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史部 > 诏令奏议 > 皇明经世文编 >

卷之一百四十六

卷之一百四十六

  华亭陈子龙卧子 徐孚远闇公 宋征璧尚木 周立勋勒卣选辑
  宋征舆辕文参
  周恭肃集(疏 书)
  周用
  疏
  盐法疏
  埋河事宜疏
  盐法疏【两浙塩法】
  条议淮塩者多条议浙塩者少存之
  照得苏州府所属太仓州崇明昆山常熟等县南连松江府浙江海盐一带近海沿海居民专一兴贩私盐太仓又当江海之交。尤易招集流亡。越境私贩淮盐侵占浙西行盐地方。以致松江分司虗设、衙门日就倒塌但存荒基、私盐既行、徒党日众、卒难解散、盗贼随起、若先年施天泰、近日王班头等、始则图利贩盐、继而结党行刼、又至出海通番、往往争利、互相雠杀、虽旋加剿除、祸根终在原其所自、实由聚众贩盐失今不为之处、将来地方之患未巳、处之之法、惟在浙西盐货流通余盐皆有下落使盐徒解散方为有益缘照各盐场俱有盐课定额。除浙江嘉兴分司外、松江分司盐场、俱系松江府所属华亭上海二县地方、华亭县有浦东袁浦青村青浦共四场、上海县有天赐下砂并下砂二场下砂三场亦四场、共计八场内除青沛天赐二场坍海外、实该六场、大约每年额课、每一大引。与每小引。二引折一大引。各四百觔、共该五万五千四百五十五引九十八觔零、每引折银六钱每年解部课银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六两七钱二分七厘二毫七丝二忽五微、其转解运司本色折银一万五千四百二十六两一钱二分三厘七毫五丝、通共课银三万五百七十二两八钱四分一厘一丝二忽五微、内该二县水乡灶丁无征盐课银七千五百八十九两二钱一刀四厘五毫六丝二忽九微七纤五沙、俱于二县秋粮内包补、华亭县包补四千三百二十九两六钱三分六厘二毫四丝二忽九微七纤五沙。上海县三千二百五十九两五钱七分八厘三毫二丝。前项盐课。俱系灶丁出办。其自煎余盐。却不许明白变易。前项无征课银。俱系二县民户包补。其灶丁余盐。亦不许转仓用余盐既不许卖又不许买官司又不如先年给价收贮。若不私相转贩余盐将何下落。灶丁将何养活。切见凡议盐法者、皆称商盐宜通。私盐宜塞、多方设法、日新月盛、其实商盐未尝不塞、私盐未尝不通。然商盐之塞。是官府自塞。私盐之通。是官府自通。缘商盐以引目为名。利在买求夹带。及不缴退引。官司以盘掣为名。利在纵容夹带。又不追退引。所以商盐但求苟免捕获。其实渗漏影射居多。故谓商盐未尝不塞。其官司廵捕私盐。一向通同作弊。其实家至户到。俱食私盐。故谓私盐未尝不通。盐法至此。岂惟商盐不通。并商盐亦俱变为私盐。止多一方。专在处置余盐。且灶丁煎种办课。即是民户种田办粮民户办粮余米听其变易生理惟灶丁办课之外余盐郄作私盐一切有禁。况盐货实出天地自然之利。灶丁不得自食其力。人情物理实有不堪。为今地方之计、莫若将松江分司六盐场查照原额盐课银两。每场各该若干。本场灶户每户若干。又每丁若干。照依征粮排甲厺则。立为三限。修复松江分司衙门。行令浙江运司官一员前来住札。及时听令商人入场收买。责令总催仳并各灶依限将课银完纳。限内天色晴干雨湿逐日开记。另报运司查验。量为迟速。此则不论浙塩可以通之各处课银未完就于地头严禁盐货出场。中间若有先自办纳课银。停盐待价者。听从其便。但遇课银一完。随即开报运司。并廵盐衙门各场余盐。听令各灶丁自行发卖。或转卖陆路肩挑背负。并水路三板小船各人贩卖但不许挟持军器。及越过行盐地方大约每年限上半年办课下半年开禁各灶丁既知余盐许令自卖。必肯早办课银。商人既知余盐许容平买。必不营求夹带。其余一应人等。亦知余盐不禁转卖。必不冐法聚众兴贩。前项越境淮盐。无处发卖。不禁自止日前一应私贩。俱可转为商人。此法若无窒碍、亦可与嘉兴分司一体举行。其该县水乡灶丁。亦可因此招回复业。增办课银。渐补无征之数。如或盐流通。价直低贱仍听灶丁免纳折色。俱纳本色上仓。作为存积亦可渐复召商开中以实边储之法或谓私盐自来有禁。不知盐法自来亦自不同。如洪武年间煎盐工本。在官支给。随其多少。俱属官物。其后盐课。立有定额。其外余盐。亦有本场收贮。给与米麦之类。故时禁卖私盐。一是原领在官工本。一是不肯送纳本价。罪以私盐情厺犹有可据。此后煎盐工本既不如先年出于在官灶丁余盐又不如先年官为收买惟独禁卖私盐之法。未见处置。但余盐决无委弃之理。盐徒决有聚众之势。官司决难。去通纵之弊。地方决难免扰攘之患。立法之始、本以惠民足国、末流之弊、遂至争民迤夺、诚为可虑、其余盐法事宜、不能备悉、特缘关系地方生灵、辄为处置、如蒙敕下该部详议施行、则民生国计幸甚、
  埋河事宜疏【治河】
  臣伏覩节该钦奉 敕书内开、凡修河事宜、敕内该载不尽者、俱听尔便宜处置、臣自嘉靖二十二年四月、奉 命总理河道、伏念漕河系今日军国重务、而臣至愚至陋、误蒙 陛下不以为不肖、俾承官乏、居常懔懔、寝食靡宁、缘见凡今治河事宜、前此诸臣相继、悉心矢见画、然又莫不皆以黄河徙决不常、将来利害不能逆覩、惴惴然日惟听河之所为。则是从长之议经久之图、固有所不敢任者。近日查到山东兖州府济宁州见行文卷一件、为开垦荒田以苏民困事、又一件为效愚忠兴农功广 圣心以隆 圣化事、又一件为专责任垦荒田正民习以固国本事、俱该户部题奉钦依、转行山东布政司各府州县开垦荒田、自嘉靖八年以来、累经有行、稽诸文案、未见成功、臣窃伏惟念以为治河垦田、事实相因、水不治则田不可治、田治则水当益治事相表里、若欲为之。莫如古人所谓沟洫者尔。今欲举臣之末议。相与乘时整理、此一机会也、又当朝觐考察之年、百度维新将来任事得人、是又一机会也、敢以臣之私忧过计为 陛下陈之、臣惟古今称圣人之治水者必曰大禹、禹治水之功、莫大于河、自告厥成功、至周定王五年河徙砱砾、中间自龙门至于碣石入海。不为中国害者。盖一千七百年。然禹之治水。莫备于禹贡。则皆纪其成功也。而禹之自言。则日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至孔子称禹。又曰尽力乎沟洫。夫以圣人之所为。遗于万世而不泯固宜不可名言。而禹之自言。与孔子之称之者。惟曰浚畎浍。曰尽力乎沟洫。然则历千七百年。而河不为中国害者。实大禹尽力沟洫之赐。故自禹至殷盘庚而称五迁厥邦以避河圯沟洫盖小坏伏圯犹未徙也。至周定王时而河徙。则沟洫加坏矣。徙犹未决也。至秦废井田、开阡陌、沟洫扫地矣。秦祚不延、及汉而河决酸枣、决瓠子、决则甚伏、历汉而唐而宋元。河徙河决、不可胜纪、今年治河、费若干万、明年治河费若干万、大畧塞之而已矣、沟洫之政无闻焉、自今黄河言之、每岁冬春之间、自西北演迤而来、固亦未见大害、逮乎夏秋霖潦时至、吐泄不及、震荡冲激、于斯为甚、考之前代传记、黄河徙决于夏月者、十之六七、秋月十之四五、冬月盖无几焉。此其证也。夫以数千里之黄河。挟五六月之霖潦。建瓴而下。乃仅以河南开封府兰阳县以南之涡河。与直隶徐州沛县百数里之间。拘而委之于淮。其不至于横流溃决者。实徼万一之幸也。夫今之黄河。古之黄河也。其自今陜西西宁。至山西河津。所谓积石龙门合泾渭澧汭漆沮汾沁。及伊洛瀍涧。诸名川之水。与纳每岁五六月之霖潦。古与今。亦无少异也。何独大禹则能使之安于东北之故道历千百年而不变。而后世曾不能保之于数十年之久。由前之。此其由于阡陌之坏。沟洫之不修者。较然甚明。仰惟 陛下临御以来。爱养元元。无所不至。故于乞垦荒田之疏屡蒙开允。则于今日肇修沟洫之政。以继神禹。地平天成。万世永赖之功。臣愚实有望焉。且黄河所以有徙决之变者无他。特以未入于海之时。霖潦无所容之也。沟洫之为用。说者一言以蔽之。则曰备旱潦而已。其用以备旱。潦一言以举。之则曰容水而。已故自沟洫至于海。其为容水一也。夫天下之水。莫大于河。天下有沟洫。天下皆容水之地黄河何所不容天下皆修沟洫。天下皆治水之人。黄河何所不治。水无不治则荒田何所不垦。一举而兴天下之大利平天下之大患。以是为政。又何所不可臣窃见河南府州县。密迩黄河。地方历年亲被冲决之患。民间田地。决裂破坏。不成垄亩。耕者不得种。种者不得收。徒费工力。无损饥饿。加以额办税粮。催科如故。中土之民。困于河患实不聊生。至于运河以东。山东济南东昌兖州三府州县。地方虽有汶沂洸泗等河。然与民间田地支节脉络不相贯通。每年泰山徂徕诸山。水发之时。漫为巨浸。溃决城郭。漂没卢舍。耕种失业亦与河南河患相同。或不幸而值旱暵。又并无自来修缮。陂塘渠堰。蓄水以待雨泽。遂致齐鲁之间。一望赤地。于时蝗蝻四起。草谷俱尽。东西南北横亘千里。天灾流行。往往有之。此皆沟洫不修之故也。若使沟洫既修。则岂惟山东河南。见在凋瘵之民。得以衣食生活。前日四远流移之民。孰不愿复业垦田以图饱暖。昔者招之不来。今也麾之不去。民利于此。安得不兴。臣惟善救时者在乎得其大纲。善复古者。不必拘于陈迹。臣之所谓修沟洫者。非谓自畎遂沟洫。一一如古之所谓。止是各因水势地势之相因。随其纵横曲直。但令自高而下自小而大。自近而远盈科而进不为震惊委之于海而巳矣臣又惟念远谋不可以幸致。美功不容以杂施沟洫之政。历千百年。影迹湮没。竟莫举行。究其所由。夫岂无故。孔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古今事功半途而废者。率由于此臣愚以为欲修沟洫之政、虽曰不拘陈迹。然时异势殊。变而通之。不能无所事事。今畧举其大纲。若正疆里以稽工程。若集人力以助夫役。若蠲荒粮以复流移。若专委任以责成功。若持定论以察羣议。其诸条目。未敢覼缕。议定之后。循其次第。毋以欲速而辄更张。母因小利而生沮挠。及今黄河南行。雨旸时若。又适遭遇 诏令。开垦荒田至再至三。机会可乘之时。始于河南山东。次及直隶远年。近日黄河徙决地方。自日而月。自月而岁自州县达之司府。自腹里达之边方。在下有臣工相与恊力。在上赖 圣明俯赐斡旋。如无成效。臣甘伏欺罔之罪。臣蚤夜营思。以为治河裕民之计。无出于此是以不揣迂谬。昧死上闻。
  书
  论均粮书
  论均粮书
  下谕吴中田粮事、敬服急于民隐、如吴江虗粮、病民尤甚、岂容不整理。始谓莫如复圩田原额、则虗粮自除。中间宽狭。民间亦自有持衡之法。宜次第举行、今均粮极是良法。但均后适见粮重。此非均粮之过。亦幸因均粮而知弊端。犹惜未能从上面寻究耳。如吴江平时官民田地相兼之家、每年每亩正耗本折须四斗、更重者五斗完官、此外人户、固有出办轻于此者、今均每亩米二斗银九分、若以户部准米则例、则是每亩六斗以常年则例、则是五斗、即以九分比照准米、亦是四斗七升、所以因均粮始知粮重。今当因其重□求弊端。似不必以每银五分。准米一斗。缩作每亩三斗七升。姑示其轻也。况与户部准银则例不同。则粮当溢原额矣。其弊端多在立法派征之间。盖田粮各有正数。户部每年先颁会计而官吏每□不以示民增损始得任心矣亦各有盈数。会计之时。以粮盈数立法。加田正数派征。征收之时。以田盈数纳粮。从粮正数支销。惟余田不得入会计。其利上不在官。下不在民。皆从作弊者。操纵出没。难以究诘。今塘长抄出民间各圩办粮田数。多于实征。可验也。官既享均平之美名当为吾民祛蒙蔽之宿弊。不然、则是去虗粮之饩羊。亏均粮之一篑。将来益无从发端究竟。不然则得自部而抚院而府而县而都而图而圩而户田粮帐目彼此经纬。相通一本。使上下通知。虽重无妨也、雇役一事。人多称便。或云不利役头。官府亦惟择利胜于害者则为之耳。又尝见他处雇役差役。弊则夏之如循环。大抵专在得人也。

  

《皇明经世文编》 相关内容:

前一:卷之一百四十五
后一:卷之一百四十七

查看目录 >> 《皇明经世文编》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