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典故 >

翳桑之报

输入历史典故:

翳桑之报

左传.宣公二年》:“初,宣子(赵宣子即赵盾)田(通畋,打猎)于首山(即首阳山,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舍于翳桑(首山间地名),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赵盾给他东西吃),舍其半(灵辄把一半另置)。问之。曰:‘宦(宦,为人臣隶,因失所而穷饿)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指留一半给老母吃)。’(宣子)使尽之,而为之箪(dān古时盛饭的圆形竹器)食与肉,寘(置,放置)诸橐(古时两端有底,中间开口盛物的口袋)以与之。既而与为公(晋灵公)介(甲士),倒戟以御公徒(即埋伏的甲士,因是徒步兵,不是车兵,故称)而免之(使赵盾免于祸)。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此事又见《吕氏春秋.报更篇》、《公羊传》、《淮南子.人间训》、《史记.晋世家》、《说苑.复恩》。

这个故事说的是晋人灵辄在翳桑地方遭受饥饿,赵盾便拿带的东西给他吃。后来灵辄当了晋灵公的甲士,在灵公派兵追杀赵盾的时候,毅然倒戈抵御灵公的兵士,救出了赵盾。

后因以“翳桑之报”用为知恩报德的典故。

元杂剧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寄生草〕:“有太公垂钓磻溪岸,有灵辄谁济桑间饭。”


【检索翳桑之报 ==>】 古籍全文检索:翳桑之报     全站站内检索:翳桑之报

唯酒无量,不及乱
商邑翼翼,四方之极
啜其泣矣
善善及子孙
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
善师者不阵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善战者服上刑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喜怒不形于色
嘻其甚也
四会五达之庄
四十而不惑
四方以无侮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四海皆兄弟
四海遏密八音
四维不张
四郊多垒,卿大夫之辱
回狂澜于既倒
回眸一笑百媚生
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固哉高叟之为诗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国人皆曰可杀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