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典故 >

道貌岸然

输入历史典故:

道貌岸然

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高傲威严的样子。形容神态庄重严肃。现常用来形容故作正经,表里不一之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四回:“因看见端甫道貌岸然,不敢造次。”鲁迅《准风月谈.吃教》:“宋儒道貌岸然,而窃取禅师的语录。”亦作“岸然道貌”。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甚有隐隐跃跃,现秘戏图者;而回顾其形,则皆岸然道貌也。”


主谓 神态庄重,一本正经。现多含讽刺意味。汪文风《雾城斗》:“王卧龙在四个保镖的护卫下,提着念珠,手指微动,步履沉重,~地出现在学校游戏场几十张圆桌之间。”△贬义。用于描写人的品性。 →一本正经 装腔作势 ↔嬉皮笑脸。也作“道貌俨然”、“岸然道貌”、“道貌凛然”。


【词语道貌岸然 ==>】  成语:道貌岸然    汉语大词典:道貌岸然
【检索道貌岸然 ==>】 古籍全文检索:道貌岸然     全站站内检索:道貌岸然

见经识经
见缝插针
见羹见墙
见豕负涂
见貌辨色
见财起意
见远识微
见金不见人
见钱眼开
见鞍思马
见风使帆
见风使舵
见风使船
见风转篷
见风转舵
见骥一毛
观于海者难为水
观今宜鉴古
观凤一羽
观化听风
观场矮人
观山玩水
观形察色
观望不前
观机而动
观眉说眼
观瞻所系
观者云集
观者如云
观者如市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