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典故 >

齿冷

输入历史典故:

齿冷

形容受人讥嘲。清朱彝尊《腾笑集序》:“卒龃龉于时,人方齿冷。宜其焚其笔砚,勿复为顾,仍为之不已,则笑之者亦不已也。” ●《南齐书·乐预传》: “隆昌末,预谓丹阳尹徐孝嗣曰:‘外传藉藉,似有伊周之事,君蒙武帝殊常之恩,荷托付之重,恐不得同人此举,人笑褚公,至今齿冷。’ ” 外传: 借指一般小人,此为蔑称。藉藉: 同 “籍籍” ,杂乱貌。此指蠢蠢欲动之状。伊周: 伊尹、周公,两人都曾摄政,代行君权。南朝齐时,南阳人乐预劝谏徐孝嗣不要介入篡位摄政之乱,而负君王厚恩,以至贻笑后世。


【检索齿冷 ==>】 古籍全文检索:齿冷     全站站内检索:齿冷

镜破
镜中看影
冏卿
鸠扶
鸠杖
樛木之仁
九重
九重城
九重城阙
九重宫阙
九重门
九等人表
九皋唳
九皋鸣
九皋声
九皋音
九攻敌穷
九虎
九回
九阍
九京
九六
九门
九衢尘
九曲肠
九如颂
九十带索
九世春秋
九逝
九土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