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典故 >

以儆效尤

输入历史典故:

以儆效尤

儆:告诫,警戒。尤:过错。用对某一坏人或坏事的严肃处理来警告那些学做坏事的人。《歧路灯》九三回:“自宜按律究办,以儆效尤。”鲁迅《准风月谈.文床秋梦》:“我以为各人均应先打屁股百下,以儆效尤,余事可一概不提。”


述宾 儆,告诫,警戒;尤,过错。用对某一坏人坏事的严肃处理来警告那些学做坏事的人。语本《左传·庄公二十一年》:“郑伯效尤,其亦将有咎!”李冬青等《郑成功的传说·海上视师》:“董源辱杀民女,罪应斩首,~。”△用于执法方面。→杀一儆百 惩一儆百 杀鸡吓猴 ↔以观后效尤而效之


用以警戒仿效同样的错误或过失,谓之 “以儆 ( jǐnɡ) 效尤”。

“儆”通 “警”,谓警戒、警醒、警告。

那么,“效尤”是何义呢?

“效”为仿效、师法。 《诗·小雅·鹿鸣》: “君子是则是效。”传: “言可法效也。”

“尤”,意为过失。 《论语·为政》: “言寡尤。”何晏注: “尤,过也。”邢昺疏同。“过”谓过失或错误。 “效尤”即谓仿效先前的( 同样的) 错误或过失。

效尤”亦作 “效邮”。《国语·晋语四》: “夫邮而效之,邮又甚焉。”韦昭注: “邮,过也。”本 《尔雅·释言》。

杀一儆百”与 “以儆效尤”义近。


【词语以儆效尤 ==>】  成语:以儆效尤    汉语大词典:以儆效尤
【检索以儆效尤 ==>】 古籍全文检索:以儆效尤     全站站内检索:以儆效尤

糟糠之妻不下堂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
素患难行乎患难
素月流天
索我于枯鱼之肆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緜緜瓜瓞
纡青拖紫,朱丹其毂
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约我以礼
纵死犹闻侠骨香
细筋入骨如秋鹰,字外出力中藏棱
终温且惠
经之营之,不日成之
绝圣弃智
绰绰有裕
绰绰然有余裕
维其有之,是以似之
缘督以为经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罪入不孥
羊质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美恶不嫌同辞
美盛德之形容
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羞与绛灌为伍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翕翕訾訾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