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典故 >

五山踣

输入历史典故:

五山踣

比喻环境险恶。唐韩愈 《读东方朔杂事》诗: “不知万万人,生身埋泥沙。簸顿五山踣,流漂八维蹉。” ●《列子·汤问》: “渤海之东……有五山焉: 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篷莱……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而五山之根无所连箸,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疆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 一钓而连六鳌, 合负而趣归其国, 灼其骨以数焉。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沈于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 相传海上仙山无根,由巨鳌驮负峙立,后巨鳌被龙伯巨人钧去,致使二山飘沉,群仙失所。


【检索五山踣 ==>】 古籍全文检索:五山踣     全站站内检索:五山踣

温柔敦厚,诗教也
温温恭人
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游必有方
游谈无根
溪壑可盈,是不可餍
滔滔者天下皆是
满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
满而不溢,高而不危
满身花影倩人扶
潜虽伏矣,亦孔之昭
潜龙勿用
潦水尽而寒潭清
潸焉出涕
澄之不清,挠之不浊
澄江净如练
火炎昆冈,玉石俱焚
烈士徇名
烟波江上使人愁
烟笼寒水月笼沙
烟花三月下扬州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焉用彼相
焚林而田,非不获兽,明年无兽
焚老上之龙庭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燕可伐欤?曰可
燕山雪花大如席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燕雀安知鸿鹄志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