随国,为姬姓诸侯国,故地在今湖北随县,当以“随”为是。

【今译】 传说周时随侯外出,见有大蛇受伤中断,疑其为灵异之物,便给它敷药救治,使复能爬行。后大蛇从江中衔来直径一寸的夜明珠与随侯,以报答恩德,因而这颗宝珠被称为“随侯珠”,又叫做“灵蛇珠”或“明月珠”。

【释义】 后以此典指珍宝或珍贵美好的事物; 也用以形容感恩报德。

【典形】 报德之蛇、报恩珠、汉东之蛇、汉东珠、灵蛇、灵蛇之珠、灵珠报、蛇珠、随珠、隋珠、握灵蛇、衔珠、衔珠草莽、明珠吐著、握蛇珠、报恩蛇、抱灵蛇。

【示例】

〔报德之蛇〕 北周·庾信《谢明皇帝赐丝布等启》:“蓬莱谢恩之雀,白玉四环; 汉水报德之蛇,明珠一寸。”

〔报恩珠〕 唐·杜甫《舟出江陵南浦》:“寂寥相呴沫,浩荡报恩珠。”

〔汉东之蛇〕 唐·骆宾王《上兖州张司马启》:“汉东之蛇,期致投珠之报。”

〔汉东珠〕 清·顾炎武《松江别张处士》:“欲将方寸报,惟有汉东珠。”

〔灵蛇〕唐·罗隐《秋日汴河客舍酬友人》:“烦君更枉骚人句,白凤灵蛇满袖中。”

〔灵蛇之珠〕 三国·曹植《与杨德祖书》:“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灵珠报〕 唐·韩愈《初南食饴元十八协律》:“不祈灵珠报,幸无嫌怨并。”

〔蛇珠〕 宋·苏轼《浣溪沙》:“荐士已闻飞鹗表,报恩应不用蛇珠。”

〔随珠〕 南朝梁·江淹 《伤友人赋》:“带荆玉而争光,握随珠而比丽。”

〔隋珠〕 北周·庾信《拟连珠》:“是以隋珠日月,无益骊山之火; 雀台弦管,空望西陵之松。”

〔握灵蛇〕 唐·虞世南《门有车马客行》:“高谈辨飞兔,摛藻握灵蛇。”

〔衔珠〕 唐·骆宾王《上瑕丘韦明府启》:“则沉骸九死,终望衔珠; 殒首三泉,犹希结草。”


【检索随侯蛇珠 ==>】 古籍全文检索:随侯蛇珠     全站站内检索:随侯蛇珠

风趣横生
风车雨马
风轻云淡
风轻日暖
风通道会
风里杨花
风门水口
风雨不透
风雨交加
风雨凄凄
风雨如磐
风雨无阻
风雨晦明
风雨晦暝
风雨萧条
风雨飘零
风雪交加
风雷火炮
风靡一世
风靡一时
风靡云蒸
风风雨雨
风风韵韵
风飞云会
风餐水宿
风餐雨宿
风餐露宿
风马云车
风驰云卷
风驰云走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