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典故 >

三镜

输入历史典故:

三镜

《佩文韵府》卷八十九“三鉴”下引《荀子》:“君子有三鉴:世、人、镜鉴。前惟顺,人惟贤,镜惟明。夏商之衰,不鉴于禹、汤也;周、秦之弊,不鉴于民下也;侧弁垢颜,不鉴于明镜也。”

北堂书钞》卷一三六汉.荀悦《申鉴》曰:“君子有三鉴:鉴乎古,鉴乎人,鉴乎镜。”

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上:“太宗谓梁公(房玄龄)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征殂逝,亡一镜矣。’”(见《顾氏文房小说》第一册)

新唐书.魏征传》、《旧唐书.魏征传》及《资治通鉴》卷一九六太宗贞观十七年都有类似的记述。

所谓“三镜(或作鉴或鑑)”是指可以鉴正政令言行仪容的三个借鉴。唐太宗所说的“三镜”,铜镜为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了解并接受历代成败兴衰的经验教训;以人为镜,从接受别人的批评建议中,可以总结自身言行的得失。借古鉴今,借人鉴己,这些对于一个人从政立身,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诗经.大雅.荡》中说:“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后汉书.寇恂传》中说:“董崇说恂曰:‘萧何守关中悟鲍生之言而高祖悦,今君当以前人为镜。’”这些都是重视借鉴的言论。“三镜”常用为治理国家,立身行事借鉴的典故。

宋.张舜民《谢赐资治通鉴表》:“远追三镜,坐振四经,顾一介之靡遗,与群贤而共乐。”


【词语三镜 ==>】    汉语大词典:三镜
【检索三镜 ==>】 古籍全文检索:三镜     全站站内检索:三镜

漫不经心
漫不经意
漫地漫天
漫天匝地
漫天叫价
漫天塞地
漫天大谎
漫天开价
漫天彻地
漫天掩地
漫天盖地
漫天蔽野
漫天要价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漫天过海
漫天遍地
漫天遍野
漫山塞野
漫山遍野
漫无边际
漫条斯理
潘鬓成霜
潜休隐德
潜光隐德
潜光隐耀
潜图问鼎
潜山隐市
潜形匿迹
潜德隐行
潜心涤虑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