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医部 > 各论类 > 玉机微义 >

卷三十八

卷三十八

  [卷三十八\吐酸门(吞酸附)] 论吐酸属热

  内经云诸呕吐酸皆属于热又云少阳之胜呕酸原病式云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胜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故为酸也如饮食热则易于酸矣是以肝热则口酸也或言为寒者但谓伤生硬冷物而喜噫醋吞酸故俗医主于温和脾胃岂知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盖寒伤皮毛则腠理闭密阳气怫郁而为热故伤寒热在表以麻黄汤热药发散使腠理开通汗泄热退而愈也凡内伤冷物者或即阴胜阳而为病寒或寒热相搏而致肠胃阳气怫郁而为热亦有内伤冷物而反病热得汗泄身凉而愈也或微而吐为中酸俗谓之醋心法宜温药散之亦犹解表之义若久喜酸不已则不宜温之宜以寒药下之后以凉药调之结散热去则气和也所以中酸不宜食粘滑油腻者谓能令气郁不通畅也宜食食菜疏能令气通利也

  [卷三十八\吐酸门(吞酸附)] 论杂病吐酸与病机外邪不同

  发明云病机诸呕吐酸皆属于热此上焦受外来客邪也胃气不受外邪故呕仲景以生姜半夏治之以杂病论之呕吐酸水者甚则酸水浸其心不任其苦其次则吐出酸水令上下牙酸涩不能相对以大辛热药疗之必减吐酸水呕出也酸味者收气也西方肺金旺也寒水乃金之子子能令母实故用大咸热之剂泻其子以辛热为之佐而泻肺之实以病机作热攻之误矣盖杂病醋心浊气不降欲为中满寒药岂能治之乎按吐酸原病式为热而此作寒论治者盖东垣以内伤不足之病末传寒中浊气不降不宜用寒药治疗乃指为寒却以素问病机之说作外感客邪论与诸腹胀大论分寒热胀义相同以下文丹溪之论观之其说方备

  [卷三十八\吐酸门(吞酸附)] 辩素问东垣论酸不同

  丹溪云或曰吐酸素问明以为热东垣又言为寒何也子曰吐酸与吞酸不同吐酸是吐出酸水如醋平时津液随上升之气郁积而成郁积之久湿中生热故从火化遂作酸味非热而何其有郁积之久不能自涌而出伏于肺胃之间咯不得上咽不得下肌表得风寒则内热愈郁而酸味刺心肌表温暖腠理开发或得香热汤丸津液得行亦可暂解非寒而何素问言热者言其本也东垣言寒者言其末也但东垣不言外得风寒而作收气立说欲泻肺金之实又谓寒药不可治酸而用安胃汤加减二陈汤俱犯丁香且无治湿热郁结之法为未合经意予尝治吞酸用黄连茱萸各炒随时令迭其佐使苍术茯苓为辅佐汤浸炊饼为小丸吞之仍教以食菜蔬自养则病易安谨按吐酸一证以病机言之则属于热以脏腑论之则脾胃受病以内邪言之则痰饮宿食之所为故治法热者寒之脾恶湿以苦燥之有痰饮者清之散之分利之有宿食者消之导之驱逐之局方不察斯故以噫醋吞酸醋心吐酸水之证并入于诸气门中率用温热之药岂吐酸专主于寒而无他证也故此一门以叙河间东垣丹溪之论其病源治法无余蕴矣吐酸治法

  [卷三十八\吐酸门(吞酸附)] 治寒温胃之剂

  发明藿香安胃散治脾胃虚弱不进饮食呕吐不待腐熟藿香丁香人参(各二钱半)陈皮(五钱)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煎入生姜按此手太阴足阳明太阴经药也加减二陈汤治痰饮为患呕吐头眩心悸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丁香(一两)半夏陈皮(各五两)茯苓(三两)甘草(一两半)上咀四钱水煎入生姜煎服按此出太阴呕哕例药也三因曲末丸治中脘宿食留饮酸蜇心痛口吐清水神曲(炒三两)苍术(泔浸三宿洗净日干炒一两半)陈皮(一两)上为末生姜汁别煮神曲糊为丸姜汤送下按此足阳明足太阴经药也谨按吐酸诸方前人作寒药治之甚多兹不详载至于治热之药前人既以斯证为寒所以绝无其方也若夫消痰去食解外寒治郁热之法又当随证用焉

《玉机微义》 相关内容:

前一:卷三十七
后一:卷五十

查看目录 >> 《玉机微义》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