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图集|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丛部 > 杂别 > 黃帝內經素問譯解 >

經脈別論篇第二十一

經脈別論篇第二十一

  黃帝問曰:人之居處動靜勇怯,脈亦為之變乎?岐伯對曰:凡人之驚恐恚勞動靜,皆為變也。

  是以夜行則喘出於腎,淫氣病肺。

  有所墮恐,喘出於肝,淫氣害脾。

  有所驚恐,喘出於肺,淫氣傷心。

  渡水跌仆,喘出於腎與骨。

  當是之時,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為病也。

  故曰:診病之道,觀人勇怯,骨肉皮膚,能知其情,以為診法也。

  故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遠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苦,汗出於脾。

  故春秋冬夏,四時陰陽,生病起於過用,此為常也。

  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

  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

  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

  毛脈合精,行氣於腑,腑精神明,留於四藏。

  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佈,五經併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太陽臟獨至,厥喘虛氣逆,是陰不足陽有餘也。表裏當俱瀉,取之下俞。

  陽明臟獨至,是陽氣重併也。當瀉陽補陰,取之下俞。

  少陽臟獨至,是厥氣也。蹻前卒大,取之下俞。

  少陽獨至者,一陽之過也。

  太陰臟搏者,用心省真,五脈氣少,胃氣不平,三陰也。宜治其下俞,補陽瀉陰。

  一陽獨嘯,少陽厥也。陽并於上,四脈爭張,氣歸於腎。宜治其經絡;瀉陽補陰。

  一陰至,厥陰之治也。真虛〈疒肙〉心,厥氣留薄,發為白汗,調食和藥,治在下俞。

  帝曰:太陽臟何象?岐伯曰:象三陽而浮也。帝曰:少陽臟何象?岐伯曰:象一陽也,一陽臟者,滑而不實也。帝曰:陽明臟何象?岐伯曰:象大浮也。太陰臟搏,言伏鼓也。二陰搏至,腎沈不浮也。

查看目录 >> 《黃帝內經素問譯解》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 单词 趣味历史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