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卷十五

  [卷十五\杂病门] 疮疹总论

  《索问》云∶痛痒、疮疡、痈疽、疡疹、瘤气、结核,怫郁甚者,皆热。五脏不和,九窍不通,六腑不和,留结为痈。近于火气,微热则痒,热甚则痛,附近则灼而为疮,皆火之用也。

  人之疮肿,因内热外虚所生也。为风湿之所乘,则生疮肿。然肺主气,候于皮毛,脾主肌肉,气虚则肤腠开,为风湿所乘,脾气温而内热,即生疮也。肿者,皆由寒热毒瓦斯客于经络,使血涩而不通,壅结成肿。风邪内作,即无头无根。气血相搏作者,即有头有根。热壅盛,则为脓赤。核肿,则风气流结也。疮以痛痒,痛则为实,痒则为虚,非谓虚寒也,正谓热之微甚也。

  痒者,美疾也。故火旺于夏,而万物蕃鲜荣美也,炙之以火,渍之以汤,而其痒转甚者,微热之所使也。痒去者,谓火热令皮肤纵缓,腠理开通,阳气得泄,热散而去。或夏热皮肤痒,而以冷水沃之,其痒不去,谓寒收敛,腠理闭密,阳气郁结,不能散越,怫热内作故也。

  疮疡皆为火热,而反腐出脓水者,犹谷肉果菜,热极则腐烂,而溃为污水也。渍而腐烂者,水之化也。痈浅而大,疽深而恶。热盛血,则为痈脓也。疡有头,小疮也。疹浮而小,瘾疹也。瘤气,赤瘤、丹、热盛气火之色也。

  如意散

  治疥癣无时痛痒,愈发有时,不问久新者。

  吴茱萸牛蒡子荆芥(各一分)牡蛎(半两)轻粉(半钱)信砒(二钱)上为细末,研匀,每临卧,抄一钱,油调,遍身搓摩上一半。如后有痒不止,更少许涂之股髀之间,闻香悉愈。

  信效散

  治风热上客阳明之经,牙齿疳蚀,断宣腐臭,血出色黄,气腐注闷,动摇疼痛,发作有时,兼解中金石一切毒药。

  信砒(一钱)黄丹(二钱)千古锻石(如无,但以陈者,炒,细研,四钱)上为细末,入青盐一分、麝香少许,(如无此二味,亦得。)每上,抄三两大豆许,先洗漱净,以手蘸药,捺上下牙齿龈沥涎,勿咽之,须臾漱净,或有蚀处,再上少许,日三四次。常用如意一上,以频为妙。或服金石药致病,使一日三四上,更不伤牙齿,如神。或已伤牙齿者,敷之即愈。或平人常用,颇能清利头目,宽膈美食,使髭须迟白。久用亦能固牙齿,使迟老。

  人气于面,而手足阳明气血灌注,忧思则气结而血液不行,燥热怫郁而血衰,不能荣养脏腑,故早苍黄而斑白也。此药能使阳明血气宣通,故性能然也。

  又方,使龙骨,不用锻石。

  神圣饼子

  治一切打扑伤损,金石刀刃出血不止者,立效。

  乌鱼骨(一两,五月五日前先准备下)莴苣菜(一握)韭菜(一握)青蓟草(一握,约一虎口,人手取团丸是也)锻石(四两)上以五月五日日未出,本人不语,将取三味同杵烂,次后下余药味,杵得所,搏作饼子,晒干,用时旋刮,敷之。此药上,无脓退痂便愈。

  芙蓉膏

  治遍满头面大小诸靥子,或身体者。

  料炭灰桑柴灰荞麦点灰(各半升。上灰用热汤淋,取一升,熬至五分)独角仙(一个,不用角)红娘子(半钱,不去翅足)糯米(四十九粒)锻石(一两,风化者)上为末,将前项灰汁调如面糊相似,在瓷合子内,于土底埋五七日,取出使用。取瘢痕,靥内刺破,用细竹签子点之,放药,用湿纸揩药,再点至三。上见瘢痕时,冷水淋洗。

  忌姜、醋、鱼、马肉。

  铅白霜散

  治大小人口疮,牙齿腐蚀,气臭出血者。

  铅白霜(二钱)铜绿(二钱)白矾(一块,指大许)上为末,以翎羽扫疮上,以温浆水漱之。

  麝香散

  治大小人口齿腐蚀出血,断根宣烂者。

  上好咸土(不以多少)麝香(真好者少许)上土热汤淋,取汁,去滓,用清汁,银石器中熬干,刮下,再与麝香同研匀,掺于疮上,以纸贴。神效!

  乳香散

  治一切瘰疮,新久远近不已者。

  乳香(一钱)砒霜(一钱)砂(一钱半)红娘子(十四个,去翅足)黄丹(半钱)上为末,糯米粥和作饼子,如折三钱浓,小铜钱裹卷,大破疮,上白面糊。如不破音,灸柴炷大者,不过一日,其瘰核自下。

  五香汤

  治一切恶疮瘰结核无头尾,及诸疮肿。

  沉香木香鸡舌香(各一两)熏陆香麝香(各三钱)连翘(一两半)上研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不拘时服。

  紫参丸

  治热毒瘰肿痛,已肉消,疮已破,出脓水,服此。

  紫参苦参(锉。各一两)连翘(二两)丹参(一两半)腻粉(二钱,别研)滑石(二两)上为末,别用玄参一斤,捣碎,以酒三碗,浸三日,揉取汁,去滓,用皂角子三百枚,煨熟,捣为末,用玄参酒熬皂角子末,成膏,和前药,如桐子大,每服一丸,以黄汤下。

  一日加一丸,至患人岁数即止。如四十,则二十,每日却减一丸。疮自干,有结,肉消。

  麝香雄黄散

  治十七般恶虫咬伤人,及疮肿者。

  麝香雄黄乳香砂(各二钱)土蜂窝露蜂窝(烧灰。各一个)上研为细末,以醋调少许,涂咬着处。或不辨认得,多疑是恶疮,三五日不疗,即毒入心,难瘥。忌鸡、血、油腻物。

  砂散

  治一切疔疮。

  砂雄黄天南星砒霜(各等分)麝香(少许)上研为末,用竹针针开,用药。到黄水出,疮已。

  圣力散

  治诸疔疮肿。

  草乌头白芨白蔹木鳖子(去皮)地龙金毛狗脊(各二钱半)麝香(三钱)黄丹(少许)上为细末,用针针到生肉痛者,用药。黄水出为度。

  穿山甲散

  治一切通气破疮肿。行脓血如神。妙!穿山甲木鳖子乌龙角(各等分,都烧存性)上为末,每服一钱半,空心,热酒调下。至中午疮破,脓血便行。

  守瘿丸

  治瘿瘤结硬。

  通草(二两)杏仁(一大合,去皮尖,研)牛蒂子(一合,出油)吴射干昆布(去咸)诃黎勒海藻(去咸。各四两)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含化,咽津下,日进三服。

  鬼代丹

  治打着不痛。

  无名异(研)没药(研)乳香(研)自然铜(醋淬,研)地龙(去土)木鳖子(去壳。各等分)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温酒下一丸。

  龙脑润肌散

  治杖疮,热毒疼痛。

  黄丹(一两)密佗僧(半两)轻粉(一钱半)麝香(半两)龙脑(一字)上为末,掺药在疮上,用青帛子覆之,内留一眼子。

  香药丸

  治瘰疮。

  砂乳香没药半夏轻粉赤石脂(各等分)上为末,糯米粉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皂角子汤下,临卧。

  红玉梃子

  治一切牙疳。

  砒霜(一块,皂角子大)黄丹(过)卤土(各等分)上为细末,饼和作剂子,任牙。

  桃花散

  治一切疮。生肌药。

  白芨白蔹黄柏黄连乳香(别研)麝香(别研)黄丹(各等分)上为细末,掺于疮上。三二日生肌肉满。

  追毒散

  治生疮发闷,吐逆霍乱。

  螺儿青拣甘草(各一两)白矾(二钱半)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新汲水调下。立止。

  胆矾丸

  治男子年少而鬓发斑白。

  土马综(烧存性)胡桃(十个)真胆矾(半两)川五倍子(一两)上为末,和作一块,绢袋子盛,如弹子大,热酒、水各少许,浸下药汁,淋洗头发一月。神效!

  茯神散

  治胆热多睡,神思不安,昏闷。

  茯神(去皮)麦门冬地骨皮茯苓(各一两)白藓皮酸枣仁沙参甘草(炙。

  各半两)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后服。

  铁脚丸

  治大小便不通。

  皂角(不以多少,去皮,去壳子,炙)上为末,酒、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酒下。

  金圣散

  治小肠膀胱气痛不可忍者。

  地胆(半两,去足翅,微炒)滑石(一两)朱砂(半钱)上为末,每服二钱,用苦杖酒调下,食前服。

  琥珀散

  治五淋。

  滑石(二两)木通当归木香郁金扁竹(各一两)琥珀(二两)上为末,每服三五钱,用芦苇叶同煎,食后,日三服。

  葵子散

  治小便不通。

  葵子茯苓(去黑皮。各等分)上为末,每服四钱,水一盏,煎二沸,食前。

  倒换散

  治无问久新癃闭不通,少腹急痛,肛门肿痛。

  大黄(小便不通减半)荆芥穗(大便不通减半。各等分)上件药味,各别为末,每服一二钱,温水调下,临时加减服。

  败毒散

  治男子往来寒热,妇人产后骨蒸血运。

  大黄黄药子紫河车赤芍药甘草(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一钱,如发热,冷水下,如发寒,煎生姜、栝蒌汤乘热调下。此药偏治妇人。

  补真丹

  治男子元藏虚冷。兴阳固肾补虚。

  黑附子(一两,煨)阳起石(火烧,酒淬,三钱)海马(二钱)乳香雄黄(为衣)血竭(各三钱)石莲子(去壳、皮、心)黑锡(炒,去砂子,半两)石燕子(烧,以醋淬)麝香(一分)上为细末,面糊为丸,每服二十丸,用五香汤空心下。

  五香汤

  调神益气。

  沈香笺--香麝香檀香(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半钱,煎汤下。

  新添一醉乌法,治头须白再黑方∶诃黎勒(十个,不去核)酸石榴(三个,大者,取汁)绿矾(五分)生地黄汁(一升)砂(研)硫黄(研。各一钱)上药同入瓷瓶内,用二味汁浸,密封,勿令透气,至四十九日后取出,其诃子状若黑梅,至夜临卧含一枚,咽津,到晓烂嚼,以酒一盏下之,三二日后再服。忌葱、大蒜、萝卜。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相关内容:

前一:卷十四

查看目录 >>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