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医部 > 其他医学 >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秘与应用 >

十五、五脏六腑混元统一论

十五、五脏六腑混元统一论

  笔者在前面对五脏六腑分别作了简略的辨证,根据“十二经脉”是混元统一的阴阳正负机能运动的道理,并结合人体的生理结构,特概述对五脏六腑的混元统一理论认识。

  “现代医学解剖证明,隶属南方的“心脏”有左右心房和心室,并形成四个运行血液的器官。笔者认为,北方的肾脏,有左右肾脏两枚和左右正副睾丸两枚(妇女有左右卵巢)亦是形成四个以精化气的运行器官,就形成南、北两极遥相对应的人体两极磁场,故人体之内有生物电和磁力。

  心为南极的枢机、其作用在于运行血液以循环周身;肾为北极的枢机,其作用在于以精化气而运行周身。心与肾是南、北方位的直经,肾主冬,心主夏,是子、午方位相对立的。但是,心、肾二脏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是相互为用的。经言:“苦味人心;咸味入肾”,其入心之苦味能走骨;人肾之咸味能走血,故可证明它们是心肾水火相交的。

  肝脏届东方木,肺脏属西方金,虽然肝与肺表现有青、白的颜色不相同,但肝脏与肺脏的外型是同形状的。肝主藏血,肺主藏气,各司运行阳气东升西降以及阴气西升东降的气血周流循环。肝与肺,是东、西方位的横纬。肝主春,肺主秋,是卯、酉方位相对立的。但是,肝、肺二脏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是相互为用的。经言:酸味入肝:辛味入肺”。其人肝之酸味能敛肺,又能补肺;人肺之辛味能疏肝。又能补肝,故能证明它们是肝肺金木合并的。(水、火、金、木、达到正常的生理就相合;反常的变态即相克)。

  诸如以上所论述的东、西、南、北遥遥相隔而能取得四方共济,全依赖于中宫之脾、胃的转输才能取得四方共济,例如我们玄门阴阳人卦的核心是以中土五数为“太极”,故道祖太上老君著《道德经》云:“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即言中土的五数“太极”,有协调木、火、金、水的养身功效。这虽然是恬虚无修身养性的教导,但为医者,也应当了解这混元一体的捷径道理而诊疗疾病,定能取到良效。

  南方乃手少阴心火藏神;北方乃足少阴肾水藏精;东方乃足厥阳肝木藏血;西方乃手太阴肺金藏气,这精、神、水、火、气、血乃是人体生命的根本。

  心与肺、相互关系在上焦起着运行作用。肝与肾,相互联系在下焦起着运动作用。下焦的肝、肾之腑胆与膀胱都是袋囊形状,其功能上济,胆、上输胆汁,膀脱、化气上蒸。上焦的心、肺之腑大肠和小肠,都是上下通畅,其功能下达,小肠,在向下运行中而吸收营养,大肠,下达排便。中焦的脾胃,升清于上,全赖脾阴;降浊于下、皆靠胃阳。三焦、化水道行气以运输左右上、中、下三焦的周身水气。五脏六腑共合起来配合人体左、右手足的三阴三阳正负机能运动,即成为一个混元一体。这说明人体之内的阴、阳结构的统一性,所以我们祖国医学在诊、疗方面不能像西方医学将人体分成几大系统,而是强调用混元统一的整体观点诊疗疾病。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秘与应用》 相关内容:

前一:十四、简述脏俯辩证
后一:后记

查看目录 >>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秘与应用》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