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典故 >

一锤定音

输入历史典故:

一锤定音

本指制造铜锣时最后一锤决定锣的音色,后借喻凭一句话作出最后决定。刘绍棠《小荷才露尖尖角》:“他不声不响,却是一家之主;女儿中意,老伴点头,也还得听他一锤定音。”郑九蝉《能媳妇》:“既然你我都没意见,咱们俩一锤定音。”亦作“一槌定音”。朱可 若丁《深深的绿巷》:“一张张笑脸,圆的、长的、苦的、甜的,都来请示,都来要求指点迷津。真神,一槌定音,无处不响。”


主谓 指制造铜锣时最后一锤定出锣的音质音色。比喻凭当事者的话语来作最后的决定。刘绍棠《小荷才露尖尖角》:“他不声不响,却是一家之主;女儿中意,老伴点头,也还得听他~。”△多用于处理事情方面。也作“一槌定音”。


【词语一锤定音 ==>】  成语:一锤定音    汉语大词典:一锤定音
【检索一锤定音 ==>】 古籍全文检索:一锤定音     全站站内检索:一锤定音

以解倒悬
以言为讳
以言举人
以言取人
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以誉为赏
以讦为直
以身作则
以身殉国
以身殉职
以身许国
以辞害意
以迂为直
以近知远
以逸击劳
以郄视文
以铢称镒
以铢程镒
以锥餐壶
以镒称铢
以附骥尾
以鱼驱蝇
以黑为白
仪静体闲
仰不愧天
仰天大笑
仰天长啸
仰屋窃叹
仰面朝天
仰首伸眉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