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渴之火烧我身 无归无救受大苦
如是饿鬼。自业所诳。呻唤哀[口*睪]。乃至恶业不尽。故不得脱。报尽命终。以余业故。生于人中。受诸淫女。妇女之身。若得男身。生除粪家。身服女人所著之衣。行女人法。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以何业故。生于食风饿鬼之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见诸沙门婆罗门贫穷病人。来乞求者。许施其食。及其来至。竟不施与。令此沙门及婆罗门贫穷病人。饥虚渴乏。如触冷风。彼妄语人。身坏命终。堕于婆移婆叉(魏言食风)饿鬼之中。既受鬼身。饥渴苦恼。如活地狱。等无有异。奔走四方。无所悕望。无人救护。无依无怙。自心所诳。于远方处。适见饮食。在于林间。及僧住处。奔走往趣。疲极困乏。饥渴倍常。张口求食。风从口入。以为饮食。以恶业缘。故使不死。恶业持身。妄见食想。犹如渴鹿见阳焰时。谓之为水。空无所有。如旋火轮。以前世时虚诳许人而竟不与。以此报故。但眼见食。而不能得。伽他颂曰。
因果相似圣所说 善因善果则成就
善因则不受恶果 恶因终不受善报
因缘相顺缚众生 生死相续如钩锁
生死系缚诸众生 轮回诸趣莫能脱
若能断除诸系缚 坚牢钩锁业烦恼
是人能至寂静处 永断一切诸忧恼
其人如是。受相似因苦报之时。自心所诳。奔揬驰走。常食风气。以自活命。乃至恶业不尽不坏不朽。故不得脱。业尽命终。生于人中。贫穷下贱。人所轻忽。常为众人许施房舍。饮食衣物。而无与者。闻他许时。心悦望得。至后不获。转怀忧结。受二种苦。一者饥渴。二者忧恼。受大苦恼。以余业故。受如斯报。伽他颂曰。
如是众生恶业熏 具受种种诸苦恼
如粪所熏甚可恶 如是恶业应舍离
善法所熏最殊胜 能永离于恶道苦
如瞻卜花熏香油 花虽灭坏香油在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观食火炭诸饿鬼等。以何业故。而生其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典主形狱。贪嫉覆心。打缚众生。禁其饭食。令他饥渴。啖食泥土。以续生命。此典狱人。以是因缘。身坏命终。堕于食火饿鬼之中。常至冢间。啖烧尸火。犹不能足。如是恶业。因时悦乐。受报极恼。心不爱乐。不净可恶。爱毒势力因缘和合。受于食火饿鬼之身。若得食火。少除饥恼。如人以水灭世间火。比丘如是观时。于世爱欲。深生厌离。不乐与俱。作是念言。愚痴凡夫。为爱所使。不得自在。食火除饥。无法可喻。受饿鬼身。乃至恶业。不尽不坏。故不得脱。业尽命终。生于人中。常生边地饥俭之处。所食粗恶。无有美味。不识盐味。以余业故。受如斯报。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观于食毒。诸饿鬼等。以何业故。生于其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贪嫉覆心。以毒食人。令其丧命。取其财物。如是恶人。身坏命终。堕活地狱。具受众苦。从地狱出。生于食毒饿鬼之中。在于民陀山窟之内。或在波梨耶多幽险山中。或生冰山极冷之处。或在摩罗耶山。极险恶难。多有毒处。无有浆水。多饶毒药。寒则冰冻。热则毒盛。甚可怖畏。丛石峻岩。师子猛虎所居之处。而生其中。寒苦极恼。过人百倍。夏日热恼。百倍于人。盛夏五日。空中雨火。烧其身体。极冬寒至于虚空中。五日雨刀。以恶业故。空中雨火。及雨刀剑。住险难处。为饥渴火。焚烧其身。叫唤悲恼。以毒药丸而自食之。食已即死。恶业不尽。即便还活。既得活已。饥渴倍前。呻[口*睪]悲哀。有利嘴鸟。来啄其眼。受大苦痛。举声大叫。鸟啄食已。眼复还生。如是受苦。乃至恶业。不尽不坏不朽。故不得脱。业尽命终。生于人中。交道巷陌。以自存活。恶业所熏。犹行蛊毒。还堕活等大地狱中。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观于旷野诸饿鬼等。以何业故。而生其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以前世时。于旷野无水险难之处。日光焰暑。求福之人。种殖林树。及造湖池。以给行路。有诸群贼。决去池水。令道行者。疲极渴乏。气力微劣。破坏劫剥。夺其财物。嫉妒覆心。不肯布施。如是之人。身坏命终。堕阿吒毗(魏言旷野)饿鬼之中。大火烧身。如燃灯树。日光焰曝。走于旷野。叫唤求水。及求饮食。求哀自救。如是饿鬼。以恶业故。遥见阳焰。谓是清水。平住湛然。疾走往趣。望得水饮。不计疲极。所至之处。但见空地了无有水。何以故。阳焰之中。性自无水。云何而得。是鬼慞惶。走于旷野。荆棘恶刺。贯其两足。疲极望水。闷绝躄地。恶业力故。死已复生。饥渴恼逼。过前十倍。未起之间。乌鸱雕鹫。竞啄其眼。食其身肉。分张掴裂。破散身骨。三苦普至。受大苦恼。无归无救。互相悲告。即以伽他而说颂曰。
雕鹫乌鸱诸恶鸟 金刚利嘴啄我身
掴裂破坏无全处 具受众苦无救护
诸业如影不离身 如昔恶业今受报
我等宿害行路人 以是今受大苦恼
业围所绕业绳罥 不见有可求脱处
唯有恶业尽坏时 乃能脱此大苦恼
恶业能将诸众生 业牵令至可畏处
恶业能随至何所 至受果时恶业熟
业缚众生游三界 轮转无穷无休息
若行善业舍众恶 则离众苦无饶益
若人不爱诸恶业 观之如火不贪著
是人不至饿鬼趣 不为饥渴火所烧
于须臾时常增长 饥渴苦痛念念生
身体炽火照山谷 犹如大火烧山林
野火焚烧大山林 大龙降雨则能灭
劫火一起海水竭 我火不可如是灭
业薪因缘生此火 为爱欲风之所吹
此恶业火烧我身 周遍围绕无空缺
持戒精进智慧水 以布施瓶而盛之
寂灭大人持此水 能灭三界诸业火
若为三业之所使 三业流转行诸有
是人回旋行三处 如是三法之所诳
三十六业所驱使 不能离于四十行
九十八种诸结使 如是等法行三界
以一百八明智慧 思惟十二之深义
若人能知法非法 是人则得无量乐
若有能知二种相 思惟二八特胜行
思惟十六特胜已 是人远离众恶道
若人能见二种道 是为四法究竟人
已得超越四流海 是人觉悟无众恼
能善修行八圣道 十力之义善知见
善知二苦之因缘 是人则到无生处
若人善达二谛义 能善思惟四念处
能观过去未来世 不为魔网所障碍
我为恶业之所使 远离众善白净法
到诸饿鬼世界中 自造恶业痴所惑
如是有诸饿鬼。利根智慧。有少善业。忆念本行。数数呵责诸饿鬼等。虽复呵责诸饿鬼等。然其恶业。犹不得脱。乃至恶业。不尽不坏不朽。故不得脱。业尽命终。生于人中。常行山险。随逐群鹿。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见冢间住诸饿鬼等。以何业故。而生其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贪嫉覆心。见有信人持花施佛。盗取此花。卖之自供。此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饿鬼中。受于冢间饿鬼之身。饥渴热恼。常食烧死人处热灰热土。一月之中。乃得一食。或得不得。头冠铁鬘。火焰俱起。头面髑髅。皆悉融烂。烧已复生。次著铁鬘。以贯颈上。火焰复起。烧燃咽胸。一切。身分。从内出火遍烧其身。以前世时盗佛花鬘。故获斯报。受身丑恶。身上火起。诸虫唼食。有异罗刹。来至其所。以杖打棒。刀斫其身。痛急[口*睪]叫。受三种苦。何等为三。一者饥渴。二者铁鬘。三者罗刹刀杖打斫。以恶业故。受如是报。忧悲苦恼。即以伽他。而说颂曰。
我受饥渴诸辛苦 铁鬘贯身火炽燃
刀杖打斫第三苦 具受如是诸忧恼
我为自心之所诳 为诸恶业痴所惑
今日受斯饿鬼苦 永离知识及亲族
非是知识及妻室 亦非男女诸眷属
能救我此业系苦 是业大力不可夺
苦乐由业非他作 我今受斯三种业
布施持戒及闻法 我得闻已不修故
我为痴网所覆故 造作种种众恶业
第一恶业因缘故 我今受斯大苦报
我今若得免离此 饿鬼世界大苦处
如是恶业未来世 乃至失命愿不作
是时饿鬼。如是说已。大苦所压。悔本造业。乃至恶业。不尽不坏不朽。故不得脱。业尽命终。生于人中。堕旃陀罗家。屠儿魁脍。担负死尸。以余业故。受如斯报。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观树中住诸饿鬼等。以何业故。而生其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于前世时见人种殖福德林树。为远行者。及病困人。以贪嫉心。斫伐取材。及盗众僧园林树木。此人以是不善因缘。身坏命终。堕毗利差饿鬼之中(毗利差魏言树)。生在树中。以恶业故。寒则大寒。热则大热。逼迮压身。如贼木虫。受大苦恼。身体萎熟。为诸虫蚁。唼食其身。若有以食弃之于树得而食之。以自活命。于饿鬼中。受诸辛苦。恶业不尽。不坏不朽。故不得脱。业尽命终。生于人中。常卖药草材木花叶以自存活。为他所使。不得自在。受大苦恼。以余业故。受如斯报。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见有饿鬼。住四交道。因以为名。以何业故。而生其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贪嫉坏心。盗他行粮。取已含笑。拾之而去。其人失粮。行于旷野。受大饥渴如是之人。以此恶业。身坏命终。堕遮多波他(魏言交道)饿鬼之中。以恶业故。自然而有。铁锯截身。纵横四彻。饥渴烧身。若诸世间多病因缘。交道设祀。凡夫愚痴。不识因果。行于恶见交道祭祀。后病得差。谓是鬼恩。是交道鬼。因此祭食。以自济命。若是余饭。则不能食。恶业不尽。故使不死。乃至恶业。不尽不坏不朽。故不得脱。业尽命终。生在人中。贫穷下贱。生于屠儿杀羊之家。以余业故。受如斯报。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见诸众生行于邪道谄曲作恶。行于恶因。说邪见法。谓是真谛。不信正法。如是之人。身坏命终。堕魔罗身饿鬼之中。受恶鬼身。若诸比丘。行时食时。及坐禅时。是魔罗鬼。为作乱心妨碍之事。或发恶声。令其恐怖。为作恶梦。如是饿鬼。为魔所摄。憎嫉正法。专行暴恶。以此现造。恶业缘故。大热铁抟。从口中入。如地狱人等无有异。吞啖热铁。受大苦恼。无有休息。从此魔罗迦耶鬼中。命终之后。堕地狱中。多劫受苦。或满十劫。或二十劫。如是决定。在三恶道。或被烧炙。或受打棒。为他食啖。人身难得。犹如海龟遇浮木孔。若生人中。盲冥喑哑。聋顽无知。一切众衰。无量病恼。庄严其身。贫穷下贱。以余业故。受如斯报。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以闻慧观。如是略说饿鬼之处。若分别说。有无量种眷属饿鬼。有住海中。有住海渚。有住阎浮提。有住瞿陀尼。有住弗婆提。有住郁单罗越等。大洲中间之所住处。但以一名。门说有种种名。门有罗刹鬼。鸠槃茶鬼。毗舍阇鬼。知彼鬼神微细业行。各以何业。而生彼处。食何等食。以何等行。何所欲乐。如是饿鬼。以何缘故。而生此处。皆由不能调伏心之猕猴行不调柔。犹如象耳。无有住时。如鸟在林。为人所射。间别趣枝。从一至一。于一切境界。常伺不息。犹如大风吹动诸尘。是心可畏。如师子兽。如虎如豹。如蛇如毒。尚可调伏。是心难调。复过于此。随所造业。得相似果。是心如是难可觉知。如是染心。缚诸众生。若心清净。则得解脱。是心如王。诸根围绕。以为眷属。由心造业。业因缘果。以果因缘。故有五道。心如机关诸根如丝。五根及心。不善调御。行于恶道。若能善调。作诸善业。生天人中。乃至证得不动涅槃。比丘如是观微细心行。随顺观察。如是观已于生死中。得大厌离。是比丘先已观地狱苦。厌离生死。次观饿鬼世间种种众苦。得入苦圣谛。得苦谛无碍行。未得无碍道证。
复次。修行者内观于法。顺法修行。彼比丘。如实观业果报。先已分别。观诸地狱。次观饿鬼诸道差别。如实见诸生死过患。甚可恶贱。如是观已。离魔境界。厌舍生死。起精进力。以求涅槃。成就具足。得十五地。既成就已。尔时地神诸夜叉等。心大欢喜。告虚空夜叉。虚空夜叉。闻已欢喜。告四大天王。时四天王。闻已欢喜。告三十三天。帝释眷属。闻已欢喜。告夜摩天。夜摩天等。闻已欢喜。告兜率陀天。兜率诸天。闻已欢喜。告化乐天。化乐诸天。闻已欢喜。告他化自在天。如是欲界次第相告。其声展转。从梵身天。乃至光音天。咸作此言。阎浮提中。某国某城。某村某邑。某种姓中。某善男子。剃除须发。以信出家。离魔境界。欲破魔军。令魔使者生大怖畏。能动一切诸烦恼山。入于正道。欲放光明。今得如是十五地行。时光音天。闻是语已。皆大欢喜。告余天众。汝等诸天。应生欢喜。增长正法。减损诸魔。及魔眷属。令正法河。流注不断。竭邪见池。调伏贪欲嗔恚愚痴。摧灭邪徒。绍隆正法。欲散生死。欲界天子。闻此语已。甚大欢喜。赞说之音。如是次第。展转相告。乃至光音一切天众。比丘如是。勤修精进。心不休息。端直不谄。远离邪曲。如是求涅槃城。善音名称遍诸天众。
正法念处经卷第十七饿鬼品竟
正法念处经卷第十八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畜生品第五之一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如实观诸地狱。知业果报。一百三十六地狱中。众生寿命长短增减如实知已。观第二道无量饿鬼。略而说之。三十六种。及观业行。亦如实知。彼以闻慧。观诸畜生种类差别。三十四亿。随心自在。生于五道。于五道中。畜生种类。其数最多。种种相貌。种种色类。行食不同。群飞各异。憎爱违顺。伴行双只。同生共游。所谓飞禽。及诸走兽。乌鹊鹅雁。鸿鸟众类。异群别游。不相怨害。狐狗野干等。互相憎嫉。乌与角鸱。马及水牛。蚖蛇鼬等。共相残害。形相不同。行食各异。以何业故。种种形相行食各异。彼以闻慧。观是众生。为种种心之所役使。作种种业。入种种道。啖种种食。观察彼等。以何因故。各各异类共相憎嫉。即以闻慧。知此众生。于前世时。以邪见故。习学邪法。复有众生。亦学邪法。而生邪慢。以邪见论邪见譬喻。互相诤论。虽共谈论。无所利益。无有安乐。亦非善道。如是二人。身坏命终。堕于地狱。受无量苦。从地狱出。以本怨憎。堕畜生中。是故怨对还相杀害。所谓蚖蛇黄鼬。马及水牛。乌角鸱等。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诸畜生。以何业故。畜生之类相随无害。即以闻慧。知此众生。于人中时。为生死故。行布施时。寻共发愿。于当来世。常为夫妻。是人身坏命终之后。生畜生中。而有少乐非大苦恼。谓命命鸟。鸳鸯鸽鸟。多乐爱欲。以业因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诸畜生。狐狗野干。以何业故。性相憎害。即以闻慧。知此众生。于人中时。于诸善人出家人所。污其净食。常戏斗诤。贪心因缘。身坏命终。堕畜生中。受于野干狐狗之身。互相憎嫉。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诸獐鹿。以何业故。而生彼处。即以闻慧。知此众生。为前世时。喜作强贼。击鼓吹贝。至于城邑聚落村营。破坏人栅。作大音声。加诸恐怖。如是之人。身坏命终。堕于地狱。具受众苦。从地狱出。生獐鹿中。心常怖畏。以本宿世破人村落。令他恐怖。是故生于旷野山林。常多恐怖。以业力故。若生人中。心常恐怖。小心怯弱。多怀怖畏。余业缘故。如是少分。观畜生处互相憎嫉。以多业故。共相残害。随本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诸畜生。以何业故。受化生身。即以闻慧。知此众生。于前世时。为求丝绢。养蚕杀茧。或蒸或煮。以水渍之。生无量虫。名火髻虫。有诸外道。受邪斋法。取此细虫。置于火中供养诸天。以求福德。身坏命终。堕于地狱。具受众苦。从地狱出。生于俱舍诸化生中。种种异类。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诸畜生。以何业故。堕湿生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起恶邪见。杀害龟鳖鱼蟹蚌蛤。及小池中多有细虫。或酢中细虫。或有恶人。为贪财故。杀诸细虫。或邪见事天。杀虫祭祀。身坏命终。堕于地狱。具受众苦。不可称计。从地狱出。受湿生身。或作蚊子。或为蚤虱。观二种生已。如是次第以微细心。观业果报。观于卵生诸众生等。以何业故而生彼处。若人未断贪欲恚痴。修学禅定。得世俗通。有因缘故。起嗔恚心。破坏国土。是人身坏命终。堕于地狱。受无量苦。从地狱出。受于卵生飞鸟雕鹫之形。从此命终。若生人中。常多嗔恚。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彼以闻慧。观诸畜生。以何业故。受胎生身。若有众生。以欲爱心。和合牛马。令其交会以自悦意。或令他人邪行非礼。是人身坏命终之后。堕于地狱。具受众苦。从地狱出。受于胎生畜生之身。若生人中。受黄门身。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观十一种畜生已。次观四种众生。从地狱出。受四种食。何等为四。一者抟食。二者意思食。三者触食。四者识爱食。比丘思惟观察四食果报。以闻慧观。见有众生。以诸抟食。与恶戒者及诸贼人。既食之后。令此贼人杀害除怨。是贼受语即杀彼怨。如是恶人。身坏命终堕于地狱。具受众苦。从地狱出。堕于段食畜生之中。受水牛牛羊驼驴象马猪狗野干獐鹿牦牛乌鸱雕鹫鹅鸭孔雀命命鸿鸟杂类众鸟。多处旷野险岸中生。是名少分抟食众生。
复次比丘。观于触食众生之类。住在[穀-禾+卵]中。或初出[穀-禾+卵]。以触为食。复有众鸟。乐住水中。依岸为巢。或穿河岸。以为巢窟。敷产卵[穀-禾+卵]。龙蛇等类。以何业故。而受触食。比丘观察。即以闻慧。知此众生。于前世时。心许行施。思惟筹量。后心还悔。而不施与。以不善业。堕畜生中。以本思心。受触食报。
复次比丘。观于思食诸众生等。以何业故。而受思食。即以闻慧。知众生类。谓赤鱼子。堤弥鱼子。错鱼等子。螺蚌蛤卵。思心为食。若母忆念。则不饥渴。身命增长。以何业故。而生此处。即以闻慧。知此众生。愚痴少智。不识业果。许施人物而语之言。却后半月。或至一月。我当施汝财物饮食。金银珍宝。时彼贫人。闻其许施。心生欢喜。美言赞叹。一月半月望有所得。时贫穷人往至其家。是时其人更作异语。不复本信。如是恶人。命终之后。堕于忧喜地狱之中。具受众苦。从彼命终。堕畜生中。意思为食。以其前世许他贫人令生欢喜后竟无实。以是因缘。若生人中为人奴婢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诸畜生第四识食。即以闻慧。见有畜生。爱识苦恼。常忆饮食。生旷野中。受大蟒身。蜥蝪等身。唯吸风气。复有光明天。亦名爱识忆食。而非苦恼。见食忆持。随念即饱。畜生忆食。以何业故。而受斯报。即以闻慧。知此众生。或以多嗔。或以多痴。杀害众生。彼人身坏。生恶道中。受大蟒身。以前世时好爱怨结自缚其心。以是因缘。生畜生中。受斯苦恼。爱识食风。若生人中。于无因处。常怀嗔恚。而起斗诤。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无量无边畜生世间。云何众生受水虫身。彼以闻慧。知此众生。愚痴少智。无有慧心。临命终时。极患渴病。贪爱念水。身坏命终。堕于恶道。受水虫身。作种种鱼。是人命终。于中阴有。见诸水时。起心即往。生于水中。取因缘有。此中阴有分。若本不行布施持戒。是人则生暖水之中。口常干燥。如触灰汁。以本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诸飞鸟畜生之类。以何业故。行于虚空无碍之处。即以闻慧。观三种神通。何等为三。一者解脱神通。二者身行神通。三者心自在神通。是解脱人。随心忆念。若鸟行地界。若飞于空。亦如地行。非解脱法。诸佛如来神通之力。如心念缘。随意能至。有三种作。如是三种。圣神通胜。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于畜生。云何观于地狱畜生。天人。水行陆行空行。飞鸟走兽。彼以闻慧。观地狱中种种苦恼。有二种畜生。有众生数非众生数。众生数者。生于彼处。被烧苦恼。非众生数者。地狱罪人。以颠倒心。见诸大鸟。于虚空中翱翔游戏。心即生念。愿生此处。随念即生。受飞鸟身。具受如上地狱苦恼。以恶业报。生地狱中。见诸师子。形色可畏。虎豹大鸟。恶虫蟒蛇。大恶色者。非众生数。以诸逼恼。害地狱人。是众生数。业之所得。令诸罪人。受大苦恼。彼无苦恼畜生众生。在地狱中。为师子虎豹。乃至蟒蛇之所恼害。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饥渴烧身诸饿鬼道。有诸畜生。受饥渴苦。即以闻慧。见三十六种饿鬼道中。生诸飞鸟。从人中死。生于鸟中。受乌鸱雕鹫鹰鹞等鸟害生之类。从鸟中死。生饿鬼世间。受饿鸟身。饥渴烧身。啄诸饿鬼。拔其眼出。或破其头而食其脑。如是饿鬼眼睛脑髓。热如融铜。此等众生。皆共食之。以恶业故。比丘如是。观饿鬼鸟已。即以伽他而呵责言。
热业得热报 具受诸大苦
如是应舍离 此恶不善业
勿造斯恶业 贪嫉自破坏
若行贪嫉者 堕饿鬼畜生
互共相残害 或打缚系闭
则受饿畜生 故应舍愚痴
愚痴自坏心 远离于戒施
为爱所诳惑 则堕畜生中
不识行邪正 食所不应食
应作而不作 不解法非法
五根痴顽钝 但作畜生业
如是比丘。观诸畜生。但有一业。时所系缚。流转无量百千生死。受畜生中。无量百千种种苦网之所系缚。畜生一业。无量因缘次第贪欲业系不断。生大海中。深十由旬。受于摩竭大鱼。螺蚌蛤虫。提弥鲵罗。那迦错鱼。迭互相畏。常怀恐怖。多行淫欲。愚痴因缘。非法邪行。不识应行。不应行处。生大海中。为水焦恼。常患饥渴。互相残害。惶怖相畏。若多行嗔痴。生大海中。深万由旬。受毒龙身。迭共嗔恼。嗔心乱心。吐毒相害。常行恶业。龙所住城。名曰戏乐。其城纵广三千由旬。龙王满中。有二种龙王。一者法行。二者非法行。一护世界。二坏世间。于其城中法行龙王所住之处。不雨热沙。非法龙王所住之处。常雨热沙。若热沙著顶。热如炽火。焚烧宫殿。及其眷属。皆悉磨灭。灭已复生。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龙世界雨热沙苦。以何业因。而受斯报。即以闻慧。知此众生。于人中时。愚痴之人。以嗔恚心。焚烧僧房。聚落城邑。如是恶人。身坏命终。堕于地狱。受无量苦。从地狱出。生于龙中。以前世时以火烧人村落僧房。以是因缘受畜生身。热沙所烧。
复次比丘。观龙世间。以何业故。生于彼处。以何缘故。不为热沙之所烧害。即以闻慧。知此众生。于前世时。受诸外道世间邪戒。行于布施而不清净。如上所说。七种不净。以嗔恚心。愿生龙中。是人身坏命终之后。堕戏乐城。受龙王身。生彼城已。嗔恚心薄。忆念福德。随顺法行。如是龙王。其身不受热沙之苦。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龙世间。以何业故。法行龙王生戏乐城。戏乐城者。为何等相。即以闻慧。观法行龙王所住之城。七宝城郭。七宝色光。诸池水中。优波罗花。众花具足。酥陀味食。常受快乐。香鬘璎珞。末香涂香。庄严其身。神通忆念。随意皆得。然其顶上。有龙蛇头。于其城中。有诸法行龙王。其名曰七头龙王。象面龙王。婆修吉龙王。得叉迦龙王。跋陀罗龙王(魏言贤龙)。卢醯多龙王(魏言赤龙)。钵摩梯龙王。云鬘龙王。阿跋多龙王。一切道龙王。钵婆呵龙王(魏言忍龙)。如是等福德诸龙。随顺法行。以善心故。依时降雨。令诸世间五谷成熟。丰乐安隐不降灾雹。信佛法僧。随顺法行。护佛舍利。如是龙王。无热沙苦。受第一乐。于四天下。降澍甘雨。谓阎浮提。瞿陀尼。弗婆提。郁单越。若人顺法。孝养父母。供养沙门及婆罗门。修行正法。令法行龙王增长大力。以法胜故。降微细雨。五谷熟成。色香味具。无诸灾害。果实繁茂。众花妙色。日月晶光。威德明净。福德龙王。不放毒风。阎浮提人。有四因缘。则多丧命。何等为四。一者饥俭。二者刀兵。三者毒风。四者恶雨。若诸世间。随顺法行。修诸福德。法行龙王。增长大力。不出恶云。不降恶雨。无恶风气。众水调善。稻谷丰熟。果味肥美。色香味具。食之无病。离诸饥恼。色力具足。四大安隐。修行善业。以行善业。助其果报。田稼丰熟。法行龙王。如是次第拥护顺法修善众生。观阎浮提已。观瞿陀尼。云何顺法龙王。护瞿陀尼。瞿陀尼界众生心软。唯有一恶。以水浊因缘。食之天命。顺法龙王。于彼世界。不雨浊水。瞿陀尼人。食清水故。得无病恼。以龙力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弗婆提法行龙王。云何与乐。彼以闻慧。知弗婆提人。若闻雷声。若见电光。以心软故。即得病苦。法行龙王。于彼世界。不作雷音。不放电光。令弗婆提人。不遭病苦。龙王力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郁单越人。云何衰恼。彼以闻慧。知郁单越人。若遇黑云。冷风所吹。香花不敷。既见花合。心怀忧恼。黑云起故。僧迦赊山。鸟鸣粗恶。众乐音声。悉无美音。于恶龙所。得此衰恼。法行龙王。不以黑云冷风。飘[颱-台+鼓]如是四天下。法行龙王。以义安乐。利益众生。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龙世间。何等恶龙。不顺法行。即以闻慧。知戏乐城诸恶龙王不顺法行。其名曰波罗摩梯龙王(魏言恼乱)。毗谌林婆龙王(魏言奋迅)。迦罗龙王(魏言黑色)。睺楼睺楼龙王(魏言多声)。住于海中戏乐城内。云何此等非法恶龙增长势力。
彼以闻慧。知诸众生行不善法。不孝父母。不敬沙门及婆罗门。如是恶龙增长势力。于阎浮提作大恶身。以恶心故。起恶云雨。所雨之处。生恶毒树。恶风吹树。毒气入水令水杂毒。一切五谷皆悉弊恶。若有食者则得病苦。谷力薄故令人短命。是弊龙王。恶心灾毒。迭互相害。以是恶故。阎浮提人。悉皆毁坏。以非法龙作诸恶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于自在大力龙王。云何非法恶行龙王。以诸衰患。恼瞿陀尼。彼以闻慧。知非法恶龙。于瞿陀尼空山险处降澍洪雨。令一切水皆悉潦浊。瞿陀尼人。若有饮者。以此因缘。得大衰恼。如是比丘。观瞿陀尼。如实了知。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弗婆提。彼以闻慧。知诸世间不修法行。时恶龙王力势增长。震吼大雷。如大山崩。弗婆提人。以软心故。多遭病苦。或耀电光。遍满世界。如火炽燃。云中龙现。眼如车轮。其身黑恶。犹如黑山。其颈三头。奋出众花。形如马相或作蛇身。现如是等种种恶身。令弗婆提有人见之得大衰恼。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郁单越。如第二天。云何恶龙。于郁单越人。加诸衰恼。即以闻慧。知郁单越僧迦赊山。如前所说。莲华常开。香气馚流。其色妙好。彼国众人。嗅之欢喜。若世间人。不孝父母。不供养沙门婆罗门时恶龙王。以自在心势力增长。起大重云。犹如黑山。黤霮垂布。掩蔽日光。莲华即合。无有香气。失金色光。郁单越人。见华既合。愁恼怯劣。云中出风。吹众乐音。皆悉乱坏。不可爱乐。如是四天下恶龙势力。而作衰害。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四天下有胜有劣。彼以闻慧。观郁单越国快乐安隐。胜三天下。阎浮提人行法非法。以是因缘。苦乐增减。是三天下。增长业地。行十善道。有佛出世。以阎浮提因缘故。有四天下。阎浮提人思惟。修行十善业道。能修梵行。此世界中。多能思惟观察生灭。此国金刚座处。一切世间阎浮提国悉无此座。金刚座处八万四千由旬。佛坐此座生菩提心。以此因缘。如来出于阎浮提国。非余天下。何以故。善根成就。得佛菩提。须弥山王。尚不能持。何况余地。以是因缘。佛处阎浮提。不处余国。人身难得。阎浮提中造业因缘。得生人中。以此因缘。四天下中。阎浮提国。第一最胜。非余天下。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龙世界。以何业故。非法行龙王。吞食虾蟆。啖食沙土。呼吸食风。彼以闻慧。知此众生。于人中时欺陵妻子。独饭美食。其人妻子。见之恋著。口中流涎。此人独食。饱满充足。于妻子所。但与粗涩。如是之人。身坏命终。堕于龙中。吞食虾蟆。啖沙吸风。受相似业果。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龙世界。以何业故。诸龙降雨。复以何业。降诸灾雹。即以闻慧。知此恶龙含毒嗔恚。不顺法行。一一龙王。嗔恚斗诤。起恶云雨。恶风灾雹。悉令五谷散坏不收。以诸众生行于非法。恶龙嗔恚。故有斯变。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龙世界。云何于阎浮提降澍时雨。润益甘蔗稻麻丛林大小麦豆。五谷增长。即以闻慧。见法行龙王。降注时雨。以义安乐利益众生。以诸众生随顺法行。降澍时雨。令国丰乐。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一切龙所住宫殿。几许龙众住于海中。几许龙众住于众流。即以闻慧。知阎浮提人不顺法行。无量诸龙住于众流。阎浮提人随顺法行。五十七亿龙。住于众流。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龙世间。观戏乐城及流水龙已。观大海底。何等众生住在其中。即以闻慧。知大海地下天之怨敌。名阿修罗。略说二种。何等为二。一者鬼道所摄。二者畜生所摄。鬼道摄者。魔身饿鬼。有神通力。畜生所摄阿修罗者。住大海底须弥山侧。在海地下八万四千由旬。略说四地。第一地处。二万一千由旬。是罗睺阿修罗王所住之处。此罗睺阿修罗王。于欲界中化身大小。随意能作。以人行善不善力故。时阿修罗作是思惟。我当观彼怨家园林游戏之处。与诸婇女共相娱乐。恣意受乐。思惟是已。即自庄严。以大青珠王。波头摩珠王。光明威德珠王。或以金玉五色赤珠王。或以杂色衣王。若青若赤。若黄若黑。种种诸色。庄严其身。以为钾胄。光明晃昱。时罗睺阿修罗王。身量广大。如须弥山王。遍身珠宝。出大光明。大青珠宝出青色光。黄黑赤色亦复如是。以珠光明。心大憍慢。谓无与等。欲令天女阿修罗女爱敬其身。从城中出。其所住城。名曰光明。纵广八千由旬。无量宝林。流泉浴池诸树莲花。庄严其城。首冠花鬘。涂香自严。散以末香。从城而起观天园林游戏之处。若阎浮提人不行正法。不孝养父母。不敬沙门婆罗门及诸尊长。不依法行。不奉三宝不观善法及不善法。诸天势力悉为减少。四天王天展转相告。悉避逃逝。恐师子儿罗睺阿修罗王来杀我等。若阎浮提人。修行正法。孝养父母。敬事师长。供养沙门耆旧长宿。一切诸天势力增长。时四天王。以众宝衣。庄严其身。涂香末香。即时当于师子儿罗睺阿修罗。上虚空之中。雨诸刀剑。一切天众。心生喜悦。至须弥侧。发声大叫。若天不出。阿修罗王。欲观园林。日百千光照其身上。庄严之具。映障其目。而不能见诸天园林游戏娱乐受乐之处。时罗睺阿修罗王。作是思惟。日障我目。不能得见诸天婇女。我当以手障日光轮。观诸天女。即举右手。以障日轮。欲见天女可爱妙色。手出四光。如上所说。立海水中。水至其腰。宝珠光明。或青或黄或赤或黑。以手障日。世间邪见诸论师等。咸生异说。言罗睺阿修罗王蚀日。若日赤色黑色。以如是法相人寿命。不识业果诸相师等。作如是说。或言当丰。或言当俭。或言凶祸。殃及王者。或言吉庆。时阿修罗手障日已。谛观诸天园林浴池游戏之处。时天帝释见是事已。敕诸天众庄严宫殿。令诸天子以种种宝庄严其身。往趣罗睺阿修罗所。欲共斗战。时罗睺阿修罗王。见诸天众。即还宫城。
复次比丘。云何观月蚀。即以闻慧。知罗睺阿修罗王眷属官众。行于海上。见月常游忧陀延山顶。行阎浮提。住毗琉璃光明之中。端严殊妙。百倍转胜。官属见已。即至罗睺阿修罗所。白言大王。满月端严如天女面。时罗睺王。闻是语已。爱心即生。欲见天女。从地而起。渴仰欲见。以手障月。欲见天女。阿修罗王。无量众宝。庄严其身。如上所说。阎浮提中咒术师等。而作咒曰。一切国土聚落城邑众恶速灭。一切世间土地众恶速灭。一切婆罗门中众恶速灭。若月黑色黄色。世间相师作如是说。或言当丰。或言当俭。或言王者凶危。或言吉庆。或言兵刃勇起。或言不起。瞿陀尼。弗婆提。郁单越。何其方面所蚀之处无邪见说。以此一因缘故。日月掩蔽。谓是月蚀。复次二因缘故。掩蔽日月。天降大声。罗睺阿修罗王住大海下。时诸官属白言大王。天主憍尸迦。住须弥山顶善见城内。处善法堂。诸天功德。五欲具足。眷属围绕。欢娱受乐。天主憍尸迦。为诸天主。大王今为我等所尊。王有大力。神通胜彼。可率官属往攻。天主坏善见城。时阿修罗即受其语。奋威纵怒。出光明城。震吼如雷。阎浮提中诸国相师。谓天兽下。说如此相。或言丰乐。安隐无他。或言灾俭。五谷勇贵。或言王者崩亡。或言吉庆灵应嘉祥。或言兵刀起于境内。或言人民安乐无变。或言当须斋肃洁净拜神求福。时罗睺阿修罗王。如是思惟。我宝珠等。留此城内。为我诸子作大光明。若无宝珠则无光明。天上亦尔。有日月故则有光明。若无日月则应闇冥。我今宁可覆蔽日月。令天黑闇。时阿修罗思惟是已。从城而起。即以一手。覆障日月诸光明轮。世间愚人。诸相师等。咸记灾祥。如上所说。复以一手。摩须弥顶。欲与诸天决其得失。是阿修罗畜生少智。见天种种胜相庄严。威德光明。心生疑悔。还归所止。住光明城。是名第二因缘。掩蔽日月。令日月蚀。天声震吼。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大罗睺阿修罗王所受之乐。彼以闻慧。观阿修罗所住城内。种种众宝以为庄严。在须弥山侧。深二万一千由旬。广八千由旬。莲华浴池。林树蔚茂。皆悉具足。真金为地。色若电光。金殿堂阁。珊瑚宝树。悬众宝铃。出妙音声。种种乐音。欢娱受乐。一一池中。金花庄严。凫雁鸯鸳。皆真金色。以为严饰。见者爱乐。如天众鸟。摩尼为嘴。欢喜游戏。七宝杂色。青毗琉璃以为羽翼。于诸楼阁栏楯之间。欢娱游戏。甚可爱乐。出妙音声。见者悦乐。一切众鸟亦复如是。清净无秽。端正庄严。孔雀翡翠(尾也)。眼互开合。头顶胜冠。双类随行。饮食华汁。婆鸠罗华。其声雅妙。如童子音。顶冠金色。或毗琉璃。于栏楯间翱翔游。未曾休息。恣于华汁。其目绀青。身色杂彩。如间电光。众色分明。黄色细软。鲜明如电。行于林树山岩之间。纵逸游戏。华鬘璎珞。如天虹色。光明绕身。如鬘庄严。咽喉含美。如赤珠色。两翅柔软。如莲华敷。无量众色。长摩尼嘴。身气香洁。如毕利迦。游戏宫殿。双类同行。羽翼润泽。飞则俱游。澡洁清池。翱翔陆庭。亦复如是。哀呜相呼。出微妙音。发欲之音。俱枳罗鸟。遮俱罗鸟。婆求罗鸟。如是众鸟。遍满城中。林树之间。悉闻其音。多有林树。莲华浴池。以为庄严。于其城中。有四园林。皆是金树。一一园林。纵广正等满百由旬。一名游戏。二名耽乐。三名鹅住。四名俱枳罗。此四园林。映饰其城。一一林树有三千种。如愿之树。其树金色。如云如影。其枝柔软。鸟栖其上。众华常敷。香气馚馥。满一由旬。多有群蜂。流蜜充溢。或金色树。酒泉流树。牛头栴檀香树。有如云色。七叶香树。枳多迦树。毕利迦树。微风吹动。黑沉水树。普眼香树。明灯香树。摩尼香树。火色香树。青无忧树。赤无忧树。婆究罗树。阿枳多树。阿珠那树。尼珠罗树。青荆香树。堤罗迦树。有如是等众华香树。其华敷荣。常若新出。复有众果。摩头迦树。凤凰子树。婆那娑树(其果如瓮)。无遮果树。垂瓠果树。毗头罗树。地盖果树。虚空盖树。云色果树。乐见果树。遮云果树。鸟集果树。蜂芒果树。香鬘树。香华树。种种色华。时时常敷。女人见之皆生乐著树。蒱桃树。迦卑他树。波流沙迦树。其叶具足。光明庄严。郁映渠流。严饰泉池。观之可爱。如是种种诸树。或有生于阎浮提中。或有生于郁单越国。或有生于阿修罗王光明城中。或有华树。或有果树。或有酒树。阿修罗王遍行游观。欢娱受乐。与众婇女围绕自娱。于此烦恼。染无常不坚速朽之乐。谓为甘露不死之地。阿修罗王有四婇女。从忆念生。一名如影。二名诸香。三名妙林。四名胜德。此四婇女。有十二那由他侍女。以为眷属。围绕阿修罗王。娱乐恣情。纵逸受乐。无喻可说。阿修罗王自业成就。无量亿众婇女围绕。欢娱喜乐。千柱宝殿。宝房行列。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罗睺阿修罗王。以何业报得阿修罗道。作何业故得如是报。伽他颂曰。
无因则无果 造业必有报
如种子得果 善业生人天
善业得乐果 常处天人中
恶业堕三处 阿修罗云何
彼受畜生道 云何受乐报
少智莫能了 此有何因缘
比丘思惟已即以闻慧。观阿修罗往昔过去。习婆罗门法。第一聪慧。善知世间种种技术。喜行布施。于旷野中。施诸饮食果食根食。清泉美水。房舍敷具。又于四交路首。施诸病人。行路估客。盲冥贫穷。施于房舍。饮食敷具。悉令满足。而不正见。尔时弥梯罗林。有僧加蓝。纵广二十由旬。于其寺中。有无量百千佛塔宝焰庄严。泥弥王等五百大王。共造斯福。中有一塔。真金璎珞。焰鬘庄严。七宝映饰。种种庄校。随其曾闻诸佛名号。皆悉图画如来影像。种种林树。池流泉源。庄严胜妙。如上所说。
尔时阎浮提中。如罗睺阿修罗王城中林树。皆悉具有。如所见树。画工图饰。庄严佛塔。浴池流泉。众妙莲华。众鸟游戏。亦如上说。时婆罗门。名曰婆利。诵毗陀论。广造福业。如上所说。时婆罗门。以四千乘车。载众饮食。至大旷野。众人行路。欲施所须。见一佛塔。高二由旬。广五十里。时有恶人。以火烧塔。舍之而去。时婆罗门。见火烧塔。作是思惟。我今宁可且住施福。救如来塔。奇妙庄严。雕饰精丽。广大希有。当灭此火。令塔不坏。若我不救。王若知者。或加重罚。非实信心。非尊重心。即以四千乘车。载水以灭此火。既灭火已含笑而言。我救此塔。为有福德无福德耶。若有福德。愿我后身得大身相。欲界无等。虽作此愿。而犹不信不正思惟。常爱斗战不信正业。福田力故。生光明城作阿修罗王。
正法念处经卷第十八
正法念处经卷第十九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畜生品之二
复次比丘。云何观罗睺阿修罗王第二住处。彼以天眼智慧观察阿修罗王所住之处纵广一万三千由旬。园林浴池。莲华郁茂。游戏之处。异类众鸟。以为庄严。阿修罗城。黄金为地。处处多有摩尼宝珠。珂贝严饰。多众婇女。端正殊妙。罗睺阿修罗王之所主领。不相诤讼。随意忆念。能有所至。所住境界。有十三处。何等十三。一名遮迷。二名勇走。三名忆念。四名珠璎。五名蜂旋。六名赤鱼目。七名正走。八名水行。九名住空。十名住山窟。十一名爱池。十二名鱼口。十三名共道。若诸世间。不孝父母。不供养沙门及婆罗门。不行正法。诸天众减。增长阿修罗众。若诸世间。供养沙门及婆罗门。修行正法。减损阿修罗。增益诸天众。以法非法二因缘故。令诸天阿修罗增长损减。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罗睺阿修罗王所住境界。诸阿修罗业法果报。彼以闻慧。知此众生。见渔猎者。张围设网。罝罟遮截。为利众生。令其活命。破彼鱼堰。或有势力。逼令放生。或为自利。或求名誉。或为王者。或为大臣。遮断屠杀。或护种族。先世相习。行不杀法。不行诸善。是人身坏命终堕阿修罗道。受阿修罗身。寿命长远。经五千岁。阿修罗中。一日一夜。比于人间经五百岁如是寿命。满五千岁。少出多减。亦有中夭。以下中心。因缘力故。身相威德。如业得报。比丘当知。观众生心。种种信解。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大海底罗睺阿修罗地。彼以闻慧第一清净利智。观于地下第二地。有地名月鬘。在罗睺阿修罗下二万一千由旬。有阿修罗。名曰陀摩睺(魏言骨咽)阿修罗王。名曰花鬘。彼有大城。名双游戏。纵广八万由旬。园林郁茂。清流浴池。莲花映饰。金山岩崿。山窟幽邃。多有禽兽。周遍庄严。青毗琉璃。以为其地。地生绿草。柔软可爱。种种众鸟。音声和雅。诸阿修罗众。悉住其中。充满国界。丰乐安隐。周遍奇特。甚可爱乐。七宝林树。庄严园观。亦如上说。复有众树。殊特倍前。那伽龙树。无忧龙树。陀婆树。佉提树。无忧力树。复有众树。胜前树林。谓夜光树。夜开敷树。婆究吒树。尼单多树。重花树。普爱树。集花树。繁花树。柔软花树。五岁花树。蜂爱乐树。瞿流瞿流音声树。众鸟游戏树。白齿树。那罗叶树。双游戏城。住四山中。其山金色。一名欢喜山。二名金焰光山。三名不见顶山。四名可爱光山。其山高广五千由旬。种种林树。流泉浴池。河水清冷。群兽异类。种种杂色。随色周游。众婇女等。欢娱受乐。种种众宝。庄严门户。牛头栴檀树。香风凉冷。触身悦乐。常游香林。游戏自娱。种种众宝。以为光明。无所障蔽。种种妙花。庄严其身。无量百千。孔雀音声。大阿修罗王之所守护。寒暑调适。多诸人众。欢乐常悦。音声伎乐。歌舞喜笑。以自娱意。星鬘城中。有大池水。纵广五百由旬。第一清净。最上美味。无有泥浊。亦无垢污。湛然无减。端严可爱。犹如满月。星鬘城中。其池名曰一切观见。以池势力。陀摩睺阿修罗王。若欲斗战。庄严器仗。围绕彼池。自观其身。如视明镜。自观其相。知战胜负。于池水中。如明净镜。自见退走。知天必胜。若于池中。见身偃卧。知为死相。时陀摩睺阿修罗王。勇健阿修罗王。于池水中。自见其身。若走若堕。时阿修罗作是思惟。以何事故。于此池中。见如是事。我与天斗。退堕破坏。即皆还归。所止之处。或至十年。或至百年。或五百年。时勇健阿修罗王。以众器仗。种种鉾铠。涂香末香。花鬘庄严。复至一切观池。围绕自观。何因缘故。见我破坏。即于池中。见阎浮提人。孝养父母。恭敬沙门婆罗门。修行正法。乐生天上。命终之后。生诸天中。是故天众增长。阿修罗众亏损减少。以于池中见如是相。时陀摩睺勇健阿修罗王。作是思惟。以人修行孝养父母。供养沙门婆罗门。行法因缘。以人力故。天得胜力。我今当与世间之人作不安乐不饶益事。令天减劣我等增长。时陀摩睺勇健阿修罗王。复自思惟。以人因缘。天有胜力。我当云何令此众人失其所食。令天亦破。人以食故而得寿命。得修法行。今当方便断人所食。思惟是已。即向海中恶龙王所。是恶龙王。不顺法行。含毒多嗔。常为他人作大衰损不利益事。我今当往至彼住处。恼乱龙王。奋迅龙王。迦罗龙王。如是等龙。不顺正法。时陀摩睺阿修罗王。既至龙所。作如是言。汝于世人。快得自在。人今助天。令我损减。人依食故而得寿命。汝当为我断彼人食。汝若能尔。则无复人。若无人民。天则损减。如婆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是汝大怨。我于诸天。亦复如是。吾之怨敌。汝可为我殄灭人界。尔时恶龙。闻陀摩睺勇健阿修罗王如是说已。答言。甚善。我当与汝共为伴侣。朋翼佐助。是时龙王。自入其宫。起大嗔恚。震动大水。或百由旬。二百由旬。三百由旬。地住水上。以水动故。大地亦动。非法恶龙。动大地已。世间邪见诸论师等。咸作是说。如是相者。国土灾俭。或言丰乐。或言王崩。大臣受殃。或言王者灵瑞吉祥。或言兵起。或言安隐。或言水灾。或言元旱。世间相师如是说于地动之相。而不能知动之因缘。复有异因缘故。令大地动。随诸众生行善不善业因缘故。令地大动。地下有风。名为持风。持风动故。令大水动。大水动故。令大地动。五十由旬。或百由旬。或二百由旬。或三百由旬。或四百由旬。随风广狭。水动亦尔。如水广狭地动亦然。以何因缘。风动故水动。水动故地动。即以闻慧天眼观察。风持于水。水持于地。以风动故。大水则动。以水动故。大地则动。是为二因缘。故令地大动。彼比丘观二种动。若善因缘动。众生丰乐。无诸衰患。若诸众生作不善行因缘动者。众生则有不善事起。善不善等一切诸业。从因缘生。非无因生。非有作者。因果相似。而得果报。邪见相师。不识因果。作是说言。天帝动地。或言风动。灾祸丰乐。饥俭荒坏。王者吉凶。风雨旱涝。兵革军阵。或起不起。天牛婆罗门。或善或恶。世间相师占相吉凶。观星宿者。不识因果。但作此说。记说百灾。一言有征。愚人皆谓我此书记。最胜无比。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陀摩睺阿修罗勇健阿修罗王。非法恼乱恶龙王等。具观察已。为利一切诸世间故。思惟观察。云何恶龙弊阿修罗。何因缘故。损减不胜。不作衰损。坏诸世间。即以闻慧。知阎浮提人若修行正法。孝养父母。供养沙门婆罗门。及诸耆老。若王大臣。修行正法。尔时地神诸夜叉等。见彼恶龙恶阿修罗欲行非法坏诸世间。即向大海。至婆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等诸龙王所。说如是事。复告虚空诸夜叉号。说如上事。时虚空中诸夜叉等。闻诸地神说是语已。即以大身大神通力。生大嗔恚。口中出烟。乘空上行。往诣四天王所。说如是言。提婆天王。恼乱恶龙弊阿修罗。今欲破坏阎浮提中顺法修行孝养之人。阎浮提中邪见论师。见彼夜叉口中出烟。谓彗星出。言是阎罗王一百一子。不知乃是一百一大力夜叉。时彼世人。或有见者。有不见者。世俗相师说言。是阎罗王一百一子。不如实知。妄生分别。言彗星出。或言丰乐。或言饥馑。或言王者吉祥。或言王崩或说兵起。或言不起。或言牛婆罗门吉与不吉。或言水旱灾异。或言某国凶衰。或言某国无事。虽作此说。虚妄不实。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于恶龙恶阿修罗所行之法。彼以闻慧。见彼大身大神通力行使夜叉。告诸天众。说如上事。时四天王告夜叉曰。汝莫怖畏。汝莫怖畏。诸天尊胜。阿修罗众。怯弱下劣。何所能为。所以者何。阎浮提人。修行正法。孝养父母。供养沙门婆罗门。恭敬长宿。以是义故我众增长。阿修罗弱。无所能为。时虚空神诸大神通。大夜叉等。闻天所说。欢喜踊跃。于彼恶龙阿修罗所。生大嗔恚。即下欲诣法行龙王。婆修吉德叉迦等诸龙王所。说上因缘。从空而下。一切身分。光焰腾赫。见是相者。皆言忧流迦下(魏言天狗下)。若其夜下。世人皆见。若昼下者。或见不见。下入大海。至彼法行大龙王所。说上因缘。见是相已。世间邪见诸咒术师。咸作异说。是相出者。或言丰乐。或言饥馑。或言王者吉凶。或言兵起。或言不起。或言人民丧殁。或言不死。或言牛婆罗门有吉不吉。虽作此说。不知业果。随相似说。无有真实。
复次比丘。观忧流迦天火下者。复有因缘。忧流迦下。诸天欲行。宫殿随身。其行速疾。二殿并驰。互相研磨。令火炽焰。光明腾赫。从上而下。世人见已。诸咒术师及占星者。作如是说。世间饥馑。或言丰乐。或言王者吉凶灾祥。或言国土安宁。或言荒坏。或言畜生疫病流行。民遭重疾。或言人畜安吉。无为诸世邪论。虽作此说。而不能知相之因缘。何以故。但随相说。不识业果故。所以者何。一切世间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阿修罗。不能如是知微细业因缘果报。不能思惟我此法律十善业道。唯除如来。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于空行大力夜叉。云何而得此大势力。能行天上。能至大海。法行龙王所。彼以闻慧。见空行夜叉大神通力入大海中。至婆修吉德叉迦随顺法行大龙王所。说如是言。陀摩睺阿修罗。勇健阿修罗王。至一切观池。自观其身。如上所说。时婆修吉德叉迦等。诸大龙王。闻夜叉说。告夜叉曰。非法恶龙。我当呵责。令其折伏。我当于彼阎浮提中。降澍时雨。令阎浮提人。百谷苗稼。悉得增长。丰乐安隐。夜叉闻已。欢喜而去。时大龙王。婆修吉德叉迦诸龙王等。自庄严已。往至非法恶龙恼乱龙王奋迅龙王诸恶龙所。作如是言。汝行非法。好作众恶。我行正法。随顺众善。汝于我等。非为善伴。我今欲与汝斗。决其胜负。时恼乱龙奋迅龙等。闻是语已。即起庄严。震雷耀电。霹雳起火。降澍大雨。若阎浮提人。孝养父母。供养沙门及婆罗门。耆旧长宿。时婆修吉德叉迦龙王等。则得胜力。恼乱奋迅恶龙王等。破坏还退。令阎浮提雨泽以时。人民丰乐。时诸咒师占星宿者。妄作邪说。言八曜等功德相故。二十八宿功德相故。是故依时降澍大雨。牛婆罗门力故。令天降雨。非余因缘。若阎浮提人。不孝父母。不供养沙门婆罗门。不敬尊长。不行正法。婆修吉德叉迦如法龙等。退没不如。时恼乱龙奋迅龙等。得大势力。令阎浮提雨泽不时。灾旱水涝。人民饥馑。世间邪见咒术占星诸相师等。作如是说。八曜过故。时节过故。卦相过故。诸外道等。不识业果。不知以众人行恶。令国灾俭。更作异说。非如实见。何以故。若天世间。若魔世间。若梵世间。若沙门婆罗门。非其境界。唯除如来及我弟子诸沙门等。闻我所说诸业果报。及余业报决定之相。非是余人能知此业。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陀摩睺阿修罗所住之处。若如法龙王。婆修吉等。得大势力。非法者坏。陀摩睺阿修罗。住星鬘城。或住林中。心怀憔悴。光明威德悉亦损减。羞愧愁戚。自入其宫。作如是念。我今何时。能破诸天。时陀摩睺。思惟是已。即往罗睺阿修罗所。作如是言。阿修罗王。汝当强力。无得怯弱。不久我当破彼天众。罗睺阿修罗王。闻是语已。告陀摩睺勇健阿修罗言。汝莫愁怖。且自安意。不久我能坏彼天众。及其天主帝释天王。时陀摩睺勇健阿修罗王。闻是语已。复更欢喜。还其所止。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星鬘城已。次观陀摩睺阿修罗王余地园林。彼以闻慧。观陀摩睺有异园林。纵广一万三千由旬。园林流池。众鸟异类游戏之处。莲华浴池。凫雁鸳鸯。周遍庄严。欢娱受乐。其地住处。有七园林。一名云鬘林。二名常林。三名戏乐林。四名果常集林五名风乐林。六名伎乐林。七名杂宝林。是为七种大林。陀摩睺阿修罗之所住处多诸众侣。以自业力。皆受富乐。悉满其中。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陀摩睺阿修罗受业报果。以何业故生于彼处。即以闻慧。知此众生。于前身时。作大施会。供养外道。行不净施。杂漏不坚。以种种食施于破戒杂行之人。心无正思。如是施已。命终生于畜生之中。受陀摩睺阿修罗身。以下中上业。所得乐报。亦下中上。因果相类。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勇健阿修罗王业之果报。以何业报。得阿修罗王。彼以闻慧。见此众生。于人中时。喜作贼盗。偷窃他物。以不正思。施离欲外道。充足饮食。以是因缘。生阿修罗中。
复次比丘。观陀摩睺阿修罗寿命修促。彼以闻慧。天眼观察。见阿修罗寿六千岁。于阎浮提中六百岁。以为陀摩睺阿修罗中一日一夜。如是寿命。满六千岁。少出多减。命亦不定。以善不善业因缘故。为畜生道业果所摄。于阿修罗为第二地。观第二地已。随顺法行。观一切众生。顺法众生。法护众生。一切生死所摄众生。善业生于人天之中。恶不善业。生于地狱饿鬼畜生。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天使者。闻虚空中神通夜叉。说是事已。为何所作。彼以闻慧。知天使者。往诣护世鬘持天所。作如是言。阿修罗众。不顺法行。教诸恶龙。为阎浮提顺法行善诸福德人。作不饶益衰害恼乱。所以者何。恐彼行善顺法之人。命终生天。彼作是念。阎浮提人。以食因缘。能行布施持戒智慧。汝当往至阎浮提中。降澍恶雨。害民百谷。空行顺法诸夜叉等。来至我所。说如是事。我今语汝。汝可展转告余天众。若军持天。三箜篌天。常恣意天。说如是事。普令得闻。时四大天王。闻其所说。往诣善见城中善法堂上。五欲功德眷属具足。憍尸迦天王所。广说上事。天主憍尸迦。即告护世四天王言。汝当往诣阎浮提。观诸众生。有信佛宝法宝比丘僧宝。供养沙门婆罗门耆旧长宿。知恩报恩。质直有信。孝养父母。受持斋戒。不谄不佞。不以斗秤欺诳于人互相陵易。
尔时护世四大天王。闻是语已。为利众生。下阎浮提。一一国土。一一聚落。一一城邑。军营村栅。一一观察修行法教。遍行普观。尔时护世四大天王。见阎浮提人随顺法行。孝养父母。敬信三宝。见此事已。即诣大海大龙王宫戏乐城内婆修吉德叉迦等大龙王所。作如是言。法行龙王。勿怖勿怖。非法减少。正法增长。破坏闇冥。显发光明。动魔军众。天众增长。天人龙王乐行正法。能击法鼓。歌颂法音。增益天众。减损诸魔非法恶龙及阿修罗。时婆修吉德叉迦等。诸大龙王。闻已欢喜。即白护世四天王言。我今欢喜天王。我今不畏非法恶龙非法恶行弊阿修罗。不能恼乱阎浮提中法行众生。唯愿仁者。为我启白释迦天王时诸龙王说此语已。护世天王至帝释所。具说上事。时天帝释闻是语已。欢喜踊跃。伽陀颂曰。
牟尼真知说实道 若人能行生天上
谛行布施修慈心 护诸众生说爱语
正见清净心离垢 佛说三十三天道
净修众善行相应 能以善心正依止
从此乐处至乐处 复从光明还入明
譬如朝落光明花 亦如一灯燃异灯
若人欲得如彼灯 莫行放逸自坏心
若有常行净善心 离垢明净如宝珠
是人智慧离尘垢 能至诸天所生处
持戒习禅及三昧 若人有能心修行
是人智慧如真金 必得往生诸天宫
若有舍离于杀生 于诸众生起慈悲
愍哀质直心寂静 如是之人生天宫
于一切人施软语 舍离众恶不善业
恶业不能污其心 如是之人生天宫
若人视金如草木 观诸爱欲如火毒
如是离欲智慧人 则生天宫受快乐
若有不为欲境惑 不随爱欲之因缘
得脱三恶道怖畏 如是之人生天上
若见斗诤能劝喻 知识亲族及兄弟
能善和解令无诤 如是之人生天上
若人离恶出欲泥 常施一切众生乐
离垢寂灭心解脱 则能破坏魔军众
若能调伏于心意 不为心意之所使
是人清净破怨敌 则得上生诸天宫
若有人能净身业 远离众恶不善法
离欲修习禅定乐 如是之人生天宫
舍离放逸恶知识 断除爱毒诸烦恼
不为女人欲所缚 如是之人生天宫
若人于法勤精进 布施持戒及三昧
志意勇猛心坚固 是人则生于天上
若人能于众结缚 智刀斩之而不碍
自在离缚无所滞 如是之人生天宫
离诸欲垢不贪著 灭众过恶除染爱
勇健离垢断悕望 则得受于自果报
若有众生受人报 能常修行众善法
如是善人业果报 令天世间得增长
以人力故天增胜 以天拥护人安隐
各各迭互增势力 得住正法随顺道
天之善道人世界 人之善道天世间
诸恶道地有三种 行善之人所远离
汝应勇猛勤精进 当乐亲近善知识
如是常应增长法 勉力勤加升天宫
法为众乐之根本 以法因缘得涅槃
眠睡众生法常觉 法为最胜第一道
时天帝释如是教敕。护世四大天王。为护阎浮提人增长正法。得利益故。遍行观察。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天心行已内自思惟。随顺法行。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阿修罗第二地已。次观第三阿修罗地。何等为第三阿修罗地。彼以闻慧。见第三地。在第二地下二万一千由旬。有阿修罗地。名修那婆。纵广一万三千由旬。树林郁茂。浴池流泉。众花常敷。伎乐充满。城名鋡毗罗。纵广八千由旬。于彼城中。有阿修罗王。名曰花鬘。阿修罗民。名游戏行。彼阿修罗鋡毗罗城。种种众宝。以为庄严。园林游戏。清流浴池。莲花具足。游戏阿修罗众。悉满其中。有四大林。以为庄严。于六时中。花常鲜荣。何等为四。一名铃鬘。一一林树。皆有宝铃。出妙音声。二名黄鬘。其林皆悉是真金树。三名焰鬘。其树花色。犹如火焰。四名杂林。诸杂花果。以为庄严。此四种林。庄严阿修罗鋡毗罗城。游戏阿修罗住处。快乐如天无异。以众涂香末香。自涂其身。常乐游戏。歌舞戏笑。百千婇女围绕卫护。花鬘阿修罗王。常游园林而相娱乐。种种众宝。庄严其身。是名游戏阿修罗所受乐处。时第二地勇健阿修罗王遣使。名曰阎婆。来诣花鬘阿修罗所。作如是言。阎浮提人。供养父母。知恩报恩。恭敬沙门及婆罗门。如法行故。令天有力。我当竭力破坏人天所行正法。是时第三地花鬘阿修罗王。闻是说已。如上所说。心怀嗔恚。作如是言。我当云何坏彼人天。因人故天人天即是我之大怨。时第三地游戏阿修罗。即时庄严种种钾胄。执持器仗。欲诣乐城龙王宫殿。时婆修吉德叉迦大龙王等。闻阿修罗声。生大嗔恚。身出电光。赫焰大明。雨大炽电。无量百千亿龙从海中出。共阿修罗兴大斗诤。若阎浮提人修行正法。龙则得胜。阿修罗众四散破坏。若世间人。不顺正法。则阿修罗胜。龙众破坏。既被破已。往白天使者曰。大仙。我今被破。汝应竭力破阿修罗。时天使者闻是事已。心生嗔恚。口中烟出。往告四天王白言。天王。阿修罗胜。龙今破坏。阎浮提中邪见相师。见烟相已。咸作是说。彗星出现。或丰或俭。或水或旱。亦如上说。是为第二因缘彗星出现。若天龙胜。则时雨数降。疫气不行。兵革不起。邪见相师。复作此说。是八曜力之所作为。广说上事。若诸世间。不修正法。不顺法行。不孝父母。不敬沙门及婆罗门。则阿修罗胜。以阿修罗胜故。雨泽不时。人民饥馑。兵刃数起。世间邪见诸相师等。作是思惟。八曜所作。为世人说星宿之过。广说如上。如是一切诸外道等。不知正法。及以非法。以愚痴心。忆想分别。不如实说。以阿修罗胜龙王不如。时护世四天王。即向四天众。伽陀颂曰。
法胜非法减 增实离妄语
天胜阿修罗 光明胜黑闇
布施胜悭贪 持戒莫毁犯
佛胜非外道 不动胜退没
实语莫谄曲 悲心胜怨害
慈心胜嗔恚 天王胜修罗
上胜下莫增 丰胜勿饥馑
智胜灭愚痴 法戒灭众恶
精进离懈怠 丈夫胜女人
长者胜小人 忍胜于嗔恚
人胜非恶龙 白日胜于夜
月胜非余曜 五谷胜菅苗
灭苦乐增长 离病常安乐
柔软胜粗恶 解脱灭众缚
法戒胜一切 善法常增胜
不善常消灭
护世四天王如是说已。即击天鼓。作如是言。诸天大众。龙王退弱。阿修罗胜。时诸天众闻是语已。庄严器仗。于须臾顷。至大海上。若世间人。孝养父母。敬事沙门。阿修罗众。见诸天来。即时退散。还入其宫。若诸世人。不孝父母。不敬沙门及婆罗门。于须臾时。与天共斗。天亦得胜。花鬘阿修罗王。败散还宫。比丘。如是观阿修罗与天共斗。如实见已。生厌世心。顺法修行。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第二地花鬘阿修罗王所受业报。以何业故。生第三地。彼以闻慧。见此众生。因节会日。相扑射戏。樗蒱围棋。种种博戏。因此事故。行不净施。无心无思。亦无福田。是人身坏。堕于恶道。生游戏行阿修罗中。寿七千岁。以人中七百岁。于阿修罗中一日一夜。如是寿命。满七千岁。亦有中夭。命亦不定。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察思惟花鬘阿修罗王。即以闻慧。知此阿修罗王。以食施于破戒病人。心无净思。以此业缘。生阿修罗中。于鋡毗罗城。作阿修罗王。名曰花鬘。其所食味。如天所食须陀之味。一切乐具。如前所说。
正法念处经卷第十九
正法念处经卷第二十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畜生品第五之三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于第四阿修罗地。彼以闻慧。见有畜生阿修罗地。在三地下二万一千由旬。名曰不动。其地广博。六万由旬。城名鋡毗罗。纵广一万三千由旬。庄严妙好。阿修罗王。名钵呵娑。阿修罗众。名一切忍。是阿修罗王于诸阿修罗中。得胜自在。安乐勇健。光明威德。自在无畏。尚不畏于帝释天王。况于余天。有大力势。放逸憍慢。住一切地下。从此以下。更无住处。是阿修罗王所住之处。摩尼宝珠。以为其地。心常欢悦。如人节会。喜乐自娱。多诸爱慢。以众莲花。流泉浴池。周遍庄严。鋡毗罗城。七宝宫殿。以为庄严。离诸怨敌。互相亲善。无他怖畏。受第一乐。此第四地鋡毗罗城。园林流池。莲花庄严。七宝宫殿。端严殊妙。如星处空。端严殊妙。亦复如是。伽他颂曰。
心能造作一切业 由心故有一切果
如是种种诸心行 能得种种诸果报
心为一切巧画师 能于三界起众行
为心所使遍诸趣 处处受生无穷已
心为系缚解脱本 是故说心为第一
为善则能得解脱 造恶不善则被缚
如是心意使众生 流转行于三界海
愚痴爱结自在故 心使众生流转行
不能到彼涅槃城 如生盲人失正路
如是众生。作种种业。是故彼城受种种报。是第四地。于其城外园林流池。周匝围绕。河泉莲花。众鸟异类庄严。第四阿修罗地所住之处。一切忍阿修罗等。勇健无畏。第一端正。庄严其身。共相娱乐。不相恼乱。心常悦乐。犹如节会。与众婇女。种种庄严。一一徒众。眷属围绕。或百或千。游戏嬉乐。其地皆以摩尼真珠以为婇女。光明晃耀。诸阿修罗。恭敬尊重。钵呵娑阿修罗王。瞻仰无厌。虽受乐报。无常败散。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一切忍阿修罗王所受果报。以何业故。生于彼处。即以闻慧。见此众生。于人中时。邪见覆心。不识业果。离佛法僧。见第一精进持戒之人。欲有所须。来从乞求。辛苦乞索。乃施一食。既施食已。而作是言。我施汝食。有何福德。我以痴故。施汝此食。汝下贱人。不应出家。以食施汝。如以种子投之沙卤。如是难施。身坏命终。以此难施。堕于恶道。不净布施。以福田功德。生于第一安乐之处。众宝庄严。受畜生报。生不动界。作阿修罗。名一切忍。谓与天等。胜余一切阿修罗王。一切乐具。皆悉具足。以施福田。得如是报。非自心生。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一切忍阿修罗众。业及果报。以何业报。生一切忍阿修罗地。即以闻慧。知此众生。爱著美味。住林树间。护此林树。非为众生。自活命故。非有悲心。为自利益。身命因缘。护一切林。以是因缘。身坏命终。生一切忍阿修罗中。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阿修罗与天共斗。即以闻慧。观法行龙王住戏乐城。龙王顶上有七头。其名曰婆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跋陀龙王。楼醯龙王。云鬘龙王。婆都龙王。一切道龙王。钵呵娑龙王。婆利沙龙王。此诸龙王。正见顺法。乐离放逸。如上所说。时不顺法非法恶龙王。钵摩梯龙王。毗谌林婆龙王。迦逻龙王。睺楼睺楼龙王等既为如法龙王所坏。即走往趣第一住处双游戏阿修罗所。作如是言。速来速来。同伴当知。婆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及四天王。破坏我等。汝今是我之所亲友。何不相助。时游戏阿修罗。闻是语已。即诣光明城。至罗睺阿修罗所。到已具说上事。若罗睺阿修罗王。知世间人。修行正法。供养沙门。知恩报恩语钵摩梯等恶龙王言。且住一月。遮彼婆修吉德叉迦龙王。我当告彼第二住处阿修罗王无恼汝等。广说如上。时陀摩睺阿修罗。闻是语已。入星鬘城。至阿修罗王所。作如是言。大王。罗睺阿修罗王。遣使告我。作如是言。婆修吉龙王。德叉迦诸龙王。及四天王。恼乱钵摩梯。时第二地勇健阿修罗王。闻是事已。即自观察。有力无力。若阎浮提人。修行正法。供养沙门及婆罗门。自知无力。答彼使言。天有大力。所以者何。阎浮提人。修行正法。我今当往告第三处。为一切行阿修罗。广说上事。时勇健阿修罗。即往告彼第三住处阿修罗众。时一切行阿修罗。闻是语已。入鋡毗罗城。至花鬘阿修罗王所。复说上事。花鬘阿修罗王。即观阎浮提人。若有供养沙门婆罗门者。告一切行阿修罗言。我当告彼第四住处阿修罗等。时第三地阿修罗。即向第四地阿修罗所。说如是言。婆修吉德叉迦。与四天王。共破我伴。诸龙王等。我今当为彼诸天众作大衰恼。时第四处阿修罗众。闻是语已。即向鋡毗罗城。至钵呵娑阿修罗王所。时钵呵娑告诸阿修罗。何故速行。即答如上。时钵呵娑告诸阿修罗众。罗睺阿修罗等。无所能为。令四天王破坏钵摩梯诸龙王等。世间顺法。供养沙门及婆罗门。何所能为。我能坏之。时钵呵娑阿修罗王至大众阿修罗所。告言。速疾庄严。我今欲往婆修吉德叉迦等四天王所。破其军众。时诸阿修罗王以无等力。率诸军众。与天共斗。时钵呵娑阿修罗王。告诸阿修罗言。汝等何故无有勇力。不能破彼诸龙王等。而自破坏。我今当往。自以身力。破彼龙天。时钵呵娑阿修罗王。敕其军众。速疾庄严。执诸器仗。我今不久。与天共斗。汝等先见与天怨敌。不久当发。我已告诸阿修罗众。天不可忍。当与彼战。时诸阿修罗。知是事已。即自庄严种种器仗。是时大力波罗呵娑阿修罗王。自以勇力大心无畏。不量自力他力优劣。自出其城。至第三地。诣鋡毗罗城。到花鬘阿修罗王所。时钵呵娑阿修罗王。与无量亿那由他诸阿修罗。到花鬘阿修罗所。作如是言。速起速起。为斗战故。我等能破婆修吉德叉迦等诸龙王。及天王等。时花鬘阿修罗王。闻是语已。告诸军众。今非斗时。所以者何。阎浮提人。孝养父母。恭敬沙门。修行正法。以是事故。天有大力。是故我今非是斗时。时钵呵娑阿修罗王。闻花鬘阿修罗王说是语已。告言。速起速起。我能独破婆修吉等。及诸天众。何况汝等。为我同伴。时花鬘阿修罗王。闻其所说。威力增长心生欢喜。及其无量亿那由他阿修罗众。诣第二地。时钵呵娑阿修罗王。勇健阿修罗王。花鬘阿修罗王。相随往诣罗睺阿修罗所。告言。速起速起。阿修罗王为斗战故。破诸天故。时罗睺阿修罗王。告诸阿修罗王言。我等今者。非是斗时。所以者何。阎浮提人。孝养父母。恭敬沙门婆罗门。生于天上。令天大力。是故不得与天共斗。阿修罗王。以非时故。时诸阿修罗王。语罗睺阿修罗言。速起速起。我为斗故而来至此。欲与天斗。时罗睺阿修罗王。即随其意。起欲往诣大海。告钵摩梯恶龙王等。说如是言。诸阿修罗王。今欲破彼婆修吉德叉迦诸龙王等。时钵摩梯。闻是语已。心大欢喜。即往婆修吉德叉迦所。告言。汝来同伴。汝今可出。吾共汝战住何处斗。时婆修吉德叉迦龙王即出其城。与钵摩梯恶龙共战。非法龙王。破坏还退。时无量亿阿修罗众。速疾驰奔。诣龙王所。欲共斗战。时婆修吉德叉迦。复出其城。与阿修罗。在大海上。交阵斗战。不可称说。于虚空中。或雨大火。或雨刀戟。互相攻伐。爱毒自烧。以愚痴故。如是斗诤。若阎浮提人。顺法修行。孝养父母。恭敬沙门婆罗门。一法行龙。则能独破一切阿修罗军。若世间人。行法者少。则阿修罗胜。法行龙退。若龙破坏。即往诣于天使者所。告言。速来速来。一切阿修罗众。悉来伐我。我与彼战。败失不如。时天使者。闻是语已。种种器仗。而自庄严。向婆修吉德叉迦龙王所。作如是说。我闻汝为阿修罗王之所破坏。是故至此。破阿修罗军。时天使者。与龙王俱诣阿修罗所。欲共斗战。时罗睺阿修罗王。闻是事已。亦向天所。在大海上。列阵而战。若世间人。顺法修行。时天使者。即能速疾破阿修罗众。时阿修罗。既被破已。还其宫城。时第二地阿修罗众。闻是事已。告诸军众。汝等勿怖。我身尚存。能讨彼天。汝何所畏。时阿修罗。即复疾走。诣天使者。兴大斗战。于大海中。交阵共斗。天复得胜。坏阿修罗军。阿修罗军既被破坏。时第三地阿修罗众。闻其被破。即向天所。与天共战。迭互相害。若天破坏。即向护世四天迦留天所。作如是言。提婆天王。速疾驰赴。阿修罗众。娆乱我等。时迦留天持诸器仗。即往诣彼阿修罗所。时阿修罗。见天众来。生大嗔恚。疾诣天所。与迦留天众。合阵大斗。见者毛竖。一切世间。斗战大者。无过天与阿修罗战。无可喻者。若诸世间。顺法修行。迦留天则得大胜。坏阿修罗。如是诸天。与阿修罗无量大众。斗于大海。无可喻者。以法非法因缘力故。有胜有退。非其自力若迦留天。为彼所坏。时护世天。即往告彼鬘持天众。时鬘持天。与迦留天及天使者。及德叉迦婆修吉等无量大众。和合共集。时罗睺阿修罗王。住光明城。第一地双游戏阿修罗。陀摩睺阿修罗。与无量亿那由他阿僧祇阿修罗众。同为一军。与天共斗。不可称说。若世间人。顺法修行。天众则胜。阿修罗军。退散破坏。一切皆由法之力势。令天得胜。不由非法。若无顺法行人。则阿修罗胜。护世四天。见是事已。往诣常恣意天所。作如是言。速疾庄严。阿修罗军。胜于天众。常恣意天。闻是语已。与无量百千天众。持种种器仗。欲诣大海与阿修罗斗。住大海中。厉声大叫。欲望速破阿修罗军。更互合战。经于多时。大恶斗战。无量苦恼。若阿修罗。为天所破。即往向彼罗睺阿修罗所具说上事。时罗睺阿修罗王。安慰诸阿修罗言。汝今莫怖。汝今莫畏。我有大力能坏天众。天力劣弱。我力胜彼。阿修罗。汝等可回。诸阿修罗。闻罗睺阿修罗王说是语已。即复还回。欲与天斗。是时诸天。与阿修罗列阵大战。无量刀戟互相打斫。如是大战。时第一地双游戏阿修罗。第二地陀摩睺阿修罗。与诸天众。对敌共战。若诸世间。不顺法行。阿修罗胜。天众则退。若诸世间。修行正法。天众则胜。悉能破坏阿修罗军。如是法者。是天胜幢。法为第一。法为能救。若行非法。行非法者。非法不救。一切阿修罗行非法故。天作是念。阿修罗王。恼乱我等。既不胜天。不与天等。何以故。阎浮提人。孝养父母。随顺法行。恭敬种姓耆旧有德。净修八斋。布施持戒修行福德。不行放逸。不近恶友。是人命终。生于天上。阿修罗非法无法。救护一切天众。思惟是已。时天使者。鬘持天。常恣意天。一切天众。持天法幢。速疾驰往。向阿修罗军。而语之言。住住。阿修罗。我住天中。汝等何故。数恼我等。汝既不能胜诸天力。又非第一。非汝兵戈能胜诸天。我今为欲破汝军众。故来至此。以汝恶心。于诸天故。不得至汝所住宫城。以汝一切不行正法。不得安乐。不得寂灭。如是说已。直趣其所。一切决勇。雨大刀戟。婆修吉等。雨大焰火。堕阿修罗军。时阿修罗。见是事已。即唤钵摩梯诸恶龙等。汝为我伴。当与德叉迦婆修吉大龙王等雨火共战。时钵摩梯。闻是语已。即走往趣婆修吉所。时二部龙。雨火相烧。天与阿修罗。大兴斗战。天复得胜。破阿修罗军。时阿修罗。皆共相率。往至罗睺阿修罗所。忧戚憔悴。以求救护。罗睺阿修罗王。见是事已。安慰之言。勿怖勿畏。以有我故。若独一身。尚不畏彼帝释天王。况有汝等。以为翼从。诸天劣弱。何所能为。汝何所畏。我今当告大仙勇健阿修罗王花鬘阿修罗王。钵呵娑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等。为彼说已。我当自往破彼天众。时罗睺阿修罗王。即往告彼三地阿修罗王。到其所已。说如是言。一切天众。四天王天。皆共和合。来至我所。与我共斗。今当思惟。设何方便。破彼诸天。时诸阿修罗。闻是语已。即答罗睺阿修罗言。我当庄严。与彼三十三天王帝释共战。汝今可去。天当破坏。阿修罗胜。时罗睺阿修罗王。即往战处。欲与天斗。时诸阿修罗众。向罗睺阿修罗王说言。大王。天有大力。天有大力。不可共战。时罗睺阿修罗王。即趣天众。雨诸刀戟。与天共战。是时诸天。见阿修罗雨诸刀戟。使龙雨火。疾走往趣。欲破罗睺阿修罗军。天雨剑戟。犹如金刚。交阵斗战。不可称说。若阎浮提人。顺法修行。孝事父母。供养沙门及婆罗门。恭敬耆旧。天众则胜。阿修罗军。退没不如。若诸世人。不顺法教。天则退弱。阿修罗胜。如是法力非法力故。天与阿修罗。无等斗战。若阿修罗胜。天众破坏。一切天众。互相告曰。提婆提婆。当念于法。以有法故。天众得胜。以法因缘。天得增长。是故诸天。当起信敬。思惟念法。复往趣彼阿修罗军。一切天众。以念法故。为法所护。光明威德。皆悉增长。胜前百倍。时阿修罗。见诸天众光明威德。即生怯弱。告诸军众。汝今何故生怯弱心。天之威德。不与吾等。及其刀戟兵刃相扑。吾悉胜彼。汝今何故而生怯弱。时诸军众。闻阿修罗王安慰之音。气力增长。是时罗睺阿修罗军。还向天众。时诸天等。身得法力。速疾驰奔。向阿修罗。交阵大战。时大力罗睺阿修罗王。处其军中。犹如第二须弥山王。天以法力。即破罗睺阿修罗军。诸救护中。法为第一。一切光明。法光第一。时罗睺阿修罗。见其军众破坏退散。皆悉怯弱。阿修罗王。复安慰言。汝等阿修罗。勿怖勿怖。何故丈夫。怯如乌鸟。自于己舍。云有勇健是大丈夫。汝等亦皆解知论法。无所畏惧。曾已具见无量军众破坏退散。汝今何故。而生愁怖。时诸阿修罗。闻安慰已。心生欢喜。以憍慢故。即回复返。欲与天斗。时罗睺阿修罗王。以憍慢心。在其军前。一切阿修罗。依止罗睺。罗睺所护。以罗睺王。为最第一。一切阿修罗。皆往向彼四天王所。诸阿修罗。以依罗睺阿修罗力。得生气力。罗睺阿修罗王。在我前行。此王之力。尚能破彼。释迦天主。况四天王。即复对敌。雨诸刀戟。又雨大石。犹如大山。从空而下。欲坏天众。时护世天。见罗睺阿修罗王雨大石山。告诸天众。罗睺阿修罗王。雨大石山。汝等当雨刀戟鉾槊。莫令天众得大衰恼。时护世天。说是语已。及诸天众。直趣罗睺阿修罗王。共罗睺阿修罗。合阵大战。雨刀雨石从空而下。堕大海中。令海涌沸。天雨刀剑。伤害海中无量百千众生之类。或死或怖。逃走畏避。遍大海中。皆生泡沫。罗睺阿修罗。与天共战。余天阿修罗。见是事已。皆作是念。未曾有也。天与阿修罗。如是大战。战斗不止。若世间人。修行顺法。一切阿修罗。多诸伎术。刀槊矛剑。大力勇健。心无所畏。虽有此术。即时破坏。若世间人。不顺正法。罗睺阿修罗王。则胜天众。是故法为第一。法为最胜。一切诸法。非无因缘。若罗睺阿修罗王。破坏失力。诸阿修罗。皆悉愁悴。厌离斗心。时罗睺阿修罗王。见诸军众。皆悉愁悴。生厌离心。而告之曰。阿修罗。莫自愁悴令心劣弱。勿怖勿怖。我若与汝至本宫城。不安乐住。莫作是意。欲还宫城。奋迅威武。令增身力。回诣战场。莫归本处。时阿修罗。闻是语已。复往趣彼四天王所。更共斗战。雨大石山。雷电注雨。黑云黤霮列阵大斗。见者毛竖。天复得胜。破阿修罗军。一切诸阿修罗。作是思惟。天有大力。我当归彼第二住处星鬘城中。阿修罗王以求救护利益安乐破诸天众。彼城之中。有阿修罗王。名曰勇健。自性勇健。已曾百千与天共战。乃至天主释迦提婆彼亦能胜。如是阿修罗。胜过一切。思惟是已皆共往诣勇健阿修罗所。说如是言。阿修罗王。天众大力。罗睺阿修罗王与之共斗。不能令伏。今可疾往。以力利益。为作救护。佐助胜力王若执仗。帝释天王。亦不能坏阿修罗军。况余天众。王曾伏彼。于诸斗战。阿修罗中。得大名称。速疾诣彼。驰奔急趣。手执兵戈。奋动武器。与天共战。破彼天众。汝先已曾百千破彼金刚之手。于彼天中。汝以胜力。奋威振武。时阿修罗王。闻是语已。即向花鬘阿修罗。毗摩质多钵呵娑阿修罗所。作如是言。天军力胜。破坏罗睺阿修罗王及其军众。王今听我。与天共斗。令我得胜。时花鬘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钵呵娑即告勇健阿修罗曰。速去速去。我为汝伴。能坏天众。汝助罗睺阿修罗王。则能破坏一切天众。况四天王。时勇健阿修罗王。闻是语已。即向罗睺阿修罗所。为助战故。时诸阿修罗众。见勇健来。皆大欢喜。悉生勇力。手执武器。刀鉾箭槊。直诣天众。设诸斗具。箭如雨堕。时天见此二阿修罗将大军众。各作是言。此阿修罗。如是数数。无有羞耻。来恼天众。以畜生故。我数破之。犹来不止。作是说已。牢自庄严。奋迅勇力。向阿修罗军。欲共交战。时勇健罗睺阿修罗王。见天众已。作如是言。天今下此。必共战诤。我当与天列阵大战。时二阿修罗王。筹量此已。速疾往诣四大王所。决意欲斗。各望得胜。若日在天后。阿修罗军。日在其前。以日光明照其目故。不能加害。亦不能雨刀仗剑戟。不能以目正视诸天。各各相谓日光晃昱。照我眼目。是故不得与天斗战。是时罗睺阿修罗王。即以一手。障彼日光。是第三因缘。世人见已。以愚痴心。咸作是言。今者日蚀。或言当丰。或说当俭。或言水灾。或言旱灾。或言。王者吉凶灾祥。或言。众人有疫无疫。如是无实。妄生分别。不如实知。随愚痴说。如是罗睺阿修罗王。障蔽日光。而语勇健阿修罗言。天今易见。天今易见。可以刀剑种种武器兵戈矛戟破彼诸天。勇健阿修罗王。在其前面。速疾驰走。雨诸刀戟。向诸天所。天众见之。庄严种种斗战之具。亦疾往趣。勇健阿修罗王。雨众武器刀剑矛槊。向鬘持天。鬘持天众。见是事已。赞言。善哉善哉。阿修罗王。我诸天众。数数破汝。而汝无耻。不生厌心。我以法力。以行法故。以归法故。以修法故。不离法故。是故我胜。汝多贪故。贪著他物。望为己用。多行贪故。汝无法行。云何于此十善业道顺法诸天。欲望破坏。黑闇不能。覆障光明。明力胜故。勇健阿修罗王。闻是说已。告诸天曰。何须多言。我见汝等神通威德。不能忍之。我等自依己力。破坏天众。以见诸天威德胜故。不能忍之。作是语已。直前往趣鬘持天所。时鬘持天。见是事已。雨种种箭。射阿修罗身。无空缺处。当于勇健阿修罗上。雨众刀剑。时鬘持天。告阿修罗曰。何故多贪阿修罗。汝以恶业。而自破坏。何用与天共相攻伐。非法不能破坏如法。我不为汝作诸衰恼。汝等何故数恼天众。虽作此说。然阿修罗。犹复驰奔走趣天众。时鬘持天。告婆修吉德叉迦等诸龙王曰。今此勇健阿修罗王。以憍慢故。自恃己力。犹不调伏。汝今可于阿修罗上降澍大火。令彼失力破坏还退。时婆修吉。闻是语已。即于空中。雨大猛火。烧钵摩梯诸恶龙等。复疾走趣勇健阿修罗上。放大炽电。霹雳猛火。雨阿修罗军。时阿修罗王。被龙火已。生大嗔恚。手擎大石。广八百里。掷鬘持天。时迦留天。见是事已。即雨大火。烧灭此山。是时勇健阿修罗王。见山被烧。即失威力。告诸天曰。此山已燃。我当更以大山掷汝身上。尔时勇健阿修罗王。手擎大山。复欲掷天。时诸天众。告阿修罗言。汝既无法。而作非法。不能坏我。我住正法。汝住非法。诸天如是。毁呰阿修罗王。是时罗睺阿修罗王。闻是语已。将诸军众。疾走向天。天众见已。皆亦驰赴。欲与阿修罗交阵大战。以诸兵刃种种刀戟戈矛箭槊。互相攻伐。天说法已。诚心忆念。归命三宝。直趣阿修罗军。天众既至。阿修罗军。皆悉退散。为百千分。欲向海下。非法恶龙。钵摩梯等。语阿修罗言。勿怖勿怖。汝今舍我。欲何所至。德叉迦婆修吉诸龙王等。我能遮之。汝当独与诸天共斗。破诸天众。汝若畏者。汝本何故。自出宫城。来至于此。汝不自审力之强弱。何故乃与诸天作怨。若汝舍怨。还本宫城。我等龙众。为何所趣。德叉迦婆修吉。是吾怨家。我何所趣时阿修罗。闻是语已。复还天所。与天共斗。时诸恶龙。不能遮彼如法龙众。阿修罗军。寻复退散。还归海下。入本宫城。时阿修罗。见其军众如是破已。遣阿修罗。向第三地花鬘阿修罗所。白言。大王。速起速起。天众力胜破坏一切阿修罗军。分散四趣。逃避迸走。大王。久已与天共战。得大名称。今亦如是。当起厉意。破诸天众。王若去者。帝释天王。不得为敌。况余天众。是时花鬘阿修罗王。闻是语已。思惟筹量。即与无量亿阿修罗众。而自围绕。以种种器仗刀戟鉾槊。牢自庄严。往诣战场。大声震吼。声满十方。时罗睺阿修罗王。见是事已。语勇健阿修罗言。花鬘阿修罗王。今来向此。益我威力。破诸天众。汝今可回。汝今可回。花鬘阿修罗来。我今大力军众闻已。还诣战场。欲与天斗。时四大天王。语阿修罗言。汝畜生法。天数破汝。而复还回。汝愚痴心。自失军众。说是语已。向阿修罗众。速疾驰走。花鬘阿修罗。见诸天来。告其军众。汝等阿修罗。勿怖勿畏。与天共战。何故聚住破彼天众。莫生怯弱。以有我故。汝何所畏。独我一身。能坏诸天。何况勇健阿修罗王。为我朋侣。师子儿罗睺阿修罗王。为我同伴。汝等斗战。莫生怖畏。莫生怖畏。增长威力。破彼诸天。令阿修罗增长得胜。奋怒大力。与之共战。时花鬘阿修罗。如是敕已。即与诸阿修罗。往诣鬘持天。常恣意天。迦留足天。三箜篌天。所住之处。毗琉璃地。周遍严饰。心生喜悦。而作是说。我等不须三十三天。帝释天王。能数数坏。阿修罗军。以法力故。以法为伴。时阿修罗处在大海。遍于海上。欲与天斗。集在大海。是时诸天。见阿修罗大众集已。各共议曰。一切第三地花鬘阿修罗。宿大力者。今皆来集。说是语已。阿修罗众。皆至其所。时天见已。即告阿修罗曰虚来至此。望坏天众。我有大力。何以故。阎浮提人。随顺法行。孝养父母。供养沙门婆罗门。喜乐善法。修行善法。命终生天。是故我今。胜于汝等。有大力势。第一无比。我等如法。顺法修行。不恼汝等。汝行非法。恼乱我等。时阿修罗。闻是语已。不受天语。即与天斗。时诸天等。从其所住。满虚空中。从空而下。欲破阿修罗军。两军交战。声震大海。鱼鳖鼋鼍。摩竭大鱼。那迦错鱼。心皆大怖。散为百分。或百千分。天等大斗。雨诸器仗。矛槊刀戟。天与阿修罗。如是大战。时花鬘阿修罗王。告诸天曰。前军斗战。我时未至。令汝破之。我今至此。当摧汝众。独我一身。能伏帝释。何况汝等四天王众。是故我能破汝天众。说是语已。即向鬘持天。时迦留天。见其来已。即向花鬘阿修罗所。时阿修罗。欲破其军。于大海边。拔取大石。方四百里。或三百里。或二百里。或一百里。或一由旬。大火炽燃。欲以此山掷迦留天。时天见之。即归三宝。思惟念法。以箭射之。碎如沙末。堕大海中。时阿修罗。见事无功。即取大戟。与迦留天。对敌共战。天既见已。于虚空中。雨金刚雹。碎其刀戟。阿修罗军。皆悉散坏。时勇健阿修罗王。复走往趣常恣意天。欲共斗战。取大围山。名波利佉。广五百由旬。告诸天曰。我今破汝。一切诸天。令汝天众至阎罗王所。说是语已。直向常恣意天。时护世天。见是事已。接取围山。以打阿修罗胸。即时破坏。走入海下。还本住处。时诸军众。见阿修罗退。陀摩睺阿修罗军。皆亦散走。困乏垂死。还入本处。时罗睺阿修罗。及其军众。复疾往趣三箜篌天自以己力。欲与斗战。诸天见已。于罗睺阿修罗上。雨大猛火。烧阿修罗军。阿修罗王。及其军众。退走散坏。还归海下。是时诸天。见阿修罗军皆悉退散。心大欢喜。阿修罗王。忧戚愁恼。丈夫之力。皆悉散坏。还走水下。从门而入。欲求救护。求归依处。时诸天众。知阿修罗悉入水下。还本山顶。住毗琉璃山。恐阿修罗复来至此。何以故。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钵呵娑。于阿修罗中。最为大力。第一最胜。能救一切诸阿修罗。犹未来此。彼若破坏。一切阿修罗皆悉破坏。说是语已。皆大欢喜。气力增长。皆共遥视阿修罗军。决意欲战。时婆修吉德叉迦法行龙王。破钵摩梯等。被伤残余。还入戏乐城。望钵呵娑阿修罗王破坏诸天。救护我等。若不能坏天还得胜天众增长。如是阿修罗。伴恶龙王。钵摩梯等。愁毒苦恼。住本城中。阿修罗军。亦复如是。愁忧苦恼。住于本处。
正法念处经卷第二十
正法念处经卷第二十一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畜生品第五之四
尔时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闻第三地华鬘阿修罗王。勇健阿修罗王。罗睺阿修罗王。被破失力。时有阿修罗。语钵呵娑言。军众破坏。无能救者。唯汝有力。能护彼军。钵呵娑言。汝速看彼三阿修罗王。今在何处。阿修罗言。今者悉为诸天所破。还归水底。住于门下。皆失势力。遥归大王。娑罗呵娑。欲求救护。望助其力。羞惭愧耻。于门下住。不得入城。时毗摩质多罗钵呵娑。闻是语已。语阿修罗言。阿修罗等。与天共战。释迦天主。在中不耶。阿修罗言。未曾来也。时钵呵娑。闻是语已。即大嗔恚。眼赤如血。奋其身力。视阿修罗。作如是言。唯四天王。破坏三地。诸阿修罗。令失势力。阿修罗军。无所能为。为彼一天之所破坏。我今当往破一切天。时钵呵娑阿修罗王。作是语已。诸阿修罗。皆有威力。阿修罗王。敕诸军众。速疾击鼓。我欲自出击彼天众。令其破坏衰恼丧灭。及帝释王。我独能破。天今破坏阿修罗众。我不能忍。若无我者。得言诸天有大势力。我今犹存。云何诸天。能有大力欲望夺我阿修罗女。毗摩质多罗钵呵娑。说此语已。击大战鼓。告诸军众。速疾庄严。我今欲往攻彼天众。令阿修罗众皆得增长。如是敕已。即自发起百千轮殿。无量千亿阿修罗军。光明如日。始发起时。一切大地山河。乾陀罗山。须弥山王。皆悉大动。乃至善见城。天善法堂。释迦天主。所坐之处。动摇不定。时天帝释。作是思惟。我座摇动。阿修罗王。必与天斗。是故令我坐处倾动。时天帝释。告诸天曰。若毗摩质多罗阿修罗起。则园林山谷须弥山王。皆悉大动。汝等三十三天。速疾庄严。阿修罗来。毗摩质多罗钵呵娑阿修罗王。发起欲来破坏天众。我今亦自乘伊罗婆那象。及诸天众。共诣斗处。何以故。我不见天众能与此钵呵娑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共战。时天帝释。说是语已。善见城中。善法堂上。一切天众。一一天宫所住之处。皆悉敕令。出善见城。往趣毗摩质多罗钵呵娑战斗之处。天众闻已。即入质多罗林。取种种器仗。此质多罗林。一切战具皆悉备有。时彼天众。或百或千。或千亿万亿。疾入彼林。皆取战具。声震躁扰。如海潮声。逼迫隘疾。飏尘满空。如是大众。或有行空。有行山脊。有行山谷。周围大阵。无空缺处。复有诸天。游戏林间。闻击鼓声。走趣质多罗林。舍于欲乐。取众战具。百百千千亿亿万众。一切诸天。皆共瞻仰帝释天王。时天帝释。见是天众。皆大欢喜。坐众宝殿。其殿严丽。七宝庄严。或以光宝而为严饰。或有金色以为庄严。或毗琉璃。或以颇梨。或以车磲。或以迦罗种种大宝。以为庄严。或种种摩尼。以为庄严。宝网罗络。悬众宝铃。端严殊妙。如业果报。得此胜殿。其身光明。威德赫焰。位次相比。间不容人。或有住于须弥山峰。侧满充遍。有住空中。百百千千。皆共瞻视释迦天王。伺待天主与阿修罗王共战。各各筹量。设诸方便。时天帝释。告御臣曰。贤士汝往告彼伊罗婆那六头白象。具足一切大龙功德。我乘此象。摧阿修罗。是时御臣。受天主教。即向如意莲华池所。时伊罗婆那六头白象。与众群象。游戏池中。尔时侍臣。告象子曰。天主释迦。欲乘宝象摧阿修罗。象子闻已。即告宝象。伊罗婆那。闻其所说。即共守者。诣御臣所。到善法堂。侍臣即入。白天帝释。天王当知。第一宝象。今已来至。时天帝释。即以忆念。化此宝象。令有百头。面貌清净。离诸尘垢。其一一头。皆有十牙。皆悉鲜白。一一牙端。有十华池。一一池中。有千莲华。一一莲华。有十华台。一一华台。有百华叶。一一叶中。有百玉女。以五音乐。歌舞嬉戏。出美妙音。无以为比。如是伊罗婆那。殊胜宝象。帝释天王之所变化。其身广大。一千由旬。其色鲜洁。纯白无比。帝释乘之。欲破阿修罗军。种种伎乐。或有歌舞。或有戏笑。或啸或吼。或有叫唤。光明威德。端严殊妙。出善见城。诸天见已。各乘种种异色宝殿。种种器仗。以自庄严。种种伎乐。歌舞戏笑。喑噎(乌薤反)出声。欢喜悦乐。见帝释王喜悦倍前。时天帝释。端坐宝象。王处其中。大功德力之所集成。无量天众。周匝围绕。端严无比。种种天众。皆共围绕。三十三天王。其明胜于百千日光。满虚空中。众伎乐音。充塞遍满二万由旬。从上而下。诣阿修罗斗战之处。尔时护世四大天王。发声大叫。上升虚空。往诣天帝释。即于空中。遇天帝释。白言。天王毗摩质多罗钵呵娑。欲伐诸天。一切大海。扰乱不定。百千众山。皆悉动摇。阿修罗众。奋武游戏。出大怖声。大海鱼鳖及小龙子。皆失身力。小罗刹鬼。毗舍遮鬼。无量众生。丧失身命。婆罗摩悌。非法恶龙。欢喜踊跃。吼如雷震。婆修吉德叉迦等。法行龙王。愁悴自守。毗摩质多阿修罗王。从水下出。六万真金须弥楼山。悉皆震动。一切众生。心皆怯弱。鬘持天。常恣意天。迦留足天。三箜篌天。心皆惶怖。怯弱不安。遣我来至大天王所。天王当作何等方便。如是我已破彼三地阿修罗军。罗睺阿修罗王。华鬘阿修罗王。勇健阿修罗王。百千共战。悉已破坏。帝释闻已。告护世言。我已先知。毗摩质多罗钵呵娑。起欲恼天。我今欲下摧破阿修罗军。救护诸天。我为法护。为法所救。修行于法。法为胜幢。求法乐法。不乐非法。我以如是功德。能破彼军。我则得胜。无胜我者莫生怖畏。我今将大军众。到阿修罗所。莫生怯弱。所以者何。阎浮提人。孝养父母。恭敬沙门婆罗门耆旧长宿。知恩报恩顺法修行。守护正法。喜乐正法。信奉正法。供养沙门。知业果报。于六斋日。斋戒自守。布施持戒。修福习智。我常忆念。顺法修行。受行法戒。彼阿修罗。无有法行。是故于彼阿修罗所。无少畏心。时天帝释。说是语已。往诣毗琉璃山顶。四天王天所住之处。时天帝释。见四天王。告诸天众。此护世四天。来集此处。欲破阿修罗军。时护世天。白帝释言。此诸天众。天王所摄。天王所护。依止天王。不畏阿修罗及其军众。如是说已。时三十三天。皆大欢喜。赞天王言。天王常胜。天众常胜。既赞叹已。到四天王所。时天帝释所将天众。无量百千宫殿围绕。乘伊罗婆那大白象王。如上所说。其身殊妙。七宝光焰。赫若电光。满虚空中。无量音乐震吼之声。充满十方。百千天众。欢喜围绕。住须弥山。乾闼婆众。庄严诸天。仙圣歌颂。无比赞叹。共相娱乐。自善业果。受第一乐。时四天等。见帝释下。皆大欢喜。时天帝释。告四天言。我今至此。欲破阿修罗。勿怖勿怖。诸天大众。悉集来此。时四天众。闻已欢喜。白言。天王。我已独能破阿修罗。况天王来。大众皆集。我依天王。于阿修罗。无少畏心。说是语已。即绕帝释。于一面住。观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罗睺阿修罗王。勇健阿修罗王。华鬘阿修罗王军。身著诸天金刚铠钾。手执种种兵刃武器。欲摧阿修罗军。心念不息。住种种宝庄严殿上。法行龙王。婆修吉德叉迦等。心欲斗战。住在一面。瞻仰帝释。随其教敕。即当奉行。共观水下。时四阿修罗王。忽然直出。一切军众。无量千亿。皆共围绕。手执种种斗战之具。直前而进。不顾左右。无量百千亿大众围绕。一切须弥留山。皆悉震动。一切阿修罗中。其力最胜。善解无量斗战之术。从水下出。犹如第二须弥山王。与钵摩悌等非法恶龙。而自围绕。毗摩质多罗钵呵娑。来至战场。诸天大众。遍虚空中。阿修罗军。满大海上。欲共天众兴大战斗。各自思惟。欲观斗战。于一面住。时四天王。德叉迦婆修吉等。白帝释言。天王。阿修罗军。在我前住。天王何故。不敕我等与彼共战。时天帝释。告诸天众。及诸龙众。我今当遣护世四天。下阎浮提。观诸众生。孝养父母。恭敬沙门婆罗门。顺法修行。则能破坏阿修罗军。天为法护。依止于法。依法增长。天亦增长。法损减故。天众亦减。我今遣汝诣阎浮提。到人世界。如是说已。即敕四天。汝速往阎浮提。观诸众生。若有顺法。孝养父母。恭敬长宿。供养沙门。斋戒自守。布施持戒。不行放逸。随顺正法。时四护世。闻是语已。如射箭顷。至阎浮提一一住处。一一村落。一一城邑。一一军营。一一交道。一一国土。一切观察。孝养父母。供养沙门婆罗门耆旧长宿。皆遍观察。见阎浮提人顺法修行。孝养父母。供养沙门婆罗门耆旧长宿。如法修行。见是事已。心生欢喜。如射箭顷。到帝释所。心喜踊悦。白天王言。甚可庆悦。释迦天王。阎浮提人。顺法修行。孝养父母。恭敬沙门婆罗门耆旧长宿。布施修德。增长天众。减损阿修罗军。帝释闻已。甚大欢喜。告护世言。一切天众。应生欢喜。我今破坏阿修罗军。我今破坏阿修罗军。阎浮提人。多修福故。天众闻已。皆大欢喜。身力转增。过先十倍。白言天王。何故而住。何故而住。我以天王威势力故。破彼怨敌。令天得胜。时天帝释。告婆修吉德叉迦等诸龙王曰。汝速走趣钵摩梯等非法龙所。莫往毗摩质多罗阿修罗军。时婆修吉德叉迦。闻是语已。即疾往趣阿修罗伴钵摩梯等非法龙所。雨大猛火。时毗摩质多罗钵呵娑。即遣钵摩梯。放大炽电。一切恶龙。身上火然。受大苦恼。寻复破坏。走趣阿修罗军。作如是言。各各异军。不可胜彼大众。皆当和合共斗天乃可破。作是语已。即复走向婆修吉德叉迦所。时法行龙婆修吉。见彼恶龙。语德叉迦言。彼以恶心嗔恚而来。我当为之而作衰恼令不复来。若不加彼。数数如是恼乱我等。作是语已。时德叉迦即走往趣钵摩梯所。于虚空中。雨大猛火。放诸烟焰烧彼恶龙。既被烧已。寻便退走。奔趣阿修罗所。望救生命。罗睺阿修罗王。见是事已。作如是言。此龙破坏。退来至此。汝等何故舍之而住。作是语已。奋力而走。时迦留足天。见罗睺阿修罗来。亦走往趣。交军合战。甚可怖畏。如恶险岸。诸小阿修罗。住于海中。皆悉聋塞。或有恐怖丧其身命。空中雨刀。逼迮駃下。百千万数。如是斗时。若天被害。斩截手足。寻复还生。无所患害。一切身分。亦复如是。无所患苦。色相不异。妙色具足。唯除斩首及断半身。天阿修罗互相怨敌。如是斗战。若阿修罗。为天所害断则不生。亦如人法。受诸苦痛。非如天法。时迦留足天。与罗睺阿修罗军。如是大战。时迦留足天。复取无量大山。雨阿修罗军。时阿修罗军分散破坏。为百千分。罗睺阿修罗王。见其军众悉破坏已。即取大山。广三百由旬。走向天众。时迦留足天见已。手执弓仗。亦走往趣。以箭射山。碎如沙末。堕大海中。虚空雨刀。时阿修罗。见是事已。畜生心故。少勇怯弱。走向勇健阿修罗军。勇健阿修罗王。见其退还。告军众言。此罗睺王。空有大身。无有少力。为天所坏。走来奔军。欲望救护。如凡阿修罗。等无有异。以无力故。若有力者。则以此身。必能独破一切天众。是身如第二须弥山王。此迦留足天。第一勇健。能与如是大身共斗。而不破坏。作是语已。即与陀摩睺众。走趣迦留足天。欲共斗战。时天见已。即告鬘持天言。速来速来。今勇健阿修罗王。将大军众。来向我所。时鬘持天。闻是语已。即复疾走向勇健罗睺阿修罗所。罗睺复与勇健阿修罗。牢自庄严。回向天众。欲与迦留足天相扑共斗。念本宿怨。掷大山石。上雨刀箭。种种器仗。及掷大树。满虚空中。间无空处。不复相见。百千共斗。无等斗战。诸天身分。坏已复生。亦如上说。阿修罗军。被斩不生。亦如人法。诸天军众。唯除斩首。命则不全。若断中腰。亦复如是。是时天众。少有减损。阿修罗众。多有丧灭。时阿修罗。被天破已。余残军众。还退水下。欲望救护。天众大叫。阿修罗军。闻其叫声。皆失威力。微命自存。罗睺勇健。走还本城。于门下住。时第三地华鬘阿修罗王。见罗睺勇健为天所破。告军众曰。我军悉来。当与天战。我有大力。天何所能。作是语已。即与其军走趣天众。及罗睺勇健阿修罗军余残相率。还与华鬘俱诣天众。共相谓言。何故妄称阿修罗王。而自退走。既自无力。又无刀戟。善巧战敌。设得至宫。毁辱妻子。说是语已。气力还增。身如大山。手执兵器。走速如风。复向天众。欲与天战。时天使者。及鬘持天。常恣意天。迦留足天等。皆共筹量。一切阿修罗。皆共和集。欲来我所。自恃己力。而生憍慢。不知天力。说是语已。走趣阿修罗。即共大斗。上雨大山。或雨大石。雨刀雨戟。共相擒扑。无量相杀。无量逼迫。无量相打。无量丧命。遍大海上。无量种斗。无法可喻。龙众共龙。无量种斗。时天帝释。见是事已。告三十三天言。速疾庄严。一切阿修罗众。今皆来此。除钵呵娑。我当乘伊罗婆那白象。与钵呵娑斗。时天帝释。告诸天已。语伊罗婆那白象王言。我今乘汝。破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及其军众。作是语已。手执金刚。遍观阿修罗众势力谁胜。见天得胜。阿修罗军。退没不如。天见阿修罗破坏退走。皆大欢喜。天王帝释。怡悦喜乐。时钵呵娑。见是事已。作是思惟。三地无量亿阿修罗众。斗战失力。皆已破坏如前。于一切观池所见无异。如实不虚。我今当往破天帝释。坏彼诸天。说是语顷。天众已至水底门下。时毗摩质多钵呵娑。生大嗔恚。诸山摇动。大海涌波。日光山顶。皆作赤色。及其军众。住于水底。见诸天众破罗睺等阿修罗军。走趣水下。无力无救。一切扰乱。天大唱叫。一切阿修罗。皆悉失力。互相谓言。我今无力。无有救护。有阿修罗言。勿怖勿怖。还回勿走。说是语时。即雨山峰。遍打阿修罗军。天大欢喜。唱如是言。捉阿修罗。捉阿修罗。杀此非法恶行畜生。常恼我等。不能斗战。怯如乌鸟。无勇健志。不善刀戟。如是好破。令不复回。此阿修罗斗。不知时节。如是天众。各各欢喜。向阿修罗。欲加打害。嗔恚目赤。犹如绛色。雨刀雨戟。又雨大火。犹如秋月降注大雨。如是破坏阿修罗众。时钵呵娑阿修罗王。坐百千轮行殿之上。与无量亿阿修罗众。而自围绕。雨种种刀戟。手接大山。或一由旬。乃至五由旬。向于天众。时罗睺阿修罗等。见是事已。气力还生。复回欲斗时钵呵娑安慰之言。勿怖勿怖。我今来此。破一切天。丧灭摧坏。汝莫怖畏。阿修罗王。勿怖勿怖。若至本宫。于己妻所。云何自称。我是丈夫。而无胆勇。虚称丈夫。时钵呵娑。说是语已。走趣天众。诸天见之。亦疾往趣。天与阿修罗。合阵大战。大声震吼。满须弥留山川溪峪。时罗睺阿修罗王。走趣迦留足天。勇健阿修罗王。手执大戟。走趣鬘持天。华鬘阿修罗王。手擎大山。广三由旬。走趣三箜篌天。及天使者。如是大战。一切众生。闻说毛竖。何况睹见。时钵呵娑阿修罗王。复欲调伏摧坏诸天。如风吹云自恃大力。不惧天众。时四大天王。如是被恼。至三十三天。白帝释言。天众独斗。将为阿修罗之所破坏。天王速去。莫令天众散灭毁坏畜生得胜。天王速去速去。除善法堂。余一切天。皆当速去。三十三天。闻是语已。一切天众。皆悉疾往钵呵娑毗摩质多所。雨众刀箭。钵呵娑于三十三天众上。雨大石山。满虚空中。一切和合。吼叫大斗。各各自谓。我军得胜。如是斗战。百千山谷。互相打触。碎为微尘。于虚空中满千由旬。此尘云中。迭互雨箭雨山。犹如秋雨。无量亿阿修罗众。丧灭不还。诸天众中。无量千人夭命丧寿。怯弱阿修罗等。为护命故。走入本宫。败军之余。既入城已。阿修罗众诸妇女等。来问之言。我夫今者。为何所在。阿修罗答言。阿修罗军。与天共斗。破坏天众。皆大欢喜欲来不久。时阿修罗诸妇女等。即向一切观池观阿修罗军。见天得胜。阿修罗军败散破坏。死尸狼藉。百退千退。诸女见已。悲塞懊恼。却坐于地。啼泣悲哭。心大苦恼。绕地而住。椎胸大叫。自拔头发。举手拍身。眼中流泪。时诸妇女。于池水中。见夫死已。忧悲大苦。天阿修罗。如是共斗。如是大恶。钵呵娑阿修罗王。与无量亿阿修罗。而自围绕。来向帝释。帝释见已。告诸天众。此阿修罗。今来我所。欲共斗战。难可调伏。我以法伴。当破彼军。如明除暗。说是语已。乘伊罗婆那白象王。其走速疾。犹如射箭。善法天众。而自围绕。从上而下。直向阿修罗军。拔大树林。掷其军上。又掷大石。或雨大箭。向钵呵娑。时钵呵娑。乘大轮殿。攻帝释王。时天帝释。语钵呵娑。汝为畜生。住非法道。欲何所至。吾当坏汝。令汝退还。走入水下。时毗摩质多罗钵呵娑。语天主言。我今破汝及诸天众。时毗摩质多罗钵呵娑。接大金山。广五百由旬。以掷天众。伊罗婆那白象王。见金山来。口出猛风。吹破金山。犹如沙末。堕大海中。时阿修罗王。见金山碎。复取金刚齐山。广五百由旬。掷天帝释。时伊罗婆那白象王。以鼻接取。还打钵呵娑阿修罗胸。令其倾动。三十三天。见是事已。扬声大叫唱言。畜生。天王破汝。白象打汝。令汝倾动。何况帝释。手放金刚。作是语已。一切天众。走向阿修罗军。有取大石。有取大树。有取大山。有执大戟。有执大槊。有震雷电霹雳起火。有执犁具。或有相扑。有执刀轮。或有执刀。有行虚空。有执弓箭。有执围山。有相擒叉(枯加反)有顺法斗。有相道理。或有指授。有多巧伪。有以火斗。或有水斗。或有注流。或一切斗。或有闇斗。或有幻斗。或以锯斗。或用抓斗。或以殿轮。或以声叫。闻者不忍。或以脚踏。或以手斗。如是种种器仗。身皆具足。一切天众。在帝释前。向阿修罗。时钵呵娑罗睺王等。见诸天众执种种器仗。共钵呵娑向帝释所。时诸天众。见四阿修罗王向帝释所。即自庄严。以助天王。时天帝释。自观天众。告阿修罗曰。汝等畜生。云何如是痴无所知。一切阿修罗力。不及一天之力独我一天。能破汝军。何以故。天有法力。汝无法力。法以非法。相去玄绝。譬如日光。比于闇冥。如以实语。比于妄谈。如以须弥山。比于众山。如以解脱比于系缚。如以利益。比于衰损。如以善友比于冤家。如以甘露比于毒药。如以白日比于昏夜。如以伪珠比于真宝。如以巨富比于贫穷。犹如行使比安住者。如以萤火比于日光。如无足者欲比猛风。相去玄远。如以盲人比明眼者。如以险路比平坦道。如以外道比于如来。犹如虚空比于土地。如以一念欲比一劫。汝之与我。相去玄殊。亦复如是。
汝不顺法。我则敬重。汝便愚痴。我有智慧。汝不修福。天修福行。汝是畜生。我为净天。如是知已。汝则不应与吾共战。说是语已。即现去相。令伊罗婆那向阿修罗。伽他颂曰。
法能破非法 实语破虚妄
智慧破愚痴 天破阿修罗
尔时帝释。说是语已。化伊罗婆那。如前所说。向阿修罗军。速过疾风。手执千刃金刚。怖阿修罗。不以杀心。时阿修罗。见天帝释。亦走往趣。时四天王。三十三天。亦各疾走。天与阿修罗。交阵大战。皆望得胜。互相攻伐。天阿修罗。有被伤害。殁命而死。或有怯弱。退走还归。有住观视。有心念归。或有嗔恚。或复痴乱。或有怖畏。时天帝释。即作变化。令阿修罗见伊罗婆那白象王。一一头上。有千帝释。皆以手执千刃金刚。种种器仗。众莲华池。亦如前说。于华池中。见无量千帝释天王。伊罗婆那。化为十头。一一头上。有千浴池。一一池中。有千莲华。一一莲华。有百华台。一一华台。各有千叶。象头华台。有百千亿帝释天王。亿那由他种种武器。金刚宝剑。间无空处。时阿修罗。见是化已。怖畏迷没。作是念言。帝释天王。遍虚空中。间无空处。手执种种刀戟器仗。身力无量。种种刀杖。满虚空中。间无空处。遍于十方。恐其水下。天帝军众。亦满其中。时阿修罗。甚大怖畏。各共相告钵呵娑言。阿修罗。勿怖勿怖。我能伏彼帝释天王。伊罗婆那。说是语已。疾走往趣伊罗婆那大龙象王。时伊罗婆那。即时以鼻。捉阿修罗。于虚空中回旋转之。如人弄铃。垂死乃放。象既放已。得少苏息。语阿修罗言。一人云何能破帝释。今当一切尽共攻之。时四阿修罗王。复走向伊罗婆那。帝释见已。放金刚雹。打阿修罗。欲令退散。非为夺命。时阿修罗。以无量大山刀剑矛槊雨天王上。如夏降雨。注天王身。端严无患。如是天王。与阿修罗无量大斗。余天见已。走趣阿修罗军。阿修罗军驰趣天众。互共斗战。无量恼害。无量众生见者大怖。无等娆乱。如是大战。天阿修罗王。及其军众。互相攻伐。无量器仗。坚如金刚。共合斗战。时天帝释。虽见无量阿修罗众在其前住。而不夺命。但欲破彼阿修罗众。令退无余。时钵呵娑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及其军众。退散败走。以来救护。求归依处。归大海下。向门而走。丧失势力。毗摩质多罗钵呵娑。乘百千轮殿。以为却敌。令三阿修罗王在前而走。怖畏苦恼。时天帝释。告伊罗婆那白象王言。速疾逐彼毗摩质多罗。彼以慢心。自言大力。汝今速往破其所乘百千轮殿。大仙所说不杀生戒。是涅槃道。此言真实。众生爱命。勿断其命。汝速至彼。破其轮殿。为百千分。伊罗婆那。闻是敕已。以变化身。疾于迅风。至大海下。钵呵娑毗摩质多罗。见已怖畏。在大海底。向门疾走。无力能进。伊罗婆那。以大势力。到其所已。手执其轮。令钵呵娑坠堕殿下。接令离殿。现对其所。碎其大殿。如摧朽草。时花鬘阿修罗王。皆失势力。命垂欲绝。忆念妻子。走趣门下。勇健阿修罗王。亦复逃奔。走趣水下。向门而走。以求自救。罗睺阿修罗王。亦复逃遁。走趣水下。望自救命。虽有大身。悉无气力。是时天众。见阿修罗悉破坏已。欢喜而言。阿修罗等。斗战得报。破坏退走。天见是事。作如是言。我等当往至其门下。观彼破阿修罗。时天疾往。走向水下。阿修罗被破。犹如猛风吹破浮云。天帝见已。语阿修罗言。汝以何故。自为此恶。令无量阿修罗众丧失躯命。汝与诸天共为怨敌。无少利益。今阎浮提人。顺法修行。以人修善。天有胜力。人行不善。天则破坏。汝不知时。不知方处。与我怨敌。无所利益。汝欲伐天。自得衰害。时阿修罗。闻是语已。复入水下。以求生命。时天帝释。敕诸天众。可回可回。阿修罗军。皆失气力。唯有微命。放之令去。还本所止。时诸天众。白天王言。此阿修罗。不可调伏。不知自力。不审他力。我等今可复更破坏阿修罗众。令不复回我于天中。自业受乐。于阿修罗。不生恼害。此阿修罗。云何于他顺法行人。而欲衰恼。我不报怨。终不回也。说是语已。手执种种器仗刀戟。速疾走趣阿修罗军。加以怖畏。令其破坏。而不杀害。时天帝释。起悲愍心。于钵呵娑恐其怖死。告诸天众。汝等无慈悲心。说是语已。与善法堂一切天众。还向天宫。时四大天王。见帝释还。告三十三天众言。天王既还。汝亦可回。既得胜力。皆各欢喜。悉还本宫。天王帝释。乘伊罗婆那白象王三十三天。歌颂赞叹。诣第二天。升善法殿。及余天众。皆入本宫。悉舍钾胄。置杂殿林。伊罗婆那。舍于化身。还复本形。入莲华池。如是到天世界。受五欲乐。五欲功德。共相娱乐。游戏林池。婆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等。破阿修罗既得胜已。心怀欢喜。还戏乐城。阿修罗军被破余残。身体毁坏。羞愧低头。诸妇女等。忧恼愁悴。向阿修罗。罗睺阿修罗。语诸被破阿修罗言。我先不语汝等。非是与天共战斗时。人顺正法。孝养父母。恭敬沙门婆罗门耆旧长宿。增长天众。减损阿修罗。我说是语。不随我言。是故今日。得此恶果。令天杀害无量众生。有阿修罗。语罗睺言。实如所言。不用王言。非时而斗。是故今得如是恶果。陀摩睺阿修罗言。以业欲熟。令我不回。生如是意。得此恶果。如是迭互说已。还于自地。毗摩质多罗。到第四地。入其本城。甚大羞耻。忧悴低头。婇女围绕。忧愦憔悴。钵摩梯等。非法恶龙。丧失气力。还戏乐城。如是爱毒。破坏众生。互相加害。流转世间。无有少乐。贤圣弟子。如是观已。得离欲意。
复次修行者。内观于法。随顺修行。此比丘如是观已。得十七地。心常乐观。第一实谛。尔时地神夜叉。见已欢喜。告虚空神。虚空夜叉闻已欢喜。告护世天。如是展转。乃至少净天。皆说是言。阎浮提中。有善男子。住某聚落。名字某甲。以信出家。剃除须发。被服袈裟。离魔境界。不乐烦恼。厌舍生死。作是观已。今得如是。第十七地。诸天闻已。皆大欢喜。作如是言。如此比丘。天中之天。损减魔众。增益诸天。
正法念处经卷第二十一畜生品竟
正法念处经卷第二十二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观天品第六之一四天王初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已。观地狱饿鬼畜生不善业报。如实细观察已。次第当观善业果报。所以者何。一切众生。乐于乐果。厌舍苦报。诸乐集故。名之为天。复观微细业。集众善业。受生灭身。得爱果报。以七种戒。生于天中。何等为七。口业四种。身业有三。以其亲近多修习故。生六欲天。六欲天中。有上中下道。命亦如是。有中有下。食亦如是。有中有下。色亦如是。有中有下。力亦如是。有上中下。乐报亦尔。有中有下。六欲天中。初之二天。依须弥山。四天依空。犹如云聚。彼初天众。属四天王天。初鬘持天。绕须弥山四埵而住。是鬘持天。有十住处。于一一面。异业异名。如是无量业。生鬘持天。依业受乐。无量种色娱乐受乐。无有老苦。诸业网印印之。从因缘生。非无因生。亦非断灭。非有作者。是故丈夫。常当自勉修诸善业。若爱自身。无始流转善不善无记业网。缚诸众生。流转生死。犹如水轮。流转地狱饿鬼畜生。于人世间。如观伎众。若行善业。生于天中。依须弥山。有六万山绕须弥山。种种众宝。焰光明曜。照诸山峰。莲华浴池。流泉清净。庄严其山。山高八万四千由旬。四宝所成。善业诸天所共围绕。无量光焰。以为照明。甚可爱乐。如是比丘。观于初天。鬘持天众。其鬘持天。有十住处。何等为十。一名白摩尼。二名峻崖。三名果命。四名白功德行。五名常欢喜。六名行道。七名爱欲。八名爱境。九名意动。十名游戏林。是为十处。各各异住。须弥龛向阎浮提。有二天住。一名白摩尼。二名峻崖。向阎浮提。随意所至。向瞿陀尼。有二天住。一名果命。二名白功德行。向弗婆提。有二天处。一名常欢喜。二名行道。向郁单越。有四天住。一名爱欲。二名爱境界。三名意动。四名游戏林。是诸天等。一一住处。广千由旬。住大海上。彼天寿命。阎浮提中五十岁。为一日一夜。如是寿命。满五百岁。亦有中夭。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彼地天。游戏受乐。作何等业。生于何地。彼以闻慧。观须弥山侧所住诸天。若人修善。以清净心。归佛归法归比丘僧。十指手顷。不生余心。彼人命终。生须弥埵白摩尼天。以其净心。受三归故。获威德身。光明庄严。受乐自在。所受快乐。十六分中。转轮王乐。不及其一。其地有河。名曰欲流。真珠为沙。以布其底。以何力故。峻崖二天心所忆念。从河而出。种种美饮。复有珠河。名曰真珠。珊瑚宝流。天众玉女。种种众宝。从河而流。所谓毗琉璃。碎金刚珠。天尼罗珠。天大青珠。天赤真珠。天车磲宝。及余种种众宝庄严。随念即得。复有香河。名曰香水。鹅鸭鸳鸯。以为庄严。其河两岸。多有金树。以为园林。种种众鸟。天闻香气。发欲心喜。受欲乐已。百倍悦乐。及余五欲。共相娱乐。多有众树。赤枝青叶。青枝赤叶。复有众树。其叶杂色。青黄绿色杂色。众蜂以为庄严。心常悦乐。出妙音声。受善业报。游戏受乐。种种众宝。庄严山峰。或严平顶有五山峰。何等为五。一名杂种。二名种种流泉。三名众鸟音。四名香熏。五名常果。如是等山。七宝庄严。此诸地天游戏喜乐。恣意自娱。天众玉女。以为围绕。歌舞戏笑。五欲恣情。心意悦乐。三归功德。乃至尽报。于未来世。得至涅槃。若生人中。财物具足。常得欢喜。受第一乐。好习伎乐。财物具足。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观天世间。见鬘持天。第二住处。名曰峻崖。以何业故。而生彼处。即以闻慧。见此众生于河津济。造立桥船。或以善心。以船渡于持戒之人。以持戒人故。兼渡余人。不作众恶。是人命终。生于善道。住峻崖处。以善业故。生彼天已。受种种乐。多众华池。围绕庄严。清净凉冷。香色妙好。无有泥浊。常有戏笑。歌舞游戏。多众天女。以为围绕。众宝严身。诸天女众。恭敬供养。五乐音声。以为音乐。与诸天女。游戏园林。众宝浴池。娱乐受乐。有六浴池。何等为六。一名流乐。二名乐见。三名一切喜。四名云鬘。五名池鬘。六名如意。复有四林。见之可爱。出妙香风。众华庄严。何等为四。一名香风林。二名杂林。三名蜂游戏。四名悦乐。天诸玉女。于彼林中。受五欲乐。随心所念。游戏园林。所行无碍。无所遮止。以众妙宝。庄严其身。受乐增长。如山浚水。五欲自娱。五根爱河波荡纵逸。游戏诸园林树浴池。种种众宝庄严金山。与诸天女。游戏山峰。多众天女。花鬘自严。端正无比。种种美味。食之充满。受斯乐报。心意悦乐。不可称说。善业因缘。乃至业尽。从此命终。生于人中。贤直巨富。为王典藏。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鬘持天所住之处。彼以闻慧。见鬘持天第三住处。名曰果命。以何善业。生此天中。即以闻慧。知此众生。于饥馑世。守持净戒。净身口意。为利安乐诸众生故。种植果树。行者食之。安乐充满。以是因缘。得安隐行。是人命终。生于天上。生果命天。生彼天已。无量天女。色妙无比。眷属具足。受天快乐。园林华果。真金为树。珊瑚为枝。诸宝交络。悬众宝铃。出妙音声。游戏林中。受五欲乐。有六种林。何等为六。一名一切义林。二名四园林。三名柔软林。四名遍乐林。五名蜂乐林。六名金影林。此园林中。常有天女。游戏受乐。莲华浴池。以为庄严。游戏林中。流泉浴池。出妙音声树出光曜。众鸟哀鸣。饮食丰足。七宝庄严。种种山峰。游戏受乐。其须弥山。有五山峰。何等为五。一名光明庄严。二名阎浮。三名白水。四名笑庄严。五名常游戏。此诸天众。游戏如此。众山峰间。受善业报。与无量百千诸天女众。以为围绕。共相娱乐。伽他颂曰。
以少因生天 得受一切乐
是故应舍恶 常行于善业
思心行布施 及护持净戒
戒能生天上 受五欲功德
非父母利益 兄弟及亲友
善护持净戒 从乐得乐处
持戒二世利 或持道最胜
持戒人为上 从乐得乐处
持戒施正行 是名净行人
以此自业深 从人生天处
戒为无尽藏 戒乐为无上
丈夫持胜戒 常受于安乐
持戒智慧人 常得三种乐
赞叹及财利 后生于天上
若人能持戒 如是修戒者
现乐得涅槃 永得不死处
无始生死来 欲痴等怖畏
戒为大光明 是故常行戒
常应赞叹戒 戒如清净池
王贼及水火 不能劫戒财
是故常修戒 远离于破戒
若人乐持戒 则得至涅槃
持戒人为贵 应亲近持戒
戒如日月光 破戒可鄙秽
无垢离旷野 离忧无热恼
戒为佛所赞 能至涅槃城
若人具足满 净戒常增长
是人戒守护 临终无怖畏
戒为初后善 一切乐行转
持戒者为贵 破戒如畜生
若人破戒者 行于畜生道
不识作不作 是故常修戒
若人持禁戒 为戒衣所覆
若有不持戒 裸形如畜生
持戒者之天 如至游戏处
如亲人忆念 持戒来至此
净戒持正行 善业皆和合
此人修善业 则生于天中
若人欲求乐 常应持净戒
是人能成就 增长戒充满
现在及未来 戒为第一伴
功德常随逐 是故应修戒
旷野饥渴怖 戒为能救护
持戒行为胜 随至未来世
若有持戒人 知戒果如是
彼则以利刀 自断其身首
众乐皆和集 不可以喻说
持戒果清净 善逝如是说
初善及中善 后善亦如是
戒果甚广大 从乐得乐报
知此功德已 常应修净戒
戒为能救护 无有与等者
如是比丘。思惟持戒实功德已。常赞持戒。毁呰破戒。如彼天处。受五欲乐。持戒业尽。退生人中。神德无比。第一端正。所生国土。多有树林。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鬘持天所住之处。彼以闻慧。知鬘持天。有第四处。受天快乐。名曰白功德行。以何等业而生此处。若人少智。见佛行时。以所著鬘。散于佛上。或以华鬘。供养佛塔。以善心思福田功德。思功德故。是人命终。生于善道白功德天。生彼天已。功德办鬘。庄严其身。毗琉璃宝。以为其地。七宝庄严。多有众鸟。身七宝色。出妙音声。光明普照。百功德光。庄严妙好。众树丛林。无量严饰。善宿之树。两崖生树。香熏树等。以为庄严。随心所念。香气广狭。满诸由旬。华果常茂。及余庄严。庄严其地。诸天伎女。歌颂舞戏。欢娱受乐。一一方面。游戏之处。娱乐悦乐。笑舞喜戏。围绕恭敬。所受快乐。不可称说。其地柔软。犹若生酥。天人行时。随足上下。如兜罗绵。一一住处。足蹑随平。亦如前说。一一宝树。出妙色光。其光如日。光明悦乐。妙色金树。华叶常鲜。无有萎落。善业所生。不可喻说。戒力自在。善业所得。如印印物。如是天子。游戏园林。莲华浴池。自业受报。有上中下。受天戏乐。自业身相。光明可爱。色声香味触等。恣情悦乐。身无病恼。无有饥渴。常恣五欲未曾厌足。多起爱欲。心不充满。若天忆念。随念皆得。随念所得。他不能破。自在无碍。心常欢喜。随念能至。化身随心。大小任意。广大轻软。一眴目顷。能行至于百千由旬。无少疲极。如风行空。无所障碍。天亦如是。无有疲极。天身威德。从心而生。轻净无垢。一切行处。如意光色。天子天女。欢喜游戏。于园林中。天子天女。五欲自娱。意悦受乐。各各相随。共相娱乐。诸地住处。于乾陀罗山园林之中。纵逸游戏。耽著欲乐。不念退没。无常之苦。放逸自恣。痴爱所诳。游戏放逸。乃至爱乐。生天因集。业尽还堕地狱饿鬼畜生。若有善业。生于人中。或守城主。或护国土。多饶人众。常欢喜处。无病端正。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鬘持天第五地处。彼以闻慧。见鬘持天有地。名一切喜。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以闻慧。见持戒人。心有正信。以花供养诸佛如来。自力致财。买花供养。是人命终。生于善道。生一切欢喜行天。生彼天已。受四种乐。何等为四。一者无怨。二者随念能行。三者余天不能胜其威德。四者天女不念余天。五种伎乐歌舞。互相娱乐。种种游戏。或以水戏。花池游戏。或以花戏。或以果戏。或以香戏。或以鸟戏。或游戏林中。蜂音游戏。互相瞻视。天女围绕。游戏喜笑。共相爱乐。皆悉无有。嫉妒之苦其地胜乐。妙香花池。以为围绕。所谓善香。莲华池。不萎莲华池。杂优钵罗莲华池。常饶莲花池。如是无量莲华池。庄严其地。种种快乐。游戏林中。以相娱乐其林金树。多有众蜂。游戏林中。种种众香众鸟哀鸣。甚可爱乐。人中五音。十六分中不及其一。如是天子妙色盈目。乾闼婆音以悦其耳。种种香风鼻所悦乐。如是五欲境界。无量众色。甚可爱乐。非从作生。他不能夺。不从他求。自乐成就。天诸上味。妙色味触。随意念生。从自业起如是一一林树。一一华池。一一园苑。无量天女眷属围绕。种种欲乐。爱乐喜悦。受善业果。多众金树。流出光明。金色众鸟。出妙音声。闻之悦意。如是无量不可譬喻。成就如是无量悦乐。乃至爱业尽。从天中退。或堕地狱饿鬼畜生。若有善业。生于人中。或主城邑。或主聚落。大富自在。心无悭吝。无量给使。以为围绕。受第一乐。以于福田种善业故。乃至涅槃。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鬘持天。彼以闻慧。见鬘持天第六地处。名曰行道。以何等业生于彼处。彼以闻慧。知持戒人。见大火起焚烧众生。以水灭火。救诸生命。是人命终。上升善道。生鬘持天。以无畏施因缘力故。受天乐报。爱色妙声。众香味触。无量天女之所围绕。种种伎乐。歌舞戏笑。多众天女。黄金栏楯。宝铃庄严。真珠罗网。以覆牕牖。无量宝珠。以为庄饰。无量天女。游戏其间。诸天女众。皆生爱乐。瞻仰天子。视之无厌。种种庄严。璎珞其身其身香洁。怡悦含笑。常怀欢喜。围绕天子。如是天女。见此妙色。心极爱乐。耳闻众声。皆悉悦乐。所谓金色众鸟。珊瑚为嘴。游戏翱翔山峪之中。出美妙音。不可称喻。或在山中出众妙音。或在峪中。或在花中。或在水中。或在空中。或在平地。或在阶道。或在山窟。出美妙音。如是天耳。常闻妙音。常闻妙香。所谓善妙香风。无量众华。无比快乐。天女口中。出妙香气。及余种种可爱妙香。闻之悦意。舌得无量须陀美味。转轮圣王所食上味。百千倍中。不及其一。身所衣服。无有经纬綖缕之文。细滑柔软。生爱乐心。无量种衣。著之悦乐。若生忆念。随意即得。清净可爱。他不能夺。如是无量六欲境界。无量快乐。无量莲花林中游戏。无量林树。金摩尼林。种种众鸟。其音美妙。合共游戏。于摩尼殿。如是游戏河池莲华。流泉浴池。如是种种欲乐果报。彼比丘以闻智慧。观察是已。而说颂曰。
六根爱著 境界所烧 爱火烧天
过于焚林 得乐爱乐 为乐所诳
不念退没 爱所欺诳 诸乐必尽
无有常者 欲得常乐 应舍爱欲
诸天退时 离天乐处 恩爱别离
过地狱苦
比丘思惟是已。复观世间诸乐。悉无自在。无常退没。为爱所诳。不知退没。作是观已。厌舍天欲。如是天中所受之乐。乃至善业不尽。业尽还退。随业受生。或堕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受第一乐。常无怖畏。为一切人之所爱乐。王者信用。乃至尽命无有恼乱。以余业故。于未来世。得至涅槃。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鬘持天第七地处。彼以闻慧。见此众生修行善业。见他亲友互相破坏。心怀怨结。能为利益。和合诤讼。以是善业。此人命终。上升善道。生欲爱天。生彼天已。随心所念。随念即得种种戏乐。种种衣服。种种庄严。天冠璎珞。受天乐具。一一出中种种歌颂。伎乐音声。所谓单茶乐音。天女歌音。乘众宝殿。常怀欢悦。种种园林。山溪峪涧。河池流泉。莲华郁茂。天女围绕。金色莲华。香风摇动。出妙香气。所谓毗琉璃林。多罗林。珍头迦林(魏言[木*甫]果)。鸟乐林。莲花林。众乐音林。俱枳罗林。善业所生。游戏其中。天河清净。摩尼庄严。莲华浴池。林树映饰。于河水中出妙音声。如是之音。多有众鸟其鸣哀雅。以此河池。庄严其地。譬如女人。众色具足。若无功德。若不孕产。不名庄严。天所住处。亦复如是。无河庄严。不名净妙。种种美味。色香具足。是故此河为第一庄严。一切世间。爱染味中。水为第一。庄严园林。乘于宝船。庄严人天。常所受用。多所利益。如是功德具足之水。众生受用。于此水中游戏受乐。从水戏已。诣镜水林。受天快乐。入镜林中。自照其身。树净无垢。犹如明镜。自观见其善恶业相。若有善业。自见其身生于善处。若有恶业。将受苦报。自见其身。先造业相。堕三恶处。五道生死所受苦乐皆悉明见。若不善业。见堕活地狱。黑绳地狱。叫唤大叫唤等。大地狱中。受种种苦。如前所说。皆悉具见。如天上乐。不可称说。地狱罪报。亦复如是。不可称说于镜树中。自见相已。悉忘天乐。犹如隔世。见无量苦。不复觉乐。如一两盐投恒河中。莫知其味。如是心苦。如大恒河。其乐微少。如彼盐味。虽有歌颂伎乐音声。园林游观。众鸟哀鸣。都无乐心。见是事已。舍至异处。心还耽著天诸五欲。复于异树。自见其身。堕于种种饿鬼道中。种种苦恼。饥渴烧身。见是相已。生大怖畏。告余天曰。大仙。我于镜树见大怖相。汝为见不。时天答言。我不见也。若有恶业。见饿鬼相。若有善业。不见恶相。大仙天子而问之言。汝见何相。天子答曰。见饿鬼相。受诸苦恼。既见饿鬼受苦恼已。悉忘天乐。如隔千生。厌舍林观。更向余处。复贪天乐。五欲自娱。色声香味触。种种华池。众鸟妙音。游戏其中。与众天女。游戏受乐。如是爱水之所漂没。复至镜林。恶业因缘。见畜生身。互相残害。自见其身。受畜生身。受种种苦。心甚厌恶。向余天所。如前具说。厌舍而去。还著贪爱。受五欲乐。往返生死。复于镜林。见人身时。随业所集。知识亲友兄弟破坏。还为和合。以是因缘。生此天中。见自业已。厌舍而去。还著欲乐。受爱色声香味触等。如是放逸。受天欲乐。又入镜林。复见自身命终退没。生于余道。或见自身。堕于地狱饿鬼畜生复生厌离。此处无常。我必退没。离诸天女。诸行无常。离别不久。一切动坏。作是念已。时护世天告言。天子。欢喜可爱。阎浮提人顺法修行。孝养父母。供养沙门婆罗门。增长天众减损魔军。如来正觉。出于世间。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妙义善语。无垢无减。清净白法。安隐寂静。所谓此色。此色集。此色灭。此色灭证。于镜林中。自见业已。闻如是说。问护世言。如来世尊。阿罗呵三藐三佛陀。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今在何处。护世告言。在阎浮提。为一切众生。宣说正法。是时天子。闻护世说。畏退没苦。下阎浮提。于人道中。死为大苦。于畜生中。相残害苦。饿鬼道中。饥渴大苦。地狱道中。烧煮拷掠。种种众苦。如是观察。五道之中。五怖畏已。来向佛所。遥见世尊。端严澄净。诸根寂静。意善寂灭。无上调伏。赊摩他定。人中之龙。调御丈夫。威德光焰。如融金聚。过逾日光。不可倾动。如须弥山。甚深如海。端坐树下。如真金山。是天中天。天子见已。发清净心。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住。白佛言。世尊。颇有常处不动不坏不变易不。尔时世尊。即为天子。说四圣谛。天子闻已。还归天宫。到天宫已。受五欲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退已。随业流转。若生人中。虽未见谛。常值知识。亲族眷属。兄弟具足。大富饶财。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鬘持天所住之处。彼以闻慧。见鬘持天第八地处。名爱境界。此等众生。以何业故。而生彼处。即以闻慧。见有众生作说法会。是人命终。上升天宫。生爱境天。过欲爱天。至爱境界。生彼天已。受善业报。其诸宫殿。皆真金色。七宝庄严。真金栏楯。多有众鸟。心爱乐鸟。一切音鸟。游戏河鸟金色之鸟。如是等鸟。其数众多。河池流水。园林游观。百河具足。百千种鸟。或受四欲。或有五欲。以自娱乐。目睹妙色。皆生爱乐。耳闻妙音。心爱悦乐。鼻闻妙香。内心爱悦。舌得美味。爱心增悦。身触细软。爱悦充满。心所忆念。意悦喜乐。五欲功德。心甚爱乐。受第一乐。于爱境地受无等乐。乃至爱善业尽。此世他世。业尽还退。若有余业。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生人中大富国土。所谓迦尸国。憍萨罗国。或生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天世间。以何业故。生鬘持地意躁动天。彼以闻慧。见此众生。以净信心供养众僧。扫如来塔。清净信心。知上福田。是人命终。生于善道。意躁动天。生彼天者。身无骨肉。亦无污垢。香气能熏一百由旬。其身洁净。犹如明镜。悉见一切诸天色像。成就如是善业果报。彼天住处。有四园林。何等为四。一名无垢林。二名明了林。三名善香林。四名曼陀罗林。于彼林中。有莲华池。池生莲华。珊瑚为茎。真金为须。鹅鸭鸳鸯。出众妙音。种种色香。上妙之花。无有尘垢。亦无萎落。水无衣浊。--充满。林中众鸟。常共游戏。于莲花池。其一一树。众华常敷。犹若新出。无有萎落。甚可爱乐。六时无变。善业之人。游彼林中。与诸天女。众宝严身。欢娱受乐。于六欲境。心意染著。无须臾顷厌离之心。爱网所缚。如鱼在网。受爱善业。乃至不尽。业尽还退。有余善业。不堕地狱。畜生饿鬼。得受人身。作大导师。大富饶财。王所敬爱。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鬘持天所住之处。彼以闻慧。见鬘持天第十地处。名曰林戏。以何等业。生于彼处。彼见闻知。若人持戒。信心清净。知僧福田。为施衣故。施一果直。为作衣价。心常爱乐。而生随喜。是人命终。生林戏天。生彼天已。于天园林。自在游戏。随意所至。若行水上。如游陆地。若行于空。亦无所畏。服天衣鬘。受第一乐。如上诸地。游行无碍。池流泉水。出妙香气。多众天女。威德光明。如第二日。受天快乐。以业因缘。得乐果报。非为自作。他人受报。众生作业。自受果报。若造善业。生天人中。若作不善。堕于地狱饿鬼畜生。乘善上生。恣意受乐。乃至善业不尽。业尽还退。有余善业。不堕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所生国土。多有林树。神德自在。不可破坏。以余业故。
正法念处经卷第二十二
正法念处经卷第二十三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观天品第六之二四王天之二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鬘持天十种地已。观迦留波陀天(此言象迹天)所住之地。有几种地。自作善业。受乐果报。彼以闻慧。见迦留天。有十种地。何等为十。一名行莲华。二名胜蜂。三名妙声。四名香乐。五名风行。六名鬘喜。七名普观。八名常欢喜。九名爱香。十名均头。是为迦留足天。十种住处。各各异业。生于天中。彼以闻慧。见此众生。持戒善业。以熏其心。归佛法僧。称南无佛。三自归命。以此善业。毕至涅槃。其善不尽。是人命终。生迦留足天。行莲华地。受五欲乐。爱著欲味。目视不眴。身如日光。爱乐彼地。一切莲华。如白象色。庄严其地。华常开敷。一一莲华。香气普熏一百由旬。胜余一切众华之香。种种色蜂。毗琉璃色。出种种音。人中种种伎乐音声。百千分中不及其一。何以故。天欲天音。人不能闻。所以者何。非人境界故。除转轮王及离欲人。转轮圣王诸根力大。能受天欲。离欲之人。眼等诸根。离忧喜故。是故能闻。畜生蜂音。犹尚如是。何况天女爱欲歌音。不可譬喻。如天女声。甚可爱乐。色香味触。亦复如是。受无量种。无量爱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中退。若有余业。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生长者家。多饶财物。以余善因缘。乃至涅槃。其福不尽。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迦留足天第二住处。彼以闻慧。见第二地。名胜蜂喜。众生何业而生彼处。若人智慧。有信持戒。有慈悲心利益众生。华香伎乐。供养佛塔。是人命终。生迦留足天胜蜂之处。种种音乐歌舞戏笑。游戏受乐。受自业果。华香恣意闻天女歌。即受快乐。无量天女。歌颂妙音。风吹众华。香气殊异。与诸天女。游戏众宝须弥山峰。耳闻音声。受天快乐。如是善业果报。比丘观已。为赞善业。即以伽他。而说颂曰。
戒善如阶道 业力生天中
若人乘此道 得至天乐处
四种口业戒 身三种净业
智人乘七业 能至于天中
持戒第一乐 财物所不及
财富可败失 持戒常牢固
人以戒庄严 戒香常端正
佛说净善业 生第一天处
若人行善业 能行于天中
如至游戏处 受第一快乐
身出大光明 晃昱照天宫
游戏诸园观 自业之所得
心常怀欢喜 受乐常安悦
游戏天宫殿 持戒因缘故
若人善持戒 护持无量种
成就天果报 是故应修戒
持戒为阶陛 得众乐因缘
若人破戒者 无有安乐处
持戒清净水 湛然常充满
以此自澡沐 天宫受快乐
若天鬘庄严 和合受快乐
游戏于天宫 皆由善因得
天女所围绕 如日月光明
天中受快乐 皆由善因生
随心念皆得 得已终无失
善法常增长 皆由善因得
受无量快乐 一切常增长
若人持戒者 则得如是乐
若人常行善 为王所敬重
善为胜庄严 是故应行戒
善人常调伏 矜愍诸群生
常行慈布施 能至天世间
不杀害众生 愍哀一切众
常修行正业 是人生天宫
不盗他财物 心常念布施
诸根寂灭慧 是人至天中
不犯他妇女 常乐行正道
求寂灭涅槃 彼人生天中
不饮酒醉乱 醉者人所轻
智人能离酒 彼人生天中
持戒善修行 舍离众恶业
能生无量乐 安慰一切众
如是比丘。观无量乐赞善业已。胜蜂欢喜无量众蜂出众妙音。乃至爱善业尽。从天还退。若有善业。不堕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第一端正。巧言辩辞。常受安乐。无有众恼。寿命长远。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迦留足天第三住处。彼以闻慧。见第三地。名曰妙声。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即以闻慧。知持戒人奉施如来无量心者。宝盖供养。是人命终。生妙声天。受天快乐。行于真金毗琉璃山。与诸天女天鬘庄严。游七宝山。入犍闼婆林。涂香末香。种种树林。种种泉流。河池莲华。其林光明。青黄紫色。入彼林中。香风微动。叶出歌音。阿修罗犍闼婆所有歌音。十六分中不及其一。微风吹动。互相[敲-高+亭]触。出妙音声。五乐之音。娱乐受乐。既闻乐音。十倍放逸。爱乐音声。染著自诳。香味触等。亦复如是。乃至爱善业尽。从天上退。若有余善。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多爱音乐。大富多财。舍宅安隐。五谷丰足。眷属妻子。寿命延长。王所敬爱。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迦留足天第四住处。彼以闻慧。见迦留天第四地处。名曰香乐。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以闻慧。见此众生。香涂佛塔。信心持戒。是人命终。生香乐天。受天快乐。不可譬喻。天修陀味。以为饮食。身心无恼。五乐音声。天鬘庄严。戏笑歌舞。与天女众。常相娱乐。如山涌水。游戏山峰。天青珠宝。珊瑚玫瑰。车磲马瑙。金山峰中。种种流水。河泉花池。俱翅鸟林。见种种林。游戏其中。流水河池。其味美妙。胜阎浮提。一切美味。善业所生。食此上味。受是天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还退。有余善业。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生大富家。多饶财物。丰足五谷。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迦留足天第五住处。彼以闻慧。见迦留足天有第五地处。名曰风行。以何业故。生于彼处。即以闻慧。知彼众生信心持戒。见比丘僧。以扇布施。令得清凉。如忧尸罗(冷药草名)。令诸比丘。读诵经法。是人寿终。生风行天。受天快乐。以善业故。香风来吹。悦乐无比。四天香风。皆来熏之。百千倍香。凉冷可爱。或胜一倍。乃至五倍。四天王天。香气二倍。三十三天。香气三倍。夜摩天上。香气四倍。兜率陀天。香气五倍。化乐天。他化自在天。香气六倍。以业胜故。天众亦胜。观善业已。其风行天。游戏林中。受诸香触。六天香风。皆入此天。同一风力。何以故。一风功德。不可宣说。随天所念。从风皆得。欲闻音乐。风吹山峪。天女歌音所不能及。若欲念香。乃至他化自在天众。华香和合。不可称说。来熏此天。若念凉冷。随心所欲。若游异方欲见众宝。须弥山峰。或游金峰。阎浮檀金。或颇梨峰。园林之中。种种华果。流泉河池。众鸟香华。以为庄严。种种天女所住之处。无量香触。出妙音声。天子乘风。至诸园林。山峪游戏。如前所说。如是香风。令此天子乘之去来受五欲乐。共相娱乐。游戏受乐不生嫉妒无有诤心皆相爱乐。以自染业。上中下业。如印印物。得相似报。得妙香风。无有嫉妒。业力既尽。从天还退。所造之业。有上中下。受报既尽。业尽还退。如是众生业行。随业流转。非无因生。彼比丘观察业已。而说颂曰。
如因日知时 因时生草木
随业因缘生 非是无因生
无量千生死 业锁之所系
三种爱坚牢 系缚诸众生
如蜜和毒药 是所不应食
天乐亦如是 退没时大苦
业尽怀忧怖 舍离诸天女
退时大苦恼 不可得譬喻
善业欲尽时 如灯焰欲灭
不知何所趣 心生大苦恼
爱毒之所烧 忧悲自坏心
语声身相动 怖畏失天身
如是众乐味 爱欲最大诳
以不舍离故 增长大苦恼
天上欲退时 心生大苦恼
地狱众苦毒 十六不及一
一切诸焰轮 爱力之所作
爱锁缚众生 至诸险恶道
诸天退时苦 人中舍命苦
观生死如火 见已离诸欲
若人放逸行 彼人无解脱
放逸痴所惑 去涅槃甚远
应离于放逸 放逸为大怨
天中放逸故 退堕地狱中
三界如轮转 业系轮不断
是故舍爱欲 离欲得涅槃
如是比丘。观天退已。厌离欲心。观风行天无常之乐。业因缘生。不离无常。乃至爱善业尽。从天还退。有余善业。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善于海行。为大导师。善知风路。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迦留足天第六住处。彼以闻慧。见迦留天第六地处。名散华欢喜。以何等业生于彼天。彼以闻慧。见持戒人心有净信。正身口意。僧说戒时。施诸澡瓶。或行道路。或于旷野。盛满净水。施人澡瓶。是人命终。生散花欢喜天。种种音乐。游戏音声。与众天女游戏众宝毗琉璃须弥山侧。香风所熏。种种香鬘。璎珞其身。流泉浴池。以为庄严。天子天女互相娱乐。受无量乐。于无量时。入流泉林。于彼林中。受天快乐。毗琉璃树。真金为叶。真金为树。毗琉璃叶。入此林中。常怀喜悦。身出光明。饮天甘露。善业因缘。阎浮提中。上味蜜酒。比天所饮。苦如葶苈。色味具足。其香普熏。满一由旬。一切众鸟。身真金色。饮众香水。心怀悦乐。出妙音声。遍满林中。多有众蜂。游戏其中。一切香味。从树流出。或有金色。有琉璃色。有车磲色。赤真珠色。有如绿色。从树流出。以为香河。名欢喜流。广二由旬。天子天女。游戏两岸。欢娱受乐。天子天女。饮已喜悦。歌舞戏笑。金色莲华。琉璃为茎。游戏歌颂。乘众宝殿。入大池中。八功德水。游戏受乐。互相浇渍。其池名曰阿栖之迦。清净严饰。殊妙无比。如是天众。受天快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不堕三恶。得受人身。生丰乐国。常无饥渴。生大富家。不值饥世。众人所爱。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迦留足天第七住处。彼以闻慧。见迦留足天第七地处。名曰普观。以何等业生于彼处。彼以闻慧。知持戒人修行善业。以善熏心。于破戒病人。不求恩惠。悲心施安。心不疲厌。供养病人。是人命终。生普观天。受五欲乐。天鬘庄严。心意悦乐。一一游观。如意游行。与诸天女。而自围绕。威德明耀。犹如日光。一切天众。恭敬尊重。游于须弥宝山之中。著众天衣。众宝庄严。随念游戏。行于林中。众莲华池。山峪河泉。受自业报。如是游戏天园林中。真金栏楯多有众鸟以为严饰。风吹铃网。出众妙音。其林名曰普现庄严。威德光明。胜百千日。须弥留山。有七山峰。围绕此林。何等为七。一名高山。二名合山。三名雨落。四名龙声。五名爱光。六名雨宝。七名星鬘。围绕彼林。以众宝铃。庄严众树。诸天女等。天鬘庄严。游戏林中。身百千光。晃耀明照。天子见已。五欲纵逸。以金莲华。共相娱乐。歌舞戏笑。妙音爱色香味触法。不知厌足。如是三十六火之所围绕。如火烧然。皆无厌足。比丘见已。而说颂曰。
爱火所围绕 遍于天世间
欲烧不自在 为欲痴所使
如火益干薪 增长火炽然
如是受乐者 爱火转增长
薪火虽炽然 人皆能舍离
爱火烧世间 缠绵不可舍
若人渡爱河 思觉恶虫畏
得至寂灭处 远离爱欲故
若人脱爱网 远离于欲嗔
智人度烦恼 永离诸忧患
若布施持戒 心常念于天
斯人污净戒 犹如杂毒水
爱诳诸众生 过于亿千劫
愚者不能舍 为贪之所使
众生爱所诳 犹依止于爱
如人负重担 而饮热醎水
饮已寻复渴 须臾无暂息
愚人不善思 唐劳自焦苦
是故应离爱 爱心难调伏
爱使诸众生 不得脱生死
无上第一乐 禅乐游观处
是乐为最胜 能视涅槃城
成就胜乐因 则受天乐报
爱网之所缚 还受地狱苦
爱初后非善 常受众苦恼
爱为众恶本 正法导师说
如是比丘。观天世间。欲河洄澓之所漂殁。退没死苦。具观察已。心生厌离。如是普观。天所住地。受天快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还退。不堕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大富饶财。妻子奴婢僮仆贾客。眷属和合。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迦留足天第八住处。彼以闻慧。见迦留足天第八地处。名常欢喜。以何业故生于彼处。即以闻慧。知此众生。以净信心。见犯法者。应受死苦。系在牢狱。以财赎命。令其得脱。不为财利。为益众生。慈悲心故。不求报恩。是人命终。得生天上。常自欢喜。悦乐百倍。胜于余天。以业胜故。无量天女。歌舞戏笑。以为娱乐。游戏山峪。金毗琉璃。柔濡触乐。河池流泉。于园林中。受天快乐。所受之乐。百千万分。转轮王乐。不及其一。何以故。与诸天众同业生故。身无骨肉。亦无垢污。于须弥山侧。众宝莲华。天鬘天衣。庄严其身。若上金峰。身则金色。升琉璃峰。身琉璃色。如入池水。身皆同色。上琉璃峰。其身光色。如第二日。琉璃力故。若升银峰。身色如雪。如拘物头华。一切身分。端正庄严。天女围绕。作众伎乐。游戏园林。受天快乐。如是游戏。遥见园林众树具足。名天戏林。乘阎浮檀金殿。入天戏林。其林柔濡。众鸟音声。和合美妙。天子入已。鸟名天音。天同业生。天善业故。即说颂曰。
若有人能作 爱乐之善业
彼人业果报 成就极端严
既得受天乐 若不行放逸
从乐至乐处 后必至涅槃
一切乐无常 要必终归尽
莫受此天乐 以为自娱乐
此天乐无常 寿尽必退没
既知此法已 当求涅槃道
一切法皆尽 高者亦当堕
和合必有离 有命皆归死
三界诸众生 现在及未来
生者必有死 无有法常者
譬如日出没 一切人皆见
一切生亦然 死法常现前
如是知诸法 一切皆生灭
莫行放逸心 放逸过毒害
谨慎不放逸 是处名甘露
若行放逸者 是名为死句
若不放逸者 常得不死处
若行放逸者 常趣于死路
若人行放逸 如毒亦如火
行放逸众生 命终至苦处
若人不放逸 所至应敬礼
能至寂灭处 永离诸放逸
一切乐皆尽 愚者不觉知
至于临终时 一切皆忘失
若人自爱身 应修行善业
修行于法乐 如佛之所说
一切皆无常 后则致大苦
佛因实谛故 为诸众生说
时天闻鸟说是偈已。心自思惟。其心醒了。念宿命果。少离放逸。知足光明。持其心意。不贪五欲。不行放逸。不久心动。复著五欲。受五欲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还退。若无恶业。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不遭王难。常受快乐。不值众恶。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迦留足天第九住处。彼以闻慧。见迦留足天第九地处。名曰香乐。众生何业而生彼处。彼见闻知。若人持戒。信于三宝。佛法僧中大福田处。施众末香涂香。净心供养。如法得物。以用布施。作已思惟而生随喜。是人命终生香乐天。受天快乐。身出光明。天五乐音。心常欢喜。经于多时。受五欲乐。不觉长远。诸根耽乐。躁动贪著。无始流转。不知厌足。游戏园林。以众花鬘。自严其身。涂香末香种种树林。具足光明。河池流泉。以为庄严。心著欲乐。不觉退没。如是欲境。爱心所诳。受五欲乐。乃至业尽。从天还退。若有善业。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生清凉国。不值荒坏刀兵饥馑。为一切人之所供养。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迦留足天第十住处。彼以闻慧。见迦留足天第十地处。名曰均头。以何等业生于彼处。若人持戒信心清净。见有众生得罪于王被发受戮。救令得脱。是人命终。生均头天。受五欲乐。三方天王所受欲乐。此天所受。具足无减。具三天乐。欲乐欲明。欲乐相续。三天之乐随念皆得。乃至天女五欲音乐受乐之具。乃至爱善业尽。从天还退。有余善业。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常离怖畏忧苦恼乱。无病安隐。端正妙色。人所爱念。大富饶财。随劫增减。寿命长远。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迦留吒足天十种地已。观四天王天第三住处。名常恣意。有几住地。彼以闻慧。观恣意天有十种地。何等为十。一名欢喜岸。二名优钵色。三名分陀利。四名众彩。五名质多罗。六名山顶。七名摩偷。八名欲境。九名清凉池。十名常游戏。是名常恣意天十地住处。以何等业生于彼处。彼以闻慧。见此众生。净心持戒。离于邪见。见人斫伐鬼神大树。夜叉罗刹之所依止。其人拥护令不斫伐。此诸鬼神不恼害人。依树受乐。无树则苦。以此人故。鬼神得乐。是人命终。生欢喜岸天。受天快乐。池名清凉。鹅鸭鸳鸯。身皆金色。以为庄严。出众妙音。七宝莲华。以为严饰。金色林树。名曰金林。其莲华池周匝围绕。金宝林树。影现池中。无量种色。其池妙好。如帝释池。若天帝释。从上而下。欲伐阿修罗。见其莲华。如日初出。如是莲华。无量百千。以为庄严。帝释见已。告诸天曰。此清凉池。清净庄严。甚为奇妙。于如是等。功德华池。心常爱乐。喜岸天子。与诸天女娱乐受乐。不可譬喻。自在游戏。天女围绕。受第一乐。行食自在。于华池岸。及行异处。身无疲极。心常悦乐。第一具足。歌舞戏笑。音常不绝。天女围绕。念身心乐。清净无垢。增长成就。受五欲乐。心无厌足。何以故。爱心如火。不知足故。如是天子。游戏种种山河宫殿。池水莲华。七宝庄严。游观之处闻种种音。与众天女游戏诸林。欢娱受乐。须弥山峰。毗琉璃宝。白银珊瑚黄金之色。光明照曜。自在游行。光明如日。可爱如月。或有光色不可譬喻。以善业故。得此妙身。受善业果。是天游戏。受五欲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若有余善。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端严殊妙。丰乐安隐。巨富多财。受第一乐。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常恣意天第二地处。彼以闻慧。见常恣意。第二地处。名优钵罗色。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以闻慧。见此众生顺法修行。持戒净信。为欲供养佛法僧故。造优钵华池。供养三宝。是人命终。生优钵罗色天。受天快乐。游戏华池。欢喜娱乐。歌舞戏笑。受无量乐。一一园林。琉璃珊瑚。真金庄严。其地柔濡。无量天女。游戏其中。受天快乐。随念成就。无量山峪。娱乐喜乐。以乐因故。受乐果报。五根所对皆悉快乐。身如琉璃优钵罗色。游诸华池。优钵罗间。其华香气。满百由旬。胜一切华。如王最胜。以因得果。如来所说。生天上已。爱彼华池。游戏其中。受无量乐。六根所对。心常爱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若有余业。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生大国土多饶华果。具足天乐。巨富饶财。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彼以闻慧。见常恣意天第三住处。名分陀利。众生何业而生彼处。彼以闻慧。见此众生。净身口意为佛法僧。造莲花池供养三宝。是人命终。生分陀利天。善业成就。受天快乐。种种众宝。庄严其身。光明晃曜。诸天所爱。华鬘庄严。多诸天女。以为围绕。金刚青摩尼宝车磲众宝。庄严娱乐。自在受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若有余业。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所生国土。多有陂泽。大富饶财。受第一乐。父母兄弟妻子眷属之所爱念。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常恣意天第四住处。彼以闻慧。见常恣意天第四地处。名曰彩地。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即以闻慧。见此众生心有净信。为比丘僧。染治袈裟。若毕钵罗。若赤若黄。若紫若绀。若栴檀。若青若绿。若黑若碧。以此众色。为出家人。染治法服。是人命终。生彩地天。受天快乐。众彩衣鬘。以为庄严。其身常出种种光明。以照其地。一切皆亦。如赤宝华。所出光明。其地光明。亦复如是。及余种种青黄杂宝。庄严其地。一切彩色衣服庄严。亦复如是。庄严其身。游戏林中。常受快乐。无以为比。无量殊胜。功德具足。受种种乐。善业所得。种种园林。宫殿楼观。与众天女。众宝庄严。游戏园观。随至彩地。皆与同色。一一林树。一一山峰。一一华池。一一河水。一一流泉。游戏受乐。种种伎乐。歌舞戏笑。与众天女。共相爱恋。六欲自娱。食须陀味。饮天甘露。无有醉乱。天众围绕。受斯悦乐。比丘观已。而说偈曰。
善业为高胜 胜高须弥山
善业能将人 阿迦尼吒天
种种持禁戒 护于无量种
以善业果报 天中受快乐
戒光净庄严 持戒清净水
澡浴修行人 生天受快乐
施戒自调伏 利益诸众生
智慧进慈心 彼人生天中
正行离众过 戒宝自庄严
悲心于众生 彼人生天中
质直者如金 炼之离尘垢
修行乐正业 彼人生天中
慈愍诸众生 心常念利益
不染诸恶业 彼人生天宫
昼夜持禁戒 智慧常护持
彼人生天中 常得受快乐
若人念思惟 乘于持戒马
到诸天宫殿 无量戏乐处
若游戏天宫 受天快乐报
皆由持净戒 如来之所说
若人鬘严饰 天华极精妙
游戏于天中 皆由善业故
游戏优钵花 园林而庄严
游戏于天中 皆由善业故
若住虚空界 天宝而庄严
清净光明天 皆由持戒得
金宝庄饰处 周遍妙花香
游戏于山峰 皆由持戒得
如人入己室 其心无怖畏
持戒亦如是 能至于天中
非鸡多花香 非摩卢占卜
能胜天中香 持戒香最胜
若人护持戒 此人则为胜
若人舍离戒 是名为死人
知此功德已 若为爱自身
善护持禁戒 远离犯戒心
持戒常调伏 忍辱人乐见
如人乘阶道 到天快乐处
如是比丘。观天所受自业果报。观业果已于生死中厌离欲心。彼彩地天游戏受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有余善业。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为一切人之所爱敬。大富饶财。生于南天无恼乱处。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常恣意天第五住处。彼以闻慧。见常恣意天第五地处。名质多罗(魏言杂地)。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即以闻慧。知此众生信心悲心。以种种食。施与持戒不持戒人。是人命终。生质多罗天。以种种业。得种种乐。种种敷具。受种种乐。种种游戏。诸园林中。与诸天女娱乐受乐。种种山林。溪峪峰岭。游戏其中。众华池泉。优钵罗华。钵头摩华。种种花果。游戏之处。种种衣服。庄严其身。种种言说。巧言辩辞。戏笑爱语。论议之言。作种种因。种种林中。受种种乐。如是比丘。观已欢喜。而说颂曰。
诸业之所作 过于巧画师
业画师天中 作种种乐报
种种众彩色 现观则可数
心业布众彩 其数不可知
毁壁画则亡 二俱同时灭
若身丧灭时 业画不可失
譬如一画师 造作众文饰
一心亦如是 造作种种业
五彩光色现 见之生爱乐
五根画亦尔 如业有生死
如世巧画师 现前则可见
心画师微细 一切不能见
图画好丑形 令壁众像现
心业亦如是 能作善恶报
是心于昼夜 思念恒不住
如是业随心 展转常不离
风尘烟云热 画色则毁灭
舍善不善时 诸业尔乃失
如是比丘。观心画师自在造业。如实观业。厌离生死。此天受于种种爱业。乃至业尽。从天命终。若有余善。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大富多财。常行正法。乘大船舫。以求财宝。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常恣意天所住之处。彼以闻慧。见常恣意天第六地处。名曰山顶。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以闻慧。见此众生。以善修意。为遮寒热。造作义屋。令人受用。是人命终。生山顶处。受天快乐。五欲自娱。种种成就。有七园林。一名曼陀罗戏林。二名云林。三名息乐林。四名游戏林。五名吼林。六名幻林。七名尼迦罗林。于此林中。与众天女。相随戏笑。歌舞纵逸。作天伎乐。随意游观。受第一乐。一一华林。游戏其中。以众宝藏。庄严其山。一一山峰。出金色光。游戏其中。离诸病恼。以众善业。得生彼处。受天悦乐。河水流泉。莲华浴池。而相娱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若有余善。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为大王师。众人所爱。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常恣意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常恣意天第七地处。名曰摩偷(魏言美地)。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以闻慧。见此众生修行善业。受持禁戒。利益众生。柔濡悲心。质直不谄。不恼他人。以食布施。道行沙门。婆罗门。贫穷病苦孤独之人。或一日二日。乃至多日。常供不息。是人命终。生于美天。受天快乐。园林铃网。出妙音声。诸天女众。周匝围绕。无量天欲。欢娱受乐。多诸童子。天须陀味。甘美恣意。曼陀罗华。以为天鬘。游戏华林。金毗琉璃。颇梨山峰。多有众蜂。游于华池。出美妙音。与众玉女游戏园林。其林胜于百千日光。曼陀罗林。俱赊林中。金色众鸟。音声可爱。五乐音声。受天快乐。金毗琉璃。以为其地。多有诸池。真珠为沙。以布其底。一一池中。八功德水。自业所生。须弥留山。金毗琉璃颇梨迦以为其石。庄严宝山。与天玉女。游戏受乐。受自业果。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若有余善。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常受富乐。近岷茶山。受大王封。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常恣意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常恣意天第八地处。名曰欲境。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以闻慧。见此众生。于持戒人。若邪见病人。施其所安。饮食汤药。令离病苦。是人命终。生欲境天。受天快乐。无所怖畏。同地诸天。悉皆供养。以业胜故。乐报亦胜。譬如灯大。光明亦大。如是天上。受天胜乐。以善业力。生于彼处。毗琉璃宝。摩尼金光。须弥山峰。游戏受乐。无量游观。庄严其地。园林浴池。河泉流水。七宝庄严。种种光明。多诸天女。恭敬围绕。受五欲乐。如意游戏。受诸欲乐。于彼受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若有余业。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第一端正。无所怖畏。大富多财。王所敬重。众人供养。寿命延长。生好国土。生值正法。不生恶世。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常恣意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常恣意天第九地处。名清凉池。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以闻慧。见有众生信心悲心。见诸众生临终渴病。见阎罗使。生大怖畏。以石蜜浆。若以冷水。施此病人。以是因缘。是人命终。生清凉天。受天快乐。其地具足。流水河池戏乐之处。于彼天中。受种种乐。目视则足。香气恣意。身触细濡。声味亦尔。其心清凉。离于醉过。其饮具足。五种功德。天既饮已。增十功德。行空不堕。乘空无碍。如游平地。不劳其力。歌舞戏笑。心常悦乐。受天功德。百功德乐。耳闻音声。无所障碍。如是天中。受第一乐。如是天乐。随意所受。境界之乐。有八林树。七宝所成。一名四欢喜。二名游戏行。三名意清凉。四明风乐林。五名音乐声。六名叶音。七名花林。八名如意林。于此林中。游戏受乐。眼视妙色。耳闻爱声。鼻闻妙香。舌得上味。如是离垢。其心清凉。五根境界。皆悉受乐。为如是等六欲所烧。日夜增长六欲之火。纵逸炽然。而不觉知。生放逸地。放逸坏心。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有余善业。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常离饥渴。无有疲倦。不值饥怖。受第一乐。一切世间人所爱念。为设敷具。供身医药。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常恣意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观常恣意天第十地处。名常游戏。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即以闻慧。见有众生。为修禅者。生厌离故。图画房舍。作死尸观。是人命终。生常游戏天。常受快乐。其地皆以金毗琉璃珊瑚因陀青摩尼宝。以为庄严。游戏受乐。无量音声。甚可爱乐。不可具说。饮食衣服华香之具。随念即得。无量游戏。所谓见林游戏。悦乐游戏。鸟音游戏。音声游戏。恣意游戏。善香游戏。触衣游戏。种种香熏。种种和合。游戏之乐。行于虚空。见诸亲友。心亦悦乐。行众宝山。亦受悦乐。成就如是无量悦乐。五乐音声。自业成就。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有余善业。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常有种种游戏之处。著于种种缯彩衣服。爱种种语。种种游戏。以余业故。
正法念处经卷第二十三
正法念处经卷第二十四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观天品第六之三四天王之三
复次比丘。观四天王三地住处。一一业果。具观察已。观第四处。彼以闻慧观三箜篌天。有十种地。何等为十。一名乾陀罗。二名应声。三名喜乐。四名探水。五名白身。六名共娱乐。七名喜乐行。八名共行。九名化生。十名集行。是为三箜篌天十地住处。比丘如是。分别观察彼业果报。以何业故生此天处。即以闻慧见箜篌天。修行善业。生彼天中。得相似果。第一地处。名乾陀罗。众生何业生于此天。若有众生。信心修身。以园林地。或甘蔗田。或庵罗林。美果之林。施与众僧。令僧受用。此人命终。生乾陀罗天。受无量乐。以天栴檀。牛头栴檀。以涂其身。无量天女。围绕娱乐。种种庄严。种种色貌。善知歌舞戏笑之法。游戏园林。及诸华池。游戏受乐。身服天衣。华鬘自严。心相爱乐。其华香气。熏百由旬。天诸玉女。闻此香气。皆大欢喜。百倍纵逸。瞻仰天子。欲情无厌。无量种法。百倍恭敬。如是天子。心意恣逸。欲乐自娱。有诸河流。一名宝流河。二名波流河。三名金流河。四名酒流河。五名美流河。六名流沫笑河。如是诸河。鹅鸭鸳鸯。出众妙音。于河两岸。多有园林。其林郁映。众鸟杂色。七宝庄严。出和雅音。甚可爱乐。诸天女众。出妙歌音。闻众鸟声。百倍增欲。不乐余音。闻已欢喜。受无量乐。七音具足。柔软相应。河中众鸟。天女歌戏。饮天甘露。无有醉乱。与诸天女。欢娱受乐。于众宝山。金毗琉璃颇梨山峰。园林池河。流泉莲花。众鸟严饰。复与天女。游于青色毗琉璃地。种种众华。遍覆其地。于此地中。游戏受乐。以善业故。天乐成就。如是比丘。以闻智慧。观天乐已。而说颂曰。
五根常受乐 欲境所诳惑
欲火未曾有 须臾间厌足
一一诸境界 处处见天女
一切胜境界 欲火焰炽然
若合若离散 或说或忆念
以天女因缘 火起烧天人
火法和合有 不合则不生
若合若不合 欲火常炽然
因缘不合故 火远则不烧
欲火无远近 常烧害众生
以意想薪力 邪忆念所使
爱油投欲火 焚烧愚痴人
若以火烧身 烧已须臾灭
名色离散已 欲火犹不灭
欲火烧众生 过于火烧人
欲火害虽甚 而人不生厌
五根因缘起 缘于五境界
爱风之所吹 欲火烧众生
从忆念燧生 由境界增长
虽非可见法 烧人过炽火
欲火亦如是 增长过炽然
如是欲所盲 贪著于欲乐
火则有光明 欲火闇所覆
是欲如怨毒 智人应舍离
如是比丘。观于欲火焚烧天人。心生悲愍。见其过故。不乐天乐。如是乾陀罗天。受种种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有余善业。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多有田封大富饶财。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箜篌天所住境界。彼以闻慧。观箜篌天第二地处。名曰应声。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以闻慧。见有众生正行善业。为邪见人说一偈法。令其心净。清凉信佛。是人命终。生应声天。受五欲乐。游戏天河。莲华池中。金毗琉璃。颇梨山峰。乾闼婆音。诸天女众。种种庄严。歌舞戏笑。端正无比。围绕天子。增长喜乐。游戏山峰。受种种乐。天鬘末香。庄严其身。无量境界。以自娱乐。又游山峪。金山园林。游戏受乐。有诸金山。所谓瞻婆帝山。无影之山。一切乐山。心意化山。如是等山。众宝庄严。金园林庄严。诸天众等。欢喜歌颂。游于山峰。乃至众水。众莲华池。其水清净。凉美净洁。以为庄严。众鸟纵逸。出妙音声。其山住处。甚可爱乐。受自业报。游戏受乐。天女围绕。种种众鸟。出众妙音。众蜂欲音。游戏天子。所住林殿。与众天女。受第一乐。如是地天。所受之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还退。随业流转。受诸生死。或生地狱饿鬼畜生。若有余业。得受人身。生于大姓豪富第一。人所敬重。身口意善。眷属坚固。奴婢僮客。皆悉具足。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箜篌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箜篌天第三地处。名曰喜乐。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以闻慧。见此众生修行善业。以净信心。施人美饮。或施行人清净美水。令其安乐。或覆泉井。恐诸蛇毒蜘蛛虫蚁堕于井中。行人饮之。而致苦恼。以是因缘。覆盖泉井。不求恩分。为福德故。彼人命终。生三箜篌天喜乐地中。生彼天已。其身光明。如第二日。以善业故。遍身庄严。游戏山峪。泉池流水。与诸天女。同心共游。端正少年。无有苦老。无量色声香味爱触。受五欲乐。其地山林多有七宝。以为林树。无萎林等。其林众花。未曾萎变。香气常熏。金影树林。金枝弥覆。毗琉璃峰。以为庄严。孔雀众鸟。俱翅罗鸟。七宝羽翼。出美妙音。自观身相。心生悦乐。所谓杂色羽翼。随天所念。出美妙音。闻其声已。各各皆发希有之心。此鸟能知我心所念。随意出声。其音美妙。于鸟口中。出甘露饮。相续不断。众鸟饮之。十倍纵逸。心生欢喜。口出百种功德之音。其音庄严。功德胜妙。闻种种鸟歌众妙音。爱欲之心。百倍放逸。心生欢乐。复有众鸟。名嘴游戏。于铃网内。出众妙音。其音清妙。与铃音合。不可分别。和合出声。两倍转妙。复有众鸟。名曰岸行。住于河岸。金莲华中。流出香饮。复有众鸟。名曰影游。随其行处。地则同色。复有众鸟。名曰轮鸟。若此轮鸟。戏行所近。令诸天女。端正殊妙。过先百倍。无量林中。游戏受乐。未曾断绝。随念成就。第一胜乐。清净无比。无量天女。而自围绕。游戏林中。或游山峰。乘空趣于金毗琉璃山顶。众莲华池。鹅鸭鸳鸯。其水清净。如毗琉璃。香水湛然。充满其中。于游戏处。众香流水。诸林香气。悉皆普熏。无量金树。毗琉璃树。围绕彼山。其地柔软。举足下足。蹈之随平。于此地中。与诸天女。游戏其中。皆共娱乐。目视爱色。无量百千。种种妙色。无量百千。可爱妙声。无量百千。种种妙香。如是诸根。受无量乐。乃至爱善业尽。从此命终。若有余善。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常得安乐。王所爱重。众人所念。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箜篌天。彼以闻慧。见箜篌天第四地处。名曰探水。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以闻慧。见此众生。修行善业。信心悲心。润益之心。见病困者。其命临终。咽喉之中。唿唿出声。余命未尽。施其浆饮。或施其财。以续彼命。是人以此善业因缘。命终生于三箜篌天探水之地。受天快乐。光明威德。如帝释王。诸天女众。周匝围绕。常受快乐。受自业报。过无量时。见无量林。无量河流。诸天女众。相随入林。林名摩利。无量河水。莲华浴池。以为庄严。天诸音乐。出妙音声。多有天女。欢喜娱乐。于其林中。多有华果。乾闼婆音。众鸟之音。其林宝树。曼陀罗林。俱舍耶林。不破坏林。常欢喜林。正欢喜林。如意香林。如是华香。普熏一切。诸天女众。随天所念。于摩利林。既游戏已。向五华林。互相娱乐。其林众鸟。名曰宿命。见诸天众。而说颂曰。
福德可爱乐 能得胜果报
是故应修福 无及福船筏
福德藏无尽 福德亲无上
福德如明灯 亦如慈父母
福德至天中 福能至善道
人能修福故 天上受福乐
若人修胜福 常得生乐处
是故应修福 无及福德乐
利益于二世 爱敬及财物
常观此二因 是名福德乐
福德恒随身 如影常不离
福为第一乐 无福无乐报
若天福德尽 退已随业生
世间善恶果 是故应修福
我于天世间 今受畜生身
无福因缘故 自业之所欺
若无福调伏 常行于恶道
其人无安乐 如沙不出油
愚人为心欺 远离于福德
其人不得乐 众苦常不断
是人数数生 数数还退没
以天行放逸 彼天乐无常
业网系众生 痴爱之所诳
无始生死来 流转如水轮
诸天退没时 具受大苦恼
地狱众苦毒 不得以为比
天乐必有退 如何不觉悟
不见死灭故 贪著世间乐
诸世间生灭 不可以数知
而人莫能厌 为爱之所欺
时诸天众。闻鸟说法。心少忆念。还复放逸。为心所使。行于爱欲。于彼林中。五乐音声。歌舞戏笑。以自娱乐。为放逸火。烧境界薪。一一住处。一一园林。一一山峰。一一宫殿。一一华池。与诸天女。游戏其中。受五欲乐。于此天中。受天快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随业流转。若有余善。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从生至终。不遭病苦。无有恼乱。人所爱敬。生好国土。离于饥渴。色貌端正。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箜篌天。彼以闻慧。见箜篌天第五住处。名曰白身。众生何业。生于彼处。若有众生。识于福田。以净信心。见有佛塔风雨所坏。若僧房舍。以福德心。涂饰治补。以正信心。知业果报。作已随喜。复教他人。令治故塔。是人命终。生白身天。生彼天者。服白色衣。如珂如雪。如拘牟头华。十六分中不及其一。所住宫殿。亦复如是。一切白光。其身鲜白。游戏诸林。珊瑚树林。出众妙香。种种乐音。歌舞戏笑。受天快乐。入珊瑚林。其林多有众鸟音声。光明庄严。有大势力。光明赤色。诸色中上。本身鲜白。以树赤光。身皆赤色。互相瞻视。各作是言。我等本色。皆悉不现。更生异色。此树色赤。可至余林。即与天女。入毗琉璃林。其林青色。如阎浮提。仰观虚空。令诸天身皆失白色。其树青光。悉覆天身。所有众鸟。及诸莲华。悉亦青色。时诸天子。与诸天女。而自围绕。作天伎乐。游戏歌舞。久受天乐。五欲自娱。经于久时。复诣银林。纵逸游戏。其银林中。一切严饰。皆为白色。白宝莲华。白宝众鸟。是白身天。入此林中。犹如乳中见月色像。久住此林。游戏受乐。天众伎乐。不可譬喻。舍此林已。诣众杂林。其林种种诸树庄严。或有金树。或有银树。或琉璃树。种种色叶。以为庄严。此天身色。亦复如是。生种种色。于此林中。与诸天女。多时游戏。复舍此林。诣金山峰。名曰普遍。其金山峰。七宝庄严。乘彼山顶。悉见须弥山王眷属。六万金山。须弥山王。住在其中。复至普眼山。上彼山已。久时游戏。多诸流水。河池庄严。周遍园林。多有众鸟。出妙音声。白身天等于普眼山。久受天乐。与诸天女。游戏受乐。舍彼山已。复往上于大围山顶。复有异天。来在此山。共集游戏。时白身天。与诸天众。游戏受乐。天伎乐音。甚可爱乐。受乐尽时。如灯油尽。其光则灭。犹如日没。其明亦灭。天亦如是。业尽还退。随其本业。生于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其身鲜白。如藕丝色。生于北天汉国土等。皆悉好色鲜泽具足。受第一乐。统领人民。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箜篌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箜篌天第六地处。名共游戏。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以闻慧。见此众生信心持戒。同为法义。和合共会。持戒布施。以是因缘。此诸人等。从此命终。生共游戏天。生彼天已。福德成就。皆共一心。和合受乐。游戏行食。皆共爱乐。境界悦乐。五乐音声。戏笑歌舞欢娱受乐。诸天女众。种种庄严。种种珍宝。庄严山地。游戏其中。受自业果。毗琉璃珠。以为栏楯。种种众宝。鹅鸭鸳鸯。庄严其河。种种宝树。庄严河岸。诸天女众。围绕游戏。诣真珠河。于其河中。无量流饮。清净香洁。白真珠沙。以布其底。真金为泥。多有金鱼。无量宝珠。庄严鱼身。其河两岸。黄金为树。毗琉璃宝。以为其叶。毗琉璃树。黄金为叶。一切华果。妙色具足。华果常敷。众鸟游戏。常怀悦乐。闻其音声。皆生爱乐。若以目视。见之心悦。彼诸天子。常怀欢喜。复往诣于本所住处婆求水中。宝树枝叶。如屋如殿。其地柔软。随足上下。如天青宝。往返游戏。众莲华林。以为庄严。平正广博。种种众鸟。妙宝庄严。或有金地。毗琉璃树。枝如罗网。以为宫宅。多众华香。众蜂围绕。以为庄严。天子天女。充满其中。受天乐报。复往泉水。园林浴池。其林众鸟。游戏水中。其身金色。充满其中。出妙音声。河泉流水。清净香洁。往注金山。出种种音。诸天女等。于其河侧。手执金华。围绕天子。娱乐受乐。以华相扑。以为喜乐。经于多时。复与诸天。诣于欲林。于彼林中。如是一切。放逸覆心。其林众鸟。恣于果味。众蜂色貌。如毗琉璃。恣于华味。俱翅罗鸟。心常醉逸。犹如春时。河岸众鸟。醉于美饮。如是天子。五欲恣意。诸天女众。见诸天子。欲心充满。如是女人。无有余乐。胜于欲乐。如是女人。欲味念欲。依止于欲。自性念欲。常念天子。心不舍离。若见天子。与诸天女。娱乐受乐。百倍惛醉。如是受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还与眷属。同生一国。同业修福。以余业故。皆悉巨富。皆行善业。一切皆共同受一业。同处受生。其人善恶。皆悉同受。无有差别。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箜篌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箜篌天第七地处。名乐游戏。若人持戒。化诸众生。令心净信。劝今欢喜。或教布施。或教持戒。信于福田。具功德处。是人命终。生乐游戏天。身具光明。即自思惟。我以何业来生此处。即自念知。我于前世。于人中时布施。此人为我知识。同为福德。以是因缘。生此天中。忆念如是。沙门知识。教化力故。令我布施。发清净心。是故我今生游戏天。即时回顾。见诸天女。如莲华林。众妙色相。具足庄严。见之心著。不复念本毫微之善。生放逸地。爱著五欲。受天触乐。见诸天女无量妙色。心生恋著。无始流转。欲火所然。犹如猛火。焚烧枯林。欲火所然。亦复如是。诸天女众。向诸天子。口出香气。遍其住处。手执莲华。无量庄严。诣天子所。天子天女无量欲乐。共相娱乐。受五欲乐。比丘如是。观放逸已。厌离生死。于生死苦大怖畏处。生怯弱心。而说颂曰。
苦乐法初起 则忘久苦乐
譬如初日朝 则无有先日
云何天世间 现在受天乐
不知当退没 一切皆归尽
如蜜在棘林 亦如杂毒饭
诸乐亦如是 不觉退没苦
天中上妙欲 受之无厌足
天中诸爱力 大乐自覆心
爱火烧众生 求乐不可得
若得离爱欲 一心行为乐
无我离欲人 能至涅槃城
是人初后净 从乐得乐处
若人断爱结 令心无遗余
善摄于心意 不受一切法
知应作不作 彼人常得乐
若能断爱河 得脱生死流
勇健者能度 必至涅槃城
爱者则无乐 三毒和合故
若能解脱欲 是名清净乐
如是比丘。观放逸行天爱火增长。生悲愍心。是时彼天。与诸天女。诣香烟林游戏之处。天女围绕。种种音声。歌舞戏笑。娱乐受乐。或行虚空。如鸟飞翔天女围绕。有乘鹅殿。有乘鹅鸟。有行于地。多有天女。歌赞音颂。身皆安乐。无有疲惓。诣香烟林。见彼林中。先住诸天。生大欢喜。和合共集。戏笑音声。第一欢悦。于香烟林无量音声。充满其中。箫笛箜篌。种种鼓乐。天女庄严。衣璎珞具。出众妙声。歌笑之音。诸河流水。出种种音。众宝色鸟。种种形色。天诸歌音。闻者悦乐。遍满林中。其林多有天诸药草。凤鸟泉池。华果具足。于此戏处。受五欲乐。复与天女眷属围绕。诣须弥山辩才峰间。于彼山中。众莲华池。园林具足。其山峰中。毗楼勒天王之所住处。无量天女所共围绕。观诸众生。所作事业。法以非法。几许众生行于法行。几许众生行于非法。作何业故。利益世间。作何业故。不益世间。以何令彼正法增长。非法减少。云何令魔军众减少。勇健阿修罗恼乱龙等。皆悉损减。如是护世天王。于辨才山。去峰不远。日所行道。毗留勒天王。观其光明。修行何法。有此光明。照于世间。思惟观日。行道光明。若世间人。顺法修行。拥护正法。如法增长。日光清净。时节随顺。光明照曜。五谷成熟。人无疾病。若行非法。则日无光明。五谷不登。人民疾病。如是皆由法非法力。得增上果。日之光明。非无因缘。光明无等。行须弥侧。故名大明。毗留勒天王。因见日已。观诸世间。彼诸天众。欢喜受乐。见此大明。行山峰间。光明威德。百倍欢喜。毗留勒天王。观世间已。见天光明威德增胜。心生欢喜。而说颂曰。
三种作善业 有三种三因
三时三地处 三功德三果
不盗常行施 而行于正法
实忍善相应 一切天中生
具足天庄严 天鬘自严身
如是天中乐 皆由善业因
若放逸众生 不行于善业
如是愚痴人 不得生天中
人中作善业 人作业成就
以是业报故 得生此天中
若有爱自身 欲受于乐果
作大福德因 得生天世间
若于诸天中 受上中下乐
如是三种乐 福德因缘故
若人作诸业 随业有增减
如是随诸业 天中受乐报
时毗留勒天王。观诸天众说是偈已。与诸天众。游戏山峰。园林浴池。华果地处。种种众鸟。出妙音声。多诸天众。目视山谷。心生爱乐。受六欲乐。贪于六境。放逸游戏。五乐音声。于莲华池游戏之处。或游饮河毗琉璃林泉池庄严。皆共游戏。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随业受报。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智慧辩才。为世导师。人所信受。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箜篌。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箜篌天。第八地处名曰共游。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以闻慧。见此众生。信心修行。持戒布施。法会听法。佐助经营。劝助随喜。深心善心。以净信心。如是思惟。此人福德。我亦如是。念当修福。是人命终。生共游天。随喜施故。无量境界。心生爱乐。其园林中。种种音声。游戏受乐。其池四岸。毗琉璃珠。以为栏楯。金华遍覆。种种众鸟。出妙音声。与诸天女。而共游戏。其园林中。俱翅罗鸟。孔雀庄严。与诸天女。游戏受乐。其诸莲华。琉璃为茎。黄金为叶。金刚为台。游戏其中。于美林中。众果具足。与诸天女。饮于美味。受五欲乐。或行山峰毗琉璃地。其地平正。或游山王。河泉流水。清净无垢。清凉快乐。与诸天女。游戏其中。或游渡济。真珠为沙。以布其地。清净水中。而自游戏。或有楼阁。七宝庄严。高峻广大。或有伎乐。与诸天女。游戏受乐。或有意树。宝铃妙声。以为庄严。或有林中。六时具足。与诸亲友。及天女众。常受快乐。或有七宝。以为其地。上此山已。观余天众。如是种种。不可譬喻。自业所化。受天快乐。如是诸天。爱乐放逸。不知厌足。眼爱无量种种妙色。不知厌足。耳鼻舌身意。贪于声香味触及法。亦复如是。如是六根。染爱六境。不知厌足。随得境界。爱心转增。如火益薪。随得境界。无量增长。爱覆诸天。不识真乐。受如是等无量天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若无善业。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间。同集一众。或入大海。商贾求财。或同一城。或在山中。同一村落。或同一业。或复亲友。或同一王。大富自在。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箜篌天第九住处。名曰化生。众生何业而生彼处。彼以闻慧。知此众生。起大悲心。见有众生。饥馑所逼。投没深水。欲自丧身。救此溺人。爱之若子。悲心救护。是人命终。生于天上。随此天子所近天女。加趺而坐。从其怀中。忽然化生。时天父母。即生子想。天子生已。生父母想。父母爱子。亦如阎浮提人。如是天中。从坐化生。爱之弥甚。语天子言。汝善果报。从我化生。我与汝乐。我今将汝游戏一切诸园林中。诸莲华池。及游山顶。金网所覆。泉流浴池。树枝弥覆。莲华池中。金色莲华。众蜂庄严。清净流水。及诸饮河。种种美味。恣意共汝游戏受乐。天子白言。我今生此。得善果报。生值父母。我今供养。时天父母。即将天子。诣两阎浮檀林。与诸天女。至彼林中。见阎浮檀树。华果郁茂。其香普熏。满五由旬。以华遍散种种妙色。青赤黄紫。种种形色。长短方圆。以此众华。庄严其身。如天发旋。时天父母。语其子言。此两阎浮檀林。欢喜花敷。若风动树。其华遍散。一切天众。汝今可于此林游戏。与天女众。而自娱乐。相随游戏。说是语已。与诸天众。共入彼林。见众天鸟。名曰命唤。即以偈颂。赞天子曰。
善来汝贤士 从作善业生
护持七种戒 今得如是果
持戒果安乐 天中受果报
持戒如船筏 能度生死津
若人戒水净 澡浴勇健心
阎浮檀金花 天中自澡洁
持戒为种子 修种种戒行
游戏于天中 汝今乐成就
若人调伏心 常以戒庄严
彼人得天处 受无量快乐
若人作善业 从乐生乐处
游戏于天宫 持戒增长故
乘于尸罗阶 增长于智慧
此人至善道 智慧善业故
是故常持戒 布施智慧财
常离于破戒 是避刀火毒
如是善护戒 将人至善道
若离于持戒 则无安乐处
如是命鸟偈赞天子。令心喜悦。天子闻已。心生欢喜。即与其父。共入林中。其林皆以如意之树。以为庄严。犹如日光。庄严奇特。无量百千树林和合。流泉浴池庄严其林。毗琉璃树。真金庄严。无量爱乐。初生天子。见此林树。生大欢喜。游彼林中。见诸天女。无所系属。时诸天女。见此天子。独游林中。容貌端严。未有天女。皆疾走诣此天子所。戏笑歌舞。作天伎乐。时彼天子。既舍父母。欲心所覆。诣天女众。共相娱乐。欢喜无比。天众伎乐。受乐成就。于金银毗琉璃车磲马瑙宝山峰中。园林浴池。真珠为沙。以布其地。天莲华池。种种众鸟。以为庄严。与诸天女。处处游行。游戏受乐。一一山中。一一河中。一一流水。与诸天女。游戏受乐。观察如是希有事已。共天女众。欢娱受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或作国王。或为大臣。为一切人之所爱念。颜貌端正。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箜篌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箜篌天有第十地。名曰正行。众生何业而生彼处。彼见闻知。若有众生。行于善业。见人亡破。为他抄掠。救令得脱。或于旷野险处。教人正道。或疑怖处。令他安隐。利益众生。善行三业。净身口意。是人命终。生正行天。生彼天已。其身光明。犹如满月。其光明曜。六根常受五欲之乐。常自娱乐。无量天女。以为供养。身服天衣。及著天鬘。常行游戏。园林华池。入颇梨林。其林皆悉是颇梨树。普出光明。以为严饰。华果具足。其叶光泽。犹如云母。果如明镜。其相方正。是时天子。入毗留博叉林。见百千身。皆悉端正。涂香末香。华鬘庄严。百倍踊跃。谓余天众悉不如己。时毗留博叉。入彼林中。观诸世间。以林势力。毗留博叉。于此林中。见空行夜叉地行夜叉及阎浮提法非法相。见增长果。于颇梨树。见人行法。心则欢喜。见行非法。心则不悦。毗留博叉。见法非法。向帝释说。于夜叉所。知阎浮提人若善不善。时彼天子。于此林中。受五欲乐。乃至爱善业尽。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于法城内。生于正见。大长者家。大富饶财。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箜篌天已。观四大天王天。名曰行天。绕须弥山王。住于宫殿。外道说言。曜及星宿。粗略而说。三十六亿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以闻慧。见此众生。持七种戒。身戒口戒。身三种戒。口四种戒。生于彼处。得增上果。以众生作善不善业因缘故。现善恶相。日月星宿。名曰行天。绕须弥山。虚空持风。名曰风轮。为增上缘。转持日月星宿。绕于须弥山王。于彼天中。二护世天。一名提头赖吒。二名毗沙门。此诸天众。与二大天王。游四天下。种种摩尼。以为宫殿。青黄赤白。如前所说。与行天众游戏空中。受五欲乐。如意自娱乃至爱善业尽。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得为人。常乐游行一切国土。设无因缘。常游诸国。或受安乐。或受苦恼。以余习故。余戒力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四大天王。更无余地。作如是念。四天王天。无量无边。如是尽观于须弥山四面受乐。右绕游行。日月游行。绕须弥山。随在何方。须弥山王。则有影现。人说为夜。阎浮提北。名曰风轮。持北方星。轮转不没。风轮持故。诸外道等。见此辰星。北斗七星。常现不没。便谓此星能持一切世间国土。不如实知。不知风力之所持也。如是外道。少分有知。比丘如实观。四天王天。厌离生死。见天退苦。观已厌离。生死无常。一切破坏。一切变动。一切别离。一切业藏。诸业流转。如是比丘。以闻知见。复次行者。内观于法。顺法修行。一切愚痴凡夫。贪著欲乐。为爱所缚。为求生天而修梵行。欲受天乐。如是比丘。深生厌离。不乐不著。不修不味。观诸乐已。以闻智慧。见彼比丘。能与魔诤。欲度生死海。得第十七地。地神夜叉。闻已欢喜。告虚空神。空行夜叉。闻已欢喜。告四天王。如前所说。次第乃至无量光天。阎浮提中。某村某邑。某城某国。某种姓中。某善男子。名字某甲。以信出家。剃除须发。而被法服。与魔共战。欲出诸有。如是无量光天。闻已欢喜。告余天曰。阎浮提人。顺行正法。我今随喜。此人发心。欲出生死。与魔共战。持戒正行。欲与魔战。减损魔军。增长如来所说正法。
正法念处经卷第二十四
正法念处经卷第二十五
大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观天品第六之四(三十三天初)
复次比丘。观于持戒。若有离于持戒智慧。不得生天。彼以闻慧。见持戒者生于天中。受天快乐。以有智故。命终退时。不堕恶道。以何等戒。有几种戒。生于天中。以何相生。见七种戒。化生天中。有上中下。不杀生戒。生四天王处。不杀不盗。生三十三天。不杀不盗不行邪淫。生夜摩天。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恶口绮语。生兜率陀天。受世间戒。信奉佛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生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亦如是。比丘如是。观于戒业。系诸众生。上生天中。云何持戒。生于何处。彼以闻慧。见此众生。受不杀戒。生四天处。身量色力。富命第一。若受不杀不盗戒。生三十三天。身量色力。富命转胜。若受不杀不盗不淫。亲近修习生夜摩天。身量色力。富命转胜。信智胜故。生兜率陀天。身量色力。富命转胜。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生化乐天。身量色力。受乐富命。转胜于前。受持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生于他化自在天中。身量色力。寿命富乐。胜于余天。非魔波旬自在所使。亦不使魔。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微细因生于天上。彼见思心。为胜戒因。上中下戒。生六欲天。心胜业胜。生于六天。以心胜故生处亦胜。
复次比丘。观戒几种。彼见世间。有二种戒。一者自生。二者从他。自生者。自性能持。从他者。和合而生。复有二种戒。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在家戒者。所谓五戒。出家戒者。持解脱戒。复有二种戒。谓一行戒。非一行戒。一行者。所谓一戒。非一行者。或受二戒。或持三戒。复有二种。一者久时。二不久时。久时者。尽形护戒。不久时者。随心所要。随力持戒。复有二种。一者有垢。二者无垢。有垢戒者生于天中。无垢戒者。至于涅槃。复有二种戒。一者世间戒。二者出世间戒。世间戒者则有流动。出世间戒则无流动。复有二种戒。一者自护。二者护他。自持戒者。名曰自护。他护者。令他住于世间染戒。复有二种。一者止。二者作。作者。成就诸行。转于生死。止者。知因知缘。而不进学。复有二种。一者智摄。二者施摄。布施摄戒。得大富乐智所摄戒。得至涅槃。复有二种。一者内行。二者外行。外行者。依于净身。内行者。心口意净。复有二种。一者修习。二者不习。修习者。已于无量世来修习。不习者。一世持戒。如是比丘。观如是等无量二戒。
复次比丘。观微细戒。有几种戒。比丘观戒。复有三种。一者少分戒。二者多分戒。三者尽受戒。少分戒者。持于一戒。多分戒者。或持二三。尽受戒者。持一切戒。复有三种。一者爱。二者不爱。三者自性爱。爱者。为财利故。而受禁戒。不爱者。疾病故而受禁戒。自性者。自性净行。此功德胜。复有三种戒。一者禅行戒。二者无禅戒。三者离恶戒。禅行戒者。修世间禅。乃至入于城邑聚落。而常修禅。非禅戒者。离禅行戒。离恶戒者。恐遭众恶。舍之不为。如人醉酒。行不善业。智人见之。断酒不饮。复有三种戒。一者谄曲戒。二者不谄曲戒。三者性善戒。谄曲戒者。垢染不净得少果报。不谄曲戒者。得大果报。性善戒者。若心增上则得大果。若心劣弱其果则小。复有三种。一者因缘持。二非因缘持。三者法不应作。因缘持者。有因缘故。护持禁戒。非因缘者。无缘持戒。不应作者。生于大姓所不应作。护种姓故。复次从缘持戒者。为得佛故。以思胜故。其果则大。无缘持戒。其果则小。不识果故。不应作者。求世名故。其果亦小。生于人中。复有三种。一者畏师。二非畏师。三者畏于恶道。畏师持戒名下持戒。非畏师持戒名中持戒。若畏恶道名上持戒。复有三种。一者自持戒。而不教人。二者自行教人。三者于他行舍。复有三种。一者缺戒。二者不缺戒。三者一切缺戒。缺戒者。初善持戒。后则破戒。是名缺戒。不缺戒者。初中后时。常善持戒。是名不缺戒。一切缺戒者。会诸外道。而受斋戒。邪见杀生。是名一切缺戒。
复次比丘。观四种戒。何等为四。离口四过。一者妄语。二者两舌。三者恶口。四者绮语。复有五种戒。止五境界。是名为五。复有六种因缘而持禁戒。一者畏他求便。二者畏于罚戮。三者怖畏。四者因缘。五者不观。六者自性。复有七种戒。谓身三戒。口有四戒。比丘如是。观无量持戒。众生畏于恶道。持戒能度。如是持戒。略说二种。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
如是比丘。观四天王天已。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及观业行。以何业故生三十三天。彼以闻慧。见三十三天所住之地。何等三十三。一者名曰住善法堂天。二者名住峰天。三者名住山顶天。四者名善见城天。五者名钵私地天。六者名住俱吒天(俱吒者山名也)。七者名杂殿天。八者名住欢喜园天。九者名光明天。十者名波利耶多树园天。十一者。名险岸天。十二者。名住杂险岸天。十三者。名住摩尼藏天。十四者。名旋行地天。十五者。名金殿天。十六者。名鬘影处天。十七者。名住柔软地天。十八者。名杂庄严天。十九者。名如意地天。二十者。名微细行天。二十一者。名歌音喜乐天。二十二者。名威德轮天。二十三者。名月行天。二十四者。名阎摩娑罗天。二十五者。名速行天。二十六者。名影照天。二十七者。名智慧行天。二十八者。名众分天。二十九者。名住轮天。三十者。名上行天。三十一者。名威德颜天。三十二者。名威德焰轮天。三十三者。名清净天。如是三十三天。比丘观于微细业之果报。持戒善业。集何等业。生于善道。善业因缘。得善果报。乐报处生。彼以闻慧。闻佛说法。非外道法。彼见诸天所生之处。游戏受乐。不可称说。帝释天王之所拥护。住善法堂。外道说为常住不灭。初观善法。次分别观。善修何戒。生善法堂。彼见闻知。若人持于七种之戒。不缺戒。不穿戒。不隙戒。坚固持戒。不可讥嫌。布施修心。于福田中。称时而施。若施阿罗汉。若看病人。若父母。若阿那含。若斯陀含。若须陀洹。若起灭定。若道行人。行慈悲心。欢喜舍与。于怖畏者。施其寿命。是人命终。生善法殿。作释迦提婆。姓憍尸迦。名能天主。有九十九那由他天女。以为眷属。恭敬围绕供养帝释。如一女人供给丈夫。诸天女等心无嫉妒。供养天后同奉帝释亦无妒心。其善法殿。广五百由旬。毗琉璃珠。以为栏楯。珊瑚为柱。颇梨车磲马瑙庄严。阎浮檀金。而为殿壁。如融金色。其床皆以金刚摩尼赤莲华珠青珠玉宝。以为庄严。其诸莲华。金刚为须。真金为茎。清净华池以为庄严。复有众鸟。毗琉璃翅。赤莲华珠。以为其嘴。青因陀宝。以为其身。遍满池中。其池四岸。青摩尼华。摩尼布地。复有众鸟。青因陀宝。以为其足。车磲为嘴。珊瑚为眼。充满池中。其池复有众鸟。具足其身。皆如阎浮檀金。珊瑚为翅。因陀罗宝。以为其眼。复有浴池。众蜂庄严。其蜂色相。如毗琉璃。庄严浴池。其善法堂。有十大华池。何等为十。一名难陀莲华池。二名摩诃难陀莲华池。三名欢喜莲华池。四名大欢喜莲华池。五名游戏莲华池。六名正忆念莲华池。七名一切义莲华池。八名正分别莲华池。九名如意树莲华池。十名因陀罗覆处自在大光明莲华池。是为十种大莲华池。以用庄严天善法堂。复有其余莲华林池。其华清净。白银为茎。真金为须。琉璃为叶。金刚为台。复有莲华。金刚为茎。杂色为叶。一一华叶。如赤宝华。如毗琉璃。有如车磲。有如金色。有如是等。杂色莲叶。或有百叶。有二百叶。乃至千叶。种种色华。各各差别。以为庄严释迦天王善法殿堂。其莲华中多有众鸟。常欲之鸟。一切行鸟。常音声鸟。若天帝释。与诸天女。入莲华池。娱乐游戏。鸟亦游戏。天奏音乐。鸟亦发声。复有众鸟。名欲放逸。若天帝释。游于华池。鸟亦游戏。如天女身。复有众鸟。名曰游行。于华池岸。口衔华须。遍于池侧。舞弄游戏。出妙音声。释迦天王。有如是等胜莲华池。
复次比丘。观天帝释善业所化。彼见华池。真金为鱼。或白银鱼。毗琉璃鱼。赤莲华宝。以为其翼。车磲为目。若嗔恚时。如赤莲花。种种杂宝。以为鳞鮔。或七宝翅。游戏受乐。于莲花池。
复次比丘。复观帝释莲华林池。彼以闻慧观莲华池。以何为地。彼以闻慧见天帝释。真珠为沙。以覆其地。或以银沙。或以金沙。或毗琉璃。以为其沙。如是种种杂色庄严。悉分别见。帝释天王善业所化。
复次比丘。如是分别观察地分。彼以闻慧。见彼波头摩华之林。周匝皆以真金栏楯。或毗琉璃。以为栏楯。或以白银。而为栏楯。真金罗网。以覆其上。种种众鸟。出妙音声。游戏池边。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善法堂莲华池中。其莲华池。众蜂杂色。出众妙音。金色华中。白银色蜂。金刚为翅。其身柔软。白银莲华。金色为蜂。如是种种众蜂。游戏其中。如是善业成就种种果报。复次比丘。观善法堂。彼以闻慧观善法林。释迦天王。几种园林。彼以闻慧。见善法堂所有园林。一一观察善法诸天。帝释天王。与诸天女。在何等林。游戏受乐。五欲自娱。彼见有林。名天女游戏。天树华果。皆悉具足。众鸟充满。树名如意。随天所念。悉从林生。若诸天众。游戏林中。胜华开敷。天女入林。若近其树。华即下垂。授诸天女。时诸天女。既取华已。枝条还举。如是众华。色香相貌。各各差别。随其念生。故名意树。若念音乐。亦复如是。闻种种音。随心所念。善业之风。吹诸树叶。互相敲触。其声美妙。如天乐音。故名意树。复有无量忆念之树。随诸天女心之所念。庄严之具。天衣天华。随念皆得。故名意树。复有意树。毗琉璃色。真金茎叶。白银为枝。毗琉璃叶。珊瑚为枝。或七宝叶。流出美味。复有意树。若诸天女。欲见帝释。以善业故。即于此林。见化帝释。与之娱乐。此林功德。见化帝释。如是林中。九十九那由他天女。一一天女。各见与己共相娱乐。不见余女。与天主会。随诸天女。心念庄严。见帝释身。即随所念。故名意树。如是林中。无量欲乐。于此林中。次第游戏。至喜乐山。其山庄严。七宝所成。以金刚身岩崿庄严。真金树枝。弥覆周遍。犹如宫殿。金银青珠。以为獐鹿。庄严其山。多有众鸟。出妙音声。其山有殿。名曰胜上。殿有千柱。其柱皆以金毗琉璃青摩尼宝之所成就。金刚厕填。百千天宫。犹如红色。端严殊特。师子之座。敷具柔软。殿有千床。毗琉璃宝。以为庄严。释迦天王。攻阿修罗军。既得胜已。一切天众。皆怀欢喜。赞叹帝释。共诸天女。升于此殿。游戏歌舞。共相娱乐随其本业。各各自受上中下乐。既游戏已。复入山中。游戏受乐。一心念欲。何以故。女人多欲。天欲胜故。天欲炽然。复诣一河。于其河中。上味饮食。随河而流。种种色香。上味之饮充满其中。若有饮者。离于醉乱。饮名欢喜。天女饮之心大欢悦。
复有美饮。名曰能观。既得饮已。悉能遍观一切天中所有园林无量山障。一切皆见。复有天饮。名曰众味。其饮甚多。饮之色力百倍增长。天女饮已。复入食地。以其自作上中下业。得如是报。种种色香。美味具足。既饮食已。复往诣于音乐之地。游戏山中。毗琉璃宝。以为乐器。真金为弦。众宝鼓音。马瑙杂宝。以为箫笛。诸天女众。无量音声。如是无量。无数音乐。乾闼婆音。诸天女众。遍身庄严。身诸乐具。游戏受乐。以自娱乐。歌乐音声。宫商和雅。音曲齐等。皆悉具足。为增欲乐。既作歌音。复往诣于铃音之地。其地铃网。微风吹动。出于无量百千妙音。闻之欢喜。歌舞戏笑。种种妙宝。庄严其身。复往诣于众鸟庄严莲华之池。其池众鸟。金银杂宝。以为庄严。天女入中。游戏受乐。各取金华。而共游戏。以华相散。心无嫉妒。种种游戏。其声美妙。八功德水。游戏其中。既游戏已。为增欲故。自欲难满。贪著欲烧。不知厌足。复往诣于镜树之林。于此林中。自见其身。种种庄严。功德具足。种种镜中。见种种色。十倍放逸。何以故。女人之性。三种放逸。何等为三。一者自恃身色。而生放逸。二者自恃丈夫。而生放逸。三者憍慢。而生放逸。自见身色。轻余女人。复舍此地。更诣一林。名一切时。其林一日具有六时。常不断绝。犹如轮转。以六种时。而为庄严。林中众鸟。无量杂色。随其林中。时分相似。共游林中。离于嫉妒。心怀悦乐。见此林已。随心所念。入六时林。随时游戏。而受悦乐。种种时鸟。自集游戏。与诸天女。而相娱乐。于此林中。受五欲乐。不念余林。时天帝释。既至此林。天女欢喜。歌舞戏笑。供养帝释。如是帝释。一林之中。种种功德。皆悉具足。
复次比丘。观天帝释。第二园林。有几种林。名字何等。彼以闻慧。见帝释林。名一切游戏。有何功德。彼见闻知。其林自体。名一切林。于此林中。多有天子。共诸天女。游戏受乐。百千天女。随念游戏。于游戏处。有八万四千行殿。毗琉璃宝。以为其轮。阎浮檀金。以为铃网。白银罗网。以覆其上。七宝庄严。第一天子。或有乘马。或有乘鹅。或有乘空。或有地行。或有伎乐。或作歌音。围绕帝释。向游戏处。八万四千龙象。金网覆身。宝铃庄严。柔软缯褥。以覆象上。若象念欲。颐则开敷。香汁流出。第一胜天。乘此龙象。瞻仰帝释。前后围绕。诣游戏处。八万四千天女。种种庄严。瞻仰帝释。或歌或舞。或奏天乐。种种游戏。诣游戏处。八万四千天女。作众伎乐。游戏歌舞。娱乐帝释。种种庄严。瞻仰帝释。天后舍脂。乘千辐轮七宝之殿。真金毗琉璃砗磲马瑙。天青珠宝。大青珠宝。以为庄严。驾百千鹅。阎浮檀金为身。珊瑚为足。赤宝为目。赤莲华宝。以为其身。珊瑚为嘴。真珠为翅。以驾其殿。随帝释念而有所至。帝释坐上。以种种宝。庄严其身。威德光明。胜百日光。同时并照。与后舍脂。诣游戏处。胜余一切天女庄严。足一百倍。共天帝释。分座而坐。诣游戏处。如是诸天。受于色声香味触乐。与三十三天。向一切乐林。一切天众。围绕帝释。及以舍脂。如前所说。受于无量百千种乐。龙象之殿。大臣侍卫。歌乐音声。娱乐帝释。向一切乐林。游戏受乐。欲至彼林。先住天女。闻天乐音。手执莲华。作众伎乐。出迎帝释。帝释见之。告诸天众。此诸天女。一切林中。种种众宝。以为庄严。种种音声。我今与之游戏林中。时诸天众。闻帝释说。白言。天王。此诸天女。王之给侍。常归于王。以王为主。帝释告言。此天女等。非我给使。非归于我。非我业力。以自业力。自业受身。随其自业。有上中下。是故天女有上中下。非是我力。尔时帝释。而说颂曰。
下业得下报 众生道成就
中业得中报 上业丈夫身
若人所作业 随业得果报
其人时处业 于此身中受
若天光明轮 游戏种种乐
斯人得善果 清净胜业故
若丈夫作业 或善或不善
受于果报时 或苦或受乐
此种种乐报 种种天游戏
此非我因缘 由彼前业得
时诸天众。闻天帝释说此偈已。皆生随喜。合掌顶受。向一切乐林。欲共游戏。诸天女等。或百或千。手执莲华。种种庄严。一一天女。形貌色相。悉无差别。歌音亦尔。善业所化。瞻仰帝释舞戏而行向游戏林。其林宝树。白银为叶。白银为地。银色众鸟。充满其中。出种种音。帝释为首。与诸天众。次第而入。种种宝光。若身若地。光明旋转。遍虚空中。帝释见已。心大欢喜。天女歌音。宫商齐等。天乐音声。八万四千行殿。驾以龙象。铃网庄严。出众妙音。无量天子。九十九亿天女。赞叹帝释。受六欲乐。
时天帝释。与诸天女。复往诣于一切乐林。乘大龙殿。亦如前说。天主释迦。及余天众。次入金林。金叶金果。五丈夫量。其味甜美。众香具足。食之增欲。龙象食之。醉欲而行。闻众乐音。舞戏自娱。诸天见之。生希有心。舞戏可爱。食已舞戏。种种鸟音。于此林中。银色众鸟。住于金林。第一端严。
时天帝释。与后舍脂。及诸天众。天子天女。游戏受乐。余天子等。各与天女。歌舞戏笑。互相娱乐。以善业故。不生嫉妒。复往金林。林中有池。名曰清凉。金色莲华。毗琉璃华。种种和集。围绕帝释。天善法堂。共天帝释。娱乐受乐。与天女众。久时在于莲华池边。作众伎乐。共善法殿。一切天众。复入一切乐林。其林皆悉毗琉璃树。金果具足。美味充满。如波那婆果。色香味具。诸天取果。开而饮之。其味胜于人中上味摩偷之酒。诸天饮之。无有醉乱。天有三种放逸受乐。一者天女。二者食果。三者五欲。是为三种。受放逸乐。如释迦天主所食天饭苏陀之味。自业成就。一切天众。恭敬围绕。一一方面。于毗琉璃林。游戏受乐。种种众鸟。及以众蜂。铃网弥覆。既游戏已。还与天众。入善法堂。有第三林。名曰无比。释迦天王。有五百子。天女围绕。游戏其中。其园广博。所受之乐。次如帝释。常顺法行。正见无邪。以正见故。于斗战时。胜阿修罗。若人供养父母。恭敬沙门婆罗门。随顺无诤。彼作是念。我今当将诸天女等。诣无比林。一一天子。有一那由他天女。以为眷属。妙色具足。皆共一心。游戏受乐。时诸天子。诣帝释所。白言天王。我今欲往至无比林游戏娱乐。愿与我等。至彼林中。时天帝释告天子言。吾已游戏。今欲顺法。以自利益。乐从欲生。不可满足。我今舍乐。畏放逸过。放逸过毒。是故舍离。时天帝释。而说偈言。
不放逸不死 放逸是死处
不放逸不死 放逸常生死
不放逸不死 放逸是死句
我以不放逸 今得天中胜
我今信如来 汝当修行法
我于佛教法 不敢有违失
若违如来语 贪欲愚痴人
不得脱众苦 常受诸衰恼
时天帝释。说是语已。入善法堂。尔时帝释子诸天子等。生大欢喜。共诣本宫。金宝庄严。歌颂娱乐。还其所止。击鼓相命。欲诣园林。游戏受乐。尔时七万天子。各乘宝殿。有乘天鸟。与诸天女。游行空中。天众围绕。或有游于莲华池间。奏诸天乐。歌舞戏笑。诣无比林。时帝释子。天鬘庄严。雨栴檀香。其明晃耀。犹如日光。或有光明。如月盛满。有如星宿。随其自业。向无比林。各各爱恋。其心无间。入彼林中。受天快乐。其林端严。不可喻说。入彼林时。香气无比。牛头栴檀香。十六分中不及其一。闻此香已。生希有心。复入饮林。为求乐故。次第入林。以善业故。毗琉璃树。金树银树。颇梨迦树。各有百数种种杂色。犹如杂彩。其树杂色。庄严奇妙。亦复如是。无量色相。天子见之。如净明镜。无量百千。四顾观视。生大欢喜。天女围绕。闻众乐音。心甚欢喜。复于异处游戏自娱。其林众鸟。真金为翅。毗琉璃为胸。珊瑚为足。白银为背。赤真珠宝以为其目。出众妙音。复有天子。闻斯妙音。各相谓言。谛听谛听。众鸟之音。无量音曲。与天女音不可分别。闻鸟声已。复诣异林。游戏受乐。见诸池中。千叶莲华。光明如日。至彼池间。种种庄严。如前所说。与诸天女。围绕华池。歌舞戏笑。娱乐受乐。复与天女。更至异林。于此林中。河泉流水。于其河中。有种种水。所谓流乳。及以流饮。甜美众水。天子饮之。多有众蜂。众鸟百数。金银珊瑚。杂色宝石。集在河中。天子天女。于此林中。游戏自娱。经于多时。受五欲乐。复往诣于华树林中。其林众华。悉不萎变。香气普熏。满十由旬。所谓月光明华。月色华。白色华。清凉无热如星色华。复诣果林。其林有果。所谓蜜搏树果。辛味树果。柔濡树果。香鬘树果。闻香即饱。六味树果。如意味果。无厌足果。如是无比林中。具足此果。善业所生。于此林中。游戏受乐。饭食餐饮。复往诣于鸟舞之林。其林众鸟。游戏歌舞。出妙音声。天子闻之。即受快乐。复诣杂林。其林异色。一切华果。如前所说。河池众鸟。亦复如是。故名杂林。于此林中。五欲自娱。乾闼婆音。久受快乐。释迦天王。作是思惟。我诸子等。何处受于放逸之乐。不觉退没。时诸天子。知天帝释心之所念。至帝释所。诸天女等。各还本宫。游戏受乐。尔时帝释。见诸天子。而说颂曰。
悕望诸境界 爱心难厌足
离爱则知足 此人无忧恼
若人爱欲境 则不得安乐
境界如毒害 后世受苦恼
若初若中后 若现在未来
求乐不可得 后则受苦恼
一切诸世间 增长于生死
流转不暂停 和合必有离
未曾有免者 乐为苦所覆
无量诸诳惑 众生痴所诳
游戏于爱欲 一切痴爱人
未曾有厌足 境界难满足
如火益干薪 世间爱所诳
难满亦如是 虽近于死地
犹不生厌离 为爱境所诳
不求善资粮 天退不自在
为爱所诳惑 我今教呵汝
汝为欲所迷 当作自利益
法为第一道 若有行法者
从乐得乐报 能如是行者
得寂灭涅槃 是故应修福
以求涅槃乐 若有常修福
得至无尽处 天闻帝释说
寂静心调柔 是时帝释子
调伏顺父教
时天帝释。教呵诸子。令顺正道。修行善业。闭恶道门。诣于杂林。游戏受乐。诸善所生。帝释天王。有五百殿。种种诸宝颇梨珊瑚。金银天青宝王。天大青宝。种种诸宝。释迦天王。见种种林。诸莲华叶。如日初出。以为庄严。帝释见已。而说颂曰。
人中造福德 人中无量种
作种种福德 种种皆成就
不作众善业 为心怨所诳
退时不自在 堕于极恶处
一切诸宫殿 诸业所庄严
以善业增长 成就天人报
尔时释迦天王。说此偈已。复诣余殿。其殿敷置无量柔软宝庄严座。以为严饰。善业所化。时憍尸迦。见此宫殿。处之受乐。复至银殿。无量光明。无量众宝。无量众华。严饰其殿。无量天女。游戏受乐。复至园林诸天女等。其地柔软。众华庄严。其林广博。种种金鸟。出众妙音。众蜂围绕。如意之树。释迦天王。普眼所观。天众围绕。游戏受乐。其身威德。胜于日月。金树林中毗琉璃殿。以众宝柱而为庄严。诸莲华池青宝庄严。时天帝释。作如是念。我入宝殿。游戏受乐。诸天亦念。天王欲入。与诸眷属。天女围绕。欢娱受乐。尔时帝释。知天所念。告诸天子。汝等各各游戏园林。时诸天子。闻天王教。各入华池。与其天女。游戏自娱。天王入殿。坐于清净毗琉璃床。以善业故。其殿清净。犹如明镜。于此净壁。悉见古昔诸天王等退没之相。及以名字。其名曰钵浮多天王。自在天王。无忧天王。正慧天王。一切乐天王。善住天王。普明天王。一切爱天王。千见天王。威德天王。持德天王。青色天王。不退天王。如幻天王。斋戒天王。福德天王。诸游戏天王。挮罗天王。憍尸迦天王。以善业故。见如是等三十三天王。如是天王。善业尽故。退堕地狱饿鬼畜生。随所生处。受大苦恼。若入地狱。壁上见其受大苦恼。若堕饿鬼。见其壁上。受大苦恼。饥渴烧身。羸瘦苦恼。筋骨相连。若堕畜生。见其壁上互相残害。受大苦恼。若生人中。追求作业。受种种苦。如是见诸生死。无可乐处。于生死中。多诸过患。无坚无常。变易破坏。如是天王。皆悉退没。以自业果。生于地狱饿鬼畜生。云何舍于如是大乐。受斯苦恼。云何可忍。奇哉生死。甚为大苦。能将天人至大怖处。第二天王。受斯大苦。释迦天王。第一胜人。见此事已。生大厌离。自观其身。闭三恶道。从天中死。生于人中。人中命终。还生天上。若生人中。生安乐国城邑聚落。生大姓家。行正法处。离于邪见憍慢谄曲。复有自见。生于人中。为国王子。大臣之子。正见家生。大富自在。人中命终。当生何处。即自见身。还生天中。具大神通。第一光明。共余天众。食于杂食。心生愧耻。以业薄故。随所作业。如业得食。后于生处。不见胜食。愧心思惟。我当几世受如是报。以善业故。于殿壁中。自见其身。天中七生。人中七生。去来七返。无第八生。非于天中。非于人中。非地狱中。非饿鬼中。非畜生中。帝释心念。云何我身无复生处。我生何处而不可见。心生惊怪。何故无有第八生处。久思惟已。即自念知。先闻世尊说如是言。须陀洹人。七生之后。入无余涅槃。我必如是。以清净心。敬礼世尊。发欢喜心。坐其金座。阎浮檀金。以为床座。众宝庄严。复于壁中。见诸先世退没天王。复念入于善法堂上。见诸天众。利益诸天。时天帝释。从其座起。往诣杂林。共诸天子天女眷属。游戏自娱。受五欲乐。种种众鸟。庄严林树。及以莲华。以为严饰。诸天见已。作诸伎乐。乾闼婆音。至帝释所。皆为作礼。围绕帝释。天子天女。歌舞游戏。种种欢喜。善法堂天。种种庄严。共诸天女。围绕帝释。作众伎乐。诣善法堂。一切欢喜。歌舞戏笑。时善法堂所住诸天。随帝释行。供养帝释。种种音声。鼓天伎乐。种种歌舞。出美妙音。遍诸天众。异住诸天。闻此乐音。皆来诣于善法堂上。皆为天王。稽首作礼。右绕而住。无量百千。诣善法堂。善知歌舞。种种庄严。以善业故。生在其中。戒善所护。受斯大果。一切天众。乐报成就。其善法堂。纵广五百由旬。其色鲜妙。如融金聚。毗琉璃树。以为庄严。种种宝花。周匝严饰。其花香气。满五由旬。常若新出。令心爱乐。未曾厌足。如是天众。给侍帝释。九十九那由他天女。随天帝释。入欢喜殿。金毗琉璃车磲宝柱。以为庄严。其床柔软。敷以天衣。释迦天王。悉令就坐。诸天受教。即皆就坐。
正法念处经卷第二十五
正法念处经卷第二十六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观天品第六之五(三十三天之二)
时天帝释告诸天曰。以善业故生此天中。业尽则退。业果因缘而生此天。我于此天必有退没。当自勉力以求安隐。时诸天众。闻天帝释说是语已。白帝释言。如是天王。我等于此善业乐处。不敢复作放逸之行。白言天王。以何因缘令我不退。尔时帝释。告诸天曰。八方上下所生之处。无非有为无常破坏。勿生贪著谓可常保。不净烦恼后致大苦。非生乐法。非智因缘。非为正行。如是忆念。后则大苦。诸天子。汝等已曾无量世中。生此天上。命尽还退。堕于地狱饿鬼畜生。复以善业。生此天中。受自业果。受天中乐。业幻所诳。复堕地狱饿鬼畜生。是故天子。不应放逸。我所说者。是恒河沙等诸佛之法。闻此法者。于生死中。当得解脱。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唯有大苦聚集。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大苦聚灭。如是天中生死回旋。如是见已。生厌离心。烦恼尽故。常不破坏。不生不老。无死无尽。是名涅槃。诸天子若能如是则脱生死。此生死处。无有此法。所谓无生常住不可破坏。无尽无灭。于生死中则无此法。于生死中。唯有退没生灭之法。
时诸天子。闻天帝释说是法时。于过去世佛正法中。修行来者。更不放逸。信佛法僧。一心清净。种涅槃因。若有天人。于过去世佛正法中。不修心者。放逸乱心。为爱所诳。受五欲乐。以爱诳故。具受无量生死苦恼。时天帝释。说是法时。护世四天王。如是思惟。释迦天王。共诸天众住在何处。作是念时。即见天王坐于天宫。天众围绕。威德光明。受天快乐。时四天王。即诣善法堂。至帝释所。头面作礼。于一面坐。坐已须臾。复从座起。于帝释前白言天王。阎浮提人。行十善道。顺于法行。孝养父母。恭敬沙门婆罗门耆旧长宿。天王。愿加欢喜。时天帝释。告护世言。我亦随喜。护世天王。利益世间。令行善法。我闻欢喜。汝得善业。如是阎浮提人。随顺法行。护世天王。向帝释说。若阎浮提人。不顺法行。不孝父母。不敬沙门婆罗门耆旧长宿。增长魔众。减损正法。帝释闻之。告三十三天及四天王。速疾庄严。阿修罗王提罗勇健钵呵娑王。非法恼乱恶龙王等。住于海下。或来战斗。尔时护世四天王等。闻帝释教。还四天处。至乐见山。庄严器仗。如前所说。时天帝释。与护世天无量千众。而自围绕。天衣天鬘。以自庄严。将诸天女。诣一切主山。犹如众星围绕满月。绕须弥山。亦如日光处于众星。如百千金山围绕须弥。金银毗琉璃青因陀珠赤莲华宝。以此宝树庄严。天帝游戏之处。多有众鸟出妙音声。天莲华池。伊罗婆那白龙象王游戏之处。金色莲华。琉璃为茎。与诸乳象。共游其中。如前所说。虽是畜生。亦受天乐。
时天帝释。至其象所。以手摩扪。而戏弄之。我此白象王。善能与诸阿修罗斗。令我得胜。说是语已。复往诣于一切主山。至无忧殿。与诸天子九那由他天女。而共游戏。受五欲乐。共诸天众。伎乐音声游戏之处。无量庄严。天众受报。乃至爱善业尽集乐报尽。于善法堂命终还退。或堕地狱饿鬼畜生。若有善业。得生人中。常受快乐。聪明智慧。同生一城。或同聚落。于世间中。最为上首。或为亲友兄弟知识。常受安乐。以余业故。帝释天王闭三恶趣。观天退没。而说偈言。
此地诸园林 及诸莲华池
山峰极端严 广大多珍宝
莲华诸河池 宝石而庄严
林树种种花 众鸟皆和集
金树如意树 净如毗琉璃
银宝或珊瑚 种种杂庄严
众蜂出妙音 在于莲华池
宝楼甚广大 端严极净妙
庄严甚奇特 诸天所应供
如是诸严饰 天人轮回转
如幻亦如泡 如乾闼婆城
五欲爱所诳 天乐亦如是
爱伤诸世间 流转生死海
爱毒如猛火 灭坏诸世间
欲乐无厌足 求之而不息
无常火烧已 不知何所趣
众生皆为此 爱毒之所诳
爱染覆诸天 不觉时所迁
天人阿修罗 地狱龙夜叉
一切无自在 念念时所迁
一切三界中 为时网所缠
不知无自在 为爱之所惑
如是天帝释。见天无常。有生有灭。见无常已。念第一法。以偈赞佛。
南无婆伽婆 利益诸众生
说爱如毒害 为众广分别
了知一切法 其智无挂碍
离于智所知 则无第三法
无常及苦空 亦无有作者
如来见实谛 为诸众生说
尔时帝释。以清净心。赞叹佛已。如印所印。还住所止。受天快乐。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第二处。名曰山峰。众生何业。而生彼处。彼以闻慧。见此众生。教人持戒。乃至一日一夜。不杀众生。亦不偷盗。不犯王法。不行偷盗。乃至小罪亦不故犯。是人命终生于第二。山峰之处。其地柔软。须弥山峰。种种杂业。光明庄严。于此地中。观见一切须弥山根。金银琉璃杂宝庄严。无量天鬘衣服。庄严其地。妙色如融金聚。毗琉璃林庄严山地。与诸天女。游戏其中。复往诣于饮食之河。一名天善味河。二名大驶流河。三名流行河。四名大流河。五名曲流河。六名浚鬘河。七名千流河。八名如意河。饮此河流。离于醉乱。一切诸饮。从河而流。种种众味。种种诸色。或有乳色。或赤宝色。青宝王色。毗琉璃色。或黄金色。或有杂色。妙香流出。湛然常满。复有天食。皆有种种色香味具。味如石蜜。香洁白净。如意之味。随天所念。有种种味。种种园林。香花庄严。种种色鸟。以为严饰。与诸天女。游戏其中。种种伎乐。歌舞戏笑。甚可爱乐。多有诸林。谓娑罗林。大娑罗林。如意树林。常华香林。如意风林。触身悦乐。金枝庄严。铃网弥覆。百千众鸟。出妙音声。受五欲乐。共相娱乐。无有病恼。离于饥渴。身无疲极。无所营作。如心所念。游戏园林。莲华池中。见诸妙色。五欲娱乐。住山峰天。其身光明。如意大小。神通自在。随意所念皆悉即得。得已不坏。无能夺者。如是住峰。一切天众受自业乐。乃至爱善业本所持戒。不杀不盗。善业既尽。命终还退。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住于山谷。大富饶财。端正第一。园林郁茂。寒暑调适。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第三地处。彼以闻慧。见有地处。名曰山顶。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以闻慧。见有众生。持二种戒。见诸众生被缚幽闭。解之令脱。行于旷路。为饥所逼。不盗他人甘蔗果菜。虽有势力。不夺他人浆水饮食。以其不杀放众生故。是人命终。生三十三天山顶之处。受无量乐。无量河水。所谓欲流洄澓。悕欲为岸。欢喜之人。忆念涛波。于此河中。多有众鸟。色香爱味。诸有蛟龙。无量欲著。曲戾流行。水沫为筏。嫉妒园林。无量境界。以为山谷。如是爱河。诸天没溺。无能渡者。无始轮转。不得彼岸。流注不绝。习为甚深。行于三道。瀑流波注。遍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为大势力如是爱河。诸世间人。亦不能渡。山顶诸天。爱河常流。与诸天女。游戏其中。受五欲乐。有六园林。何等为六。一名常欢喜。二名常游戏。三名白云聚。四名普乐林。五名如月林。六名恒河林。如是等林。严饰山顶。游戏其中。受无量乐。复向饮河。所谓质多罗河。手触之河。无厌足河。杂色水河。其河两岸。金银颇梨。以为林树。华果具足。甚可爱乐。以善业故。其地诸天。种种河林。饮食香洁。从河而流。千万天众游戏娱乐。所服天衣。无有经纬。身具光明。无有骨肉。亦无津污。口意无惓。常怀欢喜。行步庠序。歌舞戏笑。乃至爱善业尽。身口意业。清凉业尽。第一乐报。决定业尽。从天还退。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常受安乐。巨富饶财。乐修智慧。游戏歌舞。所生国土。多处高原。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第四地。名善见城。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以闻慧。见有众生修行持戒。救于溺人。令脱水难。或将被戮。救赎令脱。或以自身投深水中。救彼溺人。若有恶人。教令偷盗。不从他教。不行偷盗。乃至行于旷野。饥渴所逼。尚不盗人粮食果食。尊敬于戒。于微细戒心生畏惧。不敢毁犯。是人命终。生善见城。其城纵广十千由旬。十千阶道。阎浮檀金。以为其地。十千大殿。毗琉璃宝。或阎浮檀金。或有白银因陀青宝。及余七宝。间错庄严。于诸街巷。多有楼阁宝殿庄严。光明晃耀。若以日光。喻彼天宫。如日中灯。其城四面。毗琉璃宝。以为园林。周匝庄严。真珠罗网。遍覆其上。复有金树。银网弥覆。复有银树。金网弥覆。有七宝树。为游戏处。如意之树。随天所念。从此树生。因陀青宝。大青宝林。金色众鸟。出妙音声。金林之中。银色众鸟。青宝林中。赤宝华鸟。赤宝林中。杂色众鸟。如是园林。众鸟妙音。以为庄严。善见大城。街巷阡陌。一切皆以真金宫殿。白银为柱。毗琉璃树。以为庄严。复有金殿。毗琉璃柱。复有金殿。金树庄严。杂宝宫殿。庄严阶道。金色众鸟。出妙音声。周遍庄严。善见大城。不可称说。有四大林。以为严饰。一名云鬘林。二名大树林。三名光明音林。四名乐见林。一一园林。纵广二千五百由旬。一一林中。有一万河。皆以金华。弥覆水上。两岸严饰。甚可爱乐。金银颇梨。青宝王树。以为庄严。于此林中。多有众蜂。白银为身。毗琉璃宝。以为两翅。其音美妙。胜于笙笛丝竹之音。过十六倍。毗琉璃树。黄金为果。香美柔软。味胜石蜜。其果香气。满一由旬。鸟闻香气。百倍受乐。金树银果。香美上味。毗琉璃树。黄金为叶。杂宝色果。如是种种。无量林树。庄严围绕。善见大城。随其忆念。种种善业。皆悉成就。得种种报。如其种子。受如业报。住善见城。受无量乐。此城如是。众所乐见。故名善见。其林种种。赤宝庄严。珊瑚车磲。种种铃网。弥覆园林。游戏之处。善见诸天住在其中。其城宫殿。华鬘宝幢。无量百千亿宝幢幡盖。微风吹动。出于种种微妙乐音。多诸天子。天女眷属围绕。住于须弥山顶善见城中。善业庄严。受胜报者。三十六亿帝释天王之所识知。有大神通。光明威德。心常欢喜。无量百千天子天女。出天王城。诣林游戏。乘于无量百千亿殿。种种幢幡。百千亿种。以为庄严。其殿种种色相庄严。因陀青宝。以为箱舆。赤莲华宝。以为殿轮。有乘宝殿。紫磨金地。毗琉璃道。车磲为绳。以界道侧。宝铃庄严。复有天子。乘众宝殿。有乘宝宫。车磲为底。真珠罗网。以覆其上。珊瑚为壁。白银为柱复有天子。乘于金殿。真珠为壁。赤宝为底。白银为柱。珊瑚庄严。一一庄严。出千光明。百千诸殿。不可称说。天众围绕。无量百千种种庄严。天子乘之。往诣园林。毗琉璃幢。或赤覆幢。或紫金幢。或赤莲宝幢。无量种色。宝幢众幡。遍于虚空。欢喜游戏。往诣四林。无量伎乐。百千亿声。种种妙音。皆悉具足。闻者爱乐。如业所得。上中下报。欢喜受乐。往诣大林。一一天子。与天女众。或百或千。乃至百千。歌舞戏笑。乾闼婆音。伎乐具足。往诣大林。受五欲乐。一一天女。各与天子。娱乐受乐。如意纵逸。往诣种种游戏之处。或行空中。如青云气。毗琉璃色。如是天众。处于虚空。以种种衣。庄严其身。种种严饰。美音爱语。往诣大林。或有天众。行于金道。无量百千。宝殿轮辋。辗诸金地。金尘满空。令空阴翳。而无染污。若诸天子。命欲终时。尘则著身。有诸天子。曾见余天。有如是相。不久退没。受大苦恼。生慈悲心。而说颂曰。
诸天行此道 或百或千还
为于时节火 而烧境界薪
见他病死相 而自不觉知
衰相既至已 乃知自苦恼
放逸自浊心 常乐于境界
不觉死随逐 常不离众生
受乐游戏人 乐行于放逸
死军将欲至 破坏如毒害
非是咒药力 非天阿修罗
自业之所缚 世所不能救
尘垢覆身面 而犹不自觉
死信既来至 不久必终没
众生常贪欲 渴爱无厌足
死贼忽已至 著乐不觉知
汝已死相现 为死之所牵
须臾必退没 退时受苦恼
此山顶众生 园林庄严处
业缚不自在 受于自业报
游戏放逸行 受乐无厌足
痴人爱增长 退没不自在
有烟必有火 其相法如是
如是退没相 必当归死苦
如是天子。见是相已。放逸心息。修本善根。呵责自心。及余天子。如是说时。有诸天子。乘种种殿。宝网弥覆。悬众宝铃。无量庄严。以自校饰。见者爱乐。天鬘天衣。以为庄严。如融金聚。百千万众。遍须弥顶。是时天子。见天众来。或乘金殿。或在地行。或乘鹅殿。有与天女。歌舞戏笑。向游戏林。天莲华树。河泉池流。华果茂盛。种种杂宝。以为庄严。一切园林。甚可爱乐。善见诸天。既至园林。即皆下殿。往诣金树。其树鲜荣。曜若日光。空行天众。从空而下。诣游戏处。一切天众。皆悉云集。鼓乐弦歌。游戏受乐。无有嫉妒。歌舞戏笑。五欲自娱。庄严乐音。与诸天女。行于饮食河岸之间。向琉璃林。其琉璃林。以真金果以为庄严。香色具足。味如蜜酒。与诸端正妙色天女。饮摩偷果。久受天乐。如是天众。歌舞戏笑。以受快乐。余天闻已。往帝释所。合掌顶礼。白言天王。善见城中。一切天众。皆诣园林游戏之处。天王当知。帝释闻已。敕诸天众。速疾严饰。我欲往诣善见诸天游戏之处。善法堂上。一切天众。闻天王敕。乘种种殿。若乘金殿。毗琉璃幢。毗琉璃殿。真金为幢。七宝杂幡。以为庄严。金色鸟殿。出众妙音。或有马殿。其行速疾。或有金鹅。毗琉璃足。赤莲华宝。以为两翅。天子乘之。随天帝释。向善见大城游戏之处。复有天子。乘孔雀鸟。七宝为身。是孔雀鸟。于阎浮提中。胜余一切众鸟之色。何况天中善业庄严。形相色貌。无以为比。乘此孔雀。诣游戏处。种种乐音。歌舞戏笑。诣善见天。游戏受乐。时天帝释乘于千辐四轮之殿。其殿庄严。七宝所成。何等为七。一者青宝王。二者赤莲华宝。三者车磲宝。四者清净毗琉璃宝。五者珊瑚金刚。六者颇梨。七者真金。如是七宝。杂色庄严。驾以千鹅。身七宝色。种种形相。音声美妙。胜诸天女歌颂之音。帝释乘之。有五百幡。金银毗琉璃。以为宝幢。青黄赤白紫色。杂成庄严其殿。帝释乘之。无量天女。歌颂妙音。在前歌舞。或游虚空。或行于地。随意自在。无所障碍。受五欲乐伎乐自娱向善见天游戏之处。余天见之。执种种华。毗琉璃茎。往帝释所。善见天众。见帝释来。皆舍游戏。往迎帝释。帝释告言。汝等今应游戏水中。善法天众。闻帝释敕。顶受其教。即入池水。取莲华叶。向善见天。驰速而走。善见天众。亦执莲华。走向善法天众。游戏喜笑。时天帝释。住在空中。观诸天众。游戏水斗。久时游戏。犹不厌足。复以莲华。而共斗戏。或以金华毗琉璃华。种种色茎。共相打掷。久于此处。以莲华相打。以为戏笑。复诣果林。取诸软果。遥相打掷。果戏斗已。复往酒林。食摩偷饮。以善业故。而不醉乱。时天帝释。从殿而下。入于林中。时诸天子。见帝释来。皆大欢喜。供养帝释。诸天子等。合掌白言。我得善命。得善果报。得值天王利益我等。过于父母。如是天众。既供养已。时天帝释告诸天子。汝等皆悉如我之子。如兄如弟。相慰劳已。入放逸地。于园林中游戏受乐。河流泉水。莲华池中。种种众鸟。出妙音声。以为庄严。以诸金华。庄严其地。其地细妙。柔软平正。其诸树林。金毗琉璃。颇梨诸树。庄严其地。河泉流水。出众饮食。皆悉具足。曼陀罗华。居赊耶舍大莲华等。以为庄严。天子天女。游戏歌舞于山谷中。欢娱受乐。五乐之音。天女歌音。受五欲乐善见城中。诸天子等。善法堂中。诸天子等。皆共游戏于园林中。于人中数经无量时。游戏受乐。还向本宫。其道种种游戏之处。戏笑受乐。种种庄严。还于本宫善见城中。所住诸天。受于天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随其本业。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有善业。得生人中。常受安乐。多闻知见。常爱音乐。歌舞戏笑。爱于节会。多饶资生。不遭疫病。离于忧恼。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第五地。名钵私他。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以闻慧。见持戒人。贫穷乞索。财物饭食。见大贫人。分餐惠施。减妻子分而施贫穷。盲冥孤独。困病之人。善信修集。见他犯奸。为官所执。从右门出。执事魁脍。欲断其命。怖畏目冥。救令得脱。是人命终。生三十三天。钵私他地。生此天已。以善业故。其身光明。皆悉普照。犹如日光。其光色相。无量光明。青黄赤白。紫绿诸光。遍照诸天。十倍增胜。如阎浮提众星宿之中。月光第一。此地天子。其身光明。亦复如是。众色具足。余天比之。犹如萤火。诸天女等见此天子。皆走往趣。天子既生。庄严之具。亦皆随生。于其顶上。大青宝王。以为宝冠。其光普照。满一由旬。余大珠宝。见此珠光。皆灭不现。犹如日出。萤火失光。自然七宝。以为花冠。其光普照。满百由旬。一切光明。以为庄严。青黄赤白紫绿诸光。于其身上。自然而有。珠宝璎珞。七宝光明。其光普照一百由旬。身服璎珞。七宝所成。其光能照一百由旬。以金刚綖以为带繓。垂于胸前。所著腰带。如天虹色。脚著种种杂色履屣。其光明曜。犹如电光。行不疲极。若念行空。随其所向。以屣力故。能有所至。终不疲惓。所著衣服。无有经纬。种种众宝。光明照曜。殊胜可爱。天子生已。即自思惟。我以何业。来生此中。适生此念。自见往世于阎浮提善不善处。从彼命终。来生此天。若阎浮提中。修行善业。此中成熟。我作善业。故来生此。以因缘生。非无因生。于须臾顷。诸天女众。少壮妙色。光明具足。悉来亲近。初生天子。诸天女等。庄严之具。所出音声。如五乐音。其香普熏。满二由旬。其华胜于一切诸华。妙色光颜。天服庄严。功德所生。天善业故。譬如日出。众华开敷。天子既生。天女色敷。至天子所。种种游戏。娱乐天子。抱持天子。诣林游戏。种种伎乐。歌舞戏笑。瞻仰天子。共诣林中。其林名曰莲华化生。若诸天子。入林戏时。一一足下。悉生莲华。以承其足。毗琉璃茎。金刚为须。真金为叶。其台柔软。众蜂庄严。随其举足。欲下足时。莲华即生。以承其足。从此花林。入摩偷林。其林金树。流出香饮。胜葡萄酒。色香味具。诸天饮之。无有醉乱。天女饮之。复往诣于遮都罗林。其林三众。不可譬喻。一者鸟音。二者蜂音。三者天女歌颂之音。彼诸天子。三众林中。一一游处。一一华池。种种鸟音。闻之悦乐。不知厌足。爱火所烧。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业所系缚。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妙色端正。生大种姓。功德具足。富乐自在。随心游戏。无病安隐。寿命长远。生值善世。或值中国。不生边地。或为大王。或为大臣。多饶财宝。为大商主。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处。彼以闻慧。见第六处。名曰俱吒。众生何业。而生彼处。彼闻知见。若有众生获执贼人。不加罚戮。不令苦恼。或他捉贼。令其得脱。以润益心。利益众生。供养父母。奉施病药。随心所须。不盗父母所有资财。悦意软语。利益少言。常以香华供养礼拜。念佛功德。恭敬师长。礼拜问讯。和言软善。见恶知识。而不亲近。不乐其行。不善恶人。不正行人。世间所贱。不共同行。不与同住。亲近宿老。遵奉只敬。受佛禁戒。智慧具足。真心持戒。不恼坏他。众人所爱。善言赞叹。软语供养。奴婢僮客。不横加怖。饮食知足。不饮余食。不恼众生。不喜嗔恚。不与下贱屠儿魁脍贩卖贸易。卖买质直。不诳众生不入酒肆。不为女人之所轻易。不坏威仪。进止庠序。言则奉行。不求他人好恶长短。心不怀恨。不说毁呰。亦不言智。见他田植。不生嫉妒。租税依法。不欺王者。不盗他田溉灌之水。若昼若夜。不取他果。一切众恶。悉舍不为。或一一止。或复下止。云何下止。遍作诸业。是名下止。云何中止。作已忏悔。毁呰不作。是名中止。云何上止。不作遍业。不教他人。劝他令舍。不生随喜。舍离恶人中下之业。如是三人。得三种果。谓上中下。如是行善。舍恶业人。身坏命终。生俱吒天。既生天已。身无骨皮。离于污垢。受乐成就不可称说譬如转轮圣王。七宝千子。王四天下。所受之乐。比此天乐如活地狱其天住处。纵广三千由旬。七宝天树河池庄严。于彼天中名曰行林。其林金树。随天忆念。悉从树生随天所至常与天俱如转轮王七宝。随王心念。常与王俱。此天园林亦复如是。若天念住。林即住地。譬如飞鸟。翱翔于空。住则依地。此天园林。亦复如是。此俱吒天。一势力也。以善业故。复有势力。以善业故。随其行处。众妙音鸟。常与天俱。是俱吒天。二势力也。复有善业。随其行处。诸莲华池。众蜂妙音。鹅鸭鸳鸯。以为庄严。是俱吒天。三势力也。复有善业。著天华鬘。行于空中自然而有千叶莲华。毗琉璃茎。诸天女等。坐其华台。与共游戏。是俱吒天。四势力也。复有善业随天所至。行于空中。天诸宝器。盛满天饮。自然在手。共诸天女。次第饮之歌舞戏笑如意能行是俱吒天。五势力也复有业力。随其所念。一切成就。若有忆念。欲行异方。能越山峰。园林华果。皆悉具足。行于空中。与诸天女。作天伎乐随意所至善法堂天。善见城天。见此天众。升此高殿。下观山谷。生大欢喜。如天使者。观阎浮提。善法堂天。善见城天见此天众共相谓言。此俱吒天。如念能行。能逾我等。处处无碍。是俱吒天。六势力也。释迦天王。与其后坐。百千叶莲华台上。乘空而游。善业所化。一一华叶。有五天女。天鬘庄严。坐于华叶。如融金聚。作天伎乐。瞻仰帝释。端正殊妙。与天帝释。诣俱吒天。时彼天众。见帝释来。皆大欢喜。出迎帝释。头面敬礼。美言赞叹。围绕帝释。四面而住。或在山峰。或游戏处。或在山顶。或在园林。或莲华池。共帝释住。俱吒天众。与天帝释。久时游戏。还归本宫。释迦天王。还善法堂。此天所受五欲之乐。上妙色声香味触等。乃至爱善业尽。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间。第一安乐。不遭病苦。或居大洲。不畏怨敌。或为大王。或为大臣。常受安乐。以余业故。
正法念处经卷第二十六
正法念处经卷第二十七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观天品第六之六(三十三天之三)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第七地。名曰杂殿。众生何业生于彼处。若有众生。见故塔寺。或恶国王邪见大臣。断僧田业。如是众生。不畏王禁。施僧田物。向此恶王。说佛功德。善言叹佛。是人命终。生杂殿处。生此天已。五乐音声。歌舞戏笑。受种种乐。复有异业。生于此天。不杀不盗。于屠儿所。以财赎命。自不作恶。不教他人。若有造恶。心不随喜。云何不盗。自为国主。或为大臣。不枉税夺。亦教他人。令其住戒。以此二业。生杂殿处。其林纵广三千由旬。种种宫殿。天子游戏。故名杂殿。诸天子等。一一宫殿。庄严奇妙。金色莲华。香气第一。毗琉璃蜂。出妙音声。其莲华林。一切杂生。一一华池。种种莲华。或有华池。赤宝莲华。杂琉璃华。或有华池。生诸莲华。金华琉璃。二华杂生。一一莲华。各有百叶。或有金叶。或赤宝叶。复有杂华。毗琉璃叶。金色众蜂。游戏其中。复有华池。生诸莲华。赤宝众蜂。以为庄严。复有华池。生诸莲华。毗琉璃茎。真金为华。或有华池。生诸莲华。真金为茎。白银为华。或有华池。生诸莲华。车磲为茎。白银为华。复有华池。生诸莲华。摩罗伽多为茎。阎浮檀金为华。种种色蜂。出妙音声。满莲华间。譬如阎浮提中香树之华。众蜂满中。杂殿华池。亦复如是。譬如画师。若画师弟子。于阎浮提所曾闻事。以众杂彩画种种像。其杂殿林。亦复如是。复有杂色种种众鸟。头足杂色。其身胸腹。亦复如是。或有众鸟。金臆银翅。赤宝为背。目如赤宝。或有众鸟。白银为臆。真金为翅。青毗琉璃。以为两目。赤宝瞳华。杂宝为背。以七宝色种种众鸟。以为庄严。杂殿林中。复有山峰。青宝珠玉。车磲毗琉璃宝。赤宝真金。光明普照。遍满林中。互相间错。旋流宛转。满此林中。庄严奇特。甚可爱乐。杂殿林中。复有杂蔓。互相交错。毗琉璃茎。赤宝为须。以为缠蔓。果实庄严。白银为茎。青宝为须。光明围绕。车磲为枝。真金缠绕。赤宝为枝。白银缠络。如是二色。互相缠裹。是杂殿林。复有三色。庄严树枝。以为帏帐。毗琉璃枝。真金赤宝。以为缠绕。如是赤宝为枝。金银为缠。白银为枝。车磲赤宝。以为缠绕。是一一枝。一一枝缠络。杂殿林中。复有杂华。真金为枝。一毗琉璃华。若以银枝。因陀色华。若金枝赤宝为华。车磲为枝。毗琉璃华。生众色果。亦复如是。杂心所起。作诸杂业。杂因集故。得种种报。以业因缘。于杂殿林受杂果报。因果相似。如种种子。得相似果。如其业力。随其所作。随其时节。随心杂生。如是作业。得如是报。如印印物。天中乐果。非无因生。地狱苦报。亦复如是。非是我作他人受报。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杂殿林。云何众生造业生于三十三天。若诸世间。有诸众生。行于非法。不孝父母。不敬沙门婆罗门及诸长宿。不近善友。不信业果。行于邪见。如是之时。魔王欢喜。行非法时。于此世间。有四天众。何等为四。一名斗诤魔使。二名荒乱魔使。为法行人。而作乱心。令听法者惛浊睡眠。三名贪痴魔使。令诸施主心生贪惜。作如是念。若我以物施诸福田沙门婆罗门。我之妻子。当如之何。衣食自济。四名离正念魔使。令出家人离于正念。是为初恶。若人入于城邑市肆。见诸女人。酒肆斗诤。互相挝打。梦行破戒。是名四种魔使。若阎浮提人。行于非法。作此恶时。四种魔使。心生欢喜。白魔王言。损减正法。增长魔军。甚可庆悦。魔王闻之。问使者言。云何世间增长我法。减损正法时魔使者。白魔王言。阎浮提人。行于非法。不孝父母。不敬师长沙门婆罗门。听正法者。我令惛睡。令出家者。还入凡俗。舍离法服。或出家人。或有持戒。或梵行人。于其梦中。作妇女身。令其心乱。令诸施主。贪惜财物。悭贪覆心。恋著妻子。令出家者习学种种贩卖斗诤。互相挝打。我作如是种种方便。令魔增长。正法损减。时魔闻之。即遣使者。告罗睺勇健毗摩质多罗阿修罗。钵摩梯恼乱恶龙。汝等今日。应生欢喜。佛之正法。今已损减。魔军增长。如是魔使。即诣水底。至毗摩质多阿修罗所。广说上事。时阿修罗。闻之欢喜。即告恼乱恶龙王等。富乐城中恶龙闻之。生大欢喜。为世间人。而作恼乱。如上所说。时天帝释。闻毗留勒天王说如是语。入杂殿林。与三十三天。共论斯事。护世天王来白我言。魔天大力。及阿修罗毗摩质多。恼乱恶龙。汝应集诸天众。悉来至此。我当至彼。宝庄严山。与阿修罗斗。诸天闻之。答言如是。各还本宫。而自庄严。杂殿天众。亦还本宫。种种音声。歌舞戏笑。入杂殿林。时天帝释。与诸天众。舍杂殿林。诣于余地。此杂殿林所住天子。所受之乐。乃至爱善业尽。命终还退。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成就快乐。庄严端正。从少至终。常爱杂色种种庄严。好种种语。众人所爱。若行出家。升师子座。为说法师。解种种语。闻之知足。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三十三天第八地处。名欢喜园。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以闻慧。见此众生。善心深心。不杀不盗。亦教他人。令不杀盗。若见杀者。劝令不杀。不教人作。见作不喜。若有所犯。寻即悔过。离恶知识。云何不杀。见鸟杀害。救令放舍。自不作恶。设作即悔。受不杀戒。以财赎命。令其得脱。复教他人。令助欢喜。云何不盗。云何偷盗。一切官人。王所敕令。持国理民。聚落城主。若放牧主。若边戍主。有所敕令取牛羊等。是人护戒而不肯取。以是因缘。命终之后。生欢喜天。三十三天欢喜之园。复有听法。得闻法会。六斋之日。听法受法。一心听法。是法会主。命终之后。生于天中。一切施中。法施第一。以此因缘。命终生于三十三天欢喜之园。生彼天已。成就无量百千天乐。不可譬喻。当说少分。其林纵广三千由旬。七宝林树。以为庄严。其欢喜天。不诣余园。是故名曰欢喜园林。自功德名。其林皆是如意之树。随天所念。皆从树出。若天生念。欲须宫殿。念已欲上。即见树林。是七宝殿。有一百柱。一一殿柱。或以金银琉璃颇梨赤宝车磲。用如是等一切众宝。以为殿柱。复作是念。欲得柔软阶道。升此殿堂。随念即见阶道成就。既入宫殿。复自思惟。今此宫殿生莲华池。随念即生诸莲华池。七宝之色。鹅鸭鸳鸯。以为庄严。复作是念。我此堂中。应有天女歌舞戏笑。随念即有天女来赴。随心戏笑歌舞供养。复作是念。我今应得天众伎乐随其所念。风吹树叶。互相敲触。出妙音声。胜诸天乐。复作是念。今此宫殿。应生饮食。随其心念。树枝割裂。流出饮河。色香味具。复作是念。我今应得须陀之味。随其念已。即生上味。须陀之食。色香味具。天子食之。乃至充足。复与天女游戏娱乐。入欢喜园。欢喜园中所住天子。成就如是胜妙之乐。从殿而下。于此地中。即生莲华。毗琉璃茎。真金为叶。其茎柔濡见者爱乐。色香具足。举足下足。蹈华而行。如是步步。成就天乐。随其念念受五欲乐。一切诸根。于自境界。不知厌足。所谓眼常贪色。种种瞻视。爱乐不息。令眼悦乐。见如是色。犹不厌足。耳闻妙声。不知厌足。如是鼻香。若嗅诸香。生大爱欲。不知厌足。舌贪美味。不知厌足。如是爱触。不知厌足。如是所念。皆是爱念。爱乐自身。游戏林中。受欲无厌。境界为母。诸根为攒忆念风吹。自高为薪。欲火炽然。欲无厌足。以爱欲心。于欢喜园游戏受乐。释迦天主。于杂宝聚山。破阿修罗。得大名称。如上所说。复来入于欢喜林中。告诸天曰。汝等天众。当生欢悦。入欢喜园。受五欲乐。游戏自娱。我亦自当于欢喜园游戏受乐。已破魔军。毗摩质多罗。及恶龙等。一切天众。及诸天女。皆可至吾游戏之处受五欲乐。满夏四月。五欲自娱。时天帝释。向三十三天。说是语已。心大欢喜。告白象王伊罗婆那言。汝今庄严。吾欲与汝共诸天众。并诸天女。游戏娱乐。于欢喜园。汝当化身。令诸天众。乘汝顶上牙顶之上。向于游戏华池园林山峰之中。如先所化。
尔时白象伊罗婆那。闻天主教。即化大身。身有百头。头有十牙。一一牙端。有百浴池。一一浴池。有千莲华。一一莲华。皆有千叶。七宝所成。一一叶端。皆有千数七宝众蜂。一一叶间。有千天子。其象顶上。有诸天女。不相妨碍。作天伎乐。乘虚而游。到欢喜园。其象两胁。化二园林。一名喜林。二名乐林。于其林中。河池莲华。皆悉具足。七宝意树。诸天子等。游戏其中。受五欲乐。天子天女。充满林中。时伊罗婆那大白象王。譬如第二须弥山王。诣欢喜园。其象背上。化作大城。平正柔软。其城街巷。七宝宫殿。园林庄严。犹如第二善见大城。如是化殿。七宝所成。有一百柱。以为庄严。殿有华池。帝释天王。与诸天女。游戏其中。作天伎乐。憍尸迦天王。坐于大殿。向欢喜园。其身不动。如须弥顶。其象耳中。复生华池。其池纵广。满十由旬。其第二池。十一由旬。一名甚深。二名清净。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中生华。名优钵罗。毗琉璃茎。赤宝为华。众蜂庄严。天香具足。其华开敷。优钵罗华。天子天女。坐华须上。游戏娱乐。或有天子。以水游戏。或有天子。莲华游戏。不知白象为行为住。其象鼻端。化作楼殿。广五由旬。种种众华。曼陀罗华。悉遍庄严。众蜂妙音。牛头栴檀叶以覆楼殿。复有金树。种种众华。以覆其上。有诸天女。坐华须上。歌众妙音。赞叹天王。如是象鼻所化长殿。于白象王莲华之中。化生莲华。广一由旬。有百千叶。其叶广长。香气第一。满十由旬。一一叶中。天子天女。游戏其中。各不相见。如是游戏。不相妨碍。与天王释向欢喜园。皆不觉知象之行住。犹如住于须弥山顶。于象顶上。复化大山。名界庄严。以种种界而为庄严。天树河池。园林莲华庄严之处。游戏受乐。是名象王顶化大山。其白象王。于其牙上。化作园林。如一亿月。多有众华。其地白净。如须陀色。多有众蜂。俱翅罗音。充满其中。无量众鸟。众宝庄严。孔雀命命。如是无量种种众鸟。从牙化生。其白象王。身量广大。天众围绕。大身大力。行步平正。而不摇动。向欢喜园。其白象王。从鼻两孔。化作河流。如阎浮提恒河之水。阎牟那河水从。池流下。其水清净。凉冷不浊。从上而下。白象鼻中所出河流。亦复如是。于四天下。人所住处。林树药草。亢旱炎热。谷麦增长。草木叶上。有水相现。名之为露。其象鼻水。从空而下。去地远故。为风所吹。散而气燥。故令露少。三天下中名之为露。复次天白象王。若放雾气。堕行天中。世人观之。其色则白。外道说为因陀天王所行之道。复有说言。白象王道。如实白水。风持不堕。在于空中。犹如阳焰。直以远故。见之不了。其象头上大山之顶。宝幢华盖。悬以宝幡。毗琉璃轮。真金为盖。其光明曜。犹如日光。于其幢上。悬以长幡。于其幡中。出大光明。大海之中。诸阿修罗。见是事已。各相谓言。帝释天王。胜幡已现。乘白象王。向欢喜园。时天帝释。遥见园林。告诸天曰。汝见此林。甚可爱乐。释迦天主。破阿修罗。既得胜已。游戏此林。如此林树。甚可爱乐。与三十三天夏四月时。于此林中。游戏受乐。时诸天众。白帝释言。随王所敕。我当奉行。说是语已。近欢喜林。欢喜林中。先住诸天。受五欲乐。见天胜幢及白象王。心大欢喜。出迎帝释。礼拜供养。合掌顶上。作天伎乐。歌舞游戏。入欢喜林。时天帝释。即下白象。与诸天众。入欢喜园。一切天众。亦皆下象。如是象头鼻端。及象两胁。一切天众。皆舍白象。入欢喜林。游戏受乐。欢喜林中。先住诸天。及与天主。伐阿修罗诸天众等。于夏四月。受天快乐。释迦天王。共诸天众受乐自娱。如此时间。若诸天子。善业将尽。乃至爱善业尽。命终还退。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常受安乐。种种解了。端正第一。众人所爱。山林河池可爱乐处。而生其中。主大国土。富乐自在。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伊罗婆那大龙象王。以何业缘。成就大身。大神通力。与阿修罗斗。得大名称。以何业故。受畜生身。彼以闻慧。见此众生。天中寿命。满七万岁。过去之世。毗陀论部。名不罗那。有婆罗门。大修福德。好行布施。贫穷盲冥苦恼之人。以善心故。常乐施与。利益众生。尔时有王。名曰善见。于节会日。出宫游戏。如诸天众。与八万四千大白象王。金网弥覆。宝铃庄严。犹如如来。一切金铃。以为庄严。八万四千婇女。而为围绕。八万四千妓乐之音。向游戏处园林之殿。是善见王第一威德。受大乐果。时婆罗门。具足威德。诣善见王游戏之处。是婆罗门。名三摩多。见此大王。具足威德。王有白象。名曰云聚。宝铃庄严。真珠金网。以为璎珞。善巧工匠之所成就。庄严白象。种种歌戏。诣游戏处。端正第一。时三摩多婆罗门。心自念言。此白象王。第一快乐。我当愿生。为天帝释。作白象王。以布施力及愿力故。命终生天。为天帝释。作白象王。比丘观已。而说颂曰。
如此业画师 处处业所牵
心王力甚大 造作种种报
胜因缘所转 处处心所使
在在一切处 行于三界道
一切众生业 自在使心行
是故调伏心 能至不退处
轻转难调伏 处处妄攀缘
若善调伏心 调伏则安乐
若能调伏心 则能断众过
勇者离过恶 不复受诸苦
若此世苦恼 若未来世苦
一切不调伏 轻心因缘故
天龙阿修罗 地狱鬼罗刹
心常为导主 如王行三界
心将诣天上 复行于人中
心将至恶道 心轮转世间
心轮转坏人 境界痴所诳
爱漂诸众生 现得无边苦
一行常隐覆 大力难调伏
害而不可见 轻动速流行
若人有智慧 调伏如是心
其人离魔网 则能到彼岸
忆念邪谄曲 深而极轻动
是心恶险岸 将人至恶道
如是离众恶 不为诸根使
不著诸恶法 得至不灭处
心从因缘生 所须从心得
缘转速流注 如是流转行
如是作诸业 得种种果报
微细心流行 一念常不住
行处不可知 常无有形色
将人至何所 行于何等道
到已住何处 身为业所作
见心所作业 作者不可见
此心难调伏 其形不可见
遍害诸众生 无目速造业
是心性如幻 从恶得恶报
是心性如幻 行处甚难知
能将一切人 无量生死处
非刀所能割 火亦不能烧
是心虽无目 烧害一切人
业绳甚坚牢 缚诸苦恼人
受百千生死 将去不可见
须臾作善业 须臾起不善
心作善不善 调伏则得乐
六根缘境界 多贪无厌足
不觉心将至 恶道受苦恼
如是比丘。观婆罗门作大善业。其愿狭小。见己思惟。自诫其心。如是善业。或得天身。或离生死。为心所使。堕畜生中。心愿力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第九地。名曰光明。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闻知。若人持戒。转教他人。自不作恶。不教他作。见作劝舍。自护禁戒。教人护戒。坚固不缺。悉令清净。不杀不盗。云何不杀。若见有地。多有众生。为持戒故。不自穿掘。不教人掘。若蝎若蚁。虾蟆黄[狂-王+冗]。种种众生。知此众生所居之处。不自穿坏。教他不作。或受禁戒。或不受戒。若见为恶。教令忏悔。云何不盗。若是他地。若陶师处。若复余人。乃至泥土。自不盗取。不教人取。令他住戒。见他盗者。不生随喜。劝令不作。是名不杀不盗。是持戒人命终之后。生光明天。心常欢喜。歌舞戏笑。游戏受乐。其身光明。常照天众。多有天人。园林游戏。第一持戒。生此天处。作善业人。受斯乐报。所有园林。金网弥覆。宝铃妙音。毗琉璃铃。善业所成。遥见天子。铃中歌颂。说如是言。善来天子。修善之人。以寂静偈。而作颂曰。
善寂静心护持戒 持戒清凉今受乐
善持禁戒种种行 后得涅槃或乐报
或遮恶道至善处 是故持戒后清凉
持戒之人临终时 其心安隐不恐怖
我无恶道之怖畏 以持净戒能救护
汝以持戒善护持 今至天中莫放逸
如是天子。以善业故。铃网之音。演说偈颂。觉悟其心。令离放逸。有诸天子。久于先世持戒来者。闻是法已。少时持戒。不入放逸。若天持戒不经多世则入放逸。不自觉知。虽闻法音。即入放逸。远离铃网觉悟之音。更诣余林。七宝庄严。光明林中。其林广长三千由旬。唯除四地及善见城。余无胜者。其林四维。有四如意。毗琉璃树。善净无垢。其光普照满一由旬。光明如日。五千由旬悉皆见之。天子天女。在于树枝。游戏受乐。随心所念。从树得之。四树之中。有光明林。金银琉璃。为莲花池。庄严林树。如融金聚。处处皆有须陀之味。善净无垢。清洁香美。大力自然。须陀之味。复有众鸟。视之可爱。其音美妙。以为庄严。真金为首。白银为翅。毗琉璃胸。赤宝为嘴。莲华色宝。以为其目。如是众鸟。以为庄严。银叶树上。有真金鸟。黄金树上。有白银鸟。毗琉璃树赤莲华鸟。赤莲华树。青宝王鸟。一切众鸟。饮酒食果。有七宝树。七宝色鸟。游戏其上。复有众蜂。如赤宝华。作种种业之所受身。于莲华中游戏受乐。如是树中。一切功德影皆悉具足。天子天女。于此树上。游戏自娱。其林具足。诸天功德。若天阿修罗。共斗之时。释迦天王。告诸天众。速疾庄严。阿修罗军。恼乱乐见山顶所住诸天。三十三天。闻是语已。向光明林。一切天众。共天帝释。入四树间。光明林中。毗琉璃树。净如明镜。自见其相。知斗胜否。若损身分。具悉见之。如是树中。自见其身。若打若害。若见被割。坏已复生。若见断首断腰。即时逝没。于此树中。皆具见之。如其所见。告诸天子。当避横死。甚为大利。阿修罗斗害此天子。帝释闻已。告言。大仙。汝勿斗战。必当衰害。非时夭寿。比丘思惟。观天树中。见衰没相。以闻慧知。若人悲心。见屠杀者。欲杀众生。令其得脱。以是果报。于光明林。自见身相。诸天复诣光明林中。名曰杂林。住光明林。如意之树以为庄严。入此林已。各自思惟。天阿修罗。谁力增胜。以何力故。天得增胜。以何力故。阿修罗胜。时天帝释。告诸天众。修行法者。生诸天中。阎浮提人。于劫初时。行十善道。或教他人。自敕身口。持七种戒。不缺不漏。坚固不谄。如是众生。命终生天。譬如皮囊。满中盛沙。不系其口。有大力人。泻之速出。劫初之时。生诸天中。亦复如是。是故诸天。势力增长。阿修罗众。其力减少。乐见山顶所住诸天。能遮阿修罗。复于后时。人行不善。缺漏不坚。行少善业。阎浮提人。命终生天。譬如庵罗果欲熟之时。有大力人。摇动其树。其果少堕。生于天中。亦复如是。复于异时。行杂垢业。不持身戒。不持口戒。不坚不净。不常修习。是人命终。少生天中。譬如毗罗大树之果。其果未熟。少力之人。虽复摇之。不能令动。设得动之。果落甚少。若有熟者。其果则堕。若未熟者。则不堕落。如是劫初众生。多生天上。后世众生。生天甚少。亦复如是。以其杂垢破禁戒故。汝等诸天。莫行放逸。若行放逸。增益阿修罗。减损诸天众。今世众生。多行非法。无有戒法。不持七种身口之戒。诳惑他人。令生热恼。不孝父母。不敬师长。不顺法行。是人命终。堕于地狱。譬如皮囊满中盛沙。不系其口。有大力人。泻之速出。今世众生行不善业。堕阿修罗。亦复如是。若诸众生。有半持戒。或身或口。是人命终。生阿修罗中。或生天中。譬如庵婆罗果树。有大力人。摇动其树。若果熟者。随摇则堕。若未熟者。摇之不落。杂业众生。亦复如是。或生天中。或堕地狱。或有生于阿修罗中。若诸世间尽行不善。不孝父母。不顺法行。不敬师长沙门婆罗门。不持身戒及以口戒。是人命终。堕于地狱。或复堕于阿修罗中。是故令诸阿修罗军。增长大力。天力减少。虽复如是。我今能胜阿修罗军。非余天众。汝当思惟。行于法行。若于今世。若未来世。守护正法。一切力中。法力最胜。余无及者。汝当思惟。忆念正法。勉力勤加。破阿修罗。时诸天众。闻天帝释说如是教。白帝释言。如天王教。我当奉行。说是语已。向钾胄林。从树出生不可坏钾。以自庄严。著此钾者。无能为敌。其光照曜。譬如日出。忧陀延山。其光明曜。亦复如是。向乐见山。欲与阿修罗列阵大战。如前所说。光明林中所住诸天。互相娱乐。受五欲乐。心意放逸。于毗琉璃林。黄金树林。赤宝林中。华果具足。种种众鸟。出妙音声。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中种种鸟兽。有种种色。种种庄严。种种形相。种种音声。种种宝翅。游戏受乐。于园林中。如实观之。知微细业因缘果报。彼以闻慧。见诸众生。为工画师。虽受雇直。无巧伪心为他营福。图画僧房讲堂精舍。明净彩色。以青黄朱紫种种杂色。图画佛塔精舍门阁。或作山树人龙鸟兽师子虎鹿。园林城郭。浴池戏处。莲华林池。沙门婆罗门军营殿堂。为供养佛。庄严因缘。图饰形像。受人雇直。或复刻镂。或以泥木金银铜等。如是种种造立形像。诸工匠师。命终生天。受众鸟身。造作杂业而不持戒。作此鸟身。或受鹿形。众蜂之身。常受快乐。如其作业。得相似果。如天受乐。无智造业。虽有思心。以无智故。痴身受乐。于天园林。游戏受乐。山林峰岭。如画刻镂。象牙金银。如素所为。如印印物。于天园林。生无量色。如本彩色。天复于此光明林中。游戏歌舞。受种种乐。此光明天。乃至爱善业尽。命终还退。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有善业。生于人中。常受安乐。或为国王。或为大臣。为无量人之所供养。乐行游戏。爱于节会。心常欢喜。颜色端正。饮食如意。常受安乐。他不能夺。床褥卧具。园林游观。奴婢充足。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第十地。名波利耶多。众生何业而生彼处。彼见闻知。若人净信。以久舍物。若衣服饮食床蓐汤药。以用布施。复教他人不杀众生。乃至蜫蚁。不起杀心。若见有果为虫所食。为护其命。不食虫果。见人食者。劝令不食。自持禁戒。复教他人。云何不盗。于他所有。乃至不取根食果食。若于林中。若于空地。自既不取。亦教他人。如是之人。自利利人。命终之后。生于波利耶多树园。波利耶多树。第一最胜。于此一树。能示阎浮提人善不善相。若阎浮提人随顺法行。其树华果。则便具足。以阎浮提人顺法行故。其华光明。照百由旬。三十三天。心怀欢喜。围绕而住。如是波利耶多树华果茂盛。知阎浮提人。孝养父母供养沙门婆罗门耆旧长宿。是故此树华果敷荣。夏四月时。其诸天众。围绕此树。娱乐受乐。若波利耶多树。其华半生。则少欢喜。知阎浮提人少分持戒。令此天树。但生半华。若一切人。尽行非法。则此天树波利耶多华皆堕落。其色憔悴。无有光明。亦失香气。譬如冬天。云雾障日。光明不了。视不曜目。如是波利耶多拘毗陀罗树。光明微少。香气损减。相貌憔悴。时诸天众。见是事已。白帝释言。天王当知。波利耶多树光明损减。香气劣弱。一切威德。悉不如本。必是阎浮提人。不孝父母。不敬沙门婆罗门耆旧长宿。帝释闻之。即取宝像与诸天众。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如来之像。念佛功德。告诸天众。此波利耶多拘毗陀罗树。花叶堕落。我今当往至彼树下。汝等庄严。我今善心。持如来塔。世尊形像。至彼树下。以天涂香末香。供养世尊。尔时诸天。闻帝释教。无量百千。诸天大众。诣帝释所。时天帝释。以如来像。置天冠上。顶戴而行。往诣波利耶多树园。见彼天众。皆无欢悦。以此波利耶多树叶堕落。失本光明。是故不悦。时天帝释。以如来像。安置树下七宝之地毗琉璃座。一切天众。皆起信敬。生敬重心。以天摩卢迦华。天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拘赊耶舍华。如是众华。以为供养。香水澡浴如来形像。如是供养已。教诸天众。当起信敬。离于悭嫉。离放逸心。此佛如来。三界大师。正法圣众。诸天子等。闻帝释教。皆起敬信。顶礼如来天尊之像。尔时帝释。即以偈颂。而赞叹曰。
如来解脱恩爱毒 亲爱一切诸众生
久已度于生死海 南无南无一切智
尔时帝释。合掌恭敬。向如来像。与诸天众。胡跪合掌。复以偈颂。赞叹如来。
如来永断欲贪嗔 永离热恼不可量
一切众生无上师 南无南无一切智
偈赞佛已。一切天众。围绕树王。敬重如来。生大信根。如是一切天众。以净善心。增长正法。供养佛像。时波利耶多树。即便生嘴。新叶欲出。诸天见已。皆大欢喜。其树不久。次第花叶。如本不异。其光遍照一百由旬。香气亦尔。叶如云色。众蜂围绕。其影鲜泽。天众围绕。如第二日。见光威德。其香普熏一百由旬。其枝遍覆一百由旬。根亦如是。一切天众皆大欢喜。其天树王。光明香气。如本具足。譬如六万众山之中。须弥山王最为第一。种种树中。波利耶多树。光明庄严。亦复如是。最为第一。见胜光明。威德殊胜。充满具足。明净显现。具足明焰。三十三天。见之欢喜。共相谓曰。汝等天子。见佛如是大势力不。此天树王。华叶光明香气具足。如本不异。三十三天。见树势力。光明增胜。皆离疑网。阎浮提人。顺法修行。念法心胜。魔军损减。非法恶龙及阿修罗。不能破坏。如法之人。正法增长。天众不减于天女中不复劣弱。魔军减少。天众大力。以树王相。当知诸天有大威德。如是三十三天。各各说已。尔时护世。从阎浮提。诣第二天波利耶多树王园中。是时护世。见三十三天。于波利耶多树下。以清净心。供养如来。身出光明。到已头面顶礼帝释。白天王言。诸天大众。今应欢喜。今阎浮提一切人民。随顺法行。供养父母沙门婆罗门。恭敬长宿。时诸天众。闻其所说。皆大欢喜。供养护世。作如是言。汝令我喜。汝亦如是。常得庆悦。以说阎浮提人行法行故。如是天众。闻护世天说如是语。复设供养。既供养已。持如来像。诣善法堂。树王诸天。及天帝释。还入波利耶多树园。夏四月中。受天快乐。游戏娱乐。天女围绕。于夏四月游戏受乐。若有天子。从此命终。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有前业。得生人中。颜貌端正。人所乐见。心常欢喜。安乐无恼。众人爱敬。歌舞戏笑。常自娱乐。一切女人。若有见者。皆生爱敬。或为国王。或为大臣。以余业故。
正法念处经卷第二十七
正法念处经卷第二十八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观天品第六之七(三十三天之四)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三十三天第十一地。名离险岸。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闻知见。若人持戒利益众生。福德熏心。或功德人。持戒智慧。或复病人。施其一食。自不杀生。若空树中。或有虫蚁。种种细虫。若种种放牧牛羊象马驼驴之人。或冬寒时。冰雪霜降。于旷野中。放火焚烧。若有善人。或以水土。灭此烧火。见作劝止。自不故作。设作改悔。不生随喜。为说恐怖。令住善法。令彼众生住于善法。自不偷盗。亦不教人。如是之人命终。生于离险岸天。其地金银。种种赤宝。以为厕填。如是种种金银杂宝杂业庄严。种种众宝。种种厕填。种种宝树。以为庄严。种种禽兽。庄严其地。处处皆有禽兽之类。遍险岸地一切园林。无量七宝。以为庄严。离险岸天。住此林中。庄严之具。如融金聚。百千天女。以为围绕受五欲乐。随其住处。身出光明。岸树光明。亦如天身。于此林中。游戏受乐。与诸天女。往诣河林。其河两岸。多诸金树。黄金为叶。以树光明。令水黄色。悉无白色。其流駃疾。不见白色。于园林间。天子天女游戏受乐。天作是念今此树中。应出美饮。以善业故。随其所念。即时流出。种种美饮。色香味具。以诸宝器而用饮之。饮天上味。受天快乐。见诸天女爱火所烧。以乐覆故。而不觉知。天子复念。我今欲闻种种音声。以善业故。随其所念。有风动树。出妙音声。胜五乐音。天子复念。今此树上。应当出于须陀之味。以善业故。随其所念。即于树上。犹如大器。盛物泻之。从上而下。石蜜之味。不得为比。天子食之。歌众妙音。往诣宝地。谛观瞻视。常乐念欲。至宝地中。受五欲乐。舍此地已。复诣普林。其普林中。有七种鸟。真金七宝。以为鹅鸟。因陀青宝。以为鹦鹉。翅多赤宝。以为鸳鸯。毗琉璃宝。以为凫鸭。青宝车磲。以为孔雀。大青七宝。为命命鸟。珊瑚银宝。为迦陵频伽。其声美妙。如婆求鸟音。众所乐闻。翱翔空中。游戏自娱。其音美妙。如天女音。于莲花池。众蜂庄严。游戏其中。复于陆地。翱翔游戏。复有金树。种种叶影。映饰鸟身。天见众鸟。发欢喜心。耳闻其音。心意悦乐。天子行空。与鸟游戏。或于水中。与鸟游戏。或于陆地。共鸟游戏。如是天众。共鸟游戏。天子天女。互相娱乐天鸟仇匹。游戏受乐。比丘观鸟。受天乐已。而说颂曰。
畜生行欲 痴力所作 天若如是
畜生无异 人受富乐 不著放逸
是智慧人 愚者相违 放逸将天
至于地狱 智者所说 放逸如毒
愚痴放逸 著现在乐 放逸果熟
后生大悔 观于放逸 无少利益
若舍放逸 常无忧恼 放逸大苦
不放逸乐 举要言之 应舍放逸
若人爱苦 应行放逸 乐行放逸
终无乐报 乐不放逸 至不退处
不行放逸 常无苦报 此诸天众
与鸟游戏 天与畜生 等无差别
界道身意 一切皆坏 天人非人
地狱饿鬼 意差业别 业别道分
诸业分异 道亦如是 种种杂业
生于天中 乐著放逸 不觉退没
死相既至 汝当自知 于天中退
受大苦恼 为痴所害 放逸所诳
诸天渴爱 堕于地狱 戏乐自诳
堕于地狱 受天乐已 后受大苦
为心所惑 不厌生死 为爱所欺
从苦入苦
比丘如是以是偈颂。呵责放逸诸天子等。贪于五欲。不知厌足。如火得薪。乃至爱善业尽。从天还退。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有善业。生于人中。常受安乐。饮食充足。国土丰乐。五谷熟成。或为王者。或为大臣。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三十三天第十二地。名谷崖岸。此诸众生。以何等业生于彼天。彼闻知见。若人善心修行福德。施坐禅人得初禅者。自施其食。教人施食。施已随喜。教他随喜。是名布施。不杀不盗。若人道行。井泉池流施水之处。施其瓶罐。饮水之器。供给行路。复有异人。教他盗取。持度旷野。汝若不取。必当渴乏。尔时其人。虽知渴死。畏犯罪故。不受其教。不盗财物。亦不随喜。劝人不取。令住善道。乃至失命。不犯偷盗。云何不杀。自行不杀。劝人不杀。毁呰杀法。若屋窗牖。若户扇间。若屋梁上。有微细虫。若然火时。惧伤其命。不闭户牖。是名不杀。复教他人。令行不杀。住于善道。如是之人命终。生于三十三天。峪崖岸天受善业报。有一林树。名随时低。其林种种众宝光明。青毗琉璃。清净无垢。种种众鸟。出妙音声。花常开敷。流泉河池。以为庄严。青毗琉璃。以为莲花。庄严金峰。如融金聚。杂色众鸟。游戏其中。或于水中。或于陆地。或于山峰。险岸山窟。出众妙音。善业所化。受善业果。种种天女之所围绕。天鬘天衣。以为庄严。色相威德。端严殊特。于此林中。歌舞游戏。以善业故。林中天鸟而说颂曰。
众生造善业 天中受快乐
若造不善业 地狱受苦报
既生于天中 而能自觉悟
从乐得乐果 不为爱所惑
业绳缚众生 长在三有狱
业力自在转 如毂转众辐
轮转于三有 八方及上下
业力风所吹 如尘游虚空
因缘之所生 如莲花庄严
如是天庄严 皆从善业生
譬如清净水 如虚空无尘
如是清净心 能至安乐处
解脱三缚人 能护于五根
远离一法人 天中受安乐
无惭无愧人 不调恶知识
如毒亦如火 智者应舍离
实语行施人 常应乐亲近
常慈心众生 此道生天中
直心不谄曲 布施修正念
以是自业因 来生此天中
世间一切命 皆由法非法
救护无过法 是故应行法
若人舍离法 乐行不善业
为恶之所烧 受苦无穷尽
既得生天已 若纵放逸心
其人善业尽 退时乃自觉
究竟乐为胜 无生亦无死
死网缚众生 无有安乐处
随其受乐处 爱心转增长
爱火烧众生 地狱受苦报
勿得行放逸 诸天所不应
放逸过所坏 退失于天处
如是天鸟。说此法时。天子心乱。念诸天女。于利益法。不听不受。渴爱五欲。心意耽著。于莲花池游戏之处。欢娱受乐。复往山峰。名乐游戏山峰。有鸟名曰戏乐。游戏池中。互相娱乐。时天见鸟。作如是念。奇哉此鸟。种种众色。种种音声。胜一切鸟。是时天子。复作是念。我今乘鸟。游观林池。天既念已。即时鸟身。自变粗大。尔时天子。以手摩扪。乘之游空。翱翔受乐。天子复念。于鸟背上。化七宝殿。园林花池。皆悉具足。种种众鸟。以为庄严。上乘虚空。与诸天女。种种庄严。处处游戏。受种种乐。遍观诸天所住之处。既观察已。转增爱著。足百千倍。不可为比。如是爱火。六欲炽然。不可调伏。妄爱为乐。实为大苦。乘鸟游空。五乐音声歌颂之音。其声美妙。不可譬喻。遍见一切天子天女。于须弥山。园林池流。山谷树林。莲花遍覆。多有众鸟。皆悉见之。一一住处。无量百千诸天所住。处处观之。犹不厌足。诸根爱著贪著五欲。欢喜无厌。爱心增长如是多时乘鸟游戏。观须弥山王。六万诸山。善业诸天之所住处。无量宝焰光明庄严。甚可爱乐。须弥四面。有四种色。谓毗琉璃。白银黄金颇梨之色。此天遍行。观须弥山。乘于鸟殿还其所止。至其住处。如天所念。色相庄严。是时天子。复乘鸟殿。至摩时多池。其池周匝广五由旬。青毗琉璃种种莲花。以为庄严。鸟至此池。与诸天女。受五欲乐。犹如众蜂贪嗜花味饮于摩偷。食须陀味。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服天宝衣。与诸天女。游戏受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有善业。得生人中。常受富乐。多有乘骑游戏之处。或为王者。或为大臣。人所敬爱。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第十三地。名摩尼藏。众生何业而生此天。彼闻知见。若有善人利益众生。不杀不盗。亦教他人。令住善道。自不杀生。乃至见于酒蜜之中。有湿生虫。若不漉治。终不故饮。不教他作。亦不随喜。知不善业。舍而不作。见他作恶。舍不亲近。劝令修善。是名不杀生。云何不盗。乃至入于塔庙。若有供养佛塔灯明。不以此光营作众事。亦不取烟以为书墨。微细之罪。悉皆畏惧。是名不盗。复有不杀及不偷盗。不杀生者。乃至蚊蚁恼触于人。亦不杀害。心不念杀。若见他杀。劝令放舍。语其人言。若杀生者。是不善业。命终当堕活地狱中。如是教他。令不作恶。安住善法。如是善人。自持禁戒。令他住戒。若行旷野。若饥馑世。以饮食施。若其饥饿困逼之时。不盗他食。于旷野中。贫穷饥困乏少粮食者。能减己食。施诸贫人。以思心福田二事胜故。得大果报。以时施故。何以故。病之大者。无过饥馑。是故施食。得大果报。如是二种。持戒之人。自利利他。善心直行。第一善人。乃至小罪。常怀大惧。以众宝珠。施于父母。或以珠璎。施如来像。是人命终。生三十三天摩尼藏地。生彼天已。受第一乐。五欲自娱。是善业人。威德光明。皆悉普照五百由旬。譬如日出普照众山。此天光明。照一切地。亦复如是。其众宝地。先具光明。如是天子。身光既照。百倍转胜。其诸光明。青黄朱紫。如天虹色。其身光明。百倍转胜。庄严殊妙。以善业故。身如电光。胜诸天众。如众星中。月最第一。此天之身。亦复如是。遍身光焰。自观宝地。其地皆以种种摩尼以为庄严。种种间错。分齐分明。一切光明。犹如百日一时同照。天子见之。生大欢喜。复观异处。见诸天女妙色具足。以不可譬喻。种种众宝。以为庄严。受诸欲乐。鼓乐弦歌。笙笛箜篌。如是种种歌众妙音。或有舞戏。天鬘庄严。或于花池与鸟游戏。或食天果。复于意树。取诸花果。歌欲乐音。令众欢喜。天子既至。见诸天女。为诸欲境恶蛇所螫。从坐回顾。向诸天女。诸天女等。天鬘庄严。天子见之。欲火烧心。回顾天女。时诸天女。见其丈夫命将临终。五死相现。犹如众蜂舍于萎花。赴新开花。诸天女等。舍本所事。趣此天子。亦复如是。种种天鬘。种种天衣。以自庄严。以爱欲心。娱乐天子。令心喜悦。是退天子。以无始来习诸爱欲。见其天女背叛异趣。心生热恼。如阿鼻狱猛火烧身。见诸天女背己趣他。其心热恼。亦复如是。从天命终。以嫉妒心。自害其身。有报将尽。取缘浊心。更无所见。退堕地狱饿鬼畜生。以何因缘。见诸天女叛己趣他。生大苦恼。以于前世人中之时。邪行非礼犯他妇女。以作善业生于天中。侵他妻故。见斯恶业。如是善业之中。恶业成熟。是故微少恶业。所不应作。若能奉持七种之戒。不缺不漏。则有余果。夜摩诸天。见退没相。则不如是。未来世报。略而说之。不复广说。诸天女众。天鬘庄严。速往诣于初生天子。以诸天鬘而用上之。令其庄严。花鬘香气。色香具足。无有萎变。令初生天子著此花鬘。天子著之。心生欢喜。即相亲近。共游园林。互相娱乐。于此地处天众所住。见清净水。毗琉璃花。真金为叶。金刚为须。百千众蜂。以为围绕。其蜂或以真金为翅。毗琉璃身。白银为翅。真金为身。赤宝为翅。杂色为身。珊瑚为翅。常于如是不萎不变。莲花池中。游戏娱乐。其声清妙。如天女音。如是众蜂。以为庄严。天子天女。入莲花池。游戏受乐。歌咏戏笑。久于池中。娱乐受乐。复往诣于金鬘树林。二树弥覆。既至林中。种种伎乐。出妙音声。见须弥峰如融金聚。见诸天众。在于山峰。与诸天女伎乐自娱。天鬘天衣以为庄严。阎浮檀金。以为璎珞。庄严其身。于莲花池优钵罗池。种种香味。皆悉具足。天子天女。游戏受乐。鹅鸭鸳鸯。大力师子。悉为行列。诸天在中。游戏受乐。复见天众行于虚空。与诸天女。犹如明灯。歌颂美音。以自娱乐。雨众妙花。受天快乐。五乐音声。歌戏娱乐。复见天众饮天美味。无有醉失。各说爱语。以相娱乐。令心喜悦。复见天众。食须陀味。以自善业。所得果报。色香味触。皆悉具足。复见天众。于七宝树。采七宝花。以自庄严。复见天众。采花摘果。或有食者。或相打掷。以为戏笑。共相娱乐。复见天众。乘于天鸟。众杂七宝。以为庄严。乘此鹅鸟。游于虚空。互共游戏。复见天众歌众乐音。于天子前。诸天女众。舞戏娱乐。以天莲华。互相打扑。以生欲心。言说调谑增爱境界。初生天子。见如是等种种天众种种业化。心自思惟。我虽见此。眼不知足。闻种种声。耳亦无厌。种种众香。鼻亦如是。种种六味。舌无厌足。身贪细触。天衣妙服。庄严涂身。亦复如是。不知厌足。一切爱法。心常随顺。我今爱乐。当受斯乐。既思惟已。互相爱乐。如天所应受五欲乐。如是天子。六爱著心。一切爱火。围绕焚烧。譬如有人于盛夏日极热之时。行于旷野。大火卒起。烧诸干草。树叶枝条。山谷林树。一切火起。慞惶怖走。逃避无地。其火焰炽。四面围绕。同为一焰。烧一切林。随其所趣。烟焰俱起。为火所烧。不能免离。世间一切愚痴凡夫。亦复如是。干草树枝。爱火所烧。将至天中造业之人。结使痴风。吹大爱火。修禅习观。得世俗禅。喻干枯树。山谷草叶。爱火所烧。猛炽火者。喻六种爱。处处走者喻于诸根。染著境界。其焰炽然。忆念境界。猛风所吹。爱火所烧。破坏天人世间。火者喻于爱火。天善业故。受于无量百千种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还退。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住于宝地。一切众宝。以为庄严。而生其家。或为大王。或为大臣。常受安乐。众人所爱。子孙具足。丰饶资具。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第十四地。名曰旋行。众生何业。生于彼地。彼以闻慧。见有众生。不杀不盗。见他作者。劝令不作。说不善业。得恶果报。云何不杀。乃至菜叶。若于水中。见微细虫。护之不食。若不漉水。终不故饮。漉水之虫。不弃干地。还置水中。令虫安隐。不失其命。亦教他人。令住善道。云何不盗。若甘蔗田。若果若菜。若庵婆罗。他所摄物。不起盗心。亦教他人。令不偷盗。自持禁戒。教他持戒。云何持戒。不杀不盗。乃至失命。不饮虫水。亦不受用。亦教他人。令其不作。是名不杀生。云何不盗。乃至草叶。亦不故盗。行于布施。若见病人。施其医药。令得安乐。亦复不以杀虫之药与他治病。是善布施。乃至涅槃。其福不尽。是人命终。生三十三天旋行之地。既生之后。以善业故。一切众宝。光明旋转。殊胜天女。以为供养。既供养已。诣光轮林。种种音乐。林中有鸟。名庄严树。充满林中。以鸟势力。随其心念。欲有所至。飞于虚空。林亦随行。若诸天子。在于树下。亦随林行。随所到处生莲花池。众杂莲花。以为庄严。毗琉璃叶。真金为茎。白银为须。莲花台上。诸天女等。歌众妙音。以善业故。其莲花中。流出摩偷(摩偷者美饮俗名为洒也)。天女饮之。与莲花台诸天子等。住莲花台。天女围绕。共饮摩偷。久受乐已。从空而下。与鸟相随。及天女众。诣优钵罗殿。其殿纵广满二由旬。如是百千优钵罗花。一一天女。住一叶端。歌舞伎乐。复有青色优钵罗花。以花青光。令诸天女。皆作青色。若在赤色。令诸天女。皆见赤色。身庄严具。亦复如是。天子天女。坐莲花台。以善业故。与诸天女。而共围绕。坐莲华须。手擎种种杂色宝幡。歌舞游戏。久受天乐。从花台下。见鸡娑罗殿。河名乐见。两岸多有众宝之树。枝叶具足。茎干成就种种众鸟。嘴翅端正。婆求之音。庄严河岸。随天所念。从河而出。其河庄严。天女歌舞。甚可爱乐。互相娱乐。天子来诣如是爱河。天女见之。皆大欢喜。歌舞戏笑。作众伎乐。有异天女。作众伎乐。来诣天子。是时天子。见诸天女。颜色妙美。百倍爱著。走趣天女。与此天女。及优钵花。诸天女等。河岸游戏。诸天女等。一切同集。作众伎乐。出妙音声。其歌音声。遍满须弥山王宝峰之中。时山峰中。一切天众。闻是妙音。皆来集会。心意恋著天女歌音。天子天女大众和合。不起嫉妒。歌舞游戏。复往诣于游戏园林。久受无量百千种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常受安乐。常乐澡浴。涂香末香。爱众莲花。优钵罗花。拘牟头花。俱迦那陀花。质直聪慧。爱乐正法。或为国王。或为大臣。或作长者。或主城戍。或为导师。治生谐偶。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第十五地。名曰金殿。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以天眼智慧观察。见持戒人。不杀不盗。云何不杀。若见怨家。欲来害己或有他人。侵其妻室。虽捉擒获。不打不害。放舍令脱。软言慰喻。或见有人欲害怨家。以财赎命。令其得脱。复有恶人。已捉擒获。放之令去而不加害。如是恶人。复至其家。欲侵欲害。而复擒获。还即放之。而不加害。以护持戒。畏业果故。怨家持刀欲来杀人。护彼怨家。令其得脱。不被杀戮。畏破戒故。自舍身命。不害他人。是名不杀。云何不盗。不盗几种。此持戒人。乃至小罪。生大恐怖。畏业果报。不造恶业。修行善业。复有不盗。见于小罪。乃至微尘。心生恐怖。或诣塔寺。或至园林。闲静读诵。经行之处。或至水边。不取他物。种种鞋屣。悉不故取。他所不听。亦不受用。以护戒故。若昼若夜。不起盗心。是名不盗。是名不杀不盗。云何住戒。舍于不净不爱不乐不善之法。持戒清净。善人所爱。如实不虚。如是持戒。生于天中。必至涅槃。随心所愿。成三菩提。是持戒人若行旷野。若独若伴。若行道路。若行非道。若见恶兽怀妊产子。为饥所逼。欲啖其子。是人见之。自舍其身。与此恶兽。欲令杀己。不食其儿。是持戒人。为续其命。怜愍众生。自舍身命。孝养父母。云何布施。若持戒人。贫穷困乏。勤苦得物。顺法持戒。或有沙门。起于灭定。来至其家。从其乞求。如是贫人。减于妻子所食之分。有少饭食。施此比丘。自屈一日。见其食已。心生欢喜。复教他人。不杀不盗。住于善道。见作随喜。是持戒人。自利利他。命终之后。生三十三天。犹如香气生于金殿。是善业人。生彼天已。受欲乐地。黄金为殿。一切众宝。以为庄严。帝释见已。生希有心。百倍受乐。以偈颂曰。
上上之乐 善业善果 诸天所受
先世业故 四轮之殿 驾以象马
智慧为钩 殿光如日 持戒之善
游于天上 怜愍众生 如母爱子
慈悲之人 能至天中 行慈悲者
饶益众生 常应供养 后生天中
悲愍调伏 利益众生 是人如天
诸天敬仰 慈悲之人 端严如月
覆护众生 离于忧恼 是故勤加
修行求乐
时天帝释说此偈已。入其金殿。坐柔濡敷。种种形相。以为庄严。与诸天众俱坐其上。天女围绕。久时受乐。种种色身。种种庄严。而相娱乐。时天帝释。复出金殿。诣一切乐林。种种天众。百千围绕。种种伎乐。出众妙音。其诸天众出大光明。随天帝释去林不远见游戏处。无量百千光明庄严。金毗琉璃。以为其树。光明赫焰。周遍庄严。其游戏林种种庄严。不可譬喻。今说少分。譬如七日俱时并出。其林光明。亦复如是。其诸光明。有种种色。青黄朱紫白色诸光。其林庄严游戏之处。光明赫焰。帝释见已。告诸天众。汝等见是。一切戏乐游戏之处。园庄严不。唯然已见。时天帝释。语诸天众。过去之世。顶生大王。于此林中。与天帝释。分座而坐。游戏受乐。无量天女之所围绕。主四天下。时二天王。受于无量百千万亿五欲之乐。犹不知足。从天还退。时顶生王。以善业故。于此林中。光明威德。端正势力。我今说之。汝当善听。于过去世。有顶生王。主四天下。不加刀杖。亦无刑罚。欲无厌足。以先世善业。来上此天。其身光明。胜须弥山过逾十倍。一切天光。至其光中。皆灭不现。时四天王。见顶生王。即出奉迎。白顶生言。善来大王。我今故出奉迎大王。应修供给。时顶生王。受其供已。复上三十三天。是时顶生。光明威德。犹如日光。人中最胜。在此天中。亦复如是。时四护世天。自见光明。悉不复现。怪未曾有。告诸天曰。此顶生王。至此三十三天。或是其身威德之力。或是轮力。非余天力。亦非人力。勿起怖意。此人顺法。为转轮王。护世说已。时顶生王。到三十三天。
尔时帝释游戏在于一切乐林。娱乐受乐。遥见顶生。即分半座。命之令坐。尔时顶生。即与帝释共坐一床。二王久时。受五欲乐。业尽还退。尔时三十三天。游戏之处。无有及此一切乐林。其林殊妙。无量众宝。以为庄严。光明如日。时天帝释。说是语已。与百千天女。而自围绕。入一切乐林。既入林已。天子天女。娱乐受乐。食于种种须陀之味。既饭食已。升七宝殿。其殿光明。威德端严。犹如日光。种种乐音。还善法堂。帝释去已。旧住诸天。受五欲乐。乃至爱善业尽。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常值善世。不值刀兵。生好国土。园林具足。稻麦甘蔗。花果具足。大富之处。常值正法。或为大王。或作大臣。为一切人之所爱敬。端正第一。诸根成就。子孙具足。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第十六地。名曰鬘影。众生何业而生彼天。彼以闻慧。见此众生。善业善心。不杀不盗。云何不杀。云何不盗。几种不杀。几种不盗。不杀生者。自不杀生。若种种鱼鳖。若珂若贝。不取不卖。见杀生者。教令住戒。见他作者。心不随喜。劝令安住善道之中。是名不杀生。云何不盗。若此善人。以清净心。直心持戒。不以贪心。或佛塔庙。或于僧中烧香之处。不嗅香气。不以方便令薰其衣。若香至鼻。心不贪著。是名微细不偷盗戒。见他作者。劝令不作。令住善道。如是众生。自利利人。以何等心。利益众生。见杀生者。如杀己儿。观诸虫蚁。亦复如是。亦教他人。令住善道。云何布施。若贫穷人。勤苦得财。以用布施。持戒行人。得初禅者。在器之食。分半施之。亦教他人。令行布施。如是之人。自利利他。命终之后。生鬘影天。既生天已。树名鬘影。其光明轮。周遍园林。其树花香。满一由旬。胜余花香。其花修长。若以一花。则成首鬘。其花杂色。种种庄严。青黄赤白。繁茂鲜荣。复于园林。受五欲乐。伎乐音声。欲乐具足。随心所念。皆悉成就。种种殊异。无量成就。以善业故。一切成就。复于林中。有莲花池。名曰杂花。有大势力。生诸莲花。花常开敷。七宝色蜂。以为庄严。莲花池中。种种众蜂。出妙歌音。天子天女。闻蜂歌音。皆大欢喜。共相谓曰。奇哉此蜂。出妙歌声。令我心悦。如是众蜂。歌众妙音。复有鹅鸟。皆以其翅。扇莲花池。令花勃起。如黄金色。遍覆池水。凫鸭见之。欢喜走趣。出妙音声。如是花池。多有众鸟。天子天女。以欢喜心。舍众乐音。往诣众鸟。游戏受乐。复往诣于行列宫殿。游戏之处其诸宫殿。七宝为柱。金银琉璃车磲颇梨。以为庄严。其地多有种种天女。游乐受乐。天宝庄严。天栴檀末。以涂其身。共相娱乐。不起嫉心。互相爱乐。离于妒心。受自业果。种种地中。以种种业。而生其中。受自业果。游戏受乐。复往诣于如意之树。其树势力随天所念。悉皆得之。于此林中饮食河流。第一色香众味具足。以欢喜心。游戏河中。食须陀味既饮食已。百倍悦乐。复往诣于青莲花林。其花第一色香味具。于花叶中。流出摩偷美味之饮。犹如酒糟。酒流而出。其色青绿。如分陀利。黄分陀利出黄色饮。琉璃色华。出琉璃色饮。颇梨色花出颇梨色饮。车磲色花出车磲色饮。杂色之花出杂色饮。杂色叶花。毗琉璃茎。金刚为须。如是种种诸饮。从花流出。香味第一。诸天饮已。复往诣于一切观林。游戏娱乐。到此林中。悉见一切三十三天所住之地。一切观林。甚可爱乐。于此林中。有莲花池。名曰普流。广三十里。清净之水。湛然充满。如琉璃色。鹅鸭鸳鸯。周匝围绕。一切众鸟。皆如金色。七宝为背珊瑚为足。赤宝为目。杂宝庄严。其音美妙。游戏舞弄。时诸天子。诣游戏处。金色之鸟。出妙音声。天子升于金殿之上。其殿光晖。如融金聚。各相谓曰。汝见诸天游戏之处。令诸天众。其身光明。黄色转妙。过逾两倍。于此殿中。游戏自娱。受五欲乐。贪爱境界。而无厌足。如火益薪。转更增炽。诸天爱于色声香味触。亦复如是。不知厌足。于此天中。受五欲乐。乃至爱善业尽。命终还退。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有余业。生于人中。常受快乐。花鬘涂香以为庄严。坌以末香。心常欢悦。或为王者。或为大臣。大富饶财。为一切人之所爱敬。无有怨敌。亦无病恼。以余业故。
正法念处经卷第二十八
正法念处经卷第二十九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观天品第六之八(三十三天之五)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第十七地。名曰柔软。众生何业生彼天中。彼以闻慧。见持戒人不杀不盗。生此天中。云何不杀。有诸众生。为贪财利。恣足五欲。断毒蛇命。取其宝珠。以自供命。持戒之人。不为此事。是名不杀。亦教他人。令行不杀。乃至蚊蚁。微细众生。亦不故杀。云何不盗。不以盗心取人草土。乃至微细。亦不故取。乃至他人所有书记。不以盗心书写自用。是名不盗。云何布施。是持戒人。贫穷乏财。以无贪心。减身资分。施初禅人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资生之具。或施一食。或于僧寺平治僧地。令僧去来安隐无难。如是自行布施。亦令他人安住善道。劝于他人。令舍恶业。是持戒人。不杀不盗。自利利他。以是因缘。命终生于三十三天。生此天已。受天快乐。其地皆以柔软天缯以为敷具。遍覆其地。柔软滑泽。若天行上。随足上下。足蹑则偃。举足随平。譬如大风吹水波起。高下不定。风止则平。其地柔软。亦复如是。其地清净。犹如明镜。若有工师。若工师弟子。善能磨镜。莹拭明净。照显众像。若折一毛。以为百分。于此镜中。皆悉了见。此天地中。见诸天子。一切身分。亦复如是。如彼明镜清净无垢。其地清净。亦复如是。其地复生希有之事。若诸天女。心有所念。欲令天子共其游戏。天子即于所住地中。自见书字。即与天女游戏受乐。其地复有希有之事。若天忆念一切所须。皆从地生。如是三十三天。于柔软地。受天快乐。复往诣于游戏之处。其游戏处。有大园林名摩偷迦。铃网弥覆。无量宝树。以为庄严。于彼林中种种众鸟。华果具足。五乐音声。游戏受乐。五根境界。受果报乐。于其地中。复有林树。名曰婆罗。若诸天众。入此林中。游戏之时。树则变小。令诸天女取果不难。其林皆是七宝所成。光明晃曜。如日初出。以为庄严。无量种色华果庄严。种种色鸟。出妙音声。以为庄严。如是众鸟。住于林中。出众妙声。于此林中。受六欲乐。歌舞戏笑。舍此林已。复往诣于游戏山峰。名曰高聚。往至彼峰。与诸天女。种种庄严。歌舞戏笑。升高聚峰。其峰周匝。广十由旬。其山峰上。有大华池。名曰光明。以七宝华拘牟陀华。俱迦那陀华。青优钵罗华。充满池中。其水清净。鹅鸭鸳鸯。出众妙音。甚可爱乐。天子天女。围绕华池。歌舞戏笑。饮于天味。无有醉乱。六味之果。随念食之。其汁香美饮之无失。天子天女。皆共饮之。复于异处。有诸天女。歌舞戏笑。鼓乐弦歌。箫笛箜篌。种种乐器。与诸天子。娱乐受乐。围绕华池。久受天乐。复有华池。名一切意乐游戏之处。天鬘庄严。栴檀涂身。散以末香。身出光明。以其自作上中下业因缘力故。随心所乐。得三种报。生似业意。若人造作如是之业。得如是果。眼识缘色而生乐心。何以故。若作下业。于等色中见作下色。其人如是。于一缘中见于下色。若作中业。则见中色。生中乐心。若作上业。则见无量种种妙色。形相端严。如是一切声香味触。亦复如是。目之所缘。欲界天中。一切诸地。皆亦如是。若不如是。三种之报。则不成就。当知如是三种之业。得是妙色。端正庄严。天女殊胜。此诸天众。于一切意乐园林之中。游戏受乐。贪著色声香味触等。不知厌足。比丘观已。而说颂曰。
劫尽日焰 大海干竭 亿百千劫
贪爱不灭 诸水雨等 海尚可满
贪欲之海 爱色无厌 忆念诸乐
欲不可满 若离忧爱 欲则止足
乐从欲生 智者不乐 离欲之乐
乐中最胜 杂爱之乐 如杂毒水
若离爱欲 如水乳合 欲烧痴人
盲冥无觉 如摩罗耶 山虫食木
爱欲忆念 念不可数 念无厌足
死王所缚 不为欲使 不住爱境
是人乐器 如来所说 如梦所见
乾闼婆城 虚妄不坚 诸欲虚诳
如幻水沫 甄婆迦果(生于海渚食醉七日)
欲为衰恼 如火害人 若知欲过
不贪醉果 能见实谛 永离爱恼
诸欲如毒 未得思念 得之自恼
众恶炽然 欲无厌足 退失天乐
堕于地狱 由欲所诳 欲如水波
如电如灯 女欲如毒 如鱼洄漩
思惟增长 如火益薪 初后不安
智者所弃 若有习近 展转增长
触如火焰 欲受苦报 知此欲过
智人厌舍 离欲之人 得涅槃乐
无数千万 那由他天 习欲堕落
受地狱苦 欲火刀毒 求乐应舍
常应舍欲 地狱之因 未见有人
不为欲使 无有习欲 不受苦恼
是故舍欲 莫生心念 一切诸欲
如火炽然
如是比丘。观诸天子为欲所使。说偈呵责。放逸诸天。复诣一切意乐园林。作众伎乐。与诸天女。种种庄严。入彼林中。歌乐音声。欢娱受乐。无量河池。庄严园林。处处皆见种种妙色。如是眼根。受于色欲。又随忆念。闻众妙音。种种爱声。鼻闻种种上妙爱香。舌得种种殊异之味。随心所念皆悉得之。随心所念。得种种触。身心悦乐。随意所念乐法成就。如是天众。为爱所覆。放逸游戏。如心所念。受五欲乐。乃至爱善业尽。命终还退。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常受安乐。常爱华鬘涂香末香。大富饶财。直心善心。一切众生之所乐见。信受其言。众人所爱。妻子具足。善行礼义。不失仪式。所有财物。王贼水火所不能夺。王所供养。生大种姓。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第十八地。名杂庄严。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以闻慧。见持戒人。不杀不盗。亦教他人。令住善道。云何不杀不恼众生。自不杀害。不教他杀。亦不随喜。亦不亲友杀生之人。乃至不与语言交接。不听他人不净之语。不同路行。复有不杀。有诸众生。或以歌音。或琴乐音。箜篌箫笛。诳诸禽兽。令堕网陷。此持戒人。不作如是方便杀害。亦教他人。令行不杀。见他作者。赎令得脱。心不念杀。是名不杀。云何不盗。或有众生。虚妄诳诈。商贾求财。行于非法种种偷盗。云何诳诈。或以碎沙杂余财物。称而卖之。见其为非。劝令不作。方便教言。莫以妻子自身财物恶友因缘而作偷盗。若行偷盗。命终堕于地狱饿鬼畜生。偷盗果报。受大苦恼。如是自不作恶。亦劝他人。令离恶法。因缘既至。能舍不取。如是之人。自利利人。云何布施。或入大海。过大旷野。以求财物。或从他人。佣力求财。布施贫穷苦恼之人。心生敬重。诸根悦豫。而施与之。或以此物。施二禅人。或施贫者。是名布施。云何不杀。若诸猎师。罗网捕鸟。若人捕鱼。其人见之。以物赎命。还令得脱。思惟欢喜。诸根悦豫。亦教他人令赎生命。心生随喜。我为善业。恒愿修习。亦令他人修行善业。如是善业。不杀不盗。自利利他。如是二种。持戒利益。自利利他。命终生于三十三天种种厕填庄严之殿。而于中生。善业之人生此天已。种种摩尼光明晃曜。厕填庄严。其身光明。种种色衣。种种天女。种种衣服庄严其身。住在其后。初生天子。作如是念。我以何业。而生此处。自念前生。修善业故。来生此天。即自叹曰。奇哉善业。我修行故。来生此处。如是天子既思惟已。以善业故。初闻乐音。天女歌音。遍一切处山峰宫殿。美音充满。禽兽率舞。闻此歌音。百倍受乐。初闻此音。心生乐著。是名第一生欲因缘。既著声已。心复生念。欲是众色。即时回顾见诸天女无量色相。不可譬喻。具足庄严。是谁天女。谁之所摄。心既念已。欲心即生。是时天女。而说颂曰。
种种欲因缘 我最为第一
我今奉天子 游戏种种乐
尔时天子。既闻歌音。又见美色。即时回身。至天女边。欲受触乐。是名第二生欲因缘。复有第三生欲因缘。心使诸根。贪于境界。心缘自在。天子欲心。触诸天女。天女以身亦触天子。是名第三生欲因缘。复有第四生欲因缘。无量无等香熏之气。不可譬喻。天子观之。从何所来。即知此香从天女生。便以欲心。抱持天女。嗅无等香。是名第四生欲因缘。于四境界。心爱染乐。时诸天女。以种种饮食须陀之味。供养天子。是名第五生欲因缘。如是不可譬喻。生欲因缘。五欲境界。初著天乐。如是天子。受天乐报。初生之时。忆念宿命。以著欲乐。皆悉忘失。复以欲心。往诣天女。天女亦来。向天子所。歌舞戏笑。互相娱乐。至天子所。调戏爱语。欢娱受乐。复往向于园林华池。天女身著种种庄严。复与天子。往一切观。意乐园林。一切见林。一切地天游戏之处。其林诸树。意念具足。无量庄严。金树银叶。赤宝为枝。颇梨为果。色香味具。有如是等无量诸树。庄严园林。复有异林。以为庄严。毗琉璃树。真金为枝。赤宝为叶。白银为果。车磲庄严。复有异树。于一肘量。一宝庄严。所谓金银赤宝毗琉璃宝。车磲庄严。复有树枝。一肘之量。一宝所成。华果具足。天华庄严。其华种种色香具足。其香周遍满六由旬。种种色蜂。饮诸华汁。是一切见意乐之林。如是诸树。以为庄严。种种白业。受斯果报。复以莲华。而为庄严。毗琉璃茎。真金为叶。赤宝为须。青因陀蜂。以为庄严。其音美妙。天众闻之。生大欢喜。其林复有行列庄严。种种色林。以为行列。青黄朱紫。如阎浮提观于电光。其林如是。行列庄严。河津华池。庄严林园。如是功德具足之林。天子见之。心大欢喜。与诸天女。至彼林中。余天见之。知初生天子。欲来我所。皆起往迎。互相慰问。美言称赞。娱乐受乐。妓乐之音。游戏种种莲华林中。久于一切见林受五欲乐。复舍此林。往诣乐行游戏之处。其游戏处。种种栏楯。以为围绕。长流美饮。七宝宫殿。行列如林。真金为地。种种众鸟。出妙音声。舞戏自娱。河池流水。其音美妙。饮食河流。色香味具。天子游中。受五欲乐。游戏自娱。与诸天女种种庄严。受天善业。经于久时。以放逸故。而不觉知。如是天子。受五欲乐。业尽还退。放逸覆心。不观退没。爱心所迷。欲火焚烧。心著欲乐。而不觉知。若衰相现。怖畏成就。见无常变。决定必退。尔乃心觉。如是天子。乐著放逸。乃至爱善业尽。命终还退。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有余业。生于人中。受第一乐。财宝具足。端直不谄。生于中国。识邪正行。知法非法。一切善人顺法之处。知报恩处。而于中生。为一切人之所乐见。一切长幼皆生爱敬。常无病恼。端正第一。大力无畏。安慰一切。妻子具足。所有财物。王贼水火不能侵夺。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三十三天第十九地。名曰如意。众生何业生于此地。彼以闻慧。见有众生。以正见心。信业果报。坚住正见。其心质直。不恼众生。孝养父母。顺法修行。而不懈怠。恭敬三宝佛法众僧。不杀不盗。不教他作。亦不随喜。见他作者。劝令不作。为诸众生说于业果。令住善道。不杀不盗。若有众生。不持戒者。教令住戒。若人持戒。教令坚住。如是之人。自利利他。命终之后。生于善道三十三天。云何不杀生。若是众生。知他众生。乃至虮子蚊蚁之类。不故断命。是名不杀。有诸众生。杀害瞿陀鼠貁兔等。安置罝罗罟网机陷。劝令不作。复有异人。以恶方便。作诸罥弶。张设罗网。捕猎鸟兽。种种杀具。网漉众生。令其断命。是持戒人。劝令放舍。是名不杀。令他众生安住善道。云何不盗乃至草叶不起盗心。见他偷盗。劝令不作。复有众生。行于非法。若于佛塔。若于精舍。以诸音乐供养佛塔。复有异人。亦在其中。歌舞自娱。或与女人歌舞戏笑而生欢喜。或于僧寺。若客作伎人。或鼓众伎乐。供养佛塔。以自活命。作诸音乐。不令此人为他作乐。是名不偷盗。复有偷盗。或于淫女。初许多直。后酬少价。是名偷盗。复有偷盗。若有酤酒。屠儿贩卖。市买决价。不酬本直。是名偷盗。如是杀生偷盗。持戒之人。悉舍不为。见作不喜。心亦不念。云何布施。贫穷少财。能舍财物。施三禅人。自忍饥苦。施与他人。慈悲心施。如爱己子。云何持戒。不杀众生。若治屏厕。杀害众生。教令不作。施其水浆。还置秽处。令不害命。是名不杀。善业之人。作此善业。命终生于三十三天。善业之人。生彼天上。受五欲乐。天伎乐音。种种天女。以为围绕。受无比乐。今为此天。说少分喻。如金轮王所受之乐。比于天乐。十六分中不及其一。所受天身。无有骨肉。亦无垢污。不生嫉妒。其目不眴。衣无尘垢。无有烟雾。亦无大小便利之患。其身光明。转轮圣王。都无此事。于己妻子。不偏摄受。离于嫉妒。饮食自在。无有睡眠。亦无疲极。转轮圣王。都无此事。以是因缘。转轮王乐。十六分中不及其一。故以人中说少分喻。如是次第受五欲乐。有一园林。名迦毗罗。长十由旬。广五由旬。一切皆以金鸟庄严。无量众鸟。遍身众宝。以为庄严。妙花光明。庄严园林。七宝为树。林有众鸟。光明殊胜。如人著于种种庄严转增胜妙。种种色鸟。庄严天树。亦复如是。复有天子。于此林中。以种种华。游戏娱乐。其华皆以毗琉璃宝。以为茎叶。及以华须。赤莲华宝。以为华台。其花香气。满十由旬。胜一切华。天闻此香。十倍增乐。复与天女。于迦毗罗。向饮食河。随念即至。高大之殿。种种栏楯。楼阁门户。种种宝铃。种种宝鬘。真珠罗网。以覆其上。种种宝幢。悬众宝幡。金银颇梨。赤宝庄严。种种诸柱。或有鹅鸟。或有鸠鸽。或命命鸟。或有鸿雁。以为庄严。有如是等种种众鸟。庄严其殿。天众升殿。以善业故。与诸天女向迦毗罗大林。诣饮食处。到已即下。食天甘膳。食讫游戏。于园林中。种种乐音。游戏受乐。经于多时。心著乐故。不觉长远。复往诣于一切见林。升于高峰。欲见众林。共余天众。还升化殿。种种歌舞。种种戏笑。互相娱乐。同心受乐。既至一切见林住于峰上。见须弥山王一面。多有园林。以为庄严。其花光色。如融金聚。光明腾焰。种种河泉。流池济处。美饮之河。种种食河无量天女。种种庄严。以为围绕。其须弥山。持诸世间。处于六万众山之中。六万众山。以为围绕。高峻广大。天龙夜叉阿修罗甄那罗之所住处。善业诸天之所依止。种种善业果报所得。四宝成就。一一住处。种种众色。以为庄严。皆悉见之。互相欢娱。欲心放逸。种种美言。共相调戏。上中下身。游戏行食。既见此已。而作是念。非我独受。五欲之乐。亦复多有。其余诸天。与诸天女游戏受乐。如是见于种种色香如意之树。庄严园林。尔时诸天。复见余地。一名高聚。二名大高聚。种种河流。以为庄严。若其日月。行此山顶。观彼二山。于此日中见百千身。如罗睺阿修罗手障日光。如前所说。尔时天子。复于空中。徘徊旋转。观于山王。与诸天女。娱乐受乐。歌颂音声。住于宫殿。山王园林。皆悉见之。还于自地。既至本宫。于园林中。歌舞戏笑。受种种乐。五欲自娱。欲乐覆心。不觉长远。复往诣于娑罗摩山。其山纵广。有五由旬。高十由旬。或乘宫殿。或乘飞鸟。而升此山。种种宝柱。以为庄严。种种河池。七宝庄严。如意宝树。光焰腾赫。种种妓乐。欢喜相娱。受自业果。以放逸故。经于多时。而不觉知。为乐所迷。不知厌足。复往诣于优钵罗林。于此林中。百千众蜂。以为围绕。入于林中。共食美饮。歌舞受乐而无厌足。复往诣于游戏之处。名曰无垢。百百千千。众乐音声。共相娱乐。而不厌足。诸天放逸。受五欲乐。乃至爱善业尽命终还退。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有余业。生于人中。颜色光泽。主上贵重。第一富乐。聪慧明了。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第二十地。名微细行。众生何业。生于彼天。彼以闻慧。见此众生。修行善法。自利利人。不诳众生。不恼众生。质直修行。而行善业。得乐果报。作清凉业。得清凉报。善业乐报。一切众生之所供养。众人所爱。现在未来。安乐利益。若舍此身。至未来世。所作善业犹如父母。为如实故受无量乐不杀不盗。亦教他人。令行不杀。不行偷盗。若复有人。杀生偷盗。不共同止。亦不亲近。不共游戏。不与同事。如是破戒行恶之人。不与同住。亲近持戒行善之人。同其事业。游戏受乐。互共思惟。法以非法。此善业人。自不作恶。亦教他人。令不作恶。如是之人。遍修善业。令破戒者住于善道。示人正法。令入正道。种于善业。其人心净。犹如炼金。行于善业。现在未来。安隐快乐。是名不杀。复有不杀。有诸众生。以邪见故。杀诸蛇蝎。百足蚊虻蜥蝪之类。杀如是等。熏诸果树。欲令园林华果繁茂。持戒之人。则不如是。以护生命。种种果食。疑有虫者。终不故食。若水酪浆。种种诸饮。不谛观视。终不饮之。经宿之水。若不细观。恐生细虫。若不漉治。不饮不用。是名微细持不杀戒。云何不盗。不恣复有几种。若人思惟。欲令种种稻谷麻麦。种种黍豆。我独成就。令世间人五谷不登。独我成熟。常作如是不善思惟。复于异时众生薄福。田稼不收。如是恶人见世饥馑。心生欢喜。如我所念。于市肆卖。曲心巧伪。量诸谷麦。诳惑于人。究竟成业。若心思惟。名为思业。若作诳时。名为诳业。作诳业已。名究竟业。如是众过。舍离不作。持戒之人。虽复贫穷。不为非法诳惑他人。见他作者。心不随喜。若饥馑世。治生求利。如法贩卖。不诳众生。是名不盗。如是善人。云何布施。善心善行。自利利他。自身贫穷。勤苦得财。若从他人常乞财物。得已布施。贫穷疾病。困乏之人。若学三禅。得三禅人。从他求索。勤苦得已。而行布施。是人布施。三业成就。若心思惟。欲行布施。是名决定。若布施时。名之为业。若行施已。心复思惟。是名究竟。如是之人。造作一千二百善业。命终之后。生于善道微细地处。行善业人。生彼天已。以作微细业因缘故。所得天身。随其所念。巨细随心。其地园林。七宝为树。第一清净。自业成就。其七宝林。长二十由旬。广十由旬。河泉流水。园林具足。见者爱乐。清净无垢。犹如明镜。其树枝叶。清净无垢。如融金色。金银琉璃。及余种种杂色之树。以为园林。天子入林。于诸宝树枝叶之中。皆悉自见身之色像。如一树中自见其身。百千树中。自见其身。亦复如是。一一天子。身之色相。悉现众树。以善业故。得相似果。其树复有奇特之事。随其造作上中下业。生此天中。随其本作上中下业。悉现树中。根茎枝叶。皆悉睹见。时天帝释。与诸天女。华鬘庄严。其殿光明。晃曜大明。胜于和合百日并照。微细行天。遥见帝释。皆往出迎。到已恭敬。顶礼帝释。随天帝释。还入林中。受五欲乐。释迦天王。亦以美言慰问诸天。行大善业。其林众鸟。出美妙音。真金为树。庄严园林。是时天王。观业报已。而说颂曰。
善业得此果 种种业林证
虽无有言说 知以善业报
种种诸果报 处处受生死
或善或不善 故得如是报
若人修善业 当得生天中
若作不善业 堕于三恶道
乐行善不善 著欲痴所迷
不知当退没 决定受死苦
今此善业报 以树相而知
于欲不厌离 心为乐所迷
欲味放逸人 心常求境界
常为爱所恼 亦为爱所缚
欲共女人生 女人为甚恶
能生于热恼 如火害众生
如是欲热恼 过于大猛火
如色大热恼 焚烧众生心
女人坏世间 令善皆尽灭
是地狱因缘 大仙如是说
口善说美言 其心如毒害
诳诈无暂停 女人心无实
须臾起爱心 须臾心不爱
其心不暂停 如电不久住
巧智虚诳人 心贪则亲近
常思乐他人 怀慢情恣态
天人毗舍遮 罗刹龙夜叉
皆为女色缚 女人如恶毒
不念于恩惠 非种姓伎术
女人性如风 其心不停息
若见大财富 心则生爱乐
又见衰祸至 厌之而舍弃
若有人亲近 则生爱乐心
见其忧恼至 须臾即舍离
如蜂乐游华 见萎速舍弃
女人亦如是 不悦则舍离
恶心无慈惠 躁扰心不定
为破愚痴人 女人出于世
天中大系缚 无过于女色
女人缚诸天 将至三恶道
若心贪女色 是欲最尤甚
女色欲烧心 后受大苦恼
现在所作业 贪欲自迷心
痴心不能觉 女欲之所迷
丈夫既信已 为无量爱缚
忽然便舍离 犹如蛇脱皮
如是女人性 诸方便供养
种种而守护 犹不可从心
女人性如是 其心无诚实
虚诳多奸伪 智者所不信
时诸天子。闻天帝释说是法已。心生厌离。而说颂曰。
如是如是能天王 所说如实诚不虚
我无智慧不觉知 为天女网自缚心
时天帝释。闻此偈已。即往诣于鸟音声林。无量宫殿。以为庄严。莲华浴池。庄严林树。金色山峰。如融金聚。种种伎乐。歌颂妙音。多有种种天女眷属。帝释天王。入此林中。欲受天乐。诸根境界。受五欲乐。复往诣于乾陀聚山须弥之峰。七宝庄严。其河流注。端严奇特。如真珠璎珞庄严山峰。真珠为沙。以布河底。于河两岸。多有众鸟。出妙音声。见此河者。皆生爱乐。释迦天王。与诸天女。及诸天众。种种庄严。游戏受乐。于此山峰。既受乐已。复与天子及诸天女。复往诣于周罗宫殿游戏之处。既至此处。余地诸天。闻天主至。亦皆来集。其峰宫殿。居须弥顶。高广严净。夜摩天光照触其顶。如须弥色。映四天下。夜摩天光照此山顶。亦复如是。得夜摩天光明照故。于余宫殿。千倍殊胜。尔时天主释迦提婆。于此宫殿既游戏已。与诸天子及诸天女。还善法堂。此微细行天。受五欲乐。乃至爱善业尽。命终还退。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有余业。生于人中。常受安乐。或为国王。或为大臣。第一螺发。其心审谛。人所咨奉。不好多言。衣服鲜洁净无垢污。妻妾贞洁。心不邪曲。好行布施。端直不谄。兄弟宗亲之所爱敬。恭敬师长。爱乐宾客。乐行布施。持戒自守。性爱香鬘。远恶知识。生于大姓。端正殊妙。种种庄严。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第二十一地。名歌音喜乐。众生何业生于此地。彼以闻慧。见有众生善心善业。善身口意。行于善业。自利利他。饶益众生。心有慈悲。信于业果。正见正业。持二种戒。心不散乱。不失威仪。不亲恶友。孝养父母。供养沙门婆罗门。三种善业。遍行究竟。持二种戒。不杀不盗。云何不杀。若稻谷黍麦。生微细虫。不捣不磨。知其有虫。护此虫命。不转与人。复有不杀生。若牛马驼驴担负脊坏疮中生虫。若以浆水洗此疮时。不以草药断此虫命。以鸟毛羽洗拭取虫。置余臭烂败肉之中。令全其命。护此驴牛。恐害其命。复护虫命。乃至蚁子。亦不故杀。若昼若夜不行放逸。心不念杀。有众生想。若虮若蚁。亦不故杀。是名不杀。云何不盗。几种不盗。若有众生。见蛇食虫。虾蟆食虫。黄鼬食虫。若狗野干。取诸众生欲自食之。其人若见。以其所食而贸易之。令其得脱。如是之人。护彼此命。是名不盗。自不偷盗。亦不教人。劝诸众生。令住善道。未住戒者。教令住戒。已持戒者。令其增长。说业果报。令其觉悟。是则名曰不杀不盗。复有顺法行人。利益众生。见诸蜜蜂。知他欲杀。以物救赎。令其得脱。施众生命。是名施命。复有布施。若法行人。贫穷乏短。若以一食施四禅人。若见恶人欲断人命。以物赎命。令其得脱。施命施法。诸施之中。最为第一。是人行于二种之施。亦教他人。令行二施。见作随喜。如是持戒。命终之后。生三十三天歌音喜乐之地。以善业化。得胜供养。其地园林。以善业故。种种庄严。天所住处。无有一迹非善业化。无有一天不游戏者。无有一天不受乐者。无有一天不退没者。善业尽故。退时自知。犹不厌足。爱绳所缚。爱所欺诳。帝释天王说是语已。与诸天众。于园林中。游戏受乐。林树华果。种种具足。饮食之河。众味具足。与诸天众至此河边。欢娱受乐。复与天女往诣摩多邻南游戏之处。时天帝释。见其林树。告诸天曰。汝等见此游戏处不。诸天子言。唯然已见。时天帝释。为诸天子说本事法。如我昔于宿旧诸天。闻如是说。过去有佛。号迦迦(居伽反)村陀如来。于此林中。为天说法。初善中善后善。善义善语。纯备具足。白净之法。所谓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灭故是事灭。云何名有。以有欲故。则有过失。若无欲者。则无过失。天子当知。是为是事有故是事有。云何是事无故是事无。若无欲者。则无欲过。是为是事无故是事无。云何是事灭故是事灭。爱灭故欲灭。欲灭故欲过灭。是名是事灭故是事灭。天子当知。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无故是事无。若以逆观。爱之因缘。生欲之本。欲之因缘。能生于欲。云何为欲。心求忆念。欲有所作。是名为欲。痴有所求。故名无明。以无明故。于境无厌。是名为爱。诸天子。不求知足故名为欲。诸天子。是名是事有故是事有。云何是事无故是事无。所谓有爱贪不知足。若爱灭者无厌足灭。是为是事无故是事无。是名是事灭故是事灭。
复次天子。是事有故是事有。所谓和合作业。以有业故。则有业报。若无集业。则无业报。诸天子。是名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无故是事无。
复次天子。云何是事有故是事有。所谓先以忆念。眼缘于色。而生于识。忆念为先。是名是事有故是事有。云何是事无故是事无。若无色则无眼。无眼则无忆念。无色无眼无忆念故眼识亦无。如是天子。是名是事无故是事无。
复次天子云何是事有故是事有。譬如陶师。轮绳泥水。众法和合。而有瓶生。诸天子。是事有故是事有。亦复如是。
复次天子。云何是事无故是事无。譬如陶师。轮绳泥水。若不和合。则亦无瓶。是为是事无故是事无。亦复如是。
复次天子。云何是事有故是事有。所谓和合。必有别离。是为是事有故是事有。云何是事无故是事无。若无和合则无别离。如是天子。是为是事无故是事无。
复次天子。云何是事有故是事有。以有生故则便有死。若无生者则无有死。如是天子。是名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无故是事无(天无老故为天说法不言老支但言有死)。复次天子。云何是事有故是事有。所谓有欲故决定被烧。譬如有火则必有烧。如是天子。是名是事有故是事有。云何是事无故是事无。所谓厌离欲故。欲不能烧。犹如无火则不能烧。如是天子。是名是事无故是事无。
复次天子。云何是事有故是事有。所谓有父母精血。有业有藏。有中阴身。犹如香气故有身生。如是天子。是为是事有故是事有。云何是事无故是事无。若无父母。则无精血。无决定业。无藏无中阴。则无身生。如是天子。是为是事无故是事无。
正法念处经卷第二十九
正法念处经卷第三十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观天品第六之九(三十三天之六)
复次。是事有故是事有。所谓有彼岸故。则有此岸。若无彼岸。则无此岸。如是天子。是为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无故是事无。互共有生。各各因缘。一切有为法。从因缘生。因缘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死亦如是。天子当知。如是十二因缘。彼佛世尊。于此宫殿。人中之数。五千岁中。于此宫殿。演说此法。我今为汝宣说少分。如恒河沙等三世如来应等正觉。同说此法。为正法身。彼佛世尊。说此法时。七亿诸天。尽诸有漏。得法眼净。
尔时世尊。还阎浮提。以大悲心。为人说法。所谓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时诸众生。无量无边。远离尘垢。于诸法中。漏尽解脱。如是世尊。天人之师。为诸天人。演说斯法。如是帝释。为诸天众。广说法已。往诣摩多邻那天宫。到其宫已。见种种鸟。七宝翅羽。以为庄严。众莲华池。其诸池中。七宝莲华。其莲华色。种种宝色。种种众蜂。以为庄严。如日初出。其华光明。庄严宝殿。于其宫侧。毗琉璃树。以树光明。互相映发。令此天宫。出青光明。其琉璃树。真金为叶。以此树叶。相映发故。出黄赤光。复有大光。以为庄严。宫室园林。以种种宝。以为庄严。种种宝宫。种种七宝。园林华树。以为庄严。甚可爱乐。帝释见之。发希有心。于其殿中。有大华池。七宝成就。其水黄色。如融金聚。殊妙庄严。种种众宝。庄严厕填。种种色鸟。以为庄严。一切天众。种种伎乐。歌舞戏笑。共相娱乐。往诣大池。其池名曰一切最胜。池中诸鸟。见诸天子心意荡逸。即为天子。而说颂曰。
譬如灵鹫鸟 不住莲花中
如是寂静处 恶人不应住
如是寂静林 云何行放逸
颠倒不顺法 如日出冷光
若得离爱乐 解脱离众苦
若离此二法 天乐非为乐
修禅离放逸 解脱于欲网
解脱乃名乐 非汝爱所诳
世尊先住此 及诸修行者
汝为欲所牵 不应住此林
此殿受天乐 无常不久住
若离于爱欲 是为第一乐
先住此林者 皆入第一处
若得第一处 能断一切苦
贪心好美食 为贪心所诳
此寂静林中 斯人不应住
若修寂静心 乐清净应住
心行于欲境 不住寂静林
若有心寂静 应住于林中
为欲心所乱 不应住此林
怖畏五因缘 爱所不能烧
清净离爱人 终不堕恶道
有生必有死 强者病所侵
富乐有衰恼 少壮老所坏
恩爱必有离 和合不久停
诸法皆如是 正觉之所说
若人于三界 其心不迷者
是人得寂静 应住寂林中
常为欲谄曲 忆念怀怖畏
是人则不得 林中寂静乐
若人心清净 依林修寂静
其人林中乐 非是行欲人
林中修净心 入聚心不动
是故住林中 不应住城邑
若人入城邑 为欲心所乱
谄曲不清净 至林还寂静
是故林树间 第一最寂灭
行者所应住 能离于欲心
诸根心寂静 行者心安乐
千帝释之乐 不及此人心
若得禅定乐 一切白净法
夜摩诸天中 不及此乐分
乐从欲所生 常与众苦合
若断烦恼乐 永无有破坏
无始生死中 烦恼怨结心
若断此怨结 欲乐无能及
从欲生乐者 不净苦果报
若得解脱乐 是乐无与等
依止离欲行 行者第一道
从爱生欲乐 不能至正道
初爱生味者 得报如火毒
从欲所生乐 常在于地狱
初爱生善味 中爱亦如是
后寂静清净 能至安乐处
若行初中善 庄严如慈母
云何舍正念 戏欲乐境界
欲洄澓所转 中后常苦恼
云何愚痴人 于欲生爱乐
如妙色毒花 如触猛火焰
欲乐亦如是 后受大苦恼
如火益众薪 其焰不可灭
自他俱能烧 欲乐亦如是
如飞蛾投火 不见烧害苦
欲乐亦如是 痴人不觉知
若人著欲乐 常为欲所烧
如蛾投灯火 欲火过于此
是故舍欲害 常乐修智慧
莫行于放逸 放逸堕恶道
一切爱欲乐 为放逸所诳
受乐报既尽 后堕地狱苦
其人善业尽 为欲之所诳
从天至地狱 欲痴所诳故
从生乃至终 常修正思惟
心念于戒法 是人得寂灭
焰曲邪忆念 三毒生味著
放逸水甚深 女欲为水衣
歌乐动其心 爱水冲磐石
境界蛇所覆 心波駃流注
爱河大瀑恶 流注龙境界
痴人入此河 为天欲所没
可畏如瀑河 痴人不觉没
犹如痴蜜蜂 饮于毒树花
如是欲毒害 痴人乐贪著
蜂饮毒存亡 爱欲无不没
三毒水中生 放逸风所吹
爱火烧天众 而犹不觉知
毒生于天中 放逸为稠林
痴人所游戏 以爱自诳心
放逸生诸欲 攀缘不暂停
是欲如梦幻 智者所不信
诸欲虽如梦 梦非地狱因
是故舍诸欲 常修清净业
善行为最胜 非为不善业
如是善业系 则得于胜处
诸天著欲乐 不得寂静处
智人至寂静 以不放逸故
尔时天鸟。为于放逸诸天子等。说是偈已。时释迦天王。于此林中。复诣异处。到彼林已。其林一切善业庄严种种功德。学无学人所住之处。大仙世尊迦迦村陀如来住处。时天帝释。与无量天众。作天伎乐。共入林中。见此林树。既入林中。诸天威德。悉皆殊胜。如须弥山处于六万金山之中。释迦天主在诸天中。亦复如是。三十三天诸园林中。此林光明最胜殊特。时天帝释。与诸天众。恭敬围绕。诣阎浮林。其阎浮林一切金树以为庄严。释迦天王。至此林中。告诸天曰。汝等天众。见此一切殊胜林不。无量华池园林具足。天众白言。唯然已见。帝释告言。此林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我今睹之。生希有心。今睹此林。如见迦迦村陀如来无等色身。一切智慧大悲如来之所住处。于此住处。无量天众以闻法故。从乐得乐。此佛如来无上丈夫。已入涅槃。遗果犹存。尔时帝释。复往诣于俱吒迦殿林。迦迦村陀如来。往昔亦曾入此林中。帝释天王入此林中。见百千万殿围绕此殿七宝庄严。谓青宝王。金刚车磲。毗琉璃宝。种种众宝。间错庄严。种种幢幡。以为严饰。诸殿之中。如来所坐。殊胜之殿。光明晃曜。犹如初夏秋天之时。无诸云翳。于众星中。日月最胜。如来所坐宫殿殊胜。亦复如是。其明照曜。唯除帝释。一切天众。不能久视是殿威德。譬如阎浮提中盛夏之日。一切世人无能久观。如来之殿。亦复如是。释迦天王。告诸天曰。汝等见是殿威德不。诸天白言。唯然天王。我已见之。帝释告曰。此殿往昔迦迦村陀如来等正觉调御丈夫无上大师。与百千沙门。皆离疑网。见四真谛。得二解脱。具六神通四如意足。升此大殿。以利安乐诸天人故。于夏四月。此处安居。为三十三天演说正法。所谓此是色。此色集。此色灭。此色灭道证。受想行识。和合聚集。观过舍出。亦复如是。天子当知。彼佛如来。如是次第。为诸天众放逸憍慢。不觉退没无常之苦。但著欲乐。不知自相平等之相。说如是法利益众生。尔时如来。复为放逸诸天子等。说微妙法。以偈诃责。
放逸生死本 诸天所住处
放逸毒所醉 没在于诸有
若有离放逸 永脱三界海
放逸痴为本 盲冥无所觉
光明起有本 从于火日生
因痴生放逸 大仙如是说
放逸火炽然 由心之所起
诳惑愚痴人 至诸地狱道
天人行放逸 女色之所使
和合相娱乐 不知爱别苦
临命欲终时 现前受大苦
婇女亦随尽 诸乐皆磨灭
和合必有离 一切乐皆尽
壮少当衰变 一切业皆尽
一切诸众生 善恶业所系
如伎人游戏 去来各差别
业伎之所系 流转于生死
无常业流动 智者不应信
放逸如毒害 应方便舍离
若离于放逸 永渡三界海
尔时迦迦村陀如来。调伏九那由他放逸诸天。令离放逸。分别解说。利益诸天。与诸比丘及诸大众。诣阎浮提时。天帝释为诸天众。说是语已。往诣殿所。升于宝殿。俱吒迦殿。无量众宝以为庄严。其诸珍宝。一切天众。先未曾见。诸天见之。皆生欢喜发希有心。帝释见已。告诸天众。汝等见此殊胜殿不。未曾有此胜妙庄严。时诸天众白天王言。唯然已见。帝释告言。此宝宫殿。乃是夜摩天王之所奉献。以净信心。施于迦迦村陀世尊。此殿光明。不可得见。如是彼天。光明殊胜。何以故。先世天子不行放逸如汝等故。时诸天众。自知劣弱。舍憍慢心。一切天众。皆以头面礼如来殿。皆发欢喜。颜色悦乐。心生厌离。自知其业减劣鲜少。有发无上菩提心者。有发缘觉菩提心者。有发声闻菩提心者。有于佛所得不坏信。一切天众皆生净信。合掌恭敬。住在一面。时天帝释。入俱吒殿。至于如来师子之座演说法处。迦迦村陀如来。所卧敷具。金刚为床。种种具足。时天帝释。以清净心。举身投地。礼师子座。心自念言。此是如来所坐之处。以敬重心。念如来故。从地而起。见书殿壁。有偈句颂。其文颂曰。
若人投崖岩 或有不失命
堕放逸地者 无有不受苦
若人行放逸 一切有所作
如是于昼夜 终无有乐报
世间出世间 一切诸乐法
放逸能破坏 是故应舍离
不放逸不死 放逸是死句
不放逸最胜 当为诸天主
放逸生死本 谨慎是胜道
是故舍放逸 常得受天乐
若人欲求乐 若怖畏诸苦
应舍放逸行 放逸如火毒
放逸睡覆人 放逸痴毒害
作诸不善业 放逸坠坑陷
不放逸最胜 放逸为不善
不放逸得乐 放逸常受苦
总说此偈句 为苦乐根本
既知此功德 善修自利益
尔时帝释。读诵此偈。增长恭敬。以清净心。复以头面。礼师子座。久于此处赞不放逸。毁呰放逸。还出此殿。向诸天众。时诸天众见天王帝释。皆生恭敬。至帝释所。时天帝释。以向偈颂。为诸天众具足演说。告诸天曰。如是偈句。为欲利益安乐一切诸天子故。书之殿壁。一切天众。闻是说已。皆礼世尊。作如是言。如来世尊世间之眼。为我等故说如是偈。时诸天众。久不放逸。复以种种伎乐之音。与诸天众。往诣微细行天。微细行天闻是事已。与诸天女种种伎乐。出妙音声。来诣此林。欲与此林诸天子等共相娱乐。微细行天。既至此林。此林诸天。还失正念。入于放逸。种种伎乐。歌舞戏笑。向微细行。诸天大众。既相见已。皆生欢喜。于园林中。宝树宝枝。弥覆园林。互相娱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有闭于三恶道门。还生人中安乐国土。园林流池皆悉具足。常行善业。大富饶财。或为国王。或为大臣。为一切人之所爱敬。常乐布施。护持禁戒。乐作善业。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有地处。第二十二。名威德轮。众生何业。生于彼天。彼以闻慧见诸众生。修行善法常不放逸。以利益心利益众生。信于业果。近善知识。不杀生不偷盗。若尸赊婆树。若庵罗树。若枣若榛种种林树。于此树上有诸鸟巢。巢中有子。若鸟若蛇取诸鸟子。其人见之。以慈悲心。利益众生。救令得脱。云何不盗。于他林树乃至不取一枝一叶。亦不教他。若行道路。见地遗果。不取不盗。见人取者劝令舍离。云何行善而修布施。于降雨时以食施僧。若饥馑世。若疾病人。以食施之。自持禁戒令他住戒。见住戒者教他随喜。为他众生说业果报。念佛法僧而行布施。若施父母。若优婆塞。或无禁戒病患之人。以饮食汤药所须之具。施此诸人。亦教他人。说业果报。不近恶友。不与同住。不共言说。常能善摄身口意业。自利利他。是人命终。生于善道三十三天威德轮地。生此天已。以善业故。其身光明。如月盛满。其地庄严。甚可爱乐。七宝园林。充满其地。种种流泉。诸莲华池。种种莲华。毗琉璃茎。黄金为叶。遍覆池水。种种金石以为崖岸。旋转洄澓。犹如舞戏。种种众鸟出妙音声令心悦豫。真金山峰。毗琉璃峰。庄严其地。鹅鸭鸳鸯出众妙音。天子天女欢喜游戏。绕莲华池。其河流注出妙音声。复有众宝莲华之林。种种光明。种种众蜂。以为庄严。天子天女观莲华池。以种种宝庄严其身。光明轮天。久时受乐。复往诣于弥难多林。游戏受乐。种种乐音互相娱乐。至彼林中。有莲华林。名箜篌游戏。其莲华林。纵广正等五百由旬。上味色香美味之饮充满其中。诸天饮之歌舞戏笑。共相娱乐。时有天鸟。名曰正行。见诸天子行于放逸。而说颂曰。
无耻无惭愧 懈怠恶知识
是地狱种子 智者所舍离
无耻无惭愧 常作不善行
如人坠高岩 后时乃自觉
贪痴无诚信 其心无怖畏
为嫉妒所迷 不得生天中
饮酒虚妄语 心坚著贪欲
不信业果报 是地狱因缘
守护心过恶 嗔恚之恶业
众生恶业故 堕于三恶道
心勇造恶业 常为欲所使
常行于妄语 其人无乐报
若人毁犯戒 如伪宝云母
其人恶业故 堕于三恶道
若人住恶心 其闇无有边
若人归三宝 如夜大光明
愚夫行放逸 如醉痴自欺
二放逸所惑 轮转于地狱
一切诸世间 有出必归灭
如生则有死 毕竟不相离
放逸自围绕 境界海增长
爱锁之所缚 游戏于天中
诸天初生时 乐生念念灭
放逸自覆心 不知无常转
放逸自迷惑 常乐于境界
因欲无厌足 常受诸苦恼
无有念念时 须臾不自在
是爱使众生 受于天中乐
爱地甚暴恶 无量杂觉观
游戏于爱地 为欲之所使
譬如地狱火 焚烧诸罪人
爱火亦如是 焚烧一切天
饥渴火炽然 焚烧诸饿鬼
畜生相残害 人中追求苦
爱火周遍起 一切皆围绕
火烧常炽然 世间莫能觉
如是天鸟。为诸放逸诸天子等。说是偈已。若诸天子。已于先世行善业者。闻此法音。少离放逸。不饮天酒。远离色香味触上妙五欲放逸之乐。复入园林伎乐自娱。随心所念受种种乐。青毗琉璃车磲宝峰。于园林中流泉河水。众莲华池。以为庄严。种种色蜂游集其中。其莲华林。毗琉璃叶。颇梨为茎。多有众蜂。不可喻说。百千天女。与诸天子游戏受乐。以善业故。种种境界。天女爱河之所[漂*寸]没。未曾觉悟。如是游戏。共相娱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生安乐处。大富饶财。其心广大。乐修正法。常爱智慧。爱乐沙门及婆罗门。寿命延长。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二十三地处。名曰月行。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闻知见。若有众生。以清净心修行善业。善修其心。造佛形像。或为供养。洗佛形像。令除尘垢。揩拭刷磨。或见金银为如来像。见之欢喜。思惟爱仰福田功德。思心功德。自熏其心。而行善业。心生喜悦。不杀不盗。云何不杀。如是之人。乃至不念断众生命。亦不教他。见人作者不生随喜。劝令不作。令住善道。自利利人。复有不杀。不生杀念。乃至床褥卧具有湿生虫。不起心想欲害其命。于微细命乃至蚁子。不起杀意。是名不杀生。云何不盗。如是善人。修行善业不知厌足。于一切处。不行偷盗。乃至草木泥土。自既不取。亦不教他。设有大热。不夺他荫。不令他人住于日中自受荫处。自有势力。亦不夺他。不教他人。见他作者。劝令不作。乃至荫凉。亦不偷盗。微细之事。皆不偷盗。是名不盗。如是之人。命终之后。生于天中月行之地。生彼天已。以善业故。得乐果报。光明普照。犹如和合十月并照。如是天众。身相光明。清净无垢。亦复如是。天子既生。一切天众。百倍转胜。其身光明。冷暖调适。一切余天。见之爱乐。其光胜于余天之光。其光普照满十由旬。胜余一切珍宝之光。以善业故。如是天子。无量眷属以为围绕。作众伎乐。诣于园林游戏之处。林名五乐。第一胜妙。于三十三天。最为殊特。其树威德。树有善果。众鸟胜慧。钵头摩伽华。华池流水。空中香风。来吹宝铃。出于无量微妙音声。是时天子。与诸天众。作众伎乐。与诸天女种种庄严。诣五乐林种种伎乐。游戏受乐。天女歌颂五乐之音。受第一乐。以于福田作善业故。得此胜香。其香普熏。满五由旬。其果处空。犹如众星。其树庄严。天中最胜。明如日光。其光不热。亦复无冷。其果色香。众味具足。其香胜于一切香气。熏五由旬。如星处空。果中常流种种香饮。诸天饮之。离于醉乱。种种香味。随心所念。皆悉得之。受如是等功德之种。时有天鸟。名教放逸。为于放逸诸天子等。而说颂曰。
善业将尽 空过寿命 当速修法
莫行放逸 少壮易过 命亦如是
众具将失 莫行放逸 天非常法
非常具足 及时未坏 当修福德
善业和合 心念守护 未见有处
而无过患 若常乱心 行于非法
是乐虚妄 去已不还 持戒贸乐
生于天中 若不护戒 临终悔恨
故应持戒 守护莫犯 愚人离戒
不能升天 若于天中 受五欲乐
持戒清净 故得大果 诸天著欲
放逸痴毒 不觉无常 坏其身命
无量百千 那由他天 皆为放逸
欲火所烧 一切众生 放逸所盲
后受衰恼 乃知其过 心常攀缘
而无暂住 愚不觉知 后为大恶
心乐欲境 不觉忧恼 衰祸既至
乃生悔恨 结使烦恼 从忆念生
心王结使 常行随逐 随心驰骋
在在所住 常为惛醉 流三界海
若知真谛 见世间法 无常苦空
永离忧恼 为色所使 常求诸欲
是人后生 永无天乐 此珊瑚林
众宝庄严 种种枝条 莲华严饰
种种流水 诸河庄严 业因所得
遍于虚空 劫火既起 烧灭须弥
况此天身 犹如水沫 生已复灭
放逸自欺
尔时诸天子若于先世。集众善业闻此天鸟说法之音。则能解悟。如鸟所说。必当无常。少时忆念。离于放逸。复为境界色香味触之所诳惑。悉忘法音。犹如隔世。所应作业。不应作业。皆悉忘失。现受欲乐。不观未来。不念天鸟说法之音。现观五欲游戏受乐。不念地狱饿鬼畜生。受大苦恼。不念天身甚为难得。不念无始苦恼轮转地狱饿鬼畜生。诸苦坚[革*卬]。难可调伏。唯除天子第一胜心久习善根。
复次比丘。观此天鸟。以何等业。说于清净无垢如实之法。教于放逸诸天子等。彼闻知见。若有于人中时。作放逸行。若游戏人。若大力士。若诸伎儿。身著袈裟。游戏歌舞。颂佛功德。而得财物。既得财物。若衣若食。布施沙门婆罗门。或自食用。以著袈裟因缘力故。身坏命终。生于天上。受飞鸟身。受第一乐。以彼业故。复次诸天。歌舞戏笑。娱乐受乐。毗琉璃树。黄金为叶。颇梨为枝。四周弥布。复有宝树。种种珊瑚。宝树严饰。百千众蜂以为庄严。黄金真珠以为树枝。复有山峰。七宝焰轮以为庄严。复有莲华。黄金莲华。颇梨莲华。毗琉璃华。于此华中。游戏受乐。复有异天宝殿楼阁。诸天于此。与诸天女。游戏受乐。离于嫉妒。及诸恐怖。心相爱乐。互相渴仰。受第一乐。复与天众。游戏歌舞入如意林。既入此林。随心所念。一切皆得。以是因缘。名如意树。久于此林。受天乐已。复往诣于须弥金峰。其山峰中。河池流泉。以为庄严。与诸天女。歌舞戏笑。作天伎乐。出妙音声。闻之悦乐。目视种种上妙之色。而受快乐以自业化。诸天女众。以为围绕。于须弥山无量种种莲华之池。皆悉见之。复有种种园林莲华。其香殊妙。闻之悦乐。复有第一上妙之触。若身触之。犹如触于迦旃邻提(迦旃邻提海中之鸟触之大乐有轮王出此鸟则现)无量离垢清净光明善妙之香若有见之。甚可爱乐。游戏如是。山峰之中。若心生念。一切皆得。无量功德。皆悉具足。自在受用。他不能夺。清净无垢。于此地中。受天快乐。游戏娱乐。受种种乐。其身光明。无量天女。以为围绕。受天五欲。乃至爱善业尽。命终还退。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从生至终。常受快乐。色貌第一。或为王者。或为大臣。所生国土。常有善法。正见众生之所住处。而于中生离恶知识。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有地处第二十四地。名阎摩娑罗。众生何业而生彼天。彼闻知见。若有众生。奉持禁戒。以正见心。利益众生。正身口意。若边险地。若旷野中。若人没溺。堕于大河。救令得脱。若于旷野。渴乏所逼。施以浆水。若于险道。迷失道径。示以正路不求报恩。利益众生。救护众生。施其寿命。云何不杀生不偷盗。或于此人。若复余人。行于善业。不杀众生。若于所住房舍之中。生诸众生。若胎生湿生。若粗若细。坏人资具。或在梁间数堕人上。令人不安。以慈悲心而不杀害。虾蟆毒虫。种种毒螫。虽被中害。不断其命。是名不杀生。云何不盗。几种不盗。如是善人。行于旷野。其力自在。贾客之水。及于黑盐。有力能取。而不偷盗。自守渴乏。若彼贾客。以水施之。然后乃饮。若彼不施。贸以饮之。善观微细业之果报。受行佛法。念佛功德。以修其心。于须臾顷。不近恶友。不与言说。不同道行。以何因缘。不与同行。一切善业。近恶知识。则为妨碍。是故不得与之共语去来同住。何以故。恶知识者。是贪嗔痴之所住处。有智之人。应当舍之。犹如毒树。其人清净。如炼真金。身坏命终。生于阎摩娑罗之地。善业之人。生彼天已。一切善人。敬重供养。决定业行。受于乐果。其身光明。如人之数。日日增长。何以故。诸天之中无日夜故。此天身光。如是增长。余天见之。于天女前。皆生惭愧。胜余一切异地诸天。诸天见已。皆往诣于释迦天王。问此因缘。白言天王。阎摩娑罗。有一天子。初始出生。光明胜于一切天众。时天帝释。闻是语已。而说颂曰。
天子之光明 从于持戒生
须弥金光轮 十六不及一
身常出光明 犹如融金聚
光明善和合 智者造业故
以上中下业 三种持戒故
得果亦如是 有上中下报
持戒离放逸 增长无放逸
常得受安乐 诸法皆如是
若持戒清净 今得光明身
和合千日光 所照莫能及
若有胜丈夫 受持七种戒
其人得善果 先佛之所说
若人造善业 不失乐果报
不作则无果 作业终不失
痴人不乐因 但喜乐果报
无因果难求 如沙不出油
若人修行善 远离于嫉妒
不善愚痴人 常行于嗔恚
尔时天帝释。说于如是善业果报。教于放逸诸天子等。时诸天子。闻是语已。顶受奉行。还至阎摩娑罗之地。至其住处。天子天女。游戏娱乐。伎乐音声。受天之乐。此天地处。二娑罗树。于三十三天诸园林中。此树最胜。其量色相。光明华果。最为殊胜。铃网弥覆树叶之音。如五乐声。天闻其音。皆来向树。游戏受乐。诸天既至。升娑罗树。于其树上。有莲华池。其莲花池。名曰欢喜。莲华池中。多有鹅鸭鸳鸯。出众妙音。以为庄严。无量莲华。八功德水。莲花庄严。诸天见之。叹未曾有。除此二树。未有如是莲华浴池。此娑罗树。唯除波利耶多拘毗陀罗树。余无及者。说是语已。天子天女。游戏歌舞。受五欲乐。久于此处。受天之乐。复往诣于常游戏林。首冠华鬘。服于种种异色之衣。其身流出种种光明。说少分喻。譬如夏日电光之色。三种具足。一者青光。二者黄光。三者赤光。游戏之处。诸天子等。受五欲乐。如山浚水。涌波之力。受种种乐。
尔时天帝释。与善法殿一切天众游戏。出于善法堂殿。与诸天女。作众伎乐。出妙音声。向阎摩娑罗所住之地。时阎摩娑罗一切天众。见帝释来。皆出奉迎。合掌顶礼。释迦天王。善法堂天。阎摩娑罗天。皆共和合。共相娱乐。歌舞戏笑。往诣双树。至此树下。一切天众。围绕此树。饮于摩偷天之上味。时释迦天王。告诸天曰。汝见如是阎摩娑罗树。一切天中。唯除波利耶多俱鞞陀罗树。余一切树。无与等者。诸天白言。唯然已见。帝释告言。汝等诸天。未知如是阎摩娑罗树之功德。唯见其色。汝当观此二树势力。时天帝释。从殿而下。手执金刚。击此大树。其门即开。于其树中。无量园林华池流水。莲华庄严。摩尼山峰。白银山峰。颇梨山峰。毗琉璃山峰。种种流水。河池庄严。复见天华。七宝莲华池。百千众蜂。以为围绕。复见园林。黄金白银。毗琉璃宝。青宝王树。复有众鸟。七宝为翅。出无量种美妙音声。诸天闻之。得未曾有。欢喜受乐。时天帝释。与诸天众。前后围绕。入于阎摩娑罗树中行列之殿。见行列殿种种宝柱七宝庄严。谓青宝王。毗琉璃宝。白银众宝。颇梨车磲。庄严其柱。复有种种床褥。缯敷綩綖。庄严其床。其床四足。众宝庄严。谓金刚宝。青宝。颇梨毗琉璃宝。复见树内。山峰之中。种种众鸟。无量音声。时天帝释。告诸天众。汝等见此双树之内奇特事不。诸天白言。唯然已见。时天帝释自观天众。放逸著乐。将诸天众入于示业果报之殿。其殿清净。犹如明镜。其明普照。时天帝释。晓示诸天。汝等当于宝殿壁上观业果报。随其因缘所作之业。若于福田。施以财宝。信心奉施。随心而施。以时而施。得如意报。随其生处。则受果报。随其所受种种果报。皆悉见之。时天帝释。复示天众。汝等天众。当观如是持戒修行。于诸道中。守护众生。犹如父母。如实不虚。如清净地。如好珍宝。诸天种子。若人护此七种之戒。随其生处天人之中。受持戒果。时天帝释。复示诸天业镜之影。告诸天曰。汝等观于一切业报。若有丈夫。作诸善业。集于智慧正见之灯。能知如是上中下智。漏无漏果。时天帝释。复示天众九种布施持戒之智。于布施中。有上中下。善道果报。皆得成就。思修福田。功德具足。九种具足。天子若不决定施。不相应相。是名少果。复有少果。谓饿鬼神通。或有畜生。受于乐果。是名下施。天子汝等观是业镜之影。种种业果中布施果。不修思心。心不具足。功德财物。亦不具足。施好福田。具功德者。得中果报。生于人中。弗婆提国。瞿陀尼国。若处畜生。若阿修罗。若夜叉中。是名中果。于镜殿壁见如是相。时天帝释。复示天众业之果报。告言天子。汝等当观上中下业。不修思心。福田具足。云何名为不修思心而得果报。若有施主。以时而施。使人布施。心无深信。非身自施。见之不起。不恭敬礼。具足福田。具足财物。思不具足。决定布施。生于边地无正法律无礼仪处。或为王领。或为臣佐。无有人礼。诸天子。汝当观此业镜之壁。悉皆得见。时天帝释。如是示之。
正法念处经卷第三十
正法念处经卷第三十一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观天品之十(三十三天之七)
时天帝释。复示诸天上布施果。思心具足。福田具足。财物具足。思心功德皆悉具足。福田胜者诸如来等。物具足者谓饮食财物。思具足者深心信等。而修供养。如是布施。于人天中得大果报。或生天上。有大威德。或生人中。为转轮王。七宝具足。主四天下。七种下宝。是转轮王。顺行正法。一切具足。持戒修智入于涅槃。是名上施。如是等施。于镜壁中见其果报。
时天帝释。复于清净毗琉璃壁。示于三种布施之果。镜壁中现。所谓资生布施得大富。果报如前所说。无畏布施。生于大国为王领主。无有兵刀灾俭疾疫横死。不畏怨敌。无病安隐。离于火畏及以水畏。无疾疫畏。或为王者。或为大臣。久住于世。是为无畏施之果报也。于镜壁中见如是业。
又于镜壁见胜布施。所谓法施最为无上。能出一切有为生死之种子也。此无上施得无上果。三菩提中随心成就。于镜壁中复见业果。若为财物故。与人说法。不以悲心利益众生而取财物。是名下品之法施也。是下法施。不以善心为人说法。唯为财利。不能自身如说修行。是名下施。若以说法而得财物。或用饮酒。或与女人共饮共食。如伎儿法。自卖求财。如是法施。其果甚少。于镜壁中。见如是等法施之人。生于天上。作智慧鸟。能说偈颂。是则名曰下法施也。
云何名为中法施耶。为名闻故。为胜他故。为欲胜余大法师故。为人说法。或以妒心为人说法。如是法施。得报亦少。生于天中。受中果报。或生人中。如是帝释天王。于镜壁中皆悉示之。是则名曰中法施也。
云何名为上法施耶。以清净心。为欲增长众生智慧。而为说法。不为财利。为令邪见诸众生等住于正法。如是法施。自利利人。无上最胜。乃至涅槃。其福不尽。是则名曰上法施也。复有法施。时天帝释。复示诸天余法施报。知下法施说布施法。不说智慧。中法施者。说于持戒。上法施者。说于智慧解脱。下智慧者。为人说法少人解悟。说布施法。唯说布施。不说余法。说法因缘。令知持戒。后得智慧。其人信顺。得阿罗汉。尽诸结漏得二解脱。是则名曰下法施也。何以故。说于布施相应法故。
云何名曰中法施耶。说于持戒相应之法。以修其心。是中智慧。于镜壁中。见如是等业之果报。顺于智慧。得阿罗汉。速尽诸漏。或得缘觉。是中法施。于镜壁中。见如是相。是则名曰中法施也。云何名为上法施耶。说智功德。以修思心。不求恩惠。唯为利他。而演说法。说欲过恶。欲味系缚。出离为乐。令邪见者住于正法。说于清净离垢之法。是上法施。得无上菩提。等正觉果。明行足无上调御天人之师。无上正法调伏之法。初中后善。无上成就。一切知见。为诸众生。广说法要。是则名曰上法施也。
尔时天主释迦提婆。复于镜中。观业果报。时天帝释。示诸天众。诸天见之皆生愧耻。时天帝释告诸天众。汝等天子。莫得放逸。何以故。以造其因。生生之处。得相似果。汝等天子。应至我所视汝业报。汝观是业上中下报。汝今应修不放逸行。时诸天众。见此业报希有之事。于生死中。皆生厌心。而说颂曰。
欲乐虚妄 本性羸劣 欲乐所迷
不见怖畏 若信欲情 无所利益
善业既尽 临终乃觉 胜乐充满
必有衰变 如是著乐 失之增恼
若天世间 堕于地狱 身心大苦
一切逼恼 此苦难量 第一辛酸
爱别离苦 复过于是 爱离现前
诸天常有 愚者不见 爱心所诳
初美虚诳 为欲所欺 百千万亿
京垓兆载 得欲还失 不可常保
善业为因 得乐果报 无因无果
亦如无树 如毒害命 放逸亦然
如火焚烧 如刀如戟 初如亲友
后成怨敌 如鱼吞钩 放逸亦然
天龙人鬼 及阿修罗 皆为放逸
得大衰恼 天王当知 我等福祐
令王于此 示生死狱
时诸天子。说是偈已。复作是言。天王。云何得知。谁示天王如是之法。时天帝释告诸天子。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吾于此天初生之时。宿旧天子。名须摩罗。是吾第一之亲友也。从彼次第闻如是事。如迦叶佛。为调诸天。来至于此。迦叶如来。见诸天子心大放逸。为欲利益诸天子故。以忆念神通。化作如此业影之壁。留此树中。我于尔时其心放逸。须摩罗天。示我此法。汝于今者勿得放逸。何以故。一切有为。无常破坏。汝等天子。若心放逸。当入此树。自观己身上中下色。则自愧耻。若有天子。信不放逸。当示此法。何以故。此是如来。为利众生。示如是事。调伏诸天。于业镜地。令住善道。还阎浮提。我从如是大德之天。闻此希有难见之事。我时闻已。为离放逸。与诸天众。来至于此。令诸天众皆得惭愧是故我今示于汝等业镜之壁上中下业。汝等天子。慎勿放逸也。尔时天帝释复告天众。当共汝等。诣第二树。观诸业镜。往昔之时。迦叶如来。于此树中。示现变化。利益一切。放逸诸天。观于生死诸业之网。我今示汝。释迦天王。说是语已。头面顶礼迦叶如来。即出其门。出已还闭。有余天众。歌舞戏笑。作众伎乐。欢娱受乐。见天帝释。即来亲近。头面敬礼。乐行歌舞。互相娱乐。以钵头摩诸莲花等。互相打掷。时诸天众。从树出者。向放逸天。说其所见希有之事。是时放逸诸天子等。以心放逸。于希有法。不听不信。时天帝释。为摄放逸诸天子故。亦共游戏于莲花池。种种音声。天诸伎乐。互相娱乐。以天鬘天衣而自庄严。入于种种园林之中。游戏受乐。以善业故。时诸天众。与天帝释。入于业镜。见业报者。皆不游戏。如无学人。所作已办。离放逸行。安立而住。见诸天众耽著放逸。生悲愍心。作如是言。此诸天子。心著放逸。不知当退。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顺烦恼业。不离一切生死业行。随业所作。或善不善。如是之业。得如是报。如是天子。观放逸天。生悲愍心。
时善法殿诸天子等。白帝释言。以天王恩。令我天众受五欲乐。游戏诸天。种种园林。游戏受乐。云何天王。不摄我等。尔时天帝释。为诸天众。而说颂曰。
天子汝著乐 多行于放逸
放逸爱著故 不见真实谛
若常放逸心 则无有善报
离于善业者 则堕于地狱
一切诸爱著 皆当有别离
汝等不觉知 须臾必终没
命欲临终时 诸根皆坏灭
方乃知苦恼 忽至无能免
譬如旋火轮 如乾闼婆城
三界皆无常 亦如水泡沫
譬如水聚沫 愚者依覆护
于无常法中 而心生喜乐
非天亦非人 夜叉龙鬼神
临终业所系 无人能救护
念死时未至 当修于善业
死王甚暴恶 莫于后生悔
我今教敕汝 慎莫行放逸
汝为爱所覆 驰骋诸境界
境界系缚汝 是诸地狱因
是故应舍离 以求安隐处
时天帝释。为诸天众。说是法时。诸天放逸。曾不在念。唯除已见业镜地者。皆生厌心。白帝释言。愿入第二娑罗之树。此树乃是迦叶如来为欲利益放逸诸天所化业网。示生死报业镜之壁。示诸天众。时天帝释。知放逸天乐于游戏。令诣异处。与不放逸诸天子等。至第二树。至于树已。手执金刚击此大树。其门即开。释迦天主及诸天众。心生欢喜。共入树中。天众入已。见诸园林。昔所未睹。甚可爱乐。一切所须皆悉具足。多有种种无量众鸟。莲花池水。众花庄严。无量金树。一切爱乐。微风来吹皆大欢喜。七宝山峰。众鸟妙音。如意之树。犹如日光。其光普照。如日之光。是娑罗树。复有饮食。充满河中。香味流溢。最妙第一种种妙香。五根所得。五种境界相应之乐。甚可爱乐。大德诸天。闻之乐著。何况余天。时天帝释。示诸天众。一切园林。可爱殊妙树外莲花园林流池。十六分中不及其一。时天帝释。悉共诸天。复往诣于毗琉璃山。其山清净第一无比。于其山顶。有千柱殿。毗琉璃宝之所成就。赤莲花宝以为栏楯。黄金为地。其琉璃殿。长五由旬。广三由旬。迦叶如来。化所成就。时天帝释。共诸天众。乘七宝阶。升琉璃殿。得见迦叶如来影像。如迦叶佛在殿说法时。天帝释及诸天众。合掌恭敬。礼如来影。深生信敬。礼拜既讫。以偈赞佛。
如来世间无上尊 得真解脱如实谛
其影寂静妙无比 能开无上解脱道
若人常礼如来者 净信无垢心寂静
其人永脱怖畏有 常得安隐胜乐处
如是寂静奇妙法 演说此句寂灭处
此佛如来所说法 示诸众生涅槃道
若有众生念此法 是名勇健无畏人
则能得于无上处 常乐无恼心安隐
若有众生念真谛 则如渡者升船筏
三界之海恶洄澓 如是之人能超渡
如来正觉世间眼 普观诸法无不遍
此佛光明无伦匹 一切诸光无与等
众生忆念自浊心 愚痴嗔恚欲垢等
智慧大水甚清净 洗除一切众生垢
一切众生不能见 外道慢心莫能了
其法清净离尘垢 世尊普示诸众生
喜乐放逸无救者 如是众生导师救
渡于生死到彼岸 能度无救诸众生
饶益一切诸世间 唯有如来无上尊
以能利益众生故 是故如来最殊胜
如是天帝释。以净信心。叹佛影像。低头合掌。与诸天众头面敬礼如来影像。复与天众低头合掌。礼于如来所化天衣。如是衣者。如来神力之所任持。时诸天众。见影像已。皆得离慢。离于放逸。如来所化。影像之色端严殊妙。千帝释天。不得为比。何况余天。时天帝释。见如来像神通化影。以此影像。示于憍慢放逸诸天。令离憍慢放逸心故。
尔时诸天子。白天王言。憍尸迦。迦叶如来。以何因缘。于此阎摩娑罗树中。示于业网生死之化。何故不于树外而化。时天帝释告诸天子。我亦如是。先疑斯事。彼天示我。令离憍慢。我于往昔。亦问斯事。时彼天子即答我言。希有之法。不可常见。不常见故。见则深信。以是因缘。如来留化。不在于外。非一切人皆悉能见。若化在外。诸天见之。不生希有。或生过恶。以是因缘。于此阎摩娑罗树内。示留化像。此二树中。希有神化。树内之化。第一希有。一切诸天。所不能见。以是因缘。迦叶如来。于此树内。化留影像及以镜壁。示生死业。时诸天众。闻天帝释说如是事。远离疑悔。
时天帝释。复示诸天宫殿之壁。广五由旬。于此镜壁。初观见于活地狱十六隔处。杀生之人。堕此地狱。具受无量种种楚毒。如前所说。从地狱出。生饿鬼中。多起嗔恚。妒心增长。以刀相害。业网所系。生畜生中。互相残害。为人所食。以肉因缘杀害其命。或受恶兽虎豹之形。嗔恚增多。为人所杀。畜生中死。生于人中。常爱斗诤。其心鄙恶。兵刃中死。不得长寿。有余善业。生于天中。威德色相减劣不如。寿命短促。若诸天众。与阿修罗共斗战时。被伤而死。于殿壁中。皆悉具见。如是黑绳地狱十六隔处。亦如前说。杀生偷盗因缘力故。堕此地狱。具受无量种种楚毒。受苦既毕。从地狱出。生饿鬼中。以诸刀杖。互相杀害。如前所说。或食屎尿不净之物。求之难得。有余饿鬼。互相掴裂。身体破坏。或丧身命。饿鬼中死。生畜生中。于旷野中。受遮吒迦饿鸟之身。焦渴烧身。畜生中死。若生人中。刀兵之处。弊恶国土。或中兵刀。饥饿而死。勤苦得食。为他所夺。设使得食。食不能消。从人中死。若有余业。生于天中色相颜貌。减劣粗恶。所食之味。不如余天。见余天时。生大愧耻。伎乐之音。皆悉不如。寿命短促。如是之业。于此壁上。皆悉见之。时天帝释。复于殿壁中。见众合地狱十六隔处。如前所说。杀生偷盗邪淫之人。堕此地狱。具受无量种种楚毒。受苦既毕。从地狱出。生饿鬼中。受于食吐饿鬼之身。寿命长远。若得饮食。为余饿鬼之所劫夺。若有眷属。亦为饿鬼之所欺夺。复有异鬼。以刀斩截。受大苦恼。辛酸而死。从此命终。生畜生中。受于水牛牛马之形。寿命长远。设得饮食。为他所夺。畜生中死。若生人中。寿命短促。贫穷下贱。妻不贞良。如是之业。于殿壁中。皆悉具见。
时天帝释。复观业果。于殿壁中。见叫唤大地狱十六隔处。如前所说。杀生偷盗邪淫妄语。堕此地狱。具受众苦种种楚毒无量辛酸。从地狱出生饿鬼中。寿命长远。或受锥身饿鬼之形。或受针颈饿鬼之形。随业所受。常困饥渴。若有眷属。为他所夺。或生食毒饿鬼之中。毒火所烧。饿鬼中死。生畜生中。在大旷野。互相残害。迭相食啖。畜生中死。若生人中。身色憔悴。无有威德。若有余业。得生天中。身量形貌。皆悉减劣。一切众宝庄严之具。光明微少。不为天女之所爱敬。天女背叛。舍至余天。须陀鲜味。智慧薄少。心不正直。为余天子之所轻笑。若诸天众。与阿修罗斗战之时。为他所杀。以余业故。
尔时释迦天王。复共诸天众。于宝殿壁。见大叫唤地狱十六隔处。是中众生。受种种苦。如前所说。若有众生。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醉乱。堕此地狱。具受无量种种楚毒。受苦既毕。从地狱出。生饿鬼中。处处逃走。有大恶鬼。拔出其舌。出已还生。饿鬼中死。生畜生中。受迦频阇罗雉鸟之身。以自音声。而丧其命。以其妄语余业缘故。畜生中死。若生人中。受业果报如前所说。有所言说。人不信受。若有善业。生于天中。其声嘶破。粗恶鄙浊。不善歌颂。一切天众不信其言。不能宣说美爱正语。如余天众。以本妄语余业缘故。
时天帝释。复于殿壁。观焦热地狱十六隔处。是中众生。具受种种无量苦恼辛酸楚毒。业之果报。如前所说。受罪既毕。从地狱出。生饿鬼中。受食不净饿鬼之身。受大苦恼。五倍于前。饿鬼中死。生畜生中。在于大海。受摩竭鱼身。畜生中死。若生人中。容貌丑陋。唇口粗大。人所恶见。人中命终。若有余业。得生天中。身光减劣。如前所说。一切天众之所轻贱。
大焦热地狱。阿鼻地狱。此二地狱。业之果报。不作化现。何以故。恐天心软。见之丧命。若见如是二地狱者。则大怖畏。是故不化此生死报。时天王释观察是已。以偈颂曰。
譬如诸微尘 在于虚空中
风吹而旋转 诸业亦如是
和合有别离 苦乐亦如是
因业之所转 非是无因缘
今此业化处 牟尼如实知
化无量业网 诸心之种子
心集业难知 唯除诸如来
种种诸业系 轮转于世间
业网有大力 能受百千万
那由他劫数 种种诸生死
譬如绳系鸟 虽远摄则还
业绳系众生 其事亦如是
尔时天帝释。示诸天子希有事已。众生无量决定之业。及不定业。现报所受。生报所受。余报所受。复有三种。善不善业及无记业。示如是等无量业网。迦叶如来。所化影像。与诸天众。礼拜既讫。从此阎摩娑罗树中而出。天众出已。帝释还闭娑罗树门。帝释既出。见余天众放逸游戏以自娱乐受五欲乐。尔时天王。见此事已。心生怜愍。而说颂曰。
畜生杂形类 为放逸所诳
若食若爱欲 贪心常爱乐
本行于善业 天中食报尽
如是放逸人 命终何所趣
放逸怨自坏 业风之所吹
犹如树倾倒 堕于诸道中
百千那由他 天中受生死
而不起厌离 不生忧怖心
尔时帝释。说此偈已。至诸放逸天子众中。诸天子等。心生敬重。供养恭敬。时天帝释。为摄其心。与此天子游戏种种园林之中。不入阎摩娑罗树间。诸园林中游戏受乐。时天帝释。与其眷属诸天大众。诣善法堂。阎摩娑罗所住诸天。受天之乐。乃至爱善业尽。命终还退。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受第一乐。主大园林。常受安乐。以余业故。生摩罗耶国。主栴檀林。大富丰乐。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三十三天第二十五地名速行地。众生何业而生彼天。见有众生。行于善业。其心质直。离于谄曲。不恼众生。信于果报。行正见业。大修布施。大富饶财。见有众生。入于大海。以求财宝。以大船舫。施此商人。诸商人等。得此船舫。多获财宝。持用布施。修诸福业。如是船主。以船施之。不求恩惠。不受其报。云何不盗。若行道路。有诸贼军。破坏村栅。或畏官军。逃避村栅。入此村中。乃至不取糠秸草叶。信业果报而生怖畏。非畏王法。是名不盗。云何不杀生。乃至湿生蚰蜒之类终不故杀。心不念杀。若有众生。造作罝罗罟网机拨坑陷。杀诸虎狼禽兽之属。即以财物。赎命令脱。其心不悔。亦教他人。令住善道。作如是等种种善业。是持戒人。不杀不盗。忆念善业。皆得成就。若有所作。一切天众。皆共赞善。颜色清净。诸天供养。是则名曰现业果报。是善业人。从此命终。生于三十三天之上。名速行地。生彼天上。以善业故。第一庄严。一切众生。不能分别如是天处甚可爱乐。天子既生。其身光明。受第一乐。身无骨肉。亦无垢汗。无有怨敌。亦无怖畏无所追求。离于嫉妒。无不爱乐。无病怖畏。唯除退时。无有王怖。心多放逸。遍见诸地皆可爱乐。五欲自娱。无量境界。游戏受乐。毗琉璃楼。黄金栏楯。种种树林。莲花林池。七宝所成。鹅鸭鸳鸯。以为庄严。出于种种微妙音声。山谷之中。多饶众鸟。须弥山峰。七宝庄严。莲花池中。金银真珠。以为底沙。种种宝树。如日光明。金毗琉璃。以为树枝。众花庄严。无量众蜂。以为严饰。须弥山窟。第一众宝。以为庄严。其地柔软。七宝高峰。其高峰中。众华妙香。周匝严饰。随念而生。复有异处。灯树庄严。如意之树。百千光明。庄严奇特。百千天女。以为围绕。歌众妙音。共相娱乐。如是天众。随所触见。皆受快乐。耳闻众音。心皆爱乐。若闻诸香。无量功德。皆悉具足。若以身触。无不爱乐。随心所念。一切皆得。无有因缘能夺其乐。如是天子。百千天女。而为围绕。共余天众。往诣山峰。其峰名曰一切势力。一切皆是如意之树。庄严山峰。流泉河池。生众莲花。以为庄严。无量百千天众围绕。毗琉璃宝。以为树枝。遍覆其上。百千重阁。以为庄严。无量众鸟。出妙音声。以善业故。此山峰中。成就如是种种诸乐。善业为本。非无因生。亦非他作。此人受报。非自在天欢喜故与。
尔时天子。上此山峰。见诸天子无量百千光明悉等与已无异。于此峰中。与诸天子天女。作众伎乐。出妙音声。娱乐受乐。此诸天众。其身光明。色量受乐。皆悉具足。谛视瞻仰。众莲花鬘。以为庄严。闻众歌音。心生爱乐。皆服天衣。无有线缕经纬之别。如是诸天。其身皆悉具足光明。
尔时天子。升山峰已。见诸地界。各各差别。见诸河流光明之轮。以善业故于此天中。住于二处。种种清净庄严之地。众乐成就。如前所说。何故名曰速行地耶。如此天众。有大势力。若诸天众。与阿修罗斗。能于人中。一眴目间。打阿修罗。还至本处三十三天。故名速行。以前业故。得相似果。以本施人速行之船。令渡大海。多获珍宝。布施修福。是故得此速疾果报。如是天子。手执器仗。甚大迅速。以善业故。久受天乐。善业既尽。五衰相现。身体汗流。身光卒灭。如灯油尽。一切诸根。亦复如是。于五欲中。悉无乐味。见余天众。即生愧耻。一切天女。皆悉背叛。是时天子。见其天女。背已趣他。生二种苦。一者妒嫉苦。二者爱别离苦。此二种苦。自烧其心。过于猛火。若于先世。有偷盗业。尔时自见诸天女等。夺其所著庄严之具。奉余天子。若于先世。有妄语业。诸天女等。闻其所说。生颠倒解。谓其恶骂。若于先世以酒施于持戒之人。或破禁戒。而自饮酒。或作麴酿。临命终时。其心迷乱。失于正念。为如是等二倍悔热之所恼乱。堕于地狱。若于先世。有杀生业。寿命短促。速疾命终。若于先世。有邪淫业。见诸天女。皆悉舍已。共余天子。互相娱乐。是则名曰五衰相也。以其持戒五种缺故。业网所缚。受如业报。若行放逸。死王所牵。如是一切缺漏持戒。为生天故。而持禁戒。无常速坏。尔时则为业绳所缚。堕于地狱饿鬼畜生。如是观天无常之乐。如目所见。初虽有爱。毕归磨灭。动坏无常。如电不住。观于一切诸欲过恶。而说颂曰。
饮于放逸酒 诸天嗜痴饮
退堕于地狱 大猛火围绕
初染于爱欲 嗔恚热恼心
痴心所迷惑 但空无有实
为伎乐音声 虚妄所诳惑
不觉退没苦 毕竟不可免
见诸天女时 令天心转变
毕竟当舍离 退堕于异趣
观诸女人性 不离于女人
富乐则亲近 衰变则舍离
如野鹿信游 信欲亦如是
后若得衰变 心轻而舍之
不念恩敬养 亦不念亲友
若遭衰变时 即舍不复念
犹如众蜜蜂 舍于萎变花
女人亦如是 衰至则舍离
不观善爱心 轻躁念爱欲
女人性如是 如蜜杂毒药
惑欲致愚痴 巧辞增痴惑
女人难可信 智者所远离
女色诳天人 悉令心迷惑
至于未来世 不能少利益
天人及夜叉 龙阿修罗等
罗刹毗舍遮 皆为女幻诳
如是诸欲乐 从于境界生
临至命终时 诸乐皆亡失
一切诸天众 园林而庄严
为死绳所缚 欲系而将去
欲乐不能救 何用诸彩女
溥天诸世间 死王悉将去
如是比丘。观诸天子退没相已。生慈悲心。厌离欲境。如是天子。自业所资。随其至处。业绳所牵。常不放逸。复有余天放逸爱乐游戏受乐。驰诸境界。如人乘马。游戏一切园林之中。受放逸乐。乃至爱善业尽。命终还退。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常生乐处第一富乐。多饶财宝。或为国王。或为大臣。多有象马驼驴骑乘。行不步涉。无有疲惓。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第二十六地。名曰影照。众生何业。而生彼天。若有众生。能总护持七种之戒。得相似果。以思修心。正见相应。不杀不盗。善持禁戒。是持戒人。作乐因故。持世间戒。乃至不盗微细之物。离于偷盗。若其住止近于海侧他摄之地。海潮所出。珂贝鱼蚌。如是种种一切众物。不以盗心取此诸物。此善业人。信于未来。畏业果报。非为王法。是名不盗。云何不杀生是善业人。信于未来。畏业果报。善思直心。不恼众生。离恶知识。以求乐故。不杀众生。或游河中。或行山谷其人为于影鬼所执。宁舍自身。不害影鬼。不以毒药置于影中。恐害鬼命。虽知方便。而不残害。若单都鬼。知杀方便。守戒不为。或以水照。或以镜照。或以日光。其人知杀而不加害。亦不报怨。自舍身命。不杀众生。是善业人。身坏命终。生三十三天影照之地。生彼天已。以善业故。其身光明。五乐音声。受第一乐。众乐具足。于须弥地游戏娱乐。与千天女。以为围绕。阎浮檀金。以为其地。间错庄严。复于阎浮檀金山峰之中。游戏受乐。如意之树。随心所念。悉从树生。如是久时。与诸眷属。受于天乐。复往诣于外影之林。阎浮檀金。以为树林。庄严园苑。金树银叶。青毗琉璃。以为其果。银树金叶。毗琉璃果。以为庄严。外影林中。既游戏已。复诣异处。渐次游观。孔雀众鸟。七宝杂色。种种厕填。庄严其身。天子见已。入彼林中。与孔雀诸鸟。互共游戏。时孔雀鸟。见天子来。出于种种美妙之音。天女歌音。十六分中不及其一。是时天子作如是念。我今当乘此孔雀鸟。与诸天女游戏山峰。处处游观。以善业故。随其所念。孔雀天鸟。即近天子。化为大身。有大色力。端正庄严。殊特转胜。尔时天子。与诸天女。乘此孔雀。于须弥山。处处山峰。随心所念。悉往观察。一一花池。一一山峰。如是一切。山峰花池。皆遍瞻视。
尔时四大天王。护世界者。欲至三十三天。说阎浮提法以非法。是时天子。于虚空中。路逢护世四大天王。而问之言。汝等相随从何所来。尔时护世答天子曰。我从第一善业可爱处来。其处多有莲花园林河池具足种种庄严。而从彼来。欲诣三十三天。向释迦天王。说阎浮提法以非法。尔时天子。闻于护世四大天王说是语已。生希有心。乘于众宝大力孔雀。随念而行。无所障碍。从天来下。向阎浮提。如第二日。以希有心。遍观一切阎浮提中。园林花池。河流泉源村营城邑。具足观之。阎浮提中。诸婆罗门。邪见外道。诸相师等。见此相已。作如是说。是八臂天。乘伽楼罗金翅鸟王。从天来下。向阎浮提。观于世间。但作如是妄分别说。复有邪见异道诸婆罗门。作如是说。此是摩醯首罗自在天子。名鸠摩罗童子之天。乘于孔雀。从天来下。向阎浮提。拥护世间。复有邪见异道诸婆罗门。作如是说。摩醯首罗。乘于白牛。造作世间。能坏世间。名为作者。能作世间。如是邪见外道诸婆罗门。种种分别。种种赞叹。造作诸论。非实见实。如是一切。诸婆罗门。破坏正法。第一愚痴。亦教他人。令其邪见。
尔时天子。既观察已。还于天宫。如是外道。以愚痴心。不实说实。不如实见。于劫初时。此天来下。外道见已。不如实知。如是邪见。外道诸婆罗门。自生分别。转为他说。如是外道。不如实见。尔时天子。既至天宫。向余天众。说如是言。我至阎浮提见其国界。其地平正。园林花池。柔软可爱。时诸天子。闻其所说。或乘白象。或乘孔雀。种种骑乘。或身乘空。悉遍观察须弥山已。次第而下。至阎浮提。或于河池山林静处。暂下止住。令诸外道婆罗门等。皆名此处。为福德地。在此地中。苦行持戒。谓福德处。如是虚妄。次第相传闻之心著。谓有真实。
尔时天子。初下之时。有婆罗门。见此天子。自生分别。或言。此是大梵天王。或言。此是摩醯首罗。或言。此是八臂天王。或言。此是自在天子。鸠摩罗童子天。各生分别。此是梵王所住之地。此是摩醯首罗自在天王所摄之地。此是八臂天王所摄之地。此是鸠摩罗童子天所摄之地。既分别已。或作邪论。或作赞叹。或自立宗。或自说因。自说譬喻。种种邪见。既自邪见。复以邪见。转教他人。余人闻已。展转相教。如是次第。非如实见。
正法念处经卷第三十一
正法念处经卷第三十二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观天品之十一(三十三天之八)
尔时天子。念其天宫。还于天上是时邪见外道诸婆罗门言。此诸地某天某天之所摄受。或作诸论。或作赞叹。如是林中。所住邪见外道诸婆罗门。见之敬重。头面顶礼。但观其相而生敬信。不如实知。是第二天。复生分别。见此天子处处游行。身如火聚。谓阎浮提人身入火中。以是因缘。生于善道。受诸天身。外道邪见诸婆罗门。即作邪论。或自立宗。或自说因。自说譬喻。或作赞叹。既自邪见。复为他说。令他受行。以火烧身。望生天上。如是不能如实见知。说邪因果。非实果报。身坏命终。堕于地狱。
复次邪见外道诸婆罗门。住林中者。生于邪见。睹此天子。从天来下。向阎浮提。以远见故。见不明了。遥见天子。从于庄严山峰来下。至阎浮提。后还天上。林中所住诸婆罗门。见是事已。自生分别。谓阎浮提人。投赴高岩。以是因缘。生于善道。受诸天身。是故邪见诸婆罗门。自坠高岩。欲求生天。复以此法。为他人说。造作邪论。或作赞叹。说此邪法。以为业果。以其邪见。妄说因果。身坏命终堕于恶道地狱之中。是名邪见。
时林中住邪见外道诸婆罗门。见此天子从天来下。向阎浮提。去之遥远。不见正色。但见大光。犹如火色。妄生分别。便谓阎浮提人供养火故。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受诸天身。何以故。火是一切诸天之口。是故供养火者。得生天上。作如是等妄生分别。不如实见。造作邪论。或自立宗。或自说因。自说譬喻。自作邪见。复教他人。令入邪见。如是邪见诸婆罗门。自无利益。令他衰恼。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地狱中。复有邪见外道诸婆罗门。住在林中。见此天子。妄生分别。遥见天子不饮不食。时婆罗门作如是念。阎浮提人不饮不食。以是因缘。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受诸天身。我今亦当不饮不食。复教他人。令学其法。造作邪论。或作赞叹。说此邪法。以为业果。以是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地狱中。如是外道。不如实知。开恶道门。
若此天子。或住少时。或须臾顷。于阎浮提。过于百岁。外道邪见诸婆罗门。便作是说。如是天子。常住不动。不破不坏。造作世界。能坏世间。外道见之。便作邪论。或作赞叹。说于邪因。以是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地狱中。如是无量不如实见。造作邪论。不如实见。自心欺诳。不如实见。如是比丘。观诸众生。为心诳惑。以偈颂曰。
心为恶蛇 爱毒周遍 螫人五体
虚生大悔 爱河广大 五根津济
此岸恐怖 彼岸安隐 见之妄解
不如实知 是邪见人 堕于地狱
是邪见人 非因见因 堕于地狱
颠倒见故 愚痴之人 迷于因果
有狱所缚 受诸苦恼 业之果报
则有生死 若如实见 则到彼岸
愚人求欲 为欲所惑 堕于地狱
如蛾投火 人中持戒 奉修正见
而得生天 非由苦行 此诸外道
行邪见行 恃智邪慢 诳惑他人
入于愚痴 黑暗大海 世间受苦
以邪见故 非以苦身 而得解脱
智者所说 调伏其心 烧烦恼山
则得解脱 修行正见 灭诸烦恼
见于实谛 则得解脱
一切外道 惑诸世间 无有寂灭
不妄语处 世间外道 虚诳甚多
百劫求之 无有少实 出世之法
皆是真实 世间言说 系缚如毒
爱心造福 得无常乐 出世之法
则得常乐 不净众恶 因缘和合
空有言说 而无诚实 如是妄说
虚诳之人 堕于黑闇 可怖畏处
如是比丘。实谛见之。说如是偈。云何众生。得真实知。得真实见。不起邪见。邪见之论。自无实见。令他邪见。以邪见论。或自受行。或为他说。自堕地狱。亦令他人堕于地狱。时诸天众。观察一切阎浮提已。乘诸天鸟。还归三十三天。至于天宫。向余天众。如前所说。复于园林游戏受乐。妓乐自娱。种种功德。皆悉具足。一切众宝庄严之处。游戏受乐。乃至可爱。善业坏尽。从天命终。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常受安乐。无有病恼。离诸衰乱。丰乐国土。而于中生。受丈夫身。诸根具足。或为国王。或为大臣。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三十三天第二十七地。名智慧行。众生何业。而生彼天。彼以闻慧。见有众生。大心持戒。修行善业。如实见于业之果报。心有信乐。常行善业。舍于不善。其心质直。远离恶友。及至不与同路而行。不共言论。不与同住。如是善业。悉遍修习。如炼真金于现在世。为一切人之所爱敬。以修善故。
若有比丘。常修读诵修多罗毗尼阿毗昙。如是比丘。精勤修习。若昼若夜。心不懈息。若夜闇冥。废其读习。若有众生。敬重佛法及此比丘。施僧灯明。敬重法故。敬信三宝。复行布施。令得增长读习之善。若盛热时。以扇布施。令无闇冥。亦无热恼。闻诸比丘谈论圣法。心甚喜悦。二种功德因缘力故。是善业人。自利利人。身坏命终。生于善道三十三天慧行之地。生彼天已。以善业故。其身光明。胜于日光。满足十倍。一切天众之所供养。无量百千天女。围绕供养恭敬。皆是天子。先所亲友。和悦含笑。种种庄严。其身胜妙。色相威德。皆悉庄严。离于妒嫉。互相爱敬。不离须臾。皆生欢喜。亲近天子。手执莲花。或执金花。或有银华。毗琉璃花。颇梨迦花。或杂宝花。若金莲花。白银为茎。赤宝为须。毗琉璃花。真金为茎。青宝莲花。白银为茎。砗磲莲花。青宝珠玉。以为其茎。赤莲花宝。金刚为须。如是天女。至天子所。以所持花。散天子上。犹如盛夏降澍洪雨。诸天女等。以诸宝花。散于初生天子之上。亦复如是。
尔时天子。见诸天女。心生欢喜。欲心即动。恶欲心发。从其座起。得未曾有。诣诸天女。踊跃欢喜。皆共和合。娱乐受乐。歌舞戏笑。游戏娱乐。令此天子欲心增长。如是天女。周匝围绕。游于园林。天诸园林。众宝光明。一切诸欲。皆悉具足。于此树下。游戏受乐。种种众鸟。歌众妙音。与天女音不可分别。庄严欲具。花果充足。种种流泉。莲花河池。有百千种。围绕园林。如是天子。与诸天女。游戏娱乐。受无量乐。以善业故。
是时天子。复与天女。更诣异林。伎乐自娱。随念具足。受天之乐。圣人所爱持戒之果。成就果报。如是天子。天女围绕。复往诣于摩尼支罗游戏之林。先旧诸天。见此天子。皆出往迎。心生欢喜。犹如见于亲族兄弟。安慰问讯。共入林中。五乐音声。受天之乐。如是天子。受种种乐。复于摩尼支罗林中。无量欢喜。目视众色。心生喜乐。其地园林。皆以七宝。而为庄严。金色宝衣。庄严林树。如是种种。宝树庄严。其地柔软。无量饮食。从河而流。目视如是。一切众色。眼甚爱悦。如是初生天子。与诸天众。娱乐受乐。天子复诣毗琉璃地。共天女众。次第见于摩尼宝衣。从树而生。其色明净。甚可爱乐。微风吹动。随风上下。无量色蜂。以为庄严。光色如灯。诸天见之。发希有心。生大欢喜。共天女众。往诣此树。作天伎乐。游戏受乐。是时诸天。于此林中。心生希有。即于花中。出天摩偷。具足一切上妙之味。一切天众。昔所未见。色香味触。见之皆生百倍悦乐。饮天摩偷上味之酒。天子饮之。共诸天女。游戏受乐。歌众妙音。赞天王释。以天帝释因缘力故。令我于此摩尼支罗园林天中受五欲乐。味若摩偷。色香美味。从树花出。最为希有。我今饮之。百倍受乐。尔时天子共诸天女。以毗琉璃器。盛满摩偷天之上味。迭共相劝。饮此天味。此诸天众。于人中时。布施持戒今得如是胜妙色香上味果报。随其本业上中下报。心生愧耻。树上有鸟。名饮摩偷。见诸天子。心生愧耻。即为天子。而说颂曰。
众生痴所使 饮于摩偷酒
现观痴所系 贪著于美味
摩偷痴罥网 饮之至命终
退堕于地狱 诸龙亦如是
若见触嗅尝 令人心痴醉
是故众罥网 智者所舍离
见之生贪著 触之则嗅尝
嗅之心贪味 著味为衰恼
一切系缚中 无过贪嗜味
坏名闻色力 以其著味故
著味所迷乱 目瞢常惛醉
心迷致痴荒 不知善恶法
女人所轻笑 眠卧于粪秽
而无所觉知 不能自动发
酒能坏名闻 逾过于死畏
犹如饮毒药 亦如死网罥
饮酒之为患 三十有六失
既知此过恶 应当速远离
大姓智慧人 为酒之所污
众人所轻忽 如草随风转
如是天鸟。虽是畜生。毁訾诸天。何况余天。此诸天子。饮于天味。上中下味。色香具足。如其善业。愿行种子。饮已复诣陀罗殿林。于此林中。欲行游戏。闻种种音。心生欢喜。青优钵罗。以为首鬘。天子天女。共相围绕。欢喜游戏。心常念欲金色光明陀罗林殿。既受乐已。复往诣于弥伽云林。既至弥伽云林之中。见百千殿。天鬘庄严。
尔时天主。释迦提婆。乘伊罗婆那大白象王。共诸天子天女眷属围绕。心生喜悦。为欲利益放逸诸天。时诸天众。见帝释来。悉皆出迎。皆以头面。顶礼天主。于天主前。出众妙音。歌舞戏笑。欢喜叫呼。时天王释。以柔软言。慰问诸天。在于伊罗婆那白象之上。告诸天曰。汝以自业。受于天乐。我今欲还欢喜之园。除阿修罗嗔恚。恃怙大力慢心。时诸天众白帝释言。天王。我今亦当随于天王。除阿修罗嗔恚憍慢。时天帝释告诸天曰。汝勿急速。我今自能破阿修罗。时天帝释语诸天已。入欢喜园。见阿修罗。在欢喜园。犹如云聚。渐渐增长。时诸天众。骂詈毁訾。转增高大。时诸天众。见其增长。骂詈不息。倍更增长。颜色丑恶。帝释见之。告诸天众。此阿修罗。以女嗔故。身增转大。我当方便。令离嗔慢。时天帝释。而说颂曰。
不嗔能伏嗔 忍伏粗恶心
法能伏非法 光明破闇冥
成实胜妄语 正语伏绮语
软语胜恶口 能禁两舌过
慈心断杀害 布施除悭贪
正念胜邪念 善念破恶念
明能破无明 白日除黑闇
白月胜黑月 如是常得胜
智慧知真谛 胜于邪见欲
贤圣八分道 能破诸恶道
如来四无畏 能破诸怖畏
忆念破忘失 智能破愚痴
若住阿兰若 则能破诸欲
须弥胜众山 及以众园林
大海胜涓流 及以诸河池
日光胜众星 亦胜于余宿
法式胜无法 布施破贫穷
质直胜谄曲 实能破妄语
吉能破不吉 火能烧众薪
水能破于渴 食则能除饥
师子心勇健 胜于一切兽
知足胜悕望 智者如是说
悲愍者常胜 无悲为减劣
智慧能调伏 智者如是说
众恶邪见业 多作诸妄语
如是外道中 如来最殊胜
天胜阿修罗 以其法胜故
我当破一切 何况汝一身
汝阿修罗使 汝勿生悕望
令此师子座 智者所应住
时阿修罗。闻释迦提婆说是语已。不复增长。以得闻于实语缚故。减劣不增。色力勇健。悉不增长。见其劣弱。时有天子。手捉其足。曳令下座。即时驱出天欢喜园。时天帝释。心生欢喜。复往诣于摩尼支罗所住之地。乘于伊罗婆那大白象王。腾空而游。向于摩尼支罗之林。所作已办。与诸一切天子天女。至摩尼地。摩尼地天。见天王释。皆悉出迎。头面顶礼。修敬既毕。皆往诣于弥伽云林。其地一切众欲具足。柔软广博。众花遍覆。以莲花枝用为宫室。一切爱处。释迦天主。共诸天女。种种乐音。歌舞游戏。娱乐受乐。乾闼婆王。围绕帝释。歌众妙音。赞叹天王五乐音声。以为娱乐。时天帝释。在于伊罗婆那白象之上。其象端严。胜于宝山。行步进趣。如动玉山。其象鲜白。逾于雪山。如春末时。日光照曜雪山之峰。如是天众。天子天女。围绕帝释。游于园林。其诸园林。毗琉璃宝。白银颇梨。因陀青宝。大因陀宝。赤莲花宝。真金砗磲。以为庄严。释迦天王。共诸天众天子天女。游戏园中。闭恶趣门。心生欢喜。虽得见谛。犹受欲乐。而常思惟众生生死。既思惟已。不恚不悦。观诸乐受。皆悉无常破坏离散。如是知已。内自思惟。诸天退没。因于自业。为何所至。受自业果。业风所吹。堕于地狱饿鬼畜生。流转受苦。而无伴侣。一切诸天及诸天女。皆悉如是。会当别离如是之业。大作乐具。戏弄一切愚痴凡夫。时天帝释。思惟是已。而说颂曰。
譬如虚空云 为风之所吹
和合须臾散 生死亦如是
时时如众花 见人有生死
一切皆磨灭 如去来亦然
如是善业熟 则受于天乐
善时既尽已 乐受则亦失
时节如树林 生时甚敷荣
时节既过已 一切皆堕落
诸天如树叶 树如受乐处
受乐则有堕 无有常乐者
犹如夏降雨 不住于空中
诸乐亦如是 念念不暂停
譬如孔雀鸟 风云则出声
风止声则灭 天乐亦如是
譬如以干木 而置于火中
天乐亦如是 为时火所烧
生已复归灭 已经百千返
为爱之所欺 而无有厌心
痴爱网所覆 一切无免者
戏弄于诸天 受诸不善业
如是天帝释。愍诸天故。说是偈已。乘于伊罗婆那大白象王。天众围绕。奏诸音乐。出妙音声。还善法堂。以得胜于阿修罗故。心生欢喜。诸天恭敬。到善法堂。摩尼支罗所住诸天。受欲无厌。受于色声香味触等游戏园林。乃至可爱善业坏尽。从天还退。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生大种姓。受第一乐。端正殊妙。生在中国。正法行处。大富饶财。子孙具足。寿命延长。眷属和顺。世间所有一切资具。皆悉具足。一切众人之所爱敬。或为大王。或作大臣。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乐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三十三天。二十八地名曰众分。众生何业而生彼天。彼以闻知。见有众生修行善业。正身口意。质直不谄。不恼众生。常行善意。其心质直。离恶知识。亲近善友。不近恶友。不共言论。不与同住。亦不同行。常避恶人。恶人所友。亦不亲近。亲近贤善。听闻正法。闻已思惟。心入于法。善不善无记。若有善法。则便摄取。知不善法。则便舍离。正念观察。调伏其心。不贪不欲。持七种戒。微细不犯。乃至小犯。常怀大惧。一切善业。如炼真金。清净无垢。如是之人。不杀不盗。布施修福。见杀害者。救令得脱。云何救于杀害众生。若有丈夫。侵他妇人。为官所收。打恶声鼓。从右门出。欲断其命。无救无护。无所悕望。愁悴忧恼。欲至冢间。将至杀处。如是善人。赎令得脱。复行布施。修诸福德。云何善人修行福业。若僧住处。旷野无水。渴乏苦恼。如是善人。或为作井。或为造池。若有水池。若井崩坏。若多细虫。为僧修治。以诸细虫置余水中。如是微细。皆不杀害。若以漉囊。漉诸水虫还置水中。是名不杀生。云何不偷盗。不以盗心取他草叶。若旷野中种种果菜。故村聚落疑他所护。亦不故取。是名不盗。是人修行一切善业。身坏命终。生于善道三十三天众分之地。生于右门。真金为座。白银琉璃。或以颇梨。或车磲宝。或赤莲花宝。以为其座。青因陀宝。大青宝王。真珠之座。如是珍宝庄严之座。而于中生。既生天已。而自思惟。我以何业。而来生此。即自念知。我于前世。作斯善业。供养众僧。如是善业。犹如父母。清凉之宝。生于天上。决定受乐。如是天子。作是念已。即自现见业之果报。见果报已。赞叹善业。毁訾恶业。念本生已。念人业地。无量善业地。如父如母。尔时天子。念本生已。而说颂曰。
以善得人身 得已不放逸
造作众善业 因是得生天
人身甚难得 得已行放逸
为放逸所迷 命终堕地狱
作三种善业 修行七种戒
杀于三怨家 则受诸天身
若人伏烦恼 未断于爱心
是人爱因缘 则生于天中
破坏于嫉妒 大苦之窟宅
种种行布施 是人生天中
观他如己身 悲愍护众生
慈心常调伏 是人生天中
观偷盗如火 布施于一切
以自修其心 是人生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