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道部 > 洞神部 >

大还心鉴

大还心鉴

大還心鑑
  經名:大還心鑑。寒山子撰,當出朴晚唐五代。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眾術類。
  大還心鑑
  《寒山子至訣》云:但悟鉛真,藥必自神,但記汞正藥,必自聖。修之合聖,天地同慶,得因師傳,為道之徑。所以古之聖人,不直而言之,愚者容易,託之《周易》,寄之五行,合之符契,合真之妙者,莫若大丹之神歟!.大凡愚人聞之大丹,疑恨萬端,有智者了解,用之一神,所以祕易成難,貴道不可輕也。昔三聖遺言,著之金簡,名日《參同契》世皆傳寫,悟無一二。得其理者,未敢造次,明其事者,猶豫因循,疑來倏忽而邁,榮華閃目,金玉縈心,財色介懷,百年空棄。長生之道,罕有留心,不知世色勞神,光陰侵歲,以此之故,遞有多疑。或至人述以近遠之丹,愚者便說秦皇、漢武,秦皇口是心非,貪情欲海;漢武雖慕玄境,心在色情,何得而長生不死?何不言黃帝與上古人乎?黃帝傳玄女還丹之衛,言補金汞於丹田,後人不訣真宗,恨入御女之道。且太山仙女,必無對偶說淫色之心,愚者惑之於萬古。其歌訣書,在金丹論中,得者可明矣!.余早年慕道,幸得傳真,克奉仙師,親承旨教,只論鉛汞龍虎之妙,真人去四黃之大非,損八石之參雜。且鉛汞合天地之元紀,包日月之精華,上冠於乾,下順於坤,總七十二石,統天地精光,修鍊成丹,服之延駐,可不信乎?且五穀既能救命,豈可不奉神丹,黃精猶服長生,鉤吻服之必死,目擊可見,真聖奉之。然神丹為萬法之尊,是皆夙契道妙,久卻留心,非一朝一夕耳。然還丹之靈,不救自刑之禍,聖法慈愍,不救夙業之殃。此亦在人弘心道旨,又不可輕信狂言,非惑於神術乎!.今以大還心鑑,著明心域,心明丹為至藥,不惑他物,物非其類,丹必不靈,心非其道,雖成必禍。此深可誠,而省己修進也。論大丹唯一陰一陽之道,即合天地機也,一金一石謂之丹,亦天地合也。一金,真鉛,白虎是也;二為汞者,丹砂中水銀是也。陶壇真人云:若用世問汞,水銀化白煙。此至言也。神符白雪之妙,馬真人日:汞與水銀別,迷人用之拙。即知此言,從凡化聖,聖不離凡,因凡入聖。凡中有聖,聖中出凡,即知水銀本在丹砂,命合鉛汞,汞成至寶,色還本丹,丹更不成,卻歸水銀,即真汞矣,既至真汞,即從凡入聖,可以統領萬靈,即馬真人云汞與水銀別也。自後之學者寡昧,不能至此矣!.陶真人若言非世問水銀,又云砂產於金也,汞生於鉛也,此非世問,可不審察妙旨矣!.自古真人,皆從凡入聖,與大丹同契,以至上昇。而迷者多惑,如丹唯一陰一陽,龍虎二物,鉛是水一之名,北方河車,金生於水,金數四,水數一,共為五也。汞青龍,束方木,木數三,木生火,丹砂者,本火之精,二之與三,共為五也。五土也,土無定位,四季立名,水與金共五,木與火共五,故曰三五道還丹,道之玄也,丹之妙,罕有玄解知之。知之者,聖人乎?可謂造化在乎手,變轉自由耳。不知真訣,假如念誦真歌,不遇師承,終無妙理。余憶昔年迷謬,徒歷山川,一事不為,虛棄財貸,忽然省悟,如醉醒焉!.目前可致,煙霄足知,大道不遠。蓋人祕易為難,恐愚者得之容易,即天官臧算,神道奪壽。故《真人誠經》云:世皆延年,為人薄命,漸被陰境侵之,已至陰陽死也。至陽生之神衛乎?春不修行益生,損人侵物,何長生乎?雖遇至人,道不相契,固不傳其非人乎!《科儀》云:希長生還丹,取成大丹,不可不知鑪鼎也;知鑪鼎又不明火候,又不可知心也,知心又慮多難,與夙殃也。萬一自知,’又不可妄傳授於人也。道不傳即廢,傳非人即殃。故知萬妙,不離其心也,心為出世之宗,丹為延年之藥。服之歸陽官,即陰司落名,已後縱往,亦神解上仙。此真聖之言,不惑矣!.余覽古賢真旨,至《參同契》、《金碧經》、《古文龍虎》,傳三聖遺文,眾真歌訣,不離真妙之鉛汞乎1.恐後之有疑未決者,更序之於心鏡,必欲明其大道,照曜真元,滌學者疑滯,使之皆曉。愚者惑狂夫之說,悟而見受,可謂青雲可致,朗月常明,序而說之,知不惑者眾矣!.
  大還心鑑竟
  

《大还心鉴》 相关内容:

查看目录 >> 《大还心鉴》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