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典故 >

耳闻目见

输入历史典故:

耳闻目见

亲耳听见,亲眼看见。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夫信谤之征,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二:“歌舞吴中第一人,绿鬓双鬟才十五,耳闻目见是何事,不谓其人乃如许。”亦作“耳闻眼见”、“耳闻目击”。唐 元稹《连昌宫词》:“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眼见为君说。”明 王廷相《慎言.作圣》:“圣人之心未尝忘天下,仁也。耳闻目击,不忍民之失所也,故随其所遇,尽力而为之。”


见“耳闻目睹”。《野叟曝言》101回:“这些事情,俱是小的~,确实不过。”


【词语耳闻目见 ==>】  成语:耳闻目见    汉语大词典:耳闻目见
【检索耳闻目见 ==>】 古籍全文检索:耳闻目见     全站站内检索:耳闻目见

滂沱大雨
滂渤怫郁
刨根究底
匏瓜空悬
庖凤烹龙
抛声炫俏
抛头露脸
抛妻弃子
抛妻弃孩
抛戈弃甲
抛珠滚玉
抛盔弃甲
泡蘑菇
炮龙烹凤
炰凤烹龙
袍泽之谊
跑马卖解
跑龙套
佩弦自急
佩金带紫
佩韦佩弦
佩韦自缓
配享从汜
喷唾成珠
喷珠吐玉
喷珠噀玉
盆倾瓮倒
盆朝天,碗朝地
弸中肆外
怦然心动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