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典故 >

口惠而实不至

输入历史典故:

口惠而实不至

    口头上允许给人家好处而并不兑现。孔子认为,口头上允许给别人好处而并不兑现,怨恨、灾难就必然会落在他的头上。所以作为君子,与其口头上答应帮助别人,还不如不答应。

【出典】:

    《礼记·表记》:“子曰:‘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是故君子与其有诺责也,宁有已怨。”

【例句】: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三:“河间冯树楠粗通笔札,落拓京师十余年,每遇机缘,辄无成就;干祈于人,率口惠而实不至。”


其他 口头上说得好听,而实际上却没给人任何好处。语出《礼记·表记》:“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虽然屡次在下《罪己诏》,申说爱民,但都是~。”△贬义 常用于形容只做表面文章应付的行径。


【词语口惠而实不至 ==>】  成语:口惠而实不至    汉语大词典:口惠而实不至
【检索口惠而实不至 ==>】 古籍全文检索:口惠而实不至     全站站内检索:口惠而实不至

横行奡桀
横行直走
横遮竖挡
衡门圭窦
哄动一时
宏伟壮观
宏才远志
宏材大略
弘奖风流
弘毅宽厚
弘誓大愿
泓涵演迤
洪炉燎发
洪炉燎毛
洪钟大吕
烘堂大笑
红光满面
红口白牙
红头文件
红妆素裹
红得发紫
红旗招展
红晕冲口
红瘦绿肥
红红火火
红绳系足
红羊劫年
红脸赤颈
红颜暗老
红颜绿鬓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