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典故 >

禹鼎

输入历史典故:

禹鼎

左传.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史记.孝武本纪》:“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鬺烹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 商。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伏而不见。”后以“禹鼎”为古帝王为民造福、使民知善恶之典。清 何世麟《感赋》诗:“越裳依旧防倭寇,鼎何时铸汉奸?”亦用以喻国家领土、政权。陈毅《赣南游击词》:“贼子引狼输鼎,大军抗日渡金沙。”


【词语禹鼎 ==>】    汉语大词典:禹鼎
【检索禹鼎 ==>】 古籍全文检索:禹鼎     全站站内检索:禹鼎

一台二绝
一叶报秋
一叶知秋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一唯
一唱一和
一唱三叹
一唱雄鸡天下白
一囊
一囊贫
一囊钱
一国狂
一壑一丘
一壶中
一壶冰
一壶千金
一壶天地
一夔一契
一夔之辩
一夔已足
一夔应足
一夕三迁
一天星斗
一夫之敌
一夫当关
一夫当关,万夫莫摧
一夫当关,万夫莫敌
一奴负锸
一孔之见
一字一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