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典故 >

束之高阁

输入历史典故:

束之高阁

    束:捆、扎。捆起来放到高高的阁楼中去。比喻弃置不用或搁下不用。庾翼(305-345年),字稚恭,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人,庾亮之弟,初为陶侃府参军,迁南郡太守。庾亮死后,代镇武昌,任荆州刺史。晋康帝时庾翼欲率众北伐后赵石虎,上书朝廷,朝议不允,便自行征发兵丁、车马,移屯襄阳,未果病终。庾翼少时就有经纶大略,风仪秀伟,当时杜乂、殷浩并以才名著称于世,庾翼却很看不起杜乂、殷浩,常对人说:“这种人应该捆起来扔到高高的阁楼里去,等到天下太平了,然后再考虑怎么任用他们。”

【出典】:

    《晋书》卷73《庾翼传》1931页:“京兆杜乂、陈郡殷浩并才名冠世,而翼弗之重也,每语人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例句】:

    清·朱彝尊《跋〈大戴礼记〉》:“自小戴之书单行,而《大戴记》遂束之高阁。” 梁启超《变法通议·议科举》:“然则出洋学生中之未尝无才,昭昭然矣。顾乃束之高阁,听其自穷自达,不一过问。”


述补 阁,小楼。把东西捆起来放在小阁楼上,表示不用或不管它。语出《晋书·庾翼传》:“每语人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毛泽东《实践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多用于比喻不用或不管。→庋之高阁 置之不理。也作“庋之高阁”、“束之高屋”、“束置高阁”、“束在高阁”、“置之高阁”、“置诸高阁”。


解释 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阁楼上面。比喻弃置不用。

出处晋书·庾翼传》:“京兆杜、陈郡殷浩,并才名冠世,而 翼弗之重也;每语人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 然后议其任耳。’”

庾翼,字稚恭,东晋著名大臣。庾翼仪态秀伟,年轻时便胸 怀经国济世的大略。当时京兆人杜乂、陈郡人殷浩同以才华闻名 天下,但庾翼并不重视他们,常对别人说:“这类人应当暂时弃 置不用,等到天下太平时,再谈论他们的任职吧。”

庾翼担任太守后,安抚百姓,颇得民心。后来又镇守重镇武 昌,由于他年纪很轻,又 身居高位担当重任,大家 都很关注他,认为他有可 能不称职。但庾翼勤劳谦 恭,毫不懈怠,军政严明, 谋略深远。几年之中,就 把自己的辖区治理得井井 有条,大家一致称赞他的 才能。庾翼忠心国家,以收 复北方为己任,但在四十一 岁时不幸病死。

近义 置之不理

例句

那些过时的书籍,早就被 我束之高阁了。


【词语束之高阁 ==>】  成语:束之高阁    汉语大词典:束之高阁
【检索束之高阁 ==>】 古籍全文检索:束之高阁     全站站内检索:束之高阁

犁然有当于人心
犁牛之子騂且角
犬吠非其主
犹抱琵琶半遮面
犹河汉而无极也
狂夫之言,圣人择焉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
狗吠非其主
狗咬吕洞宾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狗彘之不若
狗彘食人食
独为匪民
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
独行踽踽
狭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
狮子搏象兔,皆用全力
狷者有所不为
猃狁孔棘
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猪羊人屠户之家,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率由旧章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玉人何处教吹箫
玉容寂寞泪阑干
玉碗盛来琥珀光
王事靡盬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