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图集|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丛部 > 杂别 > 黃帝內經素問譯解 >

診要經終論篇第十六

診要經終論篇第十六

  黃帝問曰:診要何如?岐伯對曰:正月二月,天氣始方,地氣始發,人氣在肝。

  三月四月天氣正方,地氣定發,人氣在脾。

  五月六月天氣盛,地氣高,人氣在頭。

  七月八月陰氣始殺,人氣在肺。

  九月十月陰氣始冰,地氣始閉,人氣在心。

  十一月十二月冰複,地氣合,人氣在腎。

  故春刺散俞,及與分理,血出而止。甚者傳氣,間者環也。

  夏刺絡俞,見血而止。盡氣閉環,痛病必下。

  秋刺皮膚循理,上下同法,神變而止。

  冬刺俞竅於分理,甚者直下,間者散下。

  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春刺夏分,脈亂氣微,入淫骨髓,病不能愈,令人不嗜食,又且少氣。

  春刺秋分,筋攣逆氣環為咳嗽,病不愈,令人時驚,又且哭。

  春刺冬分,邪氣著藏,令人脹,病不愈,又且欲言語。

  夏刺春分,病不愈,令人解墮。

  夏刺秋分,病不愈,令人心中欲無言,惕惕如人將捕之。

  夏刺冬分,病不愈,令人少氣,時欲怒。

  秋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惕然,欲有所為,起而忘之。

  秋刺夏分,病不已,令人益嗜臥,且又善夢。

  秋刺冬分,病不已,令人洒洒時寒。

  冬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欲臥不能眠,眠而有見。

  冬刺夏分,病不愈,氣上發為諸痺。

  冬刺秋分,病不已,令人善渴。

  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臟。中心者環死,中脾者五日死,中腎者七日死,中肺者五日死。中膈者,皆為傷中,其病雖愈,不過一歲必死。

  刺避五臟者,知逆從也。所謂從者,膈與脾腎之處,不知者反之。刺胸腹者,必以布憿著之,乃從單布上刺,刺之不愈復刺。

  刺針必肅,刺腫搖針,經刺勿搖,此刺之道也。

  帝曰:願聞十二經脈之終奈何?岐伯曰:太陽之脈,其終也戴眼,反折瘈瘲,其色白,絕汗乃出,出則死矣。

  少陽終者,耳聾、百節皆縱,目寰絕系。絕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

  陽明終者,口目動作,善驚、妄言、色黃。其上下經盛,不仁則終矣。

  少陰終者,面黑齒長而垢,腹脹閉,上下不通而終矣。

  太陰終者,腹脹閉,不得息,善噫善嘔,嘔則逆,逆則面赤,不逆則上下不通,不通則面黑,皮毛焦而終矣。

  厥陰終者,中熱溢乾,善溺、心煩、甚則舌卷,卵上縮而終矣。此十二經之所敗也。

《黃帝內經素問譯解》 相关内容:

前一:玉版論要篇第十五
后一: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

查看目录 >> 《黃帝內經素問譯解》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 单词 趣味历史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