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典故 >

礼尚往来

输入历史典故:

礼尚往来

    意谓礼贵有来有往。古人认为,礼节要注重互相来往,有往无来,不合于礼;有来无往,也不合于礼。人类社会,有礼约束,社会就安定,无礼约束,就会动荡。

【出典】:

    《礼记·曲礼上》:“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例句】:

    宋·胡寅《斐然集》四《寄唐坚伯诗》:“礼尚往来思报玖,情深汲引屡抛砖。”


主谓 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语出《礼记·曲礼上》:“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后也指以对等或相应的行为相报答。徐兴业《金瓯缺》:“他们七嘴八舌地交换着愤怒的斥骂,骂那些辽军不识抬举,不懂得~。”△多用于人际交往或社会活动方面。→有来有往来而不往非礼也 投桃报李 礼无不答 投木报琼 投瓜报玉 ↔不相闻问


解释 尚:注重。指礼仪、礼节以相互往来为贵。后也指你对我怎 么样,我对你就怎么样。

出处礼记·曲礼上》:“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 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是我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四书”中的《大学》 《中庸》就来自《礼记》。《礼记》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 一,通论礼仪或学术;二,解释《仪礼》一书;三,记述孔子及 其弟子的言行、杂事;四,记述古代礼制;五,记述古代格言。 《曲礼》的内容重在记述古代礼制,因为记录详细,所以叫“曲 礼”。“曲”就是“周全详尽”的意思。

礼记·曲礼上》中说,礼用来规定人们的亲疏关系、决断事 理上的嫌疑、分辨事物的异同、明确道理的是非。上古的时候, 人们最看重道德礼仪,其次看重有恩必报。礼崇尚有往有来,只 有往而没有来,不合于 礼;只有来而没有往, 也不合于礼。人有了礼 就能和顺,没有礼就会 危殆,所以礼不可不学 习。礼就是自己谦卑而 尊重他人。富贵而懂礼, 就不会骄奢淫逸;贫贱 而懂礼,就不会丧失志 气。

反义 来而不往

例句

咱们文明古国,礼仪之 邦,拜年贺节、礼尚往来的习 俗由来已久,从古至今,长盛 不衰。


【词语礼尚往来 ==>】  成语:礼尚往来    汉语大词典:礼尚往来
【检索礼尚往来 ==>】 古籍全文检索:礼尚往来     全站站内检索:礼尚往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行己有耻
行行重行行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衣冠成古丘
衣食所安,必以分人
表壮不如里壮
衮职有阙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衰如充耳
裁书叙心
裂冠毁冕,拔本塞源
裙拖六幅湘江水
襟上杭州旧酒痕
西出阳关无故人
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西戎即叙
西风了却黄花事
见不善如探汤
见义不为无勇也
见其进,未见其止
见利忘义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见危授命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见善如不及
见得思义
见怪不怪,其怪自坏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