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图集|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1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
  經名: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原題天真皇人撰,據考應為宋元符籙派道士編慕,最終成書於明初。係彙集各派符籙法術之大型道書。凡七十二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真部方法類。
  目 錄
  序
  卷一
  八明開聰品
  卷二
  五譯成書品
  齋戒節度品
  寶經降世品
  卷三
  修誦瓊編品
  修誦訣驗品
  卷四
  訓釋經義品
  裂字為符品
  卷五
  靈寶符命品
  卷六
  靈寶符命品
  卷七
  靈寶符命品
  卷八
  神光大定品
  黍米入妙品
  五神混合品
  卷九
  十轉回靈品
  胎化法質品
  利元通神品
  卷十
  洞視降召品
  卷十一
  混元玉劄品上
  卷十二
  混元玉劄品下
  卷十三
  洞視修用品
  卷十四
  洞視神真品
  卷十五
  靈寶洞視品
  无礙洞觀品
  卷十六
  遏絕魔試品
  卷十七
  佩服內音品上
  卷十八
  佩服內音品下
  卷十九
  五方雲芽品
  卷二十
  隱書玄象品
  卷二十一
  五嶽真形品
  卷二十一二
  招靈求仙品
  上道高奔品
  卷二十三
  餐吸元和品
  挹服三光品
  卷二十四
  吐納正炁品
  飛玄紫炁品
  三一玄微品
  卷二十五
  內朝三景品
  受持策杖品
  隱跡五解品
  神眄諸天品
  卷二十六
  神受大法品
  隱朝帝師品
  卷二十七
  首愆謝過品
  卷二十八
  玄憲仙格品
  諸天音諱品
  百靈隱名品
  卷二十九
  上玄所治品
  三天靈司品
  卷三十
  禳度施用品
  卷三十一
  禳度施用品
  卷三十二
  禳度施用品
  卷三十三
  修禳條格品
  卷三十四
  五帝育物品
  大梵飛空品
  卷三十五
  自鍊形神品
  九宮洞視品
  靈寶神鑑品
  卷三十六
  袪妖拯厄品
  卷三十七
  回死起生品
  速度亡魂品
  卷三十八
  祈求嗣續品
  致雨開晴品
  卷三十九
  靈寶罡步品
  壇司呪訣品
  卷四十
  還元叙玄品
  開天玉契品
  卷四十一
  章表思存品
  卷四十二
  元綱流演品
  卷四十三
  運神合景品
  卷四十四
  運神合景品
  卷四十五
  十魔境化品
  卷四十六
  思神儀訣品
  卷四十七
  壇圖幕式品
  卷四十八
  登壇演祝品
  卷四十九
  降召符命品
  卷五十
  燃燈破獄品
  卷五十一
  燃燈破獄品
  卷五十二
  超度靈幡品
  卷五十三
  齊同慈愛品
  鳳炁龍文品
  卷五十四
  普度符誥品
  卷五十五
  普度符誥品
  卷五十六
  取救亡魂品
  卷五十七
  鍊度秘訣品
  卷五十八
  生身受度品
  卷五十九
  三光煉度品
  卷六十
  南昌受煉品
  卷六十一
  靈寶煉度品
  卷六十二
  混元陰煉品
  卷六十三
  九煉生尸品
  卷六十四
  九煉生尸品
  卷六十五
  九煉生尸品
  卷六十六
  神虎追攝品
  卷六十七
  神虎追攝品
  卷六十八
  鍊度諸符品
  卷六十九
  鍊度諸符品
  卷七十
  凝香昭應品
  卷七十一
  修齋受詞品
  鎮信威儀品
  冠裳劍佩品
  盟傳對齋品
  卷七十二
  修齋受詞品
  本法印篆品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一
  八明開聰品
  玄師曰:靈寶大法,乃无上大羅元始天尊所說,玉宸道君,五老上帝,高尊上聖,妙行真人,十方神王,至真大神所受。後聖玄元金闕高真天帝,行化下教,世間得而聞之。乃是三十六部尊經,總萬八千篇。眾道之宗,玄淵隱奧,與萬法一貫。
  一則明元始祖炁,從何先化玉字。按《靈寶玉字內音經》云:自三炁之先,溟涬之後,其中真精欻化,挺生元炁。元炁之內有神,曰元始天王。其炁混凝,與元始同生,流化結芳。非色非相,或舒或張。至延康開劫,一炁分形,而為二炁。虛无自然,而生始炁。二炁交結,凝相太空,彌覆无極,字方一丈,八角垂芒,莫知其理。二炁混凝,包藏玉字。至龍漢開劫,元始天王分隸二炁,混沌開光,炁清高澄成天,炁降積滓成地。二炁分合,中有和炁,名曰玄炁,亦曰大梵之炁。至赤明劫,元始開圖,中有真陽之炁,化為洞陽之火。元始運洞陽之火,冶鍊三炁,混合玉字,而成赤文。因而劫號赤明,文號赤書玉字、是玆理也。
  二則明生育混沌,陶冶萬範。自混沌開析,三炁成文,火鍊為赤書光明之炁。陽光之精成日,靈光之精成月,餘光布散,分為萬象,三炁之神,分為三清之聖。自此之後,萬彙皆出皆生,莫非玄元始三炁也。至開皇劫,分隸三元,化生諸聖。至上皇劫,五劫周啟,五行全形,化生諸真諸仙,應五劫之內,產生玄中之精,精中之神,皆名上皇,故劫號上皇劫。五劫之中,五行正炁流方布形,或聚或散,或卷或舒或張,或體應雲煙火霧,或象類星斗金玉,或形分蟲魚龍鳥,皆出於赤書玉字。分形自然,生成三洞四輔之文,龍胎石景,億萬圖書,三部千條局命。天真皇人,太真玉妃,悉書其文,錄為簡籙,以正生成之本,總括萬象之元,陶鑄群品之機,出產仙真之紐。
  三則明靈寶大法,自然生成圖書,總括萬象,為三才機紐,是玆理也。
  四則明大法為三洞祖教,出生一切聖人。自五劫開化之後,玉清洞真,上清洞玄,太清洞神,三洞之經,四輔符籙,皆因赤書玉字而化,稟受靈寶之炁而成。昔自元始天尊,命上皇三十九帝,九霄天帝,各紀經祝,而成大洞三十九章。明五劫開化源洞之體,述和合三炁歸一之法,付玉宸道君。次於諸天說三十六部尊經,後自三皇之代,金闕後聖玄元老君下化。神農時下化為郁默子,嘗百藥,分五穀,而說《長生經》。伏羲時下化為元化子,正八方,演陰陽,說《靈寶元陽經》。祝融時下化為鬱華子,修三綱,齊七政,說《靈寶五星混常經》。黃帝時下化為廣成子,說《靈寶道戒經》。少皡時化為確應子,說《靈寶元藏經》。高辛時號元陽子,說《靈寶微言經》。帝堯時號務成子,說《靈寶政事經》。帝舜時號尹壽子,說《太清經》、《靈寶赤書》。夏禹時號真甯子,說《五篇真文經》、《龍蹻經》。周時號郭叔子,說《靈寶赤精經》、《道德》二篇、《靈寶八威治魔經》。秦始皇時授以《鬼林經》,并策役鬼神之符。漢世名赤松子,說《三一經》。文帝時號河上公,說《道德篇章》。西王母奉元始之命,說《靈寶三十六部尊經》。於武帝時下降人間,授帝无上洞真洞玄洞神之教。至于桓帝永壽元年,又下降人間,演正一太清洞神之道。方成三洞,皆因靈寶大法,化生一切聖人也。
  五則明人身體法元始,造立混沌,而自人身生聖胎法身。父母交精,一點含和,二炁分坼,先生其腎。三炁分肇,而生神府者心也。四炁交并,華蓋成形。五炁交光,如華五葉,即五內備炁,如三炁至五劫之象也。二炁分判,上生泥丸,而下至玄谷水府也。三炁火鍊,上生日月,如同兩目,一身光明,為萬象也。人身正同其理。夫身外分形,須知靈寶祖炁。靈寶之炁,入沙成金,入石成玉,禽生鸞鳳,獸生玄龍,草木生靈芝,五穀含嘉瑞。氣散成和風,炁昇成慶雲,炁降為甘露。入水生夜光,在人生聖賢。以比為祖炁,乃至和太一之精,眾靈之首。大寶既有此物,如人之生形,入大浮黎土,丹谷中央也。成行九轉,分形五變,而成法身。乃元始十徧,枯骨更生是也。
  六則明元始祖炁,无形之先,比擬降質成炁,化生萬寶,今世作何體狀。復採鍊此炁,餌之則登真正。所謂靈寶之炁,如萬類亦有之。謂龍珠虎寶,牛黃鵶丹之屬也。今流精玉光丹,亦是也,所是靈寶之炁。天地者,日月之對。日中之時身中者,神炁會合之初。故太一真人曰:常於太極握樞機,動靜神珠降幌幃。自有靈寶生玄谷,黍米空歌嘯詠時是也。得此餌之,必登真人之位。故下仙莫能階此髣髴矣。
  七則明大法中大洞育物回靈之道,則白日登昇。次誦詠《長生度世尸解得道經》,經中備有萬法。是寶經之指迷天中元始說經之旨趣,則常理矣。上有修真內鍊骨肉同飛之道,中有長生度世尸解之法,下有昇祖度玄之教。大則保鎮天地,正天宿度,愈灾却魔之格。小則有治療沉痾,回尸起死之功。明則有嘯命風雷,變化自然之靈。幽則有策使萬靈,徹視十天之文。故曰備有萬法。
  八則明大法有三品,必成聖真仙道。如通玄究微,行諸十品上道,功德合備,則白日登昇。若其餘修誦,得一法一教,長生度世,為地界洞天仙人之首。或朝夕朝禮尊敬,奉事供養,則必獲尸解之仙,十洲三島散仙之民矣。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一竟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序
  天真皇人撰集
  元始祖劫,為天地之根宗。靈寶開圖,總陰陽之樞紐。推日月變通之理,統星罡躔運之機。妙集旋綱,提携子午,達五行之造化,追二炁之魒魁。進退乾坤,飛旋離坎,擒龍伏虎,控鳳乘鸞,朝餐紫府之英,暮食青華之液,鍊形流火,濯質東池,六龍飛蹈於層霄,九炁鑽烹於玉鼎。道之生我,物無定形?棄物留形,則炁神交而真自徹。釋情養浩,則精血通而炁自凝。真火高奔,飛扶丘之皎日。水金拘制,旺玉關之蟾賒。八鸞同鳴,讚空歌之雅韻。九鳳齊唱,揚十絕之玄音。俯仰靈阿,十方之天真自集。朝叅太上,萬靈之羽衛飛軿。黍米高懸,變通莫測,含包虛珠,則無鞅數眾咸歸。濁競奔趨,則萬炁千真盡散。集炁為寶,聚神為靈。乾健純陽,坤厚純陰。自然之炁,無形無名,上極九清,以炁假名為號。下徹九地,以形則、號為名。是知杳杳冥冥,恍恍惚惚,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二炁迴旋,天地應時而動。三田通妙,陰陽轉運而為。靡在他施,何勞自造。存神叩齒,警初真八道之門。鍊炁書符,明學士守規之矩。欲餌吞於九轉,當造化於四時。迥運周天,交遘水火,烹金鑄鼎,鍊石補玄。盜日月之精華,結神真之鉛汞。先明子午,次辨水金。進退抽添,知時識候,溫調養育,烹鍊無差。勿殺害以欲貪,勿嫉妬而婬盜,遠憎去?,異骨成親,濟度天人,闡教凡世,通玄究微,悉章洞慧。束魔却惱,斷六根障塞之源。捨妄從真,滅五苦輪迥之路。拘魂制魄,養炁藏神,身有光明,形無影響。開明三景,離合自然,高宴鬱羅,萬劫蕭臺,聳冠飛升,金闕玉山,絕境逍遙。飛駕瓊輸,十炁飛天自現。控乘綠輦,諸天五老傾光。疾除罪薄之因,落滅惡根之道。妙乎玆法,故品諸經,提悟迷荒,救携未悟。吾昔遇清微丈人,授以二炁吐納。次遇於玄皇玉帝,賜以金丹訣言。遂明天地權輿之數,以了陰陽生殺之機。眾卉百華,盡守根而固帶。奇禽異獸,咸抱一以含元。故知顛倒五行,番覆四象,盜元一飛玄之氣,守真精妙體之英。建寶鼎於崆峒,飛金晶於靈洞。遘內外之水火,合上下之刀圭。元炁周流,感元黃而玄珠光耀。包藏宇宙,含金丹而資用無窮。是知天地之獨尊,變化之無形無質。乾坤之妙道,生死之無始無終。道勿遠求,不出戶牖。親之者鮮,遠之者多。棄本忘真,甘樂亡於泉壤。入邪捨正,徒負夏以經冬。靜以生強,安而思極。七情鼓扇,陽絕陰生而性命危。六欲觸躭,精散形離而神炁泯。五藏搖蕩,九竅閉關,靡知性命之端,安得奇耦相配。何明造化,豈辨玄機。吾啟大慈,願提仙子。將茲神炁,集號玄章,故名靈寶之筌蹄,以應真經之內法。付于妙行,出世度人,化現十方,名號非一,編諸經典,徧滿恒沙。句句為玄,頭頭是道。悟玆妙理,則入生出死,而與道俱存。了此真機,則離合自然,而去來無礙。遇之者夙非凡骨,行之者累世真仙。悮謫人天,慮差覺路,指名圖定,證悟法門。行者祕藏,了真可度。謹序。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二
  五譯成書品
  玄師曰:八明可以開聰,而五譯始成世書。
  一譯玉字生於虛无之先,隱乎空洞之中,名大梵玉字。至赤明開圖,火鍊成文,為赤書玉字。元始以大通神威之力,開廓五文而生神靈,宣緯演祕而成大法也。
  二譯火鍊成文,赤書之後,字方一丈,八角垂芒。覆於諸天,下蔭西元。九天之根,流金之勢,玉光金真之明,煥耀太空。元始命天真皇人書其文,名八威龍文,亦曰諸天八會之書。祕於上清玄都金闕七寶瓊臺,及紫微上宮蘭房金室東西華堂,九天太霞之府也。
  三譯元始天尊為道法宗主,玉宸道君為靈寶教主。撰此《靈書五篇真文》,三十二天玉字成經,名雲篆光明之章。內王母授黃帝,龍威丈人授大禹靈寶五符之法,並太上後聖授百代帝王靈寶尊經,並在三十六部經內。更一稱譯兼黃帝,問道峨嵋,親見皇人,再蒙授旨。及吴左仙嗡於太極徐真人,降授流布,亦更不重叙為譯。
  四譯漢元封元年七月七日,西王母下降,以此經怯授漢武帝。帝亦不曉大梵之言。王母曰:元始是大羅天人,道君是西那玉國人,天方與神洲之言不同,況大梵之言乎。遂以筆書之,改天書玉字為今文。以大梵之言,威儀服御,宮名圖書,名色宮闕,甲子卦炁,壇式大法之內,諸品行用,三十六部尊經,並係漢制世文之語,為古今之法言也。
  五譯自天真皇人,悉書其文,以為正音。妙行真人撰集符書,大法修用。真定真人、鬱羅真人、光妙真人,集三十六部真經符圖,為中盟寶籙,以三十六部真經之文為靈寶大法,因此流傳。吴左仙翁授經籙法訣於太極徐真人,仙翁遺於上清真人楊君,總其玉清洞真、上清洞玄,二品之經法。後世漸有神文,是第五譯也。
  齋戒節度品
  玄師曰:凡受行靈寶大法,先須受无上十戒。
  一執心平等,不得自欺。二忠於事君,孝敬天地父母。三慈仁及物,貧儉節身。四清淨端直,不得阿黨。五尊敬大法,深信修行。六敬重鬼神,不得輕侮。七凡所衣食,皆出元始祖炁,不得外想。八灰水蕩穢,不用修飾。九口誦心拜,无使勞形。十七日大定,神光湛然,見玉清境。
  玄師曰:凡修誦此經,通玄究微,行道希仙,先須受持齋法,十二大戒。
  一戒不殺。二戒不害。三戒不嫉。四戒不妬。五戒不婬。六戒不盜。七戒不貪。八戒不欲。九戒不憎。十戒不?。十一戒言无華綺。十二戒口无惡聲。
  玄師曰:欲尊敬上法,救死度生,威伏群魔,統制百靈,受九真妙戒。
  一者敬讓,孝養父母。二者克勤,忠於君主。三者不殺,慈救眾生。四者不婬,正身處物。五者不盜,推義損己。六者不嗔,凶怒凌人。七者不詐,諂賊害善。八者不驕,傲忽至真。九者不二,奉戒專一。
  玄師曰:凡受諸戒,須皈身,皈神,皈命无上三寶。不得信從邪師,影響幻惑,妖妄外道,魔鬼教法師類仙者。
  第一皈依无上道寶。
  第二皈依无上經寶。
  第三皈依无上師寶。
  玄師曰:如上諸戒,皆天尊金口所說。受持无犯,諸天稱慶,滅諸魔試,克獲昇仙。若犯之,則地司飛奏,三官糾劾,五帝書過。小則折筭,中則考校生魂,大則計功墮事,除壽滅祿,退品仙階。若非故違,尚許懺謝。惟忌秋分,謝而勿再犯,三負不原。
  玄師曰:修奉火法,依諸天吉日浄齋,則天地書名,九玄七祖,俱登南宮,一身清吉,長生不死。功滿成真,慶及家門,所向如願,鬼神稽首,萬真來朝。每月一日,東方玉寶皇上天尊并九炁天君下降。八日,南方玄真萬福天尊并三炁天君下降。十四日,西方太妙至極天尊並七炁天君下降。十五日,北方玄上玉晨天尊并五炁天君下降。十八日,東北度仙上聖天尊並梵炁天君下降。二十三日,東南好生度命天尊並梵炁天君下降。二十七日,西南太靈虛皇天尊并梵炁天君下降。二十八日,西北无量太華天尊并梵炁天君下降。二十九日,上方玉虛明皇天尊并梵炁天君下降。三十日,下方真皇洞晨天尊并九壘重陰土皇下
  降。小月,退二十七日。
  玄師曰:此十天下降之日,宜浄齋謝過,祈求恩祐,奏告十天。三會亦宜如之。正月七日舉遷上會,七月七日慶生中會,十月五日建生大會。
  玄師曰:此三會與三元十五日,皆是普度考校之辰。又有五臘之日。天尊所說《真一父母恩重經》此日宜齋戒,祭祀先亡祖考,誦經行道,拔度亡者,名為孝子。餘日祭祀,非惟淫祀,亦亡者不享,祭亦不獲其福。正月一日天臘,五月五日地臘,七月七日道德臘,十月一日民歲臘,十二月內王侯臘。
  玄師曰:更有小三會,庚申,甲子本命日是也。庚申日,尸神白人罪過。甲子日,太一簡閱神祇。本命日,百神朝身。八節日,八方天真朝集,校量罪福功過,於上元八景宮中。四立,二至二分是也。又有小節會,宜醮祭作福誦經,即真降獲福。甲午天節會,甲申地節會,甲辰四時節會,甲子人節會,甲戌五行節會,丙午天之會,壬午地之會,庚午日之會,庚申月之會, 辛酉星之會丁卯仙真會,三日斗辰會,本生日本命會。
  玄師曰:既為學仙之士,修誦大法,凡遇一切厄會,亦當修齋,行香誦經。天地還終,星宿錯度,日月失昏,四時失度,陰陽不調,國主有灾,兵革四興,疫毒流行,兆民死傷,師友命過。此六條正是學士行功之要道。且天地還終者,大小陰陽九百六之期。有天地坼裂之變,有度數否終之厄,皆須修齋,行香誦經。兼星宿錯行,軌道凌犯,芒刺妖彗,凶悖之變,日月薄蝕昏蒙之異,亦當修齋,行香誦經。四時寒溫失於節度,陰陽水旱不調,非時行令,逆炁作灾,九野興兵,諸暴亂起,東征西伐,亂臣賊子,干戈遍行,亦當修齋、行香誦經。其諸至聖神人,儻還宿業,遭諸魔試,橫誤罹苦否之時,亦當修齋,行香誦經。末學之夫不達玄域,疾傷焉免。况五穢塵世,蟲蝗兵火,疫毒王法,太一兵運,同惡相濟,收還夙債,亦當修齋,行香誦經,行是功德,必獲真人之位,為金闕之臣也。玄師曰:誦經有法,具載修誦品。行香有儀,出於經緯一編。其內齋者有四,一則心齋,二則常齋,三則清浄齊,四則長齋。心齋者,謹守天戒,心意同符,內外同儀,无思无欲,无慮无恐,翛然坐忘,德同真人,道合仙格,乃曰心齋。次則常齋者,絕辛去厭,斷葷戒欲是也。清浄齋者,斷五穀,絕人事,居山林,飲元炁,持戒律,忘塵根,散胞胎,杜交友是也。長齋者,並持已上三齊之法,或一月兩月、一歲兩歲,十年二十年是也。以至終於飛升、始於立意是也。按《玄都定罪律太極科》曰:五辛食之,念誦條戒內為第一罪。誦修持諷誦,觸犯神靈、忤穢真炁,獲毒蛇穿心獄報。三厭食之,永无仙冀。又六畜之肉,禽畜胎卵不可食之。食之傷生伐命。猪犬尤忌,不惟破犯齊戒科禁,使人雖功德足備,天門阻遏,不令進入,亦章不達上元。惟道士病患,食乾脯獐鹿鵝鴨肉脯而已。病安,故不食亦佳。
  寶經降世品
  明寶經緘藏降世
  天尊於始青天中,敷說此經,以授道君。又於太丹天中,賜大梵之音,道君序成之後,上天為寶,祕於玄都玉京紫微上宮。緘藏至重,非聖不傳。後西王母上請於天帝,降保甲申之灾,以付修真之士,因此遂留於人世。此經並是諸天上帝,及至靈魔王隱祕之歌音。內說天地劫運,萬神名諱,交會陰陽,元炁生化。其義不可得而盡解,得悟道者,自能洞明。上天四萬劫一傳,人間四十年一授。輕泄漏慢,殃及九祖,禍及幽陰,可不慎歟。右以李少微註定此章。
  明內音所因
  天尊於赤明世界栢陵舍坐,是時雲霧鬱勃,三日三夜,冥陰不解。五老上帝上奏天尊曰:今日侍座,所未曾見天尊敷教,則致山海靜默,天地肅清。今白日陰暝,天地惶懼。臣等有疑,不審何故。天尊告曰:今日諸天發瑞,靈應自然,玉字煥爛,障蔽天光,成令四座瞑目以俟。俄頃天炁頓啟,暝暗豁消,五色光明,洞照十方,各有靈書,字方一丈,見於空虛之中,文彩煥赫,八角垂芒,精光晃目,不可得看。天尊普告眾真曰:此靈書八會,字无正形,其趣宛奧,爾等難可看詳。乃命天真皇人注書其字,解釋其音,以賜太上道君,總二百五十六字。道君撰次成文,是謂大梵隱語,因序而載二章之後。皇人者,嘗於黃帝時下降峨嵋山,授帝以三一五芽之法,復升於天也。右以《內音經》合《列仙傳》定此章。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二竟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三
  修誦瓊編品
  修誦存思章
  玄師曰:凡欲誦詠,並依神化。於靜室中,目想四方三十二天名色,雲炁交杳之中,有宮觀樓殿,天帝衣天色之衣,冕服一一分明。即存神,自太皇天為始,先叩齒一通,心拜訖。次太明天,三十二過。畢即閉目,靜思三田出玄元始青黃白三色雲炁,並如絲,漸離身,雲炁濃厚,先交絡一形,次纏映所坐几及席經席,无不周遍。次蓊鬱旋繞一室,然後出外圍布一方,良久冥合天地。次存青龍出肝立左,白虎出肺立右,朱雀出心在前,玄武出腎在後,獅子出脾下丹田,十二隻,列於左右。想白鶴自腦泥丸出,九隻,圍列四向方。存眉後六合宮中有日月,出自二目,去面九寸,光照室內,洞徹煥明。次存日月光凝景圍,在大椎骨頭之戶,頭成九色圓象,如虹蜺之狀,照耀光映十方,如此分明。元始密祝,有心祝,微祝,密祝。心祝;則心中神存意祝也。微祝,則自己可聞其聲也。密祝口言,而己與外人,俱不可曉其聲也。十遍為一過,十過為一轉。誦則下聲而謂之,詠則朗吟以詠聲。十言一嚥津,百言一啄齒。嚥津則養炁而潤澤內宮,啄齒則集真而和神。外保不空,尸竭神也。錯一字,前覆三十字以誦之。越一字,再覆五十字以誦之。十遍一存思,終篇可食息。凡起居移時食畢,皆再思如法,不可混淆雜言,心馳他境。口不崇於上道,高聖至真之法。心不奉於三寶,君師父母之文。志不敬於翠玉,華珍寶章。形不禮於香火,朝修拜跪。口誦心馳,形存志別,徒音聲以取聽,逞捷利以數敷,差前訛字,輕誦神文,何萬遍而望駕雲軿,雖億數而返沉酆憲。徒咎道為虛語,豈不知其自致。須是受於師匠,必然誦合天規。若萬遍不登太空,我道坐招譴罪之尤,終无仙真之位可證乎。受誦之子,宜勉志焉。无犯輕誦輕泄之罪。犯之非道不慈,天有明憲,神不敢私。
  誦詠存念詳式
  每遇誦經行持之日,先洒掃淨室,齋戒身心,入室,東向平坐,燒香,叩齒十通,勿令耳聞。默念
  淨口呪
  丹朱口神,吐穢除氛。舌神正倫,通命養神。羅千齒神,却邪衛真。喉神虎賁,炁神引津。心神丹元,令我通真。思神鍊液,正炁長存。
  浄次暝目,靜存東方青龍,吐雨合月華白炁及腎水,如大海中浴,洗去五臟穢濁。良久,存南方降真火,同日精赤炁,合於心火,燒身并道室灰燼,並无纖毫煙穢。即覺大風吹盡塵垢,即存丹田內嬰兒,自地戶步斗登壇。默念
  淨天地呪
  洞中玄虛,晃朗太元。八方威神,使我自然。靈寶符命,普告九天。乾羅答那,洞罡太玄。斬妖縛邪,殺鬼萬千。中山神呪,元始玉文。持誦一徧,却鬼延年。按行五嶽,八海知聞。魔王束首,侍衛我軒。凶穢消蕩,道炁長存。
  微吸四方真炁,略吹遍身,從東方為始,默禮十方,東向想丹田內嬰兒。默念
  開經玄蘊呪
  寂寂至无宗,虛峙劫仞阿。豁落洞玄文,誰測此幽遐。一入大乘路,孰計年劫多。不生亦不滅,欲生因蓮華。超陵三界徒,慈心解世羅。真人无上德,世世為仙家。
  即自頭誦至飛昇上清,次閉目,靜思三十二天,自北維起太皇黃曾天,由東及南,以至四方,各有八天,在青霄之中,紫雲之內,金樓玉殿之中。東方想在左耳上縫,西方想在右耳上縫,南方額前,北方腦後,每天之中,各見天宮樓觀,帝君儼然而坐,侍衛羅列,下灌一天之炁,如玉霞之暉入我身中。每到一天,先默叩齒一通,運心神上聞一天帝。畢,心拜一過。三十二天周竟。次想上丹田印堂出青炁,中丹田心出白炁,下丹田臍下出黃炁,與外東方青炁,西方白炁,南方赤炁,自逐方而降,混合身中三色之炁,照映滿室,我坐其中,雲炁洞徹于一身五臟之間,內外蓊鬱,如坐百寶光中。又思肝中青炁,從左耳出,為青龍侍于左。肺中白炁,自右耳出,為白虎衛于右。心中赤炁,從頂門出,為朱雀導于前。腎中黑炁,從足出,為玄武從于後。獅子出下丹田臍下,白鶴出兩眉之上額中,各六六隻導前。玉童玉女,侍經几案之側,羅列左右。次存六宮之腑,即眉後兩小穴日月自其中出,紫赤九芒,灌我鼻中,徑入金華宮。腦後四寸却自紫微玉枕之宮頂上,化生九色圓象,如虹蜺之狀,光映洞徹十方聖境。想嬰兒在丹田中,密呪至无量度人,即叙誦說之意。後誦至元始上帝,几前畢,即引三十二天之炁,周竟十方,微音誦經十過。几引炁時,依前自皇曾天為始,皆鼻引而嚥之也。如東方八天之炁,存皈肝膽之間,其精化生无英公子,住於肝中。南方八天之炁,存皈心胞之間,其精化生司命,住於心中。西方八天之炁,存皈臟腑皮膚之間,其精化白元尊神,住於肺中。北方八天之黑,存皈腎臟骨節之間,其精化桃康君,住於臍下。
  正月行持,止六月,一同。七月行持,止九月,一同。十月行持,止十二月,一同。
  正月是下丹田行持,七月是中丹田行持,十月是上丹田行持。謂之三田,亦曰三宮升降。
  正月行持,自己嬰兒自丹田中,隨三色雲炁,而上下田臍下,行持如一。
  七月行持,自己嬰兒自丹田中,隨三色雲炁,而上中田心上,行持如一。
  十月行持,自己嬰兒自丹田中,隨三色雲炁,而上上田印堂,行持如一。
  誦詠式
  皇人曰:凡誦經行道,須佩真符,而行此道,則萬神敬從矣。行道之日者,謂應是誦經之日,皆當沐浴也。香湯,五香之湯也。以白芷、青木香、沉香、白檀香、甘松香,各以二十四銖,治下篩用,東流長泉一石,煎數沸,先當解衣,燒香,於左就座,存日光華五色交錯,入於五香湯中。存五方五色仙童五人,玉女五人,燒香散華,執巾執水左右。即以杓攪水三十二下,臨水呪曰:
  五香玄泉,日月華英。澡鍊身形,去濁留清。尸塵滅落,臟腑光明。穢炁蕩除,胎劫散根。策空乘虛,飛入上清。沐浴符如後。
  呪畢,叩齒三十二通,先取飲一器,溫凉自適。次以別器沐浴。呪曰:
  太帝散髮,使我長生。左為隱月,右為日根。今日清鍊,百神受恩。
  呪畢,沐髮了櫛髮。呪曰:
  日月之華,流精泥丸。沐養九宮,百神忻懽。尸邪滅落,真師下觀。賜受神虎,得為帝賓。
  呪畢,結髮浴身。又三清諸法及仙人下遊,有煉尸之素漿。桃皮四兩,竹葉二兩,內白浄清虛之物,煎湯沐浴,勝於其餘雜法。所是青木香阿母,《大有三奇經》云:乃玉節之清香,開塵濁之穢。亦曰五香之湯。如誠奏上玄,得以焚之,開通塵穢,使通霄漢。浴訖冠帶。呪曰:
  今日吉慶,上合帝恩。塵穢以清,尸魂沉倫。罪垢業厄,表裏蕩清。呼日吸月,步躡九晨。回旋三台,周遊五星。佩符散章,鳳衣虎裙。手執玄文,誦詠洞靈。聲徹太霄,五帝回軿。賜我明書,登昇上清。
  呪畢,冠帶如常。凡遇服食湯劑仙藥,呪曰:
  謹請五方五靈老君,召出天醫扁鵲宮史,各五十人。當令臣服藥,身得離病,病得離身,駕魁乘呈,登昇上天,數遊九地,命祿俱榮,長生不死,與道合真。
  呪畢,面東服之。
  凡修此道,誦詠玄文,舉止庠雅,動合威儀。若疏麤簡狂,鬼神切笑,三官司過,糾其失規。故視兆之齋戒科條,既言道士者,非道士之模範不行。凡言真人者,非真人之規不習,况學士乎。臨食呪曰:
  百穀五味,流入脾胃。五臟安寧,尸邪亡墜。七祖安寧,長生久視。
  呪訖,叩齒三十二通,嚥液九過,方食。食宜午時前,勿食酉時後。臨食勿言死,食勿久露。午前天神食,酉後鬼魔哺。言死生疾病,久露來邪炁。故真人斷穀入山,以求升仙之要。臨睡呪曰:
  天有九星,地有九宮。我有百節,萬神相從。三尸伏藏,五臟流通。三田四肢,動息守中。龍虎八卦,侍我瓊容。鬼妖萬精,勿干真宮。
  叩齒二十四通。呪訖,又叩齒如上。凡卧勿閉口,勿尸眠。上道衣冠法服器皿,勿假人。服炁守三一,誦玄文者,尤忌之。
  臨圊,叩齒三通,呪曰:
  左德神,右清神,左有司士夫人,右有六丁辟穢邪,除我死籍,上我生名。
  叩齒三通,勿噀唾,勿向北,勿仰視三光,勿男女混登,皆致不祥。
  出門呪曰
  出陰入陽,四道開明。八神六甲,隨我利貞。日月使贊,頭帶七星。
  叩齒七通,存七星在頭,罡星指前。
  沐浴符
  沐浴呪曰念呪三遍。三呵攪水。
  金醴玉津,澡盥身形。玄水洗穢,清浄元辰。七靈侍衛,萬炁開陳。志慕清虛,列象玄明。
  正月誦經真符
  七月誦經真符
  十月誦經真符
  右符一名曰長生久視玉帝寶籙。
  八節誦經真符
  已上四符,於靖室內青地朱書,行持勿與人二語。修真之士,素地丹書,長生日面東南,火化,淨水調服。
  本命日誦經真符
  右符名曰神霄玉清仙王降真靈符。
  焚符誦主帝呪曰:
  神靈天真,玉清元真。上清華房,元始老君。妙入太霞,光耀玄文。七神飛泉,北酆受煙。我位上王,辟合魔群。八威吐火,肅爾尊神。千千去穢,凶惡不存。萬萬魔王,護命翦形。急急如律令。念玉帝呪三遍。
  凡建壇,並用灑壇三匝。
  修誦訣驗品
  誦二章正經訣
  凡誦經之日,於净室中東向,設經案坐具。次入室,背席面東,三禮。禮畢,退身,面北就席坐,炁定即漸漸左轉,面東平坐。
  誦玄蘊呪
  呪畢,即按手於膝上,叩齒三十二通,閉目,存三十二天中,各見一帝君,思念一天名,心拜一天帝。從皇曾天為始,隨日而轉,周回四方,漸漸向上賈奕天,總三十二拜。形雖不動,隨心屈伏。拜畢,即思存身在青黃白三色雲炁之中,須臾滿室,鬱鬱藹藹。左有青龍,右有白虎,前有朱雀,後有玄武,獅子六在前,兩行相望而坐。白鶴之數亦同,又在獅子之外。日月在後,明耀室內,項生九色圓象,照徹諸天。更覽所存,森然在目。默念呪曰:
  无上玄元,太上道君。召出臣身中三五功曹,左右官使者,侍香金童,傳言玉女,五帝直符,直日香官,各三十二人,關啟所言。所言者。謂天地日月星辰,國主師友,祖先自身,兆身所祈之事。呪至關啟字下,當稱之也。今日吉慶,清室修行至經,无量度人。臣及甲乙甲乙者,當稱所願,同上。即云臣及某人及某事。轉經受生。願所啟上徹,徑御
  无上三十二天元始上帝至尊 几前。
  呪畢,徐徐於三十二天之一天,引炁一口咽之。依前法,止則開目。誦二章經畢,南向下席,再禮而退。
  已上以陳景元義合張萬福訣,定此章。
  靜坐圖
  右圖大槩如此,但明室內之事,不必面南啟戶也。
  誦內音訣
  誦東方六十四字,自亶婁阿蒼至四象吁真。平坐,叩齒九通,思九色之龍導引前後,青雲九重覆匝身形。默念呪曰:
  赤明開圖,八炁回真。總炁玄門,青帝大神。流化九外,纏絡我身。靈音八書,六十四篇。洞明天地,與我合仙。運至龍駕,上升帝轅。
  呪畢,引炁九咽,誦之。
  誦南方六十四字,自南閻洞浮至神纓自宮。平坐,叩齒三通,思朱鳳翱翔其方,絳雲三重覆匝身形。默呪曰:
  三炁徘徊,靈鳳來飛。玉音八字,煥爛紫微。吉日大慶,我道洞開。朱丹哺飴,仰吸靈暉。身生水火,絳帔羽衣。登空玄步,足踐鳳梯。周旋八天,七祖相隨。
  畢,引炁三咽,誦之。
  誦西方六十四字,自刀利禪猷至栢空度仙。平坐,叩齒七通,思白虎獅子衛護前後,素雲七重覆匝身形。默呪曰:
  七炁金靈,八天尊神。白虎策輦,獅子捧轅。七炁纏絡,鍊我成仙。身發金光,映照素雲。內外變化,昇入洞門。七祖出夜,九幽旋魂。億劫開度,隨運長存。
  呪畢。引炁七咽,誦之。
  誦北方六十四字,自玃无自育至幽寂度人。平坐,叩齒五通,思飛龍玄武羽蓋蓊鬱,神童玉女羽衣飛裳,黑雲五重覆匝身形。默呪曰:
  玄天徘徊,流景上清。大有啟運,八字開明。飛玄澄空,洞陰自生。五炁纏絡,灌我身形。冠帶北單,受鍊洞靈。腎府北出,內外光精。飛行三界,遊宴紫庭。七祖同福,歡樂劫齡。七寶林中,返胎更生。長夜出離,南宮記名。黃籙白簡,世世生仙。
  呪畢。引炁五嚥,誦之。
  誦詠科條章
  上聖已成真人,通玄究微。
  師曰:此條非凡世之人誦詠,謂通玄究微,能悉其章者,獲十品功德。
  至學之士,
  師曰:謂至人學士誦之,獲六品功德。
  學士,
  師曰:謂世學之士誦之,獲三品功德。
  供養尊禮。
  師曰:謂一切學士,行此功德,獲五品善功。
  凡誦是經,
  師曰:亦謂已成真人,再言自身功德果報,萬祖苦爽,上昇朱宮,依朱陵品格,九年更生受化,得為貴人。自身功德滿日,飛升上清金闕,許遊宴玉京也。
  上學之士。
  師曰:乃至學也。止得自身受度,飛升南宮,不能功及曾祖也。
  世人受誦,
  師曰:止得延壽尸解,返形太空,一身不獲上度朱陵之福,曾祖難生受化。
  魔王歌音,
  師曰:百遍名度南宮,千遍魔王保迎,萬遍飛升太空。此是三界歌音,非餘文也。
  有聞靈音,
  師曰:心形歸信,諦聽誦者,獲九品善果。
  行是功德,
  師曰:發心修齋,燒香誦經者,獲二品善果。
  右別至人,
  師曰:至學之人行是功德,克獲為上清後聖帝君金闕之臣。
  有知其音。
  師曰:中篇也。謂如曉其文,功力齊而獲八品福報。
  此音
  師曰:中篇之音,有辟禳度成四種无量威神之力,誦之者獲十品祥應。齎金寶效心,盟天而傳,依玄科四萬劫一傳。齎金寶質心,依舊格告盟十天,然後而付焉。
  師曰:此三條迺傳付受授之條,立四萬劫,乃舊劫之格。自黃帝受圖,大禹受符,高辛受天經,至太極下教,豈有四萬劫也。依阿母降世新格,下教之科,四百年一出。有其人,四十年聽再付。四百年共不得過七人。四年有至人,亦許一授。而三條付授之科,言二章大法及三品誦經之式也。其歌音中篇,別有明憲,具玄憲仙格。
  輕誦身則被殃。輕泄漏慢,殃及九祖。泄慢墮地獄,禍及七祖前。
  師曰:此三條,統言不齋戒沐浴,行香誦經者,獲被殃之罪。若輕易忽科,妄泄非人,漏慢玄奧,不依年限而私傳,或依年限而不齋戒盟受,漏泄秘禁與非人,使輕慢不信玄文,皆入中科,殃及九祖。若泄漏輕慢,不以為然,巧偽求奇,評論聖典,訾毀玄文,竊盜天寶,皆入此條,禍及七祖翁。
  修誦玄感
  師曰:誦經欲知其功德,合於上玄,有一百五十一種玄感。既有玄感,則去仙登空有日。若無玄感,更宜懺謝,端潔一志,以玄感昭應為禎祥。
  諸天遙唱等十種,上聖禎祥。
  五帝侍衛等六種,志學禎祥。
  伏御地祇等三種,學士禎祥。
  門戶興隆等五種,供養禎祥。
  諸天齊到等十種,凡誦者禎祥。
  皆即受度等二種,受誦禎祥。
  延壽長年等六種,世人禎祥。
  斷地逮役等二種,正月誦之禎祥。
  身得神仙等三種,七月誦之禎祥。
  安鎮國祚等六種,十月誦之禎祥。
  九宮真人等一種,本命日誦之禎祥。
  魂神澄正等十種,本命禎祥。
  閉目靜思等九種,入靖禎祥。
  三五功曹等六種,玄局召使禎祥。
  洞章萬遍等十四種,禎祥。
  天地否終等四種,祈禳禎祥。
  末學道淺等三種,太陰煉尸禎祥。
  天地運終等十種,修齋行道禎祥。
  諸天記名等五種,行功禎祥。
  知音誦之等六種,禎祥。
  无所不辟等二十種,誦者禎祥。
  盲者目明等十種,內誦生元始聖胎禎祥。
  玉晨君明十徧說經
  一徧 東方至真大 安太堂鄉 聾病耳
  神浮空而至 納善世界 皆開聰
  二徧 南方至真大 宛利城境 盲者
  神浮空而至 棄賢世界 目明
  三徧 西方至真大 福空洲  瘖者
  神浮空而至 威行世界 能言
  四徧 北方至真大 鬱亶野  跛痾積逮
  神浮空而至 清浄世界 皆能起行
  五徧 東北至真大 福集鄉  久病固疾
  神浮空而至 長安世界 一時復形
  六徧 東南至真大 無福鄉  髮白返黑
  神浮空而至 用賢世界 齒落更生
  七徧 西南至真大 延福鄉  老者返壯
  神浮空而至 仁靜世界 少者皆強
  八徧 西北至真大 福德野  婦少懷孕鳥獸含胎
  神浮空而至 延賢世界 已生未生皆得生成
  九徧 上方至真大 諸天 地藏發世
  神浮空而至 宮關 金玉露形
  十徧 下方至真大 洞淵九壘正行遊梵四 枯骨更生
  神浮空而至 音三十六宮大地宮府 皆起成人
  誦二章正經驗
  正月長齋,誦詠是經,為上世亡魂斷地逮役,度上南宮。七月長齋,誦詠是經,身得神仙,諸天書名,黃籙白簡,削死上生。十月長齋,誦詠是經,為國王帝主,君臣父子,安鎮國祚,保天長存,世世不絕,常為人君,安鎮其方,民稱太平。八節之日誦詠是經,得為九宮真人。本命之日誦詠是經,魂神澄正,萬炁長存,不經苦惱,身有光明,三界侍衛,五帝司迎,萬神朝禮,名書上天,功滿德就,飛升上清。誦之十遍,諸天記名。誦之百徧,名度南宮。誦之千徧,魔王保迎。萬徧道備,飛升太空。若能遇斯辰,依訣持誦,上消天灾,保鎮帝王,下禳毒害,以度兆民,中拔祖先,己身得道,可謂巍巍。
  誦內音驗
  東方大梵之音,誦之九年,八天各以青腰玉女,青華玉童,各八人侍衛身形,降致青芽九炁之精,身生光明,徹見虛无,萬遍道成,飛行上清,七祖同升。
  南方大梵之音,誦之三年,八天各以丹霞玉女,太陽玉童,各八人侍衛身形,降致朱丹三炁之精,反貌留容,萬劫不傾,七祖超升,上入福堂,返胎仙家,即得更生。
  西方大梵之音,誦之七年,八天各以素靈玉童八人,侍衛身形,降致太素七炁之精,停年留貌,萬劫童顏,慶及七祖,升度南宮,返胎更生,世世神仙。
  北方大梵之音,誦之五年,八天各以太元玉童八人,侍衛身形,降致玄滋,還年留景,保命三清,福及九玄,世世飛升。
  四方內音,若能依訣持誦,則无所不辟,无所不禳,无所不度,无所不成,飛天下觀,上帝遙唱,萬神朝禮,三界侍軒,振伏群靈,肅清十方,道備功成,臣事三境。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三竟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四
  訓釋經義品
  元始祖劫化生諸天
  祖劫者,龍漢,延康,赤明,開皇,上皇也。大羅天者,虛皇居之,包含天地,不可窮極。經云;上无復祖,唯道為身。於五劫之間,化生天地。大羅一炁生三天。三清之境,是三天降炁,而生九重。一曰鬱單无量天,二曰上上禪善无量壽天,三曰洞虛極上須延天,四曰无極上靈玉虛元洞寂然天,五曰洞極无崖不驕樂天,六曰上極元景洞微化應聲天,七曰无名至極梵寶天,八曰太極无崖洞幽摩夷天,九曰元洞波梨答惒天。一重各又生三天,九重總為三十六天,本經所謂上清之天是也。高上虛无皆謂之上清,非特稱一境而巳。次乃分種民三界三十二天,統治四方,在九天之下,三光之上。宮室分度,各有等序。降連星宿,元炁相接,化生萬物,陶成品彙。又有八極八天,外梵一天,在三十二天之下,三光之外。八極之表,自清微天至外梵天,總數八十。自然之炁,結成宮闕。於是虛皇各命之以帝君,輔之以天相,置之以寮佐,分之以民物,與大羅一炁,共為八十一天。道炁下降,乃生九地。一曰潤色,地名元德,其炁上青中黃,元土卿之所治。二曰剛色,地名皇德,其炁通黑,元庭土丞之所治。三曰石脂色澤,地名帝德,其炁通蒼,虎口土龍之所治。四曰潤澤,地名王德,其炁通黃,元心土大將軍之所治。五曰金栗澤,地名人德,其炁通赤,元福土令之所治。六曰金剛鐵澤,地名水德,其炁通白,元骨土長之所治。七曰水制澤,地名里德,其炁紫,甲土父母之所治。八曰大風澤,地名復德,其炁通青,始賢土宗正之所治。九曰洞淵无色綱維,地名昌德,其炁通綠,軒始土下二千石之所治。謂之九壘,每壘土水火風各一重,上下相次。一地則虛皇主之。又四土皇君,同主宮室輔佐並等降,以法上天。凡三十六土皇,上應九重三十六天之帝也。九壘之下,浩蕩頑宮,裹以風澤。風澤者,元始梵風之炁也。剛於真金,亦名罡風。擎持九壘,乃載諸天,高而洞浮,垂而不落,上接大羅,蓋道之炁。故經云:風澤洞虛,金剛乘天也。夫三洞通化,九炁混生,浮於太元,沖乎四虛,法象之大,唯道能包之。
  五劫名元始祖劫化生諸天
  龍漢,延康,赤明,開皇,上皇。渺渺億劫,混沌之中。
  大羅三境名大梵之炁俯建九壘
  玉清清微天,上清禹餘天,太清大赤天。三界之上,渺渺大羅。
  九重三十六天。
  玉清境十二天。
  上清境十二天。
  太清境十二天。
  无上鬱單元量天
  无形天,无精天,入色天。
  無極禪善无量壽天
  梵行天,玄微天,玄清天。
  无窮洞虛極上須延天
  玄梵天,炁玄天,玄无天。
  无極玉虛玄洞寂然天
  上真天,飛梵天,流精天。
  玄上洞極不驕樂天
  玄清天,紫虛天,化靈天。
  上極无景化應聲天
  九玄天,元清天,極梵天。
  无名至極洞微梵寶天
  微梵天,虛梵天,空梵天。
  太極无崖梵迦摩夷天
  自然天,玄梵天,天雲天。
  无色洞微波梨答惒天
  洞微天,玄上天,極色天。
  超凌三界,逍遙上清。
  種民世界三十二天
  三光
  八極外梵天名
  域中仙境名
  嶽者,鎮也。坤厚載物而不移,五嶽三島十洲,仙聖之所居。神洲者,中國也,王者居之,為域中之大。其中人民修行正道,升而為仙真。上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並仙官治之。洞天之中有五山,亦謂之五嶽,作中國之鎮。其餘小國更不列之。
  神洲三島,五嶽十洲,皆在三光之下,大地之上,巨海之中也。
  洞淵九壘名
  三官九司
  三官九司,謂三元九宮也。上元宮闕,在九天之上。中元宮闕,在九地之間。下元宮闕,在澤洞淵之中。三元總九宮二十七府,百二十曹,靈仙真聖,无量无極,天地神靈,莫不屬之,職之大者,唯三元三官也。
  右以李少微註,合《三元品戒經普天聖位圖》,定此章目。
  三官九署十二河源
  上元三宮者,上帝之所居,一品天宮治其中。有九府三十六曹,上主諸天上聖,下主化生品物,結玄元始青黃白三色之炁,而成宮也。
  中元三宮者,上帝之離宮,二品地官治於其中。有九府四十二曹,總諸地仙官靈衹,及生化品物,結元洞混靈之炁,凝極黃之精,而成宮也。
  下元三宮者,亦上帝之離宮,三品水官治於其中。有九府四十二曹,總主八海四瀆演水帝龍王水仙,及陰陽生化,結風澤之炁,凝神浩之精,而成宮闕也。
  三十二天總括隱秘
  太黃皇曾至上明七曜摩夷六天為欲界,虛无越衡至无極曇誓一十八天為色界,皓庭霄度至太素秀樂禁上四天為无色界,是謂三界也。太虛无上常融至太極平育賈奕四天為種民。今攷本經分為十事,一曰天名劫。初分定之名二曰帝號。元始所命之號三曰帝諱。天帝之名也四曰天帝所主。掌道之職也五曰係宿炁。降運二十八宿炁也六曰炁名。元炁稟受之名七曰炁色。九炁分力之色八曰大梵隱語。內音也,道君綴成,事具明內音所因章中九曰分界。上下升降也十曰天民壽數。長短之數此圖量為寶經之要,誦持者宜詳而行焉。
  謹以陳景元義,合成玄英疏、李少微、薛幽棲、嚴東注《混元圖翼空洞靈章經內音玉字經》定此章。
  五方五帝所主
  經義所在五天,五天者稟五神之炁,居太空之中。上列五斗,立五嶽,五帝治之。蓋方色之天,非成象之天也。五老、五帝、五斗、五大魔王名諱,及所主掌,誦經者固當知之。以陳景元義,合成玄英疏、李少微注,《尚書治要圖五篇真文經》定此章。
  係宿炁
  四方二十八天,一天係一宿之炁,四維四天各係二宿之間梵炁。又等降相交東北之天,復係西北之宿。蓋生炁上轉如羊角而昇者,賾理之流雖同義趣,而慮惑於方維,因作此圖以明之。
  三十五分總炁上元
  北斗七元星君,與四方二十八宿,為三十五分,總元炁於上天,以司造化。北斗者,中斗也。《史記□天官書》曰:斗為帝車,運于中央,臨制四鄉,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記,皆繫於斗。謹以列宿圖定此章。
  八數
  八數者,應八之數,備之此也。以嚴東注《合法輪經》定此章。
  龍 日  東極  東天法輪之門
  麟 月  東南極 東南天法輪之門
  虎  木德 南極  南天法輪之門
  歲星
  豹  火德 西南極 西南天法輪之門
  熒惑
  獅子 金德 西極  西天法輪之門
  太白
  丹蛇 水德 西北極 西北天法輪之門
  辰星
  天馬 土德 北極  北天法輪之門
  鎮星
  猛獸 五斗 東北極 東北天法輪之門
  諸星
  八首尾
  天尊說經二章,前後有序。大梵隱語前後,亦有序。皆道君所作也。事具《明寶經緘藏降世章》中,及《明內音所因章》中也。今則離其首尾,分其篇目,依藏本以定字數并題目,計四千五百七十六字。
  篇目
  太上道君二章前序,自道言昔於始青天中至東向誦經,一千五百九十五字。元始天尊寶經前章,自元始洞玄靈寶本章,至三界五帝列言上清,一千二百七十八字。元始天尊寶經後章,自元洞玉曆,至泄慢墮地獄,禍及七祖翁,七百八十六字。
  太上道君二章後序,自道言此二章,至乃當洞明至言也,四百四十字。
  大梵隱語前序,自諸天中,至靈書中篇,一十九字。
  大梵隱語,自直婁阿蒼,至幽寂度人,二百五十六字。
  大梵隱語後序,自道言此諸天中大梵隱語无量之音,至大量玄玄也。
  裂字為符品
  元始章
  皇人曰:元始者,天尊之尊號也。有十二號,何謂也。蓋老君應化十通,道君應化十一通,元始應化十二通。故中央十二炁,以應玄元始之度人者也。可以隨經句行用,濟死度生訣在中指中。
  一元始度人无量上品。
  二元始天尊當說是經。
  三元始天尊說經一徧。
  四元始天尊懸坐空浮五色獅子之上。
  五元始懸一寶珠。
  六元始即於寶珠之內。
  七元始天尊說經中所言。
  八元始上帝至尊几前。
  九元始洞玄靈寶本章。
  十元始祖劫化生諸天。
  十一元始符命。
  十二元始靈書中篇。
  元始二字散形
  道言章
  皇人曰:道言者,元始天尊玉勑也。其言十二,按一年之數。可以治萬病,集千神,召和氣於身田,以七氣成符。
  一、道言:昔於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大浮黎土。
  中指中,仰神中宮,而吸中黃之炁。入兆口中,接三田之炁,灌注身田,吹篆成之。
  二、道言:是時元始天尊說經一遍,東方无極无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眾,浮空而至。
  可制伏強邪魔橫,逐方訣召。
  三、道言:元始天尊說經中所言,並是諸天上帝內名,隱韻之音。亦是魔王內諱。百靈之隱名也。
  子文,書篆諸天名諱,密呪用之。
  四、道言:凡誦是經十過,諸天齊到。
  中指甲,召十方上聖高真,飛天神王,受度等用。
  五、道言:正月長齋,誦詠是經。
  中指中,凡誦經,隨節炁先服之。
  六、道言:行道之日。
  中指中,登壇朝謁,治病伏魔,先服之,或佩。
  七、道言:此二章並是諸天上帝,及至靈魔王隱祕之音。
  四指上,凡書玉字,先服之。
  八、道言:夫天地運度,至普度元窮。
  大指中,凡用隨經句所用。
  九、道言:夫末學道淺,至便得神仙。
  五指甲書,凡謝過上章,先服之。
  十、道言:夫天地運終,至无量度人。
  中指下節書,隨經句所用。
  十一、道言:凡有是經。
  中指中,可以召三界大一魔,保舉上仙。
  十二、道言:此諸天大梵隱語,无量之音。
  寅申巳亥,可以通奏章表,佩之可度罡浩,直通天闕。
  森羅淨霐章
  皇人曰:森羅,萬象之光,朝拱帝宸。淨霐者,丹池東井黃華,諸天真仙鍊形之所。故下世罪魂,若以浄霐黃華之泉,鍊其陰翳,即得升陽境。行持之士,自能鍊形,則得尸解之道,不經地獄,遊行太空。
  書時左手格中指中,右手執筆,向天門吸炁一十二過,吹筆誦呪成符。
  金醴玉漿,洞景丹陽。靈寶正炁,森象光芒。曲映玄都,鍊育鬼鄉。得遇變易,魄壯魂強。
  東井呪曰
  天河灌東,石景水母精。圓光拂靈曜,玄暉瑩高明。元始破重夜,天人逐月生。沐浴蘭池上,龍負長庚瓶。金童灑香花,玉女流五星。冠帶擢玉津,煉度五仙形。體香萬神降,乘景登高清。
  經句為符章
  道言。酉文,治百病。始當詣座。子午斗,催子下胎。妙行真人。上清文。辟邪。流精玉光。亥文,治夢交腎病。五色鬱勃。酉文,治之少氣。神風靜默,山嶽藏雲。子文。治炁病。天无浮翳,四炁朗清。中指中文,治目病。懸坐空浮五色獅子。中指中文,鎮宅及口炁不足。五色玄龍。辰文,治腳病。嘯歌邕邕。酉文,治肺病。五老啟途。中指中文,治脾病。群仙翼轅。寅文,催生,護身,治嗽。諸天丞相。治草木不榮,卯文書地根。監生大神,監真度生。卯文,催生,救產難。東斗主筭。卯文,益筭。西斗記名。酉文,殺邪。北斗落死。子文,度厄。南斗上生。离文,消灾。中斗大魁,總監眾靈。子午斗,辟惡。巴元醜伯。玉清訣,治瘡病。負天擔石。玉清訣,少氣吞。反山六目。玉清訣,治病目。監醜朗馥。中指下文,生炁。橫天擔力。上清文,治少炁。自號赫奕,諸天齊功。上清訣,遣邪。神功受命,普掃不祥。玉清訣,冶鬼。八威吐毒。治一切毒,吞,酉文。猛馬四張。治馬疾,午上。天丁前驅。中指中節,護身。大帥伏旛。辰文,保命。擲火萬里。燒怪。流鈴八衝。却魔,並上清文。敢有干試,巨遏上真。玉清訣,開路。屠割鬼爽。治鬼。千千截首。斬妖。萬萬剪形。斬邪,並玉清訣。千和萬合,自然成真。上清文,和合。元始安鎮,敷落五篇。玉清文,鎮宅。右以墨書重疊成符,或於經中二字、四字、八字,以意取之成符。面東南方,想通光符,吸炁吹筆書成,念大梵隱語一遍,再取炁吹之。即依直日遣飛天神王下使者為直符,隨符前去,无不應驗如意。
  通光符
  書符合形呪曰:
  鬱繿阿那,育京內鮮。醜輪懀延,定光育昌。理禁謠醜,光明摩夷。伽婁密羅,菩提宛黎。真定阿貪,招童薩羅。巴狂明梵,勃監穹窿。慧覺行觀,那育覺長。總監行元,上玄法門。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四竟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五
  靈寶符命品
  保命生根
  笑爾不度
  故為歌音
  不能更生
  萬灾不干
  獨步玉京
  巍巍大梵
  德難可勝
  河海靜默
  山嶽藏雲
  日月停景
  璇璣不行
  群魔束形
  鬼精滅爽
  迴尸起死
  白骨成人
  五帝侍衛
  體木洞真
  三界稽首
  通玄究微
  魔精喪眼
  鬼妖滅爽
  威未制天政
  德可伏御地祇
  功滿德就
  皆得神仙
  飛昇金闕
  遊宴玉京
  三色雲炁之中
  內外蓊明
  青龍白虎
  朱雀玄武
  獅子白鶴
  日月照明
  洞渙室內
  頂生圓光
  三五功曹
  左右官使者
  侍香金童
  傳言玉女
  五帝直符
  直日香官
  今日吉慶
  長齋清堂
  元始洞玄
  靈寶本章
  離合自然
  混沌赤文
  元始祖劫
  化生諸天
  開明三景
  是為天根
  无文不光
  无文不明
  无文不成
  无文不度
  无文不立
  无文不生
  天中之天
  鬱羅蕭台
  大羅玉清
  渺渺劫刃
  若亡若存
  三華離便
  大有妙庭
  金闕玉房
  森羅浄霐
  大行梵炁
  中有度人不死之神
  中有南極長生之君
  中有度世司馬大神
  中有好生韓君丈人
  中有南上司命司錄 延壽益筭厄尊神
  迴駭起死
  无量度人
  五老啟途
  群仙翼轅
  諸天丞相
  南昌上宮
  監生大神
  韓司主錄
  執符把籍
  齊到帝前
  隨所應度
  嚴校諸天
  北都羅酆
  三官九署
  十二河源
  上解祖考
  億劫種親
  疾除罪簿
  落滅惡根
  不得拘留
  逼合鬼群
  元始符命
  時刻昇遷
  北都寒池
  部衛形魂
  死魂受煉
  仙化成人
  生身受度
  劫劫長存
  隨劫輪轉
  與天齊年
  永度三塗 五苦八難
  太皇黃曾天
  清明何童天
  玄胎平育天
  太明玉完天
  元明文華天
  上明七曜摩夷天
  虛无越衡天
  太極濛翳天
  赤明和陽天
  玄明恭華天
  曜明宗飄天
  竺落黃茄天
  虛明堂曜天
  觀明端靜天
  元明恭慶天
  太煥極瑤天
  元載孔昇天
  太安皇崖天
  顯定極風天
  始皇孝芒天
  太皇蓊重浮容天
  无思江由天
  上楪阮樂天
  无極曇誓天
  皓庭霄度天
  淵通元洞天
  太文翰寵妙成天
  太素秀樂禁上天
  太虛無上常融天
  太釋玉隆騰勝天
  龍變梵度天
  太極平育賈奕天
  九和十合
  變化上清
  請滅三惡
  斬絕地根
  巴元醜伯
  負天擔石
  反山六目
  監醜朗馥
  橫天擔力
  萬神之宗
  總領鬼兵
  麾幢鼓節
  遊觀太空
  自號赫奕
  神公受命
  普掃不祥
  八威吐毒
  猛馬四張
  天丁前驅
  大帥仗幡
  擲火萬里
  流鈴八衝
  敢有干試
  拒遏上真
  金鉞前戮
  巨天後刑
  屠割鬼爽
  風火无停
  千千截首
  萬萬翦形
  魔無干犯
  鬼无妖精
  三官北酆
  明檢鬼營
  不得容隱
  金馬驛程
  普告无窮
  萬神咸聽
  風澤洞虛
  金剛乘天
  玄中太皇
  上帝高真
  紫虛鬱秀
  輔翼萬仙
  千和萬合
  自然成真
  真中有神
  長生大善
  无英公子
  白元尊神
  太一司命
  桃康令造
  下鎮人身
  泥丸絳宮
  中理五炁
  混合百神
  故作洞文
  變化飛空
  以試爾身
  成敗懈退
  度者幾人
  執符把籙
  靈寶束縛魔靈神呪,乃是大梵之言,言天中自然靈音,非世上常辭。舊文字皆廣長一丈。昔青城丈人傳自太上道君,誦之者百魔攝伏,魔鬼潜消,萬神護佑。乃書其符文,為丸吞之,可以昇玄太空。誦呪百徧,道備,飛天神王下觀其身,書其功勤,奏聞十天,可得靈寶元始自然之理。乃於其呪,可克一二字與世人,力應禍福,生卒吉祥,善惡无差。若得至人,受金寶效心,盟天而傳。輕泄漏慢,殃及九祖。是文若所在之處,精邪為害,若書其文鎮之,其他精邪皆托化水,用得自然,成大道之理矣。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五竟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六
  靈寶符命品
  靈寶本章
  佩之利見大人,服之去三尸九蟲。
  十迴度人
  佩之延年,服之生貴子,告之度亡魂。
  離合自然
  佩之能成萬事,服之安和五藏。
  混洞赤文
  佩之辟幽鬼,服之治心病。
  元始祖劫
  鎮宅袪邪,絕傳尸之鬼
  化生諸天
  朱書焚化於棺中,絕傳勞,告之度七絕病,托生。
  開明三景
  頂戴吞服,誦經悟道,告之令亡者生天。
  是為天根
  書石上,安於山中,百獸不居,告之度獸傷之魂。
  五文開廓
  佩之安五藏,令五行不相剋。
  普植神靈
  破廟貌,遺舊神伏尸,書鎮八方。
  鬱羅蕭臺
  治山勢勇猛,住居及墳不安,用鐵板尺二,鎮在山根,及福生。
  玉山上京
  帶頭頂吞服,治頭風,佩之得仙,告之生天。
  三華離便
  服之治口病,生津液,合神光,長肌膚,氣清。
  大有妙庭
  佩之得仙,令人悟大道,治山嵐惡瘴,辟水箭。
  金闕玉房
  佩服供養,生貴子,求子益嗣。
  森羅淨霐
  佩服治眼疾,洗之目明。
  度人不死
  取天尸蟲三婬,井水午時服。
  長生之君
  取地尸蟲三五,家井水,申時服。
  度世司馬
  取鬼尸蟲,乳香楊柳湯,酉時服。
  韓君丈人
  取飛尸蟲,紫藤香子時服。
  司命司錄
  佩之頂戴,落死却罪,告之仇冤削罪,托化人天
  度厄尊神
  解厄護身,袪邪保命,佩之大吉。
  迴骸起死
  吞服佩帶,起久病,催生,下死胎,乳香湯下,告之拔產亡之魂。
  飛天至真
  服佩成仙,清心換骨。
  韓司主錄
  佩服日久,得生貴子。告之血尸,得生人天。
  監生大神
  佩服催生,下死胎。先服一月,換陰成陽,得生貴子。告之產亡,得免血湖,生天人界。
  諸天丞相
  佩鎮仗尸袪邪,吞服安心神,下邪炁。
  南昌上宮
  佩服能却禍害,惡星凶曜。
  執籙把籍
  佩服利見王侯,求官得遂,所作皆成。
  无極神鄉
  鐵板書鎮井中,可通地,引水,兼治水怪,去水毒龍。
  三官九署
  取三尸九蟲,桑白皮湯,丑時服。
  十二河源
  辟井泉河伯水傷之鬼,鐵板書,安於水中,貼於其傍,告之水鬼得離水中。
  疾除罪簿
  佩服頂戴落罪籍,久而得仙。
  落滅惡根
  佩之清心解穢,下鬼胎,催生。
  不得拘留
  凶惡鬼神,書鎮宅庭,其凶惡鬼邪,反應自害。
  逼合鬼群
  安鎮辟山精妖魅,佩之亦吉,告之魄取之魂,得告生天。
  北都寒池
  安鎮縛鬼,令惡鬼自死。
  部衛形魂
  佩服安魂,定心神,去驚怖。
  死魂受煉
  安死人手中,絕傳染,其人上升,告之復連得生人界。
  仙化成人
  佩之變形,服之變神。
  皇曾鬱繿
  佩服之治肝病,伏水精怪。
  玉完那由
  鎮宅安土,法土瘟,利人口。
  何童元育
  佩之鎮宅袪魔,除夜夢,袪伏尸。
  平育內鮮
  佩服治小兒夜啼,袪客亡魂,治无辜之疾。
  文舉醜法
  服之令人聰明延壽。
  摩夷懀延
  鎮葬犯山林興灾降禍,可以告土府安神。
  越衡正定
  鎮塚墓巽方,令山林盛大,子孫富貴,却古塚滅邪,用梓木朱書。
  濛翳九昌
  鎮塚墓巽方,令山林盛大,子孫富貴,却古塚滅邪,用梓木朱書。
  和陽上真
  佩服治心病,伏火灾,可以告火神。
  恭華醜音
  鎮厭司命竈君為灾。
  宗飄重光
  鎮却伏尸,化成塵土。
  皇茄妙辯
  佩帶興命,鬥敵得勝,告陣亡敵死之魂托生。
  堂曜婁生
  鎮壓百毒,入宅見形。
  端靖羅千
  鎮宅八方養子不成。
  恭慶菩提
  鎮塚墓離方,令火山伏慝不現,詞訟子孫不橫死,用梓木朱書。
  極瑤无延
  鎮塚墓坤方,令子孫昌盛,不生短命,絕傳尸五逆,用梓木朱書。
  孔昇定光
  佩服治肺病,伏詞訟。
  皇崖阿貪
  佩服,保命,治飛尸之鬼。
  極風真童
  佩服,治兵刃之鬼。
  孝芒薩羅
  佩服,鎮伏尸,治血尸之鬼。
  浮容閔巴
  鎮除自傷之鬼。
  江由梵光
  鎮除附物之鬼。
  揲阮勃監
  鎮塚墓乾方,使玄武不起,免有盜賊,奴婢牛馬興盛,用梓木朱書。
  曇誓飄穹
  鎮塚墓兌方,使白虎山不起,免有盜賊,奴婢牛馬出入,免有婦人剛強,奴婢走失,梓木朱書。
  霄度覺昏
  佩服治腎病,伏盜賊。
  通元行觀
  佩服袪百病,解藥毒。
  妙成那育
  鎮養奴婢不成,鐵板朱書,安井中。
  秀樂覺長
  鎮子孫散亂,不奉上下土子。
  常容總監
  攝群妖,柳木朱書,鎮其方。
  玉隆行元
  鎮飛鳥入舍為怪。
  變度運上
  鎮塚墓坎方,令田蠶豐熟,子孫不絕,无刃亡惡煞,用梓木朱書。
  賈奕法門
  鎮塚墓艮方,免水火惡道,利進田蠶,爵祿不絕,用梓木朱書。
  天真空洞
  鎮伏山精異怪毒蛇。
  敷落神真
  佩服禳禬本命凶暗惡煞,令惡星退度,回生慶福。
  今日受度歷關諸天
  佩服禳禬本命凶煞神照,令惡星回,福祇祐。
  斷絕地根
  佩之落死籍,服之絕地脉。
  注筭記名
  佩帶注筭,求子記名。
  落死上生
  佩之上生落死延生,久服得仙,告之令生天界。
  中斗大魁
  鎮除丘陵伏尸之怪。
  總監眾靈
  安鎮縛一切鬼邪不動。
  護魂侍魄
  佩服安魂定魄。
  養炁通血
  佩之護形,服之養炁行炁血,及通血脉。
  中主萬神
  服之安脾,長肌肉,治泄瀉。
  巴元醜伯
  治肝病,黑豆湯下。
  負天擔石
  治心病,丹砂湯下。
  反山六目
  治肺病,藿香湯下。
  橫天擔力
  治脾病,棗湯下。
  監醜朗馥
  治腎病,鹽湯下。
  總監鬼兵
  頂戴用兵即戰胜,安於旗鼓,用兵大捷。
  麾幢鼓節
  佩令人有成儀,精神強盛。
  遊觀太空
  洗目目明,服之生智慧,令人聰明,精神煉度,用之令生五藏六腑腸胃。
  自號赫奕
  佩之服之,治心邪,火煉度。
  上天度人
  書柳木板,長一尺二寸,安死人手中,絕傳尸勞。
  嚴攝北酆
  佩鎮鬼邪自滅。
  神公受命
  安鎮却伏尸。
  普掃不祥
  服之下鬼胎鬼炁。
  八威吐毒
  安鎮佩絕刑獄死鬼,告之托化,
  猛馬四張
  安鎮佩帶服,治蠱氣。
  天丁前驅
  安鎮驅鬼,佩解魂魄。
  大帥仗幡
  佩解呪咀,延年益壽。
  擲火萬里
  鎮火灾,伏水鬼,治眾疾,又名朱明符
  流鈴八衝
  治血妄行經絡。
  敢有干試
  左右各四尊塗之,治牛馬六畜瘟疫。
  拒遏上真
  佩解三世冤家。
  金鉞前戮
  巨天後刑
  安鎮驅山鬼。
  屠割鬼爽
  安鎮驅水鬼。
  風火无停
  鎮水,驅龍蜃水怪。
  千千截首
  有鬼處安之,書鬼名於下,可以滅跡除形。
  萬萬翦形
  鎮於廟堂泥神座下,令廟自廢。
  魔无干犯
  佩之伏魔。
  鬼无妖精
  安鎮八方,即鬼神不入界。
  三官北酆
  佩帶,令鬼不見其形。
  不得容隱
  免產難。
  金馬驛程
  服之一年,令身輕如飛,告之起死超生。
  上无復色
  服之頂戴,治頭風病。
  下无復淵
  鎮宅,服辟龍蜃之妖。
  風澤洞虛
  頂戴令人不懼雷,心不驚恐。
  金剛乘天
  治作犯宅土,安鎮八方,梓木朱書。
  溟涬大梵
  書此符於水中進食供養,其食無數,皆可變服食,形變令鬼見無數。
  遼廓無光
  鎮塚墓興灾。
  赤明開圖
  鎮猫自子損小兒。
  運度自然
  鎮犬上屋作怪。
  赤書玉字
  鎮其所,利益牛馬。
  八威龍文
  服之日久,可令飛昇,告之可以超生。
  梵炁彌羅
  鎮山鬼害人。
  萬範開張
  左右各三轉,鎮凶宅興灾。
  旋斗歷箕
  解官灾毒舌赤口。
  迴度五常
  護身保命。
  汎景太霞
  治六種被蠱蝕,鎮本地。
  嘯詠洞章
  治蝗蟲,鎮本地。
  金真朗郁
  治肺勞,去尸蠱。
  靈風聚煙
  佩鎮服食,治五方五蠱炁。
  千和萬合
  佩鎮和合萬事財物,服食和合五臟,學道得成。
  自然成真
  和合萬事,服食安神。
  真中有神
  春服辟穀,葛湯下,治肝病。
  長生大君
  夏服辟穀,栢枝湯下,治心輕病。
  无英公子
  冬服辟穀,乳香湯下,治腎病,常服解穢。師云:凡書符治病,皆先服之。
  白元尊神
  秋服辟穀,生松柏湯下,及生柏脂湯下,治肺病。
  太一司命
  佩之司命護形落死。
  桃康合延
  服之治脾病痛。長肌肉。
  執符把籙
  佩帶護身安胎。
  保命生根
  佩服保身解冤債,告之令托生。
  下鎮人身
  服之寶五臟,去三尸。
  泥丸絳宮
  服之益精氣,治頭風。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六竟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七
  靈寶符命品
  中理五炁
  服之通百關,潤肌膚。
  混合百神
  鎮宅安,禁忌龍神。
  十轉迴靈
  鎮井泉鬼花木靈精。
  萬炁齊仙
  鎮伏尸客亡鬼。
  上開八門
  鎮宅,財物興進。
  飛天法輪
  鎮財物耗散
  罪福禁誡
  鎮子孫不旺,多憂衰弱。
  宿命因緣
  鎮夫妻嫉妬鬼。
  普受開度
  安仁人手中,得免罪上生,梓木朱書,告行之法。
  死魂生身
  安亡人手中,令子孫再生得壽。梓木朱書,告符之法。
  人道渺渺
  治土瘟安鎮。
  仙道漭漭
  治學道失心服食。
  鬼道樂兮
  鎮舟船。伏水怪,龍蜃不興灾。
  當人生門
  度傷死之鬼得生。鎮地告亦同。
  天道貴生
  鬼道貴終
  仙道常自吉
  鬼道常自凶
  高上清靈爽
  悲歌朗太空
  惟願仙道成
  不欲人道窮
  北都泉曲府
  中有萬鬼群
  但欲遏人筭
  斷絕人命門
  阿人歌洞章
  以攝北羅酆
  束送妖魔精
  斬馘六鬼鋒
  諸天炁蕩蕩
  我道日興隆
  落落高張
  明炁四騫
  梵行諸天
  周迴十方
  無量大神
  皆由我身
  我有洞章
  萬徧成仙
  仙道貴度
  鬼道相連
  天地渺莽
  穢炁紛紛
  三界樂兮
  過之長存
  身度我界
  體入自然
  此時樂兮
  薄由我恩
  龍漢蕩蕩
  何能別真
  我界難度
  故作洞文
  變化飛空
  以試我身
  成敗懈退
  度者幾人
  笑爾不度
  故為歌音
  三界之上
  渺渺大羅
  上无色根
  雲層峨峨
  唯有元始
  浩劫之家
  部制我界
  統承玄都
  有過我界
  身入玉虛
  我位上王
  匡御眾魔
  空中萬變
  穢炁紛葩
  保真者少
  迷惑者多
  仙道難固
  鬼道易邪
  人道者心
  諒不由他
  仙道貴實
  人道貴華
  爾不樂仙道
  三界那得過
  其欲轉五道
  我當復奈何
  魔王敬形
  敕制地祇
  永離鬼官
  魂度朱陵
  過度三界
  受煉生神
  是謂无量
  普度无窮
  書符呪曰:
  天晶元元,地廣川川。雷公辟邪,雷母應天。草人精靈,役使萬年。樹木靈異,敢致壇前。盧盧泠泠,依佐四邊。神靈在下,召汝神魂。立至使吾,逆知千年。立附立到,隨時報應。瑟瑟栗栗,靈祇速集。洩洩吉帝,靈龜勅制。急急如太上靈寶敕。
  右法左手卯文呪之,並用黃紙朱書,按前文。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七竟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八
  神光大定品
  七日七夜,諸天日月星宿,璇璣玉衡,一時停輪。神風靜默,山嶽藏雲,天无浮翳,四炁朗清。一國地土山川林木,緬平一等,无復高下,土皆作碧玉,无有異色。眾真侍座,元始天尊懸坐空浮五色獅子之上。
  玄師曰:此說元貽天尊,妙用神通化機,運感之所至。既言七日七夜,日月星宿,一時停輪,何以分其晝夜七日七夜之數。又非止是玉清有浮黎土,有如此威神妙化。道君所言,諸天也一時是應,三界諸方萬天皆如是也,此之微妙聖應。天尊外化,日月不行,星宿不運,璇璣玉衡停輪,不顯晝夜。其實內運主宰功用,未嘗暫停。故玉宸用七日七夜之數,又非玉清玉京說經,比人世七日七夜之理。言一國諸天諸地,皆統言之。乃云一國地土也,緬平一等,則普周萬彙,神化无不遍及,故云无復高下。以內言之,諸天日月,則目不瞬也,星宿則炁不運也;璇璣玉衡,脉不息也;神風靜默,无出入息也;山海藏雲,陰陽无朝交也;天无浮翳,內外无物也;四炁朗清,內外上下一同也;一國地土,猶一身也;山川林木,猶四肢百脉,毛髮孔竅,榮衛神室骨節也;土皆作碧玉,入於道定之境也。
  玄師曰:以內言之,乃大定神光,湛然見玉清境,有七日七夜之功。七晝七夜,日月停輪,二目不瞬,即非暝目,亦非內視,亦非臨目,是七日七夜久視,停其目瞬,照明三部,內外洞然,其一身炁朝運於百節經絡,陰陽榮衛,皆系於三部息脉,其息脉乃人之一身璇璣玉衡也。四至為璇璣,三部應玉衡。既是璇璣不運,則日月駐景,星宿停輪。四至不至,則三部不息,一身氣血,俱不運輪。先要在神風靜默,无吹噓出入之聲。山嶽藏雲,无蔽明妄想之景。清明湛寂,天元浮翳,自然溫良寒燠,四炁朗清,萬物皆同一色。况一身內外,皆如碧玉,無一毫之塵。漸至百神守死戶,萬真朝一身形,可以舉身乘空。百日神合道妙,千日白晝騰飛上昇。其天尊空浮,乃自己元神居玉清宮。又曰玉帝宮。所謂自己有天尊,何勞上望天。讚曰:天尊雖遠妙,近言泥丸宮,宮室皆七寶,窗牖自然分是也。五炁朝絳宮,威神之妙化,結成獅子。天尊因而乘之,下入丹田。左青右白,前赤後黑,中黃,故有五色之稱。坐空浮,有无化應,虛實信感,七日七夜,湛然見玉清天尊,是時大定神光;上乘至妙,功圓會遇,立至輕舉,可以力取。定中魔試,水火刀兵,王法萬種,執於絲芒之實,皆不得道。七日七夜之外,所見者皆未來之事。或言之則前功並棄,无望仙冀。可不慎厥口哉。
  訣曰:以耳對肩,以鼻對臍,收其六根,尊神於目,非外非內,觀其神光,三日之外,於密室之中,見神光一點,孜孜定神。四日之外,漸明漸大。七日,神光滿室,定中百物,皆為未然,定中見一切真靈鬼物,方入洞觀,徹視大定神光之圖。
  璇璣玉衡之圖
  一呼一吸,四至共六寸。一呼二至,一吸二至,各得三寸。一至得十五分,經緯天地,縱橫十五,故上帝付黃帝河圖也。
  徹視章
  自本命為始,行定法。七日之外,定力有準,方行徹視。定若未成,不可行之。於空中存身為元始天尊,目駐萬里之外,不顧面前之物。得如此,又七日,漸有彷彿,共一百日功成,可以坐觀三尊,徹視十天,見諸十方。及年中有灾,誦詠妙經,故為九宮真人。
  凡行此大定徹視之道,須遵持二品戒行,大定三年,面朝玉清,天尊賜券,白日飛昇,位補天真。若持大定之道,不持戒德,智慧不生,難入大乘之妙,不能體合至妙,昇入玉清。
  威神妙戒章
  第一戒者,執心平等,不得自欺。
  第二戒者,忠事君師,孝敬事天地父母。
  第三戒者,仁慈及物,貧儉節身。
  第四戒者,清浄端直,不得阿黨。
  第五戒者,敬重上法,探信修行。
  第六戒者,欽重鬼神,不得輕侮。
  第七戒者,凡所衣食百物,皆出元始祖炁,不生外想。
  第八戒者,灰水蕩穢,不用修飾。
  第九戒者,口誦心拜,无使勞役。
  第十戒者,七日大定,神光湛然,見玉清境。
  智慧妙德章
  第一善德不殺。心生意想,口言假手,勸助教誘,殺戮一切眾生,皆謂之殺。
  第二善德不害。陰謀內潛,諂賊外施,穽陷網籠,酷毒非法,損害眾生,皆謂之害。
  第三善德不嫉。懷怨藏機,乘勢說非,願彼遭惡,謂之嫉。
  第四善德不妬。暗使心情,私密願望,勝已色想,欲擬陷害,力去能根宗生,謂之妬。
  第五善德不婬。非色非財,不正其意,六親通私,淫犯骨肉,不以禮交,私心意慕,不論妍嗤,謂之淫。
  第六善德不盜。穿窬墻壁,拆函開封擊鎖,改換印章,私心隱匿,貸借不還,欺昧侵竊,謂之盜。
  第七善德不貪。言意无根,情量度闊,睹於萬物,皆欲盡有,无足无歉,更實其情,不量分定,求而无厭,皆謂之貪。
  第八善德不欲。心猿顛而意馬駿馳,六根般運,使作七情,慕生於愛,擬定欲心,謂之欲。
  第九善德不憎。偏見執著,香臭浄汙,妄想分別,高下貴賤,不為一等,謂之憎。
  第十善德不女自。情量疑慮,過與不及,心生狡佞,邀阻不遂,謂之女自。
  第十一善德,言无華綺。
  第十二善德,口无惡聲。
  諸大定之道,告汝學者,在於定中觀心,无心乃是真心。觀形无形,乃是真形。心形既忘,自入无形之道,乃是白日上昇之法。
  太一真人大定神光頌曰:
  蓊冥无心,大淵濳形。蒼色混同,存化凝靈。鴻毛不動,內外含真。龜啗紅虺,結秀真精。日月朦朧,璇璣不昇。白霓青霧,往復交並。七日神通,自見玉清。
  黍米人妙品
  十徧周竟,十方无極天真大神,一時同至。一國男女,傾心皈仰。來者有如細雨密霧,迮國一半土皆偏陷,非可禁止。於是元始懸一寶珠,大如黍米,在空玄之中,去地五丈。元始登引,天真大神,上聖高尊,妙行真人,无鞅數眾。俱入寶珠之中。天人仰看,唯見勃勃從珠口中入。既入珠口,不知所在。國人廓散,地還平正,无復欹陷。
  玄師曰:謂十遍說經已竟,十方无極大神并天真,一時同至。召十方慧力,經緯祥應,一國皆獲護度,咸得長生。故傾心皈仰,傾國來赴說經之所。喻如細雨密霧,不可稱量其數,故言无鞅之眾。萬天普言一國,一國並會大浮黎土,其地不能厚載。天尊經力重德,及無鞅廣眾,則地迮偏陷,來者之眾,雖已迮國一半,尚自不能禁止。是以天尊施玄妙大化,懸一寶珠,大如黍米。在空玄之中,莫測所懸之系,去地五丈,離於濁色之表。登引天真大神上元之真九品之真上聖高尊,中元聖尊九品之聖妙行真人,下元仙真九品真人,隨天尊登引,俱入寶珠之中。其一切天人,非天真上聖真人,故難隨无為化機,不能同入空玄黍米之妙,衹仰看而已。見勃勃從珠口中入於珠中,既入珠中,不知所在。且如下格小仙,有芥納須彌之妙,懸壺天地之景,何況大聖。天尊敷宣大教,視現神變也。所言寶珠大如黍米,已是微妙。更去地五丈,能見寶珠在空玄之中者,非天人不有此明慧,又況見其珠口者。實天尊登引聖真,入妙有虛无之境。當其隨天尊入於寶珠之時,天人仰看,即見珠口。既俱入寶珠之中,即天人不能見寶珠之內,玄妙之化。是以國人廓散,地還平正,无復欹陷。此當時說經之境,天尊寶珠之妙也。以至道言之,大道神通,大无不包,細无不入,聚則成形,變億萬无鞅之眾,俱成毫芥之妙,聚則如是。散則從无生有,遍及萬天諸國,分形億兆,无所不遍,無所不及,散則如是。去地五丈,則離其五欲五塵,五聚五色,五香五聲五濁,在五行數外,故能入空玄之妙。黍米者,五穀之長。一國者,\身之比。欹陷者,道有傾逐,未全一體,難稱重玄之化。天人即萬神也。上聖天真,妙行真人,則三元之神也。天尊則一身之主也。以內景妙道言之,乃玉清寶珠神化胎仙之訣也。以大法言之,却粒愈疾之法也。以修誦言之,威神玄通之儀,蠲灾召福之品也。
  玄師曰:九轉十遍,功用既周,則證從有入无,空玄黍米之妙。先召陽精,後召陰華,比細雨密霧而入,一身周盈,祖炁十回,神化元谷,祖炁一歸,眾炁同隨,化黍米之玄丹,鎮黃庭之靈府,丹成貫日,餌之立駕雲舉,上登玉清,位為真人。
  太玄真人黍米入妙頌曰:
  靈眄比天,上應太玄。三日陽合,七朝陰全。十三坤位,十八連乾。望朔帶符,八乃為弦。二十三夕,陰陽宗元。夕日常道,此會三田。一塵有染,失於綿聯。
  五神混合品
  召五神混合符
  敕符呪曰:
  千和萬合,自然成真。真中有神,長生大君。无英公子,白元尊神。太一司命,桃康合延。執符把籙,保命生根。急急如元始无量度人律令。
  服符呪曰
  太上靈丹,光耀三田。殺滅尸蟲,辟却魔煙。五神混合,百關通全。能令冬熱,即使夏寒。回反坎離,旋炁綿綿。我身蕩蕩,由化千端。入我五臟,百神不干。真炁內降,剝坤健乾。急急如靈寶混合五神律令。
  五神混合之圖
  白元尊神
  泥丸太一  中央司命  命門桃康
  无英公子
  玄師曰:五神混合符,學士行靈寶七經八諱,及諸內行,並用朱書黃素上。每日早面東,吞服一道。上清訣,五方炁,吹符。即得五神守護,三一常存,存思施用,无不感格。
  妙行真人中理五炁頌:
  一炁朝宗,入於八冥。天門地戶,啟閉塞通。生本太微,明梁祖炁。天入作陽,天門為陰。地泄為真,納與邪功。水火同來,百神回東,歸於谷室。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八竟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九
  十轉回靈品
  十轉回靈,萬炁齊仙。
  玄師曰:十轉之道,迺五行生成之理,其十轉之法,是天尊十過說經,神化者是其理也。
  眾真侍座。
  玄師曰:一身真集,可議斯言。
  元始天尊說經一徧,諸天大聖同時稱善。是時一國男女,聾病耳皆開聰。
  玄師曰:真集常善,水數生一,普天蒙恩,水生上朝,遍流山谷,沐腎增智,聾耳得開,病耳得聰。以至道言之,迷音不知音外,真病耳不聽無聲,大聰亦聾。曰得水之真一流,智昇慧開,而病耳聰也。
  說經二徧,盲者目明。
  玄師曰:一身光明之主,日月精華之根者,目也。為集真之戶牖,見道之靈宗,上道禁經,日月為首。光明者火也,中主之瞳,熒惑之本,日月分輝也,火二生數,天一真水,浴生本始之根。上玄真火,騰飛於心。故復光返明,接景三光,是盲者目明。況生化之本,甲坼兩腎,戌亥之元,系水朝元,二瞳上凝,於心生火,視三光合并,二瞳主目光,曰吁員是也。至道生育,亦猶其類耳。
  說經三徧,喑者能言。
  玄師曰:木之生數也。以至道言之,一物生五行,一色有五彩,陰陽互用,生成反復,藏其用。其喑者以常道言之,肺主音也。以五常用之,言主金也,金主聲也。即天尊三遍,木之生數,神化理在西方,正金之禮,以木召金,返復神變,故喑者能言是也。
  說經四徧,跛痾積逮,皆能起行。
  玄師曰:金之生數也。跛痾者,偏枯肌血,四肢攣曲,癃痾跛蹇也。積逮之疾者,世傳逮及,積沉不愈是也。此正筋脉舒縱,血絡澀流,屬於木脉,肝炁羅絡之主,却四數神仙,正所謂返覆五行,生成之法也。以至道言之,法身之病,金木互用則亡。正是水火互相須,金木互相愛。故四遍金之生數,而成木之神變,此之謂也。
  說經五徧,久病痼疾,一時復形。
  玄師曰:五乃土之生數之道。肌血形骸,皆屬於土。故五遍復形,全於五行之體,聲盲喑啞,跛痾積逮,久病痼疾,一時痊愈,復形全質,是五行生數也。
  說經六徧,髮白返黑,齒落更生。
  玄師曰:水一生數。使聾病耳皆開聰,而水之成數於六,真水成化,髮白返黑,齒落更生也。
  說經七徧,老者返壯,少者皆強。
  玄師曰:說經七徧,火之成數。一身光明內生,五臟光華,外改老者返壯,少者得之,顏貌益強,皆水火之功也。
  說經八徧,婦人懷妊,鳥獸含胎,已生未生,皆得生成。
  玄師曰:八者,木之成數。生炁育物,皆得生成,聖胎凝靈,八炁秀結,分形胎化,无諸惡損,皆木之生炁之所主也。
  說經九徧,地藏發泄,金玉露形。
  玄師曰:說經九遍,聖胎九轉,金之成數。形難隱諱,金光玉華,照耀萬里。所謂金容玉貌,瓊肌瑤體,沐溉一身。噓呵萬物,立化金玉,吹炁成金,唾地成玉,百花千彩,映絡一身,皆由五行成用,金玉發泄,聖胎分形也。
  說經十徧,枯骨更生,皆起成人。
  玄師曰:土之成數。謂之十轉回靈,萬炁齊仙,回骸起死,枯骨變仙,更生成人。此十遍之道,元祖五行生數。至於末後,五行成數。明此道則長生,修此道則神仙,脫殼飛升,止於此矣。若功成行滿,位證高真。八十一日一轉,八百日小乘,三千日大乘。不離斯言,應出產一切神仙。萬法逕路殊途,事歸一揆。真師口訣,盡於斯焉。
  法空真人十轉回靈萬炁齊仙頌曰:自一至十,五行為本。陰陽周回,出入聖關。日上扶桑,月沉玄兖。萬神朝真,得同大混。
  玄師曰:四玄二道,大定神光。黍米入妙,中理五炁。十轉回靈。真人而說,頌偈洞其奧,則昇騰有限,明其旨則神仙有自。
  胎化法質品
  皇人訓曰:元始聖胎,有十月生成之數,有七首五根之道。
  上品妙首。十五歲无行上首。二十五歲須延明首。三十五歲阿那品首。四十五歲宛首。五十五歲三界稽首。六十五歲群魔束首。七十五歲群妖束首。
  玄師曰:上品妙首,不待九年之功。无行上首,七年可以成真。阿那品首,九年白日飛昇。須延明首,一紀功滿成真。宛首,十八年尸解得道。六十五歲,地水之仙,名注天府。故三界稽首。七十五歲,長生度世,无諸魔試,故群魔束首。已下延壽天年,群妖束首也。
  上无色根,是為天根,斬絕地根,保命生根,落滅惡根。
  玄師曰:上无色根,諸塵漏浄,入於无想无為之品,是謂天根。未達此根,先斬絕地根,无諸業累苦債,即得保命生根。二道並以落滅惡根為首。又曰上法天根,中法生根,下法地根,除於色根,落滅惡根。
  玄師曰:既知聖胎七首,五根之道,方可入元始聖胎。
  玄師曰:元始聖胎,生於赤文之後,碧落之先,產於大浮黎土。心胞八脉,外應九色,煉於九鼎。七首五根之先,赤文碧落之初,天地起於有數,有數要在口中呼吸之炁。既有呼吸之炁,運於出入之息,晝夜一萬三千五百息。一息脉四至,在呼吸之間。一呼三寸,一吸三寸,呼吸之間,六寸出入。一至之脉一寸五分,是十五分。陰陽大數,天地之體。天一地二人三也。其真炁入九鼎,連汞攝鉛,造化元始聖胎。每一時氣長六千七百五十寸,十二時通長八萬一午寸,共計八千一百尺,為八百一十丈真炁,是十二時也。每一時權機八刻二十分,十二時通一百刻。每一時定一千一百五十息,十二時定一萬三千八百息。每一息定火一銖,二十四銖乃定一兩。三百八十四銖,定火一觔,萬三千八百息,計真火三百十五觔二兩半,八陰八陽。依天地運度,定人炁血周流。一晝夜百刻中,每刻六十分,一時八刻二十四分,得三百六十息。一呼一吸,天地運行六十里。一晝一夜,運行九十六萬一千五百里。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十五分半。又周天一百八十二度七十二分七十五杪度,一千四百六十四里六寸。二十八宿行運,皆隨天地,旋斗歷箕,進炁追之。每刻天地運一萬八百里,每一刻六十分,一分六息,一時八百九十寸,天地運行八萬六千四百里。一時炁長六千七百五十寸,十二時炁行七十萬八百九十寸。天地行時炁血行,陰陽運時營衛行,日月交時內炁交,內炁交時產至寶,至寶聚而成大丹,大丹圓而成聖胎。其走漏之道,八邪所攻,造丹之基,十干之合,配於九鼎,合於九色,成於九轉。
  元始內宮心胞八脉之圖
  利元通神品
  天真皇人曰:陽全則仙,陰全則鬼。陽全則天真可睹,故有洞真,洞玄,洞神。陰全則與鬼為徒,故有洞陰朔單,鬱絕玄陰,寒庭長夜。人稟冲和之炁,陰陽兩半,不能睹其仙真者,謂陽不全也。有絲毫之陽,不能為鬼。有杪忽之陰,不能為仙。是九天之上,陰炁都消。九地之下,真陽永絕。是故修行靈寶大法,先當身不雜務,心不他想,內外清虛,抱元守一。次採服正炁,煉炁成神,使純陰去體,陽神降身。方可洞視百靈,召降千真,袪除妖魅,禳却五兵。兆當誦詠靈書歌章,晝夜不怠,方獲精感。妄泄一字,真靈皆散,萬无一成。兆宜閉口奉行。當擇三元八節日稽首,書十大真人,十大玉童,十大玉女,降真召靈符。法中仙曹五帝玉童,承受玉女,上奏靈官,護道正神,於卧床之後。立一小室,安排仙曹聖位,法籙等文,香華時果供養,以為監察,司師功過動靜,關告守等報應。於其吉日,入靖朝真罷,存想三寶,各受碧玉金字,真炁長九寸,闊五寸,題曰玉清真炁,上清真炁,太清真炁。受訖再拜,退身持念通神真人,玉童玉女。累及萬遍,寒處得溫,熱處得凉,倦處得勤,臭處得香,厄處得安,皆得如意。法中內外之事,焚香禱祝,皆來告人。或大或小,或光或影,言語聲音,光象色景,隨意詳察,以見吉凶,通章遠奏,咸有感應。
  太極真人,太玄真人,太一真人,定光真人,妙光真人,寶積真人,普得真人,妙行真人,正一真人,玄一真人,金光童子,无上童子,正真童子,開光童子,清光童子,慧光童子,法敬童子,圓光童子,道眼童子,慧眼童子,太玄玉女,青腰玉女,太素玉女,玄妙玉女,六丁玉女,三清玉女,八極玉女,九宮玉女,靈飛玉女,變化玉女。
  右法十真人玉童玉女,若變特奇異相,若起邪心,必墮地獄,大怒呼叫,失信違盟,其神遠去,臨事不神。
  兆欲修行靈寶,當擇戊辰、戊戌、己未、己丑為首。至日子時之後,朝真罷,對聖步斗,自柄至斗口,回身入斗口中。又九拜三捻上香,兩手結五嶽三途印,捧在心前,覷定水一鍾,叩齒九通。呪曰:
  魁罡靈,魁罡聖,逢著邪炁必須應。敕攝敕攝。
  右法念九遍,向天吸北炁,呵入水中,存想水內有靈字,覷定水。呪曰:
  乾元亨利貞,日月與吾并。吾亦非飢渴,賴得神水清。五行之炁,六甲之精,神水入五臟,永保得安寧。神仙同羽化,飛昇朝上清。急急如律令。
  右法念九遍,向北取炁呵水。再呪曰:
  紅杏卯,墨黑坎,磨真酉,襪臘南。靈寶。中指中。興生乾,獨隸坤,可韓巽。
  謹請太一天真,太初天真,真仙真人,上應乾位,六丁左神,六甲右軍,為吾上受,天心太一靈呪。南方火輪,除邪去病。耿水敕攝。太一諱。
  右呪念十遍,向北取炁呵水中。念呪時,存太陽如大火輪在水中,取炁放印,即將二手巡五嶽三途訣,再呪曰:
  但弟子一年,三度受炁。天炁地炁,日炁月炁,五星之炁,南辰北斗之炁,六丁六甲之炁,北斗九皇之炁,三台華蓋之炁,元上三天之炁,五嶽持身妙炁,風雲炁,雷雨炁,四直之炁。天不能蓋我,地不能載我。衝我者死,撞我者亡。急急如律令攝。
  念呪三遍,取北炁吹入水中,然後向北再念呪一遍,取五方炁入口,灌漱入腹。將水呷三呷,壓下真炁,以訣彈於身中。再上香九拜而退。
  靈寶无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九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十
  洞視降召品
  夫靈寶降真召靈,乃三洞飛玄之炁,自然結成靈章,以召三元眾聖,萬靈千真。兆既司青宮真階,靈虛仙品,欲降致千真,役召百靈,以青繒七尺二寸,中絕,丹書降真符,黃篆召靈符。安於靖中。用黃錦作席,或繒亦得。用醮禮祭之。每九日祝五帝內諱,存符於掌中。九祭之後,真炁結秀於掌中。百日,降真召靈使者,玉女金童,各三人隨祭下降,直衛靈文,所召真靈,立降子室。可以目睹天真,耳聽靈音。三祭之後,彷佛見形。學不信篤,五嶽試人。輕泄祕密,所召不神。凡諸天仙真,遵靈符而屆前。无此神文,乃為妄召。雖精思苦徹,萬无一報。或有降者,多是魔試。受者當依玄都憲格,齎三素繒,隨年尺詣于經師,戴空而心記,不載於文章,而恐鬼神禽獸竊視之,漏泄玄秘耳。
  虛皇降真符
  虛皇召靈符
  兆當具奏元皇真王,誓請降二符,乃為可用,為靈寶之樞要也。修用大法,利元通神,當浄左手,不得犯一切穢汙。掐五嶽訣,取五方炁,吹左手,令童男童女,善男子,善女人,吹炁手中。三吹三壓,見左手碧色或青色,乃可入境。餘色不可入境。
  五嶽真諱呪曰:
  紅杏,墨黑,磨真,襪臘,靈寶。
  念呪一遍,取五方炁吹訣上,不得放訣。以右手於空中,使二指書召真符。以口吸吹左手,念呪五遍,取五方炁吹壇所,令大人小兒定目,觀自己右手,令眾人吹。自再念,取五方炁咽壓之。即令看人開目,看自掌心,有青色如碧天,方始行事。如未見,再行持於眾人。擇其所見分明如法,看既見青色。即呪曰:
  謹請虛皇降真召靈符使,火急持符見形。急急如靈寶律令。
  取東南炁,吹左手。又令看人三吹。自又念呪,三吹三壓。又令見者看之。即見手掌兩回赤色兩段。又請又吹,見左向降真符文,右向召靈符文篆文,分明。然後召靈寶官屬見符,既見分明。令某人定目看官屬,不可轉睛。師當去手,不用其官屬,於空玄之中往來,顯見真形。此靈寶利元通神入境祕訣,不載文字,口傳心授,當謹祕之。
  召降真靈入局
  先焚香洗手。畢,先念五嶽內諱了,安坐。次以右手,於案上書此直花押。次以手掬押字入手,即輪掐五嶽訣,念五嶽諱,五方炁吹手三次。又於案上書太清押,直掬入左手,又輪五嶽訣,念五嶽內諱,吹手。如此三次。次看手青色,如未青色,又念五嶽諱。五方炁吹,直候青色如天碧色,即止。然後請降真召靈符使。
  謹請元皇降真符使,玉帝召靈符使,速降。
  取西北炁吹於左手青炁上,兩邊光見紅色。如未見,再請降真召靈符使,直至紅色。方看左右掌邊見符二道,一直篆,一橫篆。如未分明,更念降真召靈符使,只要分明即止。然後念靈寶靈風聚煙呪曰:
  玉音攝炁,靈風聚煙。紫虛鬱秀,輔翼萬仙。千和萬合,自然成真。
  取東南炁吹,即見與符俱動,如未動,更念呪吹,然後召五方童子。呪曰:
  謹請東方青靈始老啟道童子速降,急速現形。吾奉帝命,與吾速降,速東方炁吹。
  謹請南方丹靈真老啟道童子速降,急速現形。吾奉帝命,與吾速降,速南方炁吹。
  謹請西方皓靈黃老啟道童子速降,急速現形。吾奉帝命,與吾速降,速西方炁吹。
  謹請北方五靈玄老啟道童子速降,急速現形。吾奉帝命,與吾速降,速北炁吹。
  謹請中央黃靈蒼老啟道童子速降,急速現形。吾奉帝命,與吾速降,速上方炁吹。
  候見一方了,再請第二方,不可重疊,一并請也。如炁吹之後,見影子分明,然後念呪,吹衣服分明。然後看面貌,不得看錯,子細行用。俟見童子了,然後請降六丁玉女,即念通光大明神呪,請六丁六甲玉女現形‘如大人。一心覷定,看玉女形狀。師收手入袖中,念通光大明神呪曰:
  紅杏卯文,墨黑坎文,磨真兌文,襪臘高文,靈寶中指中文。興生轉寅文,獨隸遷卯文,可韓明辰文,功都成巳文,切角正午上移至中指中文插定,聚魂攝。
  右以左手輪訣,隨訣念呪。取天地人三塗炁,吹於鏡中。再念呪:
  功都聚魂,招八方捷疾使者,天神地祇,萬靈同歸,合天帝敕。合明天帝,日,合明天帝日。速露速露,□哩□哩,嵌落嵌落。嵌落速來,速來速來。
  取八方炁,連訣吹於鏡上,召六丁六甲玉女,速於鏡中見形。呪曰:
  謹請左飛右靈,甲子玉女,甲戌玉女,甲申玉女,甲午玉女,甲辰玉女,甲寅玉女,丁丑玉女,丁亥玉女,丁酉玉女,丁未玉女,丁巳玉女,丁卯玉女。
  取五方炁吹,先見炁,後見形影衣服深淺,後見面。如未分明,再念請呪取炁吹之。如此都了,方許別召仙真。如不依次第,必是不應,雖應亦艱難。此五帝六丁六甲,乃萬炁之祖,故先召之。
  召青玄府仙靈入局
  謹請東極宮中長樂舍內大慈仁者,尋聲赴感太乙救苦天尊。乞降真炁,助臣目力。
  取東方炁吹。又念呪曰:
  謹請青玄靈應真童,升降元命。急急如青玄天尊敕。
  直如天碧色方止,然後只得召青玄府內仙曹,逐一現形,亦須現炁,然後見影,後見衣服面貌。
  召太陰宮仙曹入局念
  太陰帝攝降。
  月君呪
  月魄曖蕭,芬豔翳寥。琬虛靈闌,鬱華結翹。□金精瑩,炅容臺標。
  取太陰西方炁吹之,然後看手內明如月,即可召玉童玉女靈官功曹看之。
  召太陽宮仙曹入局念
  太陽帝攝降。
  日君呪
  日魂珠景,照韜綠映。回霞赤童,玄炎飈象。
  取南炁吹念畢,寫一圈,想日,念呪,
  取炁吹手中,候見光如日即止。如未見現,再呪之,直候見光。取南炁又吹,如光明,即召玉童玉女仙曹等,依前現炁影衣服相貌。
  七星宮仙曹入局
  謹請□□□□□□□,北斗靈童,一呼百應。卯中兌戌辰高坤。
  彈斗在鏡上,取北炁吹之,如現七星方止。如未現,念呪再吹,候見方已。如數內不見一星,止注一件吉凶。病人不見本命星,大凶。如七星足,然後方可召北斗天神將史,並如前見炁影,然後衣服相貌。
  化靖仙曹入局
  先念五帝諱,召玉方童子,六丁六甲。然後念化靖呪:
  洞中玄虛,晃朗太元。八方威神,使我自然。靈寶符命,溥告九天。乾羅答那,洞罡太玄。斬妖縛邪,殺鬼萬千。中山神呪,元始玉文。吾誦一遍,却鬼延年。按行五嶽,八海知聞。魔王束首,侍衛我軒。凶穢消蕩,道炁長存。急急如律令。
  取北炁吹,即見樓臺宮闕,屋宇宮館。亦先見炁,次見形影,然後召玉童玉女官君等神霄玉府仙靈。
  降真召靈都呪
  天書羅敷,下盻太微。玄化生成,靈煙九回。八景六周,黃運所持。我今大願,開發天機。龍漢蕩蕩,无窮无極。普告三界,驛龍風馳。
  右呪凡欲召玉府仙曹,金童玉女,將吏功曹等,先三捻上香,念呪三遍,然後隨所召,呪召之。自金闕侍中,三元真伯,至右殿軍,隨其所主職事,召而問之。叩齒三四通,將召仙官符於面前香爐中焚之,雙手玉清訣。
  召神霄仙官呪曰:
  神霄玉清,主者真王。文武仙官,東西華臺。雲錦玉衣,玉佩金鐺。朱履寶冠,佩服印章。今當召請,速降壇場。急急如神霄玉清真王律令敕。
  右法念呪一遍,取東南神霄炁,吹浄壇中或鑑中,隨事召之。
  謹請某仙官,疾速降臨。吾奉帝勑,不得久停。急急如神霄真王律令勅。
  如人有灾厄,即召解厄君。如延壽,即召延壽君。問命祿,即召司命司錄君。如設醮,即召左右伶華君。隨事召之,皆左右凝目,將合召仙官符燒於香爐中。
  召玉童呪曰
  玉帝命下宣靈童,速請青羽繡衣玉童,霞羽繡衣玉童,碧羽繡衣玉童,紺羽繡衣玉童,絳羽繡衣玉童,玄羽繡衣玉童,紫羽繡衣玉童,黃羽繡衣玉童,為吾速降。吾奉帝命,與吾速降速。
  召神霄玉童呪曰
  謹請神霄殿下諸童子,號曰玉霞。吾奉帝命,與吾速降。至聖至靈,分明現形。吾奉神霄玉清真王律令。
  右法叩齒三通,玉清訣,東南炁,吹燒符如前。若要現形,先現光,次現影子形貌。
  召神霄玉女呪曰
  玉清神府,中有真仙。五色錦衣,雲袂羽扇,執節執符,飛騰九天。排列儀衛,召集天仙。今奉帝勑,速降壇墠。
  急急如神霄玉清真王勑。
  又呪曰
  謹集柔和之炁,九靈女真,命曰玉女。鳳衣輕裙,真王之命。召降神庭,一如律令。衣五色繡羽服
  右法叩齒書符。焚香爐中,召之。
  召玉女呪曰
  謹請左靈右飛,甲子玉女、太玄玉女,黃素玉女,絳宮玉女,青腰玉女,常陽玉女,直印玉女,直式玉女,直劍玉女,直花玉女,直香玉女,十天承受玉女,辨魔玉女,與吾速降,吾奉帝命。與吾速降速。
  右法叩齒九通,玉清訣,東炁吹。
  召神霄玉文功曹
  謹請玉清神府中有仙曹,天道地道,仙道神道,鬼道業道功曹等眾。吾今所召,疾速降臨。吾奉帝命,不得久停。救治百病,斬伐邪精。傳達章奏,上詣天庭。急急如律令敕。
  右叩齒九通,書符,焚於香鑪中,召之。
  召功曹呪
  玄曹玉文,立功之官。受事玉清,奏報三天。聞吾一召,速降靈壇。吾奉帝命,與吾速降速。
  右掐玉清訣,取東南炁,吹之。
  召神霄大將軍
  神霄玉清,十萬天丁。金玉介冑,龍條虎巾。擒制萬魔,收捉鬼神。隨符所敕,道炁濳營。攝魂還魄,壽命无傾。急急如神霄玉清真王律令敕。
  謹請神霄某將軍幾人,為吾速降。吾奉帝命,與吾速降速。
  右掐玉清訣,叩齒九通,書符,焚於香鑪中,召之,取東南炁吹。
  召神霄霹靂摧魔呪
  神霄玉清,高上玉清。中有雷電,霹靂諸神。天丁力士,行風行雲。霹靂百魔,摧伐妖精。左擲流電,右擲火輪。伐暴誅惡,霹靂錚轟。雷兵千萬,火炁腥煙。吾今所召,立赴壇前。不得稽遲,救護黎元。急急如神霄玉清王府律令敕。
  召神霄雷部靈官呪
  南司火府,韓君上宮。龍圈雨部,雷宅神庭。五方電主,霹靂神丁。受命真符,上召主靈。天尊教令,風火不停。速駕十方,法雨慈雲。迅雷搜龍,烈風雷火。掃除不祥,摧碎魔群。天獄收妖,速降真靈。急急如可韓玉帝洞淵三昧敕。
  右叩齒九通,掐玉清訣書符,焚於香鑪中,取東南炁吹之。
  召仙官呪
  高天之上,玉清為主。靈寶三炁,二省樞主。上帝主之,天曹王府。各有所職,下助玉府。分品列位,仙官所處。聞召下降,一依天璽。急急如律令。
  右叩齒九通,掐玉清訣,書符焚於香鑪中。取東南炁吹之。
  召大洞百靈神呪
  玉清真王,大洞聖真。真諱隱道,黃室童君。雌雄玉女,混合將軍。召出身中,疾速現形。修行大洞,飛昇玉清。降臨真炁,合服真形。使我徹視,萬劫无傾。急急如高上神霄玉清真王律令。
  右叩齒九通,掐玉清訣,書符,焚香鑪中,取東南炁吹。
  召仙曹總章呪
  高上之天,玉清為主。玄罡大魁,太玄生府。中有帝君,寶虛王母。統制嘯詠,玉文金符。司治仙禁,金童玉女。校精辨魔,統制百史。上達三天,形成司舉。傳奏教令,蠲灾救苦。備衛護道,囚縛鬼侮。流浪諸天,濟生度死。解厄摧怪,通達紫府。十天告命,召其所主。急急如上清靈命元始上帝律令敕。
  右叩齒九通,掐玉清訣,書符,焚於香鑪中。玉清科曰:齋九十日,召降仙靈,玉清局,東南炁。神靈降,彷彿自知。先見炁,次影,次色,次衣,次貌。隨見三育平局,次鏡,次如意,次空。一呪一金青分破。失之不至,三失永失,非金骨玉相。慕道如渴嬰求母乳,去財若百蛇之去肌,切不可傳泛好末學之流。
  靈寶无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十竟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十一
  混元玉劄品上
  皇人曰:上清三洞九品之文,分四輔為篇。惟靈寶玉階有緒餘神章,則救死度生為上。下元學真之士,往往始勤終怠,止緣塵根暗識,六慧不通,被六天魔惑,四邪妄興,作諸變化,不能洞了。故三洞之文,上曰洞真。以凡修真洞合形神,目睹真人,與道合契,逮乎中下洞玄洞神,乃萬法之祖,六通之本。
  是以天尊證道眼慧眼,真人定法眼慈眼。放觀三界,如居掌中。天真役法,已明內觀,外作洞觀,以傚道慧之眼。洞視徹視遙觀,以體法慈之目,是謂三洞。凡學洞真,洞見真人,然後成真,既曰洞神。目擊神真,然後通神,而作神仙。凡三洞萬法,无不先要三洞自明,然後可通神,神靈降身。至於洞神洞淵,洞靈大洞,八史六丁,靈飛六甲,炎光洞觀,並設通目之道。男士之淫,女士之邪,六根不浄,耗失真元,豈能洞真洞神。純陽則神仙不隱,純陰則鬼神現形。是乃祖真秘受玉札一卷。三洞之祖修之,百日通神通靈,千日真仙現迹。見之可以役使,可致天真。功備德合,白日飛昇。三洞召真視神,无此玉札,徒勞施用,終不洞明。惜自不傳下世。因靈寶教行,鬼邪出陰,以此洞之,不能隱形免惑。道士玉札,皆上真內諱隱名,依法用之,克日成真。授受之者,擇三元八節十直之日,齎玉簡二枚,上金九兩,命素千尺,信財百二十貫,以盟三官師授。若不盟信,妄泄天寶,師代以風刀之考。第子修之,終無所成,折筭十紀。明詳寒栖之士,勿失其人,不可圖財,泄之非道,罰亦如之。
  靈寶洞視五戒
  夫三洞四輔,百萬千篇,道德神經,億千萬字,唯以三洞洞視為本。上有洞真真降,然後成真。中有洞玄玄降,然後成仙。下有洞神神降,然後成道。凡修洞視之道,先明五戒。
  第一齋戒精專,靈神降身。若不齋戒精專,必遭神譴。
  第二清浄身心。清净身心,則神光徹視。若不清浄身心,穢氣凌犯,神光昏翳。
  第三終始如一。終始如一,則神功早見。若不終始如一,則妙應難成。
  第四神靜氣和。神靜氣和,則招真會靈。若不神靜氣和,怒則神遠。
  第五祕密修持,切勿泄漏陰機。泄漏陰機,則神明責人。
  右法謹依五戒,更要擇冬至前後,戊辰,戊戌,甲子,甲午日,為首洞視。若不依式,洞視亦必難成。須是精誠端確,潔白身心,勿食葷穢,醉酒婬色,方可行持,次吞服符札,真炁入身,滌去凡穢,煉陰成陽,則真仙見形,故不自藏。
  天炁符
  呪曰:
  乾元亨利貞,日月與吾并。吾受天炁,治身去毒,內外俱成。內除百病,外收攝百精,安家救人,去毒藏形。急急如律令。
  右法每月一日五更二點,雙手握固,向東,行丁罡三步,閉炁,握手呪之了。望東方,仰天取炁九口,又念呪一遍。南三,西七,北五,中央十二。五日之後,任便使之。
  地炁符
  音壘
  呪曰:
  天降炁,地生成,服吾符,得長成。急急如律令。
  右法遇辰戌丑未日,面地戶方,存地炁出萬萬丈,以口吸入脾中。再呪:
  具法位臣某,謹稽首奏啟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聖母,九壘皇君,真皇洞神天尊,金剛力士,神王靈官,主生主成真宰,願降真炁,入臣身中。信行信願,皆如所言。洞徹地中萬物,地上鬼神,咸皆現形。臣謹啟。
  祝畢,口引十炁入脾中。
  三天隱諱符
  鼻引三天青黃白三炁,灌筆,朱書黃紙上,服之。
  鼻引九地二炁,乃黃北帝二炁,灌筆,朱書服之。
  鼻引東方九炁,而成,朱書服之。
  服符呪曰:
  元父合雌,玄母歸雄。天地混元,人道居中。玉符保命,五藏光衝。耳目開爽,我道興隆。
  三天內諱符
  鼻引三天之炁而成。霐,太一天真諱。?,太初天真諱。?,真仙真人諱。
  上帝內諱符
  鼻引子午中宮炁,而成書服。呪曰::太一捧符,太初命靈。真仙護命,三帝司迎。炁通玄關,魄煉魂英。服炁吞符,洞徹萬靈。
  七曜內諱符
  此乃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曜內諱也。各本訣,吸取本方之炁,隨其色象而書之。日吞七枚,召七曜也。
  服符呪曰:
  東運扶桑,西貫咸陽。五行相配,混合中央。
  日炁符
  日魂珠景,照韜綠映。回霞赤童,玄炎飈象。
  右呪畢,面日光,以鼻引光。暝目,引炁九口。
  再呪曰:
  鬱貞离。
  右引炁九口,入心中。每受日炁,每月一日,五日,十五日,二十五日。
  月炁符
  月魄曖蕭,芬豔翳寥。宛虛靈闌,鬱華結翹。淳金晶瑩,炅容臺標。
  右呪畢,面月光,鼻引,暝目,引炁十口。
  再呪曰:
  結貞坎。
  右引炁十口,入於腎中。每受月炁,每月初三。初八,十五,十九,存月光十芒。
  五星炁符
  甲乙日木星,丙丁日火星,戊己日土星,庚辛日金星,壬癸日水星。呪曰::
  金木水火土,五星之精。入臣身中,內煉五臟。耳目聰明、徹視萬里,洞見鬼神。學道神仙,飛昇上清。急急如律令。
  右法木九,火三,土五,金七,水一,並以鼻引回轉入口,以炁送之。再呪:
  九曜順行,元始徘徊。華精瑩明、元靈散開。流盻无窮,降我光輝。上投朱景,解滯豁懷。得馭飛霞,身騰紫微。人間萬事,令我先知。急急如律令。
  右法鼻引依前口數咽之,木入肝中,火入心中,金入肺中,水入腎中,土入脾中。
  南斗炁符
  六字聚疊書,取南斗炁而成,离上為訣,逆至子吹。呪曰::
  大行梵炁,周回十方。中有度人不死之神,中有南極長生之君,中有度世司馬大神,中有好生韓君丈人,中有南上司命司錄,延壽益算,度厄尊神。回骸起死,无量度人。急急如元始上帝律令。
  右法叩齒六通,面南斗,看星,存火光。以鼻引一星三炁入口,內送入丹田,三六夜行。
  北斗炁符
  七字聚疊書,取北炁而成,子上為訣,至午挑。日吞七枚,以召七元。
  呪曰::
  青城玉樓中,據斗九晨君。上靈搖天槌,明陽照除炁。五色玉樓內,攀魁上晨君。育嬰激明光,陰精决生門。黃臺玉樓裏,主仙華晨君。歸垪度眾踖,真人降氤氳。朱臺玉樓中,步斗真人君。玄上飛蓋晨,冥樞搖天柱。素臺金樓內,躡紀七晨君。上開變五道,丹元散九芬。玄臺玉樓裏,步罡北晨君。明靈昌上元,北極降妙勛。九層玉樓中,乘龍北蓋君。玄樞歸天徒,天關佑善人。紫炁玉樓內,遊行三界族。帝尊九晨君,精常空上開。玉臺紫館裏,徘徊三陽歸。帝真九晨君,幽空陽明輝。
  右法先叩齒七通,面斗,存每星有五色光芒,念呪四句,鼻引炁九口入口中,一炁送入丹田,共八十一口。每遇三七夜行持。
  服符呪曰:
  南司北政,陶魂鑄魄。順道而造,逆天法輪。周旋玄象,回死作生。
  神虎炁符
  右七字聚疊書,取魁星之炁,灌筆而成,子亥為訣,日吞七枚,召七妃呪曰::
  神虎戟飛運,招搖一統隨,十方精光都一吸。急急如律令。
  右法於初三二十七日,面北斗星,存紫炁入口,念呪,每一星七口炁,共四十九口炁,入口中以炁送之。
  神虎神吏符
  七字疊書,取東北玄範司之炁,灌筆而成。服符呪曰::
  魁張玄範,應化无邊。掌持青律,度魄遷魂。飛度五戶,驛馳風傳。元皇九醜,樂秀三田。逵迪察命,變攝昌言。荀口恙持令,貴信通玄。三界統司,盡稟吾權。
  中斗正使秘諱符
  右八字疊書,取中斗之炁,灌筆成符,訣中指中文,服符呪曰::
  中斗大魁,旋斗歷箕。回度五常,逃形天關。太一天一,二始分張。八景冥合,司命桃康。
  二始祕諱符
  三台祕諱符
  服符呪曰:
  上部八景,胎結泥丸。中部八景,胎盤絳宮。下部八景,胎鮮胞根。三元暉映,台魂鮮明。
  右日吞三枚,召三台也。
  天皇內諱符
  地皇內音符
  人皇內音符
  服符呪曰:
  天皇人皇,三素元君。解結散滯,閉塞死門。辟非去尸,心神寧閑。
  玄女祕諱符
  三師秘諱符
  四聖秘諱符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十一竟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十二
  混元玉劄品下
  六甲武罡炁符
  右日吞六字,召武罡炁。
  祝曰:
  甲子王文卿,從官十八人,符吏天季神將執明,玉女月光,旬吏陰阿君。
  甲戌展子江,從官十四人,符吏天陰神將穹隆,玉女登姑,旬吏張不臨。
  甲申扈文長,從官十六人,符吏天行神將監兵,玉女開明,旬吏陳子思。
  甲午衛上卿,從官十八人,符吏天償神將靈光,玉女 漢,旬吏杜除君。
  甲辰孟飛卿,從官十四人,符吏天雄神將天禽,玉女嬰臺。旬吏公孫大君。
  甲寅明文章,從官十六人,符吏天望神將孟章,玉女登之,旬吏徐君望。
  吾今行符,君等為直日,為吾走使,頭載繡帽,正入無門。急急如律令。
  右法六甲絕早吞符,畢往其方,六十步內,十步外。取本方向木頭,或枝葉亦得。右手取木,左手折一半,在地一半。左手中指節,握其落在地草。不得著婦,入室,西方,存本甲神將玉女立。呪曰:
  六甲九張,天圓地方。四方五行,青赤白黃。太乙為師,日月為光。禹為治道,蚩尤辟兵。青龍俠轂,白虎衛充。熒惑前引,辟除不祥。北斗誅伐,除凶去殃。五神導我,周遊八方。洞視无礙,徹見八方。當我者死,背我者亡,惡我之者,返受其殃。急急如律令。
  右面方,鼻引炁入於腎中,日存出從衛,夜存入腎中。一旬一易,凡六甲如春。呪曰:
  春甲在天,上應天玄。輕清附炁,黃道金元。
  夏甲在寅,散滿奎直。靈圖大廈,八方之力。
  秋甲在地,下應九泉。生成之炁,助我三田。
  冬甲在陽,炁充斗牛。周天列宿,助我田苗。
  右法於六甲早晨,面甲方,先搯五嶽訣,念魁罡軋元天真三呪,隨甲方吸炁一口,滿口漱咽,三十六漱,分三口咽,直至丹田。然後叩齒三十六通,面甲方坐,長舒二足二手倒,又手合安於頭上,直伸臂,鶴啄三度,搖動二關,一十八遭。平分頂水,如納波浪,納至臍下。咽炁一口,然後取符安舌上,呪如前,以津咽下,即止。行一甲金精自固,二甲經絡流通,三甲金精凝結如紅玉,四甲百神守固,五甲五神守護,六甲丹田結寶,自後方可起藏。如犯嗜欲,前功頓棄。
  六丁柔和炁符
  右日吞六字,召柔和炁。
  祝曰:
  丁卯玉女,文伯仁高。丁丑玉女,文高仁貴。丁亥玉女,文通仁敬。丁酉玉女,文卿仁恭。丁未玉女,文質仁和。丁巳玉女,巨卿仁達。能知六丁,出入杳冥。亦无所長,亦无所驚。千年保守,萬年不傾。天地同休,劫劫長生。急急如律令。
  右於六丁日絕早吞符了,念呪,取本方炁吹身,往本方,行六十步內,十二步外。其净草左手取草,右手折草,勿返顧回歸,入室,放草於本方,存為玉女形狀,上香。
  祝曰:
  恭然寶香,上聞六丁。先師有約,授我神方。拜奉美香,鹿脯蜜湯。安期大棗,細核多穠。天之綠蟻,香熟瓊漿。酥餅浄果,燈燭熒煌。等心稽首,請召神王。願我師友,命如金剛。,延壽益算,長樂无央。合家大小,願獲吉昌。高而不危,鬼毒消亡。凶邪魍魎,遠去他方。冤家嫉妬,伏匿濳藏。所求者得,萬事吉昌。洞見神鬼,无隱毫芒。通靈通聖,耳聰目光。今日召請,願乞降祥。急急如律令。
  右法取六丁方炁,如丁卯則九炁並入腎。夜存在腎,白日存出隨行。每月初六日夜,依前念魁罡乾元天真三呪,呪朱念五嶽呪,吹紙書六丁諱。剪作三段,上旬服上二字,中旬服中二字,下旬服下二字。於六日安牀頭邊,并呪水。至五更初即起,彼衣坐,面丁旬方,取上二字,以水送下,念其諱,不計遍數。直至初有人門外行,聞其聲音嗽,便望聲音處,吸其氣咽之。存二丁入心中。後至二六,依前行之,俟三旬畢。凡有投詞陳乞,治邪救患,即上香安狀於面前,面丁念諱,吸炁吸狀。又念諱,吸炁吹來人。又念諱,吸炁咽,存六丁神在心。吸來人炁一口,存於心中,定神息慮。良久,待心中起一念,為祟之鬼有无多少,及病狀一一言之,皆中其情實切。不可雜念邪慮,及第二念,即便不是。若預疑惑,即不中不實也。戒之戒之。
  四直陽神所主之炁符
  四直陰神所主之炁符
  右二符並輪八卦訣,甲陽卦,丁陰卦,取北方炁吹而成。呪曰:
  樞璇機權,陽堯衡文。四直使者,直日功曹。年神月將,時直主者。有事來報,急事來呈。急急如律令。
  右面太歲方吞符,存四直使者,陽日紅黃,陰日青紫。交腳幞頭,繡抹額,立於四方。呪曰:
  崔盧鄧竇,急急送言來。四直李魏,急急送言來。
  右一炁念百遍,叩齒四通,存四神侍從。呪曰:
  敕四直使者,直日功曹。待我使汝上。天,為吾俓往天曹。待吾使汝入地,為吾俓往地府。待我使汝入水,為吾俓往水府。速去速去,不得久停。常侍吾側,衛吾身形。急急如律令。
  右於太歲日,書此八字,佩之右肘。後早晨燒香了,吞服符,仍須帶之肘後。夜間取下。早間佩之,須吸符炁吹身。晚間外時,吸身上吹符。
  五司秘諱符
  孟章。延生固精。 監兵。注祿固靈。 凌光。保命固神。 執明。守體存真。 穹隆。煉形鎮心。
  三將軍秘諱符
  唐宏。上部三田暢。 葛雍。中部八景分。 周武。下部九陽靈。
  右搯中指上中下三節。
  三塗玉諱符
  興生太霞扶桑,乾,人塗。 獨隸下鎮酆都。坤,地塗。 可韓。韓君丈人,度人不死,中指中文,天塗。
  右取三天炁,鼻引入兆口中,閉炁書成,吹呵各三。
  呪曰:
  興生轉,獨隸遷,可韓明,功都成,切角正,聚魂攝。
  右每日面天門,念呪,吞符畢。搯三塗五苦印,取西北炁三口入頂中,西南三口入脾中,束北炁三口入丹田中。
  五帝玉諱符
  紅杏。太華木司九炁元君。 墨黑。衡霍火宮三炁元君。 磨真。金華金主七炁元君。 襪臘。恒山水帝五炁元君。 靈寶。嵩山土帝一炁元君。
  呪曰:
  東方青帝,青精太山。南方赤帝,丹靈霍山。中央黃帝,中山嵩高。西方白帝,白石華山。北方黑帝,玄滋恒山。五方五帝,各降真炁。服食五石,以補真炁。百脉流通,長生久視。
  右凡遇金木水火土日,念本方呪二句,面方,存五色炁,各依方所住,存帝並侍從。按五方取炁服之,是五方九色之類是也。須於丑後行。次可行五方洞視。
  雷神秘諱
  右辰訣云:雷一,雷二,雷三,雷四,雷五,局在子上為訣,侯書成,以巽炁吹之。
  服符呪曰:
  玄玉內妃,陰陽合配。三師紀律,四聖分銳。六甲陽神,六丁陰吏。四直元君,五司都帥。三塗五嶽,鎮輿坤地。巽震雷震,陰陽拘制。兌乾施光,坎高交位。下辟鬼門,滌垢除穢。飛昇仙家,獨步无畏。元亨利真,逆順神炁。
  受持玉札式
  凡受此法,須預修於元旦之日,先期齋沐,揀一浄室,面北安几案,書諸隱諱,再拜,畢收入浄器中,作三五處安列。默記勿令差互。
  甲子日取三天隱諱,天地玉字,三真內諱,上帝內諱,服之。
  甲寅日取七曜南北二斗,三台中斗內諱,服之。
  甲辰日取三皇內諱,三將軍二始三師隱諱,服之。
  甲午日取六甲六丁,四直功曹內諱,服之。
  甲申日取神虎神吏,玄女內妃天人內諱,服之。
  甲戌日取雷神內諱,服之。
  服符之法
  設香爐、劍、盂、鐘子各一,就寢至丑寅時,自起明燭,漱盥,次汲井水一盂於聖前,然後取符,安排案上,分記了。退身出戶,雙手玉清訣,步斗至案前。春夏自魁口步至鱷,秋冬自斗魒步至魁。上香,望天門三拜,默表一通,爇於爐中,再拜,雙手玉清訣,面北呪水,依前行持。
  默表
  大明 年 月 日,具位臣某,稽首再拜上言。伏念臣生居下土,周旋塵世,宿契有幸,佩參法籙。叨奉
  大道玄恩,濫司三洞清職。本願佐天行化,助國救民。誓當祈恩請福,謝過消灾,救度存亡,剪邪立正。元元之心,不敢少替。臣中謝重念臣雖誠遵守天規,動意未合真理,罔致洞達幽微,不能神通妙應。蓋緣臣凡軀穢質,胎尸肉人,豈得洞徹於天界,況亦難見於鬼神。罕使邪魔皈正,鮮功及物。况有目如盲,有耳如聾。先蒙師資,付授混元玉札,三皇內文,聖真內諱,洞徹神文。令臣受持。臣今採擇吉日,自此長齋,依法吞服。內滌心垢,外鍊目精,所欲洞見於三界,所乞徹視於鬼神。
  伏望
  祖師本師真師,上帝至尊,三寶真聖玉陛下。不以冒瀆,賜臣天恩。至願特降正真生炁,大道慧光,三寶法澤,六通神慧妙化真光,入臣身中。內除心境塵障,外去二目穢氛,煉消百神陰翳,開通臟腑光明,蠲釋罪業障厄,斷除結節胞根。摧伏魔試,萬真協從。臣吞服內諱之後,坐觀三界,立照萬方,洞見仙真,徹視鬼神,暗知未兆,明睹天文,永脫八難三灾,解釋千殃九厄,所向吉利。陳願宣通,大道興行,群生信向。誓願生生世世,濟生度死,降伏妖魔。萬劫千載之中,永為三寶弟子。如蒙玄景報應,不敢泄漏,一言半句天機。謹伏地拜上心表一通,上徹俓詣
  三天門下。乞隨香烟傳達,奏御
  大道三寶上帝至尊几前。臣無任祈
  天,望恩激切,屏營之至,臣稽首再拜以聞。
  上香祝白
  維年月日具法位臣姓某,請願于天。謹上啟
  三清上聖,玉皇上帝,紫微大帝,日月五星,南辰北斗,三台星辰,三天上真,四聖元帥,五嶽五帝,七辰內妃,南昌丈人,六丁神君,六甲神君,雷神雨部,神虎大聖使者,四直功曹,四直神將,洞觀神將,徹視童子。臣今謹依
  靈寶大法,混元玉札,上清隱文。每遇六甲之日,吞服上真內諱,隱名玉字。齋戒吞服,所祈洞視洞觀神真,役使仙靈,追魂攝魄。伏望
  聖慈不以讀犯之責,許以服食名諱玉符。今者伏遇甲子之日,謹服上真內諱,賜以道黑法眼,洞視百靈,役使千真。左呼六甲,右召六丁,坐致行厨,預知未然。身生水火,變化無方。臣無任祈
  天,望聖之至。祝畢再拜。
  六丁訣
  內註六丁訣曰:於六丁日午時,書以黃素,丹篆六丁真諱。從本諱六字,每二字一符。面當旬之方為首,以次從之。各吸炁布之,為三符。於此夜丑初巳屬,七日也。披衣,面丁方,取一符圓而托之,呪其名,以水吞之。候其時有人初作聲,速急望方吸炁六口咽之,至中七下。七日同功、及三旬足。凡有一切事,面向祝名,吸炁咽之,暝目少時,神告知心意、所啟皆是未來之事,一一應也。
  六甲訣
  外直六甲訣曰:於六甲日卯時,以白素朱書六甲名。面向方,吞以西流,或不見三光井水。訖,雙手握固,端坐,鳴天鼓三十六通。叩齒二十四下,兩手相叉,鶴啄六度,搖轉二關九次。手分頂水,心存丹田,有日光赫赫,一身洞然如火,內外通赤。祝名三十六度,吸炁吹身,常存六神侍之。六甲足日,未然之事,夢中告請,六甲常侍其身,久久可見,役召任意。凡小末妖魔作過,用朱書,同金錢火化,其邪立被六將軍遣出海中,夢中異其報。六丁訣:凡見有邪鬼纏惑之者,心念一遍,閉目,良久,六丁告於心神,意中所出言語,皆是鬼邪作禍之由。至於服色人數,二皆合其驗。
  功曹訣
  法應是毒物所傷,及癰腫丹瘤,五臟大小之疾,書於疾所,或內吞外貼,不過三字即安。
  三天諱訣
  通章合契訣曰:於每年歲除日,預前一日,沐浴更浄衣。至來日平旦,於密室中端坐,面天門持誦三天隱諱霐 電,使至十二時,足三十萬徧,至來日不語一日。自此之後,應章表詞奏念法一徧,東方炁吹文字上,致通達,自有曉報。
  右法於晦日誦十萬遍奏章,立達三天,報應徑下凡世。
  三天真諱訣
  危厄救護訣曰:八節日清齋,於戌末亥初入靖坐,持念亡一天真諱防中袁丘德,累及十萬徧。每遇虎狼毒物,閉炁七息,念三十二徧,萬毒濳消不敢為害。
  右法於朔日誦一萬遍,三日外應一切灾厄自散。默念三十二遍,其灾厄自解。
  五嶽訣
  五嶽持身訣曰:於立春後九日,立夏後三日,立秋後七日,立冬後五日,四季土旺一日後,面逐方、於子午卯酉寅申巳亥時,唯齒如方數、存東嶽君引四嶽君官吏面前,搯五嶽訣,祝諱,吸五方炁咽之,一年功足,遇求事,或恐懼急厄,謁貴人,入山度水,先扣齒五通,祝名,吸五方炁咽,又吹身又布方,即脫厄,所向元吉如願。
  五嶽三塗訣
  左手震,紅杏,東嶽。中指離,墨黑,南嶽。四指兌,磨真,西嶽。中指根坎,襪臘,北嶽。中指中文,靈寶,中嶽。中指中,可韓,天塗。坤文,獨隸,地塗。巽文,興生,人塗。
  五嶽三塗印,以左右手三小指、第四指仰手相,又各以二指,左右互勾二小指,以左右手第二指,各勾左右手第四指,宜其左右二中指,以大指各搯中指中次。
  五嶽安鎮符
  五嶽諱安五方,人塗東南,天塗西北,地塗西南,都功東北。
  總書成也,應一切凶怪精妖,壇席廟貌,伏連惡地,水魅蛟璃,書於大石上沉之,或埋,不一百日,天雷震毀。朱書符文,搯五嶽三塗訣,取五嶽三塗炁吹之。
  斗諱訣
  洞明萬慧訣曰:於五月五日朱書北斗諱,不計其數,以朱蠟圓之,置青竹筒中,重紙封固,安雞巢抱栖中,俟成取之。服一日,誦萬言,洞明智慧通神,日誦萬言不忘。
  右法朱書黃素,黃蠟和為七元,一日一服,清心浄水吞下,七七日之外,智慧自明,誦萬言開口不忘。
  南斗諱
  右法朱書黃上,吞佩治百病。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十二竟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十三
  洞視修用品
  陽日玉字
  陰日玉字
  太一天真,太素天真,太各天真。三一名太初天真,真仙真人
  已上並朱書黃薄紙上,分陰陽日用。二十一日後,書於香板,以舌舐之。四十九日已後,書於甆器內,以水滌飲之。四十九日後,添三十二天帝諱。七十二日之後,添入靈書中篇。凡行持洞視,擇冬至前一陽初生吉日,先具奏天省,日月南北二斗,五府祖師,牒法籙中仙靈照應,至日依常式朝真,祝香,默奏洞視。事畢,即步斗七星。春夏先起右足,秋冬先起左足。入斗口,三拜,上香,鳴法鼓二十四通。吹發爐,上默表一通。
  洞視書篆玉札
  兆焚香九拜,叩齒三十二通,召三炁,存身在三色雲炁中,內外蓊蓂,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獅子白鶴羅列左右,日月照明,洞煥室內,項生圓象,光映十方。密呪曰:
  無上玄元太上道君,召出臣身中三五功曹,左右官使者,侍香金童,傳言玉女,五帝直符,直日香官,各三十二人出。出者嚴裝顯服,冠帶垂纓,整其威儀,駐臣左右前後,通達誠信。臣今日今時專於壇內行持,通目洞視,書篆玉札天章。所有密意,已具默表。伏望三五功曹,左右官使者等眾,令臣所啟詞語,逕御
  三天三寶上帝至尊几前。
  三上香,三拜,起身跪奏。
  具法位臣姓名,誠惶誠恐,稽首頓首,上啟
  三寶帝君玉陛下。 切念臣生居下土,獲遇明時,夙契真筌,躬承道化。臣千載幸會,叅佩法籙,濫司三洞,得預真階。玆者幸遇行靈寶大法,某人於某年內,傳授混元玉札,靈寶洞視神文,靈真內諱。謹以今日今時,專於壇內行持,通目洞視,降真召靈之法,書篆內諱真文。伏望
  祖師上帝三寶天帝,不以冒瀆
  天聽為罪。特降正真生炁,大道慧光,三寶法澤,六通大慧,流入臣身,中除心垢,外鍊目睛,令臣洞觀三界,徹視鬼神。仍乞
  聖旨,頒下靈司所屬,洞視神文仙曹等眾,差入本壇,,使臣永為三寶弟子,普度幽明,生成造化。臣自行洞視之後,不敢冒犯明科,輕泄漏慢,如違甘俟
  天憲。有此情懇,謹具口表,上奏
  大道三寶大帝玉陛下。伏望
  天恩,允臣所奏。俯伏壇前,躬俟報應。臣無任激切屏營之至,謹言。
  侯得旨,九拜,起身,兩手搯玉帝訣,再召三炁,以鼻引三十二過,面向乾方,目篆三天真形符,吸入三宮,化作三清,乘三炁而出。次想己身化作神公之形,頂金碧蟬之冠,絳霞飛羽袍,大帶,朱履,絳裙,坐三色雲炁中,左手擲七斗因成紫微印,右手擲三火,因搯玉清訣,次念三十二天帝諱。
  太皇黃曾天帝鬱繿玉明,至太極平育賈奕天帝,大擇法門。三十二天,三十二帝,至三界五帝,列言上清。急急如元始天尊敕太上道君律令。
  召仙曹呪
  玉清寶司,總攝真靈。開通眼目,洞視鬼神。真靈下降,顯現真形。急急如律令。
  上香召仙曹總章呪
  高上之天。全呪見洞視降召品。
  次以目篆三天三境真符,於天門,存作三色,並口吸三炁,流入三宮。
  三天三境真符
  夫三境者,乃无上三天五劫之初,三炁真精,靈虛妙炁,結成真文,諸天自然之音根宗也。本不傳下世。而真人口傳心授,有見聞此文,皆夙生道骨,勤而行之,當獲神仙。若長齋山林清堂修誦,行八緯之真,修七經之妙,吞服真文。不踰九日,三尸自亡,穀炁自住,身安體健,面生玉光,體秀金澤,不同藥石津炁,良由自然真炁。長生度世,永無衰艾,久服必獲神仙。
  默念書符呪曰:
  神靈炁靈,炁接三清。六丁六甲,威劍无情。九道自然,拯濟羣生。天符勻筆,保守康寧。何邪不伏,何鬼見形。火鈴天罡,白獸金精。周行衛護,勇烈三清。上帝符命,敕下藏精。凶邪者滅,道炁者寧。急急如
  上清三境律令敕。
  更念前總章大呪一遍,吹布十方。再呪一遍,取十方炁,吹東、南、西、北,叩齒九通。次念通目仙曹呪:
  玉清寶司。全呪見前念七遍。
  謹請太一救苦天尊,金闕上相大司命,青華青童君,青玄靈應真童,碧霄洞視神君,左神虎徹視大神,右神虎洞視童君,十天承受玉女,三天承受玉女,十天上奏靈官,三天上奏靈官,五帝上奏靈官,太一上奏靈官,太清上奏靈官,洞觀玉女,遙觀玉女,主天文符寶仙官,主雲篆天文仙官,辨魔玉女。伏乞一合下降,願賜真炁,流入臣身。令書篆玉札,洞視神文。吞服之後,即得徹視百靈,洞觀萬方。
  存諸神森然在目。次念□罡呪:
  太上老君神聖法,九天玄女順聖法。□罡靈,□罡聖,逢著邪鬼,急須應敕攝。
  右取北炁,吹入硯中。次念乾元呪曰:
  乾元亨利貞,日月與吾并。吾以非飢渴,賴得神水清。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數,六甲之精。三炁天倉,濁炁常盈。黃父赤子,守中无傾。靈水入五藏,永保得安寧。神仙同羽化,洞視見上清。急急如律令。
  右取炁一口,呵入硯中。次存水內太陽火輪,自東方來,入於水中運轉,大赫光明,照耀一室。念太一天真呪曰:
  謹請太一天真。太初天真,真仙真人,上應乾位。六丁佐神,□□□□□□。六甲佑軍,□□□□□□。為吾上受天心,普救萬靈。太一靈呪,南方火輪。除邪救病,洞見萬靈。耿水敕攝。
  右取南方炁,吹入水中。次念天津呪曰:
  天津天真,保液神清。一呪斬鬼,永辟妖精。
  再呪曰
  天罡真炁,斬煞邪癘。真陽之水,永去萬里。
  取北炁,呵入水中。再上香,將硃砂用中指,於器中左研四十九轉。呪曰:
  角亢氏房心尾箕,斗牛女虛危室壁,奎婁胃昴畢觜參,井鬼柳星張翼軫。□□□□□□□,貪巨祿文廉武破,太元真紐綱紀關。
  取五方炁一口,吹入水中,左手循十二支,右手把筆。呪曰:
  但弟子一年三度受炁,受天炁地炁,日炁月炁,五星之炁,北斗靈炁,南斗生炁,六丁柔和之炁,六甲武罡之炁,風雲炁,雷雨炁,四直之炁,五嶽持身妙炁,三天三寶道炁,北斗神虎之炁。天不能蓋我,地不能載我。衝吾者死,撞吾者亡。急令攝。
  放下朱筆水,次以左手運五帝訣,隨訣念呪曰:
  紅杏卯。墨黑丑。磨真兌。襪臈離。靈寶中指中。興生轉寅。獨隸遷卯。可韓明辰。功都成巳。切角正午上自移指至中指中節,又搯定。聚魂攝。
  次取天地人三塗炁,吹紙上及朱筆中。再呪曰:
  功都聚魂,招八方捷疾使者,天神地祇,萬靈同歸。合天帝敕。合明天帝日,合明天帝日。速露速露。□唎□唎,嵌落嵌落嵌落,速來速來速來。
  右取八方炁一口,吹於紙上,不得放訣。右手把筆向口,離口三寸,召三炁一口,吹於筆上,書玉札及降真召靈符。書畢,再上香復官。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十三竟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十四
  洞視神真品
  上香發爐存思如儀,搯上帝訣
  无上三天,玄元始三炁太上老君。召出臣身中移訣在中指根,循二指根歷上二指甲下搯之。三五功曹,左‘右官使者,左右捧香,驛龍騎吏,侍香金童,傳言散花玉女,五帝直符,直日香官,各三十六人出。彈訣出,再皈上帝訣,以中指壓定。急上關啟无上三天虛无自然至真玉帝。臣今正爾入靖燒香,今日今時專於壇內,行持通目洞視,降真召靈。所有密意,具載表文。願得十方正真生炁下降,流入臣等身中。令臣所啟,速達俓御
  至真无極大道三清上帝昊天玉皇上帝御前。
  再拜長跪默奏表
  某年太歲某甲子月朔日,具法位臣。稽首再拜上言。伏念臣生居下土,周旋塵世,罪重業深,甘沉鬼道,无功贖罪,惟待典刑,爰因道泰時清,宿契有幸,佩參法籙玄盟寶經。叨奉
  大道玄恩,濫司三洞清職。仰荷更生之澤,欲遂枯朽之榮。早夜感激憂惶,恨无補報萬一,誓願佐天行化,助國救民。志當謝過祈恩,禳灾請福,剪邪立正,超度幽魂。元元之心,不敢懈怠。少裨洪化,用謝積愆。臣誠惶誠恐,頓首稽首。重念臣雖虔誠心志,願力守天規。恐因動止行藏,未合真理,不能動達幽顯,罔致妙用神通。臣實以胎生穢質,塵漏尸居,積陰熾盛於百骸。冲和弗充於四體,遂致目光虧減,視物昏蒙。况亦難見於鬼神,豈得洞徹於三界。難使邪魔歸正,行化立功。况有目如盲,有耳如塞。先蒙度師某人,付授混元玉札,并採集三皇真諱,靈真內名,洞視神文,臣當修行。今來謹擇吉日,自此長齋,依式吞服。臣欲內滌心垢,外鍊月精,意者欲洞見於鬼神,乞徹視於三界。伏望
  祖師玉清上帝,
  宗師上清上帝,
  真師太清大帝,
  聖師昊天玉皇上帝,
  玄師東極青玄大帝,
  靈寶經師真君,
  靈寶籍師真君,
  靈寶度師真君,
  靈寶諸師天君,
  三天上聖高真玉陛下。乞垂
  聖造俯鑒塵心,不以冒瀆,賜臣天恩。恭望允聽臣言,特降百千萬重道炁,十方正真坐炁,混合大道慧光,三寶聖力,六通神慧妙化真光,入臣身中。蕩除心境塵垢,洗去二目穢氛,開通臟腑光明,赦宥罪犯業障,胞元散滯。結節開通,摧伏眾魔,萬真侍衛。臣今吞服內諱之後,坐觀三界,立照萬方,洞見幽冥,徹視鬼神,暗知未兆,明睹天文。永脫八難三灾,解釋千殃九厄。所向吉利,陳願宣通,大道興行,群生信向。誓願生生世世,濟生度死,降伏妖魔,萬劫千運之中,永為三寶弟子。如蒙玄景報應,不敢泄漏,一言半句天機,謹伏地拜上心表一通,上徹徑詣
  三天門下。乞隨香煙,傳達奏御
  大道三寶上帝至尊几前。臣无任祈恩,望聖激切,屏營之至,臣某稽首再拜以聞。
  復爐
  香官使者,左右龍虎君,侍香諸靈官。當令臣拜表之所,自然生金液丹碧芝英,百靈眾真交會,在此香火爐前。當令臣所行洞視,通真達靈,十方仙童玉女,接侍香煙,傳臣所啟之表,俓詣
  至真元極大道三清上聖昊天玉皇大帝御前。
  再拜出靖入局行持
  焚香,叩齒二十四通,集神。依前步斗,兩手掐玉清訣。次念隱諱霐??,召三炁,以鼻計三十二過。面乾方,目篆三天真形符,吸入三宮,化作三清,在於三宮,乘二炁而出,住立前後。次思己身化作神公之狀,頂玉清金碧鵰蟬冠,衣絳霞飛羽袍,大帶,朱履,坐三色雲炁之中,右手擲七斗,因成紫微印,左手擲三火,因掐玉清訣。次念三十二天通靈祕旨呪曰:
  太皇黃曾天帝鬱繿玉明,至太極平育賈奕天帝,大擇法門。三十二天,三十二帝,諸天隱諱。至列言上清。急急如元始天尊敕太上道君律令。
  再上香念:
  紅杏。卯。墨黑。丑。磨真。兌。襪臈。高。靈寶。中指中。
  實掐定,左手托水盂,右手持水罐,傾水於水盂內,念通神北魁水呪。一傾水念一呪,想水內有靈字,七傾七呪,向天吸北炁,吹入水中。呪曰:
  太上老君神聖法,九天玄女順聖法。魁罡靈,魁罡聖,逢著邪炁,必須應敕攝。
  次將二手玉清訣,拱手當心,觀定水。
  乾元亨利貞,日月與吾并。吾亦非飢渴,賴得神水清。五行之炁,六甲之精。靈水入五臟,耳目口光明。萬邪自歸正,壽與天地齡。神仙同羽化,洞視見上清。急急如律令。
  又呪曰:
  乾元亨利貞,日月與吾并。吾亦非飢渴,願得神水清。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數,六甲之精。三真天倉,濁炁常盈。黃父赤子,守中无傾。急急如律令。
  右默念七遍,取西北炁,呵入水中。次將兩手玉清訣,叉腰,默念太一水呪,想太陽火輪自東方倏忽而來,入於水內運轉,大赫光明,照耀一室。次念太一天真呪曰:
  謹請太一天真,太初天真,真仙真人,上應乾位。六丁佐神,□□□□□□。六甲佑軍,□□□□□□。為吾上受天心,普救萬靈。太一靈呪,南方火輪。除邪治病,洞見萬靈。耿水敕攝。
  默呪七遍,取南方赤炁,呵入水中。次兩手玉清訣,拱手於心前,服炁呪曰:
  弟子一年,三度受炁,受天炁,
  仰首向乾方取之,應于華頂。先咽一口,吸一口吞之,想纏絡五臟,周滿一身。次吸天炁一口,吹水中。
  又吸炁一口,吹鏡中。
  地炁,
  俯首向坤方,向下取之,應于足底。如前吸咽,及吹水鏡中。
  日炁,
  看甚時是其方,五色絳炁,應于左目,如前吸咽,及吹水鏡中。
  月炁,
  看甚時月在何方,銀色炁,應於右目,如前吸咽,及吹水鏡中。
  五星之炁,
  向五方取之,內應五臟,各依方取五色炁,如前吸咽,及吹水鏡。
  三皇之炁,
  子方取青玄炁,甲方取黃炁,寅方取玄炁,內應三田,吸咽吹鏡內及水中,如前法。
  南斗尊神之炁,
  南方赤炁,內應于心,如前吸咽,吹水鏡中。
  北斗九皇真炁,
  隨方取五色炁,應身之腎,又應身之右手,右肘,右肩,心宮,左肩,左肘,左手,如前吸咽吹水鏡。
  三台真星之炁,
  在斗頭,黃白青三炁,內應於肺,如前吸咽吹水鏡。
  二十八宿之炁,
  但看官曆,此日何宿直日。角宿直日,其日乙丑,即於丑方取角星,如是周而復始,如前吸咽吹水鏡。
  神虎七陰正炁
  斗陰取之,想黑炁,內應于腎之中,如前吸咽吹水鏡。
  三天三真內炁,
  西北方乾位,青黃白三炁,應身之頂三宮,如前吸咽吹水鏡。
  三師度我神炁,
  五方,內應于心,如前吸咽吹水鏡。
  五嶽持身妙炁,
  五方五色之炁,內應五臟,如前吸咽吹水鏡。
  三塗總司之炁,
  子午乾位,黑紅炁,應腎之中,膀胱之後,如前吸咽吹水鏡。
  六丁柔和之炁,
  隨丁旬取之,如前吸咽吹水鏡中。丁卯旬應肝青炁,丁丑旬應腎黑炁,丁亥旬應腎黑炁,丁酉旬應肺白炁,丁未旬應心紅炁,丁巳旬應心紅炁。
  六甲武罡之炁,
  隨甲旬取之,如前吸咽吹水鏡中。甲子旬應肝歸腎,甲戌旬應肝歸脾,甲申旬應肝歸肺,甲午旬應肝歸心,甲辰旬應肝歸脾,甲寅旬應肝歸肝。
  太乙神變之炁,
  隨日之方,子日存子,隨各方色,吸咽吹水鏡。
  雲雷風雨電炁,
  巽方取青炁,淡紅之色,歸于五臟,如前吸咽吹水鏡。
  四直所主之炁,
  子午卯酉之方,玄紅青白之炁,歸腎心肝肺中,如前吸咽吹水鏡。
  九天玄女之炁,
  子方玄炁,內應於腎,如前吸咽吹水鏡。
  太玄北帝煞炁,
  子方黑炁,內應於腎,如前吸咽吹水鏡。
  上清火罡禁炁。
  乾方紅炁,內應於心,如前吸咽吹水鏡。
  天不能蓋我,地不能載我。衝我者死,撞我者亡。急急如律令。
  服炁後自前念三遍,取十方炁,吹入水中及鏡內。次將兩手,自中指中文,移下輪十二辰,念前玉札一百字。再招定中指中文,十方炁呵入水中。即將右手玉札,傾於左手內,拋於口中,以所呪水吞下。再呷水一口,右手仗劍,即望東北嘆水,喝攝一聲。再吸東北炁一口,吹於水中,兩手放訣入水中。次出斗,右手托水,玉清訣,念青玄天尊通目呪水呪曰:
  青童靈明,神光圓明。
  念四十九遍,取東炁吹入水中,再念青玄神水呪曰:
  謹請青玄靈應真童,升降玄命。急急如青玄天尊敕。
  念九遍,取東方青炁吹入水中,將水洗兩目。再上香,念三天隱諱三十遍,以鼻引青炁,從頂入於上田。次念隱諱三十遍,以鼻引黃炁,從頂與青炁混合,入於中田。次念隱諱三十遍,以鼻引白炁,從頂而入於絳宮,與青黃混合,入於下田。存炁上下升降,周流一體,復納於下田。
  洞視神真作用
  凡靜室洞視,先於靜室中,排列洞視仙曹於左序,自己立右序。仍用几案,香與浄水右邊,案上安紙鏡,須闊九寸以上者。鏡下安浄水一器,每日三次換。三捻上香,兩手搯中指中節,用中指就空,書玉清召印真形符。
  重疊寫日月字:鬱貞離 結貞坎。
  □□□□□□□,七轉,直寫天地字。
  次念五帝呪
  紅杏,墨黑,磨真,襪臈,靈寶。
  右吸五方炁,閉定,以左手印訣,挑於鏡上。再搯定本訣,念召仙曹呪:
  吾奉行洞視,本靖官君將吏,赴鏡見形,一如律令。
  呪嘆曰:
  玉清寶司,總攝真靈。開通眼目,洞視鬼神。真靈下降,顯現真形。急急如律令。
  謹請金闕上相大司命,東極青華帝君,太一救苦青玄老君天尊,太一救苦度厄天尊,青玄靈應真童君,洞視神君,左神虎徹視大神,右神虎洞視童君,三天承受玉女,上奏靈官,十天承受玉女,上奏靈官,太一上奏靈官,五帝上奏靈官,洞觀玉女,遙觀玉女,譯符寶記仙官,主雲篆天文仙官,辨魔玉女等眾。伏乞降臨壇所,與臣通目洞視。
  再上香,念總章大呪
  高上之天。全呪見洞視降召品。
  兩手玉清訣,再叩齒九通。呪曰:
  上啟通目洞視仙曹等眾,與臣通目,疾速於鏡中,分明現上。
  又叩齒九通,即念第一通光靈寶玉鑑大明神呪曰:
  紅杏,墨黑,磨真,襪臈,靈寶。興生轉,獨隸遷。可韓明,功都成。切角正,聚魂攝。
  取天地人三塗炁,吹鏡上。再呪曰:
  功都聚魂,招八方捷疾使者,天神地祇、萬靈同歸。合天地敕攝,合明天帝日。連念三聲。速露速露,□哩□哩□哩,嵌落嵌落嵌落,速來速來速來。
  取五方炁,吹鏡上。又念呪一遍。取五方炁及鬼門炁,吹鏡上。又呪一遍。吸巽炁。又呪一遍,吸天門炁,並吹鏡內。次念八方召真呪:
  謹請乾坎艮震巽高坤兌,八卦八史大神。催促八方天神地祇,於吾鏡中見形。
  右手玉清訣,第二指於鏡上,自乾方起點八點,八方炁吹之,召靈入鏡。呪曰:
  天地升降,二炁氤氳。陰陽二炁,日月合明。吾今救召,洞視靈神。天上天下,陰陽神明。隨吾寶鏡,立見真形。
  取東南炁、西北炁各一中,吹照,謂之上玄炁。次念切鏡視天神呪:
  吾從何所能,切鏡視天神。陰腸和合順,帝敕差飛神。奉行靈寶照,烏東赤帝神。攝力不可聞、三台並歸鏡。日月動意靈,局中諸靈官。隨意速見形。
  取南炁吹,再念紫極呪:
  弟子臣某,謹奏請無上紫極.大羅元始天尊,太上道一君,太上老君,玄中大法師,左玄真人,右玄真人。聞弟子啟請,開金精,動玉戶,照見天上地下人間,無量無邊,百萬攝入光中,疾速見形。
  取東南炁吹之,次念移景通光神呪:
  神光神光,照徧八方。上通日月,下徹寒鄉。東西南北,普照萬邦。天神真仙,景物山川。江海河源,鬼物幽淵。三光所照,无處隱藏。神光鏡攝,无隔毫芒。急急如上清三景敕。元始道君律令敕。
  右呪存日東,月西,斗北。念呪一遍:
  召日光童子,月光童子,星光童子,洞童子j 開明童子。運三光玄斗日月之精,六通神光,照徹十方三界,萬景千真,移入鏡中現形,占人卜物,未來未兆,通神應靈。敕召本司通目仙曹等眾,與臣通目,疾速於鏡中見形。
  熟視鏡中,或見雲炁如香烟,或五色金銀點如雨。如見此象,七日之後,漸見。如或耳聽得人言語,或見髣髴神真面貌,或如紙上砑出似印文,或有真仙降跡,或聞異香。不過一月,神靈見形。若遇鏡中有此景,即用後天地降炁呪:
  天地降炁,日月合明。照天上地下靈神,於吾鏡中見形。急急如律令。
  取天地炁吹鏡中,然後定目看鏡,如認繡針眼,但聚精會神於鏡中看之。初如香烟雲霧罩鏡,數日後見五色金星,亂點恍目。又數日,見雲炁人影往還。又數日,見五色雲炁來往,天真漸漸出現。念天地合炁呪曰:
  天地合炁,日月合明。謹召降真炁,疾速於鏡中見形。
  右念呪三遍。畢,謹召降真符見形,謹請召靈符見形,召靈符見。次召王童見形,陽日金童,陰日玉童,玉童見形。次召玉女見形。次召當旬玉女見形。次後方可隨意召見,次第鏡中見形,次第入紙鏡中,見得分明,次第於地上。次通語。至此當謹節行持,仍於聖前供養降真召靈符,每遇朔望,以香果祭之。
  召百靈天地合炁呪
  天地合炁,日月合明。天下某事,如照鬼神即言靈冤鬼靈。於鏡中疾速見形。
  移景通光呪
  天地降炁,日月合明。照天下神靈,於某處見形。
  雙手玉清訣,取天地炁吹所在。畢,云降真符見形。次第用之。如未甚分明,再用呪水,洗目諦觀。呪曰:
  青童靈明,神光圓明。
  右法,念九遍,取東方炁吹入前呪水中,洗目九過,又呪水洗耳九過。呪曰:
  謹請青玄靈應真童,升降元命。急急如青玄天尊敕。
  右法,面東,密呪八十一遍,取東炁吹入水中,左手搯玉清訣,右手搯中指中文,以右手中指洗目,各二十一過,拭乾。次念天地降炁呪,催緊搯訣目,於鏡中諦觀。次第召見,隨意驅分行持。三七日後,如不見形,謹節逐日用功,次第用七催大呪。
  七催節次
  第一催呪
  雲篆太虛,浩劫之初。乍遐乍邇,或沉或浮。五方徘徊,一丈之餘。天真皇人,按筆以書。元始下降,真文乃敷。先演洞章,次書靈符。昭昭其有,冥冥其无。沉滯自能痊,塵勞溺可浮。幽明將沉沒,由是升仙都。我今開雙目,洞視見虛无。天書長一丈,見形如細書。急急如靈寶天尊天心敕。
  第二催呪
  開明三景,是為天根。至无文不度,无文不生。急急如元始律令敕。
  通目真符
  天目大神,地目神君。百眼魔王,洞觀天尊。照徹八方,上見三清。八十一壘,深見微塵。鬼神兵吏,見吾見形。急急如玉清律令救。
  第三催呪
  日出東方,照見八方。萬物見形,天書金光。使我徹視,上合天罡。妖邪鬼炁,遠去他方。急急如律令。
  洞視催符
  耳靈耳靈,耳聖耳聖,要觀聽得分明。急急如律令。
  右自明字腳轉,念呪十遍止,出筆向上,朱書。
  第四催法
  左洞視童君,右洞視玉女,通目大神,混合真炁,灌我目睛。徹視萬里,洞見萬靈。急急如律令。
  右法向南托水,念呪九遍,吹入水中,洗耳目。
  洞視催符
  朱書一道吞服,一道洗目了,點水一二滴目眥中。
  第五催法
  太一秘呪,巡腔運魂,五頓皈神攝。
  右法念七遍,取北炁一口,使下脣自反,吹炁於面上,其變有大神通。
  催符呪曰:
  心中神,丹元君。長三寸,廣七分。着朱衣,繫絳裙。乘威德,顯至靈。通造化,達至真。住心中,莫離心。外有急速,疾來告人。急急如律令。
  念呪七遍,上清訣,北炁吹之,又念三十遍,吞服。
  右上清訣,北炁吹。
  呪曰:
  靈寶天尊敕,處分天王神王,龍王鬼王,衛護吾意,應變无方。急急如律令。
  第六催法
  望東北立,執符,祝曰:
  神虎戟飛運,招搖一統隨。
  再呪曰:
  神虎大聖敕,十方精光都一吸。
  念青玄天尊通目呢水,洗目。
  第七催法
  先念三十二天帝諱,至列言上清。次服三十二天玉字,搯玉清訣。
  欲服玉字,先存元始天尊在泥丸宮,念大梵隱語一遍,存天尊入心中。又念一遍,存天尊分明了在丹田中,左青龍,右白虎,上赤下白中黃。天尊入下田,乘五色獅子之上。又念一遍了,吞玉字入丹田中,存紅色了。呪曰:
  无上玄元,存道君對坐。太上道君。召出臣身中三五功曹。左右官使者,侍香金童,傳言玉女,五帝直符,直日香官,各三十二人,關啟所言。今日吉慶,長齋修行靈寶大法,洞視萬靈,徹視神鬼。願所啟上達三十二天元始上帝至尊几前。
  畢,服吞玉字,存呪中一切神靈入丹田,侍天尊左右,同升入泥丸,神即自出,在鏡中看之。
  再念三十二天,三十二帝,諸天隱諱,至列言上清,急急如元始天尊金口敕。
  觀畢,却存諸神,自目中入泥丸。
  洞視洗耳符
  洞視洗目符
  通耳目神符,燈下硃書,置浄水盂中,洗目,夜即見一切鬼神。洗耳,聞鬼神言語之聲。若不以此符洗耳目,即行諸符,難驗。即不得見鬼神。此符妙不可言。呪曰:
  天是吾父,地是吾母。日是吾兄,月是吾姊。太一是吾朋友,一切鬼神,是吾所使。吾今洞視,隨吾所敕。急急如律令。
  洞視催法
  青童奉命,降敕與臣。急急速與臣,通神徹視。占人卜物,應靈攝。
  面東,存青童持黃敕,下入水中,九呪九吹。
  又催法
  存左目中有一人,如帝王狀,著青衣。右目中有一人,若妃后,著青衣。存目中立。呪曰:
  青帝王母,神光徹視,外見萬神,內觀臟腑,
  祝了看之分明,存入二乳中。
  又催法
  每日吞服三十二天玉字,早晚誦《黃庭經》一卷。更於浄室中,以兩手捻眼四周,各令圓光出九次。呪曰:
  圓光分散,絳青紫雲。三炁徘徊,保爾眼根。徹視百靈,洞觀萬神。目中童子,明視賢真。若有通靈,同遊上清。急急如律令。
  呪畢,次手心熨眼。
  式訣
  入局。謂定息入室。坐謂自己坐案几。面前著。鏡。於壇上懸鏡,面前水。陽神在鏡,陰神在水,靈寶真人,仰某神,於此速見形。
  靈寶大法宗師
  靈寶承虛真君田筠,靈寶真人陸上真,上清妙行真人。
  局內召真榜須親寫
  靈寶洞視局榜
  今請法中籙內應干仙曹仙官靈宮,金童玉女,功曹將軍,使者吏兵,一切真宰。候本司朝真,罷列職排,立於此浄室中,聽候召請,一一分明見形,一如真司法令。
  用一牌,兩面寫今日入局-,今日不入局。洞視畢,即叩齒九通,復官。呪曰:
  向來所召官吏,復還所治,後召即到,一如故事。
  每日早晨及晚下,兩次入室,行持洞視。
  洞視集神
  東向平坐,左手戌文,叩齒二十四通,默啟
  心神崔宣,意神楊德興。速召集身中三部八景二十四神,五臟六腑,四支九竅,千二百形影,萬二千精光,三萬六千毫竅等神。並集身中,无令散亂。次叩齒,默念曰:
  大靈九宮,太一守房。百神叅位,魂魄和司。長生久視,塞滅邪凶。急急如上清律令。
  如洞視鬼神,懼即用此。
  右法齋戒吞服,克日成真,周而復始,可以役使仙靈,充務清浄。靈寶之道有三,上則有帝一迴風之道,付之於玉宸。中有中理五炁混合之法,付於五帝。下有十轉回靈之文,付之於諸真。三品之外,緒餘之者,以濟生度死為功,以招真致靈為法。夫學上道,希慕神仙者,莫不始於斯焉。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十四竟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十五
  靈寶洞視品
  洞視內行
  收神,後右生上三十六息。
  納息,先陽日左生二十四息。
  靈神,先陰日右減二十四息。
  現形,後左下生三十六息。
  陽日,先三十六息,成一爻,為乾。後二十四息,成一爻,變成坤卦。
  陰日,先二十四息,成一爻,為坤。後三十六息,成一爻,變成乾卦。
  兆每日吞服玉札,畢,端坐,調息,收神炁海,納息丹田。存腎中有真炁,如紅絲狀,在丹田中書中篇內四字。
  畢,用火候養,以鼻引天上青炁入臍下,畫成一陽爻,如丹砂色,排於氣海中。六次,引青炁成六陽爻。次以鼻引天上黃炁,入炁海,畫成一陰爻,再引天上黃炁六次,通為六陰爻,即止。鼻引炁時,微微心暗數之。陽日九息,陰日六息。不可太麤。引炁炁下不可咽。亦依送入六爻。畢,陽日左轉四十九,陰日右轉三十六,於炁海中,使炁調和。轉畢,叩齒九通,止。如有氛泄下氣,任其自然,不可抑止。
  洞視催法呪曰
  王母仙□攝,王母仙桃攝。王母真炁降,我今服仙□。令我到東家,我今服仙桃。令我到瓊瑤,得見東王父。王父敕青童,青童降我敕。王母降真炁,令我知吉凶,令我得洞視,徹見諸鬼神,變化無凝滯。王父真炁攝,王母真炁攝。
  精思法
  東王父,五色衣,絳冠,名無為,字君解。左有王喬,右有赤松子。居日中,號君阿,名伏羲,萬神之祖,萬炁之先。西王母,五色雲髻,名自然,字君思。左有圓光玉女,右有太陰玉女,太虛元炁之祖,萬炁之先。
  右當常行之。
  請官通目法
  重請弱水玉女,千四百人,衣白衣,為臣通達神影,知萬里吉凶。
  次存定中五色童子,千乘萬騎,喜相而入目中。次呪曰:
  左目童子名飛靈,右目童子名晨嬰。赫若天威放流星,朗睹無窮徹玉清。急急如律令。
  右每存童子,叩齒九通,念呪九遍,吸青炁嗽津三口,入肝中,以二手大指搯日君訣,抵目九過,止。
  仙人洞視法
  三日前齋沐,至三更月正中,不得不見月也。見月,上香。祝曰:
  臣某三元正日,上啟
  周將軍,太陰君,右晶水母,三天真卿,上清使者,光照六律神仙,布光月后,玄洞君,照日君,太極蒙翳君,上清三皇內真,三天佐命真皇,五明君元皇。領籍君臣,不敢煞害妄傷。願通右目洞視、見鬼神形狀,隨法進入,注大光明。從目入腦,從腦入目、往來無凝,悉得神仙。臣今受炁,願得如意。
  念畢,退後足,丁罡前行三步,閉炁,佇視月光,自鼻引月之光華炁,極方咽之了,即吐炁手中,揉洗左右目。再呪曰:
  迴風混合、法師降光,童子攝。
  誦畢,揉目,誦呪六度,即止。受持後自當日始,常以器收露水,凌晨洗目。如無露,以冰霜雪皆可用。凡用洞視之法,搯本師訣,轉一匝,却於本日辰搯住,閉左月,以右目視之,竚視不得瞬目,不得見尸穢。如避尸不及,若已見,即解之,朱書符置水中,洗目。
  洞視攝見法呪曰:
  天地日月照處,萬神現形。
  先書道言二字,念上呪。次念□□□□□□□,左七轉,便吸為吹炁在手中,揩眼,至妙。
  如攝召亡魂,即吹在紙帳及旛上。
  又法呪曰:
  左目神珠之池,右目玉珠之池。願乞神符神水,洗吾兩目。令其清明,遠視萬里。急急如律令。
  呪曰:
  天開地迷,問一知十,問十知百。神符入腹,心開意解,耳目聰明。急急如律令。
  符燒灰,清水吞下,訣東北炁。
  又洞視服玉字訣
  入靖,叩齒九通,坐調息八十一息。息勻,存元始上帝,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坐腎中央神龜上,王母丁甲侍衛,心丹如日。即依經存身坐青黃白三色雲炁之中,內外蓊鬱,上丹田青色,中丹田黃色,下丹田白色,內外如垣墻,冥合身室。存青龍從肝出立左,白虎從肺出立右,朱雀從心出立前,玄武從腎出立後,獅子六隻從後心出,白鶴六隻從頂出,羅列左右,光如虹蜺,洞照十方,日月照明,洞煥室內。存日月自兩目出,光明照室。頂生圓象,光映十方。日月光自大權出二道,上合圓,如光色。次存四方三十二天宮,金樓玉殿,在空中五色雲內。於宮內存天帝衮冕絳色,儼然而坐。如此分明,即自皇曾天始,一叩齒,一心拜,皆足。即密呪曰:
  無上玄元,太上道君。召出臣身中三五功曹,左右官使者,侍香金童,傳言散花玉女,五帝直符,直日香官,各三十二人出,關啟所言。今日吉慶,長齋清堂,修行至經, 無量度人。臣為洞視萬靈,徹視鬼神,所啟上達,逕御
  無上三十二天元始上帝至尊几前。
  畢,鼻引東方八天入肝,西方八天入肺,南方八天入心,北方八天入腎,次看日支,面本方天位坐,如交日。念呪曰:
  寂寂至無宗,虛峙劫仞阿。豁落洞玄文,誰測此幽遐。一入大乘路,孰計年劫多。不生亦不滅,欲生因蓮華。超陵三界徒,慈心解世羅。真人無上德,世世為仙家。
  再呪曰:
  雲篆太虛,浩劫之家。乍遐乍邇,或沉或浮。五方徘徊,一丈之餘。天真皇人,按筆乃書。以演洞章,次書靈符。元始下降,真文延敷。昭昭其有,冥冥其無。沉滯自能超,塵勞溺可浮。幽冥將出沒,由是昇仙都。
  發如是願者,伏為洞視萬靈,徹視鬼神,普度無窮,濟拔幽冥。念玉札一遍,吞隱諱又一遍,即存本天色炁氤氳。次見天帝,口吐本色光,同炁混合,一道直下,灌注頂門。以次及七竅一身皆滿。良久,仰看天方,有本天八色赤字,光明見空中。次兆以鼻引玉字,吸一字入心,引一字入脾,吸一字入肺,一字入肝,鼻引一字入腎,口吸一字入泥丸,一字入中丹田,一字入下丹田,八字畢。存入五脾三丹,赤色如火光。久久忽爾目睹夢見,內視分明,却是洞徹之祥應也。或清潔之士,日行八天,或一日一夜,取足便可。七日中見仙真,視鬼神也。存三田五腑五色紫光,照徹五臟七竅。畢八拜了,即起居行法。
  三皇總真幽天符
  書幽天符呪曰:
  九老帝君,仙都大神,三皇帝君,八座真靈。六甲直符,三官百靈。今服幽天神符,欲知未來休咎。告我心神,隨事報應,通聖通靈。急急如九老帝君律令。呪盡筆盡,搯玉清訣。
  通妙訣
  □□□□□□。三七日書篆吞服。畢,次書幽天符服之。
  三皇帝君洞視之符
  太上老君徹視符,以天開日服。一年見萬里。符書鏡上,照形恒東見西,見石中寶。
  太上八史洞視符
  丹書紙上,照日飲以清水送下。仍服符投水中,洗目,遠望千里。符投水中,向日所出。以投水中,目則遠矣。
  玉清通目法呪曰:凡遏飛星咽之
  天熒星靈,飛下臣身。鬼神徹見,混合至直。
  右服流星之光,法曰:凡受光炁,吞下丹田之後,却靜坐,觀丹田所得之炁盤旋,目丹田左升,上洗繞兩目之穢,復歸丹田。
  通目呪符
  光光明明,照見東靈。玄中之聖,聖中之神。神靈付真,與道合同。
  洗吞皆可,朱書黃紙上,東炁,玉清印。
  太上呪水洗目洞視呪
  日出東方,赫赫大光。神靈衛我,通目仙郎。吾降游廩,速付童厖。三元滿體,八神作疆。黃老律令,急令目光。炤轉世界,急用童厖。游廩童全,厖瑝。急急如律令敕。
  右法以昴日雞日清旦,望太陽,持七遍,取日炁吹水洗目,四十九次。寧神閉目,靜坐,少時開目,如此七日,便見鬼神。四十九日,即見天人。自昴日雞日受持呪水,早晨呪水七遍,日炁吹聖前,令男女洗五十次。
  又依前閉目,靜坐少時,忽令開目,即見天人鬼神。忌辛厭見事。畢,收法,呪曰:
  黃老律令,游童厖老。却收本局,恐泄神機。急急如黃老律令。
  以袖念呪吹目,袖拂男女面,次與餳湯服。右法七星神呪,每日望太陽,持七七遍,呪水服洗目。夜望北斗,七七遍,呪水服洗目。一百日,神童若步斗。子午卯酉時,各七遍,辟兵灾水旱,除彗孛妖星,延年長生,殺萬鬼,布炁,除百病。
  太上通明神符
  凡書符,左手結斗印,右手執筆,視筆呪曰:
  此筆最靈,天帝賜我。真仙衛形,辟怪除病。使我長生,書符呪水。保合利亨,急急如律令。
  畢,鼻引罡炁,吹筆彈訣。
  敕力敕力,單力白直。天監治頭,地監治足。人監治手,扁鵲治目。神符所到,萬病消縮。急急如律令。
  右符專治男女諸般目疾,大能明目通視。遇四立日,或寅申巳亥四始,月初一日,及甲子日,庚申日,並自己本命日,焚香向王方春冬也。依前法朱書,不限多寡,以多 無慊。每日臨用,以一道投净湯一盞中,浸洗兩目。投符呪曰:
  左目神珠之池,右目玉珠之池。今以神符投水,洗吾兩目,願乞令其清明,遠視萬里。急急如律令。
  畢,次以杖攪之。臨洗目,呪曰:
  日出東方,鬱鬱黃黃。神符作水,洗目痛瘡。為民毒炁飛揚,濁炁消亡。神符法水,洗目光明。急急如律令。
  祭井除氛其法神驗
  遇三會,或甲子庚申,三元八節,用栢湯茶酒各一十盞,時果奇花香燈,安設席位。上香,步斗,變神,對井念呪行持,取逐日所吞方位之炁,吹入井中。呪曰:
  小兆真人姓名,謹致祭于井中大神,井中童子,井中神將,井中靈炁,直井護井一切真靈。某以地泉靈炁,吞服洗浣臟腑,蕩滌穢氛,洗去耳目積塵積穢。水為神通,功成同賞,不敢負違。
  叩齒三通,誦攝井呪百遍,搯戌亥為訣。呪曰:
  溟池寒水,清清霐霐。氣利廣大,萬道日生。五方泉流,周流不停。普宣帝命,萬邦莫凌。敢有干瀆,刑以火鈴。急急如青玄敕命。
  步斗圍井禁邪
  如天罡,子則井之午,午則井之子,餘傚之。變神,步斗,趯七星入井中,想所步之星,飛流入井。步斗如常式。既步斗流星入井之後,以子午卯酉符,用桃板書,釘于井四畔立界,蓋免鬼炁忤井之炁也。則使水易得清浄靈明,學者宜究之。
  禁井真符
  右子地符,北炁吹,子訣。
  右午地符,南炁吹,午訣。
  右卯地符,東炁吹,卯訣。
  右酉地符,西炁吹,酉訣。
  造鏡祭獻
  夫造鏡之法,以紙剪圓鏡為用。次尋古鏡兩面,陰陽鏡也。以匣安之左右,不得留穢處,用香花酒果祭之。次用攝鏡呪,祝之祭曰:
  小兆真人姓名,謹致祭于某鏡中靈神,鏡中靈炁,直鏡侍鏡護鏡一切神靈。某受太上玄元寶鏡,洞照陰陽冥皓,神靈鬼妖,求與神通。某今祭爾神靈,爾等神靈,當使某目明耳聰,視聽徹達,洞及陰陽不測之機。功成同賞,必不負違。爾其神靈,惟其聽之。
  叩齒三通,以攝鏡呪呪百遍。玉皇訣,呪曰:
  太玄上皇,禁炁而澄。黃老鑄鍊,太上所靈。照見鬼神,洞及幽冥。神不匿炁,鬼不逃形。千和所列,百魅所并。敢有不見,滅跡殄形。應當速見,不得違令。鏡中之神,直鏡之靈。同功成日,飛升上清。急急如上清律令敕攝。
  祭印通靈
  兆擇吉日,命工開造靈寶大法司印,三天太上印,通章三天合同印,九靈章奏印,靈寶諸印,備香花酒果,各十二分,祭印中仙靈。呪曰:
  小兆真人姓某,謹致祭于印中大神。印中神仙,真炁真人,掌印靈官,直印玉女,直印玉童,直印仙兵,印中神仙。某受靈寶大法,管攝鬼神,呼召仙兵,通達徹視,與神偕遊,永為至人。惟爾印中仙靈、享此誠禮。助某道炁,功成同享,不敢負違。
  叩齒三通,念攝印呪百遍,搯都監訣。呪曰:
  神真炁真、炁真神真。神分太極,炁攝高清。玄印變化,妙應妙靈。急急如律令。
  無礙洞觀品
  夫學招真之道,當遐思遠覽,濳想內矚,坐觀無涯,洞想幽虛。幽虛三歲,中方審正,真神披朗,逆知未然,究觀極天之境,無幽不鑒,無上不關, 無下不眄。遂受太帝之號,由積感所降,豈生便任乎。
  兆以乎旦,天光未分,青輝始發之時,以兩手相摩令熱,拭兩目,皆三七過。叩齒二十四通,以舌舐蕩口內上下周匝,令津液盛生,咽炁九過。畢,以被通冠覆一身,安體定卧,令中方審正。當使內外寂寞,不聞音響。手掩兩耳,閉目,內存身見東方九萬里外之事,山川土色,草木禽獸,胡老之類,如在目前使分明。審正不定,更存,久久自然見也。既分明,便聞耳中有鐘鼓之聲琅琅。良久,仍見東嶽仙官,乘青龍碧霞,手把五芝,從玉女十二人,著飛青羽裙,齎青精玉飴,盛以金盤,授與我身。既見仙官,各禮而受之,即服覺其味甘。便更拭目,咽炁九過,止如此三年,目見萬里之事,耳聞萬里之音, 無不朗然,逆之方來吉凶禍福,年算長短之數。兆即身生異光,洞映表裏。真之道其法至妙。口口相付,不傳於文,兆宜閉口奉行。
  兆行還思,如上法內存,思見南方九萬里之外,山川土色,草木禽獸,越老之人,如在目前使分明。審正不定,更存,久久自然見也。既分明,便聽耳中有百籟之聲嘈嘈。良久,存見南嶽仙官,乘丹霞雲蓋,從玉女十二人,著丹錦飛裙,齎玄綱絳實。盛以金盤,授與我身。既見仙官,各禮而受之,即服覺其味酸。便更拭目,咽炁九過,如此三年,自然洞睹幽虛,目見萬里之外,耳聞萬里之音。久久為之, 無不朗然,逆知方來吉凶之事,體生玉澤,面有玉光。招真之道,其法至妙,帝君口口相告,不得文傳。
  兆次還思,如上法內存,見西方九萬里之外,山川土色,草木禽獸,玄老之人,如在目前使分明。審正不定,更存,久久自然見也。既分明,便聽耳中聞金鼓之聲鏘鏘。良久,仍見西嶽仙官,乘素霞飛輿,從玉女十二人,著紫錦飛裙,齎金液丹精,盛以金盤。既見仙官,各禮而受之,即服覺其味甜。便拭目,咽炁九過,止。如此三年,目視洞徹。察見 無窮萬里之事,吉凶禍福,朗睹未然,面有金容。招真之道,不得文傳,口口相授。
  兆還思如上法,內存見北方九萬里之外,山川土色,草木禽獸,羌老之人,如在目前使分明。審正不定,更存,久久自然見之。既分明,便聽耳中聞有銅鍾之聲琅琅。良久,仍見北嶽仙官,乘玄雲飛輿,手把五芝,從玉女十二人,著玄錦飛裙,齎瓊液琅腴,盛以金盤,授與我身。既見仙官,各禮而受之,即服覺其味苦。便拭目,咽炁九過,止。如此三年,洞觀八方,察幽究虛,坐見 無窮,身輕體明,坐在玄空。招真之道,極真難宣,口口相告,不得傳文。
  兆還存思如上法,內存己身徹見九天之宮臺,山川林木,飛龍走獸,雲涯無際之端,與眾真相接,群仙共言,審正分明。不正更思,久久自然分明。便聽耳中聞有五音絃磬之聲,如可聽聞。良久,因見中嶽仙宮,乘霞飛龍,從十二玉女,著黃錦飛裙,手把五色華旛,齎五芝丹精,盛以金盤,授與我身。既見仙官,各禮而受之,即服覺其味甘。便拭目,咽炁十二過,止。招真致極,妙法難可言宣。行之三年,洞睹幽虛,徹見玄冥,算祿壽命。吉凶之兆,一身洞達,面生玉光。口口相告,不得文傳。存思五方既畢,起坐,東向,叩齒九通。祝曰:
  萬化混生,玄綱御空。回輪無聲,運轉四方。流光萬里,洞觀空洞。三清寶耀,飛霞鬱房。晨精玄注,九竅開通。四會八達,存虛招無。令我神慧,明究吉凶。驂駕玄輿,綠軿飛玄。上昇太晨,進拜玉皇。
  帝君內存招真洞視,觀天上法事畢,於此立驗之妙,殊於眾用。中方審正,一心存念,入室百日,便有彷彿將來。三年,神真洞徹,元不朗然,萬不一遺,可謂無中希真,真為之降。其道幽微,非世所論,故口口相付,不傳於文。人貴祿位,我貴此道,四海之中,欲易吾法,吾未聞也。吾道不死之根,遂知未然,洞鑒幽虛,仰測 無窮,聽徹萬里,妙趣傍通天下之奇,豈復過乎。有得之者,克乘綠軿,飛霞玄蓋,上昇帝宸,惟在寶祕。慎勿妄宣,違負盟科,泄漏真文,下及一身九玄父祖,同充長役,身沒幽泉,負考三官,艱苦被受。明戒之焉,佩受紫度炎光,修學存真招真洞視之道。恒於別室寂處,不關人事,靜念,存思天下四方萬里之外,山川林木,草澤禽獸,人民夷羌傖老異類,皆來朝拜己身。又思我兩目流火之光,如天奔星,煥落赫耀,光充萬里之外。四方山澤,淮濟林木,皆隨光消除,極天清陽, 無復塵穢。目睹無極之鄉,周遍洞達,無所不關,皆令分明審正。便叩齒九通,仰祝曰:
  玄光內映,洞鑒無窮。微視達聽,九戶開張。流精奔激,萬里清通。坐睹自然,逆究吉凶。得乘飛霞,上登太空。
  畢,引炁,咽液七過止。若能修行此道,百日之中,便有彷彿將來。三年,目睹空洞,坐見萬里之外,耳聞萬里之遠。至極妙道,非可文傳,口口相付。竊之者風刀立至,魂死 無生,九祖長役鬼官。戒之戒之。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十五竟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十六
  遏絕魔試品
  玄師曰:凡學士行持洞視,多致群魔所惱,遂乃退敗功力。如見美貌靈妃,不可熟視,多是三官五帝,玉童玉女,察人功過。亦有清靈善爽魔軍變化,故來惑人。或作鬼怪,變現百種魔試,欲人大功不成。及內人親戚間阻,皆魔鬼使然,欲其中道而廢。常誦元始靈書中篇,及五天魔王大呪,自青天魔王至列言上清,及三界魔王歌章,遏絕魔試,則不退心。百日積十萬遍,入靖洞視,先持誦金闕玄元道君,滅九十種外道一百八十種大魔智慧神呪,及召辨魔玉女,別其真假。書五方驅魔符於旛上,持於五方,然後方可洞觀百靈,徹見十方。功成行滿,名書玉清,長生久視,天魔拱手,萬神敬伏三官選舉,升為真人。若有婬穢嫉妬,是非通同,始勤終怠,前功漸棄,身役鬼官,殃累九祖,戒之戒之。
  滅魔智慧呪曰:
  天地雜炁,生諸妖邪。常以正道,除去氛祲。第一思惟,无我无主。諸法皆空,不可轉相。一實境界,飛魔鬼神。知所住處,實知方便。假空有故,法性理性。湛然常住,无有去來。一知實故,二知魔故,三除相故,四分別空。元亨利貞,邪不干正。臨兵鬥者,列陣前行。急急如上帝律令敕。
  右法先叩齒十二通,密誦不拘以遍數。所有諸魔,應時發善念,稽首於座下。若欲除滅,即廣持遍數,其魔望塵遁走,隨呪消化。
  青帝御魔總真靈符
  右符吏啟華,領兵九十萬人,守衛其文其符。并赤書真文,以春甲乙之日,朱書紫上,置於東方,禳却萬灾,保鎮無窮,召延嘉祥,物阜時康。學道之士,以時服之,三年之後,生青玉之英於肝府之中,光映形外。道成,青帝召迎。至誠佩之,永消殃患。
  赤帝御魔真靈符
  右符吏明真,領兵三十萬人,守衛其文其符,并赤書真文。以夏丙丁之日,朱書青上,置於南方,禳却萬灾,保鎮无窮,召延嘉祥,物阜時康。學道之士,以時服之,三年之後,生赤玉之英於心府之中,光映形外。道成,赤帝召迎。至誠佩之,永消殃患。
  白帝御魔總真靈符
  右符吏茂成,領兵七十萬人,守衛其文其符,并赤書真文。以秋庚辛之日,白書黃上,置於西方,禳却萬灾,保鎮无窮,召延嘉祥,物阜時康,學道之士,以時服之,三年之後,生白玉之英於肺府之中,光映形外。道成,白帝召迎。至時佩之,永消殃患。
  黑帝御魔總真靈符
  右符吏守元,領兵五十萬人,守衛其文其符,并赤書真文。以冬壬癸之日,黑書白上,置於北方,禳却萬灾,保鎮无窮,召延嘉祥,物阜時康。學道之士,以時服之,三年之後,生玄玉之英於腎府之中,光映形外。道成,黑帝召延。至誠佩之,永消殃患。
  黃帝御魔總真靈符
  右符吏協冥,領兵一千萬人,守衛其文其符,并赤書真文。以四季戊己之日,朱書黃素,置於中央,禳却萬灾,保鎮无窮,召延嘉祥,物阜時康。學道之士,以時服之,三年之後,生黃玉之英於脾府之中,光映形外。道成,黃帝召迎。至誠佩之,永消殃患。
  滌穢除垢
  凡行持洞視建局,當先預期齋戒。至期日請師開局,備列香茶酒果十二分,祭告法中籙內仙曹,才行持。之後不得吊喪,入產穢猪圈,戰場刑獄之所,及見屠宰,六畜交合。如遇親戚有吉凶之事,當依上清金根寶書,煉度親眷,魂神超生。然後沐浴解穢,再入室行持。若或出入不得已,誤有觸犯仙禁,殗穢之時,須罰功斷事,二十四日。然後沐浴入室,再得行持。若正當行持之時,設有雞犬僧尼,孕婦穢污之人,觸犯壇禁,前功並棄,作穢之者必致滅亡。設有此事,急當燒香,詣聖前,脫巾叩頭,搏頰二十四次。再拜念:
  十方大慈救苦天尊,太一救苦天尊,三皇內諱數百遍,呪水解穢。念浄天地呪,噀洒浄,免政損害人物。三日後,再得行持。兆每日侵晨,用水一盂,念呪,面北取炁,吹入水中,以水吞符。仍用水自嘆身。呪曰:
  天河灌東井,石景水母精。五方生旺炁,凝結華蓋形。拘魂制七魄,一洗五濁清。
  解穢真符
  呪曰:
  神仙沐浴炁芬芳,洗除厭穢令消亡。日為將軍,月為司馬,教我通目,无不見者。急急如律令。
  符朱書,先寫三箇日字,次寫斗名,次念呪七遍。書畢,吞一道。次以水傾一半在地上,即步自水上過。呪曰:
  履玆三清水,洗滌五濁泥。身騰无色境,灌溉上天池。
  解穢畢,方可入靖,行持洞視及上道大法。
  起居存修
  兆每夜過子時起牀上,面南披衣坐,兩手各搯五帝訣紅杏,叩齒三十二通,存心為唐將軍,左腎為葛將軍,右腎為周將軍,四靈神將在吾左右前後,青龍自肝出目立左,白虎自肺出鼻立右,朱雀自心出口立前,玄武自腎出耳立後,唐將軍出心靈絳府,葛將軍出左腎左玄宮,周將軍出右腎玄元宮,各領兵騎八十萬人,羅列在吾左右。心拜三十二過,叩齒三十二通,存見三十二天帝君。密呪曰:
  无上玄元,太上道君。召出臣身中三五功曹,左右官使者,侍香金童,傳言玉女,五帝直符,直日香官,各三十六人出,隨吾首陳。急急如元始上帝敕。
  次存南方火星三人,絳衣,歸心,赤色。 東方木德星九人,青衣,歸肝,青色。西方金星七人,白衣,歸肺,白色。北方水星五人,皂衣,歸腎,黑色。中央土星十二人,黃衣,歸脾,黃色。三魂七魄,三萬六千神,俱在體中。呪曰:
  魂神澄正,萬炁長存。不經苦惱,身有光明。三界侍衛,五帝司迎。萬神朝禮,名書上清。急急如元始上帝敕。
  次存想左日右月,星辰羅列在上,漸漸自天門入玄臺宮,絳闕宮,洞徹內外,光照一室。畢,則黃老君著紫色衣,坐中黃宮臍下。无英公子著紫道衣,居左。白元尊神著白衣,居右至。則守之,使炁綿綿,自鼻入,閉口勿吐勿泄,徐徐行之,飛升上清。仍存左腎青色炁,一道青光,遊於左脊縷,直至腦後,入左目,穿右目。次存右腎黑色炁,一道變紫光,遊於右脊縷,直至腦後,入左目。呪曰:
  兩睛眼目,水墨之符。真炁入眼,徹視虛无。洞觀三界,真仙同塗。
  右營目各九過,欲行洞視。
  洞視起居
  夜卧覺,急閉目常。更叩齒九通,咽液九過。畢,以手按鼻之左右上下,數之十過。呪曰:
  太上四明,九門法精。耳目玄徹,通真達靈。天中玄臺,流炁調平。驕女雲儀,眼瞳英明。華聰晃明,百度渺清。保和上元,徘徊九城。五臟植根,耳目自生。天臺鬱素,柱梁不傾。七魄澡煉,三魂安寧。赤子携景,輒與我并。有敢掩我耳目,太上當摧以流鈴。萬凶消滅,所願必成。日月守門,心藏五星。真皇所祝,群嚮敬聽。
  畢,咽唾青色入肝,九過。摩按面目,令小熱。以為常。卧覺輒按祝,勿失一卧也。令人耳目聰明,強識豁朗,鼻中調平,不唾津涕,面有童顏,制魂錄魄,却辟萬魔。
  又法
  先按眉內角兩頭骨凹處,三九過。以兩手陰按之,用中指痛按之。祝曰:
  開通天庭,使我長生。徹視萬里,魂魄反嬰。滅鬼却魔,來致千靈,上升太上,與日合并。得補真人,列象玄名。
  又法
  服玉字畢,先按又摩,指掌拭目,使二手合於頂中,三九次,存青紫絳炁,出於目前。再祝曰:
  眼童三雲,兩目真君。英明注精,開通清神。太上雲儀,靈嬌翩翩。保利雙闕,啟徹九門。百節應響,朝液泥丸。身升玉宮,列為上真。有掩我耳目,大上將摧以流鈴。徹視萬里,洞見鬼神。急急如律令。
  子午二時行畢,亦可常行。使人耳目精明。兩手捻中指上節,每呪三遍,北炁吹掌上。是大指下為掌。熨眼,至腦後。如此再念三遍。依前北炁,呵吹掌熨眼,又呪九遍,吹水中,以中指點水滴眼中,每日一次。
  洞視入局批降
  凡欲批報審章等事,先將紙書:天无浮翳,四炁朗清,冥慧洞清,明炁四騫四符。書時存東南玉京山,數百萬丈,日月朗明,星宿晃耀。搯玉清訣,取炁吹筆,念一字寫一字,重疊成符,投水中,洗目。如書符不及。地中取净土,念呪十五次,呪土況於水中,攪轉澄清,洗目了。將所請文字,露於地天下、燒香,祝所發去者靈官玉女了。再搯訣,念玉音攝炁呪,吹文字,念五帝諱,取東炁吹。須是看得上件文字。如天碧色,罩於紙上,乃是真炁垂降。如未,再念呪。青色為度。然後念呪九遍。
  結空成梵,真炁自生。赤書玉字,八威龍文。保制劫運,使天長存。梵炁彌羅,萬梵開通。
  取天門炁吹紙上,於紙看未分明。
  玉音攝炁,靈風聚烟。紫虛鬱秀,輔翼萬仙。千和萬合,自然成真。
  混洞赤文,无无上真。元始祖劫,化生諸天。開明三景,是為天根。上无復祖,惟道為身。五文開廓,普植神靈。无文不光,无文不明。无文不立,无文不成。无文不度,无文不生。急急如元始上帝敕。
  取天門炁,吹紙上,看。如初學之人,一二分目力,如蟲竇路,或隱或起紙文。若三分目力,如牌子字,每一劃兩邊高起,中間如渠,內有淡淡水墨路。如四分目力,見淡墨路子。五分目力,其路如青色,或淡粉紅,或淡黃色,或如淡墨。靈炁盤旋於紙上。五分以上目力,漸見紅色。至十分目力,多黃色。如上件字劃未甚分明,再念呪吹,直至依得上件分數格式,不至紊雜,方始合格。然後再念无文不光呪。若見烏黑,當念无文不明呪,取炁。直至字劃半見半隱,分得字劃,方可模寫。如未分明,再念呪吹,及洗目祝靈官玉女并神虎呪。初間行持,但分得字劃,得一二十字即止,不得貪多。每日漸進十數字,不要退了目力。其所退目力,往往緣模字太多,體倦神痕,認字不真,便行書札。文意皆錯,真炁變亂,或如蟲竇,或如牌路,或如鳥文,所以不定,錯失目力。蓋天書文篆,真炁結成,千萬慎之。如一百刻中二百刻,目力不退,方始目力定,然後可進。先念五方呪,書五符,謂之靈寶五功符,吞下。分陰陽日,將玉札服,即便看,多增目力也。
  入局領事
  右每日入局,先念入戶呪曰:
  四明功曹,通真使者。侍靖玉女,傳言玉童。為臣通達,道室正神。上元生炁,入臣身中。令臣所啟,皆得上聞。
  默。畢,叩齒十二通,入戶右腳先行。至聖前,叩齒九通,九拜,左手三捻上香。曰:
  玉華散景,九炁舍烟。香雲密羅,上沖九天。侍香金童,傳言玉女。上聞帝前,令臣所啟,成賜如言。
  然後隨心所祝了,步斗至斗口中,九拜長跪,奏密表了。從頭呼祝,應干法籙中仙曹。遍曰:汝等候吾朝真罷,吾入局治事,當須分明現形,顯白報應,不得有違。祝畢,存仙曹盡在左右。方始搯訣,依次第行持。依陰陽日,吞玉札,洗眼目了。然後端坐,據案吞通目洞視符,及攝召符。面前安紙一張,摺三片,分三日。謂如今日係七月初七日,入局,合有上天降下文字,中下二界神衹,呈到公事。或仙曹有呈覆事件,請主靖仙官,靈官玉女主者批上。良久,香上一一存見分明。少頃,即依洞視法念呪,吸青色及白體文字露,念呪分明,一一模寫,看有甚事。俟晚朝理會出靖,念出戶呪曰:
  出陰入陽,萬神開張。關啟事畢,請閉黃房。侍靖玉女,明備神軒。
  呪畢,出戶,先左足入戶,勿返顧。顧即來邪炁,所奏不達。先拜九拜,拜時閉炁。拜之出戶,勿返顧。顧即忤真炁。勿踏戶限,勿使竈中火,勿以口吹香,皆天之大禁,罰即考身。如所批之事,與師友議之,大段理會。未得,須再批審候報應,晚朝斷也。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十六竟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十七
  佩服內音品上
  爾時太上於赤明初年,命天真皇人,傳授諸天內音真法,安鎮萬天,立定乾坤,文制星辰,日月成立,萬天及諸萬聖,同於萬類萬物,皆受太上靈寶所成, 受元始天尊真炁,方得生成。各隨本性,而受其名。謂此法能度天上人間萬靈,及於一切得道聖眾,皆稟內音真法,大禁之炁,乃成大道。人若遇此內音大道正法者,悉能上昇。所謂一切大聖,皆得內音真法,而成聖也。
  天真皇人曰:天上地下,謂此音無所不辟,無所不禳,無所不度,無所不成,此是天真自然之音,是名諸天內音真法,自然成立天地乾坤也。若遇此法時,須要上合於天,下合於地,中合於人,更能舉動方圓,言不傷物,掌行損己救物之道。如此修行,方可行諸天內音真法,自得飛昇上天之道。謂明諸天諸帝諸王諸聖,皆從諸天內音真法,而成仙官之位。此法妙重,諸天齊功,上天度人所寶,不傳下世,所謂內音之法。故知元始天尊,四萬劫一傳下世。此明八功上音,皆是諸天宗範。謂明此音,是昇天法。故入聖之根,長生之門,是上天之路。且人萬劫,遇此法者,一身得道昇天,更能度於九玄七祖,皆得神仙之道。謂明此法,天上人間,一切聖賢真靈, 無有不從此成高真之道。所謂此音度人無量,為萬道之宗,得道成真,有如雨霧,功算不知其數。又喻云:似人間天子萬官受位,若離天子,無由得官。有似萬天真聖,若離元始天尊,無由得道。謂明此法,住今四百萬年,再降人間。若有人遇此法者,獨行三界,升入金門,與天齊年,所有靈寶諸天內音玉訣真法,俱列如後。
  東方九炁青天八會書音
  太黃皇曾天
  皇曾天中第一、第二、第三三字,皆仰書玄都長樓之上,具文以正天地之度數,主召十方眾真大神。其次第四、第五二字,仰書帝君遊臺南軒之上,主空無之中,生自然神真。其次第六、第七、第八三字,書日月之門,主通九幽之光,開長夜之府。字皆方一丈,八角煥明。
  天真皇人曰:修飛仙之道,當以月十會之日,朱書皇曾天中第一、第二、第三字,向王服之,呪如法。百日萬神朝己。以月十五、三十日,朱書第四、第五二字,向王服之,呪如法。服之二十四年,神真並生,生死皆得上升帝君遊臺之上。以月上下弦望之日,朱書第六、第七、第八三字,向月服之。八年身內有光,面作金色,生死皆得上升日月之館,受煉而仙。佩其文,三官 無復惡對之錄,名書皇曾天,隨運生死,億劫無窮,其法妙重,與天齊功。
  大明玉完天
  玉完天中第一、第二二字,並書天西北闕之上,主天地劫數之期。其次第三、第四二字,則書三界之門玉扇上,始開之分度。其次第五、第六二字,書紫微上館,主罪福之場,開生死之門。其次第七、第八二字,書北元玄斗之中,主制天關輪轉之度。天書皆方一丈,八角煥明,王完天中。
  天真皇人曰:凡修飛仙之道,當以戊戌、戊辰日,朱書玉完天中第一、第二字,向西北服之,呢如法,皆得隨運生死,劫劫化生,位齊飛天。以本命日,朱書第三、第四二字,向本命服之,呪如法,百日地官削死,三界保仙,生死皆得俓昇三便之門。又以甲子之日,朱書第五、第六二字,向北服之,呪如法,百日三官削落罪簿,上天勒錄於司命曹,幽魂則出長夜之戶,受度更生福德之堂。又以立秋、春分之日,朱書第七、第八二字,向王服之,呪如法,七年玄斗記名,列仙帝宸,七祖皆得駕乘羽之輦,以昇玉宸之宮。佩其文九幽則 無宿對之魂,長夜無復八難之根,生死普受開度,逍遙玄臺,七寶林中。
  清明何童天
  何童天中第一、第二二字,題金車上宮,主人生死圖錄功過之根。其次第三、第四二字,題玉京七寶玄臺,主萬仙朝禮之儀。其次第五、第六二字,題九靈之館,主天地大期改易之運,門玄化之牝,敷廣度之功。其次第七、第八二字,題北元玄門之上,主天地之炁,御興廢之端。天書皆方一丈,八角煥明,何童天中。
  天真皇人曰:凡修飛仙之道,當以七月七日,朱書何童天中第一、第二二字,向王服之,呪如法,百日則九府削罪於地簡,玄都記名於金文,死者即得開度於九幽,魂神上升南極之宮。
  又以八節之日,朱書第三、第四二字,向北服之,百日三界神真來朝己形,生死逍遙七寶林中。
  又以戊戌、戊辰日,朱書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四字,向西北服之,大運之灾,皆得過度,水火之厄,隨運更生始天之中。
  玄胎平育天
  平育天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四字,並題太極上宮青華之門,主眾真玉女誦詠五和之音。其第五、第六二字,題洞元之臺,主天中慶雲之暉,制和八音之章。其第七、第八二字,題洞靈上館,主御帝君遊觀八極,制天魔王,開度真人,天書皆方一丈,八角煥明,平育天中。
  天真皇人曰:凡修飛仙之道,當以甲子朱書上四字,向王服之,百日則得女遊戲其房,誦詠感徹,降於帝王。又以春分、秋分二日,朱書第五、第六二字,仰天存白雲而服之,百日面有玉光,神仙交通。又以十齋日,朱書第七、第八二字,向王服之,二十四年則生死同升,遊行八極,變化八方,逍遙玄都七寶林中。
  元明文舉天
  文舉天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四字,書天三便之門,主天地元數之黑,開大有之關,通龍漢之真。其第五、第六二字,書融生之臺,融生是南極上元之遊臺也。主諸真人玉女,散五和之香,以□天中之文。其第七、第八二字,書紫陽之館,主靈風之黑炁,迅慶雲之輪。天書方丈,八角煥明,文舉天中。
  天真皇人曰:凡修飛仙之道,以戊戌、戊辰日,朱書文舉天中第一來四字,向天門服之,生死皆得度陽九之灾,主更始之中,上遊三界之庭,身入二便之門。又以十齋日,朱書第五、第六二字,向本命服之,百日玉女下降,萬神居身。又以太歲之日,朱書第七第八二字,向南服之,八年體生玉光,有自然之香,萬真交遊,玉女在房,皆得遊於紫陽館中。
  七曜摩夷天
  摩夷天中第一、第二二字;書玄都玉關之上,主飛開大有之光,而洒自然之靈。其第三、第四二字,題紫微臺,主開九幽之戶,而出長夜之魂。其第五、第六二字,書北靈之館,□□□於空洞,制萬魔於帝庭。其第七、第八,書北極,主生死圖錄,善惡簿算。合八字,皆方圓一丈。
  天真皇人曰:凡修飛仙之道,以本命之日,朱書上二字,向本命服之,一年生死皆與飛天齊功,命過不經地宮,徑登玄都上宮。又以庚申、甲申之日,朱書第三、第四二字,向西北服之,七祖百日皆得去離長夜,上登朱陵之宮,八門也。又以五月五日中時,朱書第五、第六二字,向南服之,二十四年皆得遊行文舉天中,召魔制靈,威服百萬。又以七月七日,朱書第七、第八二字,向本命服之,百日北帝削死錄,南宮上生簿,記算司命,生身受仙,尅成真人。
  虛無越衡天
  越衡天中第一、第二字,書元始玄臺之上,主天地開閉之紀綱,維羅八極之道。其第三、第四二字,書北上玄關之門,主度運之炁。其第五、第六二字,書天西北門上,主五篇真文,隱明之運,開生死之期。其第七、第八二字,題九夜之臺,主死魂歸靈,受生還人,生死算錄,億劫緣根。
  天真皇人曰:凡修飛仙之道,以本命之日,朱書上二字,向天門服之,制身神,與運生死,長落福中,不得去離。又以行年之日,朱書第三、第四二字,向地戶服之,制身精炁,與運生死,長居南宮,不離身形。又以太歲之日,朱書第五、第六平字,向太歲服之,八年五、臟並生紫光,萬神並煉、生死成仙。又以冬至日,朱書第七、第八二字,向北服之,九祖皆得去離幽夜,上升南宮,身與元始同運,輪轉億劫不絕,飛天同功。
  太極濛翳天
  濛翳天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四字,書龍山九折之柯,長樓之上,主帝君遊觀俯仰之儀。其第五、第六二字,書北斗玄臺,主生死命籍。其第七、第八二字,書南斗長生宮中,主死魂度入南宮,制受鍊之神,更生之名也。
  天真皇人曰:凡修飛仙之道,以八節之日,朱書上四字,向王服之,二十四年帝君下降,上真諸房。又以五月五日,朱書第五、第六二字,向北服之,北斗削落死籍,度名生宮。又以七月七日,朱書第七、第八二字,向南服之,南斗校取魂,而煉度生宮,體入自然福堂,受祿天厨也。
  南方三炁丹天八會書音
  赤明和陽天
  和陽天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四字,書洞陽之館,主諸真人及得道者,受煉之人,給其羽儀,而登真之名也。
  天真皇人曰:凡修飛仙之道,以五月五日,朱書上四字,向本命服之,五年則身躬澄正,內外光明,却穢致真,神明交通。又以七月七日,朱書第五、第八四字,向太歲服之,五內結仙,頂有圓象,萬神侍衛,羽儀自然,但登真人,遊宴太清也。
  玄明恭華天
  恭華天中第一至第四四字,書玉京山玄臺之上,主天元開運變化之靈。其下四字,並書南極上元宮中,主生死功過,算命簿祿,合八字,皆方一丈,煥明恭華天中。
  天真皇人曰:凡修飛仙之道,以立春日朱書上四字,向東服之,八年萬神見形,變化八方,隨運生死,億劫長存。又以本命之日,朱書下四字,向太歲服之,百日三官削死簿,南宮書生錄,九幽開九祖之魂,朱陵迎更生之形,萬劫皆在七寶林中。
  耀明宗飄天
  宗飄天中第一至第四四字,書天西南龍澤之山,黃房之室,主開朗日月,飛天真人因錄其功。其第五、第六二字,書日月上館,主三光分度,盈縮之數。其第七、第八二字,書天中心玄門之上,主四方 無極世界分度之期。合八字,皆方一丈,煥明宗飄天中。
  天真皇人曰:凡修飛仙之道,以本命之日,朱書上四字,向南服之,身得過度陽九之灾,驅除之中。又以月上下弦之日,朱書第五、第六二字,向日月服之,生死皆離時冥,恒處光明,萬穢所不能傷。又以太歲之日,朱書第七、第八二字,向太歲服之,生死得周旋 無色世界,不拘五苦之難,逍遙忻樂之中。
  竺落皇茄天
  皇茄天中第一、第二二字,並書紫微上宮,主天門開明之期,度□人之名。其第三、第四二字,書北帝寒靈之窗,主萬魔之精。其第五、第六二字,書三便之門,主制雲中歌謠之鬼。其第七、第八二字,書南北二斗之門,主生死善惡功過之名。合八字,皆方一丈,煥明皇笳天中。
  天真皇人曰:凡修飛仙之道,以春分之日,朱書上二字,向東服之,生死皆得度入朱陵,受號為仙人。又以立冬之日,朱書第三第四二字,向東北服之,百日萬鬼朝見,敢有干試,學道自正,神真自降。又以八節之日,朱書第五、第六二字,向天門服之,則詠誦朗徹,上聞九天,萬魔降伏,道備成仙。又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朱書第七、第八二字,向王服之,百日北帝削死籍,南斗書仙名,生死皆得飛天真人。
  虛明堂耀天
  堂耀天中第一至第四四字,書玉京九陽之臺,主飛天真人朝禮之典,其下四字,書浮洞陽上綰,主諸學人受度之品。其八字並方一丈,煥明堂耀天中。
  天真皇人曰:凡修飛仙之道,當以八節之日,朱書上四字,向王服之,生死皆得上朝玄都之宮,受飛天灌五雲之華,而成飛天真人也。又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朱書上四字,向南服之,則魂神受煉,炁自澄正,八景備守,共舉人身,上昇玄都之上,騫林之中也。
  觀明端靖天
  端靜天中第一字,書天關之上,主四時之炁。其第二、第三、第四三字,書北斗玄關之上,主眾真朝宴之儀。其第五、第六二字,書金闕北壁,主制天魔。其第七、第八二字,書三便之門,主學者應度之人。合八字方一丈,八角煥明,於端靜天中。
  天真皇人曰:凡修飛仙之道,當以八節之日,朱書上一字,向王服之,百日萬灾不能傷,毒癘不能干,與四時休和,洞明自然。又以八節之日,朱書第二至第四字,向王服之,百日萬神朝身。又以立冬之日,朱書第五第六二字,向東北服之,萬魔降伏,鬼精束形。又以七月七日,朱書第七第八二字,向本命服之,南上書仙名於玉簿,出幽魂於地下,身入法輪之門,遊宴開明之戶。
  玄明恭慶天
  恭慶天中第一字,書紫微之宮北壁之上,主領萬神事。其第二字,書南華宮,主致神龍王儀典。其第三至第六四字,書三便之門,主生死圖錄,總仙度品格。其第七、第八二字,書南極宮中,主炁煉度典儀。合八字方一丈,八角,煥明恭慶天中。
  天真皇人曰:凡修飛仙之道,當以正旦一日,朱書上一字,向東服之,則萬神侍衛,威制十方。又以立春日,朱書第二字,向東服之,八年神龍為使。又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朱書第三、第四至第六四字,向南服之,百日北帝削死籍,三界度仙品。又以夏至日,書第七、第八二字,向王服之,百日面有玉光五內結仙。
  太煥極瑤天
  極瑤天中第一至第四四字,書玉京七寶臺上,主諸真人遊行儀典。其下四字,書紫微宮中,主死得道人。八字八角,煥明極瑤天中。
  天真皇人曰:凡修飛仙之道,當以八節日,朱書上四字,向王服之,修齋行道,萬神侍衛,誦詠朗徹,眾真下降。又以本命之日,朱書下四字,向太歲服之,三官削罪地簡,紫微書名仙錄,玄都紫微宮中。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十七竟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十八
  佩服內音品下
  西方七炁素天八會書音
  元載孔昇天
  孔昇天中上四字,並書南極玄窗之上,主諸得道人受煉品目。其第五、第六二字,書南極洞陽之館,主得道人受煉遊仙品目。其第七、第八二字,書南上北窗上,主制萬魔干試之炁。合八字,皆方一丈,八角,煥明,孔昇天中。
  天真皇人曰:凡修飛仙之道,當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朱書上四字,向南服之,身體生津,內外光明,萬神鎮宮。又以本命之日,朱書第五、第六二字,向本命服之,三官削罪錄,南宮度仙名。又以立春之日,朱書第七、第八二字,向北服之,萬魔降伏,鬼精滅爽,神真總歸,身飛太清。
  太安皇崖天
  皇崖天中上二字,書金闕之南,主天地開闢之運。其第三、第四二字,書大羅之上通真之房,主諸塵穢之炁,總得度之名。其第五以下四字,並書南宮福堂之上,主飛天得道人高下品秩。合八字,方一丈,八角,煥明,皇崖天中。
  天真皇人曰:凡修飛仙之道,當以太歲之日,朱書上二字,向東服之,生死皆得,隨運往來,光明不絕。又以八節之日,朱書第三、第四二字,向王服之,萬穢清蕩,神炁澄正,名書朱宮,仙官來迎。又以七月七日,朱書下四字,向南服之,太極度仙品,九靈記橋堂,生死皆受自然之厨,懽樂七寶林中。
  顯定極風天
  極風天中上二字,書月宮之陰,主天王遊宴之儀,制月光之散輝。其第三、第四二字,書玄都紫房,主天地劫會之期。下四字並書玉京玄臺,主生死錄籍,善惡功過。合八字,皆方一丈,八角,煥明於極風天中。
  天真皇人曰:凡修飛仙之道,當以生月三日,朱書上二字,向月服之,三百日面有金容,身有光明。又以八節日,朱書其下二字,向西北服之,皆得過大小劫會,天地之灾。又以太歲之日,朱書其下四字,向本命服之,百日三官除地簡,南宮記仙名,二十四年,當以三色之雲,迎子上升景星之庭。逍遙太元之中,位為景霄真人。
  始皇孝芒天
  孝芒天中上四字,並題南上朱闕,主生死開度,解善惡緣對,赤簡之錄。其下四字,並書日之上館,主得度之人,受煉之容,披九幽之戶,入更生之門。合八字,皆方一丈,八角垂芒,煥明,孝芒天中。
  天真皇人曰:凡修飛仙之道,當以本命之日,朱書上四字,向本命服之,百日九幽削宿簡,南宮記仙名,生死滅度,世生福堂。又以月十五日正中,朱書其下四字,向日服之,三年日童下降,面有日光,滅度則得受煉而更生,大運滿則得駕乘飛景之輿,遊三界之上,太寂之庭,七祖同福,世世生仙。
  太皇翁重浮容天
  翁重天中上二字,題玄都九層長樓,主召天中之魔。其第三、第四二字,題三便之門,主制天中魔王謠歌之音。其下四字,題北虛上館,主治萬鬼之牢。合八字皆方一丈,八角垂芒,煥明翁重天中。
  天真皇人曰:凡修飛仙之道,當以齋日行道求仙,朱書上二字,向北服之,則萬試不干,真靈即降。又以入山請乞,及誦經之日,朱書其第三、第四二字,向東北服之,則詠誦朗徹,上天遙唱,心神澄正,七年成仙。以惡夢反為百鬼所害,朱書第五至第八四字,向東北服之,百鬼束形,三官攝妖,精邪自滅,神真降身,輪轉運足,剋成上仙。
  无思江由天
  江由天中上四字,題九天玉闕之上,主四時之炁,陰陽之數。其下四字,則書明真之臺,主滅度之錄,領更生之人。合八字皆方一丈,八角垂芒,煥明江由天中。
  天真皇人曰:凡修飛仙之道,當以八節之日,朱書上四字,向王服之,則與四時之炁,混同自然,經灾不滅,履害不傷。又以本命之日,朱書下四字,向本命服之,則九幽削死錄於地簡,上生名於南宮,七祖同福,長入懽樂之堂。
  上堞阮樂天
  阮樂天中上二字,書紫微臺北軒之上,主得道者之品格。其第三至第五三字,書南陽之臺,主校幽夜之錄,開度更生之魂,上升朱陵之綰,衣食自然之福堂。其下三字,書大羅之上始陽之臺,主上品之人得度大千之界,升入元景之堂。合八字皆方一丈,八角,煥明阮樂天中。
  天真皇人曰:凡修飛仙之道,當以正旦一日,朱書上二字,向東服之,百日東華記名,上仙之品。又以七月七日子時,朱書其下三字,向北服之,九幽削長夜之錄,南宮記更生之名,九祖皆得去離五苦,上升玄中福祿之堂。又以八節之日,朱書其下三字,向王服之,滅度皆得上升大羅之天,逍遙七寶林中。
  无極曇誓天
  曇誓天中上六字,並書東華宮青林之樹,主天中空生自然之音。其下二字,書玄都玉臺之上,主諸真人服御五雲之精,日月之光。合八字皆方一丈,八角垂芒,煥明曇誓天中。
  天真皇人曰:凡修飛仙之道,當以登齋行道之日,朱書上六字,向王服之,則聲叅太極,炁入神霄,上帝遙唱,計日成仙。又以雞鳴,朱書其下二字,服之而嚥雲芽,百日面有光精,五府充溢,舉形煉仙,九祖出幽夜,更生人中,功滿剋得,駕乘三素之軿,遊宴紫微之宮也。
  北方五炁玄天八會書音
  皓庭霄度天
  霄度天中上二字,並書玄都長樓之上,主天地開閉,明自然之真。其第三至第六四字,並書神樓之上,主天地劫會之交,度得道人,煉以太和之炁,使得入自然之真也。其下二字,書天門之扇,主得度之人,上詣天門,受煉而還也,合八字皆方一丈,八角垂芒,煥明霄度天中。
  天真皇人曰:凡修飛仙之道,當以正旦未,書上二字,面東服之,則隨運輪轉,不失本形,又以正旦,朱書下四字,向東服之,滅度即得受煉,太和之炁,而入自然之真。又以九月九日,朱書下二字,面西北服之,以身滅度,則與九祖同升九天之門,受煉而更生也。
  淵通元洞天
  元洞天中上二字,書扶桑司靈之館。其次二字,書東井華林之堂。並主洪水四出盈縮之度。其下四字,並書太極宮中,主大水出時,司命校錄,度學仙之人,合八字皆方一丈,八角垂芒,煥明元洞天中。
  天真皇人曰:凡修飛仙之道,當以冬至後甲子日,朱書上四字,向北服之,二十四年,則能水行,河伯同迎,萬靈侍衛,天灾不傷也。又以朱書下四字,佩身,則名叅帝錄,生死為仙,大水時,朱書,向北服之,則鳥母迎以鳳,東上登須彌之山,逍遙遊觀洪波之津也。
  翰寵妙成天
  妙成天中上二字,書月之上館,主明天地之陰陽,通長夜之光。其第三、第四二字,書三便之門,主生死之籍,度得道之人。其第五至第八四字,書紫微雲宮,主生死得度之人,羽服飛行之儀。合八字方一丈,八角垂芒,煥明妙成天中。
  天真皇人曰:凡修飛仙之道,當以月生三日,朱書上二字,向月再拜而吞之,七年身內發月光,照見五內。又以八節日,朱書第三、第四二字,向王服之,皆得度大會之灾,身為帝王之民,五帝保舉,位為仙王。又以八節日,朱書其下四字,向王服之,生死皆得上詣朱陵受仙,衣羽服而遊諸天也。
  秀樂禁上天
  禁上天中上二字,書玉臺之上,主空洞自然之書。其第三、第四二字,書三便之門,主生死圖籍,試得道之人。其下四字,書紫微長樓,主總監諸天炁,主得道之人,升仙之名。合八字皆方一丈,八角垂芒,煥明禁上天中。
  天真皇人曰:凡修飛仙之道,當以平旦,朱書上二字,向王服之,身與四時節侯相應,誦詠靈音,上叅神霄。又以七月七日中時,朱書第三、第四二字,向本命服之,百日北帝削死錄,南宮上仙籍,魔王保舉,生死得道。又以八節日,朱書其下四字,向王服之,八年七祖皆得上升朱陵之宮,身與諸天同友,交遊上清也。
  无上常融天
  常融天中上四字,書紫微上宮通陽之館,主得道之人功德輕重之品。其下四字,書天地元玄斗之中,主煉度得道人身,以遷自然之堂。合八字皆方一丈,四角,煥明常融天中。
  天真皇人曰:凡修飛仙之道,當以七月七日,朱書上四字,向王服之,百日三界書其功,言上朱陵之府,七年位為真人。又以正旦,朱書其下四字,東向服之,生死皆自然光明,去離九幽之根,升入无極福堂。
  玉隆騰勝天
  騰勝天中上四字,書玉清雲宮,主眾聖上朝之儀典,主雲霞而聚雲也。其下四字,書紫陽上館,主自然音和空洞之章。合八字方一丈,四角,煥明騰勝天中。
  天真皇人曰:凡修飛仙之道,當以八節之日平旦、正中、日入三時,朱書上四字,向王服之,百日萬神朝已,二十四年則致碧霞之輦,上升七寶雲宮。又以八節之日正中,朱書其下四字,向王服之,八年則能自然知諸天之音,洞達玄虛,與真合同。
  龍變梵度天
  梵度天中上二字,書紫虛太微之館,主度得仙之人。其下六字,並書南陽上宮紫臺之軒,主得道功勳輕重之叙。合八字皆方一丈,四角,煥明梵度天中。
  天真皇人曰:凡修飛仙之道,當以正旦,朱書第一、第二字,向王服之,八年朱宮書名,飛天伺功。又以七月七日,朱書下六字,向南服之,二十四年自然識其先身。宿命因緣之根,生死並得上升玉清之天,懽樂之宮。
  太極平育賈奕天
  賈奕夫中上四字,書玉清上宮太極陽臺,主虛无自然生真之號。其下四字,書北闕玄牡之戶,主六梵之炁,煉度得道之人。合八字皆方一丈,四角,煥明賈奕天中。
  天真皇人曰:凡修飛仙之道,當以正旦,朱書上四字,向東服之,九年坐知自然空中之事,太極書名於仙錄之品。又以立冬之日,書下四字,向北服之,百日六府受真,體生光明,二十四年,生死皆得進大羅之上,逍遙之林也。
  隨四時之節佩服內音訣
  天真皇人曰:凡修飛仙之道,及滅度之法,尸億解化,輪轉生死,隨運逍遙,无拘太陰。當朱書諸天玉字,无量內音,白素佩身,隨文服御,心不受穢,五內情和,六府恬寂,空泊无為。八年洞達諸天,坐見十方,神真交降,體生玉光,馳騁龍駕,白日登晨,玉童章上道,四萬劫一行。修行之法,當依上朱書。春正月、二月、三月,當以朱書文,向王,叩齒九通。呪曰:
  飛天大梵,維羅八方。九炁清天,總為神王。五合八會,流煥太空。上關龍漢,神仙之宗。下拔長夜,九幽之房。拔度苦魂,朽骨生光。身變毛羽,五色衣裳。蒼龍碧輦,飛步空行。今日上告,青天始陽。萬碩諧和,與炁齊同。昇入无形,永保无窮。
  畢,服文,仰咽八炁,止。夏四月、五月、六月,朱書文,向王,叩齒八通,呪曰:
  天書敷羅,梵行赤明。上開八通,五合通靈。大運啟期,洞陽煉精。玉文煥朗,三景自明。下度生死,一切受形。今日良吉,大聖臨庭。九夜開牖,幽房朗清。三惡休息,我道自成。五帝保度,上登華京。七寶林中,長享劫齡。
  畢;服文,仰咽八炁,止。秋七月、八月、九月,朱書文,向王。叩齒七通。呪曰:
  飛玄八會,結炁成真。六十四字,總靈天根。開度生死,朽骨還人。幽魂披散,受炁上玄。今日時慶,萬願開陳。眾真交會,我願我仙。景與道合,我願我神。得乘素雲,上升帝宸。七寶歡樂,交友真人。
  畢,服文,仰咽八炁,止。冬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朱書文,向王,叩齒五通。呪曰:
  玉字開冥,流煥上門。八炁結真,梵行景雲。神王啟光,三象洞分。五色徘徊,照我靈魂。今日值合,仰希帝君。開宥出書,授我真文。玉澤交灌,五府生真。毛羽變化,駕景乘宸。出幽入无,仙度自然。七祖同歸,歡樂上元。
  畢,服文,仰咽八炁,止。
  天真皇人曰:此祝說之辭,皆四會之炁,八和之音,自然之章。行之者上天遙唱,三界設禮,萬神束帶,侍衛靈文,隨節服御,祝說咽諿,百日諸天記錄,地官削簡。八年神真自降,體生玉光,洞達幽虛,坐睹自然,死戶更生,反胎還人,輪轉不滅,生死得仙。道尊法妙,四萬劫一行。輕泄漏慢,身負河源風刀,萬劫終不得仙。明真舊格,宜祕之焉。
  靈寶无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十八竟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十九
  五方雲芽品
  元始赤書五篇真文,生於太虛之中。天地未光,開闢未明,濳結元根,三景成立,五炁生焉,五色分彩,煥照五方。置以五帝,導以陰陽,輪轉九天之紐,運明五星之光,植五嶽以安鎮,育五府以養神。是以至真之人,常依陽光之始明,上道元始之正炁下,引玉泉以流芳,致元精於太極,招五帝於靈童。營溉之者不衰,存守之者无窮,回萬劫而更始,保五芽於顏容,實靈寶之妙訣,快萬聖之宗崇。
  元始赤書服食青芽導引九炁青天玉訣
  修養青芽,導引東方九炁青天之法。常以立春之日雞鳴,入室,東向九拜,平坐,叩齒九通,思束方安寶華林青靈始老君,姓閻,諱開明,字靈威仰。形長九寸,頭著青精玉冠,衣九炁青羽飛衣,駕乘蒼龍之輿,建穎旗,從甲乙胡老之君九十萬人,從九炁青天中下來降室內。須臾化生青炁,鬱鬱如雲之杳烟,貫覆己形,從己口中入,直下肝府。又思木星煥明東方,光照我身,皆令分明。竟便開目,仰祝曰:
  九炁青天,元始上精。皇老尊神,衣服羽青。役御天宮,煥明歲星。散輝流芳,淘溉我形。上餐朝霞,服引木精。固養青芽,保鎮朽零。肝府充溢,玉芝自生。回年億劫,色返童嬰。五炁混合,天地長并。
  畢,引青炁九咽,止。便服東方赤書玉文一十二字。
  右十二字,則九炁青天之名,導引青帝九炁,服食青芽。皆朱書白紙上,存思訖而頓服之。則九炁不招而自降,青帝應聲而見形,五芽堅固於東嶽,肝府玉芝而自生,靈童齊真文於寢側,青腰來輔翼而使令,九年積感變化,立成神仙,度世萬劫不傾。常以雞鳴陽光始分,東向,叩齒九通,摩兩手令熱,以掌拭面目九過。仰祝曰:
  東方青芽,服食青芽,飲以朝華。
  畢,便以舌料上齒裏甜脣三過,令玉泉滿口,而咽之三過。又引青炁九咽,令鎮肝之中,其道畢也。
  元始赤書服食赤芽導引三炁丹天玉訣
  修養丹芽,導引南方三炁丹天之法。常以立夏之日雞鳴,入室,南向三拜,平坐,叩齒三通,思南方梵寶昌陽丹靈真老君,姓洞浮,諱極炎,字赤熛弩。形長三寸,頭著赤幘玉冠衣三炁丹羽飛衣,駕乘丹龍玉輿,建朱旗,從丙丁越老之官三十萬人,從三五丹天中下來降室內。須臾化生赤炁,煥煥如火之明,貫覆己形,從己口中入,直下心宮。又思火星煥明南方,光照我身,皆令分明。竟,便開目,仰祝曰:
  三炁丹天,朱宮靈童。元始上老,叅駕赤龍。丹羽飛衣,錦帔光明。驅策天宮,運道陰陽。三炁吐輝,灌我絳宮。赤子保鎮,金芽飾容。朝餐朱景,玉芝滿充。回停劫年,朽骸返童。長齡天地,永享无窮。身生水火,變化百萬。
  畢,引赤炁三咽,便服南方赤書玉文一十二字。
  右十二字,則三炁丹天之名。引赤帝三炁,服食丹芽,皆赤書白紙上,存思訖而頓服之。則引赤炁而流溢芳芝,玄注於絳宮,赤帝降真於存思,受赤文於靈童,保丹芽以永固,食三炁於祝融,榮赤圭以通靈,運五篇以召神,長齋默感於太寂,上天書名於南窗,可謂坐致而不難,永享之而无窮也。常以雞鳴陽光始分,南向,叩齒三通,摩兩掌令熱,以拭面目三過。仰祝曰:
  南方朱丹,服食朱丹,飲以丹池。
  畢,以舌料下齒,甜脣漱口,玉芝滿口,而三咽之。又引赤炁三咽,令鎮心宮之中,其道畢也。
  元始赤書服食戊已導引元炁黃天玉訣
  修養黃芽,導引戊己十二炁,中黃之天。常以春分、夏節、秋分、冬節四日雞鳴,入室,向王十二拜,平坐,叩齒十二通,思中央玉寶元靈元老君,姓通班,諱元氏,字含樞紐。形長一尺二寸,頭著黃精玉冠,衣五色羽衣,駕乘黃龍玉輿,建黃旗,從神戊己越老之官十二萬人,從十二炁黃天中下來降室內。須臾化生黃炁,勃勃如景雲之吐輝,貫覆己形,從口中而入,直下脾府。又思土星煥明中天,光照我身。皆使分明,便開目。仰祝曰:
  中黃泰山,元炁徘徊。上有元老,總統四嶽。叅駕黃龍,五色羽衣。運導九天,輪轉璇璣。煥明土星,流光散輝。
  玉英芳芝,充溢四飛。淘溉我身,脾府鮮開。養芽餐精,萬神總歸。檢魂制魄,仙煉八威。表裏洞明,常生不衰。通真達靈,升入太微。
  畢,引黃炁十二咽,止。便服中央赤書玉文一十六字。
  右十六字,則中黃天名,導引黃帝十二炁,服食黃芽,皆赤書白紙上,存思訖而頓服之。則上引元炁於九天,下注玄膺於妙門,太倉无粮而自充,脾府不煥而自薰,老應響已玄和,靈童披襟而告文,素運走給命東西。妙哉玉訣,為萬仙之端。常以雞鳴陽光始分,向王叩齒十二通,摩兩手令熱,以摩拭面目十二過。仰呪曰:
  中央戊己,昂昂太山,服食精炁,飲以醴泉。
  畢,以舌撩上腭玄膺,取玉泉,甜脣三過,咽之。又引黃炁十二咽,令鎮脾府之中,其道畢也。
  元始赤書服食素芽導引七炁素天玉訣
  修養素芽,導引七炁素天。常以立秋之日雞鳴,入室,西向七拜,畢,平坐,叩齒七通,思西方七寶金門皓靈皇老君,姓上金,諱昌開,字耀魄寶。形長七寸,頭著白精玉冠,衣素羽飛衣,駕乘白龍,建紫旗,從神庚辛玄老之官七十萬人,從七炁素天中下來降室內。須臾化生白炁,浩浩如秋雲之羅天,貫覆己形,從口中而入,直下肺府。又思金星煥明西方,光照我身,皆使分明。便開目,仰祝曰:
  金靈七門,浩映西華。中有素皇,元始之家。叅駕白龍,七炁峨峨。徘徊玉門,散精朱霞。金星吐輝,芳芝??。玄奧我身,養我素芽。明石鮮光,萬劫不殂。服以流泉,食以太和。九天上帝、給以玉華。保年駐白,顏景敷羅。長存天地,三光同遐。
  畢,引白炁七咽,止。便服西方赤書玉文一十二字。
  右十二字,則西方七炁素天之名。導引白帝七炁,服食素芽,皆素書白紙上,存思訖而頓服之。七炁天神玄注素暉以灌溉,明石自生,玉芝以奧,肺宮開明而納真,太倉不哺而自薰,素靈應響而驅策,叅乘九天之門,養之不休,壽與元始而同年。常以雞鳴陽光始分,向西,叩齒六通,摩兩掌令熱,以摩拭面目七過。仰祝曰:
  西方明石,服食明石,飲以靈液。
  畢,以舌撩齒上,甜脣漱口,令玉芝滿口,便三咽之。又引白炁七咽,令鎮肺腑之中,其道畢也。
  元始赤書服食玄芽導引五炁玄天玉訣
  修養玄芽,導引五炁玄天。常以立冬之日雞鳴,入室,北向五拜,畢平坐,叩齒五通,思北方洞陰朔單鬱絕五靈玄老君,姓黑節,諱靈會,字隱侯局。形長五寸,頭著玄精玉冠,衣玄羽飛衣,駕乘黑龍玉輿,建皂旗,從神壬癸羌老之官五十萬人,從五炁玄天中下來降室內。須臾化生黑炁,暉暉相沓,光若流星之煥耀,貫覆己形,從口而入,直下腎府。又思水星煥明北方,光照我身,皆使光明。便開目,仰祝曰:
  北方玄天,五炁散靈。上有大神,始老元精。駕龍建旗,遊宴上京。是日元吉,慶雲敷榮。飛芝流灑,滂沲四盈。玉女玄奧,灌我身形。腎宮充鎮,朽芽更生。五府納真,上通神明。五老降接,仙道早成。變化水火,衣服羽青。飛行太空,遊造紫庭。壽同三景,萬劫長齡。
  畢,引黑炁五咽,止。便服北方赤書玉文一十二字。
  右十二字,則北方五炁玄天之名。導引黑帝五炁,服食玄芽,皆赤書白紙上,存思訖而頓服之。則玄老員籍於朱陵,靈童題簡於赤文,五炁流芝奧於枯宅,玉泉湧池生於端門,神鎮靈厥,腎府生薰,太玄玉女役使東西,萬劫不衰,玄老同存。常以雞鳴陽光始分,北向,叩齒五通,摩兩掌令熱,以摩拭面目五過。仰祝曰:
  北方玄滋,服食玄滋,飲以玉飴。
  畢以舌撩下齒內,甜脣漱口,令玉芝滿口三咽。又引黑炁入腹,令鎮腎府之中,其道畢也。
  昔道言導引餐芽之法,常以八節之日,各依其日,入室清齋,存思五老像,像呪說畢,各隨方導引服諸天名。行之八年,仙官到迎,玉女侍衛,身生光明,照映十方,出入遊行。五帝稽首,三界司迎。此位唯三天上真之號。此文具藏南圃赤洞五城之內,三天仙官備守,仙樓十二重,藏以紫玉之匱,刻以黃金札,掛以丹芝光草。即以太上中章,皆授宿有仙籍,名書丹臺,應為二天上真之人。目无此挺,終不得眄。篇目舊科,四百年一出。常以雞鳴,安身定神,以次行事。先服東方青芽炁,次南方,次中央,次西方,次北方,如上法五帝畢,便叩齒三十六通,咽炁二十五過,止。又都呪曰:
  白石巖巖以次行,源泉湧洞似玉漿。飲之長生,壽命延長。
  畢,以舌撩上下中央,令玉芝滿口,而三咽。又引炁二十五咽,過極炁而咽之,其道都畢。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十九竟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二十
  隱書玄象品
  玄師曰:乾坤開闢,五行三才之象,皆有形質。為人能全天地之炁,而不能長久者,謂其通於變化,而不能拘於精神,以養清真之炁,而反為妖孽邪魔。夫人能養其天氣,可證天真。養其燭氣,化為魔鬼。此則易知而難行,易行而難言也。長生飛升之道,無非得道,是故迷淪於色欲之界。靈寶隱書雖其言寡,其行奧。欲清氣不荒於色欲之間,濁炁俱澄於沉淪之內,當赤明劫運流行,上學其於下士,莫可得焉。迨我皇人得之浮空,立象至精之中,日月星宿,風雨四時,正炁之內,卞璇璣玉衡,輪迴晝夜。世人能存其長生之道,而不入於輪轉之界,則具在隱書分別,諸章酌然。已見長生要徑之門,必使超凡入聖而易行。上仙得之,明風雨冥晦。下仙得之,通生死機候。王侯得之,推應四時,資養萬物,召感和炁,乃至長生。凡人不知委形,與天地齊同,使精神炁血耗
  散,即衰老而自死。靈寶長生之訣,運度流行、使歸根復命,魂魄嘯詠,炁血泛景,然後隱形遁跡,飢寒无侵,消魔除毒,避世絕味。至於得无為長生之道,萬法之宗,不出於此戶庭耳。所以四極天中梵熙音文,一極六十四字,是五行卦象之文,不離人身。若能動息悟解,精炁混合,靈音和暢,是為長生不死之人。在天成音文炁候,在地成萬物形質,在人得之冲識往來。然後知空不空,知色不色,是為照了,達我妙音。身與天地齊,炁與隱書合。知音者,其行有七,一遍身輕,二遍神安,三遍炁全,四遍精通,五遍神化,六遍通靈,七遍成寶,自然和合,變化上清,飛身金闕,遊宴玉京。
  青帝大魔神功符
  凡欲受持,立春日志誠焚香,面東陽初,甲子、庚申、三元日同雞鳴,正坐,合目,拱手,如意自在,侯炁安靜勻和,不可以手擦面目,恐亂神炁。吹以津液盥漱,咽液一過,叩齒三下。然後鼓炁一口,使息炁調勻,出自鼻中,徐徐勻停調一乎息,自然遍滿肌膚血脉毛竅之間,六根即得清浄。此養東方阿蒼无念發生之炁。鼓炁一口,以養胎息。若不鼓炁,奔入南昌心帝之位,相剋未可用也。凡欲使息炁長久,以心目相存於鼻竅之中,自然得久。次以閉息令長久,以心聽耳內,若蠅蟲蓊蓊之聲。凡人觀聽於聲色,所以精神飛走,而出於耳目之間,政疾病壽夭。常以心聽耳,有若蟲聲,自若魂魄不散。故人居色欲之界,常存此法,令情欲自滅,精神不衰,不知此法,神疲精耗,死則近矣。次心中存身化山川林木,身若在天地日月之下。久行此法,精炁內守,覺如山岳之象,以安百神,即得精炁生存,疾病自愈。行持至此,徐徐開目,以浄水吞符,此召青帝護魂。按東方隱書,自亶婁阿蒼至四象吁員,此東方八天,是八卦之象。已上六十四字,分音炁為六十四卦,上屬春官木德,蓊鬱之精。東斗主算,青帝君之治,在人身為護魂君,主耳目口鼻毛髮生門之魂。東方天魔,名曰巴元醜伯,天蓬兵法職之。
  戊辰、己巳,納音屬木。當行東方炁符,及兼行中極炁符。外納音屬木日,準此將上四字,合為一符,或隨形勢大小篆之。
  凡篆此符,面東方,以左手仰掌,大指搯中指中,右手執筆,念東方八天音文六十四字,畢。念目想東方八天帝,在雲霄半空之中,垂一珠如彈丸。叩齒三下,取珠中青炁一口吹筆上,念呪曰:
  元始靈書勑,巴元醜伯魔王,受天蓬大法。急急如律令。
  次用朱書符,先寫巴元醜伯,次字上劃八卦,重疊劃之,又書勑字,隨筆左轉九匝出筆。
  赤天大魔神功符
  焚香,安坐,如法調十餘息,令勻長。存心常若蓮花之狀,後盥漱咽液沃澤,想心炁與眼炁相通,次想心炁直上至頂後過,聲若雷轟,覺如風雨,存在兩眉之間。存見眼中雙瞳,有若金環之狀。金環想法目前,隨左轉九回。凡人眼前有花生,或黃或黑,為精炁所散,神光在外,眼目有疾。行此九轉神光法,即得光明,至老不昏昧。次想身在猛火之中,稍覺炎熱。又想天柱之中,時若雷電霹靂之聲,覺百骨毛竅皆開,身上若雨露升降,大有剪邪辟惡之功。按南方隱書自南閻洞浮至神纓自宮,此南方八天,是八卦之象。六十四字,分音炁為六十四卦。上屬夏官火德,赫奕之精,南斗上生,赤帝之治,在人身為養炁君,主心帝生炁樞機之門。南方天魔,名曰負天擔石,天猷兵法職之。
  丙寅、丁卯日,納音屬火,當行南方炁符,及兼行中極炁符,外納音屬火日,準此。
  凡書符,面南,搯中指第一節,執筆,念南方八天音文六十四字,念目想南方八天帝君,在雲霄之上,垂一寶珠如彈九,叩齒三下,取珠中赤炁吹筆上。念呪曰:
  元始靈書敕,負天擔石魔王,受天猷大法。急急如律令。
  次用朱書符,先書負天擔石,次劃八卦。次書敕字,三轉筆,出筆如法。
  白帝大魔神功符
  焚香,安坐,面西,調十餘息令勻。上想心中金色光明通照,遍存心炁在兩乳中。即已遍,然後盥漱咽液,入華蓋肺腑之中,想身在七寶林中上,想見山不凡之狀,高若萬仞,居大海中,與塵世相隱。次即心想兩乳左右,有湧泉兩穴,自丹天之下,上升此穴,流出身外,皆散漫於海中,此為泝流之法,使精炁保養。凡人兩乳煞炁,若杵聲心從尸神,之所感尸神。按西方隱語,自刀利禪猷至栢空度仙,此西方八天,八卦之象,六十四字,分音炁為六十四卦,上屬秋官金德,耀魄之精,西斗記名,白帝君之治,在人身為侍魄君,主肺腑華蓋地根之魄。西方大魔,名曰反山六目,翔聖兵法職之。
  甲子乙丑日,納音屬金,當行西方炁符,兼行中極炁法,餘納音金日準此。
  凡書此符,面西,搯中指中節,右手執筆,念西方八天音文六十四字,令目想西方八天帝君,在雲霄之上,懸一寶珠如彈丸大,叩齒三下,取珠口中白炁吹筆上,再呪曰:
  元始靈書敕,反山六目魔王,受翊聖大法。急急如律令。
  次書符,先書反山六目,次劃八卦,次書敕字,轉筆七匝,出筆如法。
  黑帝大魔神功符
  焚香,安坐,面北,調十餘息,令勻長。想耳中黑炁飛散出,耳內聲若殘蟬之聲,餘音斷續不絕,自然神炁寂靜,通血君朝於元矣。凡有四肢骨血之疾,此法消除為要也。次調息閉炁,存想上天日月之象,降在兩眉前,照徹十方。然後日從左鼻孔入,月從右鼻孔入,直至頂後。次入丹田中,照耀光徹遍體。先存日輪在丹田中,旋行運轉九遍。次想日左月右,在丹田中不敢動,放五色光明,從天柱而上,直至頂後,光明十方。想日月在丹田中,若大冶鑄金石之狀。如此烹煉,隨意而止。此為內金丹之法,行恃歲月,即為長生之人。若鼓炁盥漱,即成流珠之狀。按北方隱書,自玃无自育至幽寂度人,此北方八天八卦之象,六十四字,分陰陽為六十四卦。上屬冬官水德,曲育之精,北斗落死,黑帝君之治。在人身為通血君,主真陽腎元生根之血。北方天魔,名曰監醜朗馥,黑煞兵法職之。
  丙子丁丑,納音屬水,當行北方炁符,兼行中極之炁。納音屬水日皆準此。
  凡書符,面北,左手搯中指二節,右手執筆,念北方八天音文六十四字,合目想北方八天帝君,在雲霄之上,懸一寶珠大如彈九,叩齒三通,取珠口中黑炁吹筆上,念呪曰:
  元始靈書勑,監醜朗馥魔王,受黑煞大法。急急如律令。
  次書符,先寫監醜朗馥四字、次劃八卦,次書敕字,次轉筆七匝,出筆。
  黃帝大魔神功符
  焚香,安坐,調十餘息,令勻長。以心想頂門有黑炁,直入至雲天碧落之中,化成一宮,若有所立,圓象有式。存自身披五色雲霞衣,頭頂旒文冠,手執玉簡,珠履而坐。所見圓象之內,其中有靈光,照徹天地之間,如天帝所居之宮,往來所都,皆自然矣。以此召黃帝中主之君。此乃元始中極之法,中斗大魁君之治。經云:黃帝中主,萬神无越,總監眾靈之司。魔王名曰橫天擔力。此尊在四極之上,元始正炁土德之精。圓象修真之法,總炁歸於无色之界。行持之後,令人歸根復命,煉精養炁,煉炁成神,煉質成真。經云:上遊上清,出入華房,八冥之內,細微之中,下鎮人身,泥丸絳宮,中理五炁,混合百神,十轉回靈,萬炁齊仙。
  庚午辛未,納音屬土日。當行中極炁符,更不兼用四方法外。納音屬土,準此使內外金丹功成。
  凡書此符,面東,存中央,以左手仰掌,搯中指中節,執筆,念呪曰:
  光明立成度,生辟禳度成。
  想元始上帝在層霄之上,垂一寶珠,珠口中出五色炁,吸炁吹筆上。念呪曰:
  元始靈書敕,橫天擔力魔王,受中斗大魁法。使吾煉精養炁,煉炁養神,煉質成真,即日飛升。急急如律令。
  次用朱書符,先書橫天擔力,不用卦。次用光明立成度生辟禳度成十字,次書敕字,轉筆一匝,出筆如法。右法是上真之道,所以飛升金闕,遊宴玉京也。學道之士行持至此,依前法吞服。
  已上五符,凡遇濟人治病,看五臟所屬,以五行同類給符佩服。如病在肝,用東方符。如水火刀兵之禍,用五行所尅之符。如禍患是水,即用中央土符治之。凡寫符,於物色器具上,或草或篆,大小皆可,但不失音文理劃為妙也。
  師曰:自赤明開圖,神農炎帝,總三十二天帝君,分降于世,立成淳正之道。至于黃帝有熊,三十二天帝君又復始焉。取用清濁,立成法象,皆形質之道。天真皇人書其文,為五行之正。亘古五行卦象用之,乃長生接物之道。靈書三十二天,乃上帝統御之司,下應尊號帝王之位。亘古之後,自黃帝修真,登太皇黃曾天,百王輪轉,至於有唐明皇玄宗,登元載孔昇天,皆書記典籍。周穆秦始漢武之君,位列輔臣者,亦可數考焉。是知天人上士登真之道,具在隱書。三十二天,一天內音八字,一極共音六十四字,立象八卦。世人得之,可以長生。蓋天之文,日月星地之文,山川林人之文,精炁神日月星道用光明,山川林道用度生。故經云:無文不光,無文不明,無文不立,無文不成,無文不度,無文不生。又云:無所不辟,無所不禳,無所不度,無所不成。此為道之妙用。故三十二天下鎮人身,以至四肢九竅,五臟六腑,冥合三十二天之宮分。知之修煉,合天之道。復有黃帝真圓象大法修用,按五行五炁,日服一方炁符,皆要治之訣。昔黃帝之時,為妖孽所害,遂用五方符圖,書於劍戟之上,以降滅之。又以五方旛蓋畫象,戰蚩尤於涿鹿。是知圓象可以感動圓極。至後功滿德就,白日冲舉。黃帝書曰:斗野之正,以應圓象之地。後失其所,惟明皇廣求,謂地有神人,獻之在淮水之上,四望正方,遂建斗野堂,今廢為亭臺矣。昔夏禹治水,觀大梵靈音八卦之文,隨山川形勢,穿源鑿穴,飛步圓象,疏决九河,皆神之至,故得太平之治。周穆、秦始、漢武之君,皆求此道,多失其源。後人改易圓象符圖,以大禹治五行形勢,添减文畫,无音可攻。至東晉真人許遜,因江湖為妖孽所害,曾親受黃帝之書,用鐵板書此五符,投於湘渚,斬馘妖毒。今符板在長沙昭潭之下。真人以此治妖孽,救生靈,積功累行,拔宅飛昇。仙翁葛洪常以此符,用五行相剋日,戲書於水,泝流而上,見者皆知其神異。至秦皇訪求靈迹,輔臣徐福獻禹步天文地理圓象,伏魔之書。欲使民淳正,佩奉行之,可以朝至碧落,暮返皇家。遂去儒業,慕蓬山之居,役使生民,枉死无數,有失其治,則天帝之官墮矣。是知古聖今王,皆三十二天之應治。至於宣和庚子之運,其象內方而外圓,丙午之辰,其象內圓而外方。故西北有河潦之灾,兵革之害。知此當立圓象以應淮水,書靈符以投三山,鎮此運會,可以保天長存,兆民受賴,生死獲福。略紀其異,以為要驗之文。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二十竟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二十一
  五嶽真形品
  昔漢孝武帝,好長生之道,常祭祀名山大澤,祈祀靈嶽,以求神仙之應。以元封元年正月甲子,登嵩高山,起道宮,帝齋七日,祠訖乃還。至四月戊辰閑居,東方朔、董仲舒在側,忽見一女人著青衣,非常之麗。帝愕然問何人女。曰我墉城宮玉女也,為王母所使,從崑山來語帝,聞子欲輕四海之祿,尋道求仙,降尊王之位,而屢禱山嶽,勤哉有心,仙可以教,百日清齋,不交人事,到七月七日,西王母當暫來。武帝下席,跪諾言訖,女隱忽然失所。帝於是登尋真之臺,齋靜存道,其四方事權於大臣。到七月七日,乃肅宮掖之內,設座於大殿之上,以綺羅薦地,燔百和之香,張雲錦之帷,燃九光微燈,設蒲桃蜜醴,為客主之饌。帝乃盛服立於階下,勑端門內,一不得妄有窺者。內外謐寂,以俟仙官。到夜二唱之後,忽見天西南如白雲起,鬱鬱直來,逕趣宮庭,須臾轉近,聞雲中簫鼓之聲人馬之響,復半食頃、王母至懸頭殿前,有似鳥集,或駕雲龍虎,或乘白鹿,或乘白麟,或乘白鶴,或科或車,或乘天馬,群仙數千,充滿庭宇。既至從官不復知所在,唯見王母乘紫雲之輦,又駕九色斑龍,列五十天仙,側近雲駕,皆身長一丈,同執柔旄之節,佩金罡雲璽,策天真之策,倚柱殿下。母扶二侍女上殿,侍女可年十六七,服青綬之桂,容眸遠盻,神爽清發。王母上殿,東向坐著,黃錦袷?,文彩鮮明,金光奕奕,交帶雲飛大綬,腰分景之劍,頭上太華結,戴太冥晨纓之冠,躡玄瓊鳳文之舄,映朗雲棟,神光暐曗,眎之可年三十許,修短得所,天姿菴靄,雲顏絕世,真雲人也。下車登牀,武帝拜跪,問寒暄畢,丘如也。因呼武帝共坐。帝南面向,王母自設厨厨,精麗非常,豐珍之餚,芳華百果,紫芝玉藥,粉若填裸,清香美液,非地上所有甘炁絕殊,武帝不能名之。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須臾以玉盤盛桃七枚,大如鳥色子,形圓色青,以呈王母。王母以四枚與帝,王母自食三枚。桃之甘美,口有盈味,帝食桃輒錄核,王母問錄核何為。帝曰:欲種之耳。王母曰:此桃三千歲一生實,夏地薄,種之不生,如何。帝乃止。遂下地叩頭,自陳曰:徹受質不才,沉淪流俗,承禪先業,遂羈世累,政事多闕,兆民不知,風雨失節,五禾無實,德澤不逮,寇盜四侮,當非其主,積罪山嶽。然少好生道,仰慕靈仙,未能棄祿委榮,棲迹山林,思絕塵耳,罔知攸向。且捨世尋真,鑽啟無師,歲月見及,恒應奄忽,不圖天仙頓集。今日下臣有幸得瞻上聖,是臣宿命當得度世,願垂哀矜,賜諸不悟,得以奉承切忌之教。王母曰:汝能賤榮樂卑,耽靈味道,自復佳矣。然汝情姿體欲,淫亂過甚,殺伐非法,奢侈其性,姿為裂身之車,淫為破年之斧,殺則響對,奢則心爛,欲積神殞,聚穢命斷,以子蕞爾之身,而宅滅形之賊,盈尺之材,乃攻之百刃。欲以此解脫三尺,全身永久,難可得也。有似無翅之鷃,願鼓天池。朝生之菌,而樂春秋者也。若能盪此眾亂,撥穢易韻,保神炁於絳府,閉淫宮而不開,靜奢侈於寂室,愛眾生而不危,守玆道戒,思乎靈味,務施惠利,鍊精惜氣,俾却浮麗,令百競速逝,汝行有若斯之事,豈無彷彿也哉。如其不爾,无為抱石而濟長津也。帝跪受聖戒,請事斯語。帝見王母巾中有一小卷經,盛以紫錦之囊,帝請問此經是靈方,即不審其自可得膽盻否。王母出以示之,此五嶽真形圖也。昨青城諸仙,就我請求,今當過以付之。此乃三天太上所出,文祕禁重,豈汝穢質所宜佩乎。今且與汝靈光生經,可以通神勸志也。帝固請不已。王母曰:昔上皇清靈元年,三天太上道君,下觀六合,瞻河漢之短長,察丘山之高卑,名高柱而安乎地理,植五嶽而擬諸鎮鋪,貴崑陵以舍靈仙,尊蓬丘以綰真人,安水神乎極陰之源,棲大帝乎榑桑之墟,於是方丈之阜為理命之室,滄浪海島養九老之堂,祖瀛玄炎,長元生流,鳳麟聚窟,各為洲名,並在滄流大海玄津之中。水則碧黑,俱流波則震蕩。群精諸仙玉女,聚居滄海。其名難尋,其實分明。爾乃因山形之規矩,睹河嶽之盤曲,陵回阜轉,山高隴長,周旋委蛇,形似書字,是故因象制名,定名實之號,畫形於玄臺,而出於靈真之信。諸仙佩之,皆如傳章。道士執之,經行山川,百神君靈尊奉親迎。汝雖不正,然數詣山澤,叩求之志,不忘于道。欣子有心,今以相與,當深奉慎,如事君父。洩示凡人,必致禍考。按九老仙都千明之科,九炁丈人照生天符,大靈群文,皆是三天太上道君所撰,或是三皇天真所造,或是九天父母真人赤童所出。此輩三十年得傳一人。四十年无其人聽,八十年頓二人耳。授非其人,是為洩天道。可傳而不授,是為閉天寶。不計限而妄授,是為輕天老。受而不敬,是為慢天藻。洩閉輕慢四者,延 之車也,洩則身死道路,受亡形而骸裂。閉則盲聾,於來生命,凋枉於卒歿,輕則禍鍾於父母,詣酆都而考罰。慢則暴終,而墮惡疾於後世,復有愈此罪者,宗斷而族滅。同道謂之天親,同心謂之地愛。傳授當相親愛,共約榮辱,營心真一,一珍精液,共養和氣,氣全神歸,必齊靈會。如其不爾,天降汝厲。此皆道之科禁,今古相誡,不可不慎。若汝有所授,董仲君者似其人也。即命侍女,更取一圖,以與武帝。侍女探懷中得一卷形書,精明俱如向者。王母以手付帝,帝再拜跪受。王母曰:若汝遂克明正身,反惡修善,復三年七月,更來告汝道也。須臾殿南朱鳥窗中,有一人來看闚王母。帝驚問何人。王母曰:汝不識此人也,是汝侍郎東方朔也。是我鄰家小兒,性多骨稽,曾三來偷此桃子。昔為太山仙官,太上令到方丈,使助三天司命,考諸仙家。朔到方丈,但務山水遊戲了,不共營和氣,擅弄雷電,激波揚沙,風雨失時,陰陽錯逆,致令蛟鯨陸行,山崩境壞,海水暴竭,黃馬宿測,妨農芝田,沉湎嗜酒,失部御之和,虧奉命之科。於是九源丈人乃言之於太上,遂謫斥使在人間,去太清之朝,令處濁臭之倫。近黃金華山二仙人,及九疑君比陳,乞以行原之。於是帝始知朔非世人也。言語飲食,因告武帝仙官從者姓字,及冠帶執佩物名,所以得之而紀焉。至向晚,王母別去。臨發人馬龍虎,鼓吹導引,如初來時,雲氣勃鬱,盡為香氣,極望西南,良久乃絕。於是帝既見王母,乃信天下有神仙事,欲有去世計數矣,而淫色自任,殺伐不休,百姓歎於勞役,死者怨於無辜,不從聖母之言,遂不復來。先王母見帝多所稱說,或延年之訣,致神之術,帝自撰集一卷,及所與經圖之屬,帝乃盛以黃金之几,封以白玉之函,安著栢梁臺上。後到太初元年,天火焚臺,於是真形及靈光生經、自撰受集要,遂爾燒失。王母以武帝不從訓誨,而灾之耳。但帝先承王母言,祝圖授董仲君。仲君登寫,賴此得在也。其後一旦東方朔乘雲龍飛去,時眾人見從西北上冉冉,仰望上天,大霧覆之,不知所在。帝甚懊恨,自知失道。其年十二月,檀蒿局里,祠后土,東臨勃海,望祀蓬萊山。春還受計于甘泉,二月起建章宮,夏五月正曆,以正為歲首,色尚黃,數用五,定官名,協音律,遣將軍公孫敖築塞外受降城。秋八月,行安定,遣貳師將軍李廣利,發天下謫民西征大宛。玄改曆,以正月為歲首,是王母意也。靚察王母,眾仙之宗,珍貴此文,何況凡近小人,而欲盻之乎。漢武帝以王母言問東方朔,朔對如別。青牛先生言,家有五嶽真形,一嶽各遣五神,來衛護圖書。所居山者,山澤神又恒遣官防身營家。凶逆欲見傷害,皆反其殃。辟五兵五瘟,可帶履鋒刃。又司人之奸穢,言人之不正,不正者禍身,奸穢者禍門。是以深宜忌慎。人有帶此文及執持,以履山林者,百山地源靈主,皆出境拜迎,尊貴圖信。鬼神猶執卑降禮,何況凡人,可慢墮哉。江河淮水及中央之山林陵阜,皆統中央之部也。諸入山採八石,石象石腦,流丹流珠,飛節黃子,石髓桂英及芝草藥,自无五嶽圖佩之,此仙物終不可得也。欲佩之法,以青為繒,或用白為繒,盛以紫囊,或帶之頭上,或帶之心肘。山无大小,皆有靈神,神來形見,自稱某山某甲來迎,是太上真人以為竹使策文五嶽,衛此圖經。如今世人敬監司之章節杖,所以丘山之神來拜謁也。受付之法,限之四十年一傳,盟血誓而約。人有此文在家者,五嶽各遣五神來奉衛圖文,所居山川源澤諸靈,各遣侍人營護子身。他人憎疾謀議,口舌逆賊凶害,及縣官繫子者,五嶽所衛二十五神,及山川侍官,即白所居之部嶽君,即使鬼物反害彼人,還自中也。奉之者不可不正身清神。若行邪亂慢,不尊所受,忽賤靈信,輕侮宗教者,禍至滅家,不可不慎。入山无真形,則眾精壞人。採藥不得真形,則群靈蔽之。為道不得真形,則魂炁不定,三尸恐亂。千道萬事,不得此文,皆不成就。但有此文以佩身,乃足彌綸家神,橫行天地,在家則神人奉衛,入山則群靈奉迎,採服芝草則真仙營護,經疫涉害則天灾自滅。爾乃虛往實來,真驗禍福,將來有道者,其祕而尊焉。
  漢元封元年西王母授孝武皇帝五嶽圖序
  東方朔所出五嶽真形者,是山水象也。磐石迴轉,陵阜形勢,高下參差,長短舒卷,波流湧於奮筆,鋒芒暢乎嶺崿,雲林玄黃,有如書字之狀,是以天真道君下觀規矩,擬蹤趣向,因如字之韻,隨形而名山焉。
  子有東嶽形,令人神安命延,存身長久,入山履川,百芝自聚。
  子有南嶽形,五瘟不加,辟除火光,謀惡我者,反還自傷。
  子有中嶽形,所求唯利,致財巨億,若欲剋合,不勞身力。
  子有西嶽形,消辟王兵,入刃不傷,山川名神,尊奉司迎。
  子有北嶽形,入水却灾,百毒滅伏,役使蛟龍,長享福祿。
  子盡有五嶽形,橫天縱地,彌綸四方,見我歡悅,人神攸同。
  昔黃帝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之諸侯,咸宗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是為黃帝。天下有不順者,從而征之。破山通道,未嘗寧居。東至于海,登泰山,勒岱宗,西至崆峒,登雞頭,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逮輝粥,合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野,遷徙往來,无有常處。察四嶽並有佐命之山,惟南嶽孤特而无輔,乃章詞三天太上道君,命霍山濳山為儲君,奏可。帝乃自造山,躬寫形像,連五嶽之後。又命青城為丈人署,廬山為使者形,皆以次初續此,適始於黃帝耳。
  東嶽泰山君,領群臣五千九百人,主瘟治生死,百鬼之主帥也,血食廟祠宗伯者也。俗世所奉鬼祠邪精之神而死者,皆歸泰山,受罪考焉。諸佩五嶽形,入經山林,及詣泰山。泰山君及諸山百川神,皆出境迎拜子也。泰山君服青袍,戴蒼碧七稱之冠,佩通陽大明之印,乘青龍,從群官來迎子。
  南嶽衡山君,領仙官七萬七百人,諸入南嶽所部山,山神皆出迎。南嶽君服朱光之袍,九丹日精之冠,佩夜光太真之印,乘赤龍,從群官來迎子。
  中嶽嵩山君,領仙官玉女三萬人。入諸山,是中嶽所部名靈皆來迎。中嶽君服黃素之袍,冠黃玉太巳之冠,佩神宗和陽之符,乘黃龍,從群臣來迎子。中嶽是五嶽之主,子善敬之。太上常用三天真人有德望者,以為君之。
  西嶽華山君,領仙人玉女四千一百人。道入其所之山川,神並來迎。華山君身服白素之袍,冠太素九流之冠,佩開天通真之符,乘白龍而來迎子。
  北嶽恒山君,領仙童玉女七千人。入其所部之山川,神皆來迎。北嶽君服玄光之袍,冠太冥靈陰之冠,佩長津悟真之符,乘黑龍來迎子。
  青城丈人,黃帝所命也,主地仙人,是五嶽之上司,以總群臣也。丈人領仙官萬人。道士入其嶽,丈人服朱光之袍,戴蓋天之冠,佩三庭之印,乘科車從眾靈,而來迎子。
  廬山使者,黃帝所命,位比御史,主總仙官之諱,蓋五嶽之監司。道士入其山,使者服朱誹之囑平華之冠,佩三天真形之符,而來迎子,亦乘科車。
  霍山南嶽儲君,黃帝所命,衡嶽之副主也。領群靈三萬人。上調和氣,下拯黎民,開眾仙制命水神,是峻騤之府,而為諸靈之所慎也。道士入其境,儲君服青錦之袍,戴啟明之冠,佩道君玉策,而來迎子。或乘車虎无常。
  濳山南儲君,黃帝命為衡嶽儲貳,時參政事,合職以輔佐者也。入其山,濳君服紫光繡衣,戴叅靈之冠,佩朱官之印,乘赤虬之車,來迎子。諸佐命山君,並輔弼嶽君,預於政事。道士入其山,佐命服朱袍,戴仙華冠,佩太上真形章,而來迎子,所乘无常。
  東方朔言古畫五嶽真形首目者,乃是神農前世,太上八會群方飛天之書法,殆鳥跡之先代也。自不得仙人釋注顯出,終不可知。
  凡道士欲佩圖,唯取山象及書古文卷,異以此題外面,然後盛之。
  帶符常得正月寅,建齋七日,於齋中寫符訖,醮如傳法,但易章中自說辭旨,可隨人也。凡書寫,皆燒香於圖左右。
  靈寶五嶽真形圖
  三天太上長存符,道士佩之,入山林江海,橫行天下,眾神奉衛,莫敢當子。齋祭帶寫,如五嶽同一名,太上道君敕文不可見,東方朔顯出之。此乃鳥跡以前,有類三皇文。佩之者與五嶽真形共盛。唯仙人題山中名物芒處作謹字外,不得一上之耳。
  有命
  天地山丘陵
  神護我子慎
  害患令久安
  長全
  東春
  東嶽真形圖
  南夏
  南嶽真形圖
  中央戊己土
  中央真形圖
  西秋
  西嶽真形圖
  北冬
  北嶽真形圖
  青城丈人
  青城山真形圖
  保運真君
  廬山真形圖
  霍山南儲君
  霍山真形圖
  濳山南儲君
  潛山真形圖
  墨有山形,赤者水源,黃者洞室穴也,畫小者則形微,大者則隴洪,高下隨形,長短取象,其源畫神芝草,有室之處,自是後來出人,皆於山處識而志之。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二十一竟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二十二
  招靈求仙品
  凡修靈寶五篇真文,思神念仙,諸所求欲,使時聞九天,真人詣房,身得神仙。當以立春後甲寅乙卯日,沐浴清齋,平旦,入室,東向九拜,平坐,叩齒九通,關啟身神。畢,閉眼思東嶽泰山青帝君,姓歲,諱 。形長九寸九分,頭戴青玉通天冠,衣青羽飛衣,駕乘青龍,從青腰玉女十二人,從東方來降兆室。良久,青帝君化為嬰兒,在青炁之中,隨炁從兆口入,逕到腹中,思心生赤炁,以貫繞肝府,青赤二炁混沌相著,如慶雲之沓煙,覺肝中薰熱,便嚥九過。仰祝曰:
  東方九門,中有始皇。出入三清,邀宴玉房。安鎮靈嶽,役運勾芒。上統青霞,九千九重。參駕羽輦,十二飛龍。左侍青腰,右衛神童。把執簡籍,青札玉文。校定名仙,列言上宮。今日大吉,請陳所言。身佩赤書,名參帝堂。願神願仙,青籙簿中。上回靈駕,來降我房。二炁混合,化形嬰朦。安治肝府,招致華光。靈暉流灌,面生金容。坐致自然,神明交通。身得長生,天地无窮。
  畢,引青炁九嚥,止。行此道九年,則致青腰玉女九人,東嶽泰山靈官來降,為兆通致求願,上聞九天,生死父母,罪書責役,配屬東嶽,則神明更相屬滅除罪名,自得解脫,升上福堂。此法妙重,生死津梁也。
  常以立夏後丙午、丁未之日,沐浴清齋,正中入室,南向三拜,平坐,叩齒三通,關啟身神。畢,閉眼,思南嶽霍山赤帝君,姓榮,諱 。形長三寸三分,頭戴赤玉通天寶冠,衣丹羽飛衣,駕乘赤龍,從赤圭玉女十二人,從南方來降兆室。良久,赤帝君化為嬰兒始生,常在赤炁之中,隨炁從兆口入,逕至心中,思脾生黃炁,以貫繞心宮,黃赤二炁混沌相著,如炎火之斕光,覺心中薰熱,便三嚥。仰祝曰:
  丹天三光,南上玉門。中有大神,赤帝靈君。衣丹帶符,飛文羽裙。駕乘赤龍,與降飛雲。南霍靈山,萬神高尊。出入三清,上宴九女。赤圭玉女,玉童衛真。把執簡籙,絳簿玉文。校定仙品,輕重上聞。今日大吉,靈嶽關仙。上回高神,降我三門。變化嬰兒,鎮心安魂。混合二炁,纏我命根。長與祝融,駕乘景雲。逍遙南河,天地長存。
  畢,引赤炁三嚥,止。行此道,南嶽皆得解除,刑名釋散,升上天宮。其法妙重,生死開通。
  常以春分、夏節、秋分、冬節後,戊辰、戊戌、己丑、己未之日,沐浴清齋,日映入室。向王十二拜,平坐,叩齒十二通,關啟身神。畢,閉目,思中嶽嵩山黃帝君姓憚,諱 。形長一尺二寸,頭戴黃玉通天寶冠,衣黃羽飛衣,駕乘黃龍,從黃素玉女十二人,從中嶽來降兆室。良久,黃帝君化為嬰兒始生狀,在黃炁之中,隨炁從兆口入,逕至脾府,思肺生白炁,以貫繞脾宮,黃白二炁混沌相著,似黃雲之回天,覺脾中薰熱,便十二嚥。祝曰:
  中央黃元,總統四靈。戊己中山,原始上精。黃帝大神,參駕飛軿。十二黃龍,上宴三清。玉女侍衛,神童使令。開山出圖,投仙定名。徘徊中嶽,四王敷靈。回真曲降,流灌我形。混合變化,老帝成嬰。鎮安黃宮,府藏華榮。身生奇毛,內外光明。真人交接,通達九清。得參黃軿,飛升玉庭。
  畢,引黃炁十二嚥,止。行此道,中嶽靈官降房,致黃素玉女十二人,為兆通達關啟,上聞九天,生死父母,罪書刑名,係於中嶽,皆得解滅罪書,上名仙錄,去離地官,升入福堂,生死開泰,度人无量。常以立秋後庚申、辛酉之日,哺時沐浴清齋,入室,向西七拜,平坐,叩齒七通,關啟身神。畢,閉眼,思西嶽華陰山白帝君姓崇,諱 。長七寸七分,頭戴素玉通天寶冠,衣素羽飛衣,駕乘白龍,從白素玉女十二人,從西獄來降兆室。良久,白帝君化為嬰兒始生之狀,在白炁之中,隨炁入兆口中,逕至肺府,思腎生黑炁,以貫繞肺宮,白黑二炁混沌相著,似慶雲之沓霄,覺肺中薰熱,便七嚥,仰祝曰:
  七炁之天,素黃金堂。白帝大神,安鎮四方。華陰靈山,號曰神王。白羽飛裙,建旗御龍。上遊玄清,出入華宮。總領仙籍,列簡詣方。日吉佳辰,萬聖宴峰。徘徊九霞,流散暉光。金精煥煥,白石洋洋。開山觀靈,神敷四鄉。願道願仙,願生願長。上願既會,靡不吉昌。暮收通真,改我形容。變化自成,與炁同翔。身飛輕舉,上升紫房。
  畢,引白炁七嚥,止。行此道,則西嶽靈官白帝降真,白素玉女七人,為兆通靈開啟,所求皆聞九天,生死父母,罪書邢名,係於西嶽,咸得解脫,罪名自除,名上仙籍,去離五道,求升福堂,生死開度。福至自然。
  常以立冬後壬子、癸亥之日,子時沐浴清齋,入室,北向五拜,平坐,叩齒五通,關啟身神。畢,閉眼,思北嶽恒山黑帝君姓晨,諱 。形長五寸五分,頭戴玄玉通天寶冠,衣玄羽飛衣,駕乘黑龍,從太玄玉女十二人,從北嶽來降兆室。良久,黑帝化為嬰兒始生之狀,在黑炁之中,隨炁入兆口中,逕至腎府,思肝生青炁,以貫繞腎府,青黑二炁混沌相著,如碧雲之沓煙,覺腎中薰熱,便五嚥。仰祝曰:
  五炁玄天,上始精流。結炁凝靈,號曰仙廬。安鎮北恒,黑帝所遊。遨宴北單,參龍駕浮。今日王吉,萬靈開圖。五炁徘徊,慶雲四敷。仙童執簡,太玄度符。記我仙籍,金籙上書。回真曲降,混合嬰孩。二炁交落,洞觀我軀。玄冥携提,神仙為儔。永享天地,萬劫无休。
  畢,引黑炁五嚥,止。行此道,北嶽靈官黑帝降真,太玄玉女五人,給已使令通致啟乞,上聞九天,生死父母,罪名刑書,係屬北嶽,並蒙解除,得度三惡之道,上升天堂。大妙上法,普度无窮。行此道當夷心靜思,意注分明,靈真易感。得其法式,不移年而睹神行來出入之向方,生官司迎,魔靈消伏,不敢干前,心聰意慧,自審吉凶,五嶽五帝,常為友賓,神明交通,坐致神仙。
  上道高奔品
  南極上元君曰:君受高上順行三道之要,黃炁陽精之道,服御靈暉,口啜皇華,仰餐飛根,存七曜於紫景,行三道於金門,洞於淵景。明日月之方圓,睹朱階於洞陽,入鍊陽於廣寒。登七寶於玄圃,攀飛梯於雲觀,吸陽精於浮黎。採黃炁於鬱單,傍金翅於高木,迴石景以映顏,修御靈圖,遂感神真。乃三景垂映,七精翼軒,五靈交帶,四司結篇,西龜定錄,名題高晨,故位登南極。此道高妙,非庸夫狹學所可言論,兆宜詳之而行。
  夫高奔日月上道,清齋五十日,絕交人事,欲得隱靜,止令始暉之處。若天陰日月不見時,及所在隱密,但於室中所卧處,潔浄存心而思之,唯在正心精思,心至則无所不通。臨目存念,極令髣髴也。臨目者,當在閉與不閉之間也。須令見日月之光景。密而行之,勿令有知見之者。見之則靈芒不降。
  修行上道,先與人事隔絕,自齋後皆宜清浄,特宜獨建一室,門向東開。
  不然則窗東向,牀亦宜向東,卧處不要雜穢,及別有衣服狼藉,非上真可降之處。日月是陰陽對景諸法,亦併存之。惟在精思純一,无雜他思。
  太素真人曰:子存日精,五帝君口含太上鬱儀文。須此道成,乃見日中君。无此,徒勞自煩冤。
  太素真人曰:子存月精,五夫人口含太上結璘章。須此道成,乃見月中夫人。无此,徒勞自悼傷。
  右二條,太素真人受太帝君訣。《太上隱書》云:存時執之,帝君云含之。太素真人教裴君,存時含一文,執一文,兼而行之,各寫經中。二奔法並諱字,不用餘語。日法以朱書青紙,闊二寸許,絳囊盛,存時以右手執之。月法以雌黃青紙書,以黃錦囊盛,右手執之。又各朱黃,細書一通,於青薄帛上,闊一寸許,其字須極細。急卷,以蠟通丸之。存時切含一通。事訖,以酒拭之,安於香合內。
  鬱儀帝君真諱
  日中赤炁上皇真君,諱將車梁,字高騫爽。心存以知,不得輒呼此位號,尊祕經中,无存修之法。日中青帝,名圓常旡,字照龍韜,形如嬰兒,衣青玉錦帔,蒼華飛羽裙,建翠芙蓉晨冠。赤帝諱丹靈峙,字綠虹映,形如嬰兒,衣絳玉錦帔,丹華飛羽裙,建丹符靈明冠。白帝諱浩鬱將,字迴金霞,衣素玉錦帔,白羽飛華裙,建皓靈芙蓉冠。黑帝諱澄增淳,字玄綠炎,形如嬰兒,衣玄玉錦帔,黑羽飛華裙,建玄山芙蓉冠。黃帝諱壽逸阜,字飆暉象,形如嬰兒,衣黃玉錦帔,黃羽飛華裙,建扶靈紫冠。
  清旦,具冠服,焚香,向日再拜,盥漱。畢,口含經文當舌上,以字首向內,正坐,同日出圓光,上香,心存上皇真君諱字,便即心拜。拜畢,乃臨目。臨目閉目,自此後不得中開。閉炁十息,久,正對日平坐,仰手膝上,左手執經文,亦宜屈大指為握固,右手亦握固。又嚥日光十過。當存日光入口,即吞之。存日中有赤炁紫芒,有九道。心呼曰:
  曜靈九神華芒。
  九芒來注於面,乃小開口,微吸而吞之十通。訖,閉炁,想腹中光芒,上連泥丸,下通臟腑,煥照形體,洞徹內外。良久,仍存此光芒,直至事畢,勿令散絕。次微呼帝君名字,呼聲纔令自耳聞之。次存月魂作九圓之象,黃色,稍小於日,在日炁之中,如浮光虛映,勿以實質。然既不言形狀,但覺其中若有神相應而已。
  密呪曰
  月魂精神,曖蕭臺標。使我得到,日窟之天。東蒙長丘,得受神暉之章,帶九有之符,食青精日飴,飲雲碧之腴,晏八極之城,登明真之臺,坐布林之殿,詠玉晨之辭。
  心中默念,不得出聲。次默祝曰:願得與五帝真君,日魂精神,共乘景雲,上奔日宮。次又閉目,存青帝從日中乘光芒而來,在我之左,心呼諱字。又存赤帝從日中乘光芒而來,在我之右,心呼諱字。又存白帝從日中乘光而來,在我之背而立,心呼諱字。又存黑帝從日中乘光芒而來,在我左手上,心呼諱字。又存黃帝從日中乘光芒而來,在我右手上,心呼諱字。手既執文,不可以開,只於手上而立,面向我,心呼諱字。五帝都來,存帝服色令髣髴。各存既畢,又皆存五處五帝,形容服色一時而見。叩齒五通,嚥液九過。微祝曰:小動唇出聲,可令自耳稍聞。
  赤爐丹景,圓華九明。太暉啟晨,煥耀朱精。五帝肇霞,映洞萬生。觀落上真,空无條平。運炁煉彩,流蕩五形。使我神化,六腑敷榮。參承降雲,陽燧九軿。上奔日宮,與帝合靈。
  念畢,存日魂乘日光中來,對我之面,去面九寸許,想其中有神在焉,再叩齒三通,嚥液三過。又微祝曰:
  月魂精神。同前。
  又存陽燧絳雲之車,如今車輅之狀,駕九赤龍,從日光中來,到我之前,自與身形俱忘。存祝都畢,澄心注想。又想左右手上,黑黃二帝各下手外,兩邊而立,即都忘。五帝共携.我,我作起形,一時同登此車中而坐,并存月魂亦在車上,光芒之中,還乘此光芒,騰迅而往,逕達日中。即冥心罷想,令恍惚忘形,如長在日中。良久,嚥唾十四過。訖,乃開目。更勿視日。凡諸節度,預宜究習。一坐至畢,不可致疑看文。行之一年彷像,二年見形,三年下降,四年便朗然洞徹,面有玉光,五年成真,十一年得乘雲車羽蓋,駕命群龍,上奔日宮,受書為上清真人,得給玉童二十六人,玉女二十四人。
  結璘夫人真諱
  月中黃炁上皇神母,諱曜道支,字玉薈條。心存以知,不得輒呼此位號,尊祕經中,無存修之法。月中青帝夫人,諱隱娥珠,字芬艷嬰,形如嬰兒,衣青華瓊錦帔,翠羽鳳文飛羽裙,頭作頹雲三角髻,餘髮垂至腰。赤帝夫人,諱翳逸寥,字婉延虛,形如嬰兒,衣丹蘂玉錦帔,朱華鳳落飛羽裙,頹雲三角髻。白帝夫人,諱靈素闌,字鬱連華,衣白琳四出龍錦被,素羽鸞章飛華裙,頹雲三角髻。黑帝夫人,諱結連翹,字淳厲金,衣玄琅九道雲錦帔,黑羽龍文飛華裙,頹雲三角髻。黃帝夫人,諱清營襟,字炅定容,衣黃雲山文錦帔,綠羽鳳紋繡裙,頹雲三角髻,餘髮並垂至腰,形同如嬰兒。
  靜夜,具冠服,焚香,對月再拜。或月夕曉,亦有高下,宜所在向之。其朔後二三日初出之時,日纔沒見月,即可為之。至月漸高,則待日光沒盡,月色光明,乃可行之。其晦朔之間,月形既盡,固无可存修。室中不得見月,當出庭外,或屋簷之下。陰雨居室內,口含經文當舌上,字首向內,對月長跪,心存上皇神母諱字。起,兩手拊心而拜。值望日月夕蝕,則未可行之。待蝕已,則行之。拜畢,乃臨目。自此臨目閉目,直至事畢,不得中開。閉炁九息,對月平坐,仰手膝上,右手執經文,左手握固,仰面向月,為之九息者,如脉四十五動之。久嚥月光九過,當存月光入口中吞之,存月中有黃炁白光八朗之芒。心呼曰:
  月華夜精八芒。
  八芒來注於面,開口微吸而吞之九過。訖,閉炁,想腹中光芒上達泥丸,下通臟腑,朗照形體,洞徹內外。良久,此光芒直至事畢,勿令散絕。微呼呼聲,纔令自耳聞之。次存日魂作辟方之景,赤色,如月之大,在月炁之中,浮光虛映,勿以虛質。又魂神既不言形狀,但覺其中若有神相應而已。默祝曰:
  日魂精神,珠景赤童。使我西到,六嶺之門。入協晨玉宮,八絃素丘,八景上房。得帶十明之符,佩流星夜光之章,坐太和之殿,登七靈之臺,領月帶雲膏,食若琬紫津之粘,詠高上之篇,吟玉晨之辭,
  心中默念,不得出聲。次默祝曰:願得與五帝夫人,日魂精神,共乘飛雲,上奔月宮。又閉目,存青帝夫人,乘月光芒而來在我之左,心呼諱字。次存赤帝夫人,乘月光芒而來在我之右,面向左,心呼諱字。又存白帝夫人,從月光中來在我之背,心呼諱字。又存黑帝夫人,從月光中來在我之左手,執握固,只於手上而立,面向我,心呼諱字。又存黃帝夫人,從月光中來在我之右手,執經文於手上而立,面向我,心呼諱字。五帝夫人都來,形容服色一時而見。乃叩齒九通,嚥液九過。微祝曰:
  黃精啟暉,元陰內章。映觀太玄,開動萬方。散蔚寒飇,七晨懸琅。迴陰三合,天地吐光。紫曜挺落,浮華九空。圓明賦釆,六炁化通。五帝夫人,躡雲抱風。雲披鬱羅,佩瓊帶璫。羽裙拂霄,逸虛扇東。騫樹敷晨,蓋條秀蓬。雲 鍊摩,扶養木公。洞視萬里,蔭藹五躬。魂和神化,六玄雲充。還老歸嬰,玉映反童。時乘流鈴,雲飛十龍。上奔月宮,位為保皇。
  存日魂乘月光來,對我面之前、去面九寸許,想其中有神在焉。又叩齒九通,嚥液九過。又微祝曰:
  日魂精神。同前。
  澄心,注想,見月中有流鈴之車,車狀如今車輅之形,飛雲為車之前,齊駕十龍,與雲相連,靄靄然從光芒中來。既到我前,乃回龍車之柱,左右手上黑黃二夫人,各下手外,立於兩邊。即都存五夫人共携我,我作起形,一時同登此車中而坐,并日魂亦在車上,光芒之中,乘此光騰迅而往,逕達月中。冥心罷想,令恍惚忘形,如長在月中。良久,嚥液三十過。訖,乃開目,更勿瞻月。凡諸節度,預宜究習。一坐至畢,不可致疑看文。行之一年髣髴,二年見形,三年下降,四年洞視,身生流光,五年成真,十一年得乘玄龍轡,上奔月宮,為上清真人,得給玉童二十六,玉女二十四人。
  太素真人傳清靈真人裴君二事,太上鬱儀結璘之章,以致日月之精神,上奔日月,通天光飛太空之道也。皆乘雲車羽蓋,駕命群龍,而上昇皇天紫庭也。內視中方曰:子欲步空,當存日月王。欲登清靈,當存五星,密室密行,不出宇庭,此之謂也。素奏丹符曰,大哉鬱儀,妙乎結璘,非上真不見,非上仙不聞。以日月五精之神,乘龍步空,足躡景雲,遂與五帝上入天門,有人聞之,慎勿妄言。見《雲笈》二十三卷。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二十二竟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二十三
  餐吸元和品
  昔玄師青童帝君,受之於太微天帝君。一名赤丹金精石景水母之經。常當於日初出之時,對日東向,叩齒九通,心中陰呼日魂之名,五帝之字。曰:日魂珠景,照韜綠映。迴霞赤童,玄炎飈像。
  凡心祝呼此十六字畢,仍暝目,握固,存見日中五色流霞,皆來接一身,下至兩足。又存五熙上至頂,於日光五色流霞,俱來入口中。又見日光之霞,復有紫炁,大如目瞳者,累重數十,煥赫在五光之中,名曰飛根水母,俱與五炁來入口中,向日吞霞,作四十五嚥炁。咽炁畢,又咽液九過,叩齒九通。微 咒曰:
  赤爐丹炁,玄天育精。剛以受柔,炎水陰英。日辰元景,號曰大明。九陽齊化,二煙俱生。凝魂和魄,五炁之精。中生五帝,乘光御形。採飛以虛,掇根得盈。首巾龍華,披朱帶青。轡烏流玄,霞映上清。賜書玉簡,金闕玉名。服食朝華,與真合靈。飛仙太微,上升紫庭。
  祝畢,向日再拜。此之上道,真仙之儔。萬人以上,无有一人得知日魂之名者。此道玄就,非血食臭骸可得聞也。天陰无日,可於室中所卧潔浄處,存而為之。清浄道士,精通上感者,皆可不待見日而修之也。若道士休糧,長齋五嶽,絕塵人間,遠思清真,得日日服日根之霞,吞太陽之精。則立覺體生玉澤,面有流光。如其外累人事,未獲靜形,浮遊世路,心拘榮網者,要以月朔日、三日、五日、九日、十三日、十五日、十七日、十九日、二十五日,按而為之,一月之中十過也。此日是日魂下接飛根之時,行之十八年,上清當錄以金真,瑩以玉光,位為真人,飛行太空,乘華三素,以映天下。
  太微服日炁開明靈符
  朱書青上
  咒曰
  太微丹書,名曰開明。致日上魂,來化某形。平旦嚴裝,發自圓庭。飛華水母,日根金精。紫映流光,號為五靈。
  右先告日魂書符,臨服時閉炁,左手執符,心默念咒,畢,吞符。採服陰華月精之法,一曰黃炁陽精藏天隱月之精也。當思見月初出時,乃對月西向,叩齒十通,心中默呼,月魄之名,五夫人之字。曰:
  且魄曖蕭,芬豔翳寥。宛虛靈闌,鬱華結翹。淳金精瑩,炅容臺標。
  凡三,心呼二十四字畢。乃暝目,握固,存見月中五色流精,皆來接一身,下至兩足。又存五炁上至於頂,於是月光流精五色,俱來入口中。又見月光之精,復有黃炁,大如目瞳者,累累數十,相隨在月精光五色之中,名曰飛黃月華之精。並與五炁,來入口中,向月吞精,作五十嚥。畢,嚥液十過,又叩齒十通。微 咒曰:
  黃精玄暉,元陰上炁。散蔚雲颱,條靈斂胃。虛波闌穎,挺灌停器。月精夜景,玄宮上賁。五君夫人,各保母位。赤子飛入,嬰兒續至。回陰三合,光玄萬方。和魂制魄,五胎流通。乘霞飛精,逸虛於東。首結靈雲,景華招風。左帶龍符,右腰虎章。鳳羽朱帔,玉珮金璫。騫樹結柯,號曰木王。神?控根,有虧有充。明精內映,玄水吐梁。賜書玉札,刻名雲房。服食月華,與真合同。飛仙紫微,上朝太皇。
  祝畢,向月再拜,存日月坐立任所便仙宮之中,无有一人,得知月魄之名者,其真人當時有知之者。天陰无月,可於室中為之。施行要訣,如服月光法,夕夕為之,則立覺體生光照,目有飛精也。要法月二日、四日、六日、八日、十日、十四日、十六日、十八日、二十日、二十二日、二十四日,一月之中十一過,亦當成仙也。此日是陰精飛合,三炁盈溢,月水結華,黃神下接之時。行之十八年,上清當煉魂易魄,映以玉光,乘玄轡景,飛行太空。
  太微服月精太玄陰生符
  黃書青上
  右符月晦夜半,東向服之,先以告月魄也。是時當先服開明符,臨時服月符,閉炁,左手執符。心祝曰:
  紫微黃書,名曰太玄。致月華水,養魄和魂。方中嚴事,發自玄開。藏天隱月,五靈夫人。飛光九道,映朗泥丸。祝畢乃服符。
  玄師青童真君,稽首膝行於金闕帝君之前,固請上道不已。爾時聖君推几偃據,忽然長嘆曰:苦辭玄速,精誠來悟,子其用心至矣。於是指點域墟,有愍馬之意。爰乃引雲鈞之琴,撫而彈之,清響虛集,激落百音,瓊振九虛,徹朗太霄,而歌大洞神洲之章,凝魂之曲,玄頌靈藻,天韻希夷,飲照沖炁,欸音清微。其辭曰:
  玄虛上清炁,三素凌華芒。淵響啟靈扉,七門飛羽章。豁落丹霄觀,清寥冥運彰。有覺悟玄會,眇西飛太陽。空臺大洞野,幽逸英芝光。遺盡翳雲輪,絕宅自冥通。高會玄辰闕,稽首朝玉皇。神映來靈旨,虛鼓響瓊鍾。九轡縱雲軿,逍遙紫霞峰。丹陵啟碧室,綠庭披五房。金闕煥嵯我,藹林上清宮。味此日月華,取彼無形方。玄至三靈覺,蕭條劫刀中。何為當途坐,五難乘子胸。何不御赤嬰,乘我泥丸公。不死亦不生,不始亦不終。
  於是聖君吟歌畢,引青童君賜坐,設流霞之漿,鐶剛之果,未樹白子,絳木青實。乃命五老上真,仙都左公,開紫蘂玉芨雲錦之囊,出此靈書紫文上經,以付青童君。徒下授有玄宮玉名,常為真人者。
  抱服三光品
  日君咒
  於日初出時,兩手結玉帝訣,合掌對太陽,念咒曰:
  鬱儀之神,離離真精。灌服九芒,乾元利貞。
  咒畢,以口鼻吸炁,嚥之九次,以意送下丹田。二九,三九,以至九九。再念咒曰:
  唵鬱□□煜頁元暉嚩□囉軍挐唎婆薩訶。
  咒畢,取炁再如前嚥之。正午或午前行持,午後不行。
  玉清天日魂紫霞真符
  面東北,念三光一字咒一遍,吸炁三口,灌筆端,畢次依散形,念咒書之三符,一如此法咒曰:
  鬱離貞。
  月君咒
  於月初出時,兩手結玉帝訣,合掌對太陰,念咒曰:
  結璘夫人,坎位真精。圓耀八芒,吉利元亨。
  咒畢,取炁再如前嚥之,八次,以意送下丹田,約八八六十四遍。,再念咒曰:
  唵結歆□□亨照爁縛月囉□羅婆婆薩訶。
  玉清天月魄九靈感真玉符
  面東北。念咒三徧,吸炁三口,灌筆端,次依散形,念咒書之,咒曰:
  結璘坎。
  天罡咒
  於星出時,兩手結玉帝訣,合掌對天罡方。念咒曰:
  唵敕之神,斗極真精。流輝七芒,吽咤敕凝。
  咒畢,以口鼻吸炁,嚥之七次,以意送下丹田,約七七遍。再念咒曰:
  唵唵吽吽,迷離呶那。婆羅修利,唵吒唎□。
  咒畢,取炁再如前咽之。正戌亥時行持,徐時不行。
  玉清天天罡正炁玄精秘符
  向其方,念咒三遍,吸炁三口,灌筆端,次依散形,念 咒書之。
  唵吽吒。
  右上法謂之三光煉形,陰日及風雲之時不行。應服三光炁,行畢,叩齒九通而退。每過三七日,法官兩手斗訣,面天門,步北斗罡,回身向南,服三光符,誦上帝三字諱曰:
  洞濳玄,天命長,人恒寧。
  次再拜,以新水吞下。又再拜,念總咒曰:
  相道玄真,烜赫正神。鬱儀煉質,熒惑操形。赤明和陽,理禁威靈。耀明宗飄,帝重光明。戊己之英,中央鎮星。排蕩邪炁,破滅淫精。海逢之沸,木逢之燼。火逢之滅,金逢之鎔。長離之主,統攝飛行。迷離奴那,唵唵吽吽。迷離奴那,唵唵吽吽。總攝張羅,東海青童。迷尼奴那,唵唵吽吽。迷尼奴那,唵唵吽吽。迷尼奴那,唵唵吽吽。急急如上帝律令敕。
  玉音攝天炁靈書
  祖道玄真。同前
  玄師曰:自日初出之時,面太陽,先存見五臟分明了,對日默念靈章玉音攝炁咒一遍,以口對日,挹嚥九口。又咒一遍,暝目,以鼻長引,暗數九次咽之。皆存吞日紫光九芒,下入丹田,作日狀。以午時前數多為功,午時後不可用。直至初三日夜,月初出時,依採日炁法,十嚥,存白光十芒。至二十三日後,不用採之。月炁比日炁等共萬遍。亦存月狀在丹田,與日合半。遇春先取木德,夏火,秋金,冬水,四季土旺,各本色都及萬遍。逢一月五過,依洞章法,取斗中紫炁萬過,名日外侍八瓊丹。一千遍,夜有神光出沒。二千遍,一身有光。三千遍,滿室有光。四千遍,舊病新疾患靨息痕皆去,色返嬰童。五千遍,地司除死名,玉清書生錄,百靈侍衛。六千遍,舉身有光,洞照百步,夜可細書,鬼物不隱,預知未然。七千遍,吹噓百物,可起死尸。八千遍,呵 咒五金,皆成至寶,光生圓象。九千遍,丹成如日,面生金容,骨秀五香,三天注仙。萬遍道備,位證真人矣。
  靈寶與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二十三竟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二十四
  吐納正炁品
  經曰:引炁三十二過。又曰:玉音攝炁,靈風聚煙,紫虛鬱秀,輔翼萬仙。
  玄師曰:靈寶正炁,即三十二天正真道炁。若不採納此炁,內修無功成之基,外施無感應之驗,空尸行上道,下鬼誦靈章,徒用施為。
  東方八天之炁
  太皇黃曾天黃炁,太明玉完天綠炁,清明何童天青炁,玄胎平育天赤炁,元明文舉天蒼炁,上明七曜摩夷天黑炁,虛无越衡天黑炁,太極濛翳天紫炁。
  玄師曰:步斗牛女虛危室璧之罡,取炁則八天天君遣真仙侍衛,能洞觀八天之事,所適無礙。
  南方八天之炁
  赤明和陽天白炁,玄明恭華天綠炁,曜明宗飄天黃炁,竺落皇笳天青炁,虛明堂曜天赤炁,觀明端靖天蒼炁,玄明恭慶天黑炁,太煥極瑤天碧炁。
  玄師曰:步角亢氐房心尾箕之罡,依色取炁,則八天天君遣真仙侍衛,能洞觀八天之事,所適無礙。
  西方八天之炁
  元載孔昇天紫炁,太安皇崖天白炁,顯定極風天黃炁,始皇孝芒天綠炁,太皇翁重浮容天青炁,無思江由天赤炁,上揲阮樂天蒼炁,無極曇誓天黑炁。
  玄師日:步井鬼柳星張翼軫之罡,依色取炁,則八天天君遣真仙侍衛,能洞觀八天之事,所適無礙。
  北方八天之炁
  皓庭霄度天碧炁,淵通元洞天紫炁,太文翰寵妙成天白炁,太素秀樂禁上天黃炁,太虛無上常融天綠炁,太釋玉隆騰勝天青炁,龍變梵度天赤炁,太極平育賈奕天蒼炁。
  玄師曰:步奎婁胃卯畢觜參之罡,依色取炁,則八天天君遣真仙侍衛,能洞觀八天之事,所適無礙。
  玄師曰:並先叩齒九通,自天門入上元綱,流演至宿分步之,存一天如金樓玉殿,天帝端坐,衣服如天之色,口吐本炁,如絃鬱鬱然,布於兆口中。各從其數,凡有所奏,依帝玄治炁中默奏,立待感通。四維梵天中斗罡,皆取直宿日服,兼於四天並行,圖局宿呈如後。
  缺圖
  經曰:真中有神,長生大君,无英公子,白元尊神,太一司命,桃康合延。
  玄師曰:此二章中大洞之道,上道禁經,有九真中經。上議長生大君,變化萬神。凡人生,太微降炁生人,方始分形脫胎。自生之後,三萬六千神備,而壽至三萬六千日,神歸太微中,則曰鬼也。鬼者歸也。有一生罪咎,損炁拋神,自取死壞,故不滿天年而夭亡繈褓者,神不全也。神不全則形不圓。況小罪折一筭,而北斗追取三日之神。大惡减壽一年,則拘去三百六十神炁。一小善則增一筭,而三日延生添神。一大功則益壽一年,而三百六十日延壽降福。所以增减也。此之七神,乃北斗陰神,又曰玄丹太一,亦上道禁典。若知此道,則添神益壽,萬劫長存。
  元尊長生頌曰
  中天有斗主魂魄,玄丹太一七陰神。

《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 相关内容:

后一:2

查看目录 >> 《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 单词 趣味历史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