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奇门吉格

  青龙回首(龙反首):天盘六戊(甲子),地盘丙奇。作为大利。如遇门克宫或地盘为震三宫(击刑)则吉事成凶。

  飞鸟跌穴(鸟跌穴):天盘丙奇,地盘六戊(甲子)。百事洞彻。

  天遁:天盘丙奇,中盘生门,地盘丁奇。生门主兴隆,又得月华之气,百事生旺,利上书,求官,行商,隐迹,婚姻等。

  地遁:天盘乙奇,中盘开门,地盘六已。此遁开门通达,又得日精之蔽,百事皆吉。宜扎寨藏兵,修造,逃亡绝迹,安坟等。

  人遁:天盘丁奇,中盘休门,神盘太阴。此遁得星精之蔽,其方可以和谈,探密,伏藏,求贤,结婚,交易,献策。

  云遁:天盘乙奇,中盘开,休,生三吉门之一,地盘六辛。此遁得云精之蔽,宜求雨,立营寨,造军械。

  风遁:天盘乙奇,中盘开,休,生三吉门之一,地盘为巽四宫。如风从西北方来,宜顺风击敌;如风从东方来,敌方在东方,南方,皆不可交战。

  龙遁:天盘乙奇,中盘开,休,生三吉门之一,地盘坎一宫或六癸。宜求雨,利水路,修桥凿井。

  虎遁:天盘乙奇,中盘休门,地盘六辛艮八宫。宜招降,立寨,守御。

  神遁:天盘丙奇,中盘生门,神盘九天。宜攻虚,开路,塞河,造像。

  鬼遁:天盘丁奇,中盘杜门,神盘九地。宜偷袭攻虚。

  三奇得使:天盘乙奇加临地盘甲戍或甲午;天盘丙奇加临地盘甲子或甲申;天盘丁奇加临地盘甲辰或甲寅。得使可以用事。若无吉门亦有小助。

  玉女守门:门盘直使加临地盘丁奇。利婚恋,相会,宴喜娱乐之事。

  遁甲开:六甲加会阳星,为开。主动,百事吉。

  奇仪顺遂:天盘乙奇加临地盘丙奇。主迁进,不利阴阳。

  奇仪相佐:天盘乙奇加临地盘丁奇。主事吉,尤利文书。

  日月并行:天盘丙奇加临地盘乙奇。主阴阳相宜,公私皆吉。

  月奇悖师:天盘丙奇加临地盘乙奇。主破耗损失,文书缠迫。

  月奇朱雀:天盘丁奇加临地盘乙奇。君子主吉,常人逢喜。

  吉同人遁:天盘丁奇加临地盘乙奇。君子加进,常人逢喜。

  三奇贵人升殿:

  乙奇临震宫,为日出扶桑,有禄之乡,是贵人升于乙卯正殿。

  丙奇到离宫,为月照端门,火旺之地,是贵人升于丙午正殿。

  丁奇到兑宫,为星见西方,天之神位,是贵人升于丁酉正殿。

  三奇贵人升殿之时,百事可为。

  天显时格(又名天辅之时):甲、己日的甲子时、甲戍时;乙庚日的甲申时;丙、辛日的甲午时;丁、壬日的甲辰时,或与日干相合之时,虽然此时奇门格局也是伏吟,但不为凶,反而为吉。这些时辰宜行兵、战斗、上官、参谒、求财、远行皆吉。有罪者也能逢赦免。

  三诈五假:凡做事出行宜用开、休、生三吉门所落之方位,若得乙、丙、丁三奇更好;若不得三奇,也可使用。如果开、休、生三吉门合乙、丙、丁三奇又上乘太阴、六合、九地三阴神相助者,则为三诈,经商、远行、婚娶,百事皆吉,诈格利于设计取谋。

  三诈:①三吉门合三奇上乘太阴为真诈。②三吉门合三奇上乘六合为休诈。③三吉门合三奇上乘九地为重诈。

  五假:①景门合乙、丙丁三奇,上乘九天,叫天假。宜争战诉讼、见贵求官,上书献策,扬兵颁号,申明盟约。②杜门合丁、己、癸,上乘九或太阴或六合均叫地假。宜潜藏埋伏、逃亡躲灾、谋探私事。③惊门合六壬上乘九天,叫人假。宜捕捉逃亡,如果再遇上“太白入荧”的格局,一定能抓获逃亡者。④伤门合丁、己、癸,上乘九地,叫神假(又叫物假),宜埋藏伏藏,使人难知。又一说伤门合丁、己、癸上乘六合为物假(又叫神假),宜于埋藏,祈祷、索债、捕捉、交易、伏藏。⑤死门合丁、己、癸,上乘九地叫鬼假宜超度亡灵,抚重安民,破土修茔、伐邪、狩猎。

  欢怡:三奇临六甲值符之宫为欢怡。凡事谋为皆有利,抚恤将士,众情悦服。

  奇仪相合:乙庚、丙辛、丁壬为奇全;戊癸、甲己为仪合;得吉门,凡事有和和之象,主和解、了结、平局、平分。

  门宫和义:凡宫生门为“和”,遇吉门凡事皆吉。门生宫为“义”,遇吉凡事均利。

《奇门遁甲源流考》 相关内容:

前一:奇门凶格
后一:遁甲神机赋

查看目录 >> 《奇门遁甲源流考》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