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典故 >

燃藜

输入历史典故:

燃藜

三辅黄图.阁》:“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深入)思。夜有老人著黄衣,植青藜杖,叩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燃,因以见向,授五行洪范之文(“洪范”是《尚书》篇名,《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至曙而去。”参见《佩文韵府》卷八“青藜”下引《刘向别传》。

汉刘向夜间校书,有黄衣老人叩见,吹燃青藜杖照明,授“五行洪范文之事。另据《蓬窗琐事》说,用藜燃烧,光最明亮,可整夜为照明之用。

后因以“燃藜”作为夜读或勤奋学习的典故。

宋.刘克庄《转调二郎神.余生日林农卿赠此词终篇一韵效颦一首》词之三:“何必燃藜芸省,幸有善和书堪读。”


【词语燃藜 ==>】    汉语大词典:燃藜
【检索燃藜 ==>】 古籍全文检索:燃藜     全站站内检索:燃藜

余烈
余刃
余刃恢恢
余音遏云
余勇
鱼沉鸟飞
鱼飞武库
鱼干斗水
鱼羹饭
鱼来雁去
鱼烂
鱼烂自亡
鱼乐濠得
鱼肉
鱼书雁札
鱼思在藻
鱼投水
鱼网鸿罹
鱼尾赪
鱼游宋池
鱼藻
俞琴禁鸣
俞允
谀墓
谀墓空言
馀骊黄
娱牵犬
渔父棹歌
渔父濯缨
渔翁劝三闾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